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陆游的凄美爱情故事

宋词里绝不乏缅怀相思的爱情故事,我们最熟知的就是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缅怀的是已经亡故的妻子,情真意切,满含相思。今日所说的这位,与苏轼的情况极为相似,他就是几十年后的南宋大诗人陆游,其与前妻所作的《钗头凤》同样令人感动,流传千古。

人在年轻的时候很容易就遇到爱情,也是那时候的爱情最为珍贵,陆游出生于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唐家与陆家交往甚多,唐家有一女儿名叫唐婉,自幼文静灵秀,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吟诗作对,丽影成双。

待两人长大后,陆家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这门婚事。

婚后,陆游、唐婉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把科举课业、功名利禄都抛置于九霄云外。陆游的母亲是一位强势专断的的女人。看到陆游当下的状态,她极为不满,几次对唐婉大加训斥,让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但一直未见明显的改善。陆母大起反感,一日,她来到郊外无量庵,为儿、媳卜算命运。最终得出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性命难保的结果。陆母吓得魂飞魄散,回到家便借口唐婉不能生孩子,强令陆游休妻,并以死相逼。陆游、唐婉苦苦哀求也没有用,朋友也劝解不成,陆游暗自哭泣,别无他法。

迫于陆母以死相逼,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回娘家,但其实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有机会就前去探望。但最终被陆母发现了此事。陆母严令二人断绝来往,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可能。

陆游只得咬牙重新整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三年后,参加“锁厅试”被荐为魁首。但在第二年礼部会试时,被秦桧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前途失利的陆游只好回到家乡,风景依旧,故人已远去,睹物思人,倍感凄凉。陆游游山玩水、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狂歌高哭,过着失落放荡的日子。

一日,陆游正巧漫步到沈园,在园林深处迎面遇到一位女子,心有所感的陆游猛一抬头,发现竟是数年不见的前妻唐婉。一瞬间,时间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相聚在一起,如梦似幻,泪光里不知是爱是恨是痴是怨。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门庭显赫的皇族赵士程,与陆游的这次相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内心重新打开,所有的情感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多病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两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

此时的唐婉是与夫君赵士程一起游赏沈园的,赵士程正等着她用餐。恍惚之后,已为他人之妻的唐婉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留下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

陆游悄悄跟了过去,远远看见唐婉与赵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用餐。他见唐婉低首蹙眉,有心无心地伸出手浅斟慢饮,那熟悉的动作看得陆游的心都碎了。

唐婉看到了陆游,不忍陆游离去,便以表哥相称,与赵士程一起招待陆游,陆游只好应付着,但当唐婉斟满酒深情递给陆游时,他的心再一次碎了。

唐婉与赵士程走后,陆游失魂落魄,万分感伤在心头,于是含泪提笔,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题毕,黯然离去。

其后陆游重新被朝廷征用,初入仕途。

又一年过去了,唐婉再次来到沈园,慢慢游走徘徊在曲径之间,忽然瞥见了陆游的题词,顿时心如刀割,疼痛难忍,想起之前与陆游吟诗作词的情景,不由泪流满面。于是在夜里,她颤抖提袖,悄悄和了一首,题在陆游的词后,这就是“钗头凤·世情薄”。

唐婉自看到陆游的题词,心就再难平静,想起往日青梅竹马的日子,值得感叹人生的无奈,她日臻憔悴,抑郁成疾,最终在秋天香消玉殒,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悔恨。

唐婉逝去,但当时陆游却不知道。他已经得到宋孝宗的赏识,被赐进士出身,之后几经浮沉,做到宝华阁侍制。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写下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词,奠定他在诗词中的地位。

一眨眼数十年过去了,陆游告老还乡,回到家乡。

几十年来,唐婉的影子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此番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近四十年,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这一日,他一人独自前往沈园,追忆过去,想起早已逝去的唐婉和她的凄苦人生,不由泪流满面。

他再次来到了当年题词的墙壁上,数十年风雨,墙上的题词有些已经破损,单还能看清楚当初的字迹,他在感慨岁月悠悠,佳人已逝之时赫然发现了唐婉当年的题词,那熟悉的字迹,熟悉的情丝,恍如昨日,陆游瞬间如遭雷击,老泪纵横,悲伤不已。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用行动证明了一切,她依然爱他。

