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的耗散

3.5 能量的耗散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从大家日常经常看到的热传递现象(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出发,指出其单向性,并把这一规律提高到与能量守恒一样重要的一条规律。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能量的形式、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为基础,对能量的耗散的必然性原因作递进式讨论学习。

通过分析和探究能量的耗散,达到开拓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树立正确对待能源的意识。

通过分析和讨论热传递的单向性,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学习质疑态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热传递是沿单方向进行的。即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不会自动沿相反方向传递。

2、在知道能量守恒的同时,了解能量还有耗散的一面。 3、通过电冰箱分析,感受辩证的学习方法。

4、通过中国钓鱼岛事件的学习与分析,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难点】能量的耗散。

四、教学设计思路

基本思路:

要突出的重点是:能量转化的方向性,方法是:实验、讨论。 要突出的难点是:能量的耗散,方法是:现象分析与讨论。

本设计重视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意识的教育,培养归纳、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学习质疑态度。

1、 从时事热点(视频)出发,提出课题——能量的耗散。

2、 以生活现象为基础,结合课堂演示,得出热传递的方向性(单向性)。

3、 以电冰箱实例(教材阅读资料)介绍为依托,进一步分析热传递的单向性。 4、 借助教材阅读资料,从微观机制分析导致热传递的单向性的原因。 5、 小结。

五、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器材:热(冷)水、烧杯2只、温差发电装置一套 资源:钓鱼岛事件视频

七、教学过程

八、作业与评价:

学生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cw 】课堂活动记录/评价单及使用说明

通过课堂活动记录/评价单的形式,尝试以书面形式把学生在课内、外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在体现学生自我价值的同时,得到较为客观的评价。

同时,借此平台,探索高三《科学》学课“指导-自学-发现”的授课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从属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地位。 【hw 】回家作业及设计说明

九、教学说明

能量的耗散是本节教学的一大难点,应当注意从现象出发,正确引导,不要要求过高,并不要从热力学第二定律高度来严格掌握这些内容。可以从能量守恒定律出发,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还有一些问题能量守恒定律也不能回答。例如,既然能量不生不灭,自然界

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为什么能源会越用越少,还要提出节约能源的问题呢?燃料燃烧是一部分能量作了功,一部分还以热的形式存在,能量的总量一点也没有消失减少,那么耗散究竟指什么?它与热传递单向性又有什么关系呢?逐步引导主要让同学感觉到单单靠一个能量守恒定律是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的。

能量转化的方向性极为重要,这一点过去可能不太注意,通过本节学习应当引起重视。我们这个世界要活动、要发展,就不可避免要利用各种能源,消耗能源把热变为有用功,作出功的结果,使温度均衡了,能量总量不变,但有效的能量在减少,这就是能量的耗散。所以能量的耗散并不是说自然界的总能量减少了,而是有效能量减少了,可以进一步作出功的能量减少了,而所以不能作出功,这与温度总是自发趋于均衡有关。

【阅读资料】:

钓鱼岛经济资源分析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特约记者 俞天任

渔业争端

钓鱼岛热点的产生源头是,2010年10月在钓鱼岛沿海发生了一次中国渔船和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之间的相撞事故。

钓鱼岛一带海域是优良的渔场。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当局行事非常低调,比如在日本都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就对“过分接近日本领海”的舰队长张凤强进行了处分。台湾当局对这次香港发起的保钓行动不但不准台湾船舶同去,甚至不准香港保钓船只进入台湾港口补给,这些举动在台湾岛内也遭到了传媒的激烈批判。台湾当局如此行事的真正理由在于日台之间正在进行渔业协定的谈判,台湾当局担心如果谈不下来,台湾渔民就无法去钓鱼岛海域捕鱼。 中国大陆对于水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近年来中国和韩国、俄罗斯之间经常发生渔业纠纷,甚至在遥远的太平洋岛国帕劳都有中国渔民被枪杀,所以没有让钓鱼岛周围丰饶的渔业资源白白浪费的道理。

在2010年撞船事件之前,中日在钓鱼岛沿海还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冲突,这是因为根据1997年缔结、2000年生效的《中日渔业协定》,钓鱼岛周围海域是自由海域,双方渔船都可以在此自由捕捞作业,各自的渔政船只负责监督各自国家渔船的作业内容,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在这一带海域根本就无权对中国渔船进行检查。最近日本人一直在炒作的中国渔政船只在钓鱼岛周围海域出现,则是中方根据《中日渔业协定》所进行的完全合法的行为。 油气田共同开发的经济、政治考量

中日双方都主张对钓鱼岛拥有主权,这种主张随着联合国属下的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在1969年提出的一份报告而愈加升温。这份报告说该地区有1000亿桶石油的储量,堪称“第二个中东”。

