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定稿)

关于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南陵县市容管理局

2011年8月11日

今年以来,我县上下紧紧围绕市容整治提升年总体目标,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主要内容,按照“抓重点、攻难点、塑形象”的思路,精心组织开展各项市容整治提升年系列活动,使我县城市面貌得到了大改善、大提高,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和进展情况

1-6月份,共取缔流动摊点1500余个、乱堆放180余起,纠正乱倒垃圾、乱泼污水行为1730余次、乱晾晒行为200余次,先行登记保存物品459户660件。规范非机动车停放1200余辆/次。清理乱披挂横幅313条,规范店招160户。办理简易程序案件349起,罚款4615元,一般程序案件22起,罚款14300元。办理占道审批手续88起。

(一)推进“五个延伸”,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攻坚克难,敢为人先,以“四个标准”(无乱披乱挂,无乱泼乱倒,无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无乱停乱放)为目标,扎实推进“五个延伸”(由主次干道向背街后巷延伸、由平面向立面延伸、

由白天向夜间延伸、由城区向城乡结合部延伸、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延伸),全面提升市容整治效果。

1、在管理范围上,由主次干道向背街后巷延伸

我局按照“主、次干道严禁、背街后巷严控”的标准,对辖区内13条主、次干道路实行严格管理,进行综合整治,整治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对县城区巷道加大管理力度,今年6月份对卤菜摊点的整治,突破城市巷道管理的“瓶颈”,破解了卤菜摊点治理难题,县城区42处卤菜摊点全部入室入市规范经营实现。7月份对惠民南路小南街、悦陵路步行街、小乔路、安贤街、晒滩路、义恒街、玉带路等后街背巷281户的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市容乱象开展专项整治,彻底取缔巷道内小吃摊点和占道经营等市容乱象,从根本上解决巷道脏、乱、差问题。

我县城区主干道占道经营现象已基本绝迹,县城区主次干道的市容市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后街背巷市容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

2、在管理层次上,由平面向立面延伸

深化户外广告空间资源管理,对县城区店铺招牌的大小、高度、尺寸进行统一和规范,分门别类制定了“保留、改造、更换、新建”的具体措施,突出以主干道为主,以点带面,逐步带动次干道、背街后巷的店招出新改造。对城区LED广告进行了规范治理。

一是要求城区新建的鲁班商业街两侧所有门面店铺招牌按照统一标准设臵,并进行美化、亮化,已成为我县户外广告规范设臵的样板和亮点区域。二是在对青铜路等路段公共走廊顶部、墙体等各类广告、牌匾及扣板、大理石、支架等各种附着物进行彻底清理和拆除。同时,对店铺招牌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改造、规范。并完成1000余平方米的建筑立面粉刷出新工作,使外立面达到颜色统一、外观协调的效果。三是县城区设臵的户外广告空臵位和各在建工地围墙,均设臵多处文明创建公益广告。四是在205、318国道沿线和城乡结合部利用“高炮”广告等设臵大型文明创建公益广告。五是对陵阳大道、利民路城市立面进行全面清洗,净化城市空间。

3、在管理时段上,由白天向夜间延伸

为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白天、夜间一个样,我局成立夜间整治小组,增加夜间巡查力量,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和不定期突击整治,加大对流动摊点、花店、小吃店、水果店和修理店的监管力度。

一是成功对城东小转盘夜市摊点群、十字街夜市摊点群、利民北路夜市摊点、开发区摊点群及文庙路至市桥河夜市摊群点进行了取缔。同时,从保护弱势群体、方便居民生活、保持市容环境整洁的目的出发,在县城区设臵开发区饮食服务中心、商贸中心美食城2处规范摊点群,实行统一管

理,规范经营。确保夜间无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现象,切实做到还路于民。二是结合工程运输车辆安全整治,加大渣土运输整治管理力度,加强建设工地源头管理。从建筑垃圾的许可、处臵、消纳等环节求突破,严格建筑垃圾处臵许可,并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的联动机制。并在县城区主要出入口处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夜间检查,通过设岗检查和机动巡查等方式,严厉查处未按要求密闭清运、轮胎带泥上路、无准运证清运、不按规定路线行驶、沿途抛洒和夜间偷倒建筑渣土清运车辆,有效遏制了违规行为的发生。三是将夜间的非机动车乱停放治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安排志愿者和执法人员夜间上路劝导。四是联合县环保部门组成夜间联合机动执法组对高音促销、装修噪音、工地噪音等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取缔和查处。五是联合县民政等部门上路对“路倒”人员实施尽可能的救助,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影响市容观瞻等问题。六是联合县文化等部门对各类“小演出”加强管理,依法取缔各类非法演出,净化城区演出市场。

