无痛精针刀疗法诊疗新思路和临床运用
主讲人:张瑾
主持人:任晓明
主讲人简介:张瑾,主任医师,无痛精针刀疗法创导人、获国家专利。博采各家之长,在慢性疑难病症的诊疗思路和手法上,融合中医与现代医学之精髓,诊疗思路大道至简,自成一体,已臻化境。
任:大家好,欢迎大家准时来到这里,我是群主任晓明,今天晚上很荣幸以主持人的身份在这里给大家做介绍,今晚的主讲嘉宾张瑾教授给大家带来的是无痛精针刀的临床运用,大家欢迎张瑾教授。
张:各位尊敬的群友,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中医志愿者联盟微信群的邀请,让我们一起分享无痛精针刀疗法的诊疗思路和临床运用。这里是一个中医志愿者联盟群,很多是中医界的高手,但是因为不是针刀的专业群,我想我还是对针刀做一个基本的介绍。
针刀是在外形上面将针的末端改为扁平的刀刃,它是一种医疗器械,在理论上具有针灸和手术刀的双重作用,能对病灶进行松解减压,促进组织修复,调整经络气血。针刀疗法是1976年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汉章教授发明的,他是我的老师,我从93年开始和他学习针刀,从76年到现在针刀已经40岁了,1978年开始科研立项,1986年江苏省卫生厅组织鉴定,并批准向全国推广,1988年针刀在法国获得第37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了针刀疗法的听证会,认为针刀已经基本成熟,建议向全国推广,2007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就设立了针刀医学选修课,我是该课程的客座教授。针刀呢,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叫中医学,还有一位伟大的父亲,叫现代医学,他根植于古老中医肥沃的土壤,又不断接受现代医学的雨露阳光,他虽然年轻,但发展迅速。针刀医学四十年中解决了很多临床疑难病症,一会儿我们会有病案。大家会认为针刀比针灸针粗,一定很痛,在早期针刀是比较痛苦的,患者将针刀作为手术前最后的治疗,针刀医生最怕听到患者说针刀好是好,但要不是痛的没办法了,我才选择针刀,所以如何做到有效且无痛一直是针刀人的追求,有人会说痛打麻药,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做过麻醉,打麻药也痛啊,更何况麻醉带来的副作用有时候是致命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刀不可能停留在过去,他必然随着科学发展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人们对医疗保健不断增长的需求。针刀做到无痛,诊断思路上要有创新和突破,不能将思维禁锢在经典理论上,我们传统的西医理论认为很多疾病,特别是疼痛性疾病,比如说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钙化这些思路,将医生往这条道上引导,结果患者痛苦不堪,根据西医这样去治疗,疗效未必好,目前很多疾病的诊疗思路,碎片化模糊化,造成医疗的复杂和高风险,直接影响针刀的疗效。
中国有句古话叫大道至简,就是说其实任何看似复杂多变的事物都有其规律性,如果搞清楚了就很简单了。这个大道就是规律。所以 理解事物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简化, 从许多现象中找到本质性的东西,归结为一个道理,就能窥一隅而知全貌。在大道至简理念指导下,本人研究中医经络学和与之有高度相似性,能将经络具象化现代肌筋膜激痛点诊疗学之后,发现以二者为理论基础,运用中医整体观、人文观的思维模式分析疾病,能使复杂深奥的诊疗思路清晰化、简单化、精准化,在此思路的指导下将传统针刀操作手法进行改良创新,使之精巧精致人性,最终达到无痛治痛,安全绿色而又立竿见影的目的。经过多年探索研究,无痛精针刀疗法已经形成了精准简约,行之有效的完整理论体系,并将适应症和治疗领域不断扩大。于2012年申请了国家专利证书。无痛精针刀在美容领域也大展拳脚,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眼球
下面说说无痛精针刀的诊疗思路。
中医经络学与肌筋膜激痛点辨位诊疗学相结合,是无痛精针刀疗法解除疑难病症的重要诊疗思路。经络系统生理上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组织的通道,病理上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更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黄帝内经》曰:“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络是细胞群、体液之间交换能量、信息的通道和网络丛,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控系统。经络上的腧穴是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于人体的特定部位,更是调控系统的开关、阀门。腧穴开合正常,经络通畅,气血得以顺利有序运行,濡养脏腑组织,人体就会健康无疾;反之,腧穴开合失常,经络不畅,气血运行受阻或无序,脏腑失养,人体就会百病丛生。
