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心物观中的自由精神

第33卷第3期2007年7月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Q烈GHAINATIoNALr】rⅡ添INST玎Ⅱ7.1m

(绷ldal鳃k毗es)

VOL.33

No.3July.2007

论庄子心物观中的自由精神

周立梅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自由精神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本文通过对庄子心物观分析,旨在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庄子自由精神的内涵和实质。进而探求庄子自由观的思想价值和现代启示。

关键词:庄子;心物观;自由精神;思想价值;现代启示中圈分类号:B22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5447(2007J03一o008一雩

在庄子“心一物一道”的整体思想结构中,心物

观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无论是“万物齐一”的本体论,还是“齐是非”的认识论,都为心物观的生存哲学奠定了基础。庄子的心物观集中体现了庄子哲学的核心精神。那么,庄子心物观展示了一种怎样的精神?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庄子哲学精神的思想价值?这种精神是否有现代意义?本文将从分析庄子心物观人手,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庄子心物观的思想核心是一种自由精神庄子处于动荡混乱的战国中期,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发生激烈变化,社会充满了残暴贪婪,人们为了名利尔虞我诈。社会的混乱和人生的痛苦促使庄子对人生苦难的根源和解脱途径进行反思和求索,这些反思和探索集中体现在他的心物观中。

在庄子的心物观中,物是指与“我”这个主体相对应的外在存在(即一切人、事、物)。庄子哲学中的“心”则有两种含义,其一是世俗或经验的,而另一种则是理想超验的,它可以泯是非、能悟道,是庄子所谓“逍遥”状态中的“心”。而前者是“与物相斗”之“心”,人的欲望也就由此而生。庄子心物观中的“心”主要是前者(即人的主观欲望).。心物关系就是彼我关系(庄子哲学中的“我”几乎就是“心”)。庄子认为,人生所有痛苦都来自心物关系

子看来,由于心对物的追逐,现实的人生总是被外物所累,“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掏,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人为了适应社会,追名逐利,终日竭尽心智,勾心斗角,心灵不得安宁。结果,在心与物的对立中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心力疲惫却不知归宿所在,失去了人的自由和人性的尊严。对此,庄子认为人是身心相关联的存在物,人与物的不同不在于人有身而在于人有心。正是由于“心”支配“身”,从而导致了人与物的分离和对立。庄子所处时代的动荡黑暗使他认识到了个体人的有限和世事难为,并产生了“命定观”。庄子言:“泰初有无,无有无各,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一相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目然之间,谓之命。”所谓“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异己力量,是一种包含了偶然性在内的客观必然性。既然“物”终究不可为,那么,消除物我之间的对立,解决人生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从心下手,要“心如死灰”、“吾丧我”,也就是要消除人的主观欲望。这样,“我”与物便具有“形”上的一致性,万物就齐一了。为了达到万物齐一,庄子还提出了一系列精神修炼的方法,如“坐忘”、“心斋”。实际上,庄子“心如死灰”、“吾丧我”的过程是一个改变已有思想方式从而展开了另一种人生境界的过程。这个新的人生境界即“物莫之伤”,“我”又不肯“以物为事”,超脱天下万事万物之上。这也就是庄子的“逍遥”:“若夫乘天地之正,

之中,更进一步说是“心”即人的主观欲望。人生之

所以充满焦虑、失意、惊恐,是因为“心”的不安定,心“一受其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在庄

收稿日期:2006—09—13

作者简介:周立梅(1966一),女,江苏沭阳人,青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讲师。

第33卷

周立梅:论庄子心物观中的自由精神

存在,必然倾向于物质欲求的满足,这种倾向无须教

导、无须努力即存在,人自然而然地追求外物。那么,人所缺少的是对主观欲望的克制、求诸于精神修

以精神超越物质对人的束缚,这样的自由似乎缺乏物质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则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人类超越物质生产的此岸,达到真正自由的彼岸,使自由的实现有了物质基础。实际上,真正的通达自

养的自觉意识和对超功利的独立人格的追求。特别

是在现代世界,日益严重的人对于物的异化现象说

由之路似乎在于寻求物质基础的获得和精神内求之间的一种平衡。这两者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但