4、在管理的区域上,由城区向城乡结合部延伸

为更好地解决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市容环境卫生问题,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制定了《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乡结合部市容市貌的工作方案》,明确整治范围和目标。先后对新其林路、205国道沿线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重点对乱披乱

挂、乱搭建、乱倒垃圾、破旧房屋等市容乱象开展整治。为打造城乡结合部建筑立面整体形象,对破旧店招、雨篷和违规设臵在路边遮挡视线的落地广告牌进行了集中清理。同时,对拆后重建或新设店招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店家按统一尺寸、材质、规格进行设臵。

针对城乡结合部,开展了积存垃圾专项整治活动,共清理建筑垃圾死角83处,生活垃圾32处。

5、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延伸

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将我县城区划分成网格,依据每个网格内工作量大小、区域面积,配备相应数量的执法队员和装备。根据网格化管理平面图,明确标注各责任辖区执法责任人,实行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管理标准、定奖惩的管理制度。二是先后制定《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实施办法》、《南陵县城区店招店牌设臵管理细则》、《南陵县城管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南陵县城管执法过错追究制度》等管理制度,使业务管理更细致、更规范。三是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梳理,讨论研究解决方案。对各个执法环节,层层严格把关。四是建立健全《南陵县预防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暂行办法》,加大对建成区内各类违章建设行为查处力度,清理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及占用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园林绿地、公共设施等临时建筑物和构筑物,共查处3785.59㎡,集中强拆17户计552.84㎡,自

拆124.6㎡.采取改正措施消除规划影响并给予处罚106㎡,配合重点工程查处违建面积为2329.29㎡。

(二)加大各项投入,增添城市新亮点

今年我县在城市管理方面投入资金1亿元(其中,数字化城管建设300万元;农村清洁工程2000万元;生活垃圾填埋场3500万元;环卫保洁、工具、设施1000万元;新建农贸市场、货运停车场2000万元;其他1000万元),不断加快推进市政设施、后街背巷的改造进程,实现创建成果全民共享。

1.建设南陵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完成项目的规划选址、初步设计,并通过专家评审;完成征地工作,征用山场223亩;采伐地表林木、清表工作已结束,目前正在着手招标工作。

2.推动“数字化城管”项目建设工作。安排人员赴先进地区学习数字化城管建设,在全面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拟定数字化城管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了初审,项目招标工作正在进行中。

3.加强城区环卫工作,全面启动南陵县农村清洁工程。启动新一轮环卫“五权”招标,针对城区后街背巷、市桥河沿岸、城乡结合部,开展了积存垃圾专项整治活动,定期对垃圾桶进行清洗和安装更换。组织人员对县城区主要道路的碎石块和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共清理6余吨。开展“清洁家

园”活动,对城区隔离护栏进行为期10天的清洗工作,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在县城区增设14个公厕指示牌,为市民如厕提供方便。维修2座公厕,乌霞路公厕已完成改造工作。

制定下发《南陵县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和《奖惩办法》,全县各镇已全面实施该项工程,实行“户集中、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新模式,相关镇已相继开工或完成垃圾中转站建设工作。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经验

(一)思想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可行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暨市容整治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之后,迅速拟定了《南陵县市容整治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分别确定了主要道路整治、次要道路整治、小区整治、违法建设查处、人力客运三轮车、农贸市场、摊群点、建设、拆迁工地、渣土、交通秩序、城区殡仪秩序、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城市道路立面美化、亮化及广告、店招、校园周边、广场公园、公共设施、宣传教育等整治内容。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每项整治均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该项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求各责任单位分别对照各自职责和承担的任务,制定细化分解方案,明确完成时限、责任部门、责任人、联系领导,保障了市容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工作机制健全,组织领导有力。

县委、县政府将市容整治提升年活动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工作有规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

