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答案

实验基础知识

一、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1.构造:如图1所示,B 为固定刻度,E 为可动刻度.

图1

2.原理:测微螺杆F 与固定刻度B 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mm ,即旋钮D 每旋转一周,F 前进或后退,而可动刻度E 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 前进或后退,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 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3.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 ×0.01(mm).

如图2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2.0mm ,半毫米刻度线未露出,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为:2.0mm +15.0×0.01mm =2.150mm.

图2

二、游标卡尺

1(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 、游标卡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如图3所示

)

图3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mm. 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其规格见下表:

4. 读数:若用x 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 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x +K ×精确度)mm. 三、常用电表的读数

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即指针指到最大刻度时电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或电流,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

(1)0~3V 的电压表和0~3A 的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分别是和,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2)对于0~15V 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即读到0.1V .

(3)对于0~0.6A 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0.01A.

基本实验要求

1.实验原理

根据电阻定律公式知道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和它的直径d ,计算出横截面积S ,并用伏安法测出电阻R x ,即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2.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V),电流表(0~0.6A) ,电压表(0~3V) ,滑动变阻器(50Ω) ,开关,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 (2)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其平均值l .

(4)

(5)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 和U 的值,填入记录表格内.

l πd 2

(6)将测得的R x 、l 、d 值,代入公式R =ρS =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S 44.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两种方法的比较

规律方法总结

1.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选择

(1)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 x 较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 x 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2)临界值计算法

R x R V R A 时,用电流表外接法; R x R V R A 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3)实验试探法:按图4接好电路,让电压表的一根接线柱P 先后与a 、b 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

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图4

2.注意事项

(1)先测直径,再连电路:为了方便,测量直径应在金属丝连入电路之前测量. (2)电流表外接法: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阻值较小,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3)电流控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温度过高,导致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变大. 3.误差分析

(1)若为内接法,电流表分压. (2)若为外接法,电压表分流. (3)长度和直径的测量.

考点一 测量仪器、仪表的读数

1.游标卡尺的读数

(1)10分度的游标尺的读数: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游标尺上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1

标的格数×10

(2)20分度的游标尺的读数: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游标尺上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

1

标的格数×20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方法:固定刻度数mm +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 ×0.01mm. 3.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1)若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为:1,0.1,0.01,„时,需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2)若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为:2,0.2,0.02,5,0.5,0.05,„时,只需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位数.

1.[直尺和游标卡尺的读数](2014·福建理综·19(1))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5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__cm和________mm.

图5

答案 60.10 4.20

解析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要估读到0.1mm. 游标卡尺读数=4mm +10×0.02mm =4.20mm.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完成下列读数(如图6所示)

图6

a .____________mm c .____________mm

b .____________mm d .____________mm

答案 a .0.486(0.484~0.488) b .0.536(0.534~0.538) c .4.078(4.077~4.079)

d .5.663(5.661~5.665)

3.[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箱的读数](1)①如图7所示的电流表使用0.6A 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示数是________A;当使用3A 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__A.

图7

②如图8所示的电表使用较小量程时,每小格表示____________V,图中指针的示数为________V.若使用的是较大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________V,图中表针指示的是________V.

图8

(2)旋钮式电阻箱如图9所示,电流从接线柱A 流入,从B 流出,则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Ω.今欲将接入电路的电阻改为2087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若用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则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_________.

图9

答案 (1)①0.02 0.44 0.1

2.20 ②0.1 1.40 0.5 7.0 (2)1987 将“×1k ”旋钮调到2,再将“×100”旋钮调到0 0~19998Ω

解析 (1)①电流表使用0.6A 量程时,刻度盘上的每一小格为0.02A ,指针的示数为0.44A ;当换用3A 量程时,每一小格为0.1A ,指针示数为2.20A.

②电压表使用3V 量程时,每小格表示0.1V ,指针示数为1.40V ;使用15V 量程时,每小格为0.5V ,指针示数为7.0V .

(2)电阻为1987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将“×1k ”旋钮调到2,再将“×100”旋钮调到0. 每个电阻箱的最大阻值是9999Ω,用这样两个电阻箱串联可得到的最大电阻2×9999Ω=19998Ω.故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则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0~19998Ω.

考点二 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

4.[实验操作](2014·江苏单科·10)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图10所示的部件__________(选填“A ”、“B ”、“C ”或“D ”) .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图10

(2)图11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______(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 之间出现了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

图11

(3)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23V 和38mA ,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7Ω.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请写出两条建议. 答案 (1)B 0.410 (2)7、8、9 断路

(3)电流表改为内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或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用图象法求电阻值)

解析 (1)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应先将锁紧装置锁紧,即旋紧B . 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0+41.0×0.01) mm=0.410mm.