精神自由更具目的性和根本性。说明精神自由状态是自由的最终展现,这种状态中人的精神意志对客观物质存在的超越是自由的最终本质,这是庄子自由精神的思想价值。在人类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始终存在着人在物面前的异化,庄子正是出于对这种人生困境的洞察指出了人追求自由更应该内求于

明了人对自身物质欲望缺乏节制。如果人们不对自

身的物质欲望加以合理抑制,那么,无论生产力多么发达,人终究是不自由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达自由境界似乎精神内求更重要。这种价值观念对现代社会的个人生活方式的优化以及现代的发展模式的转变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即使我们承认人类可以极大地发展生产力,最终超越物质领域而进入真正自由的彼岸,那么,在此之前的人岂不是注定要处于不自由状态?在马克思主义将真正自由推向

精神。庄子的这一思想无论是对微观个体的生存方式还是对宏观人类整体的发展模式都有着极为深刻

的启示意义。参考文献:

[1]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2004.

[2]郁建兴.论庄子的人生哲学[J].浙江大学学报,1994,(4).

遥远未来时,庄子则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就在现在,

在我们心中。前者主要是对宏观人类历史发展趋势而言,是一种历史性展望。后者更主要地是对微观个体人而言,更具有当下性。综上所述,庄子从“心”即人的主观欲望的改造人手,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寻求自由的思想与自由要有物质层面支撑的思想同样重要。可见,在某种意义上特别是现代社会中庄子的这种思想更具根本性和现实意义。

庄子和马克思主义在人的自由这个问题上都认

[3]郭君.论庄子的人生哲学[J].山东师范大

为人的不自由是“心物”或者说人与外物的对立造

成的。他们对自由本质的理解都包含着“对客观物质存在的超越性”这一思想。不同的是,庄子主要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4]崔宜明.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

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星全成)

AbouttheSpiritof

FreedominViews

on

Mind

and

Matter

ofChuangTzu

ZHoULt—mei

Abstract:Thespiritoffreedomisthe

core

ofChuangTzuthought.Thisarticleanalyzesfromtheviews

on

mindandmattertotheintentionandsubstanceofhisspiritoffreedom,thentoresearchforthethoughtvalueandrevelationofmoderntimesofChuangTzu.

Keywords:ChuangTzu;theviews

times

Oil

mindandmatter;spiritoffreedom;thoughtvalue;revelationofmodern

10

论庄子心物观中的自由精神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周立梅, ZHOU Li-mei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INSTITUTE(SOCIAL SCIENCES)2007,

参考文献(4条)

1.陈少明 及其影响 2004

2.郁建兴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4)3.郭君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 1994(02)

4.崔宜明 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阐释 199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qhmzxyxb-shkxb200703003.aspx授权使用:重庆大学(cqdx),授权号:b8b3774a-2b92-4b69-943d-9e2c00aa6b1f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2日

第33卷第3期2007年7月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Q烈GHAINATIoNALr】rⅡ添INST玎Ⅱ7.1m

(绷ldal鳃k毗es)

VOL.33

No.3July.2007

论庄子心物观中的自由精神

周立梅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自由精神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本文通过对庄子心物观分析,旨在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庄子自由精神的内涵和实质。进而探求庄子自由观的思想价值和现代启示。

关键词:庄子;心物观;自由精神;思想价值;现代启示中圈分类号:B22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5447(2007J03一o008一雩

在庄子“心一物一道”的整体思想结构中,心物

观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无论是“万物齐一”的本体论,还是“齐是非”的认识论,都为心物观的生存哲学奠定了基础。庄子的心物观集中体现了庄子哲学的核心精神。那么,庄子心物观展示了一种怎样的精神?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庄子哲学精神的思想价值?这种精神是否有现代意义?本文将从分析庄子心物观人手,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庄子心物观的思想核心是一种自由精神庄子处于动荡混乱的战国中期,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发生激烈变化,社会充满了残暴贪婪,人们为了名利尔虞我诈。社会的混乱和人生的痛苦促使庄子对人生苦难的根源和解脱途径进行反思和求索,这些反思和探索集中体现在他的心物观中。

