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方式的优化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师生双方最重要的工作手段,师生间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应当是一种沟通,这也是班主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最基本的工作手段。在当前形势下,在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当今经济高度发展,由于各类信息的广泛传播致使学生的思想行为更为复杂的情形下,教育教学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班主任作为与学生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教育工作者,怎样与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去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挑战,是值得所有现任班主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是沟通方式的优化问题。通过学习研究及工作实践,沟通方式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沟通要具有计划性
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是为了解决班级管理问题和学生教育问题而进行的专项教育活动,因此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前,就应当事先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没有计划,沟通活动就失去了良好的操作性和可控性,就会导致沟通难以顺利开展,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沟通的计划性表现在
1、有明确的沟通目的。沟通是为了解决班级或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观察、了解或根据学校工作的要求,认清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工作,确定出开展沟通的必要性,特别是要明确沟通的目的,沟通的相关活动均是围绕着这一目的而进行的。如开主题班会,作为非评价性的正式沟通,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再如肢体语言沟通,如果没有了明确的目的,这种沟通就失去了意义,你的肢体动作可能就成为一种不正常的举动,会成为学生取笑的对象。
2、科学合理地安排沟通过程。在班主任工作中通常情况下,师生的沟通真正的决策者是班主任,那么每一次的沟通应有一个完整的程序,即完整地收集、整理信息——确认信息的真正含义——做出准确的判断、决策——反馈信息。沟通过程具有可变性,灵活性等特点。在与学生沟通时必须考虑好许多问题:如采取何种沟通方式?怎样和
学生进行沟通?可以使用什么样的沟通方法或媒介?在什么时间沟通效果较好?宜选择什么样的地点沟通?这些问题都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避免沟通不畅、沟通效果不好或出现不良的沟通效果。总面言之,在沟通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沟通要有明确的目标
沟通的目标是衡量沟通是否成功的标准,是选择沟通方式的重要依据,选择沟通方式时,要根据目标不同而不同,选择最佳的沟通方式。如为加强班级管理,调动班委成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可选择利用全体班委会的沟通方式;为了解班级存在的一些不良问题,可利用小消息沟通,通过小消息的方式和学生私下谈话或收取小纸条,主动去了解相关的问题。
三、沟通要讲究策略
(一)、谈话的技巧
在正式沟通还和非正式沟通中,语言都是常用的重要的一种沟通媒介,因此在沟通过程中语言的使用技巧就特别值得研究,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应在语言上狠下功夫。就师生语言沟通的技巧来说,借鉴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工作实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语言尽可能幽默、风趣。这要求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能素质和人格魅力,以此调节沟通双方的情绪和气氛。
2、表达语气委婉,多用一些语气词,如:“哟、呀、啊、呢”、灵活使用否定,减轻学生由于面对班主任而造成的心理压力,让学生保持放松一些的心态,主动敞开心房和班主任沟通交流。
3、批评与表扬的口语技巧:批评时不注重以前做了什么,而注重以后的改进,提出明确中肯的批评;常用“我”开头,语句简洁;请对方提出解释,并鼓励学生倾述原委,以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表扬学生的行为,要表扬学生的人格,表扬不能太廉价或过度;老师不要随意地把学生拿来相互比较;表扬要尽量公平、一致;公开与私下表扬双管齐下;要及时表扬,表扬与奖励相结合。
在和学生进行沟通时,必须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避免或少使用
“你”。用“你”来传输语言信息,一方面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变远,另一方面这种方式都是给人以被责备、埋怨、批评、恐吓、质问、奚落的感受,这都会级沟通造成障碍。这种不良做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表现:
①、命令、控制、指挥。如:“你今天应当去上操”、“你没有理由来晚”。
②、警告、威胁。如:“你不及时完成作业就罚你扫地”、通常用的句式是“你不怎么样就不准怎么样”。
③、训诫、说教、奚落 。如“你怎么就改不了呢”“你真是太笨了”。
