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家长信

珍爱生命,预防踩踏

各位五年级的家长、孩子:

您好!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元旦假期期间,正当举国上下沉浸在欢度佳节的浓厚节日氛围之时,上海和哈尔滨两地先后出现踩踏、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四十条鲜活的生命在这两次事故中就这样陨落了,给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与痛苦。而遇难者当中,大多数是年约20岁的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据《法制晚报》记者公开报道统计发现,2000年以来,中国至少发生了15起踩踏事故,至少有140人在事故中丧生,310人受伤。在踩踏失去生命的人们中,多为小孩、学生、女性等在对抗中相对弱势的群体。踩踏事故时有发生,其惨状触目惊心,已然成为我们身边新的安全隐患。踩踏事故不仅在学校内发生,其实在空间有限、而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院、酒吧、狭窄的街道、楼梯等,遇有突发情况,都比较容易发生踩踏事件。 对此国内外有过不少惨痛的教训,如麦加朝觐2004年2月踩踏事件造成500人死伤;2006年1月又死亡362人;2004年2月5日北京市密云灯会的踩踏事件造成3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同时在校园内也经常发生踩踏事故,如2005年10月25日晚上8点,四川省巴中市某小学拥挤踩踏事故中,8名学生死亡、17名学生受伤。2014年9月26日下午,昆明市某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 6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这样的事故一旦发生,往往是大规模的、恶性的,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五年级从日常的路队常规管理抓起,认真制度落实各类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并在近期积极开展预防踩踏事故的宣传教育与演练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救自护能力。

为了更好地巩固教育成果,五年级老师特意收集整理了关于踩踏自救的学习资料,请您共同参与活动,与您的孩子(或爸爸妈妈)一同学习预防踩踏事故自救自护知识,共同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如何自救

(资料来源:新华网 上海频道 2015-01-01)

(编辑、整理:景山远洋 五年级组老师)

2014年的最后一天,上海外滩发生了惨痛的踩踏事故,截至2015年1月2日上午11点,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其中重伤13人(个别伤员仍然危重)的惨剧。踩踏事故悲剧的发生,有复杂的管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也与我们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自救措施和急救能力密切相关。为此,我们综合了一些关于踩踏事故的安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易发生踩踏事故的情形

1. 人多是发生踩踏事故的基本原因,故事常发生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员聚集地方;发生的时间常见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等。

2. 当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或只是蹲下来系鞋带),后面人群未留意,没有止步,发生踩踏。

3.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4. 人群情绪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发生踩踏。

5. 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 发生踩踏事故的预防和自救方法

1. 不在楼梯或狭窄通道嬉戏打闹;人多的时候

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 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

走在人流的边缘。

3.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的方向走来时,应立

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 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 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 若不幸被人群挤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如图一)。

7. 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 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 在人群骚动时,注意脚下,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 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及时分流拥挤人流,组织有序疏散。

● 对他人的急救

1. 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 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 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实施CPR (心脏复苏术)。

● 关于儿童安全教育的建议

1.

安全教育永不停止,要结合时事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比如本次上海外滩事故后,及

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2. 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跟孩子讲解踩踏事件可能发生的因素,让孩子从小形成危险意识,自觉远离人多拥挤的地方,减少踩踏发生的几率。

3. 教育孩子要熟悉所赴区域内所有的安全出口。

4. 发生踩踏事故后,孩子大多会产生恐惧,没有安全感;少部分会产生自责和内疚。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在孩子身边,尽可能地多陪伴孩子。

5. 倾听及理解孩子的感受,包括意识形态、情绪和行为等;让孩子确认自己目前安全,增加安全感。

6. 教孩子勇敢面对,告诉孩子人生有很多事不可知,更不可控;鼓励孩子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用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或宠物陪伴。

7. 避免对孩子过多的干扰,包括采访探视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心理专家的参与下,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

结语:踩踏事件,重在预防

世界各国均发生过严重的踩踏事故。最悲惨的踩踏事故发生在1990年的麦加,1426名朝觐者被踩死或窒息而死。当有人跌倒的时候,周围看到的人们的第一反应至关重要。如果知情人能迅速反应,有组织地维持现场秩序并告知他人,可能就不会造成严重的踩踏事故。