肌筋膜激痛点来自于西方医学,它有三个特点,第一个呢,是指受损的骨骼肌上,主要是肌腹上出现的局限性压痛、结节以及肌肉的紧绷带,第二个特点呢,就是大部分有引传痛,有时候疼痛并不是局部引起的,而是其他地方存在激痛点引起疼痛,我们全身200块肌肉,都有它特定的激痛点和引传的形式,第三个特点是肌肉有激痛点以后,会引起运动机能障碍。这些结论不是凭空想象的,是经过科学家一百多年的研究实践形成的,肌肉为什么重要呢?肌肉组织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单一器官,约占体重的50%,人体每一个动作都离不开肌肉,是磨损最多的组织,肌肉带动了诸多系统,而诸多系统的病症也会反射到肌肉上来,但是肌肉的问题常常被忽略,而医学上更关注骨头、软骨、关节、滑囊和神经。肌筋膜激痛点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据国外的研究报告显示,由肌筋膜激痛点所引起的疼痛不适,在疼痛医疗中心高达93%,综合性疼痛中心也在85%以上。请大家看一下发上来的图片,由于急性损伤、慢性损伤及神经损害(中枢和周围)三大原因引起肌筋膜损伤并产生激痛点。肌筋膜损伤后造成肌节短缩,会造成如下病理变化:第一,引起局部血循环的减少,缺血和低氧可刺激神经血管反应物质的释放,使传入神经致敏,第二,它会造成肌肉主动收缩无力和被动牵拉受限,从而引起疼痛和机能障碍。第三,它会造成骨骼相互间的力平衡失调而导致骨关节的错位、移位,第四,肌肉在骨关节的附着处的高张力,继而出现局部的增生钙化,从而出现各种影像学上看到的骨关节畸形、增生、骨刺、突出等改变;还有,我们躯干及胸腹盆腔肌筋膜损伤挛缩,腔体变形,压缩了脏器的有效循环空间,加重了腔内血液、淋巴等组织的循环负担,造成内脏功能异常而产生疾病。现代医学还证实内脏病变可以通过神经—体液通道(经络通道)反应到体表特定部位引起主观疼痛并产生激痛点(内脏牵涉痛)。所以肌肉存在激痛点,可以使我们机体内外出现病变。
那么肌筋膜激痛点和我们的经络腧穴有什么关系呢?研究发现:在骨骼肌上发现的肌筋膜激痛点与中医腧穴的吻合率达到70%以上。经对比后发现肌筋膜激痛点的引传痛形式(区域)与经络走行线路类似, 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推论经络腧穴的实质:经络腧穴理论是古人对在针灸治疗疾病的实践过程中,对通过神经系统反应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现(征)象的朴素描述,并用当时的哲学科学诠释、归总。
古人认为腧穴首先是疾病的反应点,然后才是治疗点。既然是反应点,就有外观颜色、形状的改变以及触诊可按到的痛性结节。这些腧穴是有形的、立体的、三维的,和我们在临床触诊到的肌筋膜激痛点是一致的。无痛精针刀疗法就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无痛精针刀疗法正是在这种全新的、简约的诊疗思路指导下,像一把精准的钥匙,直达人体闭锁的开关,许多疑难顽症从此迎刃而解。
我刚才发上来的图片是个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左下肢疼痛五年,加重2年,走一百米就要坐下来休息,脊柱S型,经过各种治疗效果不佳,也不愿意做手术,经过5次精针刀治疗症状全部消失,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那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精针刀的手法呢,每一步都力求精致、精巧、精准,精细化、精准化、人性化,使针刀在从穿透皮肤,到达病灶、松解病变组织,到最后出针,更重要的是借鉴了中华武术气功中的理念,运用调息运气,寸劲发力的方法来操作控制针刀,这种手法的特点首先就是无痛,因为快速的突破,纳米推进,这是形容针刀在组织中的推进是很微小的距离,不是一下子扎很深,这样瞬间碰到的感受器就很少,疼痛就会减少很多,加上瞬间的爆发力,就像拳击西瓜产生冲击波,比用刀切的破坏力大,减压减张的作用更强,能够破坏紧绷的肌小结,因为是纳米推进,对正常组织损害小,安全性大。
我们在做针灸的时候,大家知道针灸的提插补写手法,重插轻提是补法,轻插重提是泻法,我们寸劲突破,轻缓上提,和补法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重插轻提是补法?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很多专家,答案都不一样,我认为,重插轻提,快速突破,轻轻上提患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就是无痛啊,因为无痛患者消耗的能量就少,同时局部舒经活络,就是补法,反过来患者耗能大就是泻法,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大家认不认可。无痛精针刀的适应症我们看我发上来的图片,
无痛精针刀不仅是治疗疑难病症的利剑,更是美容微整形,逆龄抗衰的利剑。创新使针刀疗法疗效更快捷,更安全、更无痛,治疗领域也不断扩大。无痛精针刀疗法尤其在美容微整形、减肥纤体方面,更是疗效可以媲美其他微整形技术,却没有任何副作用和后遗症,而且在美容减肥的过程中相关疾病也得到了治疗。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再举例了,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文字整理:李婵
无痛精针刀疗法诊疗新思路和临床运用
主讲人:张瑾