陆游不能自己,含泪又作《沈园》二首,以此纪念唐婉: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园凭吊唐婉,每往或诗或词必有寄情。他八十二岁时曾作悼念唐婉的绝句: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陆游八十五岁那年春天,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春天,仍由儿孙搀扶着前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美人终作土,幽梦太匆匆。这种爱延续了几十年,最难相忘,已成为陆游一辈子的悔恨。

不久,陆游溘然长逝。

此时距离唐婉离世已经六十年了。

愿泉下相聚,重拾旧缘。

宋词里绝不乏缅怀相思的爱情故事,我们最熟知的就是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缅怀的是已经亡故的妻子,情真意切,满含相思。今日所说的这位,与苏轼的情况极为相似,他就是几十年后的南宋大诗人陆游,其与前妻所作的《钗头凤》同样令人感动,流传千古。

人在年轻的时候很容易就遇到爱情,也是那时候的爱情最为珍贵,陆游出生于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唐家与陆家交往甚多,唐家有一女儿名叫唐婉,自幼文静灵秀,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吟诗作对,丽影成双。

待两人长大后,陆家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这门婚事。

婚后,陆游、唐婉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把科举课业、功名利禄都抛置于九霄云外。陆游的母亲是一位强势专断的的女人。看到陆游当下的状态,她极为不满,几次对唐婉大加训斥,让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但一直未见明显的改善。陆母大起反感,一日,她来到郊外无量庵,为儿、媳卜算命运。最终得出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性命难保的结果。陆母吓得魂飞魄散,回到家便借口唐婉不能生孩子,强令陆游休妻,并以死相逼。陆游、唐婉苦苦哀求也没有用,朋友也劝解不成,陆游暗自哭泣,别无他法。

迫于陆母以死相逼,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回娘家,但其实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有机会就前去探望。但最终被陆母发现了此事。陆母严令二人断绝来往,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可能。

陆游只得咬牙重新整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三年后,参加“锁厅试”被荐为魁首。但在第二年礼部会试时,被秦桧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前途失利的陆游只好回到家乡,风景依旧,故人已远去,睹物思人,倍感凄凉。陆游游山玩水、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狂歌高哭,过着失落放荡的日子。

一日,陆游正巧漫步到沈园,在园林深处迎面遇到一位女子,心有所感的陆游猛一抬头,发现竟是数年不见的前妻唐婉。一瞬间,时间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相聚在一起,如梦似幻,泪光里不知是爱是恨是痴是怨。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门庭显赫的皇族赵士程,与陆游的这次相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内心重新打开,所有的情感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多病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两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

此时的唐婉是与夫君赵士程一起游赏沈园的,赵士程正等着她用餐。恍惚之后,已为他人之妻的唐婉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留下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

陆游悄悄跟了过去,远远看见唐婉与赵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用餐。他见唐婉低首蹙眉,有心无心地伸出手浅斟慢饮,那熟悉的动作看得陆游的心都碎了。

唐婉看到了陆游,不忍陆游离去,便以表哥相称,与赵士程一起招待陆游,陆游只好应付着,但当唐婉斟满酒深情递给陆游时,他的心再一次碎了。

唐婉与赵士程走后,陆游失魂落魄,万分感伤在心头,于是含泪提笔,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题毕,黯然离去。

其后陆游重新被朝廷征用,初入仕途。

又一年过去了,唐婉再次来到沈园,慢慢游走徘徊在曲径之间,忽然瞥见了陆游的题词,顿时心如刀割,疼痛难忍,想起之前与陆游吟诗作词的情景,不由泪流满面。于是在夜里,她颤抖提袖,悄悄和了一首,题在陆游的词后,这就是“钗头凤·世情薄”。

唐婉自看到陆游的题词,心就再难平静,想起往日青梅竹马的日子,值得感叹人生的无奈,她日臻憔悴,抑郁成疾,最终在秋天香消玉殒,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悔恨。

唐婉逝去,但当时陆游却不知道。他已经得到宋孝宗的赏识,被赐进士出身,之后几经浮沉,做到宝华阁侍制。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写下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词,奠定他在诗词中的地位。

