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

第一章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1.3 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等原则。

1.4 适用范围

明确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

1.5 事件分级

明确应急预案中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指标。

1.6 应急预案体系

明确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以及与外部其他预案的关系。

需要编写综合环境应急预案的企业事业单位,应该说明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预案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基本情况

2.1 单位概况

1、企业(或事业)单位名称、法人、企业代码、详细地址、邮政编码。

2、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及事业单位隶属关系、正常上班人数、往来人数(原料供应商及客户)等。

3、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地理位置(经纬度)、详细位置图、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河流的岸边)。

2.2 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2.2.1 周边环境概况

一、自然环境概况

企业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图、地形、地质、地貌、地震烈度、气候(风向、风速等)、水文、水系、土壤、植被、降雨量及暴雨期等资料。

二、社会环境概况

企业(或事业)单位所在地社会经济概况。

企业(或事业)单位物料运输(进厂和出厂)依托的公路、铁路、水域、管道等情况。

2.2.2 环境保护目标

企业(或事业)单位周边区域5公里范围内大气、水环境保护目标的规模、联系方式、人数、与企业(或事业)单位

的距离和方位图等相关资料。

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的环境标准,接纳地表水执行的环境标准,区域地下水(或海水)执行的环境标准。

第三章 环境风险评价

3.1 风险识别

3.1.1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

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副产品及中间产品的产生量、消耗量等,并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排放污染物的名称、日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污染治理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

3.1.2 环境风险物质特性分析

明确环境污染事故产生污染物相关环境安全标准、限值、最高允许浓度。应包括GB 3095、GB 3838、GB/T14848、GB 5749、GB 16297、GB 8978、GB 14554、GBZ1、GBZ2 及相关标准中的规定。

3.2 环境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

预测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波及范围及严重程度。

3.3 风险能力评估

3.3.1 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危险源数量和性质,确定应具备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对企业现有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比对分析,对其对应急处置能力进行评估。

对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进行统计汇总。

3.3.2 应急队伍建设

内部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包括环境应急、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各种专业人员。

3.3.3 应急保障制度

各种保障制度(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防止非正常性排放措施、日常环境监测制度、设备仪器检查与日常维护制度、培训制度、演习制度、安全运输卡制度等)。

3.3.4 外部资源及能力

明确外部资源及能力,包括地方政府预案对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的要求、该地区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的状况、环境应急监测仪器及能力、专家咨询系统、企业(或事业)单位互助的方式等内容。

第四章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4.1 领导机构及职责

4.1.1 应急领导小组

说明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机构、组织成员及职责。

4.1.2 现场指挥机构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明确其职责。

4.2 工作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职能小组的构成及具体职责。

4.3 地方机构及职责

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一般企业不具备自己组织应急救援的能力(比如监测等),需要依托周边企业及相关政府机构,所以应该简述周边可以依托的机构及其联系通讯录。

4.4 环境应急专家组

应急专家可以依托地方政府应急专家库成员,但至少应该列入三位本企业在职职工作为应急处置专家组成员。

第五章 预防与预警

5.1 信息监控

明确应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重点排污口进行例行监测。明确本企业事业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用的预防措施。

5.2 预防和预测

说明具体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

明确要根据监测监控信息分析、判断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

5.3 预警

5.3.1 预警分级与预警发布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级别。

5.3.2 预警措施

说明进入预警状态后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5.3.3 预警级别的调整和预警解除

说明预警解除条件和解除程序。

第六章 应急处置

6.1 分级响应

6.1.1 分级响应机制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响应机制。

6.1.2 分级响应的启动

明确不同级别突发环境事件的启动条件和启动部门。

6.2 信息报送

6.2.1 信息报告的时限和程序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报告的时限,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6.2.2 信息报告的方式和内容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6.2.3 信息通报

明确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方式、联络方式、内容及防护措施。

6.3 先期处置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企业事业单位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6.4 现场应急处置及救援

6.4.1 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具体的现场应急救援措施。

6.4.2 现场人员应急救援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人员紧急疏散撤离路线和程序,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措施等内容。

6.5 应急监测

根据在事故时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性质,明确应急监测方案、应急监测方法和标准、监测布点和频次、监测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

6.6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明确现场保护、清洁净化等工作需要的设备工具和物资,事故后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的清洁净化方法和程序。

6.7 信息发布

明确信息发布的程序、规范等。

6.8 安全防护

6.8.1 环境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应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设备,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的程序。

6.8.2 受威胁人员的安全防护

受威胁人员的安全防护由组织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人民政府统一规划,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6.9 应急终止

1、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

2、明确应急终止的程序;

3、明确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方案。

第七章 后期处置

7.1 调查与评估

明确事故原因调查、经济损失评估、处置过程评估、总结报告编制等相关任务的具体职责部门。

7.2 善后处置

明确受灾人员的安置及损失赔偿方案,并组织专家对环境污染事故中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7.3 恢复重建

明确开展环境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7.4 保险

应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社会保险机制,对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要依法办理相关责任险或其他险种。

第八章 应急保障

8.1 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8.2 经费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8.4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8.5 其他保障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技术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后勤保障等)。

