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威胁下取舍

中移动威胁下取舍

传统业务的增长瓶颈,3G 业务的先天不足,加上被打破的电信运营商竞争格局,让急需新业务增长点的中移动,加速拥抱神速发展中的移动互联网

北京西城区金融街29号,波澜不兴的表面下," 忘掉成绩、牢记责任" ,正成为中移动总部大楼中新的主题词。

" 巨大的竞争正由互联网而来。"9月15日,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说,随着通信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产业价值链正在发生转移,核心环节已被苹果、谷歌等IT 企业抢夺,中移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打破垄断、平衡竞争格局的调控举措也渐显成效。中电信和联通的冲击、非对称管制的压力,令中移动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加上市场渐趋饱和,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 增长乏力,利润率持续下降,中移动已逼近成长天花板。

面对成长的烦恼,转型势在必行。

现在的问题只在于,中移动将向何处去?是专注移动话音,还是打破藩蓠,向移动互联网领域扩张?如果是后者,在一个完全陌生且并不成熟的市场,中移动要依循怎样的路径和节奏前行?在此过程中,中移动如何划定自己的势力边界,哪些环节必须牢牢掌控,哪些环节要开放合作避免四面树敌?

这条路并无前人踏足,中移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超级中移动

看上去,中移动理应高枕无忧。

放眼全球,没有任何电信运营商能与中移动一较锋芒:早在数年前,中移动就已被公认为全球网络和用户规模最大、市值最高的电信运营商。

截至2010年8月底,中移动的用户已经达到5.64亿,根据8月20日国资委公布的央企2009年业绩,中移动2009年收入4901.2亿元,利润1484.7亿元,稳居108家央企榜首。 与之相比,中国另外两家运营商中电信和联通都相形见绌。截至2010年第二季度,中移动仍占据中国手机用户市场份额的70%。2009年,中电信和联通营业收入分别为2429亿元和1590.6亿元,利润分别是141.6亿元和29.5亿元。

在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增值内容等领域,中移动的强大影响力甚至已经辐射整个行业,举手投足就能决定企业命运,改变产业格局。

一位外资设备厂商负责人说,中移动每年的集中采购规模,都是电信设备厂商判断年景丰歉的风向标,这块蛋糕如何切割,更直接影响设备厂商的业绩和行业排名。在2009年,中移动的实际资本开支达1294亿人民币,2010年计划开支1230亿元,高于中电信和联通的资本开支总和。其中,有约70%用于网络、传输环节的设备采购和网络维护。

而在内容领域,中移动的话语权" 更权威" 。

" 中移动说有20%的坏账,你就只能结算到账面收入的80%,中移动说你违规,你就必须整顿业务甚至下线。" 一位SP(服务供应商) 人士说,由于业务的上线、运营、收费乃至监管,都由中移动掌控,大量的内容厂商一直依附中移动生存。在本世纪初,多家互联网公司正是依靠中移动分成,才得以上市并挺过互联网寒冬,而现在,中移动的影响力则更进一步,甚至令其他行业公司都要仰中移动鼻息。

比如无线音乐,据四川移动2009年9月内部报告,中移动分成已成为唱片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据了华纳收入的29.41%,环球的39.49%,EMI 的43.4%,索尼的50.82%,其他唱片公司的70%~80%,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更成为中国98%的新歌首发平台,每年带动全网收入超过200亿元。

政策转向

虽然影响力不断扩张,但在公开场合谈到这一话题时,中移动高层却往往避之唯恐不及。 让中移动讳言的原因在于,电信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政府一直以打破行业垄断、建立相对均衡的市场竞争为主旨,并屡屡通过电信重组等举措重塑市场格局,一旦成为" 出头鸟" ,必然招致强硬管制。

8年电信重组中,中移动曾是最大受益者。2000年成立后,相对年轻化的公司结构,让中移动在没有历史包袱状态下,抓住了移动通信对固定电话的替代趋势,而率先进入香港资本市场,也让其拥有了更合理的治理结构。在此后的" 黄金十年" 高速发展中,屡次的电信重组,均对中移动影响微弱。无论是中电信南北拆分,还是后来的网通合并重组,均让中移动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在这样稳定的架构中,中移动成为中国电信行业新的领头羊。

所谓福祸相依,取代中电信地位的中移动发现,原来公众针对中电信的经营非议,监管层反垄断的矛头,开始转向中移动。

2008年5月,在工信部主导下,中国进行了第三次电信重组,并于次年1月发放了3G(第三代移动通信) 牌照。在此过程中,固话萎缩的中电信获得原联通的CDMA 网络,如愿进入移动通信市场;联通网通合并之后,也拿到期待以久的WCDMA 牌照;"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的中移动则被要求合并一直经营困难的铁通,并以产业基础最为薄弱的TD-SCDMA 为3G 标准。

这其实不是最坏局面。当时在坊间流传的重组方案,甚至不乏" 拆分中移动" 之议,与之相比,政府最终施行的方案已被认为" 相对温和" 和" 相对市场化" 。

" 其中原因在于,对电信行业的监管思路是在左右摇摆。" 一位国资系统的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这位人士说,电信行业的监管思路一直有所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坚持以强硬手段,维持产业格局平衡,打破强势运营商的垄断暴利;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电信行业已经实现市场化,当前更应该维持运营商实力,确保中国运营商参与乃至主导国际通信业的走向,避免被欧美拉开距离。

令决策层棘手的是,在需要同时推进电信市场化和扶持自主创新的特殊国情下,中移动既是需要监管的目标,也是需要扶持的目标。" 在未来1~2年内,扶持自主创新与民族产业的国家政策会导致对监管政策的干扰。" 在一份内部报告中,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专家分析认为,在此过程中,只能以促进竞争为中心,综合运用各种政策进行监管。

一位中移动人士透露,在中移动内部,如何应对政府管制政策的研究一直在进行。" 政府有可能出台的非对称管制政策包括:单向的携号转网、跨网漫游,以及市场份额的上限管制" 。其中携号转网可能带来用户的大量流失,网间漫游会抵消中移动与竞争对手间的网络优势,上限管制则可能令中移动被迫减缓甚至停止用户发展。除此之外,网间结算政策、号码资源分配等问题,工信部有可能向中电信和联通倾斜。

目前,工信部还未出台跨网漫游和上限管制举措,但单向的携号转网已经开始试点。按照计划,天津、海南两地10月16日就将开始携号转网试商用,天津用户可在三大运营商之间自由互转,海南用户则只能从中移动携号转向中电信和联通。