但人们绝大多数对于灾难的防患意识非常薄弱,而警觉性差的人一旦遇险,第一反应是大脑空白,什么都不会做,甚至由于惊慌做出更危险的举动。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中,能顺利逃生的人除幸运外,很多都具有高于常人的危机意识。

所以,安全教育和急救技能,请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珍爱生命,预防踩踏”。

让我们共同努力,预防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学校 五年级

2014.01.05

珍爱生命,预防踩踏

各位五年级的家长、孩子:

您好!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元旦假期期间,正当举国上下沉浸在欢度佳节的浓厚节日氛围之时,上海和哈尔滨两地先后出现踩踏、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四十条鲜活的生命在这两次事故中就这样陨落了,给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与痛苦。而遇难者当中,大多数是年约20岁的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据《法制晚报》记者公开报道统计发现,2000年以来,中国至少发生了15起踩踏事故,至少有140人在事故中丧生,310人受伤。在踩踏失去生命的人们中,多为小孩、学生、女性等在对抗中相对弱势的群体。踩踏事故时有发生,其惨状触目惊心,已然成为我们身边新的安全隐患。踩踏事故不仅在学校内发生,其实在空间有限、而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院、酒吧、狭窄的街道、楼梯等,遇有突发情况,都比较容易发生踩踏事件。 对此国内外有过不少惨痛的教训,如麦加朝觐2004年2月踩踏事件造成500人死伤;2006年1月又死亡362人;2004年2月5日北京市密云灯会的踩踏事件造成3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同时在校园内也经常发生踩踏事故,如2005年10月25日晚上8点,四川省巴中市某小学拥挤踩踏事故中,8名学生死亡、17名学生受伤。2014年9月26日下午,昆明市某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 6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这样的事故一旦发生,往往是大规模的、恶性的,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五年级从日常的路队常规管理抓起,认真制度落实各类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并在近期积极开展预防踩踏事故的宣传教育与演练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救自护能力。

为了更好地巩固教育成果,五年级老师特意收集整理了关于踩踏自救的学习资料,请您共同参与活动,与您的孩子(或爸爸妈妈)一同学习预防踩踏事故自救自护知识,共同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如何自救

(资料来源:新华网 上海频道 2015-01-01)

(编辑、整理:景山远洋 五年级组老师)

2014年的最后一天,上海外滩发生了惨痛的踩踏事故,截至2015年1月2日上午11点,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其中重伤13人(个别伤员仍然危重)的惨剧。踩踏事故悲剧的发生,有复杂的管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也与我们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自救措施和急救能力密切相关。为此,我们综合了一些关于踩踏事故的安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易发生踩踏事故的情形

1. 人多是发生踩踏事故的基本原因,故事常发生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员聚集地方;发生的时间常见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等。

2. 当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或只是蹲下来系鞋带),后面人群未留意,没有止步,发生踩踏。

3.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4. 人群情绪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发生踩踏。

5. 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 发生踩踏事故的预防和自救方法

1. 不在楼梯或狭窄通道嬉戏打闹;人多的时候

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 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

走在人流的边缘。

3.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的方向走来时,应立

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 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 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 若不幸被人群挤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如图一)。

7. 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 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 在人群骚动时,注意脚下,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 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及时分流拥挤人流,组织有序疏散。

● 对他人的急救

1. 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 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 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实施CPR (心脏复苏术)。

● 关于儿童安全教育的建议

1.

安全教育永不停止,要结合时事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比如本次上海外滩事故后,及

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2. 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跟孩子讲解踩踏事件可能发生的因素,让孩子从小形成危险意识,自觉远离人多拥挤的地方,减少踩踏发生的几率。

3. 教育孩子要熟悉所赴区域内所有的安全出口。

4. 发生踩踏事故后,孩子大多会产生恐惧,没有安全感;少部分会产生自责和内疚。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在孩子身边,尽可能地多陪伴孩子。

5. 倾听及理解孩子的感受,包括意识形态、情绪和行为等;让孩子确认自己目前安全,增加安全感。

6. 教孩子勇敢面对,告诉孩子人生有很多事不可知,更不可控;鼓励孩子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用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或宠物陪伴。

7. 避免对孩子过多的干扰,包括采访探视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心理专家的参与下,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