④、不愿积极的聆听。如学生在出了问题在为自己找理由时,你可能说“你不必再找借口”、“你不要说了,我晓得”。强加于人,要求学生必须接受,不管学生的感受。随意的指责和批评学生,让学生深受打击,易形逆反心理。
总之,沟通是师生心灵互动,达到班级班风和谐、团结的重要方法,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教学在良好的沟通中将更显得人性化,“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也才能因此得到充分体现,我们应学会沟通
(二)、注意把握或创造最佳时机
这种策略是针对班级中出现了异常问题或学生出现了个别问题来说的,此类问题在出现时与常规问题相比较具有特殊性,在时间上有明显的阶段性。在针对此类问题进行沟通时把握最佳时机就显得相当重要。一般来说在时间上要及时,不可一拖再拖;当相关问题在班级学生中引起广泛的关注或议论时,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和班主任沟通的愿望,这也是沟通的最佳时机;就个别学生而言,当出现在其身上问题学生本人已有所察觉或观其内心有波动时同样也是很好的沟通时机。如当考试结束后,如果班级的成绩不好,就要在成绩出来后尽可能早地召开一个主题班会来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及下一步应当怎样去做,不应当在学生对于成绩已经淡化了一段时间后在分析。再如
个别学生的迟到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学生还以为你“虚怀若谷”默许了他的这种不良行为,当养成了这种不良的习惯或在班里形成了不良风时在进行处理,就已经晚了,这时的沟通难度大了很多,效果也差了很多。
(三)、创设良好的沟通氛围
在沟通过程中,沟通的氛围会直接影响到沟通信息传送。沟通氛围包括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师生双方的情绪状态等。如在和学生单独沟通时一般要选择在无人办公室,这样可以使学生的保护隐私的心理得到满足。而在班级式沟通中则要注意文化氛围的创设,如在召开班级全会时可以在黑板上写一段具有激励性的话语或格言警句,在召开主题班会时可在教室内先出好相应的黑板报、制作宣传栏等,有条件的可利用多媒体引起学生的沟通欲望,效果会更好。师生双方都具有良好积极的情绪状态是任何一种沟通方式都应当具备的,如微笑、耐心、倾听、点头、礼貌、相互尊重、保持适当的距离等都创设良好情绪状态的方法。具备良好情绪状态的标志是在沟通过程中表面出沟通积极主动、乐观、在语言上则表现为健谈,愿说、爱说,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等。
(四)、恰当运用沟通媒介
每一种沟通方式,都离不开沟通媒介。常用的沟通媒介有语言、肢体语言、纸条、作业、周记、板报宣传栏、现代通讯如电话、网络、多媒体等。在沟通中可根据沟通的内容、沟通对象(个体或群体)及沟通目标,再给结合当前现有的物质重要条件及本人自身的长处,所长避短,选择一种或多种沟通媒体,优化沟通过程,实现沟通方式的最优化。
如在新时期下,在网络较为普及的今天,利用QQ 和个别学生进行沟通,就是一个新选择。在QQ 上学生们的思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他们什么都会更你说,有个人的也有班级的,这样QQ 便成了班主任掌握班级动态的信息网。在QQ 上,虽末见其人却胜见其人,班主任作为教育学生的最直接的责任人,就会很自然地对他们进行学
习方面、行为习惯方面、思想品德方面等鼓励性地进行评价,因此QQ 也是对学生评价的的新资源。由于网络聊天及时性,快捷性和一些附带的强大功能,QQ定能为班主任和学生织起一张畅通无阻,快捷自由的沟通网络。
四、沟通要有一定深度 真正的沟通,是从心开始的,要触及学生的心灵,要达到学生心灵的深处。
“沟通从心开始”是中国移动的一句广告语。虽然是一句平常的广告语,但是它道出了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作为企业要注重和客户的沟通,同样作为我们班主任,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也要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当前,我们的很多班主任老师心中仍就有“师道尊严”、“唯师独尊”的思想。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肯放下老师的架子,使得师生缺乏情感的交流。师生之间没有“悄悄话”,学生有心里话不敢和班主任说。也有的班主任专制武断,唯我是从,方法粗暴,学生有抵触对抗的情绪和行为,使得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造成师生关系的冷漠化和紧张化,而且现在的学生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其思想和心理都来得日益复杂,甚至有些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在我们的身边,青少年犯罪时有发生,这与他们的心理不健康有很大的关系。学生思想和行为上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沟通,不及时妥善解决,就不利于班主任进行正常的班级管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心理的形成。由此可见,师生间的用心沟通,是多么重要。
用心沟通,是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就是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我们平时不难发现,有的班主任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班主任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
服;有的班主任批评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说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班主任要用心和学生沟通。