(2)电压表的示数不为0,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0,说明连接两电表的电路是导通的.而滑动R R 变阻器几乎不起作用,说明线路电阻很大,故可判断7、8、9间断路.(3)由题知R x R V ≈0.020,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不显著,故可将电流表改为内接,并测出多组U 、I 值,求出R x 后,再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5.[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约为5Ω的均匀电阻丝的电阻率,电源是两节干电池.如图12甲所示,将电阻丝拉直后两端固定在带有刻度尺的绝缘底座的接线柱上,底座的中间有一个可沿电阻丝滑动的金属触头P ,触头上固定了接线柱,按下P 时,触头才与电阻丝接触,触头的位置可从刻度尺上读出.实验采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测量电阻丝直径所用螺旋测微器如图丙所示.

图12

(1)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________使测微螺杆F 接近被测电阻丝,再转动________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________使F 固定后读数.(填仪器部件的字母符号)

(2)根据电路原理图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丁连接成实验电路.

(3)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触头调至一合适位置后不动,多次改变P 的位置,得到几组U 、U

I 、L 的数据,用R =R -L 图线如图13所示.取图线上两个点

I 间数据之差ΔL 和ΔR ,若电阻丝直径为d ,则电阻率ρ=

________.

图13

πΔRd 2

答案 (1)D H G (2)如图所示 (3)

4ΔL

解析 (1)在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粗调旋钮D ,使测微螺杆F 接近被测电阻丝,再转动微调旋钮H 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止动旋钮G 使F 固定后读数.

l ΔL πd πΔRd

(3)根据R =ΔR =ρ,而S =ρ=.

S S 44ΔL

6.[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为测定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ρ,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4甲所示的电路.ab 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路中的保护电阻R 0=4.0Ω,电源的电动势E =3.0V ,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滑片P 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

(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d =________mm.

2

2

图14

(2)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 的位置,分别测量出每次实验中aP 长度x 及对应的电流值I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将表中数据描在x 坐标纸中,如图15所示.试作出其关系图线,图象中直线的斜率的

I 表达式k =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由图线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为________Ω·m(保留

两位有效数字) .

图15

1

②根据-x 关系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可求得电源的内阻为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

I 数字) .

答案 (1)0.400 (2)①图线见解析图

4ρ-6

1.1×10 ②1.4 πEd

解析 (1)由题图乙所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示数为0mm +40.0×0.01mm =0.400mm. (2)①如图所示.

1

I x E πd 2

根据图象由电阻定律可得R =ρ,由欧姆定律可得:R =k S =S I x 4

1

ΔI 4ρ

联立解得:k =

πEd Δx 代入数据得: 3.6-1.8k =3

0.6联立解得电阻率为: k πEd 2ρ=

4

代入数据得:

ρ≈1.1×106Ω·m; -

1②根据-x 关系图线纵轴截距为1.8,此时待测电阻丝的电阻为0,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E =I (r +R 0)

1即:3r +4.0) 1.8

得:r =1.4Ω

计算电阻率的两种方法

RS 1.根据电阻定律得ρ= l

2.通过有关图象来求电阻率.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要从物理规律出发,写出图象的函数关系式,弄清斜率、截距等的物理意义,从而求出相关物理量.

考点三 电阻的测量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

1.伏安法

⎧外接法:⎪电路图⎨ ⎪内接法:⎩

特点:大内小外(内接法测量值偏大,测大电阻时应用内接法测量,测小电阻时应采用外接法测量)

2.安安法

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做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

(1)如图16甲所示,当两电流表所能测得的最大电压接近时,如果已知

得I 1R 1的内阻R 2

=. I

2

的内阻R 1,串联一定的内阻R 1,则可测(2)如图乙所示,当两电流表的满偏电压U A2≫U A1时,如果已知

值电阻R 0后,同样可测得I 1(R 1+R 0)的电阻R 2=. I 2

图16

3.伏伏法

若电压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做电流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来使用.

(1)如图17甲所示,两电压表的满偏电流接近时,若已知

U 2R 2=R 1.

U 1(2)

如图乙所示,两电压表的满偏电流I V1≪

I

V2时,若已知

R 0后,同样可得的内阻R 2=U 2. U 1U 1+R 1R 0的内阻R 1,并联一定值电阻的内阻R 1,则可测出的内阻

图17

4.等效法测电阻

如图18所示,先让待测电阻与一电流表串联后接到电动势恒定的电源上,读出电流表示数I ;然后将电阻箱与电流表串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则电阻箱的读数即等于待测电阻的阻值.

图18

5.比较法测电阻

如图19所示,读得电阻箱R 1的阻值及、I 2R 1的示数I 1、I 2,可得R x =. I 1

如果考虑电流表内阻的影响,则I 1(R x +R A1) =I 2(R 1+R A2) .

图19

6.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

电路图如图20所示

图20

步骤:

(1)断开S 2,闭合S 1,调节R 0,使的示数满偏为I g ;

I g

的示数为; 2

(2)保持R 0不变,闭合S 2,调节电阻箱R ,使(3)由上可得R A =R .

