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3月份月考质量分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3月质量监测分析

槐树中心小学 桂香勇

一 、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内容覆盖面广,题型多样,而且对每一部分的内容均有涉及,全面的考察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思维的灵活性。试卷共分六个大题,大体为填空、选择、判断、计算、操作、解决问题等。

二、 质量分析;

应考人数31人,全部参考,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1分,人均分为65分,及格率为65%,双及格率58%(其中夏淼、陈绪波、程阳、焦文清语文及格数学未及格),优生率为26%,双优生率13%,低分率13%。90-100分3人,其中100分两人(寇华林、何政洋),张珊92分;80-90分5人(刘霜、徐志杰、徐洋、刘焰城、金兵);70-80分7人(徐冉、张志鑫、徐义昊、徐成玲、夏召鑫、李登卓、安鑫);60-70分5人(刘森、徐家梁、陈艺樊、蔡炟、吉涛);30-60分7人(陈婷、夏淼、陈绪波、刘衡露、舒建博、焦文清、张航);30分一下4人(程阳、宋开霖、何秀安、胡静钰)

三、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是填空,大部分学生做得还可以,除部分基础太差的学生错的比较多。在这一题中,学生出现的错误集中在第1、2、4、6、8、10这五题上。第一题、第六题考的是学生的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是由于马虎大意(徐志杰、吉涛、金兵、蔡炟、李登卓、徐家梁、陈绪波、刘衡露、刘焰城、夏淼陈婷、夏召鑫),有的同学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何秀安、程阳、胡静钰、宋开霖、张航、舒建博);第二题考的是有余数的除法,除了像何秀安、程阳、胡静钰等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外,就只有徐义昊因粗心大意出现错误,其他均未出现错误。第四题、第八题、第十题这几道题类似的题型已经做

过练习,考试时只是改变了数字,但是有的学生的思维比较固化、不愿意动脑筋,同时由于平时训练不够、练习的比较少,所以才出现错误。

第二题是选择,这一题做得比较好,除部分学生基础太差,大部分同学都是全对,但是仍有部分同学由于审题不够认真,题目没有看清楚,出现失误。这一题的错误集中在第12、13两题上。

第三题是判断,这一题全班有16位同学全对,其他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只错了一道。这一题集中在第16题上,学生对减法的结合律的逆运算掌握的不是很好,他们只会将减法的结合律顺着运用,不会逆着运用。这充分说明了平时训练不够,这类题型做的比较少。 第四题是计算,在这一大题中丢分比较严重。这一题共三道小题,第一题直接写出得数,这一题除部分粗心的同学外,其他同学都是全对;第二题梯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这一题只有三位同学全对,大部分同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分,有的同学仅仅只对了一道题,这一题涉及到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和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有的同学是对法则和定律理解不清,但更多的是在计算上出现失误、抄错数字等问题;第三题列式计算,这一题得分比较高,除了部分同学审题不清,出现失误,其他都没问题。从学生做题的结果来看,说明了学生在平时计算式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训练过少,老师没有严格要求学生所致。

第五题是操作题,画出立体图形不同侧面的平面图,这一题基本上是全对,除极个别同学之外,这一题没有出现丢分的情况。

第六题是解决问题,这一题是本次丢分最严重的一题。本题共计30分,除了两位同学的满分外,其他同学均有丢分,少的十五分,多的有25分,甚至有的基础太差的同学这一题没得分。一是平时训练比较少,对这类题型学生接触比较少,遇到此类题目不知该从何处

下手。二是是学生对题意不理解,读题不认真,导致错误较多。

四 、存在的问题:

学生方面:

1、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性的知识出现错误;

2、学生平时学习浮于水面,缺乏主动学习性,对于不懂的问题没有能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

3、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好,没有注重开放性解题训练;

4、学生审题能力不强,灵活性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

5、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6、应考技巧有待加强。

老师方面:

1、平时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作业布置,对学生的检查、督促不够;

2、对学生关心不够,尤其是学困生缺少关怀,导致部分学困生考试分数较低,拉低了班级平均分和及格率;

3、平时训练不够,对于很多知识点、题型平时都已经讲到,但是由于训练较少,学生掌握不牢,在做题时模棱两可,出现错误;

4、对教材钻研不够,没能准确把握大纲要求,导致上课效率不高,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5、教学形式比较死板,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在课堂上多以讲述为主,学生参与率不高,学生缺少学习兴趣,课堂没有效率,学生学习成绩提不上来。

五、改进措施;

1.在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巩固。要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式题训练,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细心习惯是导

致失分的重要原因。平时要让学生认真读,抓字眼,重要字眼要重读,指导学生会读题,有条理地读完整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3.加强对后进生的针对性有效辅导。对学困生要多鼓励、多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悟、去理解、去掌握数学知识。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认真钻研教材,创新教学方式,立足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积极放手,在40分钟的课上有效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

6.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及应考技巧训练。

四年级下册数学3月质量监测分析

槐树中心小学 桂香勇

一 、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内容覆盖面广,题型多样,而且对每一部分的内容均有涉及,全面的考察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思维的灵活性。试卷共分六个大题,大体为填空、选择、判断、计算、操作、解决问题等。

二、 质量分析;

应考人数31人,全部参考,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1分,人均分为65分,及格率为65%,双及格率58%(其中夏淼、陈绪波、程阳、焦文清语文及格数学未及格),优生率为26%,双优生率13%,低分率13%。90-100分3人,其中100分两人(寇华林、何政洋),张珊92分;80-90分5人(刘霜、徐志杰、徐洋、刘焰城、金兵);70-80分7人(徐冉、张志鑫、徐义昊、徐成玲、夏召鑫、李登卓、安鑫);60-70分5人(刘森、徐家梁、陈艺樊、蔡炟、吉涛);30-60分7人(陈婷、夏淼、陈绪波、刘衡露、舒建博、焦文清、张航);30分一下4人(程阳、宋开霖、何秀安、胡静钰)

