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海外投资发展更为迅猛,跨国经营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跨国经营的开展,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拓宽了合作的领域,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利用国外资源、资金、技术、信息与管理经验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形象,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1、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不够。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不够:一是企业家本身忽略了金融资本运作本身也是一个产业的事实,本能地将金融资本贴上“过度投机和不务正业”的标签;二是企业家坚信实业才是最重要的,不善于从金融角度发动和组织跨国经营的行动;三是即使产业界认识到了金融资本的重要性,由于当前国内金融体系服务不完善的限制,也难满足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要求。

  2、跨国经营人才不足。目前在中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一些涉外管理人员大多只是具有单一的外语专长或某一学科的知识,缺乏既懂外语又熟悉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知识,了解和适应国外的社会文化、传统习惯、商业操守、政治、法律制度、利益集团等等的复合型人才。在跨国经营的业务往来中,有部分企业过度依赖国外的银行、律师和国外的一些中介机构,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判断能力,而且有时还会因合同缺陷等原因而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3、投资规模小,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投资规模较小,与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相比,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力度还不够。从单项投资额来看,中国跨国企业投资规模也较小。据统计,2005年我国海外企业中方投资100万美元以上的占到90%,500万美元以下的只占到2.3%,平均每家的投资额才100万美元。而发达国家单一投资项目的跨国投资的平均金额是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50万美元。世界跨国公司的渗透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科技产品和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一些高技术产业,比如航天航空、微电子、生物工程等,在现代跨国公司中逐渐成为支柱产业,而我们企业在科技方面比较落后,许多企业没有技术优势,更没有形成核心技术。

  4、宏观管理体制滞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跨国经营的管理体制是按市场化的原则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而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体制严重滞后,缺乏统一且透明的政策。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最大体制障碍是政企没有完全分开,政府还管着企业很多事物,如对企业投融资、进出口贸易等一系列市场活动的审批;过细的产权和人事管理;在部门与地区利益的驱动下,对企业的联合重组、收购兼并进行行政干预等等。

  5、企业文化兼融与整合难。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还来自文化兼融的风险。如何在短时间有效建立不同国别文化相融合的跨国企业文化模式,是决定跨国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尤其是跨国并购,由于企业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如果中国企业将自身的文化强加给被并购企业,往往容易造成企业间的文化相斥,甚至容易酿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国首钢在巴西企业并购中所出现的劳资矛盾,就是典型的一例。

  

  三、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

  

  1、政府应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虽然取得了初步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小儿科”。因此,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跨国企业发展。一是加快制定和完善我国对外投资的法律规范,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对外投资管理机构,实施有关促进、保护、监管境外投资的政策措施,使企业能及时获取权威性政策咨询服务。二是落实企业的跨国经营自主权,尽快使具备“走出去”条件的企业享有外贸、外经、外事审批权、资金融通等自主权,使企业得以在国际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三是深化财金政策的配套改革。通过税收、信贷和保险等手段鼓励跨国公司的发展。四是积极推进国家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建立良好的国家间关系。

  2、充分发挥跨国企业的比较技术优势。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其技术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较为明显的行业,如家电、纺织、轻工、电讯设备制造等产业上。在这些行业我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较为突出。因此,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充分发挥技术和产品的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和错位竞争战略,以开拓市场空间,建立综合竞争优势。但同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虽然我国企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技术优势,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实施跨国经营有效,但对发达国家来讲,仅靠传统技术优势是很难实现规模化、全球化战略目标的。因此,跨国企业还需不断提升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尽可能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3、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鉴于目前国有企业仍是我国跨国经营的主体,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跨国经营的实力,必须加大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增强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力和活力。首先,应积极推进跨所有制企业的兼并重组,使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竞争性领域基本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退出,真正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以资本为纽带,企业自发兼并扩张的竞争格局;其次,鼓励国有企业上市,尤其到境外上市,通过境外上市有效地改变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实现国有资本的国际化流动,推动国有企业跨国经营;再次,通过跨国购并的方式改变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和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提高企业跨国经营能力。

  4、培养和引进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业务技能强,通晓外语以及国外文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是中国领先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必要条件。中国企业可以从两方面解决人才问题。一是在企业内部着力培养一批又懂外语、又懂法律,通晓财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担当公司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通过内部员工的国外培训、高薪聘请国外专家、吸纳海外学子等等多种渠道吸引人才。二是大力实施海外机构人员本地化战略。善于利用东道国的人才资源,从而更好的适应东道国的情况,进一步将中国推向世界。