特别提醒 当R 0≫R A 时,测量误差小,此方法比较适合测小阻值的电流表的内阻,且测量值偏小;电源电动势应选大些的,这样

够小,误差才小. 表满偏时R 0才足够大,闭合S 2时总电流变化才足

7.[伏安法测电阻](2014·浙江理综·22) 小明对2B 铅笔芯的导电性能感兴趣,于是用伏安法测量其电阻值.

(1)图21是部分连接好的实物电路图,请用电流表外接法完成接线并在图中画出.

图21

图22

(2)小明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分别测量了一段2B 铅笔芯的伏安特性,并将得到的电流、电压数据描到U -I 图上,如图22所示.在图中,由电流表外接法得到的数据点是用________(填“○”或“×”) 表示的.

(3)请你选择一组数据点,在图上用作图法作图,并求出这段铅笔芯的电阻为_______Ω. 答案 (1)见解析图甲 (2)× (3)见解析图乙 用“×”表示的数据连线时,1.2(1.1~1.3均可) ,用“○”表示的数据连线时,1.6(1.5~1.7均可)

解析 (1)连线如图甲所示.

(2)U -I 图象如图乙所示,U -I 图象的斜率反映了电阻的大小,而用电流表内接法时测得的电阻偏大,外接法时测得的电阻偏小,所以外接法的数据点是用“×”表示的.

ΔU (3)在U -I 图象上,选用外接法所得的“×”连线,则R =1.2Ω,选用内接法所得的“○”ΔI

ΔU 连线,则R =1.6Ω. ΔI

8.[电表改装和电阻测量]现要测量电流表G 1的内阻,给出下列器材:电流表G 1(量程5mA ,内阻r 1约为150Ω)

电流表G 2(量程10mA ,内阻r 2约为100Ω)

定值电阻R 1=100Ω 定值电阻R 2=10Ω

滑动变阻器R 3(0~200Ω)

干电池E (1.5V,内阻未知)

单刀单掷开关S 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选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3所示,在虚线框中已画出部分实验电路设计图,请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图23

(3)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计算r 1,所用的表达式为r 1=__________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R 1 (2)电路图如图所示

R (I -I )(3) I 1、I 2分别表示电流表G 1、G 2的读数,R 1表示定值电阻R 1的阻值. I 1

解析 (1)若选R 2,则其阻值太小,电流过大,而R 1与G 1内阻相当,故选R 1.

(2)电路图如图所示.G 2的示数-G 1的示数为通过R 1的电流值.

(3)由并联电路特点得:I 1r 1=R 1(I 2-I 1)

R 1(I 2-I 1)r 1= I 1

I 1、I 2分别表示电流表G 1、G 2的读数,R 1表示定值电阻R 1的阻值.

9.[等效替代法测电阻]电学实验中经常需要测量电阻的阻值.

(1)测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现在提供一只标有“220V 40W ”的灯泡,它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Ω.若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来测量这只灯泡的电阻,则测出的电阻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

(2)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量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

A .220V 交流电源

B .单刀双掷开关一个

C .电阻箱一个(0~999.9Ω,额定电流0.5A)

D .定值电阻一个(0.5kΩ,额定电流0.3A)

E .交流电流表一个(0~0.3A)

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原理图.

答案 (1)1210 小于 (2)见解析图

U 2U 2解析 (1)正常工作时电压为额定电压,故有P =R =1210Ω;灯泡在正常工作R P

时发热,灯丝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因而用欧姆挡测量时阻值应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

(2)应用替代法.因电阻箱的最大阻值小于灯泡正常工作的电阻值,故应串联一定值电阻,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10.[半偏法测电阻](2015·新课标Ⅱ·23) 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量程3V ,内阻约为3000Ω) ,电阻箱R 0(最大阻值为99999.9Ω)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2A) ,电源E (电动势6V ,内阻不计) ,开关2个,导线若干.

(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如图24) .

图24

(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 V ′,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 V 相比,R V ′________R V (填“>”、“=”或“<”) ,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见解析图 (2)见解析 (3)> 理由见解析

解析 (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保证通电后电压表所在支路分压最小;闭合开关S 1、S 2

,调

节R 1,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断开S 2,调节电阻箱R 0,使电压表的指针半偏,读取电阻箱的电阻值,此即为测得的电压表内阻.

(3)断开S 2,调节电阻箱R 0使电压表成半偏状态,电压表所在支路总电阻增大,分得的电压也增大,此时R 0两端的电压大于电压表的半偏电压,故R V ′>R V .

