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通信系统的技术与应用

科I苑I论I谈

科耥

确保旅客通话的高质量和优先等级,可供列车公务人员进行业务通信,也可利用调度功能组成临时的应急通信和收容沿线的移动作业通信,基本上能够满足目前的铁路通信的需要。但从更高的通信目标来说,为了实现列车的实时定位、追踪,原有的通信系统已显落后,应该应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对铁路通信网进行改造,建立新的、必要的移动通信系统,比如微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或者是第三代的移动通信系统。

考虑到未来铁路发展对通信的需求,认为在通信系统寿命期内,运输会出现明显的增加.作为用户联络手段的通信系统,在规是|其指标构成时,必须计算一定的弹性需求。此外还要考虑通信系统的容量扩充性问题,选择便于扩容的通信方式。从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出发。还必

浅谈铁路通信系统的技术与应用

李强

(中铁四局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40)

摘要:出行的旅客需要在列车上事受如同在办公室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同时,为保证行车安全,实现有效的人机控制和提高运输效率,也要隶建立一个功能更加完善的,技术构成更加先进的铁路通信网。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生词:铁路;通信系统;建立新世纪的通信技术是先进的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与光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它将向着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高速化及个人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通信要彻底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包括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信息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出行的旅客也需要在列车上享受如同在办公室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比如同其它入进行语音、数据、传真、蘅像等

与进入其管辖区段的列车车长以及列车司机之间的通话联系。当列车即将进站或郎将出站时,这些通话才进行,否则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则在歹fj车运行于区间时,通话一般不进行,这主要是从节约频率资源,减少同频干扰的角度出发的。但是。随着铁路现代化改造进程的迅速推进,从前单一的无线列调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铁路无线通信的需要,这样就迫切需要建设一套适合于铁路现代化运营指挥需要的先进的无线通信系统。这一系统应该采用小区制,并完成大三角功能。也就是说,系统必须可以实现调度中心与车站值班员之间、车站值班员与列车司机之阕、歹lj车司枧与调度中心之圆的通话功能,必须可以实现线路管理区间的公务移动通信功能,同时还必须能够实现调度中心与列车司机室之间实时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基于这一想法,构成铁路无线通信接入网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无线通信方式的集群通信方式、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方式、cD—MA移动通信方式。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是通信与微处理机技术、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集交换、控制、通信于一体,通过无线拨号的方式把一组信道自动最优地动态分配给系统内部用户,最大限度缝和用系统资源和频率资源,降低系统内呼损,提高服务质量。由于它具有群呼、组呼、强插、强拆等功能,特别适合于调度指挥以及应急、抢险等场合,并较好地解决了通信频率合理分配的同题,医两倍受专妲运营管理部门的青昧。被确定为现行铁路移动通信方式的首选类型。但是这一系统还具有一定的缺点。主要包括采用动态的频率分配。没有考虑与周围公用网的有效融合同题,没有先进的路由合理选择功能,并且在建立通路和自动过网时存在信息丢失现象,保密性不强,容易受干扰等,这些缺点对于话音通信的影响不大,但是会对列车与调度指挥中心之问的实时双向数据通信造成较大的误码。因而对于要求较高数据通信误码率的场合并不适合。

考虑到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在越区切换过程中会存在信息的损伤。因此将数据通信部分交由无线列调系统来完成。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仅进行区间通信(如大三角功能的话音通信,公务通信以及应急抢险通信等)。并留有调度电话进入的余地和接人公用通信网的功能。这一系统将是我国铁路以集群通信的方式为无线接入系统的第一例,也是我国铁路通信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

2铁路无线接入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开发应用的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信道利用率高、组网灵滔等优点,能够