一眨眼数十年过去了,陆游告老还乡,回到家乡。

几十年来,唐婉的影子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此番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近四十年,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这一日,他一人独自前往沈园,追忆过去,想起早已逝去的唐婉和她的凄苦人生,不由泪流满面。

他再次来到了当年题词的墙壁上,数十年风雨,墙上的题词有些已经破损,单还能看清楚当初的字迹,他在感慨岁月悠悠,佳人已逝之时赫然发现了唐婉当年的题词,那熟悉的字迹,熟悉的情丝,恍如昨日,陆游瞬间如遭雷击,老泪纵横,悲伤不已。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用行动证明了一切,她依然爱他。

陆游不能自己,含泪又作《沈园》二首,以此纪念唐婉: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园凭吊唐婉,每往或诗或词必有寄情。他八十二岁时曾作悼念唐婉的绝句: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陆游八十五岁那年春天,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春天,仍由儿孙搀扶着前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美人终作土,幽梦太匆匆。这种爱延续了几十年,最难相忘,已成为陆游一辈子的悔恨。

不久,陆游溘然长逝。

此时距离唐婉离世已经六十年了。

愿泉下相聚,重拾旧缘。


相关内容

  • 讲义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共15页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第一节 陆游诗歌总论 陆游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陆游是继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之后的又一位重要诗人. "南渡后,唯放翁为诗家大宗"(清代许昂霄<词综偶评>). 评论者常把他与李白.杜甫相比,称他 ...

  • 陆游唐婉[钗头凤]对比鉴赏练习
  • <陆游的侠骨柔情> 一段有缘无分的爱情,两首感人泣下的凤词,看爱国诗人之侠骨柔情. --题记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注]①黄滕 ...

  • 沈园导游词
  •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 ...

  • 宋词中的凄美爱情
  • 图片说明:柳永<雨霖铃>词意图 宋词中的凄美爱情 ◆喻军 说到宋词,就不能不提陆游.影响最大的,除了<卜算子·咏梅>,便是那阙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钗头凤>了:"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

  • 雨送黄昏,落花残去
  • 雨送黄昏,落花残去 --一场醉花烟雨的重逢 文/水念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题记 那日清晨,已记不起具体日期,只依稀着微阴的天色,东方晨曦隐匿,唯见淡淡的烟霞.当时人在异地,委身于陌生的城市,内心深处不想被生疏惊扰,独居室内,足不出户, ...

  • 高三总复习古诗文背诵默写
  • 高考情境式名句名篇默写及答案武汉市十一中谢倩QQ39825648 xieqiann@sina2010年高考古诗文背诵默写专题训练 2010年高考古诗文背诵默写专题训练 1.古诗词中"雨"已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天气晚来秋" ...

  • 形容雨大的成语
  • 形容雨大的成语,形容雨下的大的成语 震风陵雨.疾风暴雨 银河倒泻.狂风骤雨 倾盆大雨.瓢泼大雨. 风雨交加.粗风暴雨 暴风骤雨.急风暴雨. 风雨晦暝.风雨如晦 风雨飘摇.风 形容雨大的成语,形容雨下的大的成语 震风陵雨.疾风暴雨 银河倒泻.狂风骤雨 倾盆大雨.瓢泼大雨.风雨交加.粗风暴雨 暴风骤雨. ...

  • 诗经·桃夭:中国的婚礼进行曲
  • ?渔樵江渚,英雄尚义:秋月春风,美女多情.长按二维码扫描关注[三国演义],一壶浊酒,相待知音! [文章导读] 读<诗经>让我们了解到,不是西方才有婚礼进行曲,中国也有.贺新娘的<桃夭>,就是中国的婚礼进行曲. 西方的婚礼进行曲庄重神圣,于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男女双方在神的见证下 ...

  • 仓央嘉措,你替我说
  • 你可以在天空下睡去.醒来又沉醉. 可是,你永远不能拥有太多的天空. --题记 是夜,万籁俱寂,天地间好像只有我与诗独存.读懂了你的诗,便了解了你,你是灵通转世.雪域最大的王:你是至真至纯.世间最美的情郎.对着缠绵而绝美的诗歌,不禁,轻轻念出你的名字--仓央嘉措!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