考点四 实验拓展与创新

11.[实验器材的创新]有一根细长且均匀的空心金属管线,长约30cm ,电阻约为5Ω,已知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ρ,现在要尽可能精确测定它的内径d .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管线外径D 时刻度的位置如图25a 所示,从图中读出外径为________mm,应用________(选填“厘米刻度尺”或“毫米刻度尺”) 测金属管线的长度L ;

图25

(2)测量金属管线的电阻R ,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 .电压表0~3V ,内阻约10kΩ

B .电压表0~15V ,内阻约50kΩ

C .电流表0~0.6A ,内阻约0.05Ω

D .电流表0~3A ,内阻约0.01Ω

E .滑动变阻器,0~10Ω

F .滑动变阻器,0~100Ω

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中他的实物接线如图b 所示,请指出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已知的物理常数和应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均用符号表示) ,推导出计算金属管线内径的表达式d =______________;

(5)在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为使电流表读数明显,应使电流尽可能大些

B .为操作方便,中间过程可保持开关S 一直处于闭合状态

C .千分尺的精确度是千分之一毫米

D .用千分尺测量直径时必须估读一位

答案 (1)5.200 毫米刻度尺 (2)A C E (3)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采用了

电流表内接法

(4) D 2- (5)D πU

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D =5 mm+20.0×0.01 mm=5.200 mm;

测量30 cm金属管长度时应用毫米刻度尺来测量.

(2)由于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3 V ,所以电压表应选A ;由于通过金属管的最大电流为I m U 3== A =0.6 A,所以电流表应选C. 为了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滑动变阻器应选E. R x 5

(3)由于待测金属管阻值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所以电流表应用外接法,连线图中的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

错误1: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错误2: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

(4)设金属管线内径为d ,根据电阻定律应有:

ρLR = 1212πD -d 44

U 又R , I

联立可得:d =D 2-πU

(5)由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通过待测金属管线的电流不能太大,所以A 错误;为减小温度的影响,中间过程应断开开关,所以B 错误;千分尺的精确度是0.01 mm,

1即应精确到C 错误;千分尺读数时必须估读一位,即估读到0.001 mm,所以100

D 正确.

12.[液体电阻率的测量]如图26是一同学测量某导电液体电阻率的实物连线图.图中均匀的长直玻璃管内径为d ,里面充满待测导电液体,玻璃管两端各装有一电极,电极距离为L .

图26

(1)根据实物连线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导电液体用电阻R x 表示.

(2)在接通电路前,为保证器材安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移到最________端(填“左”或“右”) .在电路调试时,该同学发现:闭合开关S 1后,单刀双掷开关S 2接到a 接点时电压表示数为4.5V 、电流表示数为180μA;单刀双掷开关S 2接到b 接点时电压表示数为4.6V 、电流表示数为164μA.正式测量时,为减小实验误差,单刀双掷开关S 2应接到________点(填“a ”或“b ”) .

(3)该同学正确完成实验,测得该段液体的电阻R 0,则该导电液体的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__(用R 0、L 、d 等表示) .

答案 (1)如图所示

πR d 2

(2)右 b 4L

解析 (1)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2)接通电路前为保证电路的安全,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即滑片应移到最右端.分别使用内接法和外接法时电流表示数变化大,电压表示数变化小,说明电流表对示数影响较小,即电流表内阻远小于被测电阻,为减小误差应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故接b 点.

U RS d 2πR d 2

(3)根据欧姆定律R =ρ=及S =π() 可得电阻率ρ=I L 24L

13.[实验拓展]某些固体材料受到外力后除了产生形变外,其电阻率也要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材料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现用如图27所示的电路研究某长薄板电阻R x 的压阻效应,已知R x 的阻值变化范围为几欧到几十欧,实验室中有下列器材:

图27

A .电源E (3V,内阻约为1Ω)

B .电流表A 1(0.6A,内阻r 1=5Ω)

C .电流表A 2(6A,内阻r 2约为1Ω)

D .开关S ,定值电阻R 0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电阻R x 的阻值,根据虚线框内电路图的设计,甲表选用________(选填“A 1”或“A 2”) ,乙表选用________(选填“A 1”或“A 2”) .

(2)在电阻R x 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闭合开关S ,记下电表读数,A 1的读数为I 1,A 2的读数为I 2,得R x =________(用字母表示) .

(3)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 x 值,然后让力反向从下向上挤压电阻,并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 x 值,最后绘成的图象如图28所示.当F 竖直向下(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时,可得R x 与所受压力F 的数值关系是R x =________________.(各物理量单位均为国际单位)

图28

(4)定值电阻R 0的阻值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__.

A .1ΩB.5ΩC.10ΩD.20Ω

I r 答案 (1)A1 A 2 (2) (3)16-2F (4)B I 2-I 1

解析 (1)由于A 1内阻确定,并且与待测电阻接近,与待测电阻并联,用来测出待测电阻R x 两端的电压,用A 2测得的电流减去A 1测得的电流就是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2)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 =I 1r 1,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 =I 2-I 1,因此待测电阻的阻值为R x =I r I 2-I 1

(3)由图象的对称性可知,加上相反的压力时,电阻值大小相等;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16Ω,当R =7Ω时,对应的力为4.5N ,因此函数表达式R x =16-2F .

(4)整个回路总电流不能大于0.6A ,而电动势为3V ,因此总电阻应略大于5Ω,而电源内阻约为1Ω,因此定值电阻R 0的阻值应选5Ω,即可保证电流不超过量程,也保证电流不太小,两块电流表读数准确.