责任编辑:宋义

信息交流,还要接人国际互联网。另外,随着铁

路列车向高速化与准高速化方向的迈进,为保证行车安全,实现有效的人机控制和提高运输效率,也要求建立—个功能更加完善的、技术构成更加先进的铁路通信网。

要想使上述构想成为现实。就必须打破常规的铁路通信网的接入方式。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的传输秘接入方式,实现铁路通信网的升级,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发挥铁路通信网在国民经济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l铁路接入网技术的现状由于铁路列车具有高速运动的特点,因而无线(移动通信)接入网在铁路通信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当然,固定位露的车站(场)、单位以及各种固定设拖之间的通信方式,首选方案仍是采用sDH光同步数字传输设备进行缰建。同时应考虑采用ATM交换以及网络IP通信等先进技术来构成通信主干同及光纤用户接入网。

另外,采用远端用户单元(RSU)翻数字环路载波(DLc)设备,组网更灵活、方便。组网的过程中要把投资与效益综合统筹来考虑,使系统不仅满足现在乃至几年内铁路通信的需求.而且还能够为出行的旅客及地面用户提供先进的电信业务,并且还需具备便于扩容的功能。按照通信网被分为主干网、局域网和接入网等三部分的构思来看,铁路通信网也可以通过上述划分方法进行。就铁路的通信网来看,接入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包括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两大部分,下面主要讨论铁路的无线接入网。

铁路通信网是为旅客和铁路公务、应急抢险、行车维修等人员提供及时可靠的通信,以提高服务等级和运输效率。保证列车的安全,达到高效运营而建立的,它是一种集列车公务通信和区间移动作业通信为一体的列车移动通信系统。但是铁路结构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该系统与公用移动通信网和区域性的专业移动通信网的差别,它是一种属于线面结合、以线为主的链状网。

铁路通信的无线接入部分目前仅有的是400MHz的无线列词系统,它完成车站值班员

须与别的系统(如微沥租用线路等)结合起来

构成—个统一的整体,以此提供必要的备份。

铁路通信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向着与公用网相融合的方向,并达到与公用网的统一。从而使得用户无论是在运行中的列车上,还是在铁路网的覆盖区域均能够通过铁路通信网进行如同办公室一样方便的信息交流,如进行电话联络,宽带的数据通信和图像传输,接人In—temet等。而要满足这一要求,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已经远远不够,GsM《R)和瑷行的CDMA技术也不能达到这一要求。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惟有第三代的CDMA技术才可能担当起这一重任。因此.铁路通信网的无线接入部分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必须是朝着第三代cDMA的方岗。当然,并不是说第三代的CDMA技术就可以直接用来完成未来的铁路无线接入系统的功能.如同GSMR一样,必须将铁路通信所必备的功能(如群呼、组呼、优先级别、强插、强拆等功能)融入这一技术之中,形成具有铁路通信特有要求的公用无线通信接入网。

总结

铁路通信网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有力工具。元线接入技术在铁路通信网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铁路通信网应该顺应当今通信技术的发展潮流和市场的需要,在保证铁路通信要求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接入方式,同时做好通信系统的基础与保护工作,以便更好的为旅客服务。

参考文献f11钟章队,王文静.我国高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审j式探讨1月.铁道通信信号,200l,37(4):4_7.【21钟章队.21世纪通信新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512—515.

万方数据 

浅谈铁路通信系统的技术与应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强

中铁四局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40黑龙江科技信息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8,""(5)1次

参考文献(2条)

1. 钟章队. 王文静 我国高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制式探讨[期刊论文]-铁道通信信号 2001(04)2. 钟章队 21世纪通信新技术 1999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神凤敏. 张文垚. Shen Fengmin. Zhang Wenyao 铁路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基本功能检验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6,3(4)

本文根据铁路运输调度通信的特点,提供了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基本功能检验要求,检验配置及测试检验方法.铁路数字调度通信系统的检验和测试涉及多个方面,本文重点介绍铁路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基本功能检验.包括调度交换设备单机功能检验、调度通信系统功能检验,同时结合铁路现场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不同型号数字调度系统间互联功能检测以及调度交换机系统与GSM-R系统间互联功能检验.