三、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是填空,大部分学生做得还可以,除部分基础太差的学生错的比较多。在这一题中,学生出现的错误集中在第1、2、4、6、8、10这五题上。第一题、第六题考的是学生的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是由于马虎大意(徐志杰、吉涛、金兵、蔡炟、李登卓、徐家梁、陈绪波、刘衡露、刘焰城、夏淼陈婷、夏召鑫),有的同学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何秀安、程阳、胡静钰、宋开霖、张航、舒建博);第二题考的是有余数的除法,除了像何秀安、程阳、胡静钰等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外,就只有徐义昊因粗心大意出现错误,其他均未出现错误。第四题、第八题、第十题这几道题类似的题型已经做

过练习,考试时只是改变了数字,但是有的学生的思维比较固化、不愿意动脑筋,同时由于平时训练不够、练习的比较少,所以才出现错误。

第二题是选择,这一题做得比较好,除部分学生基础太差,大部分同学都是全对,但是仍有部分同学由于审题不够认真,题目没有看清楚,出现失误。这一题的错误集中在第12、13两题上。

第三题是判断,这一题全班有16位同学全对,其他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只错了一道。这一题集中在第16题上,学生对减法的结合律的逆运算掌握的不是很好,他们只会将减法的结合律顺着运用,不会逆着运用。这充分说明了平时训练不够,这类题型做的比较少。 第四题是计算,在这一大题中丢分比较严重。这一题共三道小题,第一题直接写出得数,这一题除部分粗心的同学外,其他同学都是全对;第二题梯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这一题只有三位同学全对,大部分同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分,有的同学仅仅只对了一道题,这一题涉及到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和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有的同学是对法则和定律理解不清,但更多的是在计算上出现失误、抄错数字等问题;第三题列式计算,这一题得分比较高,除了部分同学审题不清,出现失误,其他都没问题。从学生做题的结果来看,说明了学生在平时计算式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训练过少,老师没有严格要求学生所致。

第五题是操作题,画出立体图形不同侧面的平面图,这一题基本上是全对,除极个别同学之外,这一题没有出现丢分的情况。

第六题是解决问题,这一题是本次丢分最严重的一题。本题共计30分,除了两位同学的满分外,其他同学均有丢分,少的十五分,多的有25分,甚至有的基础太差的同学这一题没得分。一是平时训练比较少,对这类题型学生接触比较少,遇到此类题目不知该从何处

下手。二是是学生对题意不理解,读题不认真,导致错误较多。

四 、存在的问题:

学生方面:

1、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性的知识出现错误;

2、学生平时学习浮于水面,缺乏主动学习性,对于不懂的问题没有能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

3、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好,没有注重开放性解题训练;

4、学生审题能力不强,灵活性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

5、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6、应考技巧有待加强。

老师方面:

1、平时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作业布置,对学生的检查、督促不够;

2、对学生关心不够,尤其是学困生缺少关怀,导致部分学困生考试分数较低,拉低了班级平均分和及格率;

3、平时训练不够,对于很多知识点、题型平时都已经讲到,但是由于训练较少,学生掌握不牢,在做题时模棱两可,出现错误;

4、对教材钻研不够,没能准确把握大纲要求,导致上课效率不高,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5、教学形式比较死板,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在课堂上多以讲述为主,学生参与率不高,学生缺少学习兴趣,课堂没有效率,学生学习成绩提不上来。

五、改进措施;

1.在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巩固。要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式题训练,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细心习惯是导

致失分的重要原因。平时要让学生认真读,抓字眼,重要字眼要重读,指导学生会读题,有条理地读完整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3.加强对后进生的针对性有效辅导。对学困生要多鼓励、多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悟、去理解、去掌握数学知识。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认真钻研教材,创新教学方式,立足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积极放手,在40分钟的课上有效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

6.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及应考技巧训练。


相关内容

  •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研计划
  •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研计划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新的一个学期又拉开了序幕.在上学期,我们五年级数学教研组通过开展互相听课.评课.讨论教学方法.业务学习等教研活动,每个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顺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均有所提高.为了使本学期的数学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我组特制 ...

  • 二年级教学计划下册
  • 一.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①.结合详细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详细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 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

  • 小学高年级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本
  • 小学高年级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本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总目标,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关键,狠抓教学规范建设,抓常规养习惯,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以求真.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创新小班化教 ...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想一想,填一填 (30分) 1. 在0.5,-3,+90%,12,0,-73.2,+6.1,+32 这几个数中, 正数有( ),负数有(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为20 m ,乙地海拔高度为108 ...

  • 五年级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
  • 五年级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教育学生的节约用水,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 ...

  • 201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单元测试题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单元测试题 (内容:统计)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32 分) 1.小明15岁,红红17岁,两人的平均年龄是( )岁. 2.小李走了5步,一共走了340厘米,小李平均每步走( )厘米. 3.明明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17页,第二天读了23页,第三天读了 20页,他平均 ...

  • 六年级下册数学园地
  • 六年级下册 数学园地 一.负数 一.填空.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 23.+8.7读作( ),-5 ...

  • 六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试卷
  • 六年级数学一·二单元测试卷 名次___ 姓名_____ 得分_____ 一.填空.(40分·第18小题2分.)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 ...

  •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学反思
  • 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四单元.年.月.日教学反思 1.数学内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激动和高兴的心情,再让师生一起记住这难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