实验基础知识

一、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1.构造:如图1所示,B 为固定刻度,E 为可动刻度.

图1

2.原理:测微螺杆F 与固定刻度B 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mm ,即旋钮D 每旋转一周,F 前进或后退,而可动刻度E 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 前进或后退,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 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3.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 ×0.01(mm).

如图2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2.0mm ,半毫米刻度线未露出,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为:2.0mm +15.0×0.01mm =2.150mm.

图2

二、游标卡尺

1(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 、游标卡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如图3所示

)

图3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mm. 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其规格见下表:

4. 读数:若用x 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 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x +K ×精确度)mm. 三、常用电表的读数

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即指针指到最大刻度时电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或电流,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

(1)0~3V 的电压表和0~3A 的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分别是和,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2)对于0~15V 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即读到0.1V .

(3)对于0~0.6A 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0.01A.

基本实验要求

1.实验原理

根据电阻定律公式知道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和它的直径d ,计算出横截面积S ,并用伏安法测出电阻R x ,即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2.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V),电流表(0~0.6A) ,电压表(0~3V) ,滑动变阻器(50Ω) ,开关,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 (2)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其平均值l .

(4)

(5)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 和U 的值,填入记录表格内.

l πd 2

(6)将测得的R x 、l 、d 值,代入公式R =ρS =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S 44.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两种方法的比较

规律方法总结

1.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选择

(1)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 x 较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 x 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2)临界值计算法

R x R V R A 时,用电流表外接法; R x R V R A 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3)实验试探法:按图4接好电路,让电压表的一根接线柱P 先后与a 、b 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

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图4

2.注意事项

(1)先测直径,再连电路:为了方便,测量直径应在金属丝连入电路之前测量. (2)电流表外接法: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阻值较小,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3)电流控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温度过高,导致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变大. 3.误差分析

(1)若为内接法,电流表分压. (2)若为外接法,电压表分流. (3)长度和直径的测量.

考点一 测量仪器、仪表的读数

1.游标卡尺的读数

(1)10分度的游标尺的读数: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游标尺上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1

标的格数×10

(2)20分度的游标尺的读数: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游标尺上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

1

标的格数×20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方法:固定刻度数mm +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 ×0.01mm. 3.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1)若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为:1,0.1,0.01,„时,需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2)若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为:2,0.2,0.02,5,0.5,0.05,„时,只需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位数.

1.[直尺和游标卡尺的读数](2014·福建理综·19(1))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5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__cm和________mm.

图5

答案 60.10 4.20

解析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要估读到0.1mm. 游标卡尺读数=4mm +10×0.02mm =4.20mm.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完成下列读数(如图6所示)

图6

a .____________mm c .____________mm

b .____________mm d .____________mm

答案 a .0.486(0.484~0.488) b .0.536(0.534~0.538) c .4.078(4.077~4.079)

d .5.663(5.661~5.665)

3.[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箱的读数](1)①如图7所示的电流表使用0.6A 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示数是________A;当使用3A 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__A.

图7

②如图8所示的电表使用较小量程时,每小格表示____________V,图中指针的示数为________V.若使用的是较大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________V,图中表针指示的是________V.

图8

(2)旋钮式电阻箱如图9所示,电流从接线柱A 流入,从B 流出,则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Ω.今欲将接入电路的电阻改为2087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若用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则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_________.

图9

答案 (1)①0.02 0.44 0.1

2.20 ②0.1 1.40 0.5 7.0 (2)1987 将“×1k ”旋钮调到2,再将“×100”旋钮调到0 0~19998Ω

解析 (1)①电流表使用0.6A 量程时,刻度盘上的每一小格为0.02A ,指针的示数为0.44A ;当换用3A 量程时,每一小格为0.1A ,指针示数为2.20A.

②电压表使用3V 量程时,每小格表示0.1V ,指针示数为1.40V ;使用15V 量程时,每小格为0.5V ,指针示数为7.0V .

(2)电阻为1987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将“×1k ”旋钮调到2,再将“×100”旋钮调到0. 每个电阻箱的最大阻值是9999Ω,用这样两个电阻箱串联可得到的最大电阻2×9999Ω=19998Ω.故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则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0~19998Ω.

考点二 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

4.[实验操作](2014·江苏单科·10)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图10所示的部件__________(选填“A ”、“B ”、“C ”或“D ”) .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图10

(2)图11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______(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 之间出现了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

图11

(3)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23V 和38mA ,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7Ω.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请写出两条建议. 答案 (1)B 0.410 (2)7、8、9 断路

(3)电流表改为内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或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用图象法求电阻值)

解析 (1)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应先将锁紧装置锁紧,即旋紧B . 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0+41.0×0.01) mm=0.410mm.