" 至少1~2年内,这一政策对中移动还不会有太多影响。" 电信业内人士认为,携号转网需要先在小范围试点解决技术问题并了解用户趋向,再逐渐大面积推广,而且从国际经验看,与政策初衷相反,用户往往会从弱势运营商流向强势运营商。

在该人士看来,携号转网政策的最大意义在于,作为政府的明确态度向中移动施加震慑," 中移动不得不放弃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的策略,转为以保有中高端客户、拓展3G 用户为主的防守姿态,以避免触发政府的更严厉举措出台。" 该人士说。

TD-SCDMA 发展迷局

面对政府管制,TD-SCDMA 成为中移动的重要砝码。

TD-SCDMA 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 标准,2001年4月与WCDMA 、CDMA2000共同成为世界三大3G 标准。在中国以举国之力推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大势下,TD-SCDMA 已被赋予技术本身以外的意义,被视作中国追赶甚至引领国际电信技术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中移动内部,TD-SCDMA 一直是一个纠结的话题。

自发展之初,起步较晚的TD-SCDMA 就错过了全球第一轮3G 发展高峰,在WCDMA 全球掠地,不断兴建商用网络时,TD 仍在实验室中缓慢前进。直到2006年中国开始积极推动时,无论是技术成熟度、稳定性乃至产业链各个环节,TD-SCDMA 都已远远落后。

如果只考虑商业运营,TD-SCDMA 就像一剂" 毒药" :脆弱的稳定性意味着网络随时可能出现问题,影响大量用户通话;薄弱的产业链意味着用户要花更高的成本,买到的却是性价比更差的终端。直到现在,即使中移动已用诸多手段全力" 催熟"TD-SCDMA ,其业务质量依然屡受批评。

这也是国家意志将中移动与TD-SCDMA 强行捏合的原因:如果没有最强势的运营商推动,TD-SCDMA 有可能中途夭折。

中移动不得不将身家性命押在TD-SCDMA 上。

" 工信部监管的目标,是在加大对中国移动2G 网络的管制力度同时,支持中国移动TD-SCDMA 的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移动2009年完成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在对中移动2G 业务进行非对称管制同时,工信部也对扶持TD-SCDMA 不遗余力,从网络建设,资源共建共享,频率、号码资源支持,财政政策,政府采购,加快项目审批,纳入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基金,加强产业研发,引导推进业务应用,到出台优惠结算政策,每个环节都高度重视。

因此,中移动只能在2G 投资上保持谨慎,通过大力推进TD-SCDMA 以求一搏。

2008年到2010年上半年,中移动为TD-SCDMA 投入巨大。一位中移动人士透露,2009年提前完成TD-SCDMA 三期工程后,中移动已经将2011年的建网任务提前到2010年,计划于年底前覆盖全国330个城市,建设基站超过20万,实现" 三年规划,两年完成" 。

与此同时,通过巨额补贴,出台用户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就可使用3G 的" 三不" 政策、推广无线市话等办法,中移动吸引了大量用户入网TD-SCDMA ,截至2010年8月31日,TD-SCDMA 用户已经达1341万。

工银国际9月中旬的研究报告预测,未来几个月中,由于诺基亚等手机厂商的TD-SCDMA 新款手机上市,中移动3G 用户数还有可能加速增长。

问题在于,建设TD-SCDMA 容易,运营TD-SCDMA 难,发展TD-SCDMA 用户更难,仔细算账之后,中移动开始有了新的计较。

" 目前,每发展一个TD-SCDMA 用户,平均终端补贴不低于1000元。这意味着,如果要依靠补贴把2G 的用户全部搬到TD-SCDMA 上,成本将超过5000亿元,相当于中移动近5年的净利润。" 一位中移动内部人士说,在内部会议上,中移动高层已经转变态度,表示在建设发展好TD-SCDMA 同时,也兼顾成本价值,不能只为了在短期内冲刺发展任务量,就大规模打掉公司效益," 对于要不要尽快把TD-SCDMA 建设到县、乡,一定要慎重。"

这一思路也获得分析师认可。" 虽然目前中移动的3G 新增用户数持续增长,但公司ARPU 值却在下降。" 招商证券8月底的报告认为,由于TD-SCDMA 的技术劣势,中移动主要依靠大量的手机补贴和价格战抢夺3G 用户,但这样获得的用户可能大部分都是只打电话不用数据业务的低端用户,很难提升业绩和ARPU 值,还将明显增加成本压力。

不过,中移动的犹豫令产业链再次彷徨起来。" 我们现在并不确定,中移动的后续重心是尽快上4G ,还是继续发展3G ,这意味着我们产品线的规划和研发都必须放缓。我们可以跟着中移动一起赌博TD-SCDMA ,但不能还没看清形势就把所有赌注都压上去。" 一位手机

厂商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不过,一位中移动内部人士认为,产业链的担心过于杞人忧天。

" 与几年前形势还不明朗不同,现在中移动与TD-SCDMA 的命运已经绑在一起,无论从政治还是从商业考虑,中移动都不可能抛下TD-SCDMA ,唯一的差别只在于,是牺牲利益不顾一切地推动TD-SCDMA ,还是把握节奏精耕细作。" 该人士说,中移动依然会对TD-SCDMA 进行补贴和扶持,但与此前相比,会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并建立终端质量评估和质量考核体制,以促提升TD-SCDMA 运行质量," 只要是优秀TD-SCDMA 产品,都会获得好的回报。" 扩张WLAN

放缓TD-SCDMA 同时,中移动其他网络的建设仍在推进。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当属LTE 。

LTE 是3G 的演进技术,可以容纳更快更高的数据流量,成本却只有3G 的1/4。通过发展LTE ,在下一代网络的技术竞争中将局势扳平甚至赢得先机,避免3G 阶段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困局,这是中移动长远布局中的关键一环。

2010年以来,在中移动的推动下,LTE 进展明显。上海世博期间,中移动就在世博园内建立了LTE 试验网,以保障工作人员、记者和游客的移动网络需求,此外还计划于年内在3个沿海城市进行规模试验,与沃达丰共同研发LTE 手机的合作也已经敲定。

