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启示

  摘要:我国语文写作教学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因为有升学考试和分数的因素,所以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语文写作教学,他的思想与观念对我们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语文写作;叶圣陶;指导      一、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一)重阅读轻写作   传统的写作教学围绕着考试这根指挥棒在转,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作文,于是写作教学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师生投入的较多,但收效不大: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作文因为难教,因为效果不明显而被教师当成了语文教学的副产品。不少学校竟为了增加阅读教学的时间而把作文课挤出了课堂;教师本人对作文教学兴趣不大或并不重视,仅仅将作文教学当作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至于学生的作文质量是否提高或者提高多少,教师则不是太在意。   (二)重技巧轻积累   传统的写作教学侧重于作文课上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对于写作素材如何进行积累,教师们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学生上作文课时总是冥思苦想,是“挤牙膏”式的写作,他们生活阅历普遍少,知识面又窄,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细致观察的耐性及深度。平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往往局限在课堂上,或者一堂课用来指导,一堂课用来写作,学生为了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任务,课余时间从不阅读课外书,不上网查资料,脑子里只有书本知识和少得可怜的生活常识。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自然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无情而言,无理而道。   (三)重模仿轻个性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求学生对范文进行认真的听讲、评价、模仿及记忆,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多看一些优秀作文,在大量的模仿练习中强化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写到类似的题目时学会套用。虽然这样做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它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没有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有的只是他人的经验之谈。为了得高分,学生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它不是那么高尚;为了得高分,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惟恐它是肤浅的。即使偶尔有一些佳作,有时也免不了给人“异口同声,千人一腔”的感觉,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四)重形式轻情感   传统的作文大多是命题作文,教师在指导时也重在指导学生如何去审题,因为离题,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会被打上不及格。每次写到这类命题作文,学生要绞尽脑汁琢磨个半天。教师在指导学生立意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他们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尽量写出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并刻意提醒学生,要少写甚至不写人物身上某些假、丑、恶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叹息或摇头,一脸的畏难情绪,他们深感无话可言,无事可说,没有什么感情可以抒发。即使最终还是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作文,但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无病呻吟或虚假、空洞,有时甚至是荒谬的。      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叶圣陶的写作价值观与今天的素质教育、人本教育、主体教育的理念可以说是一致的。叶圣陶先生重视写作教学,他的一些写作教学思想、理念对当前的写作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教学生写“生活”   叶圣陶强调作文教学首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断向着求生活充实的路走去,从生活中获取原料,从生活中训练思想,从生活中培养感情,叶圣陶的这些真知灼见实在是抓到了作文教学的根本。叶圣陶希望语文老师能“经常练笔,深知作文之甘苦……除课本以外,经常认真看书读报,熟悉阅读之道……惟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二)教学生学会表达   所谓表达就是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情表现出来。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学会表达是关键。选材再好,观察再仔细,表达不清还是没有用。这种茶壶里煮饺子一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的人已经不能满足二十一世纪的需要了,只有能言善辩,既能办好事又善于表达的人才方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如果平时只让学生读、欣赏,而不教会他们去表达,那么他们只会停留在理解的基础上,不会有大的提高。理解只是前提,运用才是最终目的,理解了并不一定会运用,从理解到运用是一个质的飞跃,要想从理解上升到运用,还需要加强训练。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条最重要,就是要以教材为本,抓住每篇课文表达的特点,加强仿写训练。这不是教学生写八股文,因为选入课本的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编者之所以把它们编入课本中,不仅仅是因为让学生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学习人家的写法。教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有选择地让学生仿写,通过各种仿写的训练,达到会写的目的,慢慢地,学生把学到的表现形式、手法不自觉地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人们说话、作文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很多作文辅导都是由教师先辅导写法,直到学生的感受和认识都符合他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才算合格,结果学生只能用教师的语言写教师的思想,埋没了自身真实的想法,背离语文作文教学目的。“文贵于真”,不是自己的思想学生怎能写得好呢?   一位教师是这样辅导学生作文的:该学生写了跟爸爸去钓鱼时,因受到殷勤的款待而非常得意,其原因写在了文章的最后:因为爸爸是行长。在这篇文章中孩子的世界观显然是不对的,不值得提倡,但由于这是受其家庭的影响所致,本无可厚非,因为他所写出来的是他的真实思想。而这位教师却狠狠地批评了他,不得已,这个孩子又只好在作文的最后一句“因为爸爸是行长”后加了一句“这样很不好,我以后再也不跟爸爸去钓鱼了。”,这就给人一种很是牵强的感觉:前一句还是自豪无比,接着马上又来了一个360度的大转弯一“以后再也不跟爸爸去钓鱼了”。我想这并不是孩子的思想真的转过弯来了,可能只是出于老师的压力才这样写的。试想,在以后的作文中,他还敢再写自己的真实感想吗?我认为作文就是写生活,既然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就应该是真实情感的体现。作文是最富创造性的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最有利阵地。   (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掌握写作新思维是写好作文的重点,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因为思路打不开。针对这个问题,老师积极改革一件事只有一个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辅导作文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创造性地进行写作。通过这种多思维、多角度的写作,既可以使学生突破应试教育固定、僵死的思维模式,又可以使学生写出灵活多样、内容丰富、新颖、见解独到的好文章来。   总之,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内容丰富。