结语:踩踏事件,重在预防

世界各国均发生过严重的踩踏事故。最悲惨的踩踏事故发生在1990年的麦加,1426名朝觐者被踩死或窒息而死。当有人跌倒的时候,周围看到的人们的第一反应至关重要。如果知情人能迅速反应,有组织地维持现场秩序并告知他人,可能就不会造成严重的踩踏事故。

但人们绝大多数对于灾难的防患意识非常薄弱,而警觉性差的人一旦遇险,第一反应是大脑空白,什么都不会做,甚至由于惊慌做出更危险的举动。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中,能顺利逃生的人除幸运外,很多都具有高于常人的危机意识。

所以,安全教育和急救技能,请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珍爱生命,预防踩踏”。

让我们共同努力,预防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学校 五年级

2014.01.05


相关内容

  • 农村信用联社开展案件专项治理经验做法
  • 农村信用联社今年以来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取得了卓有成效,他们的主在做法是: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㈠领导重视,制定方案 1.成立了领导小组.一是于xx年元月17日以长信联发[xx]6号文件成立了以联社主任赵运锴为组长,联社副主任.监事长为副组长,业务.稽核.人事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内控内管检查领导小组 ...

  • 长信大班现代教学方式
  • 长信大班现代教学方式 大班(6--7岁) 主要课程 1.语言 教师通过智能触控互动一体机进行教学,比如:<月光雨>一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半轮月亮挂着天空上,下着小雨.一滴一滴的打在树叶上.荷叶上,冰冰凉凉的.小兔子摘来荷叶,接着雨滴,看到雨滴在跳舞.小兔子把接到的雨滴全部倒在树底下,深 ...

  • 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其三]赏析
  • [作品简介] <长信怨>由王昌龄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王昌龄的<长信怨>这首宫怨诗是借咏汉班婕妤而慨叹宫女失宠之怨的.婕妤初受汉成帝宠幸,后来成帝偏幸赵飞燕妹妹,她即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全诗构思奇特,怨意悠远.乐府<相和歌·楚调曲>评曰,这首诗是 ...

  • 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三)]鉴赏
  • <长信秋词>是拟托汉代班婕妤在长信宫中某一个秋天的事情而写作的.古乐府歌辞中有<怨歌行>一篇,其辞是:"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以秋扇之 ...

  •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长信,汉代有长信宫,成帝时班婕妤在长信宫中苦闷寂寞,作了许多诗歌以自伤. 1.诗题为"秋词",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作用是什么? 2.这首诗在表现手 ...

  • 残疾人向总理建言被采纳实施 寄长信感谢
  • 残疾人向总理建言被采纳实施 寄长信感谢阅读原文据了解,34岁的李楠毕业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并留校任教,2002年曾获得全国业余舞蹈大赛一等奖.2003年,一次车祸让李楠脊髓损伤.高位截瘫.目前,她为中国肢残协会脊髓损伤者委员会委员.朝阳区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去年1月31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北京市朝阳区麦子 ...

  • 情诗--[长信秋词·其二]
  • <长信秋词·其二>原文 高殿秋砧响夜阑, 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 还向金城明主看. <长信秋词·其二>鉴赏 第二首诗描写在夜深霜重的凄凉环境中,宫中女子孤独寂寞的悲惨情景.她彻夜难眠,想起进宫以来的日子实在不堪回首.她渴望得到君王的眷顾,在银灯下守到夜深,最后还是 ...

  • 王昌龄:长信怨
  • 作者: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注释: 1.奉帚句:意为清早殿门一开,就捧着扫帚在打扫. 2.团扇:相传班婕妤曾作.王昌龄:长信怨. 3.日影:这里也指皇帝的恩意. 译文: 清晨金殿初开, 就拿着扫帚扫殿堂: 姑且手执团扇徘徊度日, 消磨时光. 即使 ...

  • 长信科技研究报告4
  • 公司点评报告 长信科技(300088) [Table_Main] ITO导电玻璃行业龙头再创佳绩 评级: 推荐 主营收入(百万元) 261.50 475.67 703.75 上次评级: 推荐 净利润 (百万元) 60.55 109.02 169.41 每股收益(元) 0.482 0.869 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