除此之外,今年7月以来,中移动也开始大规模架设WLAN 网络。

WLAN 是基于Wifi 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络,速度可达3G 网络的10倍,但只能覆盖较小区域。在此前,中移动已经在机场、酒店等公共场所实现Wifi 网络覆盖。据中移动人士透露,中移动计划在现有网络系统上加装WLAN 设备,从而在短时时间内迅速建立一张高覆盖的WLAN 网络,为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中移动人士透露,积极建设WLAN 网络的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发展导致无线流量快速增长,对现有网络已形成巨大压力。此前,在2009年底的一个行业会议上,中移动研究院副院长王晓云曾表示,中国无线流量将以每年231%的复合速度增长,宽带需要会在数年内增长66倍。而据中移动人士透露,由于数据流量增长,少数地方的通话质量已经有所下降。 该人士表示,与TD-SCDMA 和LTE 是中移动未来的战略支点不同,WLAN 建设并投入应用非常容易,但更多是增加数据容量,分流网络压力的补充手段,无论是安全性、商业模式还是战略意义,都并非中移动重点。

据业内人士估算,中国至少已经有超过1亿台电脑、智能手机及其他终端设备具备Wifi 功能。这意味着,通过WLAN 网络分流,中移动通信网络的压力有望大大缓解。

中移动人士表示,按照规划,通过成熟的2G 网络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TD-SCDMA 是面向未来的演进网络,LTE 着眼长远逐步推进,WLAN 承载和分流流量,中移动将建立一个立体的接入网络体系。其中2G 与TD-SCDMA 是两张大网,WLAN 和LTE 则在部分地区重点覆盖,用户可以在不同环境下,通过不同的方式接入中移动统一的业务平台。

目前,外界最关心的是,除了还不会规模建网的LTE 外,中移动将如何平衡其他网络的资本投入--这将直接影响产业链的发展方向与格局。

在8月的财报发布会上,中移动总经理李跃表示,2G 、3G 以及WLAN 具备不同的覆盖能力和业务场景,将长期共存,协调发展。

一位中移动人士则透露,在此之前,中移动放缓了2G 投资,将主要精力用于发展TD-SCDMA ,LTE 虽然积极推动但并未产生大的投资。未来的投资结构则会进行调整,2G 网络的投资会有所回升,以提高网络质量和利用率,确保服务稳定,在TD-SCDMA 上则会略有收缩,在发展同时兼顾效益,WLAN 会加快布局和推广,争取在年底前形成千万级的用户规模。

增长天花板

虽然未来已有多方布局,但在当前市场,中移动由攻转守却没有悬念。

在2008年初的高峰时期,中移动占据的市场份额超过3/4,新增用户市场份额更高达近90%,当时中移动每月新增用户超过700万,联通却只有100多万。但在电信重组以后,中移动的市场占有率逐月下滑,目前市场份额已经降低至70%,新增用户市场份额更下降到50%左右。

在3G 市场上,中移动的优势微弱。截至2010年8月,联通3G 用户总数已经达到951.1万户,中国电信的3G 用户也超过了800万户,虽然规模都不及中移动,但三足鼎立之势已成。而在3G 用户的质量上,联通3G 用户的ARPU 值已经超过100元,也远超中移动的3G 用户。

" 中移动的3G 用户发展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 香港投行分析人士表示。

市场份额变化背后,是中电信和联通的大举发力。重组后,中电信在强势推出天翼品牌同时,以大规模补贴、销售社会化等手段发展3G 业务,并利用宽带优势全业务捆绑发展用户;而联通则苦心经营WCDMA 网络,利用3G 优势和高端智能手机带动争夺优势资源,如在2009年联通的400亿元资本开支中,有超过300亿元用于购买3G 通讯设备以及建设WCDMA 配套工程,引入iPhone 也带动了3G 用户大幅增加。

不过,竞争对手们难以长时间保持对中移动的压制。

联通2009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62%,被资本市场质疑3G 投资过快。分析师们认为,联通高举高打的3G 战略,已经带来公司资产盈利能力的下降与整体周转速度放慢," 以规模换市场的战略已经演变为一个易放难收的赌局。"

如果只看财务报表,即使在最坏情况下,至少2~3年内,中移动的行业领先地位都还难以动摇。9月20日,中移动发布8月运营数据,当月新增用户542.8万,新增3G 用户158.5万,两数据都超出预期,被外界视作中移动市场下滑趋势放缓征兆。

而根据瑞银内部预测,即使持续减少,到2012年,中移动的整体市场份额仍会高于60%。 在资本市场看来,中移动更大的麻烦是:电信行业竞争日渐激烈、ARPU 不断下降、新业务增长放缓、移动普及率提高,令新用户开拓日益困难。这也是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电信行业的发展天花板。

" 中移动通过开发新业务来寻找新利润增长意义重大。" 申银万国分析报告认为," 中移动目前大约70%的收入来自于语音电话服务,该服务的增长已经趋于平缓。"

" 在新兴增值业务未出现前,中移动已从稳定增长型转换成缓慢增长型。" 辉立证券则认为,虽然3G 业务发展稍微落后,但中移动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仍无法撼动,未来两到三年,中移动的主要困扰还是行业用户增速放缓、3G 运营成本上升,以及整体资费水平下调。 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中移动的收入增长速度和净利润增速都已经在高速下滑。而好消息是,竞争对手的下滑趋势比中移动更加明显,所以中移动的行业收入份额不降反增。 一位中移动人士透露,李跃不久前在内部会议上也表示,中移动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但除了TD-SCDMA 外,都是全球运营商面临的普遍挑战,而现在中移动需要考虑的是,以什么样的成本、能力和强度去应对竞争。

破局移动互联网

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王建宙认为,未来移动互联网和数据业务将成为中移动成长的最重要动力。

从2003年到2009年,中移动的数据及信息收入已经由179亿元增长到1211亿元,占收入的比重也从10.6%上升到29.2%,但这些数字都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快于桌面互联网,并且其规模将大得超乎多数人的想象。"2009年12月,摩根士丹利在其发布的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中认为,未来5年内,移动互联网用户就有可能超过通过PC 接入互联网的用户。

" 运营商将处于有利的位置。" 报告中认为,无线数据使用量的增长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所有公司必须根据消费者推动的份额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业务,但运营商" 规模+频段+稳健的资产负债表" 将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并有望从网络扩展和4G 产品的问世中获益。 在中移动内部,这份报告颇受推崇。

中移动一直对移动互联网极为重视。早在2007年,中移动就曾组织一个逾30人的研究小组,对中移动如何发展互联网业务进行研究,并在提交相应的内部策略报告中认为,中移动可以关注" 移动门户与手机桌面系统,例如客户端的发展;定位、搜索、商旅等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应用;PC 与手机内容、应用的互通模式,移动互联网门户的营销职能等业务" 。其后不久,中移动便成立139.com ,商用飞信并逐渐拓展无线互联网业务。