2.学位论文 田博 铁路新型应急通信系统应用研究 2006

基于E1传输方式的第一代铁路应急通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铁路应急通信的要求,通信系统IP化是该领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基于IP的铁路新型应急通信系统,新系统基于对原有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功能进行了优化设计,实现了多路图像、语音、数据三维一体传输,满足了国家对铁路应急通信的要求。

第二,通过对铁路第一代应急通信系统设备进行重新设计并进行了设备测试,将第一代铁路应急通信系统采用的“电路型多路复用器(MUX)”设计为“IP型多路复用器(IP MUX)”使该部分设备生产成本降低30%。

第三,本文对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现场设备视频模块进行深度开发。对相应板卡进行了重新改进。最终选定作为铁路新型应急通信系统图像功能实现的模块降低了重量、体积缩小了一半,该部分设备价格降低了20%,降低了成本。

第四,铁路新型应急通信系统对现场无线影音传输设备进行进一步研究,选定的设备解决了第一代应急通信系统现场图像传输设备传输距离小于700米;图像易受干扰、图像不够稳定的问题,使现场图像及声音效果有良好的真实还原度,实现该部分设备成本降低了50%。

第五,设计了渝怀线铁路新型应急通信系统技术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配置。渝怀线铁路新型应急通信系统具有先进性、实用性、集成性、可扩展性、便利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通过本文对多路复用器、现场设备视频模块和现场无线影音设备的设计,使系统整体成本降低了30%,大大节约了渝怀线应急通信系统工程投资,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期刊论文 孟凌凌. 胡鹏飞. MENG Ling-ling. HU Peng-fei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5,14(11)

开发高效的铁路应急通信系统有利于减少事故损失,防止灾害扩大,这对于保障铁路的运输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针对铁路通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铁路通信专网的拓扑结构,然后介绍了应急抢险通信系统的设计结构,根据功能划分出基本模块与各级设备的专用模块以便于灵活地进行系统的开发,最后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描述了基本模块设计的概况.

4.期刊论文 韦鸽 航站楼内部通信系统在铁路客运站应用的初探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8,5(4)

本文介绍了航站楼内部通信系统的概念及特点,对内部通信系统的性能、功能、终端和接口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内部通信系统在铁路客运站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5.学位论文 史文玮 铁路综合业务数字调度通信系统的研究 2005

铁路区段调度通信系统是供行车调度员与其所管辖的指挥区段内各车站值班员之间进行业务联系的专用通信设备,是为铁路运输行业提供实时信息、实现铁路运输统一指挥的重要手段,因而调度通信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铁路高速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研制符合中国铁路运营特色,具有数字化、综合化、组网灵活等特点的调度通信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基于数字程控交换技术、时分复用技术、光传输技术、计算机控制等技术,研究铁路数字调度系统总体结构,建立调度系统的组网方案,设计数字中继接口,并进行系统可靠性分析。

1.分析铁路调度系统的用户需求,研究铁路调度系统总体结构,剖析调度系统组成特点及各模块的功能。

2.研究光接入网传输技术、网络自愈技术,分析传输设备、业务种类等因素对铁路调度通信组网方式的影响,结合铁路现场现有的传输条件,本着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建网原则,设计适合铁路沿线复杂设备条件下的多种调度组网方案。

3.依据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帧结构、帧同步等要求,进行数字中继接口电路的软硬件设计,实现话音、控制信息的复接、分接过程,进行信令处理,完成同步、误码等指标检测告警等功能。

4.从调度系统的不可用度、交换网络的阻塞概率以及数字中继保护容量等方面分析调度系统的可靠性。 5.给出数字调度系统具体应用实例,验证设计的实用性。

6.期刊论文 吴春可 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在铁路专网中的应用 -通信管理与技术2004,""(5)

介绍了铁路专用通信系统的分类、特点和使用现状,重点论述了数字式调度通信系统在铁路专网中的应用.