第九章 监督管理

9.1 预案宣传培训

依据对企业(或事业)单位员工能力的评估结果和周边工厂企业、社区和村落人员素质分析结果,制定培训计划。

9.2 预案演练

应明确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的演习和训练的内容、范围、频次等。

9.3 预案修订

说明应急预案修订、变更、改进的基本要求及时限,以及采取的方式等,以实现可持续改进。

9.4 责任与奖惩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

第十章 附 则

10.1 名词术语

10.2 预案解释

10.3 修订情况(若为第一次则不写)

10.4 实施日期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的具体时间。

第十一章 附 件

附件1:内部应急人员通讯录(职责、姓名、电话清单);

附件2:外部(政府有关部门、救援单位、专家、环境保护目标等)联系单位、人员、电话;

附件3:危险废物登记文件;

附件4:企业环境监测应急网络分布或依托单位应急网络分布;

附件5:应急监测机构联系人通讯录;

附件6:单位所处位置图、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位置关系图;

附件7:单位重大危险源(生产及储存装置等)分布位置图;

备注:环保部门编制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用写第2章、第3章、6.4、6.6内容。

应急预案评审表

表一

表二

表三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如果专项应急预案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综合应急预案已经明确的要素,专项应急预案可省略。

表四

表五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现场处置方案落实到岗位每个人,可以只保留应急处置。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注:附件根据应急工作需要而设置,部分项目可省略。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备案编号:

注: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编号由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年份和流水序号组成。预案备案登记编号为:“行政区划代码(六位数字)+年月日(八位数字)+登记流水序号(三位数字)”,备案编号共计十七位。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

第一章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1.3 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等原则。

1.4 适用范围

明确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

1.5 事件分级

明确应急预案中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指标。

1.6 应急预案体系

明确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以及与外部其他预案的关系。

需要编写综合环境应急预案的企业事业单位,应该说明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预案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基本情况

2.1 单位概况

1、企业(或事业)单位名称、法人、企业代码、详细地址、邮政编码。

2、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及事业单位隶属关系、正常上班人数、往来人数(原料供应商及客户)等。

3、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地理位置(经纬度)、详细位置图、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河流的岸边)。

2.2 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2.2.1 周边环境概况

一、自然环境概况

企业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图、地形、地质、地貌、地震烈度、气候(风向、风速等)、水文、水系、土壤、植被、降雨量及暴雨期等资料。

二、社会环境概况

企业(或事业)单位所在地社会经济概况。

企业(或事业)单位物料运输(进厂和出厂)依托的公路、铁路、水域、管道等情况。

2.2.2 环境保护目标

企业(或事业)单位周边区域5公里范围内大气、水环境保护目标的规模、联系方式、人数、与企业(或事业)单位

的距离和方位图等相关资料。

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的环境标准,接纳地表水执行的环境标准,区域地下水(或海水)执行的环境标准。

第三章 环境风险评价

3.1 风险识别

3.1.1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

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副产品及中间产品的产生量、消耗量等,并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排放污染物的名称、日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污染治理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

3.1.2 环境风险物质特性分析

明确环境污染事故产生污染物相关环境安全标准、限值、最高允许浓度。应包括GB 3095、GB 3838、GB/T14848、GB 5749、GB 16297、GB 8978、GB 14554、GBZ1、GBZ2 及相关标准中的规定。

3.2 环境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

预测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波及范围及严重程度。

3.3 风险能力评估

3.3.1 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危险源数量和性质,确定应具备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对企业现有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比对分析,对其对应急处置能力进行评估。

对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进行统计汇总。

3.3.2 应急队伍建设

内部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包括环境应急、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各种专业人员。

3.3.3 应急保障制度

各种保障制度(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防止非正常性排放措施、日常环境监测制度、设备仪器检查与日常维护制度、培训制度、演习制度、安全运输卡制度等)。

3.3.4 外部资源及能力

明确外部资源及能力,包括地方政府预案对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的要求、该地区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的状况、环境应急监测仪器及能力、专家咨询系统、企业(或事业)单位互助的方式等内容。

第四章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4.1 领导机构及职责

4.1.1 应急领导小组

说明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机构、组织成员及职责。

4.1.2 现场指挥机构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明确其职责。

4.2 工作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职能小组的构成及具体职责。

4.3 地方机构及职责

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一般企业不具备自己组织应急救援的能力(比如监测等),需要依托周边企业及相关政府机构,所以应该简述周边可以依托的机构及其联系通讯录。

4.4 环境应急专家组

应急专家可以依托地方政府应急专家库成员,但至少应该列入三位本企业在职职工作为应急处置专家组成员。

第五章 预防与预警

5.1 信息监控

明确应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重点排污口进行例行监测。明确本企业事业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用的预防措施。