在写作教学上,我们如果能结合叶圣陶先生的教学观点,提出有质量的写作策略,就会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叶圣陶先生的教学思想对我国的写作教学发挥着巨大的启示作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还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摘要:我国语文写作教学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因为有升学考试和分数的因素,所以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语文写作教学,他的思想与观念对我们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语文写作;叶圣陶;指导      一、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一)重阅读轻写作   传统的写作教学围绕着考试这根指挥棒在转,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作文,于是写作教学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师生投入的较多,但收效不大: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作文因为难教,因为效果不明显而被教师当成了语文教学的副产品。不少学校竟为了增加阅读教学的时间而把作文课挤出了课堂;教师本人对作文教学兴趣不大或并不重视,仅仅将作文教学当作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至于学生的作文质量是否提高或者提高多少,教师则不是太在意。   (二)重技巧轻积累   传统的写作教学侧重于作文课上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对于写作素材如何进行积累,教师们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学生上作文课时总是冥思苦想,是“挤牙膏”式的写作,他们生活阅历普遍少,知识面又窄,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细致观察的耐性及深度。平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往往局限在课堂上,或者一堂课用来指导,一堂课用来写作,学生为了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任务,课余时间从不阅读课外书,不上网查资料,脑子里只有书本知识和少得可怜的生活常识。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自然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无情而言,无理而道。   (三)重模仿轻个性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求学生对范文进行认真的听讲、评价、模仿及记忆,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多看一些优秀作文,在大量的模仿练习中强化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写到类似的题目时学会套用。虽然这样做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它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没有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有的只是他人的经验之谈。为了得高分,学生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它不是那么高尚;为了得高分,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惟恐它是肤浅的。即使偶尔有一些佳作,有时也免不了给人“异口同声,千人一腔”的感觉,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四)重形式轻情感   传统的作文大多是命题作文,教师在指导时也重在指导学生如何去审题,因为离题,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会被打上不及格。每次写到这类命题作文,学生要绞尽脑汁琢磨个半天。教师在指导学生立意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他们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尽量写出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并刻意提醒学生,要少写甚至不写人物身上某些假、丑、恶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叹息或摇头,一脸的畏难情绪,他们深感无话可言,无事可说,没有什么感情可以抒发。即使最终还是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作文,但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无病呻吟或虚假、空洞,有时甚至是荒谬的。      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叶圣陶的写作价值观与今天的素质教育、人本教育、主体教育的理念可以说是一致的。叶圣陶先生重视写作教学,他的一些写作教学思想、理念对当前的写作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教学生写“生活”   叶圣陶强调作文教学首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断向着求生活充实的路走去,从生活中获取原料,从生活中训练思想,从生活中培养感情,叶圣陶的这些真知灼见实在是抓到了作文教学的根本。叶圣陶希望语文老师能“经常练笔,深知作文之甘苦……除课本以外,经常认真看书读报,熟悉阅读之道……惟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二)教学生学会表达   所谓表达就是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情表现出来。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学会表达是关键。选材再好,观察再仔细,表达不清还是没有用。这种茶壶里煮饺子一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的人已经不能满足二十一世纪的需要了,只有能言善辩,既能办好事又善于表达的人才方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如果平时只让学生读、欣赏,而不教会他们去表达,那么他们只会停留在理解的基础上,不会有大的提高。理解只是前提,运用才是最终目的,理解了并不一定会运用,从理解到运用是一个质的飞跃,要想从理解上升到运用,还需要加强训练。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条最重要,就是要以教材为本,抓住每篇课文表达的特点,加强仿写训练。这不是教学生写八股文,因为选入课本的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编者之所以把它们编入课本中,不仅仅是因为让学生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学习人家的写法。教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有选择地让学生仿写,通过各种仿写的训练,达到会写的目的,慢慢地,学生把学到的表现形式、手法不自觉地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人们说话、作文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很多作文辅导都是由教师先辅导写法,直到学生的感受和认识都符合他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才算合格,结果学生只能用教师的语言写教师的思想,埋没了自身真实的想法,背离语文作文教学目的。“文贵于真”,不是自己的思想学生怎能写得好呢?   一位教师是这样辅导学生作文的:该学生写了跟爸爸去钓鱼时,因受到殷勤的款待而非常得意,其原因写在了文章的最后:因为爸爸是行长。在这篇文章中孩子的世界观显然是不对的,不值得提倡,但由于这是受其家庭的影响所致,本无可厚非,因为他所写出来的是他的真实思想。而这位教师却狠狠地批评了他,不得已,这个孩子又只好在作文的最后一句“因为爸爸是行长”后加了一句“这样很不好,我以后再也不跟爸爸去钓鱼了。”,这就给人一种很是牵强的感觉:前一句还是自豪无比,接着马上又来了一个360度的大转弯一“以后再也不跟爸爸去钓鱼了”。我想这并不是孩子的思想真的转过弯来了,可能只是出于老师的压力才这样写的。试想,在以后的作文中,他还敢再写自己的真实感想吗?我认为作文就是写生活,既然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就应该是真实情感的体现。作文是最富创造性的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最有利阵地。   (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掌握写作新思维是写好作文的重点,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因为思路打不开。针对这个问题,老师积极改革一件事只有一个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辅导作文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创造性地进行写作。通过这种多思维、多角度的写作,既可以使学生突破应试教育固定、僵死的思维模式,又可以使学生写出灵活多样、内容丰富、新颖、见解独到的好文章来。   总之,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内容丰富。在写作教学上,我们如果能结合叶圣陶先生的教学观点,提出有质量的写作策略,就会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叶圣陶先生的教学思想对我国的写作教学发挥着巨大的启示作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还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相关内容