7.期刊论文 李振海 大准铁路通信系统改造方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4)

大准铁路通信系统是指挥列车运行,组织铁路运输生产,提高效率,保证行车安全,传输各种信息及公务联络的重要设施.自1994年10月正式开通使用以来,为保证铁路运输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大准铁路运量的增大及设备的老化,一些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影响了铁路运输生产及安全,本文提出了系统改造的方案,供参考.

8.学位论文 王予平 铁路战备无线接入及综合业务通信系统研究与开发 2004

铁路战备通信是战时临时指挥铁路运输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随着铁路通信数字化改造建设不断深入,目前的战备通信已无法适应数字通信的要求,而且战备通信的设备陈旧、老化,有些根本无法使用。因此,开发适合我国战时应急通信的设备,对于保证战时铁路运输的畅通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首先从《铁路战备无线接入及综合业务通信系统》的研发项目的背景入手,针对当前铁路战备通信站电缆以及终端设备年久失修,性能落后,无光纤接入的实际,从应急、节省投资的角度提出了采用无线接入以及数字化综合业务通信系统的合理解决方案。该方案在经过专家评审后,由铁道部立项研制。文中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结构,它包含无线链路、综合业务接入、电源、室外天线等部分组成,并对他们之间实现关系进行了描述。文章论述了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关键技术的特点,既抗干扰性能强、抗多径衰落能力强、有很强的隐蔽性及保密性等优点,并从理论的角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系统样机完成研制后,对系统进行了现场试验,文中对整个系统的试验方法、试验过程进行了叙述,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结果证明,整个系统能满足当前战备应急通信指挥的需要,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有所突破。最后文章叙述了该系统的应用前景以及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9.期刊论文 安旭 浅谈铁路通信系统开通的技术准备及组织工作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8)

以黔桂线新都匀站通信工程开通为例,详细阐述了铁路通信系统开通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及施工组织步骤,对铁路通信系统的调测开通具有指导意义.

10.期刊论文 赵晖. ZHAO Hui 从GSM-R的应用看铁路通信系统的发展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3(15)

本文主要描述了中国铁路通信系统的几十年来的发展历史,并通过对GSM-R系统具体原理和即将投入运营的合宁高速铁路GSM-R系统的具体应用的介绍,充分说明了GSM-R系统是铁路未来通信发展的方向,是铁路跨越式发展,全面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里程碑.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ljkjxx200805059.aspx授权使用:武汉理工大学(whlgdx),授权号:fd2b7289-a42f-4df1-8dcd-9e2e0121b314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4日

科I苑I论I谈

科耥

确保旅客通话的高质量和优先等级,可供列车公务人员进行业务通信,也可利用调度功能组成临时的应急通信和收容沿线的移动作业通信,基本上能够满足目前的铁路通信的需要。但从更高的通信目标来说,为了实现列车的实时定位、追踪,原有的通信系统已显落后,应该应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对铁路通信网进行改造,建立新的、必要的移动通信系统,比如微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或者是第三代的移动通信系统。

考虑到未来铁路发展对通信的需求,认为在通信系统寿命期内,运输会出现明显的增加.作为用户联络手段的通信系统,在规是|其指标构成时,必须计算一定的弹性需求。此外还要考虑通信系统的容量扩充性问题,选择便于扩容的通信方式。从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出发。还必

浅谈铁路通信系统的技术与应用

李强

(中铁四局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40)

摘要:出行的旅客需要在列车上事受如同在办公室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同时,为保证行车安全,实现有效的人机控制和提高运输效率,也要隶建立一个功能更加完善的,技术构成更加先进的铁路通信网。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生词:铁路;通信系统;建立新世纪的通信技术是先进的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与光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它将向着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高速化及个人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通信要彻底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包括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信息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出行的旅客也需要在列车上享受如同在办公室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比如同其它入进行语音、数据、传真、蘅像等