(2)电压表的示数不为0,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0,说明连接两电表的电路是导通的.而滑动R R 变阻器几乎不起作用,说明线路电阻很大,故可判断7、8、9间断路.(3)由题知R x R V ≈0.020,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不显著,故可将电流表改为内接,并测出多组U 、I 值,求出R x 后,再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5.[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约为5Ω的均匀电阻丝的电阻率,电源是两节干电池.如图12甲所示,将电阻丝拉直后两端固定在带有刻度尺的绝缘底座的接线柱上,底座的中间有一个可沿电阻丝滑动的金属触头P ,触头上固定了接线柱,按下P 时,触头才与电阻丝接触,触头的位置可从刻度尺上读出.实验采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测量电阻丝直径所用螺旋测微器如图丙所示.

图12

(1)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________使测微螺杆F 接近被测电阻丝,再转动________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________使F 固定后读数.(填仪器部件的字母符号)

(2)根据电路原理图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丁连接成实验电路.

(3)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触头调至一合适位置后不动,多次改变P 的位置,得到几组U 、U

I 、L 的数据,用R =R -L 图线如图13所示.取图线上两个点

I 间数据之差ΔL 和ΔR ,若电阻丝直径为d ,则电阻率ρ=

________.

图13

πΔRd 2

答案 (1)D H G (2)如图所示 (3)

4ΔL

解析 (1)在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粗调旋钮D ,使测微螺杆F 接近被测电阻丝,再转动微调旋钮H 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止动旋钮G 使F 固定后读数.

l ΔL πd πΔRd

(3)根据R =ΔR =ρ,而S =ρ=.

S S 44ΔL

6.[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为测定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ρ,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4甲所示的电路.ab 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路中的保护电阻R 0=4.0Ω,电源的电动势E =3.0V ,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滑片P 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

(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d =________mm.

2

2

图14

(2)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 的位置,分别测量出每次实验中aP 长度x 及对应的电流值I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将表中数据描在x 坐标纸中,如图15所示.试作出其关系图线,图象中直线的斜率的

I 表达式k =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由图线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为________Ω·m(保留

两位有效数字) .

图15

1

②根据-x 关系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可求得电源的内阻为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

I 数字) .

答案 (1)0.400 (2)①图线见解析图

4ρ-6

1.1×10 ②1.4 πEd

解析 (1)由题图乙所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示数为0mm +40.0×0.01mm =0.400mm. (2)①如图所示.

1

I x E πd 2

根据图象由电阻定律可得R =ρ,由欧姆定律可得:R =k S =S I x 4

1

ΔI 4ρ

联立解得:k =

πEd Δx 代入数据得: 3.6-1.8k =3

0.6联立解得电阻率为: k πEd 2ρ=

4

代入数据得:

ρ≈1.1×106Ω·m; -

1②根据-x 关系图线纵轴截距为1.8,此时待测电阻丝的电阻为0,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E =I (r +R 0)

1即:3r +4.0) 1.8

得:r =1.4Ω

计算电阻率的两种方法

RS 1.根据电阻定律得ρ= l

2.通过有关图象来求电阻率.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要从物理规律出发,写出图象的函数关系式,弄清斜率、截距等的物理意义,从而求出相关物理量.

考点三 电阻的测量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

1.伏安法

⎧外接法:⎪电路图⎨ ⎪内接法:⎩

特点:大内小外(内接法测量值偏大,测大电阻时应用内接法测量,测小电阻时应采用外接法测量)

2.安安法

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做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

(1)如图16甲所示,当两电流表所能测得的最大电压接近时,如果已知

得I 1R 1的内阻R 2

=. I

2

的内阻R 1,串联一定的内阻R 1,则可测(2)如图乙所示,当两电流表的满偏电压U A2≫U A1时,如果已知

值电阻R 0后,同样可测得I 1(R 1+R 0)的电阻R 2=. I 2

图16

3.伏伏法

若电压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做电流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来使用.

(1)如图17甲所示,两电压表的满偏电流接近时,若已知

U 2R 2=R 1.

U 1(2)

如图乙所示,两电压表的满偏电流I V1≪

I

V2时,若已知

R 0后,同样可得的内阻R 2=U 2. U 1U 1+R 1R 0的内阻R 1,并联一定值电阻的内阻R 1,则可测出的内阻

图17

4.等效法测电阻

如图18所示,先让待测电阻与一电流表串联后接到电动势恒定的电源上,读出电流表示数I ;然后将电阻箱与电流表串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则电阻箱的读数即等于待测电阻的阻值.

图18

5.比较法测电阻

如图19所示,读得电阻箱R 1的阻值及、I 2R 1的示数I 1、I 2,可得R x =. I 1

如果考虑电流表内阻的影响,则I 1(R x +R A1) =I 2(R 1+R A2) .

图19

6.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

电路图如图20所示

图20

步骤:

(1)断开S 2,闭合S 1,调节R 0,使的示数满偏为I g ;

I g

的示数为; 2

(2)保持R 0不变,闭合S 2,调节电阻箱R ,使(3)由上可得R A =R .