这也是中国运营商最早进行类似的移动互联网尝试。此外,从2005年至今,中移动已在各地成立9大业务基地,其目的也正是为了卡住移动互联网的关键环节。

尽管如此,中移动的行动依然过于迟缓,随着苹果iPhone 和App Store在全球掀起的手机网络应用浪潮,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已经全面加速,此时中移动才发现,一些重要的机遇已经擦身而过。

" 运营商将移动互联网当作打翻身仗的制高点,但事实上,有些本属于自己的机会正在悄然溜走。"2010年8月,国内行业媒体撰文批评三家运营商,认为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的控制理念和力度一直处于矛盾和困惑状态,从而错过移动终端操作系统、手机支付等关键机会。

一位中移动人士透露,对这些外界批评,中移动高层大都认可甚至引为借鉴,但中移动应该如何才能做好移动互联网,即使中移动内部的一些相关人员都无把握。

" 无论是企业文化、业务流程还是运行体制,中移动乃至旗下公司都与互联网企业相差太远。" 一位分析人士说,与传统行业的发展趋势明显不同,互联网在某个业务爆发前,外界很难看清它未来会有多大市场,成功的企业出现往往有很大的随机性,而且往往是一些反应灵活、看到趋势立刻转向的小公司迅速崛起。" 这些公司从发现机会、决策到开始研发可能只需要一周甚至更短,但在运营商的体系内,这个流程会被拖得很长,而且新的创意往往因为风险过大被直接放弃。"

这意味着,即使运营商看到机会,但由于内部问题拖慢发展速度,依然会被互联网公司迅速超越。这也是中移动早早开始尝试,却始终未有好收成的重要原因。

增值业务变阵

中移动已没有退步余地。

由于电信业与互联网的相互融合,两大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业务相互渗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个财富的创造和消亡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固守原地,必然被不断挤压,最终只能成为用户获取移动互联网服务的网络通道。

这也是中移动一直担心出现的局面:被互联网厂商" 通道化" 。

在此之前,国外运营商中,除了日本的NTT Docomo依然处于产业核心,沃达丰等强势运营商在产业合作中维持一定的掌控权外,很多的小运营商已经在IT 企业的冲击下沦为管道。

更危险的是,越来越多的IT 企业已经开始向电信业腹地展开攻势。

" 苹果、谷歌、微软、黑莓等通过终端或操作系统向电信市场渗透,Skype 、雅虎、softroute 通过提供Voip(网络电话) 直接参与电信市场竞争,这都对运营商构成巨大威胁。" 一位运营商人士说,即使是" 相对合作" 的腾讯,其无线QQ 也是中移动飞信等运营商即时通讯业务的对手,甚至有可能直接动摇运营商的话音业务根基。

行业渗透加剧的竞争格局,促使运营商必须做出改变。

一位中移动人士透露,集中力量发展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平台,正在成为中移动的变

革要点。

其中,最重要的当属Mobile Market,该人士透露,Mobile Market在中移动内部业务体系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有望超越中国移动无线音乐、手机视频、手机游戏以及手机阅读平台,成为中移动真正的" 互联网基地" 。

这意味着中移动增值业务模式的又一次全面转身。在此之前,中移动2000年推出梦网模式,通过与SP 、CP 的合作扩大移动互联网影响力,但由于产业链良莠不齐,导致大量不良内容泛滥;从2005年开始,中移动开始由放转收,在加强合作伙伴监管同时,在各地成立集中化的业务基地,到2010年7月30日,中移动正式授权广东移动建立中移动的互联网基地,至此,中移动已经在各地建立无线音乐、物联网、手机阅读、游戏、手机视频、位置、电子商务、手机动漫及互联网9大基地。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基地模式也显得过于封闭,与之相比,Mobile Market 的模式更加开放、业务模式也更加单一、清晰。

虽然业界对Mobile Market能否成功尚存观望,但对中移动来说,一个新的增值业务模式已经逐渐成型。根据中移动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Mobile Market累计应用下载量已超过4000万,引入10万开发者,其中企业开发者超过2万家,上线产品接近3万。

" 除此之外,增值业务体系还将有更多调整。" 一位中移动数据部门人士透露,中移动在增值业务领域最重要的全资子公司卓望控股近期也将进行重组,其旗下的卓望信息、卓望数码和139.com 三家子公司将整合为卓望中国,并以事业部形式对重点业务进行管理。

同时,中移动还会将旗下分散的数百个门户网站全部清理,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10086门户,比如139.com ,虽然业务平台不变,但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网站,而是作为10086网站的社区存在。

在此之前,中移动已经于8月开始在部分业务推行新的合作伙伴管理模式,取消CP(内容供应商) 、SP(服务供应商) ,统称为" 移动合作者" ,并调整分成比例,这意味着,延用10年的梦网模式将彻底退出舞台。

中移动与其他产业的合作也在悄然加速。9月20日,中移动提名的两位董事沙跃家、朱敏顺利进入浦发银行董事会,两公司业务层面的合作即将展开。

" 这些还都只是开始。" 中移动人士说," 围绕移动互联网,中移动的创新和变革还会不断进行。"

中移动威胁下取舍

传统业务的增长瓶颈,3G 业务的先天不足,加上被打破的电信运营商竞争格局,让急需新业务增长点的中移动,加速拥抱神速发展中的移动互联网

北京西城区金融街29号,波澜不兴的表面下," 忘掉成绩、牢记责任" ,正成为中移动总部大楼中新的主题词。

" 巨大的竞争正由互联网而来。"9月15日,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说,随着通信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产业价值链正在发生转移,核心环节已被苹果、谷歌等IT 企业抢夺,中移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打破垄断、平衡竞争格局的调控举措也渐显成效。中电信和联通的冲击、非对称管制的压力,令中移动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加上市场渐趋饱和,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 增长乏力,利润率持续下降,中移动已逼近成长天花板。

面对成长的烦恼,转型势在必行。

现在的问题只在于,中移动将向何处去?是专注移动话音,还是打破藩蓠,向移动互联网领域扩张?如果是后者,在一个完全陌生且并不成熟的市场,中移动要依循怎样的路径和节奏前行?在此过程中,中移动如何划定自己的势力边界,哪些环节必须牢牢掌控,哪些环节要开放合作避免四面树敌?