与进入其管辖区段的列车车长以及列车司机之间的通话联系。当列车即将进站或郎将出站时,这些通话才进行,否则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则在歹fj车运行于区间时,通话一般不进行,这主要是从节约频率资源,减少同频干扰的角度出发的。但是。随着铁路现代化改造进程的迅速推进,从前单一的无线列调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铁路无线通信的需要,这样就迫切需要建设一套适合于铁路现代化运营指挥需要的先进的无线通信系统。这一系统应该采用小区制,并完成大三角功能。也就是说,系统必须可以实现调度中心与车站值班员之间、车站值班员与列车司机之阕、歹lj车司枧与调度中心之圆的通话功能,必须可以实现线路管理区间的公务移动通信功能,同时还必须能够实现调度中心与列车司机室之间实时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基于这一想法,构成铁路无线通信接入网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无线通信方式的集群通信方式、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方式、cD—MA移动通信方式。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是通信与微处理机技术、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集交换、控制、通信于一体,通过无线拨号的方式把一组信道自动最优地动态分配给系统内部用户,最大限度缝和用系统资源和频率资源,降低系统内呼损,提高服务质量。由于它具有群呼、组呼、强插、强拆等功能,特别适合于调度指挥以及应急、抢险等场合,并较好地解决了通信频率合理分配的同题,医两倍受专妲运营管理部门的青昧。被确定为现行铁路移动通信方式的首选类型。但是这一系统还具有一定的缺点。主要包括采用动态的频率分配。没有考虑与周围公用网的有效融合同题,没有先进的路由合理选择功能,并且在建立通路和自动过网时存在信息丢失现象,保密性不强,容易受干扰等,这些缺点对于话音通信的影响不大,但是会对列车与调度指挥中心之问的实时双向数据通信造成较大的误码。因而对于要求较高数据通信误码率的场合并不适合。

考虑到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在越区切换过程中会存在信息的损伤。因此将数据通信部分交由无线列调系统来完成。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仅进行区间通信(如大三角功能的话音通信,公务通信以及应急抢险通信等)。并留有调度电话进入的余地和接人公用通信网的功能。这一系统将是我国铁路以集群通信的方式为无线接入系统的第一例,也是我国铁路通信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

2铁路无线接入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开发应用的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信道利用率高、组网灵滔等优点,能够

责任编辑:宋义

信息交流,还要接人国际互联网。另外,随着铁

路列车向高速化与准高速化方向的迈进,为保证行车安全,实现有效的人机控制和提高运输效率,也要求建立—个功能更加完善的、技术构成更加先进的铁路通信网。

要想使上述构想成为现实。就必须打破常规的铁路通信网的接入方式。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的传输秘接入方式,实现铁路通信网的升级,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发挥铁路通信网在国民经济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l铁路接入网技术的现状由于铁路列车具有高速运动的特点,因而无线(移动通信)接入网在铁路通信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当然,固定位露的车站(场)、单位以及各种固定设拖之间的通信方式,首选方案仍是采用sDH光同步数字传输设备进行缰建。同时应考虑采用ATM交换以及网络IP通信等先进技术来构成通信主干同及光纤用户接入网。

另外,采用远端用户单元(RSU)翻数字环路载波(DLc)设备,组网更灵活、方便。组网的过程中要把投资与效益综合统筹来考虑,使系统不仅满足现在乃至几年内铁路通信的需求.而且还能够为出行的旅客及地面用户提供先进的电信业务,并且还需具备便于扩容的功能。按照通信网被分为主干网、局域网和接入网等三部分的构思来看,铁路通信网也可以通过上述划分方法进行。就铁路的通信网来看,接入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包括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两大部分,下面主要讨论铁路的无线接入网。