要做到用心沟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学生真诚,用真诚唤起信任。几乎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期望都是出自良好的愿望,但不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好心都能被学生所接受。所以,有些老师时常抱怨:好心没好报。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学生对老师的真诚有怀疑,无法信任老师,没有达到用心沟通的境界,没能实心灵上沟通,老师的教育行为自然也就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因此,用心沟通,班主任应该是真诚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绝对的真诚,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
五、要发扬民主,师生平等
传统“师道尊严”的潜移默化,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学生“独立个体”意识的增强,使其同教师的交流往往流露着戒备或对抗的心理。因此,师生的沟通经常陷入敌对或“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既然我们对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用的是“沟通”一词,那么所要突出的就应该是交互性。情感交流的交互性说白了就是要有一个融洽、平等、尊重的氛围。我想,教师应该先从心里认定学生和自己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放下长辈的身份,以朋友的方式对待学生。同时,尽量营造平和、轻松的环境。如平日里,和学生一起聊天、处理班级事务,耐性地聆听他们生活中的琐事,就能借此机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在和个别学生谈话时,要民主,要平等,就不妨和学生进行“平行交谈”, 如一起骑车行进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一起散步或坐下来闲聊,一起参与体育活动或野炊等课外活动等。在不同的机会中,常会因活动进行中的某个细节或话题,转谈到某位同学、朋友或班级情况,这种谈话方式很随意,最重要的一点是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象朋友,因此 “平行交谈”所涉及的内容常是学生最真挚的心语。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效果显而易见。
总之,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深度,
要讲究沟通策略,要追求民主平等,多角度地实施优化,才可以实现无障碍沟通,实现心灵上沟通,才能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相信师生有了良好的沟通,必将会很好地解决许多教学问题。当师生之间真正喊出“理解万岁”时,师生沟通将不会成为难题,教学将更具有亲和力,学校也将会成为学生的天堂!
浅谈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方式的优化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师生双方最重要的工作手段,师生间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应当是一种沟通,这也是班主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最基本的工作手段。在当前形势下,在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当今经济高度发展,由于各类信息的广泛传播致使学生的思想行为更为复杂的情形下,教育教学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班主任作为与学生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教育工作者,怎样与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去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挑战,是值得所有现任班主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是沟通方式的优化问题。通过学习研究及工作实践,沟通方式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沟通要具有计划性
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是为了解决班级管理问题和学生教育问题而进行的专项教育活动,因此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前,就应当事先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没有计划,沟通活动就失去了良好的操作性和可控性,就会导致沟通难以顺利开展,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沟通的计划性表现在
1、有明确的沟通目的。沟通是为了解决班级或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观察、了解或根据学校工作的要求,认清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工作,确定出开展沟通的必要性,特别是要明确沟通的目的,沟通的相关活动均是围绕着这一目的而进行的。如开主题班会,作为非评价性的正式沟通,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再如肢体语言沟通,如果没有了明确的目的,这种沟通就失去了意义,你的肢体动作可能就成为一种不正常的举动,会成为学生取笑的对象。
2、科学合理地安排沟通过程。在班主任工作中通常情况下,师生的沟通真正的决策者是班主任,那么每一次的沟通应有一个完整的程序,即完整地收集、整理信息——确认信息的真正含义——做出准确的判断、决策——反馈信息。沟通过程具有可变性,灵活性等特点。在与学生沟通时必须考虑好许多问题:如采取何种沟通方式?怎样和