在庄子的心物观中,物是指与“我”这个主体相对应的外在存在(即一切人、事、物)。庄子哲学中的“心”则有两种含义,其一是世俗或经验的,而另一种则是理想超验的,它可以泯是非、能悟道,是庄子所谓“逍遥”状态中的“心”。而前者是“与物相斗”之“心”,人的欲望也就由此而生。庄子心物观中的“心”主要是前者(即人的主观欲望).。心物关系就是彼我关系(庄子哲学中的“我”几乎就是“心”)。庄子认为,人生所有痛苦都来自心物关系

子看来,由于心对物的追逐,现实的人生总是被外物所累,“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掏,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人为了适应社会,追名逐利,终日竭尽心智,勾心斗角,心灵不得安宁。结果,在心与物的对立中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心力疲惫却不知归宿所在,失去了人的自由和人性的尊严。对此,庄子认为人是身心相关联的存在物,人与物的不同不在于人有身而在于人有心。正是由于“心”支配“身”,从而导致了人与物的分离和对立。庄子所处时代的动荡黑暗使他认识到了个体人的有限和世事难为,并产生了“命定观”。庄子言:“泰初有无,无有无各,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一相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目然之间,谓之命。”所谓“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异己力量,是一种包含了偶然性在内的客观必然性。既然“物”终究不可为,那么,消除物我之间的对立,解决人生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从心下手,要“心如死灰”、“吾丧我”,也就是要消除人的主观欲望。这样,“我”与物便具有“形”上的一致性,万物就齐一了。为了达到万物齐一,庄子还提出了一系列精神修炼的方法,如“坐忘”、“心斋”。实际上,庄子“心如死灰”、“吾丧我”的过程是一个改变已有思想方式从而展开了另一种人生境界的过程。这个新的人生境界即“物莫之伤”,“我”又不肯“以物为事”,超脱天下万事万物之上。这也就是庄子的“逍遥”:“若夫乘天地之正,

之中,更进一步说是“心”即人的主观欲望。人生之

所以充满焦虑、失意、惊恐,是因为“心”的不安定,心“一受其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在庄

收稿日期:2006—09—13

作者简介:周立梅(1966一),女,江苏沭阳人,青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讲师。

第33卷

周立梅:论庄子心物观中的自由精神

存在,必然倾向于物质欲求的满足,这种倾向无须教

导、无须努力即存在,人自然而然地追求外物。那么,人所缺少的是对主观欲望的克制、求诸于精神修

以精神超越物质对人的束缚,这样的自由似乎缺乏物质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则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人类超越物质生产的此岸,达到真正自由的彼岸,使自由的实现有了物质基础。实际上,真正的通达自

养的自觉意识和对超功利的独立人格的追求。特别

是在现代世界,日益严重的人对于物的异化现象说

由之路似乎在于寻求物质基础的获得和精神内求之间的一种平衡。这两者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但

精神自由更具目的性和根本性。说明精神自由状态是自由的最终展现,这种状态中人的精神意志对客观物质存在的超越是自由的最终本质,这是庄子自由精神的思想价值。在人类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始终存在着人在物面前的异化,庄子正是出于对这种人生困境的洞察指出了人追求自由更应该内求于

明了人对自身物质欲望缺乏节制。如果人们不对自

身的物质欲望加以合理抑制,那么,无论生产力多么发达,人终究是不自由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达自由境界似乎精神内求更重要。这种价值观念对现代社会的个人生活方式的优化以及现代的发展模式的转变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即使我们承认人类可以极大地发展生产力,最终超越物质领域而进入真正自由的彼岸,那么,在此之前的人岂不是注定要处于不自由状态?在马克思主义将真正自由推向

精神。庄子的这一思想无论是对微观个体的生存方式还是对宏观人类整体的发展模式都有着极为深刻

的启示意义。参考文献:

[1]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2004.

[2]郁建兴.论庄子的人生哲学[J].浙江大学学报,1994,(4).