铁路通信网是为旅客和铁路公务、应急抢险、行车维修等人员提供及时可靠的通信,以提高服务等级和运输效率。保证列车的安全,达到高效运营而建立的,它是一种集列车公务通信和区间移动作业通信为一体的列车移动通信系统。但是铁路结构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该系统与公用移动通信网和区域性的专业移动通信网的差别,它是一种属于线面结合、以线为主的链状网。

铁路通信的无线接入部分目前仅有的是400MHz的无线列词系统,它完成车站值班员

须与别的系统(如微沥租用线路等)结合起来

构成—个统一的整体,以此提供必要的备份。

铁路通信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向着与公用网相融合的方向,并达到与公用网的统一。从而使得用户无论是在运行中的列车上,还是在铁路网的覆盖区域均能够通过铁路通信网进行如同办公室一样方便的信息交流,如进行电话联络,宽带的数据通信和图像传输,接人In—temet等。而要满足这一要求,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已经远远不够,GsM《R)和瑷行的CDMA技术也不能达到这一要求。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惟有第三代的CDMA技术才可能担当起这一重任。因此.铁路通信网的无线接入部分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必须是朝着第三代cDMA的方岗。当然,并不是说第三代的CDMA技术就可以直接用来完成未来的铁路无线接入系统的功能.如同GSMR一样,必须将铁路通信所必备的功能(如群呼、组呼、优先级别、强插、强拆等功能)融入这一技术之中,形成具有铁路通信特有要求的公用无线通信接入网。

总结

铁路通信网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有力工具。元线接入技术在铁路通信网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铁路通信网应该顺应当今通信技术的发展潮流和市场的需要,在保证铁路通信要求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接入方式,同时做好通信系统的基础与保护工作,以便更好的为旅客服务。

参考文献f11钟章队,王文静.我国高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审j式探讨1月.铁道通信信号,200l,37(4):4_7.【21钟章队.21世纪通信新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512—515.

万方数据 

浅谈铁路通信系统的技术与应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强

中铁四局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40黑龙江科技信息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8,""(5)1次

参考文献(2条)

1. 钟章队. 王文静 我国高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制式探讨[期刊论文]-铁道通信信号 2001(04)2. 钟章队 21世纪通信新技术 1999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神凤敏. 张文垚. Shen Fengmin. Zhang Wenyao 铁路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基本功能检验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6,3(4)

本文根据铁路运输调度通信的特点,提供了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基本功能检验要求,检验配置及测试检验方法.铁路数字调度通信系统的检验和测试涉及多个方面,本文重点介绍铁路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基本功能检验.包括调度交换设备单机功能检验、调度通信系统功能检验,同时结合铁路现场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不同型号数字调度系统间互联功能检测以及调度交换机系统与GSM-R系统间互联功能检验.

2.学位论文 田博 铁路新型应急通信系统应用研究 2006

基于E1传输方式的第一代铁路应急通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铁路应急通信的要求,通信系统IP化是该领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基于IP的铁路新型应急通信系统,新系统基于对原有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功能进行了优化设计,实现了多路图像、语音、数据三维一体传输,满足了国家对铁路应急通信的要求。

第二,通过对铁路第一代应急通信系统设备进行重新设计并进行了设备测试,将第一代铁路应急通信系统采用的“电路型多路复用器(MUX)”设计为“IP型多路复用器(IP MUX)”使该部分设备生产成本降低30%。

第三,本文对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现场设备视频模块进行深度开发。对相应板卡进行了重新改进。最终选定作为铁路新型应急通信系统图像功能实现的模块降低了重量、体积缩小了一半,该部分设备价格降低了20%,降低了成本。

第四,铁路新型应急通信系统对现场无线影音传输设备进行进一步研究,选定的设备解决了第一代应急通信系统现场图像传输设备传输距离小于700米;图像易受干扰、图像不够稳定的问题,使现场图像及声音效果有良好的真实还原度,实现该部分设备成本降低了50%。