这条路并无前人踏足,中移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超级中移动

看上去,中移动理应高枕无忧。

放眼全球,没有任何电信运营商能与中移动一较锋芒:早在数年前,中移动就已被公认为全球网络和用户规模最大、市值最高的电信运营商。

截至2010年8月底,中移动的用户已经达到5.64亿,根据8月20日国资委公布的央企2009年业绩,中移动2009年收入4901.2亿元,利润1484.7亿元,稳居108家央企榜首。 与之相比,中国另外两家运营商中电信和联通都相形见绌。截至2010年第二季度,中移动仍占据中国手机用户市场份额的70%。2009年,中电信和联通营业收入分别为2429亿元和1590.6亿元,利润分别是141.6亿元和29.5亿元。

在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增值内容等领域,中移动的强大影响力甚至已经辐射整个行业,举手投足就能决定企业命运,改变产业格局。

一位外资设备厂商负责人说,中移动每年的集中采购规模,都是电信设备厂商判断年景丰歉的风向标,这块蛋糕如何切割,更直接影响设备厂商的业绩和行业排名。在2009年,中移动的实际资本开支达1294亿人民币,2010年计划开支1230亿元,高于中电信和联通的资本开支总和。其中,有约70%用于网络、传输环节的设备采购和网络维护。

而在内容领域,中移动的话语权" 更权威" 。

" 中移动说有20%的坏账,你就只能结算到账面收入的80%,中移动说你违规,你就必须整顿业务甚至下线。" 一位SP(服务供应商) 人士说,由于业务的上线、运营、收费乃至监管,都由中移动掌控,大量的内容厂商一直依附中移动生存。在本世纪初,多家互联网公司正是依靠中移动分成,才得以上市并挺过互联网寒冬,而现在,中移动的影响力则更进一步,甚至令其他行业公司都要仰中移动鼻息。

比如无线音乐,据四川移动2009年9月内部报告,中移动分成已成为唱片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据了华纳收入的29.41%,环球的39.49%,EMI 的43.4%,索尼的50.82%,其他唱片公司的70%~80%,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更成为中国98%的新歌首发平台,每年带动全网收入超过200亿元。

政策转向

虽然影响力不断扩张,但在公开场合谈到这一话题时,中移动高层却往往避之唯恐不及。 让中移动讳言的原因在于,电信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政府一直以打破行业垄断、建立相对均衡的市场竞争为主旨,并屡屡通过电信重组等举措重塑市场格局,一旦成为" 出头鸟" ,必然招致强硬管制。

8年电信重组中,中移动曾是最大受益者。2000年成立后,相对年轻化的公司结构,让中移动在没有历史包袱状态下,抓住了移动通信对固定电话的替代趋势,而率先进入香港资本市场,也让其拥有了更合理的治理结构。在此后的" 黄金十年" 高速发展中,屡次的电信重组,均对中移动影响微弱。无论是中电信南北拆分,还是后来的网通合并重组,均让中移动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在这样稳定的架构中,中移动成为中国电信行业新的领头羊。

所谓福祸相依,取代中电信地位的中移动发现,原来公众针对中电信的经营非议,监管层反垄断的矛头,开始转向中移动。

2008年5月,在工信部主导下,中国进行了第三次电信重组,并于次年1月发放了3G(第三代移动通信) 牌照。在此过程中,固话萎缩的中电信获得原联通的CDMA 网络,如愿进入移动通信市场;联通网通合并之后,也拿到期待以久的WCDMA 牌照;"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的中移动则被要求合并一直经营困难的铁通,并以产业基础最为薄弱的TD-SCDMA 为3G 标准。

这其实不是最坏局面。当时在坊间流传的重组方案,甚至不乏" 拆分中移动" 之议,与之相比,政府最终施行的方案已被认为" 相对温和" 和" 相对市场化" 。

" 其中原因在于,对电信行业的监管思路是在左右摇摆。" 一位国资系统的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这位人士说,电信行业的监管思路一直有所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坚持以强硬手段,维持产业格局平衡,打破强势运营商的垄断暴利;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电信行业已经实现市场化,当前更应该维持运营商实力,确保中国运营商参与乃至主导国际通信业的走向,避免被欧美拉开距离。

令决策层棘手的是,在需要同时推进电信市场化和扶持自主创新的特殊国情下,中移动既是需要监管的目标,也是需要扶持的目标。" 在未来1~2年内,扶持自主创新与民族产业的国家政策会导致对监管政策的干扰。" 在一份内部报告中,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专家分析认为,在此过程中,只能以促进竞争为中心,综合运用各种政策进行监管。

一位中移动人士透露,在中移动内部,如何应对政府管制政策的研究一直在进行。" 政府有可能出台的非对称管制政策包括:单向的携号转网、跨网漫游,以及市场份额的上限管制" 。其中携号转网可能带来用户的大量流失,网间漫游会抵消中移动与竞争对手间的网络优势,上限管制则可能令中移动被迫减缓甚至停止用户发展。除此之外,网间结算政策、号码资源分配等问题,工信部有可能向中电信和联通倾斜。

目前,工信部还未出台跨网漫游和上限管制举措,但单向的携号转网已经开始试点。按照计划,天津、海南两地10月16日就将开始携号转网试商用,天津用户可在三大运营商之间自由互转,海南用户则只能从中移动携号转向中电信和联通。

" 至少1~2年内,这一政策对中移动还不会有太多影响。" 电信业内人士认为,携号转网需要先在小范围试点解决技术问题并了解用户趋向,再逐渐大面积推广,而且从国际经验看,与政策初衷相反,用户往往会从弱势运营商流向强势运营商。

在该人士看来,携号转网政策的最大意义在于,作为政府的明确态度向中移动施加震慑," 中移动不得不放弃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的策略,转为以保有中高端客户、拓展3G 用户为主的防守姿态,以避免触发政府的更严厉举措出台。" 该人士说。

TD-SCDMA 发展迷局

面对政府管制,TD-SCDMA 成为中移动的重要砝码。

TD-SCDMA 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 标准,2001年4月与WCDMA 、CDMA2000共同成为世界三大3G 标准。在中国以举国之力推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大势下,TD-SCDMA 已被赋予技术本身以外的意义,被视作中国追赶甚至引领国际电信技术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中移动内部,TD-SCDMA 一直是一个纠结的话题。

自发展之初,起步较晚的TD-SCDMA 就错过了全球第一轮3G 发展高峰,在WCDMA 全球掠地,不断兴建商用网络时,TD 仍在实验室中缓慢前进。直到2006年中国开始积极推动时,无论是技术成熟度、稳定性乃至产业链各个环节,TD-SCDMA 都已远远落后。

