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阅读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弯路也能通向罗马    李愚①明嘉庆年间,有位给事官叫李乐,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有一次,他发现科考舞弊,立即写奏章给皇帝,皇帝却对此事不予理睬。李乐又面奏,皇帝被惹火了,传旨以故意揭短罪把李乐的嘴贴上封条,并规定谁也不准替他揭。②嘴巴被封,不能进食,这就等于间接地给李乐定了死罪。这时,旁边站出一位大臣,走到李乐面前,高声责骂道:“君前多言,罪有应得!”一边骂着,一边“叭叭”地给了李乐两记耳光,封条当即就被打破了。由于他是代皇帝责骂李乐的,皇帝自然不好怪罪于他。③其实,这个当众责骂并掌掴李乐的不是别人,而是李乐的一个学生。关键时刻,这个聪明的学生“曲”意逢迎,巧妙地救了自己的老师。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他当时一门心思地只想着救自己的老师,而不顾“龙颜大怒”的情势,犯颜“直”谏,恐怕非但救不了老师,自己也要落得个“犯上”的罪名。④某市有一个著名的植物园,园内有许多多姿多彩的花卉和形状奇特的盆景,每天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植物园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凡检举偷盗花木者,赏金30元。”有人曾问管理人员:“为什么不按通常的习惯,写成:‘凡偷盗花木者,罚款30元呢?’”管理员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要是那样写,就只能靠我的两只眼睛了。而现在,可能有几百双警惕的眼睛盯着那些偷盗花木的人。”事实证明,那块告示牌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偷盗花木的事情鲜有发生,植物园的开支也并未因此增加——偷盗者廖,自然少有人领到奖金了。我们不能不为植物园管理者“曲线救国”的做法称好叫绝。⑤西方有句著名的谚语:All Roads Lead to Rome。翻译成汉语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想这里的“大路”应该不仅仅指的是直路,也应该包括那些弯路。直路能通向罗马,弯路照样能通向罗马。⑥根据平面几何原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照此看来,在通向罗马的所有“大路”中,直路无疑是最短的,换言之,直路就是“捷径”了。然而,最短的未必就一定是最快的,因为有时候“弯路”比“捷径”要好走。⑦当所有人都一窝蜂地涌向“直路”之时,“直路”上势必人满为患。这时候,聪明的人肯定就开始动脑筋了:既然“条条大路通罗马”,又何必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呢?直路行不通,又何妨另辟蹊径、绕道而行呢?当“直路”变成“独木桥”的时候,“弯路”反倒成了“阳关道”。⑧在“首堵”北京开车的司机朋友肯定都有这样的体会:最近的路往往是最慢的,而看起来是绕了弯儿的路却常常能让你提前抵达目的地,所以如果你着急赶时间的话,千万别想着抄近路,那样你十有八九会被“堵”在路上。⑨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通往成功的路,总是在施工中。”我想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要我们悲观厌世,放弃对成功的渴求,而是在提示我们:“前方施工,请绕行。”通往成功的路不可能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就算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也肯定早已被如山如海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了,所以,千万别想着走“捷径”,更别赶着去“挤独木桥”(当然,如果你挤破头的目的,只是为了看一场热闹,或者寻求一场美丽的邂逅,那就另当别论了),多拐道弯儿也许能让你赶在别人之前抵达成功的彼岸。⑩弯路,有时是通向成功的最便捷的路。(选自《素质教育》,2011年第2期,有增删)【小题1】下列几句中,最适合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这一项 。(4分)

A.弯路,有时是通向成功的最便捷的路。

B.弯路也能通向罗马。

C.通往成功的路,总是在施工中。

D.条条大路通罗马。

【小题2】文章前三段所写的故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小题3】解释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⑴我们不能不为植物园管理者“曲线救国”的做法称好叫绝。⑵当“直路”变成“独木桥”的时候,“弯路”反倒成了“阳关道”。【小题4】第⑤段至第⑧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任选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小题5】文章结尾说“多拐道弯儿也许能让你赶在别人之前抵达成功的彼岸”,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阅读答案:

【小题1】A.【小题1】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文章趣味性),引出文章的论题:弯路也能通向罗马(中心论点:弯路,有时是通向成功的最便捷的路),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每点1分,只答到一点即2分)【小题1】 ⑴另想办法解决问题 ⑵捷径(直路;实现目的或是达到成功的最佳途径与方式。) 【小题1】示例:道理论证(1分),引用了西方谚语(1分),权威概括(1分)的论证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观点(1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增添了文采);对比论证(1分),将直路和弯路进行对比(1分),突出强调(1分)的论证了弯路也能通向罗马的观点(1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举例论证(1分),举北京开车的司机朋友的例子(1分),具体有力(1分)的论证了“最近的路往往是最慢的”的观点(1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小题1】“结合实际” (2分)“理解” (2分)示例:“多拐道弯儿”是说某些事,只要比别人多付出,收获或许更大,如:某次重要考试前,思考一下这次考试的重点、答题的方法,或者比别人多请教一次老师,也许会考得更好一些。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观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10段来概括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有:(1)引出文章的话题。(2)作为论据证明论点。(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论证方法的表达效果。解答此题的一般方法为:论证方法+表达效果。论证方法可以根据论证方法的类型来辨别,作用可以根据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来分析即可。【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本文的观点以及生活实际来谈理解即可。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弯路也能通向罗马    李愚①明嘉庆年间,有位给事官叫李乐,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有一次,他发现科考舞弊,立即写奏章给皇帝,皇帝却对此事不予理睬。李乐又面奏,皇帝被惹火了,传旨以故意揭短罪把李乐的嘴贴上封条,并规定谁也不准替他揭。②嘴巴被封,不能进食,这就等于间接地给李乐定了死罪。这时,旁边站出一位大臣,走到李乐面前,高声责骂道:“君前多言,罪有应得!”一边骂着,一边“叭叭”地给了李乐两记耳光,封条当即就被打破了。由于他是代皇帝责骂李乐的,皇帝自然不好怪罪于他。③其实,这个当众责骂并掌掴李乐的不是别人,而是李乐的一个学生。关键时刻,这个聪明的学生“曲”意逢迎,巧妙地救了自己的老师。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他当时一门心思地只想着救自己的老师,而不顾“龙颜大怒”的情势,犯颜“直”谏,恐怕非但救不了老师,自己也要落得个“犯上”的罪名。④某市有一个著名的植物园,园内有许多多姿多彩的花卉和形状奇特的盆景,每天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植物园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凡检举偷盗花木者,赏金30元。”有人曾问管理人员:“为什么不按通常的习惯,写成:‘凡偷盗花木者,罚款30元呢?’”管理员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要是那样写,就只能靠我的两只眼睛了。而现在,可能有几百双警惕的眼睛盯着那些偷盗花木的人。”事实证明,那块告示牌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偷盗花木的事情鲜有发生,植物园的开支也并未因此增加——偷盗者廖,自然少有人领到奖金了。我们不能不为植物园管理者“曲线救国”的做法称好叫绝。⑤西方有句著名的谚语:All Roads Lead to Rome。翻译成汉语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想这里的“大路”应该不仅仅指的是直路,也应该包括那些弯路。直路能通向罗马,弯路照样能通向罗马。⑥根据平面几何原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照此看来,在通向罗马的所有“大路”中,直路无疑是最短的,换言之,直路就是“捷径”了。然而,最短的未必就一定是最快的,因为有时候“弯路”比“捷径”要好走。⑦当所有人都一窝蜂地涌向“直路”之时,“直路”上势必人满为患。这时候,聪明的人肯定就开始动脑筋了:既然“条条大路通罗马”,又何必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呢?直路行不通,又何妨另辟蹊径、绕道而行呢?当“直路”变成“独木桥”的时候,“弯路”反倒成了“阳关道”。⑧在“首堵”北京开车的司机朋友肯定都有这样的体会:最近的路往往是最慢的,而看起来是绕了弯儿的路却常常能让你提前抵达目的地,所以如果你着急赶时间的话,千万别想着抄近路,那样你十有八九会被“堵”在路上。⑨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通往成功的路,总是在施工中。”我想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要我们悲观厌世,放弃对成功的渴求,而是在提示我们:“前方施工,请绕行。”通往成功的路不可能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就算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也肯定早已被如山如海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了,所以,千万别想着走“捷径”,更别赶着去“挤独木桥”(当然,如果你挤破头的目的,只是为了看一场热闹,或者寻求一场美丽的邂逅,那就另当别论了),多拐道弯儿也许能让你赶在别人之前抵达成功的彼岸。⑩弯路,有时是通向成功的最便捷的路。(选自《素质教育》,2011年第2期,有增删)【小题1】下列几句中,最适合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这一项 。(4分)

A.弯路,有时是通向成功的最便捷的路。

B.弯路也能通向罗马。

C.通往成功的路,总是在施工中。

D.条条大路通罗马。

【小题2】文章前三段所写的故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小题3】解释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⑴我们不能不为植物园管理者“曲线救国”的做法称好叫绝。⑵当“直路”变成“独木桥”的时候,“弯路”反倒成了“阳关道”。【小题4】第⑤段至第⑧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任选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小题5】文章结尾说“多拐道弯儿也许能让你赶在别人之前抵达成功的彼岸”,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阅读答案:

【小题1】A.【小题1】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文章趣味性),引出文章的论题:弯路也能通向罗马(中心论点:弯路,有时是通向成功的最便捷的路),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每点1分,只答到一点即2分)【小题1】 ⑴另想办法解决问题 ⑵捷径(直路;实现目的或是达到成功的最佳途径与方式。) 【小题1】示例:道理论证(1分),引用了西方谚语(1分),权威概括(1分)的论证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观点(1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增添了文采);对比论证(1分),将直路和弯路进行对比(1分),突出强调(1分)的论证了弯路也能通向罗马的观点(1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举例论证(1分),举北京开车的司机朋友的例子(1分),具体有力(1分)的论证了“最近的路往往是最慢的”的观点(1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小题1】“结合实际” (2分)“理解” (2分)示例:“多拐道弯儿”是说某些事,只要比别人多付出,收获或许更大,如:某次重要考试前,思考一下这次考试的重点、答题的方法,或者比别人多请教一次老师,也许会考得更好一些。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观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10段来概括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有:(1)引出文章的话题。(2)作为论据证明论点。(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论证方法的表达效果。解答此题的一般方法为:论证方法+表达效果。论证方法可以根据论证方法的类型来辨别,作用可以根据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来分析即可。【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本文的观点以及生活实际来谈理解即可。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教学论
  • 1:[论述题] 案例分析题: 1.阅读下列两位教师的教学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教师甲教<燕子>一课的实录片断: 老师:现在请大家读第四小节,这小节有几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这一节有三句话,主要写了燕子停在电线上. 老师:对,主要写了燕子停在电线上休息,这种样子课文中说像什么? 学 ...

  • 初中语文国培计划模块二测试题答案
  • 初中语文国培计划模块二测试题答案 1.(单选题)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选择一个答案 a. 工具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b. [正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 工具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d. 人文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2.(多选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的特点有: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

  • 隔窗相望阅读短文答案
  • 篇一:隔窗相望阅读短文答案 篇二:隔窗相望阅读短文答案 现代文阅读(15分)隔窗相望贺点松一棵梧桐树的阴影下,蹲着一个黑瘦的中年汉子.他上穿一件皱巴巴的衬衫,下穿一件脏兮兮的黑裤子,脚上一双"踢死牛"布鞋,没穿袜子.他不断地取下脖子上的短毛巾揩额上.颊上大颗大颗的汗珠.他的脚旁放 ...

  • 最新英语四级仔细阅读备考技巧|英语四级|仔细阅读|技巧
  • 最新英语四级仔细阅读备考技巧 2015年11月02日 10:46 爱语吧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扶翼行业专区 值得信赖的教育资讯信息公务员考试.托福.雅思.司法等考试辅导中国主流人气博客频道博客频道:全中国主流,人气的博客频道新浪专业教育考试服务平台出国留学.商学院.外语.教育视频热 ...

  • 国培计划语文模块三阅读测验答案
  • 国培计划 语文 模块三 阅读测验答案 1.(单选题)汉字识写兴趣的培养难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选择一个答案 a. 与写话.习作的结合 b. 与阅读的结合 c. 科学的分析字理 d. [正确]与反复书写结合 2.(单选题)云南马普是一种:选择一个答案 a. 云南方言 b. 不好的习惯 c. [正确]地方 ...

  • 2013中考语文阅读答案:[长成一棵树]阅读答案
  • <长成一棵树>阅读答案: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往往会占有很大的比例,那么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长成一棵树>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当一棵树栽进泥土时,没有人告诉它:它的将来是要被制作成一张凳子,或者一张桌子,或者一扇门,或者用来造房子 没有 ...

  • 王安石勤俭阅读答案
  • 篇一:王安石勤俭阅读答案 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 意为公必盛馔. 日过午, 觉饥甚而不敢去. 王安石待 ...

  • 渔夫阅读答案
  • 月是故乡明阅读答案 1. 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 数星星 看月亮 梦月亮 摸鸭蛋 2.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 写法用对比,目的是突出思乡之情. 3. 从第5段中摘抄与第6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 ...

  • 隐藏的美阅读答案
  • 篇一:隐藏的美阅读答案 题目隐藏的美有什么含义,读了短文你收到了什么启发? 题目隐藏的美有什么含义,读了短文你收到了什么启发? 染火枫林191 2014-12-01 我是一个叫晶晶的女孩,前几天,我晚自习回家,被一辆大卡车撞死了司机将我的尸体抛入了路径边的小河里,然后逃走了,你看见了这条消息后 ,请 ...

  • 2014幼儿语言教育满分答案
  • 语言教育学 一.选择题 ( )是确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A.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 )是实现文化保存和传递的最佳方式.D. 书面语言 ( )是一个完善的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D. 活动内容的选择 ( )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