第五,设计了渝怀线铁路新型应急通信系统技术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配置。渝怀线铁路新型应急通信系统具有先进性、实用性、集成性、可扩展性、便利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通过本文对多路复用器、现场设备视频模块和现场无线影音设备的设计,使系统整体成本降低了30%,大大节约了渝怀线应急通信系统工程投资,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期刊论文 孟凌凌. 胡鹏飞. MENG Ling-ling. HU Peng-fei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5,14(11)

开发高效的铁路应急通信系统有利于减少事故损失,防止灾害扩大,这对于保障铁路的运输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针对铁路通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铁路通信专网的拓扑结构,然后介绍了应急抢险通信系统的设计结构,根据功能划分出基本模块与各级设备的专用模块以便于灵活地进行系统的开发,最后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描述了基本模块设计的概况.

4.期刊论文 韦鸽 航站楼内部通信系统在铁路客运站应用的初探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8,5(4)

本文介绍了航站楼内部通信系统的概念及特点,对内部通信系统的性能、功能、终端和接口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内部通信系统在铁路客运站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5.学位论文 史文玮 铁路综合业务数字调度通信系统的研究 2005

铁路区段调度通信系统是供行车调度员与其所管辖的指挥区段内各车站值班员之间进行业务联系的专用通信设备,是为铁路运输行业提供实时信息、实现铁路运输统一指挥的重要手段,因而调度通信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铁路高速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研制符合中国铁路运营特色,具有数字化、综合化、组网灵活等特点的调度通信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基于数字程控交换技术、时分复用技术、光传输技术、计算机控制等技术,研究铁路数字调度系统总体结构,建立调度系统的组网方案,设计数字中继接口,并进行系统可靠性分析。

1.分析铁路调度系统的用户需求,研究铁路调度系统总体结构,剖析调度系统组成特点及各模块的功能。

2.研究光接入网传输技术、网络自愈技术,分析传输设备、业务种类等因素对铁路调度通信组网方式的影响,结合铁路现场现有的传输条件,本着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建网原则,设计适合铁路沿线复杂设备条件下的多种调度组网方案。

3.依据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帧结构、帧同步等要求,进行数字中继接口电路的软硬件设计,实现话音、控制信息的复接、分接过程,进行信令处理,完成同步、误码等指标检测告警等功能。

4.从调度系统的不可用度、交换网络的阻塞概率以及数字中继保护容量等方面分析调度系统的可靠性。 5.给出数字调度系统具体应用实例,验证设计的实用性。

6.期刊论文 吴春可 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在铁路专网中的应用 -通信管理与技术2004,""(5)

介绍了铁路专用通信系统的分类、特点和使用现状,重点论述了数字式调度通信系统在铁路专网中的应用.

7.期刊论文 李振海 大准铁路通信系统改造方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4)

大准铁路通信系统是指挥列车运行,组织铁路运输生产,提高效率,保证行车安全,传输各种信息及公务联络的重要设施.自1994年10月正式开通使用以来,为保证铁路运输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大准铁路运量的增大及设备的老化,一些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影响了铁路运输生产及安全,本文提出了系统改造的方案,供参考.

8.学位论文 王予平 铁路战备无线接入及综合业务通信系统研究与开发 2004

铁路战备通信是战时临时指挥铁路运输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随着铁路通信数字化改造建设不断深入,目前的战备通信已无法适应数字通信的要求,而且战备通信的设备陈旧、老化,有些根本无法使用。因此,开发适合我国战时应急通信的设备,对于保证战时铁路运输的畅通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首先从《铁路战备无线接入及综合业务通信系统》的研发项目的背景入手,针对当前铁路战备通信站电缆以及终端设备年久失修,性能落后,无光纤接入的实际,从应急、节省投资的角度提出了采用无线接入以及数字化综合业务通信系统的合理解决方案。该方案在经过专家评审后,由铁道部立项研制。文中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结构,它包含无线链路、综合业务接入、电源、室外天线等部分组成,并对他们之间实现关系进行了描述。文章论述了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关键技术的特点,既抗干扰性能强、抗多径衰落能力强、有很强的隐蔽性及保密性等优点,并从理论的角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系统样机完成研制后,对系统进行了现场试验,文中对整个系统的试验方法、试验过程进行了叙述,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结果证明,整个系统能满足当前战备应急通信指挥的需要,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有所突破。最后文章叙述了该系统的应用前景以及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9.期刊论文 安旭 浅谈铁路通信系统开通的技术准备及组织工作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8)