1.坚持 “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机制。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市容整治年活动领导小组,对重要任务,阶段性安排直接参与,亲自部署,严格督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2.强化考评奖惩机制。制定了《南陵县市容整治提升年活动督查考核办法》,全面细化、量化市容整治提升年工作考核指标,将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市容整治提升年工作列入县政府年度目标考评。同时,建立了城市管理保证金制度,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均需缴纳保证金,根据工作实绩,严格兑现奖惩。

3.认真开展督办抄告工作。按照《市容整治提升年活动督查考核办法》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坚持对有关单位进行市容整治年活动工作督办抄告。通过督办抄告,有力推进了各单位工作均衡开展,确保市容整治年工作齐头并进。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也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城市管理整体水平离县委、县政府的要

求和群众的期望也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有待加大,网格化管理责任制还需进一步落实到位,城市管理高位监督考核机制、投入保障机制、部门协调机制、群众参与机制尚待完善,城市管理的法规体系、行业规划、管理标准等基础性工作亟待加强。行业的学习力、创新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与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夯实。

1、部分市民素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随着南陵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城农民多,流动人口多,城区居民从农民转变为市民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少数居民城管意识不强,公德意识还有待提高,乱扔乱倒垃圾,乱停乱放车辆,乱堆乱放杂物,乱建乱盖屋棚,恶意破坏市政公共设施等行为经常发生。给城市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2、城市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城管工作职能职责不清,工作关系不顺,各自为政,多头交叉管理,没有形成合力,没有握成拳头,管理力量分散,有利的事情争着做,无利的事情推着转,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层面上的混乱和缺位、错位。

3、城市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系统的长效管理工作机制,监督考核机制、跟踪问效机制、协调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以便形成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运行机制。

4、城管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以制度管事、管人的机制还不够完善,依法行政的行为规范还需要加强,队伍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履职能力也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5、各项资金投入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城市市政设施不能满足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需要,城区缺少停车场、菜市场,城郊结合部和城区背街后巷路面硬化覆盖率、亮化率不高。城区部分主、次道两侧建筑设计缺陷,如金都路两旁建筑物落水管未引入下水道,直接向路面排水,急需改造。城管执法车辆严重不足,现有车辆老化陈旧,影响机动处臵各类事件的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扎实开展好今年“市容提升年”活动。在巩固“市容整治年”活动成果的同时,不断扩大“战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来创建“整洁、有序、优美、和谐”的新南陵。

2.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切实保证经费投入,科学规划城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贸市场和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充分保证城区基础设施能满足实际需要。

3.理顺机制,使市容整治提升年工作进一步迈入良性循环轨道。抓好部门联动,形成有效合力,强化考核考评,加大奖惩力度;划清各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做到事要有人管,管事要规范。

我县的城市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领导的期望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将以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为出发点,紧紧围绕争创安徽省文明县城为目标,为打造一个充满魅力的新南陵而努力奋斗。

11

关于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南陵县市容管理局

2011年8月11日

今年以来,我县上下紧紧围绕市容整治提升年总体目标,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主要内容,按照“抓重点、攻难点、塑形象”的思路,精心组织开展各项市容整治提升年系列活动,使我县城市面貌得到了大改善、大提高,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和进展情况

1-6月份,共取缔流动摊点1500余个、乱堆放180余起,纠正乱倒垃圾、乱泼污水行为1730余次、乱晾晒行为200余次,先行登记保存物品459户660件。规范非机动车停放1200余辆/次。清理乱披挂横幅313条,规范店招160户。办理简易程序案件349起,罚款4615元,一般程序案件22起,罚款14300元。办理占道审批手续88起。

(一)推进“五个延伸”,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攻坚克难,敢为人先,以“四个标准”(无乱披乱挂,无乱泼乱倒,无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无乱停乱放)为目标,扎实推进“五个延伸”(由主次干道向背街后巷延伸、由平面向立面延伸、

由白天向夜间延伸、由城区向城乡结合部延伸、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延伸),全面提升市容整治效果。

