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备考精讲:[溪行逢雨与柳中庸](李端)[三峡吟](徐照)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三

峡吟(唐)李端 (南宋)徐照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

心。[注] 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1.这两首诗都以 来写愁。(2分)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参考答案】21.(2分)猿声22.(5分)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

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

自愁”,愁在人心。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三

峡吟(唐)李端 (南宋)徐照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

心。[注] 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1.这两首诗都以 来写愁。(2分)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参考答案】21.(2分)猿声22.(5分)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

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

自愁”,愁在人心。


相关内容

  • 诗歌鉴赏总领课教案
  •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总领课教案 教学目标: A .明确考纲要求,明辨复习重点:B .构建古典诗歌相关知识网络,以培植和强化学生的鉴赏基础:C .总结高考试题规律,预测2008年古典诗歌鉴赏试题走向,提出有针对性的备考方略 教学重点:构建古典诗歌鉴赏以及相关知识网络和体系 教学难点:总结规律.预测走向: ...

  • [古代诗歌鉴赏]说课稿
  • 一样孤雁 别样情怀 古代诗歌阅读之比较鉴赏 一.学习目标 1.关注学情,运用比较的探究方式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 2.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学习答题思路,重点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的比较鉴赏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二.重点难点 1.依据学情,促成学生的学习生成,有效地 ...

  • 借助诗歌的题目
  • 借助诗歌的题目,能够明确诗歌的意象,大体明确诗歌的基本内容 诗歌的诗意美,往往是通过诗歌的意境创造出来的.准确的把握诗歌的意境,就能够很好的鉴赏诗歌.所谓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含着"意"(主观思想)和"象"(客观景物 ...

  •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高一年级教学指导意见 学生刚上高中,对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方法等都不熟悉,老师必须要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基础知识:落实课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 ...

  • 诗歌鉴赏形象鉴赏说课稿
  • <形象鉴赏之人物形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形象鉴赏中人物形象> 考点阐释:2012年考纲对此部分的要求是,能够鉴赏作品中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又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歌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考情分析:高考对人物 ...

  • 浙江省高考语文(2010-2015)诗歌鉴赏高考题汇编
  •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2010年浙江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6分) 定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22.简析第 ...

  • 高考诗歌鉴赏写景抒情类实用术语总结
  • 诗歌鉴赏备考写景抒情类实用术语体系浅谈 廖敏 高考备考中诗歌鉴赏题是一个难点,古典诗歌的要成功理解,与对诗歌创作背景.作者生平.诗歌常见用词.诗歌章法.传统典故等重要的诗歌阅读经验密不可分,这些要求都非一日之功.但是做题时,个人积累是一方面,技术手段也就是诗歌鉴赏术语体系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道不足, ...

  • 古代诗歌鉴赏 分析炼字型
  • [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2. 掌握有关语言试题的解题技巧.[考点阐释]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2009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共有7套针对语言设置了考题,2010年有8套考查.题 ...

  • 鉴赏诗歌的语言
  •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 2.掌握有关语言试题的解题技巧. [考点阐释]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2009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共有7套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