  5、高度重视企业文化整合。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要克服“双重文化”障碍,即东道国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尤其是东道国企业文化这道难关。企业文化一般有四道难关:(1)企业经营价值观;(2)与业务相关的企业行为;(3)与人际关系相关的行为;(4)公共关系。跨国经营中,企业文化的整合要注意解决三大问题:即重视双方文化、明确双方的文化和促进相互的适应。中国企业在开展跨国经营活动中,要高度重视中国企业同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企业领导人的风格、素养、企业运营模式、商业习惯、人力资源、薪酬考评、奖罚机制及人际关系等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在整合过程中,注意发挥本企业的优秀文化,吸纳东道国企业好的文化成分。通过一定时期的磨合、适应,创造出能适应东道国全新的企业文化。

  6、制定明确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国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和主要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的对比,对市场进行分类。我国的一般跨国公司由于推行全球化战略的程度较低,当前考虑实施海外经营时,多数应选择目标更为明确的多国市场战略。以后随着企业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海外经营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逐步过渡到全球市场战略。采用全球市场战略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出现在广泛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不同的东道国的相对优势,寻求效率型的投资,以达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海外投资发展更为迅猛,跨国经营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跨国经营的开展,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拓宽了合作的领域,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利用国外资源、资金、技术、信息与管理经验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形象,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1、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不够。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不够:一是企业家本身忽略了金融资本运作本身也是一个产业的事实,本能地将金融资本贴上“过度投机和不务正业”的标签;二是企业家坚信实业才是最重要的,不善于从金融角度发动和组织跨国经营的行动;三是即使产业界认识到了金融资本的重要性,由于当前国内金融体系服务不完善的限制,也难满足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要求。

  2、跨国经营人才不足。目前在中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一些涉外管理人员大多只是具有单一的外语专长或某一学科的知识,缺乏既懂外语又熟悉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知识,了解和适应国外的社会文化、传统习惯、商业操守、政治、法律制度、利益集团等等的复合型人才。在跨国经营的业务往来中,有部分企业过度依赖国外的银行、律师和国外的一些中介机构,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判断能力,而且有时还会因合同缺陷等原因而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3、投资规模小,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投资规模较小,与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相比,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力度还不够。从单项投资额来看,中国跨国企业投资规模也较小。据统计,2005年我国海外企业中方投资100万美元以上的占到90%,500万美元以下的只占到2.3%,平均每家的投资额才100万美元。而发达国家单一投资项目的跨国投资的平均金额是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50万美元。世界跨国公司的渗透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科技产品和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一些高技术产业,比如航天航空、微电子、生物工程等,在现代跨国公司中逐渐成为支柱产业,而我们企业在科技方面比较落后,许多企业没有技术优势,更没有形成核心技术。

  4、宏观管理体制滞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跨国经营的管理体制是按市场化的原则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而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体制严重滞后,缺乏统一且透明的政策。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最大体制障碍是政企没有完全分开,政府还管着企业很多事物,如对企业投融资、进出口贸易等一系列市场活动的审批;过细的产权和人事管理;在部门与地区利益的驱动下,对企业的联合重组、收购兼并进行行政干预等等。

  5、企业文化兼融与整合难。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还来自文化兼融的风险。如何在短时间有效建立不同国别文化相融合的跨国企业文化模式,是决定跨国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尤其是跨国并购,由于企业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如果中国企业将自身的文化强加给被并购企业,往往容易造成企业间的文化相斥,甚至容易酿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国首钢在巴西企业并购中所出现的劳资矛盾,就是典型的一例。

  

  三、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

  

  1、政府应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虽然取得了初步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小儿科”。因此,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跨国企业发展。一是加快制定和完善我国对外投资的法律规范,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对外投资管理机构,实施有关促进、保护、监管境外投资的政策措施,使企业能及时获取权威性政策咨询服务。二是落实企业的跨国经营自主权,尽快使具备“走出去”条件的企业享有外贸、外经、外事审批权、资金融通等自主权,使企业得以在国际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三是深化财金政策的配套改革。通过税收、信贷和保险等手段鼓励跨国公司的发展。四是积极推进国家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建立良好的国家间关系。