1、在管理范围上,由主次干道向背街后巷延伸

我局按照“主、次干道严禁、背街后巷严控”的标准,对辖区内13条主、次干道路实行严格管理,进行综合整治,整治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对县城区巷道加大管理力度,今年6月份对卤菜摊点的整治,突破城市巷道管理的“瓶颈”,破解了卤菜摊点治理难题,县城区42处卤菜摊点全部入室入市规范经营实现。7月份对惠民南路小南街、悦陵路步行街、小乔路、安贤街、晒滩路、义恒街、玉带路等后街背巷281户的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市容乱象开展专项整治,彻底取缔巷道内小吃摊点和占道经营等市容乱象,从根本上解决巷道脏、乱、差问题。

我县城区主干道占道经营现象已基本绝迹,县城区主次干道的市容市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后街背巷市容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

2、在管理层次上,由平面向立面延伸

深化户外广告空间资源管理,对县城区店铺招牌的大小、高度、尺寸进行统一和规范,分门别类制定了“保留、改造、更换、新建”的具体措施,突出以主干道为主,以点带面,逐步带动次干道、背街后巷的店招出新改造。对城区LED广告进行了规范治理。

一是要求城区新建的鲁班商业街两侧所有门面店铺招牌按照统一标准设臵,并进行美化、亮化,已成为我县户外广告规范设臵的样板和亮点区域。二是在对青铜路等路段公共走廊顶部、墙体等各类广告、牌匾及扣板、大理石、支架等各种附着物进行彻底清理和拆除。同时,对店铺招牌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改造、规范。并完成1000余平方米的建筑立面粉刷出新工作,使外立面达到颜色统一、外观协调的效果。三是县城区设臵的户外广告空臵位和各在建工地围墙,均设臵多处文明创建公益广告。四是在205、318国道沿线和城乡结合部利用“高炮”广告等设臵大型文明创建公益广告。五是对陵阳大道、利民路城市立面进行全面清洗,净化城市空间。

3、在管理时段上,由白天向夜间延伸

为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白天、夜间一个样,我局成立夜间整治小组,增加夜间巡查力量,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和不定期突击整治,加大对流动摊点、花店、小吃店、水果店和修理店的监管力度。

一是成功对城东小转盘夜市摊点群、十字街夜市摊点群、利民北路夜市摊点、开发区摊点群及文庙路至市桥河夜市摊群点进行了取缔。同时,从保护弱势群体、方便居民生活、保持市容环境整洁的目的出发,在县城区设臵开发区饮食服务中心、商贸中心美食城2处规范摊点群,实行统一管

理,规范经营。确保夜间无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现象,切实做到还路于民。二是结合工程运输车辆安全整治,加大渣土运输整治管理力度,加强建设工地源头管理。从建筑垃圾的许可、处臵、消纳等环节求突破,严格建筑垃圾处臵许可,并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的联动机制。并在县城区主要出入口处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夜间检查,通过设岗检查和机动巡查等方式,严厉查处未按要求密闭清运、轮胎带泥上路、无准运证清运、不按规定路线行驶、沿途抛洒和夜间偷倒建筑渣土清运车辆,有效遏制了违规行为的发生。三是将夜间的非机动车乱停放治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安排志愿者和执法人员夜间上路劝导。四是联合县环保部门组成夜间联合机动执法组对高音促销、装修噪音、工地噪音等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取缔和查处。五是联合县民政等部门上路对“路倒”人员实施尽可能的救助,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影响市容观瞻等问题。六是联合县文化等部门对各类“小演出”加强管理,依法取缔各类非法演出,净化城区演出市场。

4、在管理的区域上,由城区向城乡结合部延伸

为更好地解决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市容环境卫生问题,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制定了《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乡结合部市容市貌的工作方案》,明确整治范围和目标。先后对新其林路、205国道沿线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重点对乱披乱

挂、乱搭建、乱倒垃圾、破旧房屋等市容乱象开展整治。为打造城乡结合部建筑立面整体形象,对破旧店招、雨篷和违规设臵在路边遮挡视线的落地广告牌进行了集中清理。同时,对拆后重建或新设店招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店家按统一尺寸、材质、规格进行设臵。