以黔桂线新都匀站通信工程开通为例,详细阐述了铁路通信系统开通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及施工组织步骤,对铁路通信系统的调测开通具有指导意义.

10.期刊论文 赵晖. ZHAO Hui 从GSM-R的应用看铁路通信系统的发展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3(15)

本文主要描述了中国铁路通信系统的几十年来的发展历史,并通过对GSM-R系统具体原理和即将投入运营的合宁高速铁路GSM-R系统的具体应用的介绍,充分说明了GSM-R系统是铁路未来通信发展的方向,是铁路跨越式发展,全面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里程碑.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ljkjxx200805059.aspx授权使用:武汉理工大学(whlgdx),授权号:fd2b7289-a42f-4df1-8dcd-9e2e0121b314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4日


相关内容

  • 铁路通信的发展趋势
  • 铁路通信的发展趋势 铁路通信网发展至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模拟到数字,从电缆到光缆,从PDH到SDH,从STM到ATM,从ATM到IP/DWDM--.一代又一代新技术.新系统层出不穷.然而,绝大多数新技术.新系统都是应用于骨干网中,用户接入网仍为模拟双绞线技术所主宰.由于社会经济和通信技术的发 ...

  • 现代铁路信号融入通信技术探析.doc
  • 现代铁路信号融入通信技术探析 作者:张新红 来源:<大陆桥视野·下>2013年第05期 摘 要 本文分别从故障-安全技术.数字信号技术的发展.通信信号一体化.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对通信技术融入信号发展进行概括,对未来信号通信技术的融合趋势进行客观展望. 关键词 信息融合 通信技术 信号技术 ...

  • 铁路信息化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5-2020年中国铁路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 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1501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 ...

  • 浅谈铁路信号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整合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铁路信号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整合 作者:魏志峰 周顺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07期 摘 要:把现代通讯设备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有效结合,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科学分析与快速计算功能,进一步提高铁路信号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安全保障 ...

  • 移动信息化产品包推荐方案---铁路行业
  • 移动信息化产品包推荐方案 --铁路行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3月 目 录 1 行业背景介绍 ............................................................................................ ...

  • 铁路通信相关名词解释
  • 铁路通信相关名词解释 1.铁路6T系统简介 THDS(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Track Hotbox Detection System) TFDS(货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Trouble of moving Freightcar Detection System) TADS(货车滚动轴承早期 ...

  • 1铁路信息化现状
  • 铁路信息化与应用现状 摘要:随着近年来科技不断的发展,铁路的信息化已逐步走向成熟,目前支持铁路运转的信息系统主要有: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铁路调度指挥管理系统.铁路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加强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规划建立直 ...

  • 9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
  •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 北京久盛鸿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目 录 一.前言 二.铁路应急系统概述 三.应急通信系统提供的基本业务 四.应急通信系统接入方式 五.应急通信现场设备主机特点 六.相关检测报告 七.供货业绩 第一部分 前 言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是在铁路发生自然灾害.行车事故或其他突发性公共 ...

  • 云计算在铁路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 2011年10月第47卷第10期铁道通信信号 RAILWAY SIGNALLING &COMMUNICATION October 2011Vol. 47 No. 10 云计算在铁路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樊子锐 * * 冯晶晶* 丁 **扑* 摘要: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铁路系统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