5.2 预防和预测

说明具体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

明确要根据监测监控信息分析、判断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

5.3 预警

5.3.1 预警分级与预警发布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级别。

5.3.2 预警措施

说明进入预警状态后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5.3.3 预警级别的调整和预警解除

说明预警解除条件和解除程序。

第六章 应急处置

6.1 分级响应

6.1.1 分级响应机制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响应机制。

6.1.2 分级响应的启动

明确不同级别突发环境事件的启动条件和启动部门。

6.2 信息报送

6.2.1 信息报告的时限和程序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报告的时限,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6.2.2 信息报告的方式和内容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6.2.3 信息通报

明确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方式、联络方式、内容及防护措施。

6.3 先期处置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企业事业单位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6.4 现场应急处置及救援

6.4.1 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具体的现场应急救援措施。

6.4.2 现场人员应急救援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人员紧急疏散撤离路线和程序,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措施等内容。

6.5 应急监测

根据在事故时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性质,明确应急监测方案、应急监测方法和标准、监测布点和频次、监测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

6.6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明确现场保护、清洁净化等工作需要的设备工具和物资,事故后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的清洁净化方法和程序。

6.7 信息发布

明确信息发布的程序、规范等。

6.8 安全防护

6.8.1 环境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应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设备,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的程序。

6.8.2 受威胁人员的安全防护

受威胁人员的安全防护由组织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人民政府统一规划,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6.9 应急终止

1、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

2、明确应急终止的程序;

3、明确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方案。

第七章 后期处置

7.1 调查与评估

明确事故原因调查、经济损失评估、处置过程评估、总结报告编制等相关任务的具体职责部门。

7.2 善后处置

明确受灾人员的安置及损失赔偿方案,并组织专家对环境污染事故中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7.3 恢复重建

明确开展环境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7.4 保险

应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社会保险机制,对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要依法办理相关责任险或其他险种。

第八章 应急保障

8.1 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8.2 经费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8.4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8.5 其他保障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技术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后勤保障等)。

第九章 监督管理

9.1 预案宣传培训

依据对企业(或事业)单位员工能力的评估结果和周边工厂企业、社区和村落人员素质分析结果,制定培训计划。

9.2 预案演练

应明确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的演习和训练的内容、范围、频次等。

9.3 预案修订

说明应急预案修订、变更、改进的基本要求及时限,以及采取的方式等,以实现可持续改进。

9.4 责任与奖惩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

第十章 附 则

10.1 名词术语

10.2 预案解释

10.3 修订情况(若为第一次则不写)

10.4 实施日期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的具体时间。

第十一章 附 件

附件1:内部应急人员通讯录(职责、姓名、电话清单);

附件2:外部(政府有关部门、救援单位、专家、环境保护目标等)联系单位、人员、电话;

附件3:危险废物登记文件;

附件4:企业环境监测应急网络分布或依托单位应急网络分布;

附件5:应急监测机构联系人通讯录;

附件6:单位所处位置图、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位置关系图;

附件7:单位重大危险源(生产及储存装置等)分布位置图;

备注:环保部门编制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用写第2章、第3章、6.4、6.6内容。

应急预案评审表

表一

表二

表三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如果专项应急预案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综合应急预案已经明确的要素,专项应急预案可省略。

表四

表五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现场处置方案落实到岗位每个人,可以只保留应急处置。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注:附件根据应急工作需要而设置,部分项目可省略。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备案编号:

注: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编号由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年份和流水序号组成。预案备案登记编号为:“行政区划代码(六位数字)+年月日(八位数字)+登记流水序号(三位数字)”,备案编号共计十七位。


相关内容

  •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 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增强环境应急预 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 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g ...

  • 中石油应急预案编制通则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通则 中油安[2009]318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管理,规范预案编制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 本通则适用于集团公 ...

  •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导则(试行) (企业事业单位版) 目 录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应急预案评审导则
  • 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及实地演练评估报告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工作的总体安排,集团公司安生部于2006年9月15日至20日组织专家,对集团公司所属二三级单位的应急预案进行了评审.在此基础上,抽调部分二级公司安生部副经理组成专家组,于10月9日至10月27日分三个阶段对9个区域公司所属11个电 ...

  • 天津市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导则 (企业版) 天津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前 言 本导则规定了企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风险因素,在加强风险源监控和防范措施,有效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概率的同时,制定应急响应措施,对实际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及时 ...

  • xx运营分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XX分运营分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青岛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 15论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甘肃社会科学-2006(3)
  • 经济・管理 论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 ● 钟开斌1 张 佳2 (1.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2.湖南文理学院 外语系,湖南 常德 415000) [提要] 目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建立.本文首先介绍了应急预案在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基本功 ...

  • 第四章__环境应急监测
  • 目 录 第四章 应急环境监测 第一节 我国环境应急监测的发展 一.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发展 二.部分省市环境应急监测建设概况 第二节 环境应急监测体系 一.建立应急监测体系 二.应急监测体制 三.环境应急监测的作用 四.环境应急监测的特点 五.环境应急监测预案 六.应急监测回响系统 七.环境应急监 ...

  • 幼儿园地震应急预案
  •   幼儿园是人口密集场所,由于幼儿的年龄尚小,对地震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较低,所以,幼儿园往往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根据本园的实际,结合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的要求编制本园的地震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幼儿园应急指挥设立应急总指挥和现场应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