如果只考虑商业运营,TD-SCDMA 就像一剂" 毒药" :脆弱的稳定性意味着网络随时可能出现问题,影响大量用户通话;薄弱的产业链意味着用户要花更高的成本,买到的却是性价比更差的终端。直到现在,即使中移动已用诸多手段全力" 催熟"TD-SCDMA ,其业务质量依然屡受批评。

这也是国家意志将中移动与TD-SCDMA 强行捏合的原因:如果没有最强势的运营商推动,TD-SCDMA 有可能中途夭折。

中移动不得不将身家性命押在TD-SCDMA 上。

" 工信部监管的目标,是在加大对中国移动2G 网络的管制力度同时,支持中国移动TD-SCDMA 的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移动2009年完成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在对中移动2G 业务进行非对称管制同时,工信部也对扶持TD-SCDMA 不遗余力,从网络建设,资源共建共享,频率、号码资源支持,财政政策,政府采购,加快项目审批,纳入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基金,加强产业研发,引导推进业务应用,到出台优惠结算政策,每个环节都高度重视。

因此,中移动只能在2G 投资上保持谨慎,通过大力推进TD-SCDMA 以求一搏。

2008年到2010年上半年,中移动为TD-SCDMA 投入巨大。一位中移动人士透露,2009年提前完成TD-SCDMA 三期工程后,中移动已经将2011年的建网任务提前到2010年,计划于年底前覆盖全国330个城市,建设基站超过20万,实现" 三年规划,两年完成" 。

与此同时,通过巨额补贴,出台用户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就可使用3G 的" 三不" 政策、推广无线市话等办法,中移动吸引了大量用户入网TD-SCDMA ,截至2010年8月31日,TD-SCDMA 用户已经达1341万。

工银国际9月中旬的研究报告预测,未来几个月中,由于诺基亚等手机厂商的TD-SCDMA 新款手机上市,中移动3G 用户数还有可能加速增长。

问题在于,建设TD-SCDMA 容易,运营TD-SCDMA 难,发展TD-SCDMA 用户更难,仔细算账之后,中移动开始有了新的计较。

" 目前,每发展一个TD-SCDMA 用户,平均终端补贴不低于1000元。这意味着,如果要依靠补贴把2G 的用户全部搬到TD-SCDMA 上,成本将超过5000亿元,相当于中移动近5年的净利润。" 一位中移动内部人士说,在内部会议上,中移动高层已经转变态度,表示在建设发展好TD-SCDMA 同时,也兼顾成本价值,不能只为了在短期内冲刺发展任务量,就大规模打掉公司效益," 对于要不要尽快把TD-SCDMA 建设到县、乡,一定要慎重。"

这一思路也获得分析师认可。" 虽然目前中移动的3G 新增用户数持续增长,但公司ARPU 值却在下降。" 招商证券8月底的报告认为,由于TD-SCDMA 的技术劣势,中移动主要依靠大量的手机补贴和价格战抢夺3G 用户,但这样获得的用户可能大部分都是只打电话不用数据业务的低端用户,很难提升业绩和ARPU 值,还将明显增加成本压力。

不过,中移动的犹豫令产业链再次彷徨起来。" 我们现在并不确定,中移动的后续重心是尽快上4G ,还是继续发展3G ,这意味着我们产品线的规划和研发都必须放缓。我们可以跟着中移动一起赌博TD-SCDMA ,但不能还没看清形势就把所有赌注都压上去。" 一位手机

厂商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不过,一位中移动内部人士认为,产业链的担心过于杞人忧天。

" 与几年前形势还不明朗不同,现在中移动与TD-SCDMA 的命运已经绑在一起,无论从政治还是从商业考虑,中移动都不可能抛下TD-SCDMA ,唯一的差别只在于,是牺牲利益不顾一切地推动TD-SCDMA ,还是把握节奏精耕细作。" 该人士说,中移动依然会对TD-SCDMA 进行补贴和扶持,但与此前相比,会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并建立终端质量评估和质量考核体制,以促提升TD-SCDMA 运行质量," 只要是优秀TD-SCDMA 产品,都会获得好的回报。" 扩张WLAN

放缓TD-SCDMA 同时,中移动其他网络的建设仍在推进。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当属LTE 。

LTE 是3G 的演进技术,可以容纳更快更高的数据流量,成本却只有3G 的1/4。通过发展LTE ,在下一代网络的技术竞争中将局势扳平甚至赢得先机,避免3G 阶段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困局,这是中移动长远布局中的关键一环。

2010年以来,在中移动的推动下,LTE 进展明显。上海世博期间,中移动就在世博园内建立了LTE 试验网,以保障工作人员、记者和游客的移动网络需求,此外还计划于年内在3个沿海城市进行规模试验,与沃达丰共同研发LTE 手机的合作也已经敲定。

除此之外,今年7月以来,中移动也开始大规模架设WLAN 网络。

WLAN 是基于Wifi 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络,速度可达3G 网络的10倍,但只能覆盖较小区域。在此前,中移动已经在机场、酒店等公共场所实现Wifi 网络覆盖。据中移动人士透露,中移动计划在现有网络系统上加装WLAN 设备,从而在短时时间内迅速建立一张高覆盖的WLAN 网络,为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中移动人士透露,积极建设WLAN 网络的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发展导致无线流量快速增长,对现有网络已形成巨大压力。此前,在2009年底的一个行业会议上,中移动研究院副院长王晓云曾表示,中国无线流量将以每年231%的复合速度增长,宽带需要会在数年内增长66倍。而据中移动人士透露,由于数据流量增长,少数地方的通话质量已经有所下降。 该人士表示,与TD-SCDMA 和LTE 是中移动未来的战略支点不同,WLAN 建设并投入应用非常容易,但更多是增加数据容量,分流网络压力的补充手段,无论是安全性、商业模式还是战略意义,都并非中移动重点。

据业内人士估算,中国至少已经有超过1亿台电脑、智能手机及其他终端设备具备Wifi 功能。这意味着,通过WLAN 网络分流,中移动通信网络的压力有望大大缓解。

中移动人士表示,按照规划,通过成熟的2G 网络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TD-SCDMA 是面向未来的演进网络,LTE 着眼长远逐步推进,WLAN 承载和分流流量,中移动将建立一个立体的接入网络体系。其中2G 与TD-SCDMA 是两张大网,WLAN 和LTE 则在部分地区重点覆盖,用户可以在不同环境下,通过不同的方式接入中移动统一的业务平台。

