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及应用培训总结
随着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污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大多与污水厂建设脱节,针对污泥处理处置严重不足对环境带来的危害,污泥处理处置建设也已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相关研究部门及企业也开始广泛开展污泥处置技术的研究与学术交流。近年来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方向基本明确,相应的法规、技术标准也正在不断完善。4月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第七届高级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我也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现对此次研讨会培训进行如下总结:
研讨会与会人员众多,环保企业、设备公司、设计单位、高等院校等都在其中。日程安排为期两天相对紧凑,研讨的内容也丰富广泛。与会专家的报告内容,大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国内污泥处置行业、技术、现状分析。
此类报告偏于理论知识及论文介绍,报告人多为高校教授及污水处理行业专家。主要对我国国内污泥处置现状、政策规定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阐述。经近几年探索论证,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方向基本明确,污泥处理技术路线有污泥热水解预处理、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焚烧、热干化、石灰稳定等。近些年在国内的某些城市还相继建成了热电厂、垃圾焚烧厂及水泥厂伴烧污泥及污泥单独焚烧的污泥项目。水电分公司净化站现采用的污泥处置办法为水泥厂焚烧处置,但面临巨额费用支出,现正开展污泥减量试验研究,降低费用支出。
此外,国内传统污水厂多采用污泥厌氧消化技术,但国内能够系统提供厌氧技术与设备的生产商较少,多依靠引进技术与设备。
第二类:污泥处理工艺与污泥性质、产量研究
此类报告多为理论知识结合试验,对污泥处理进行工艺微调来改变污泥性质及产量。针对剩余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庞大、性质复杂、脱水困难、易污染的现状对污泥进行试验研究。据环保局统计,截止到2013年我国城市剩余污泥量可超4000万吨(含水率以80%计),并已每年6%的速度增长,其处理处置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此问题,各企业、单位开展了多项实验研究,如PAC 化学试剂的投放量对污泥性质的影响、污泥浓缩时间对脱水率的影响等。这些实验研究成果可为污水厂运行管理及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对于降低污泥调理药耗、提高脱水效率、节约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西航空净化站现在采用AAO 工艺,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站内现正在进行工艺微调来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
第三类:新技术、新设备
此类报告多为技术革新,以新设备为主要依托,采用新方法对污泥进行处理处置,降低含水率,减少污泥产量。当前国家对城镇污泥处理的政策非常明确,要求遵循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因此,国内对污泥处置方面也开始深入研究,研究开发出更多的新方法。如:污泥低温真空脱水干化、防释磷污泥浓干术、离心脱水干化等。国内污水厂产生的污泥一般通过带式机、离心
机或板框压滤机等设备脱水后进行填埋、焚烧等处置。但一般情况下,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高,泥量大,造成处置困难。国内的环保科技公司针对此情况研发出新型设备,改变传统工艺流程,提高污泥脱水率。此外还对污泥干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新思路讨论。
目前,净化站在对工艺进行调整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思路,在设备设施上谋求新出路,以便多管齐下,使污泥减量稳定进行。
此次培训还参观了天津津南污水处理厂,其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市政污泥厌氧消化处理项目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工艺领先、处理工段工段最全的污泥处理厂,值得借鉴学习。此次天津之行,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既开拓了眼界,也打开了新思路。
水电分公司 翟月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及应用培训总结
随着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污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大多与污水厂建设脱节,针对污泥处理处置严重不足对环境带来的危害,污泥处理处置建设也已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相关研究部门及企业也开始广泛开展污泥处置技术的研究与学术交流。近年来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方向基本明确,相应的法规、技术标准也正在不断完善。4月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第七届高级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我也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现对此次研讨会培训进行如下总结:
研讨会与会人员众多,环保企业、设备公司、设计单位、高等院校等都在其中。日程安排为期两天相对紧凑,研讨的内容也丰富广泛。与会专家的报告内容,大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国内污泥处置行业、技术、现状分析。
此类报告偏于理论知识及论文介绍,报告人多为高校教授及污水处理行业专家。主要对我国国内污泥处置现状、政策规定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阐述。经近几年探索论证,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方向基本明确,污泥处理技术路线有污泥热水解预处理、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焚烧、热干化、石灰稳定等。近些年在国内的某些城市还相继建成了热电厂、垃圾焚烧厂及水泥厂伴烧污泥及污泥单独焚烧的污泥项目。水电分公司净化站现采用的污泥处置办法为水泥厂焚烧处置,但面临巨额费用支出,现正开展污泥减量试验研究,降低费用支出。
此外,国内传统污水厂多采用污泥厌氧消化技术,但国内能够系统提供厌氧技术与设备的生产商较少,多依靠引进技术与设备。
第二类:污泥处理工艺与污泥性质、产量研究
此类报告多为理论知识结合试验,对污泥处理进行工艺微调来改变污泥性质及产量。针对剩余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庞大、性质复杂、脱水困难、易污染的现状对污泥进行试验研究。据环保局统计,截止到2013年我国城市剩余污泥量可超4000万吨(含水率以80%计),并已每年6%的速度增长,其处理处置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此问题,各企业、单位开展了多项实验研究,如PAC 化学试剂的投放量对污泥性质的影响、污泥浓缩时间对脱水率的影响等。这些实验研究成果可为污水厂运行管理及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对于降低污泥调理药耗、提高脱水效率、节约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西航空净化站现在采用AAO 工艺,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站内现正在进行工艺微调来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
第三类:新技术、新设备
此类报告多为技术革新,以新设备为主要依托,采用新方法对污泥进行处理处置,降低含水率,减少污泥产量。当前国家对城镇污泥处理的政策非常明确,要求遵循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因此,国内对污泥处置方面也开始深入研究,研究开发出更多的新方法。如:污泥低温真空脱水干化、防释磷污泥浓干术、离心脱水干化等。国内污水厂产生的污泥一般通过带式机、离心
机或板框压滤机等设备脱水后进行填埋、焚烧等处置。但一般情况下,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高,泥量大,造成处置困难。国内的环保科技公司针对此情况研发出新型设备,改变传统工艺流程,提高污泥脱水率。此外还对污泥干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新思路讨论。
目前,净化站在对工艺进行调整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思路,在设备设施上谋求新出路,以便多管齐下,使污泥减量稳定进行。
此次培训还参观了天津津南污水处理厂,其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市政污泥厌氧消化处理项目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工艺领先、处理工段工段最全的污泥处理厂,值得借鉴学习。此次天津之行,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既开拓了眼界,也打开了新思路。
水电分公司 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