主持人:任晓明
主讲人简介:张瑾,主任医师,无痛精针刀疗法创导人、获国家专利。博采各家之长,在慢性疑难病症的诊疗思路和手法上,融合中医与现代医学之精髓,诊疗思路大道至简,自成一体,已臻化境。
任:大家好,欢迎大家准时来到这里,我是群主任晓明,今天晚上很荣幸以主持人的身份在这里给大家做介绍,今晚的主讲嘉宾张瑾教授给大家带来的是无痛精针刀的临床运用,大家欢迎张瑾教授。
张:各位尊敬的群友,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中医志愿者联盟微信群的邀请,让我们一起分享无痛精针刀疗法的诊疗思路和临床运用。这里是一个中医志愿者联盟群,很多是中医界的高手,但是因为不是针刀的专业群,我想我还是对针刀做一个基本的介绍。
针刀是在外形上面将针的末端改为扁平的刀刃,它是一种医疗器械,在理论上具有针灸和手术刀的双重作用,能对病灶进行松解减压,促进组织修复,调整经络气血。针刀疗法是1976年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汉章教授发明的,他是我的老师,我从93年开始和他学习针刀,从76年到现在针刀已经40岁了,1978年开始科研立项,1986年江苏省卫生厅组织鉴定,并批准向全国推广,1988年针刀在法国获得第37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了针刀疗法的听证会,认为针刀已经基本成熟,建议向全国推广,2007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就设立了针刀医学选修课,我是该课程的客座教授。针刀呢,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叫中医学,还有一位伟大的父亲,叫现代医学,他根植于古老中医肥沃的土壤,又不断接受现代医学的雨露阳光,他虽然年轻,但发展迅速。针刀医学四十年中解决了很多临床疑难病症,一会儿我们会有病案。大家会认为针刀比针灸针粗,一定很痛,在早期针刀是比较痛苦的,患者将针刀作为手术前最后的治疗,针刀医生最怕听到患者说针刀好是好,但要不是痛的没办法了,我才选择针刀,所以如何做到有效且无痛一直是针刀人的追求,有人会说痛打麻药,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做过麻醉,打麻药也痛啊,更何况麻醉带来的副作用有时候是致命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刀不可能停留在过去,他必然随着科学发展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人们对医疗保健不断增长的需求。针刀做到无痛,诊断思路上要有创新和突破,不能将思维禁锢在经典理论上,我们传统的西医理论认为很多疾病,特别是疼痛性疾病,比如说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钙化这些思路,将医生往这条道上引导,结果患者痛苦不堪,根据西医这样去治疗,疗效未必好,目前很多疾病的诊疗思路,碎片化模糊化,造成医疗的复杂和高风险,直接影响针刀的疗效。
中国有句古话叫大道至简,就是说其实任何看似复杂多变的事物都有其规律性,如果搞清楚了就很简单了。这个大道就是规律。所以 理解事物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简化, 从许多现象中找到本质性的东西,归结为一个道理,就能窥一隅而知全貌。在大道至简理念指导下,本人研究中医经络学和与之有高度相似性,能将经络具象化现代肌筋膜激痛点诊疗学之后,发现以二者为理论基础,运用中医整体观、人文观的思维模式分析疾病,能使复杂深奥的诊疗思路清晰化、简单化、精准化,在此思路的指导下将传统针刀操作手法进行改良创新,使之精巧精致人性,最终达到无痛治痛,安全绿色而又立竿见影的目的。经过多年探索研究,无痛精针刀疗法已经形成了精准简约,行之有效的完整理论体系,并将适应症和治疗领域不断扩大。于2012年申请了国家专利证书。无痛精针刀在美容领域也大展拳脚,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眼球
下面说说无痛精针刀的诊疗思路。
中医经络学与肌筋膜激痛点辨位诊疗学相结合,是无痛精针刀疗法解除疑难病症的重要诊疗思路。经络系统生理上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组织的通道,病理上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更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黄帝内经》曰:“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络是细胞群、体液之间交换能量、信息的通道和网络丛,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控系统。经络上的腧穴是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于人体的特定部位,更是调控系统的开关、阀门。腧穴开合正常,经络通畅,气血得以顺利有序运行,濡养脏腑组织,人体就会健康无疾;反之,腧穴开合失常,经络不畅,气血运行受阻或无序,脏腑失养,人体就会百病丛生。