目前,外界最关心的是,除了还不会规模建网的LTE 外,中移动将如何平衡其他网络的资本投入--这将直接影响产业链的发展方向与格局。

在8月的财报发布会上,中移动总经理李跃表示,2G 、3G 以及WLAN 具备不同的覆盖能力和业务场景,将长期共存,协调发展。

一位中移动人士则透露,在此之前,中移动放缓了2G 投资,将主要精力用于发展TD-SCDMA ,LTE 虽然积极推动但并未产生大的投资。未来的投资结构则会进行调整,2G 网络的投资会有所回升,以提高网络质量和利用率,确保服务稳定,在TD-SCDMA 上则会略有收缩,在发展同时兼顾效益,WLAN 会加快布局和推广,争取在年底前形成千万级的用户规模。

增长天花板

虽然未来已有多方布局,但在当前市场,中移动由攻转守却没有悬念。

在2008年初的高峰时期,中移动占据的市场份额超过3/4,新增用户市场份额更高达近90%,当时中移动每月新增用户超过700万,联通却只有100多万。但在电信重组以后,中移动的市场占有率逐月下滑,目前市场份额已经降低至70%,新增用户市场份额更下降到50%左右。

在3G 市场上,中移动的优势微弱。截至2010年8月,联通3G 用户总数已经达到951.1万户,中国电信的3G 用户也超过了800万户,虽然规模都不及中移动,但三足鼎立之势已成。而在3G 用户的质量上,联通3G 用户的ARPU 值已经超过100元,也远超中移动的3G 用户。

" 中移动的3G 用户发展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 香港投行分析人士表示。

市场份额变化背后,是中电信和联通的大举发力。重组后,中电信在强势推出天翼品牌同时,以大规模补贴、销售社会化等手段发展3G 业务,并利用宽带优势全业务捆绑发展用户;而联通则苦心经营WCDMA 网络,利用3G 优势和高端智能手机带动争夺优势资源,如在2009年联通的400亿元资本开支中,有超过300亿元用于购买3G 通讯设备以及建设WCDMA 配套工程,引入iPhone 也带动了3G 用户大幅增加。

不过,竞争对手们难以长时间保持对中移动的压制。

联通2009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62%,被资本市场质疑3G 投资过快。分析师们认为,联通高举高打的3G 战略,已经带来公司资产盈利能力的下降与整体周转速度放慢," 以规模换市场的战略已经演变为一个易放难收的赌局。"

如果只看财务报表,即使在最坏情况下,至少2~3年内,中移动的行业领先地位都还难以动摇。9月20日,中移动发布8月运营数据,当月新增用户542.8万,新增3G 用户158.5万,两数据都超出预期,被外界视作中移动市场下滑趋势放缓征兆。

而根据瑞银内部预测,即使持续减少,到2012年,中移动的整体市场份额仍会高于60%。 在资本市场看来,中移动更大的麻烦是:电信行业竞争日渐激烈、ARPU 不断下降、新业务增长放缓、移动普及率提高,令新用户开拓日益困难。这也是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电信行业的发展天花板。

" 中移动通过开发新业务来寻找新利润增长意义重大。" 申银万国分析报告认为," 中移动目前大约70%的收入来自于语音电话服务,该服务的增长已经趋于平缓。"

" 在新兴增值业务未出现前,中移动已从稳定增长型转换成缓慢增长型。" 辉立证券则认为,虽然3G 业务发展稍微落后,但中移动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仍无法撼动,未来两到三年,中移动的主要困扰还是行业用户增速放缓、3G 运营成本上升,以及整体资费水平下调。 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中移动的收入增长速度和净利润增速都已经在高速下滑。而好消息是,竞争对手的下滑趋势比中移动更加明显,所以中移动的行业收入份额不降反增。 一位中移动人士透露,李跃不久前在内部会议上也表示,中移动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但除了TD-SCDMA 外,都是全球运营商面临的普遍挑战,而现在中移动需要考虑的是,以什么样的成本、能力和强度去应对竞争。

破局移动互联网

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王建宙认为,未来移动互联网和数据业务将成为中移动成长的最重要动力。

从2003年到2009年,中移动的数据及信息收入已经由179亿元增长到1211亿元,占收入的比重也从10.6%上升到29.2%,但这些数字都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快于桌面互联网,并且其规模将大得超乎多数人的想象。"2009年12月,摩根士丹利在其发布的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中认为,未来5年内,移动互联网用户就有可能超过通过PC 接入互联网的用户。

" 运营商将处于有利的位置。" 报告中认为,无线数据使用量的增长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所有公司必须根据消费者推动的份额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业务,但运营商" 规模+频段+稳健的资产负债表" 将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并有望从网络扩展和4G 产品的问世中获益。 在中移动内部,这份报告颇受推崇。

中移动一直对移动互联网极为重视。早在2007年,中移动就曾组织一个逾30人的研究小组,对中移动如何发展互联网业务进行研究,并在提交相应的内部策略报告中认为,中移动可以关注" 移动门户与手机桌面系统,例如客户端的发展;定位、搜索、商旅等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应用;PC 与手机内容、应用的互通模式,移动互联网门户的营销职能等业务" 。其后不久,中移动便成立139.com ,商用飞信并逐渐拓展无线互联网业务。

这也是中国运营商最早进行类似的移动互联网尝试。此外,从2005年至今,中移动已在各地成立9大业务基地,其目的也正是为了卡住移动互联网的关键环节。

尽管如此,中移动的行动依然过于迟缓,随着苹果iPhone 和App Store在全球掀起的手机网络应用浪潮,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已经全面加速,此时中移动才发现,一些重要的机遇已经擦身而过。

" 运营商将移动互联网当作打翻身仗的制高点,但事实上,有些本属于自己的机会正在悄然溜走。"2010年8月,国内行业媒体撰文批评三家运营商,认为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的控制理念和力度一直处于矛盾和困惑状态,从而错过移动终端操作系统、手机支付等关键机会。

一位中移动人士透露,对这些外界批评,中移动高层大都认可甚至引为借鉴,但中移动应该如何才能做好移动互联网,即使中移动内部的一些相关人员都无把握。

" 无论是企业文化、业务流程还是运行体制,中移动乃至旗下公司都与互联网企业相差太远。" 一位分析人士说,与传统行业的发展趋势明显不同,互联网在某个业务爆发前,外界很难看清它未来会有多大市场,成功的企业出现往往有很大的随机性,而且往往是一些反应灵活、看到趋势立刻转向的小公司迅速崛起。" 这些公司从发现机会、决策到开始研发可能只需要一周甚至更短,但在运营商的体系内,这个流程会被拖得很长,而且新的创意往往因为风险过大被直接放弃。"