遥远未来时,庄子则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就在现在,

在我们心中。前者主要是对宏观人类历史发展趋势而言,是一种历史性展望。后者更主要地是对微观个体人而言,更具有当下性。综上所述,庄子从“心”即人的主观欲望的改造人手,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寻求自由的思想与自由要有物质层面支撑的思想同样重要。可见,在某种意义上特别是现代社会中庄子的这种思想更具根本性和现实意义。

庄子和马克思主义在人的自由这个问题上都认

[3]郭君.论庄子的人生哲学[J].山东师范大

为人的不自由是“心物”或者说人与外物的对立造

成的。他们对自由本质的理解都包含着“对客观物质存在的超越性”这一思想。不同的是,庄子主要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4]崔宜明.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

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星全成)

AbouttheSpiritof

FreedominViews

on

Mind

and

Matter

ofChuangTzu

ZHoULt—mei

Abstract:Thespiritoffreedomisthe

core

ofChuangTzuthought.Thisarticleanalyzesfromtheviews

on

mindandmattertotheintentionandsubstanceofhisspiritoffreedom,thentoresearchforthethoughtvalueandrevelationofmoderntimesofChuangTzu.

Keywords:ChuangTzu;theviews

times

Oil

mindandmatter;spiritoffreedom;thoughtvalue;revelationofmodern

10

论庄子心物观中的自由精神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周立梅, ZHOU Li-mei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INSTITUTE(SOCIAL SCIENCES)2007,

参考文献(4条)

1.陈少明 及其影响 2004

2.郁建兴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4)3.郭君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 1994(02)

4.崔宜明 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阐释 199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qhmzxyxb-shkxb200703003.aspx授权使用:重庆大学(cqdx),授权号:b8b3774a-2b92-4b69-943d-9e2c00aa6b1f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2日


相关内容

  • 庄子读书报告
  • 逍遥,游戏 内容提要:第一,具体到自由观上,庄子的自由则主要是精神上的超越.冥想和神秘体验:第二,不仅从"逍遥"的意义提供了这种论证,而且还特别从人们注意不够的"游"这个重要概念入手,考察了这一点,从而深化了庄子自由观的研究:第四,从宏观上揭示庄子自由观对中国 ...

  • 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 目 录 (一 )关于人的自由之说 1.自由之解 „„„„„„„„„„„„„„„ 2 2.庄子自由思想的成因分析„„„„„„„„„„ 2 (二)庄子个人自由思想具体分析 1.庄子个人思想之具体分析„„„„„„„„„„„ 4 (1)个人与自然界„„„„„„„„„„„„„„„ 4 (2)个人与社会„„„„ ...

  • 庄子自由观论析
  • 第6卷第1期2006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ol.6No.1Mar.2006 庄子自由观论析 万勇华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 20006 ...

  •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
  •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摘要"历代庄学的研究者无不重视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探析,本文从 整体上考量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深入分析.庄子第一 次在中国思想史上提出了人的自由问题,从而对自由的追求成为道家 思想乃至道教的一个永恒主题.在庄子那里,自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 状态 ...

  •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
  • 作者:郁建兴王新华 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5年03期 [内容提要]本文解庄子哲学为人生哲学.文中首先探讨了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本体论基础.接着阐述了庄子的人生理想及其理想人格,指出天人合一是庄子界设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自然无为与逍遥自由构成了这种境界两方面的内容,体现这种境界的理想人格兼有精神超 ...

  • 浅析庄子逍遥游思想的现代意义
  • 浅析庄子逍遥游思想的现代意义 作者:慈秀秀 来源:<学理论·下>2015年第05期 摘 要: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是庄子整个人生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们的现代生活具有一定的启示.庄子逍遥思想中的"自由观""人格观"和"相对观" ...

  • [庄子-逍遥游]追求的人生境界
  • <庄子·逍遥游>追求的人生境界 摘要:<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开篇,列内七篇之首,是贯穿全书的总纲,也是连接所有哲学问题的主线,意味深远.它既是<庄子>的逻辑起点,也是<庄子>的逻辑终点.庄子把现实生活中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在他看来,追求功 ...

  • 人教版必修五 逍遥游 教案
  • <逍遥游>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2.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 3.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 ...

  • 道论之下_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 第25卷第8期2009年8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 Q I U TE ACHERS COLLEGE Vol . 25 No . 8 August . 2009 道论之下: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靳 瑞 (河南省社科院, 河南) 摘 要:, .在发掘道性的过 程中, , .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