肌筋膜激痛点来自于西方医学,它有三个特点,第一个呢,是指受损的骨骼肌上,主要是肌腹上出现的局限性压痛、结节以及肌肉的紧绷带,第二个特点呢,就是大部分有引传痛,有时候疼痛并不是局部引起的,而是其他地方存在激痛点引起疼痛,我们全身200块肌肉,都有它特定的激痛点和引传的形式,第三个特点是肌肉有激痛点以后,会引起运动机能障碍。这些结论不是凭空想象的,是经过科学家一百多年的研究实践形成的,肌肉为什么重要呢?肌肉组织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单一器官,约占体重的50%,人体每一个动作都离不开肌肉,是磨损最多的组织,肌肉带动了诸多系统,而诸多系统的病症也会反射到肌肉上来,但是肌肉的问题常常被忽略,而医学上更关注骨头、软骨、关节、滑囊和神经。肌筋膜激痛点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据国外的研究报告显示,由肌筋膜激痛点所引起的疼痛不适,在疼痛医疗中心高达93%,综合性疼痛中心也在85%以上。请大家看一下发上来的图片,由于急性损伤、慢性损伤及神经损害(中枢和周围)三大原因引起肌筋膜损伤并产生激痛点。肌筋膜损伤后造成肌节短缩,会造成如下病理变化:第一,引起局部血循环的减少,缺血和低氧可刺激神经血管反应物质的释放,使传入神经致敏,第二,它会造成肌肉主动收缩无力和被动牵拉受限,从而引起疼痛和机能障碍。第三,它会造成骨骼相互间的力平衡失调而导致骨关节的错位、移位,第四,肌肉在骨关节的附着处的高张力,继而出现局部的增生钙化,从而出现各种影像学上看到的骨关节畸形、增生、骨刺、突出等改变;还有,我们躯干及胸腹盆腔肌筋膜损伤挛缩,腔体变形,压缩了脏器的有效循环空间,加重了腔内血液、淋巴等组织的循环负担,造成内脏功能异常而产生疾病。现代医学还证实内脏病变可以通过神经—体液通道(经络通道)反应到体表特定部位引起主观疼痛并产生激痛点(内脏牵涉痛)。所以肌肉存在激痛点,可以使我们机体内外出现病变。
那么肌筋膜激痛点和我们的经络腧穴有什么关系呢?研究发现:在骨骼肌上发现的肌筋膜激痛点与中医腧穴的吻合率达到70%以上。经对比后发现肌筋膜激痛点的引传痛形式(区域)与经络走行线路类似, 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推论经络腧穴的实质:经络腧穴理论是古人对在针灸治疗疾病的实践过程中,对通过神经系统反应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现(征)象的朴素描述,并用当时的哲学科学诠释、归总。
古人认为腧穴首先是疾病的反应点,然后才是治疗点。既然是反应点,就有外观颜色、形状的改变以及触诊可按到的痛性结节。这些腧穴是有形的、立体的、三维的,和我们在临床触诊到的肌筋膜激痛点是一致的。无痛精针刀疗法就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无痛精针刀疗法正是在这种全新的、简约的诊疗思路指导下,像一把精准的钥匙,直达人体闭锁的开关,许多疑难顽症从此迎刃而解。
我刚才发上来的图片是个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左下肢疼痛五年,加重2年,走一百米就要坐下来休息,脊柱S型,经过各种治疗效果不佳,也不愿意做手术,经过5次精针刀治疗症状全部消失,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那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精针刀的手法呢,每一步都力求精致、精巧、精准,精细化、精准化、人性化,使针刀在从穿透皮肤,到达病灶、松解病变组织,到最后出针,更重要的是借鉴了中华武术气功中的理念,运用调息运气,寸劲发力的方法来操作控制针刀,这种手法的特点首先就是无痛,因为快速的突破,纳米推进,这是形容针刀在组织中的推进是很微小的距离,不是一下子扎很深,这样瞬间碰到的感受器就很少,疼痛就会减少很多,加上瞬间的爆发力,就像拳击西瓜产生冲击波,比用刀切的破坏力大,减压减张的作用更强,能够破坏紧绷的肌小结,因为是纳米推进,对正常组织损害小,安全性大。
我们在做针灸的时候,大家知道针灸的提插补写手法,重插轻提是补法,轻插重提是泻法,我们寸劲突破,轻缓上提,和补法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重插轻提是补法?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很多专家,答案都不一样,我认为,重插轻提,快速突破,轻轻上提患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就是无痛啊,因为无痛患者消耗的能量就少,同时局部舒经活络,就是补法,反过来患者耗能大就是泻法,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大家认不认可。无痛精针刀的适应症我们看我发上来的图片,
无痛精针刀不仅是治疗疑难病症的利剑,更是美容微整形,逆龄抗衰的利剑。创新使针刀疗法疗效更快捷,更安全、更无痛,治疗领域也不断扩大。无痛精针刀疗法尤其在美容微整形、减肥纤体方面,更是疗效可以媲美其他微整形技术,却没有任何副作用和后遗症,而且在美容减肥的过程中相关疾病也得到了治疗。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再举例了,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文字整理:李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