针对城乡结合部,开展了积存垃圾专项整治活动,共清理建筑垃圾死角83处,生活垃圾32处。

5、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延伸

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将我县城区划分成网格,依据每个网格内工作量大小、区域面积,配备相应数量的执法队员和装备。根据网格化管理平面图,明确标注各责任辖区执法责任人,实行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管理标准、定奖惩的管理制度。二是先后制定《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实施办法》、《南陵县城区店招店牌设臵管理细则》、《南陵县城管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南陵县城管执法过错追究制度》等管理制度,使业务管理更细致、更规范。三是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梳理,讨论研究解决方案。对各个执法环节,层层严格把关。四是建立健全《南陵县预防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暂行办法》,加大对建成区内各类违章建设行为查处力度,清理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及占用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园林绿地、公共设施等临时建筑物和构筑物,共查处3785.59㎡,集中强拆17户计552.84㎡,自

拆124.6㎡.采取改正措施消除规划影响并给予处罚106㎡,配合重点工程查处违建面积为2329.29㎡。

(二)加大各项投入,增添城市新亮点

今年我县在城市管理方面投入资金1亿元(其中,数字化城管建设300万元;农村清洁工程2000万元;生活垃圾填埋场3500万元;环卫保洁、工具、设施1000万元;新建农贸市场、货运停车场2000万元;其他1000万元),不断加快推进市政设施、后街背巷的改造进程,实现创建成果全民共享。

1.建设南陵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完成项目的规划选址、初步设计,并通过专家评审;完成征地工作,征用山场223亩;采伐地表林木、清表工作已结束,目前正在着手招标工作。

2.推动“数字化城管”项目建设工作。安排人员赴先进地区学习数字化城管建设,在全面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拟定数字化城管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了初审,项目招标工作正在进行中。

3.加强城区环卫工作,全面启动南陵县农村清洁工程。启动新一轮环卫“五权”招标,针对城区后街背巷、市桥河沿岸、城乡结合部,开展了积存垃圾专项整治活动,定期对垃圾桶进行清洗和安装更换。组织人员对县城区主要道路的碎石块和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共清理6余吨。开展“清洁家

园”活动,对城区隔离护栏进行为期10天的清洗工作,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在县城区增设14个公厕指示牌,为市民如厕提供方便。维修2座公厕,乌霞路公厕已完成改造工作。

制定下发《南陵县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和《奖惩办法》,全县各镇已全面实施该项工程,实行“户集中、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新模式,相关镇已相继开工或完成垃圾中转站建设工作。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经验

(一)思想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可行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暨市容整治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之后,迅速拟定了《南陵县市容整治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分别确定了主要道路整治、次要道路整治、小区整治、违法建设查处、人力客运三轮车、农贸市场、摊群点、建设、拆迁工地、渣土、交通秩序、城区殡仪秩序、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城市道路立面美化、亮化及广告、店招、校园周边、广场公园、公共设施、宣传教育等整治内容。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每项整治均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该项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求各责任单位分别对照各自职责和承担的任务,制定细化分解方案,明确完成时限、责任部门、责任人、联系领导,保障了市容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工作机制健全,组织领导有力。

县委、县政府将市容整治提升年活动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工作有规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

1.坚持 “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机制。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市容整治年活动领导小组,对重要任务,阶段性安排直接参与,亲自部署,严格督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2.强化考评奖惩机制。制定了《南陵县市容整治提升年活动督查考核办法》,全面细化、量化市容整治提升年工作考核指标,将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市容整治提升年工作列入县政府年度目标考评。同时,建立了城市管理保证金制度,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均需缴纳保证金,根据工作实绩,严格兑现奖惩。

3.认真开展督办抄告工作。按照《市容整治提升年活动督查考核办法》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坚持对有关单位进行市容整治年活动工作督办抄告。通过督办抄告,有力推进了各单位工作均衡开展,确保市容整治年工作齐头并进。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也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城市管理整体水平离县委、县政府的要

求和群众的期望也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有待加大,网格化管理责任制还需进一步落实到位,城市管理高位监督考核机制、投入保障机制、部门协调机制、群众参与机制尚待完善,城市管理的法规体系、行业规划、管理标准等基础性工作亟待加强。行业的学习力、创新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与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夯实。