1978年4月发生过一次数百艘中国渔船齐集钓鱼岛的事件,半年后的1978年10月23日,邓小平访日时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可以暂时搁置主权争议,“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还不够,相信我们的后人比我们聪明,他们会找出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方法出来。”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在场的中国记者寥寥无几,鼓掌的都是日本记者,他们被邓小平真挚的话语感动了。

中日曾经有过共同开发东海油气田的打算,但是这个计划被日本单方面撕毁了。因为1977年日本参议院的一份报告指出1000亿桶变成了44亿桶,不到原来的5%,日本方面一下子失去了兴趣。

在日本看来,当时的中国既没有技术又缺乏资金,在日本人放弃开发之后,中国人也只能望洋兴叹,不会危及日本的利益。但日本人没有想到中国人想出一个“用将来可能的产出分成”的方式招来了壳牌公司和优尼科公司入股,在东海干了起来,并且真的开采出来了天然气。 【附】:

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这些岛屿在地质上和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起,都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景秀高中《科学》课堂活动记录/评价表

3.5 能量的耗散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从大家日常经常看到的热传递现象(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出发,指出其单向性,并把这一规律提高到与能量守恒一样重要的一条规律。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能量的形式、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为基础,对能量的耗散的必然性原因作递进式讨论学习。

通过分析和探究能量的耗散,达到开拓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树立正确对待能源的意识。

通过分析和讨论热传递的单向性,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学习质疑态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热传递是沿单方向进行的。即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不会自动沿相反方向传递。

2、在知道能量守恒的同时,了解能量还有耗散的一面。 3、通过电冰箱分析,感受辩证的学习方法。

4、通过中国钓鱼岛事件的学习与分析,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难点】能量的耗散。

四、教学设计思路

基本思路:

要突出的重点是:能量转化的方向性,方法是:实验、讨论。 要突出的难点是:能量的耗散,方法是:现象分析与讨论。

本设计重视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意识的教育,培养归纳、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学习质疑态度。

1、 从时事热点(视频)出发,提出课题——能量的耗散。

2、 以生活现象为基础,结合课堂演示,得出热传递的方向性(单向性)。

3、 以电冰箱实例(教材阅读资料)介绍为依托,进一步分析热传递的单向性。 4、 借助教材阅读资料,从微观机制分析导致热传递的单向性的原因。 5、 小结。

五、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器材:热(冷)水、烧杯2只、温差发电装置一套 资源:钓鱼岛事件视频

七、教学过程

八、作业与评价:

学生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cw 】课堂活动记录/评价单及使用说明

通过课堂活动记录/评价单的形式,尝试以书面形式把学生在课内、外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在体现学生自我价值的同时,得到较为客观的评价。

同时,借此平台,探索高三《科学》学课“指导-自学-发现”的授课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从属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地位。 【hw 】回家作业及设计说明

九、教学说明

能量的耗散是本节教学的一大难点,应当注意从现象出发,正确引导,不要要求过高,并不要从热力学第二定律高度来严格掌握这些内容。可以从能量守恒定律出发,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还有一些问题能量守恒定律也不能回答。例如,既然能量不生不灭,自然界

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为什么能源会越用越少,还要提出节约能源的问题呢?燃料燃烧是一部分能量作了功,一部分还以热的形式存在,能量的总量一点也没有消失减少,那么耗散究竟指什么?它与热传递单向性又有什么关系呢?逐步引导主要让同学感觉到单单靠一个能量守恒定律是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的。

能量转化的方向性极为重要,这一点过去可能不太注意,通过本节学习应当引起重视。我们这个世界要活动、要发展,就不可避免要利用各种能源,消耗能源把热变为有用功,作出功的结果,使温度均衡了,能量总量不变,但有效的能量在减少,这就是能量的耗散。所以能量的耗散并不是说自然界的总能量减少了,而是有效能量减少了,可以进一步作出功的能量减少了,而所以不能作出功,这与温度总是自发趋于均衡有关。

【阅读资料】:

钓鱼岛经济资源分析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特约记者 俞天任

渔业争端

钓鱼岛热点的产生源头是,2010年10月在钓鱼岛沿海发生了一次中国渔船和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之间的相撞事故。

钓鱼岛一带海域是优良的渔场。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当局行事非常低调,比如在日本都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就对“过分接近日本领海”的舰队长张凤强进行了处分。台湾当局对这次香港发起的保钓行动不但不准台湾船舶同去,甚至不准香港保钓船只进入台湾港口补给,这些举动在台湾岛内也遭到了传媒的激烈批判。台湾当局如此行事的真正理由在于日台之间正在进行渔业协定的谈判,台湾当局担心如果谈不下来,台湾渔民就无法去钓鱼岛海域捕鱼。 中国大陆对于水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近年来中国和韩国、俄罗斯之间经常发生渔业纠纷,甚至在遥远的太平洋岛国帕劳都有中国渔民被枪杀,所以没有让钓鱼岛周围丰饶的渔业资源白白浪费的道理。