这意味着,即使运营商看到机会,但由于内部问题拖慢发展速度,依然会被互联网公司迅速超越。这也是中移动早早开始尝试,却始终未有好收成的重要原因。

增值业务变阵

中移动已没有退步余地。

由于电信业与互联网的相互融合,两大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业务相互渗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个财富的创造和消亡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固守原地,必然被不断挤压,最终只能成为用户获取移动互联网服务的网络通道。

这也是中移动一直担心出现的局面:被互联网厂商" 通道化" 。

在此之前,国外运营商中,除了日本的NTT Docomo依然处于产业核心,沃达丰等强势运营商在产业合作中维持一定的掌控权外,很多的小运营商已经在IT 企业的冲击下沦为管道。

更危险的是,越来越多的IT 企业已经开始向电信业腹地展开攻势。

" 苹果、谷歌、微软、黑莓等通过终端或操作系统向电信市场渗透,Skype 、雅虎、softroute 通过提供Voip(网络电话) 直接参与电信市场竞争,这都对运营商构成巨大威胁。" 一位运营商人士说,即使是" 相对合作" 的腾讯,其无线QQ 也是中移动飞信等运营商即时通讯业务的对手,甚至有可能直接动摇运营商的话音业务根基。

行业渗透加剧的竞争格局,促使运营商必须做出改变。

一位中移动人士透露,集中力量发展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平台,正在成为中移动的变

革要点。

其中,最重要的当属Mobile Market,该人士透露,Mobile Market在中移动内部业务体系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有望超越中国移动无线音乐、手机视频、手机游戏以及手机阅读平台,成为中移动真正的" 互联网基地" 。

这意味着中移动增值业务模式的又一次全面转身。在此之前,中移动2000年推出梦网模式,通过与SP 、CP 的合作扩大移动互联网影响力,但由于产业链良莠不齐,导致大量不良内容泛滥;从2005年开始,中移动开始由放转收,在加强合作伙伴监管同时,在各地成立集中化的业务基地,到2010年7月30日,中移动正式授权广东移动建立中移动的互联网基地,至此,中移动已经在各地建立无线音乐、物联网、手机阅读、游戏、手机视频、位置、电子商务、手机动漫及互联网9大基地。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基地模式也显得过于封闭,与之相比,Mobile Market 的模式更加开放、业务模式也更加单一、清晰。

虽然业界对Mobile Market能否成功尚存观望,但对中移动来说,一个新的增值业务模式已经逐渐成型。根据中移动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Mobile Market累计应用下载量已超过4000万,引入10万开发者,其中企业开发者超过2万家,上线产品接近3万。

" 除此之外,增值业务体系还将有更多调整。" 一位中移动数据部门人士透露,中移动在增值业务领域最重要的全资子公司卓望控股近期也将进行重组,其旗下的卓望信息、卓望数码和139.com 三家子公司将整合为卓望中国,并以事业部形式对重点业务进行管理。

同时,中移动还会将旗下分散的数百个门户网站全部清理,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10086门户,比如139.com ,虽然业务平台不变,但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网站,而是作为10086网站的社区存在。

在此之前,中移动已经于8月开始在部分业务推行新的合作伙伴管理模式,取消CP(内容供应商) 、SP(服务供应商) ,统称为" 移动合作者" ,并调整分成比例,这意味着,延用10年的梦网模式将彻底退出舞台。

中移动与其他产业的合作也在悄然加速。9月20日,中移动提名的两位董事沙跃家、朱敏顺利进入浦发银行董事会,两公司业务层面的合作即将展开。

" 这些还都只是开始。" 中移动人士说," 围绕移动互联网,中移动的创新和变革还会不断进行。"


相关内容

  • 迈克尔波特什么是战略
  • 迈克尔波特什么是战略 (2012-10-03 10:49:08) 一. 运营效益不等于战略 近20年来,管理者一直在学习运用一套新的管理原则:企业必须具有灵活性,才能迅速回应市场变化和竞争环境的改变:它们必须持续地运用标杆法才能达成最佳实践:它们必须积极采用外包,以获得更高的效率:它们还必须培养若干 ...

  • 计算机防火墙与网络安全论文
  • 防火墙技术与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论文 网络已经成为了人类所构建的最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网络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我们通过网络获得信息,共享资源.如今, Internet遍布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并且欢迎任何一个人加入其中,相互沟通,相互交流.随着网络的延伸,安全问题受到人们 ...

  • 财务报表分析-中国联通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半年度报告 一.公司简介 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是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重组方案,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通集团")以其于中国联通(BVI )有限公司(& ...

  • 浅议自白任意性规则
  • 浅议自白任意性规则 作者:杨丽丹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35期 摘 要 我国并没有规定自白任意性规则,理论界对此也没有统一的观点,但随着人权保障观念.正当程序理念和权利保护意识的增强,完善自白任意性规则势在必行,本文从理论基础.国外理论介绍.司法现状和完善措施方面介绍了自白任意 ...

  • 联合利华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联合利华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SWOT分析法是将研究目标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归结为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4个方面,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匹配.从联合利华本身发展状况出发,探讨如何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确定联合利华目前面临的重要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劣势,从而对联合利华 ...

  • 浅谈雾霾治理
  • 浅谈雾霾治理 雾霾已经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重要天气现象,对它的关注度也持续升温,下面我将从雾霾的概念.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雾霾治理等方面来浅谈雾霾. ----摘要 以前生活在新疆,对雾霾天气了解的太少,也很少关心雾霾天气,甚至很少听说雾霾的报道,"雾霾"一词铺天盖地的进入我的视野和耳 ...

  •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二章
  •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2 18第一篇导言下载1 9 2 0每个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思考方式:数学家谈论公理.积分和向量空间:心理学家谈论自我.本我和认知的不一致性:律师谈论案发现场.侵权行为和约定的禁止翻供.经济学家也没有什么不同.供给.需求.弹性.比较优势.消费者剩余和无谓损失等此类术语都是经济学 ...

  • [刘胡兰]说课
  • <刘胡兰>说课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来自城区二十九校,我们团队赛课的课题是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刘胡兰>.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五篇课文,分别描写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华罗庚回国的故事.民族习俗.儿童节日生活和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

  • 移动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 8福建电脑2011年第5期 移动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赵红燕 (新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在移动通信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基础上,其网络的开放性和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给移动商务的发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带来了诸多优势,但安全问题却成为影响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