  2、充分发挥跨国企业的比较技术优势。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其技术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较为明显的行业,如家电、纺织、轻工、电讯设备制造等产业上。在这些行业我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较为突出。因此,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充分发挥技术和产品的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和错位竞争战略,以开拓市场空间,建立综合竞争优势。但同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虽然我国企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技术优势,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实施跨国经营有效,但对发达国家来讲,仅靠传统技术优势是很难实现规模化、全球化战略目标的。因此,跨国企业还需不断提升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尽可能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3、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鉴于目前国有企业仍是我国跨国经营的主体,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跨国经营的实力,必须加大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增强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力和活力。首先,应积极推进跨所有制企业的兼并重组,使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竞争性领域基本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退出,真正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以资本为纽带,企业自发兼并扩张的竞争格局;其次,鼓励国有企业上市,尤其到境外上市,通过境外上市有效地改变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实现国有资本的国际化流动,推动国有企业跨国经营;再次,通过跨国购并的方式改变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和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提高企业跨国经营能力。

  4、培养和引进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业务技能强,通晓外语以及国外文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是中国领先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必要条件。中国企业可以从两方面解决人才问题。一是在企业内部着力培养一批又懂外语、又懂法律,通晓财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担当公司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通过内部员工的国外培训、高薪聘请国外专家、吸纳海外学子等等多种渠道吸引人才。二是大力实施海外机构人员本地化战略。善于利用东道国的人才资源,从而更好的适应东道国的情况,进一步将中国推向世界。

  5、高度重视企业文化整合。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要克服“双重文化”障碍,即东道国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尤其是东道国企业文化这道难关。企业文化一般有四道难关:(1)企业经营价值观;(2)与业务相关的企业行为;(3)与人际关系相关的行为;(4)公共关系。跨国经营中,企业文化的整合要注意解决三大问题:即重视双方文化、明确双方的文化和促进相互的适应。中国企业在开展跨国经营活动中,要高度重视中国企业同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企业领导人的风格、素养、企业运营模式、商业习惯、人力资源、薪酬考评、奖罚机制及人际关系等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在整合过程中,注意发挥本企业的优秀文化,吸纳东道国企业好的文化成分。通过一定时期的磨合、适应,创造出能适应东道国全新的企业文化。

  6、制定明确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国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和主要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的对比,对市场进行分类。我国的一般跨国公司由于推行全球化战略的程度较低,当前考虑实施海外经营时,多数应选择目标更为明确的多国市场战略。以后随着企业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海外经营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逐步过渡到全球市场战略。采用全球市场战略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出现在广泛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不同的东道国的相对优势,寻求效率型的投资,以达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相关内容

  •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涌现出了一大批跨国公司.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跨国公司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培育我国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对于我国企业进一步走向世界.做强做大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海 ...

  • 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摘要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愈发紧密,经济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技术的突破,生产力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各个国家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组织生产,进行销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企业经营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国际化发展阶段,特别是在中 ...

  •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葛正鹏.琚向红,<商场现代化>,2007.3月(上旬刊)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涌现出了一大批跨国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跨国公司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培育我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 ××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对策研究 2. 中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变迁研究 3. ××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4. 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5. 中国战略性产业的选择与培育 6. 论培育某省(某市.地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 7. ...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根本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无一不被纳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而跨国公司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行为和战略调整已对世界经济和东道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国力 ...

  • 2015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推荐选题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015届毕业论文推荐选题 刘立平 01.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02.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03.中俄双边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04.中韩双边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05.中印经贸关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06.中国与拉美经贸关系现状.问题 ...

  • 电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1
  •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论文题目占用率写作提示如下: 1.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示]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渊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体系:该理论的基本命题研究,如积累性学识.路径依赖.边际搜寻.能力演进和起源,等等: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企业专业化.多元化和战略联盟发展与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理论的 ...

  • 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 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WTO 贸易救济措施研究 入世后, 两岸三地投资经贸关系发展研究 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国际贸易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 中小 ...

  • 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 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010届毕业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要求: 1.每人限选一题,相互不得重题,但是可以自行拟定题目: 2.请每位同学把自己的学号.姓名.联系方式.电子邮箱地址.论文题号及论文题目等项目填写清楚,具体格式见附表1(EXCEL格式): 3.论文选题结束后,请班长将选题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