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王俊娟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培养孩子们受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地学习,
勇敢地面对失败。面对这样的孩子,更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面对现实,找找原因之所在,在认清自己之后,以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心态,调节自我,战胜自我,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教育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的价值。“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样才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教其反思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就不能正确面对,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他们不善言辞,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出与别人的差距,从小进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教育,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生存习惯,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二)遇到困难,学会解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家长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不能迁就孩子、娇惯孩子、溺爱孩
子。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认为孩子只有一个,事事都要顺从事事都包办。要重视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希望家长随时与教师保持沟通,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我相信具备健康心理和经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将来他们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受到打击,学会面对
人生的致命点就是经受不了打击,有的人一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不能接受,不能正确对待。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受到一些大小不同的打击,小学生也不例外。然而多数孩子娇生惯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哭哭啼啼,依赖家长和老师。如何培养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带来的打击?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学会面对自己
当自己受到打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想想造成受打击的原因。如果是自己造成的,就要敢于承担责任,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2、学会面对父母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与家长产生抵触,不服从家长,甚至于向家长示威。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险的边沿,教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
一是采取开展活动的方式,使孩子在活动中明理,查找自己的不对;二是采取交流的方式与孩子们沟通,理解父母用心的良苦;三是举生活的实例,明辨对错,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实,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我们要学会面对挫折和打击。只有那些敢于面对人生坎坷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才是最了不起的人。
(四)心中不快,学会交流沟通
交流和沟通使矛盾化解。只有善于交流和沟通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而有的小学生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在心里。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不能健康成长。面对这样的孩子,告诉他,要做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心中有什么不快的事找伙伴、信赖的人说一说、摆一摆,在交流中对方会帮助你解决疑难、排除困惑。 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强者。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铸造人生的辉煌。我希望孩子们在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都能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真正强者!
家长学校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王俊娟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培养孩子们受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地学习,
勇敢地面对失败。面对这样的孩子,更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面对现实,找找原因之所在,在认清自己之后,以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心态,调节自我,战胜自我,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教育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的价值。“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样才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教其反思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就不能正确面对,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他们不善言辞,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出与别人的差距,从小进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教育,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生存习惯,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二)遇到困难,学会解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家长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不能迁就孩子、娇惯孩子、溺爱孩
子。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认为孩子只有一个,事事都要顺从事事都包办。要重视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希望家长随时与教师保持沟通,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我相信具备健康心理和经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将来他们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受到打击,学会面对
人生的致命点就是经受不了打击,有的人一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不能接受,不能正确对待。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受到一些大小不同的打击,小学生也不例外。然而多数孩子娇生惯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哭哭啼啼,依赖家长和老师。如何培养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带来的打击?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学会面对自己
当自己受到打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想想造成受打击的原因。如果是自己造成的,就要敢于承担责任,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2、学会面对父母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与家长产生抵触,不服从家长,甚至于向家长示威。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险的边沿,教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
一是采取开展活动的方式,使孩子在活动中明理,查找自己的不对;二是采取交流的方式与孩子们沟通,理解父母用心的良苦;三是举生活的实例,明辨对错,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实,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我们要学会面对挫折和打击。只有那些敢于面对人生坎坷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才是最了不起的人。
(四)心中不快,学会交流沟通
交流和沟通使矛盾化解。只有善于交流和沟通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而有的小学生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在心里。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不能健康成长。面对这样的孩子,告诉他,要做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心中有什么不快的事找伙伴、信赖的人说一说、摆一摆,在交流中对方会帮助你解决疑难、排除困惑。 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强者。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铸造人生的辉煌。我希望孩子们在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都能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真正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