学生进行沟通?可以使用什么样的沟通方法或媒介?在什么时间沟通效果较好?宜选择什么样的地点沟通?这些问题都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避免沟通不畅、沟通效果不好或出现不良的沟通效果。总面言之,在沟通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沟通要有明确的目标
沟通的目标是衡量沟通是否成功的标准,是选择沟通方式的重要依据,选择沟通方式时,要根据目标不同而不同,选择最佳的沟通方式。如为加强班级管理,调动班委成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可选择利用全体班委会的沟通方式;为了解班级存在的一些不良问题,可利用小消息沟通,通过小消息的方式和学生私下谈话或收取小纸条,主动去了解相关的问题。
三、沟通要讲究策略
(一)、谈话的技巧
在正式沟通还和非正式沟通中,语言都是常用的重要的一种沟通媒介,因此在沟通过程中语言的使用技巧就特别值得研究,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应在语言上狠下功夫。就师生语言沟通的技巧来说,借鉴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工作实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语言尽可能幽默、风趣。这要求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能素质和人格魅力,以此调节沟通双方的情绪和气氛。
2、表达语气委婉,多用一些语气词,如:“哟、呀、啊、呢”、灵活使用否定,减轻学生由于面对班主任而造成的心理压力,让学生保持放松一些的心态,主动敞开心房和班主任沟通交流。
3、批评与表扬的口语技巧:批评时不注重以前做了什么,而注重以后的改进,提出明确中肯的批评;常用“我”开头,语句简洁;请对方提出解释,并鼓励学生倾述原委,以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表扬学生的行为,要表扬学生的人格,表扬不能太廉价或过度;老师不要随意地把学生拿来相互比较;表扬要尽量公平、一致;公开与私下表扬双管齐下;要及时表扬,表扬与奖励相结合。
在和学生进行沟通时,必须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避免或少使用
“你”。用“你”来传输语言信息,一方面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变远,另一方面这种方式都是给人以被责备、埋怨、批评、恐吓、质问、奚落的感受,这都会级沟通造成障碍。这种不良做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表现:
①、命令、控制、指挥。如:“你今天应当去上操”、“你没有理由来晚”。
②、警告、威胁。如:“你不及时完成作业就罚你扫地”、通常用的句式是“你不怎么样就不准怎么样”。
③、训诫、说教、奚落 。如“你怎么就改不了呢”“你真是太笨了”。
④、不愿积极的聆听。如学生在出了问题在为自己找理由时,你可能说“你不必再找借口”、“你不要说了,我晓得”。强加于人,要求学生必须接受,不管学生的感受。随意的指责和批评学生,让学生深受打击,易形逆反心理。
总之,沟通是师生心灵互动,达到班级班风和谐、团结的重要方法,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教学在良好的沟通中将更显得人性化,“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也才能因此得到充分体现,我们应学会沟通
(二)、注意把握或创造最佳时机
这种策略是针对班级中出现了异常问题或学生出现了个别问题来说的,此类问题在出现时与常规问题相比较具有特殊性,在时间上有明显的阶段性。在针对此类问题进行沟通时把握最佳时机就显得相当重要。一般来说在时间上要及时,不可一拖再拖;当相关问题在班级学生中引起广泛的关注或议论时,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和班主任沟通的愿望,这也是沟通的最佳时机;就个别学生而言,当出现在其身上问题学生本人已有所察觉或观其内心有波动时同样也是很好的沟通时机。如当考试结束后,如果班级的成绩不好,就要在成绩出来后尽可能早地召开一个主题班会来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及下一步应当怎样去做,不应当在学生对于成绩已经淡化了一段时间后在分析。再如
个别学生的迟到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学生还以为你“虚怀若谷”默许了他的这种不良行为,当养成了这种不良的习惯或在班里形成了不良风时在进行处理,就已经晚了,这时的沟通难度大了很多,效果也差了很多。
(三)、创设良好的沟通氛围
在沟通过程中,沟通的氛围会直接影响到沟通信息传送。沟通氛围包括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师生双方的情绪状态等。如在和学生单独沟通时一般要选择在无人办公室,这样可以使学生的保护隐私的心理得到满足。而在班级式沟通中则要注意文化氛围的创设,如在召开班级全会时可以在黑板上写一段具有激励性的话语或格言警句,在召开主题班会时可在教室内先出好相应的黑板报、制作宣传栏等,有条件的可利用多媒体引起学生的沟通欲望,效果会更好。师生双方都具有良好积极的情绪状态是任何一种沟通方式都应当具备的,如微笑、耐心、倾听、点头、礼貌、相互尊重、保持适当的距离等都创设良好情绪状态的方法。具备良好情绪状态的标志是在沟通过程中表面出沟通积极主动、乐观、在语言上则表现为健谈,愿说、爱说,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等。
(四)、恰当运用沟通媒介
每一种沟通方式,都离不开沟通媒介。常用的沟通媒介有语言、肢体语言、纸条、作业、周记、板报宣传栏、现代通讯如电话、网络、多媒体等。在沟通中可根据沟通的内容、沟通对象(个体或群体)及沟通目标,再给结合当前现有的物质重要条件及本人自身的长处,所长避短,选择一种或多种沟通媒体,优化沟通过程,实现沟通方式的最优化。
如在新时期下,在网络较为普及的今天,利用QQ 和个别学生进行沟通,就是一个新选择。在QQ 上学生们的思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他们什么都会更你说,有个人的也有班级的,这样QQ 便成了班主任掌握班级动态的信息网。在QQ 上,虽末见其人却胜见其人,班主任作为教育学生的最直接的责任人,就会很自然地对他们进行学