特别提醒 当R 0≫R A 时,测量误差小,此方法比较适合测小阻值的电流表的内阻,且测量值偏小;电源电动势应选大些的,这样

够小,误差才小. 表满偏时R 0才足够大,闭合S 2时总电流变化才足

7.[伏安法测电阻](2014·浙江理综·22) 小明对2B 铅笔芯的导电性能感兴趣,于是用伏安法测量其电阻值.

(1)图21是部分连接好的实物电路图,请用电流表外接法完成接线并在图中画出.

图21

图22

(2)小明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分别测量了一段2B 铅笔芯的伏安特性,并将得到的电流、电压数据描到U -I 图上,如图22所示.在图中,由电流表外接法得到的数据点是用________(填“○”或“×”) 表示的.

(3)请你选择一组数据点,在图上用作图法作图,并求出这段铅笔芯的电阻为_______Ω. 答案 (1)见解析图甲 (2)× (3)见解析图乙 用“×”表示的数据连线时,1.2(1.1~1.3均可) ,用“○”表示的数据连线时,1.6(1.5~1.7均可)

解析 (1)连线如图甲所示.

(2)U -I 图象如图乙所示,U -I 图象的斜率反映了电阻的大小,而用电流表内接法时测得的电阻偏大,外接法时测得的电阻偏小,所以外接法的数据点是用“×”表示的.

ΔU (3)在U -I 图象上,选用外接法所得的“×”连线,则R =1.2Ω,选用内接法所得的“○”ΔI

ΔU 连线,则R =1.6Ω. ΔI

8.[电表改装和电阻测量]现要测量电流表G 1的内阻,给出下列器材:电流表G 1(量程5mA ,内阻r 1约为150Ω)

电流表G 2(量程10mA ,内阻r 2约为100Ω)

定值电阻R 1=100Ω 定值电阻R 2=10Ω

滑动变阻器R 3(0~200Ω)

干电池E (1.5V,内阻未知)

单刀单掷开关S 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选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3所示,在虚线框中已画出部分实验电路设计图,请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图23

(3)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计算r 1,所用的表达式为r 1=__________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R 1 (2)电路图如图所示

R (I -I )(3) I 1、I 2分别表示电流表G 1、G 2的读数,R 1表示定值电阻R 1的阻值. I 1

解析 (1)若选R 2,则其阻值太小,电流过大,而R 1与G 1内阻相当,故选R 1.

(2)电路图如图所示.G 2的示数-G 1的示数为通过R 1的电流值.

(3)由并联电路特点得:I 1r 1=R 1(I 2-I 1)

R 1(I 2-I 1)r 1= I 1

I 1、I 2分别表示电流表G 1、G 2的读数,R 1表示定值电阻R 1的阻值.

9.[等效替代法测电阻]电学实验中经常需要测量电阻的阻值.

(1)测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现在提供一只标有“220V 40W ”的灯泡,它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Ω.若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来测量这只灯泡的电阻,则测出的电阻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

(2)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量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

A .220V 交流电源

B .单刀双掷开关一个

C .电阻箱一个(0~999.9Ω,额定电流0.5A)

D .定值电阻一个(0.5kΩ,额定电流0.3A)

E .交流电流表一个(0~0.3A)

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原理图.

答案 (1)1210 小于 (2)见解析图

U 2U 2解析 (1)正常工作时电压为额定电压,故有P =R =1210Ω;灯泡在正常工作R P

时发热,灯丝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因而用欧姆挡测量时阻值应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

(2)应用替代法.因电阻箱的最大阻值小于灯泡正常工作的电阻值,故应串联一定值电阻,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10.[半偏法测电阻](2015·新课标Ⅱ·23) 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量程3V ,内阻约为3000Ω) ,电阻箱R 0(最大阻值为99999.9Ω)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2A) ,电源E (电动势6V ,内阻不计) ,开关2个,导线若干.

(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如图24) .

图24

(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 V ′,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 V 相比,R V ′________R V (填“>”、“=”或“<”) ,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见解析图 (2)见解析 (3)> 理由见解析

解析 (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保证通电后电压表所在支路分压最小;闭合开关S 1、S 2

,调

节R 1,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断开S 2,调节电阻箱R 0,使电压表的指针半偏,读取电阻箱的电阻值,此即为测得的电压表内阻.

(3)断开S 2,调节电阻箱R 0使电压表成半偏状态,电压表所在支路总电阻增大,分得的电压也增大,此时R 0两端的电压大于电压表的半偏电压,故R V ′>R V .