在2010年撞船事件之前,中日在钓鱼岛沿海还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冲突,这是因为根据1997年缔结、2000年生效的《中日渔业协定》,钓鱼岛周围海域是自由海域,双方渔船都可以在此自由捕捞作业,各自的渔政船只负责监督各自国家渔船的作业内容,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在这一带海域根本就无权对中国渔船进行检查。最近日本人一直在炒作的中国渔政船只在钓鱼岛周围海域出现,则是中方根据《中日渔业协定》所进行的完全合法的行为。 油气田共同开发的经济、政治考量

中日双方都主张对钓鱼岛拥有主权,这种主张随着联合国属下的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在1969年提出的一份报告而愈加升温。这份报告说该地区有1000亿桶石油的储量,堪称“第二个中东”。

1978年4月发生过一次数百艘中国渔船齐集钓鱼岛的事件,半年后的1978年10月23日,邓小平访日时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可以暂时搁置主权争议,“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还不够,相信我们的后人比我们聪明,他们会找出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方法出来。”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在场的中国记者寥寥无几,鼓掌的都是日本记者,他们被邓小平真挚的话语感动了。

中日曾经有过共同开发东海油气田的打算,但是这个计划被日本单方面撕毁了。因为1977年日本参议院的一份报告指出1000亿桶变成了44亿桶,不到原来的5%,日本方面一下子失去了兴趣。

在日本看来,当时的中国既没有技术又缺乏资金,在日本人放弃开发之后,中国人也只能望洋兴叹,不会危及日本的利益。但日本人没有想到中国人想出一个“用将来可能的产出分成”的方式招来了壳牌公司和优尼科公司入股,在东海干了起来,并且真的开采出来了天然气。 【附】:

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这些岛屿在地质上和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起,都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景秀高中《科学》课堂活动记录/评价表


相关内容

  • 高围压卸荷条件下大理岩变形破坏及能量特征研究
  • 第46卷增刊22014年6月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UNIVERSITY(ENGINEERINGSCIENCEEDITION) Vol.46Supp.2 Jun.2014  ...

  • 岩体的热力学分析
  • 岩体的热力学分析 摘要 岩石在变形破坏过程中始终不断与外界交换着物质和能量 ,岩石的热力学状态也相应的不断发生变 化.根据非平衡热力学理论 ,从理论上解释了岩石变形破坏过程的能量耗散及能量释放特征.在岩石的变形破坏 过程中,热量供给和岩石体积元的形状及位置变化作为岩石体积元内塑性硬化.微缺陷形成等的 ...

  • 用耗散结构理论指导初中物理教学
  • 摘 要: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物理教学系统就是一个耗散结构.本文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讨论如何提高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初中物理教学 教学改革 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教授在<结构.耗散和生命>中提出了" ...

  • 麻省理工35岁教授认为自己找到了生命起源背后的物理学机制,正用计算机模拟验证
  • 化学反应+能量=生命.杰里米·英格兰对其富有争议的生命起源假说进行了首轮实验,结果似乎表明,秩序可以"无中生有". 2013年,生物物理学家杰里米·英格兰(Jeremy England)提出的一种新理论掀起了波澜,他认为,生命的起源是热力学的必然结果. 他推导的方程式表明,在一定 ...

  • W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 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 作者:刘文生 曾风章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企业管理 2007年 第32期 字号:[大 中 小]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指出理想的企业管理应该是使企业从无序到有序的管理,并从耗散结构的本质上说明了企 ...

  • C 能的转化的方向性 能源开发
  • C 能的转化的方向性 能源开发 知识点思维导图 知识点目标训练 A卷 1.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资源叫 . 2.常规能源是指_______;新能源有_______. 3.请你按照表中的能源分类法,填写能源名称. 4.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上海的电力日趋紧张,为了缓解上海的电力紧张问题,刚刚完成的三峡 ...

  • 剪切型钢板阻尼器形状优化设计
  • 剪切型钢板阻尼器形状优化设计 摘要 剪切型钢板阻尼器有相当好的.稳定的能量耗散能力,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以提高建筑在大震下的安全性.目前,人们更多通过对加劲肋的布置或者考虑材料性能的影响来改善阻尼器的低周疲劳性能.然而剪切型钢板阻尼器的形状并没有被很好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形状优化方法以改善剪切型钢 ...

  • 数学教师培训材料:耗散结构理论简介
  • 耗散结构理论是由I·Prigogine(1917--)在1969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理论.并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耗散结构理论最初是由研究化学反应过程而创立的.但很快就发现,它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在教学科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领域是物质系统的复杂性,即物质系统各个层 ...

  • 自组织理论
  • 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 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 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 . 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 统( 生命系统 .社会系统 )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 ,即在 一定条件下, 系统是如何自动地 由无序走向有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