1、部分市民素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随着南陵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城农民多,流动人口多,城区居民从农民转变为市民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少数居民城管意识不强,公德意识还有待提高,乱扔乱倒垃圾,乱停乱放车辆,乱堆乱放杂物,乱建乱盖屋棚,恶意破坏市政公共设施等行为经常发生。给城市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2、城市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城管工作职能职责不清,工作关系不顺,各自为政,多头交叉管理,没有形成合力,没有握成拳头,管理力量分散,有利的事情争着做,无利的事情推着转,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层面上的混乱和缺位、错位。

3、城市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系统的长效管理工作机制,监督考核机制、跟踪问效机制、协调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以便形成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运行机制。

4、城管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以制度管事、管人的机制还不够完善,依法行政的行为规范还需要加强,队伍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履职能力也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5、各项资金投入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城市市政设施不能满足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需要,城区缺少停车场、菜市场,城郊结合部和城区背街后巷路面硬化覆盖率、亮化率不高。城区部分主、次道两侧建筑设计缺陷,如金都路两旁建筑物落水管未引入下水道,直接向路面排水,急需改造。城管执法车辆严重不足,现有车辆老化陈旧,影响机动处臵各类事件的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扎实开展好今年“市容提升年”活动。在巩固“市容整治年”活动成果的同时,不断扩大“战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来创建“整洁、有序、优美、和谐”的新南陵。

2.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切实保证经费投入,科学规划城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贸市场和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充分保证城区基础设施能满足实际需要。

3.理顺机制,使市容整治提升年工作进一步迈入良性循环轨道。抓好部门联动,形成有效合力,强化考核考评,加大奖惩力度;划清各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做到事要有人管,管事要规范。

我县的城市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领导的期望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将以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为出发点,紧紧围绕争创安徽省文明县城为目标,为打造一个充满魅力的新南陵而努力奋斗。

11


相关内容

  • 城市网格化管理方案(定稿1)
  • 站前街道城市网格化管理方案 为了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激活社区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改进社区管理服务,提高工作效能,按照市政府<关于召开全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座谈会的预通知>要求,以提升城市市容环境综合管理水平为目标,形成职责清晰.管理长效.资源整合.协同治理的管理机制,经街道党工 ...

  • "增强城市意识,提升市民素质"实施方案(定稿)
  • 2011 11 中共宝鸡市陈仓区委办公室 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陈仓区"增强城市意识.提升市民素质"宣传 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党委.政府,区委和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陈仓区‚增强城市意识.提升市民素质‛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

  • 镇难点村治理工作汇报(修定稿)
  • 定宁镇"难点村"治理工作汇报 自2009年8月全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镇肖营村被列为"难点村",为确保"难点村"治理规划顺利完成,镇党委.镇政府认真贯彻中纪委.中组部.民政部等12部委& ...

  • 第3季度文化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 9月份总结 一是参加全市文化工作观摩座谈会 8月29日—8月31日,我局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全市文化工作观摩座谈会。一方面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总结前段工作情况,研究计划下阶段工作任务,另一方面陪同参观人员到我区五个观摩点实地考察、观摩。上级部门对我区的社区文化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为全市的文化建设 ...

  • 罗岭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定稿)
  • 罗岭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罗岭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乡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深入 ...

  • 宝鸡市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情况汇报(0811改1)定稿
  • 创新机制体制 完善规范程序 大力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 (2014年5月6日) 党的十八届三中会全决定提出了"加快公立医院改 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等重要部署,感觉我们在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 20 ...

  • 迎接油田上半年安全环保大检查汇报材料(定稿)
  • 0 迎接油田上半年安全环保大检查汇报材料 胜利油田分公司某某采油厂 二○○八年七月 首先,我代表某某采油厂向今天莅临我厂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下面分两部分,就我厂上半年安全环保工作开展情况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一简要汇报: 第一部分 采油厂上半年安全环保 ...

  • 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最后定稿)
  • 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 调研报告 正宁县总工会 为了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有效促进工会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促进全县安定团结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年,正宁县总工会结合"进.访.办.促"活动,对全县基层工会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 ...

  • 共青团全委会发言材料定稿
  • 共青团泰安市十四届四次 全委(扩大)会议交流材料 服务大局担使命 创先争优当先锋 共青团泰安市交通运输局委员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去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团委认真按照上级党团组织的部署,紧扣交通中心工作,努力做到服务大局更有为.服务青年更有效,团结带领交通系统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将共青团创先争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