  • 课程教材教法
  • 第34卷第12期2014年12 月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AND METHOD Vol.34,No.12 ,2December014 本刊2014年总目录 (括弧内依次为期数.起始页码) *特稿* 教师"行动教育" ---青浦实验新世纪探索 以需 ...

  • 叶圣陶写作教学观与当今小学作文教学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叶圣陶写作教学观与当今小学作文教学 作者:孙晓云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第11期 [摘 要] 叶圣陶的写作思想,是一种优秀的作文教学思想,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叶圣陶的写作思想 ...

  • 教学控制论对阅读与作文结合教学的实践启示
  • [课题项目]本文为甘肃省"十二五"立项课题<藏族地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强化作文指导训练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批准号 GS [2014] GHB0266)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 ...

  • 关于作文教学中语言方面的一点思考
  • 长期以来,作为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被学生视为难以跨越的关隘.究其要因,则指向为学生作文语言的匮乏,以致于形成作文"假"."大"."空"的普遍现象.积累写作素材,生成作文语言,方可一解学生无从下笔的焦灼.本文观照课内外两 ...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48人,其中女生为20人,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发现大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孩子们学习方法不够正确,学习能力也不够好,上课时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上学期的语文期末测试中,可见学生 ...

  • 读书笔记:促进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
  • 语 文 教 学 教学 研究 I 读书笔记 : 促进学生作文个性化发 展 ◎福 建省 南 安第 一 中学 杨淑 延 摘 要 作文 教 学重 形式 . 重 模仿 的倾 向导 致 学生 作文 的个 性 缺失 . 解决 这个 一 问题 的途径 之一 在于 提倡 读写 的一体 化 , 促进 学 生作 文个 性 ...

  • 生成性思维视域中写作教学与生活的关系研1
  • 生成性思维视域中写作教学与生活的关系研究 于舒曼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 辽宁锦州 121000)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不断走向深入.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受我国课程改革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长期处于被动执行的地位,缺乏课程的生成 ...

  • [我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 <我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2017.2.10 王美玲 今年寒假在刘助理的要求下,我有幸拜读了叶圣陶先生的<我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汇编了叶老对国民教育一系列问题深邃的思考,是对中国教育的反思与总结,思考与感悟,更是对中国教育的期望与理想. 全书从以下六个层面集中呈现了叶老的现代教 ...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07
  • 文学教育·下半月更多精彩:由此右转 首页 本期封面 2009年第01期 往期浏览 ·2009年 第01期 ·2008年 第12期 第11期 第10期 第09期 第08期 第07期 第06期 第05期 第04期 第03期 第02期 第01期 ·2007年 第12期 第11期 第10期 第09期 第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