习方面、行为习惯方面、思想品德方面等鼓励性地进行评价,因此QQ 也是对学生评价的的新资源。由于网络聊天及时性,快捷性和一些附带的强大功能,QQ定能为班主任和学生织起一张畅通无阻,快捷自由的沟通网络。
四、沟通要有一定深度 真正的沟通,是从心开始的,要触及学生的心灵,要达到学生心灵的深处。
“沟通从心开始”是中国移动的一句广告语。虽然是一句平常的广告语,但是它道出了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作为企业要注重和客户的沟通,同样作为我们班主任,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也要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当前,我们的很多班主任老师心中仍就有“师道尊严”、“唯师独尊”的思想。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肯放下老师的架子,使得师生缺乏情感的交流。师生之间没有“悄悄话”,学生有心里话不敢和班主任说。也有的班主任专制武断,唯我是从,方法粗暴,学生有抵触对抗的情绪和行为,使得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造成师生关系的冷漠化和紧张化,而且现在的学生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其思想和心理都来得日益复杂,甚至有些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在我们的身边,青少年犯罪时有发生,这与他们的心理不健康有很大的关系。学生思想和行为上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沟通,不及时妥善解决,就不利于班主任进行正常的班级管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心理的形成。由此可见,师生间的用心沟通,是多么重要。
用心沟通,是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就是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我们平时不难发现,有的班主任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班主任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
服;有的班主任批评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说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班主任要用心和学生沟通。
要做到用心沟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学生真诚,用真诚唤起信任。几乎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期望都是出自良好的愿望,但不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好心都能被学生所接受。所以,有些老师时常抱怨:好心没好报。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学生对老师的真诚有怀疑,无法信任老师,没有达到用心沟通的境界,没能实心灵上沟通,老师的教育行为自然也就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因此,用心沟通,班主任应该是真诚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绝对的真诚,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
五、要发扬民主,师生平等
传统“师道尊严”的潜移默化,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学生“独立个体”意识的增强,使其同教师的交流往往流露着戒备或对抗的心理。因此,师生的沟通经常陷入敌对或“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既然我们对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用的是“沟通”一词,那么所要突出的就应该是交互性。情感交流的交互性说白了就是要有一个融洽、平等、尊重的氛围。我想,教师应该先从心里认定学生和自己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放下长辈的身份,以朋友的方式对待学生。同时,尽量营造平和、轻松的环境。如平日里,和学生一起聊天、处理班级事务,耐性地聆听他们生活中的琐事,就能借此机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在和个别学生谈话时,要民主,要平等,就不妨和学生进行“平行交谈”, 如一起骑车行进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一起散步或坐下来闲聊,一起参与体育活动或野炊等课外活动等。在不同的机会中,常会因活动进行中的某个细节或话题,转谈到某位同学、朋友或班级情况,这种谈话方式很随意,最重要的一点是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象朋友,因此 “平行交谈”所涉及的内容常是学生最真挚的心语。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效果显而易见。
总之,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深度,
要讲究沟通策略,要追求民主平等,多角度地实施优化,才可以实现无障碍沟通,实现心灵上沟通,才能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相信师生有了良好的沟通,必将会很好地解决许多教学问题。当师生之间真正喊出“理解万岁”时,师生沟通将不会成为难题,教学将更具有亲和力,学校也将会成为学生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