考点四 实验拓展与创新

11.[实验器材的创新]有一根细长且均匀的空心金属管线,长约30cm ,电阻约为5Ω,已知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ρ,现在要尽可能精确测定它的内径d .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管线外径D 时刻度的位置如图25a 所示,从图中读出外径为________mm,应用________(选填“厘米刻度尺”或“毫米刻度尺”) 测金属管线的长度L ;

图25

(2)测量金属管线的电阻R ,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 .电压表0~3V ,内阻约10kΩ

B .电压表0~15V ,内阻约50kΩ

C .电流表0~0.6A ,内阻约0.05Ω

D .电流表0~3A ,内阻约0.01Ω

E .滑动变阻器,0~10Ω

F .滑动变阻器,0~100Ω

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中他的实物接线如图b 所示,请指出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已知的物理常数和应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均用符号表示) ,推导出计算金属管线内径的表达式d =______________;

(5)在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为使电流表读数明显,应使电流尽可能大些

B .为操作方便,中间过程可保持开关S 一直处于闭合状态

C .千分尺的精确度是千分之一毫米

D .用千分尺测量直径时必须估读一位

答案 (1)5.200 毫米刻度尺 (2)A C E (3)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采用了

电流表内接法

(4) D 2- (5)D πU

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D =5 mm+20.0×0.01 mm=5.200 mm;

测量30 cm金属管长度时应用毫米刻度尺来测量.

(2)由于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3 V ,所以电压表应选A ;由于通过金属管的最大电流为I m U 3== A =0.6 A,所以电流表应选C. 为了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滑动变阻器应选E. R x 5

(3)由于待测金属管阻值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所以电流表应用外接法,连线图中的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

错误1: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错误2: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

(4)设金属管线内径为d ,根据电阻定律应有:

ρLR = 1212πD -d 44

U 又R , I

联立可得:d =D 2-πU

(5)由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通过待测金属管线的电流不能太大,所以A 错误;为减小温度的影响,中间过程应断开开关,所以B 错误;千分尺的精确度是0.01 mm,

1即应精确到C 错误;千分尺读数时必须估读一位,即估读到0.001 mm,所以100

D 正确.

12.[液体电阻率的测量]如图26是一同学测量某导电液体电阻率的实物连线图.图中均匀的长直玻璃管内径为d ,里面充满待测导电液体,玻璃管两端各装有一电极,电极距离为L .

图26

(1)根据实物连线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导电液体用电阻R x 表示.

(2)在接通电路前,为保证器材安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移到最________端(填“左”或“右”) .在电路调试时,该同学发现:闭合开关S 1后,单刀双掷开关S 2接到a 接点时电压表示数为4.5V 、电流表示数为180μA;单刀双掷开关S 2接到b 接点时电压表示数为4.6V 、电流表示数为164μA.正式测量时,为减小实验误差,单刀双掷开关S 2应接到________点(填“a ”或“b ”) .

(3)该同学正确完成实验,测得该段液体的电阻R 0,则该导电液体的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__(用R 0、L 、d 等表示) .

答案 (1)如图所示

πR d 2

(2)右 b 4L

解析 (1)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2)接通电路前为保证电路的安全,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即滑片应移到最右端.分别使用内接法和外接法时电流表示数变化大,电压表示数变化小,说明电流表对示数影响较小,即电流表内阻远小于被测电阻,为减小误差应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故接b 点.

U RS d 2πR d 2

(3)根据欧姆定律R =ρ=及S =π() 可得电阻率ρ=I L 24L

13.[实验拓展]某些固体材料受到外力后除了产生形变外,其电阻率也要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材料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现用如图27所示的电路研究某长薄板电阻R x 的压阻效应,已知R x 的阻值变化范围为几欧到几十欧,实验室中有下列器材:

图27

A .电源E (3V,内阻约为1Ω)

B .电流表A 1(0.6A,内阻r 1=5Ω)

C .电流表A 2(6A,内阻r 2约为1Ω)

D .开关S ,定值电阻R 0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电阻R x 的阻值,根据虚线框内电路图的设计,甲表选用________(选填“A 1”或“A 2”) ,乙表选用________(选填“A 1”或“A 2”) .

(2)在电阻R x 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闭合开关S ,记下电表读数,A 1的读数为I 1,A 2的读数为I 2,得R x =________(用字母表示) .

(3)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 x 值,然后让力反向从下向上挤压电阻,并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 x 值,最后绘成的图象如图28所示.当F 竖直向下(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时,可得R x 与所受压力F 的数值关系是R x =________________.(各物理量单位均为国际单位)

图28

(4)定值电阻R 0的阻值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__.

A .1ΩB.5ΩC.10ΩD.20Ω

I r 答案 (1)A1 A 2 (2) (3)16-2F (4)B I 2-I 1

解析 (1)由于A 1内阻确定,并且与待测电阻接近,与待测电阻并联,用来测出待测电阻R x 两端的电压,用A 2测得的电流减去A 1测得的电流就是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2)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 =I 1r 1,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 =I 2-I 1,因此待测电阻的阻值为R x =I r I 2-I 1

(3)由图象的对称性可知,加上相反的压力时,电阻值大小相等;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16Ω,当R =7Ω时,对应的力为4.5N ,因此函数表达式R x =16-2F .

(4)整个回路总电流不能大于0.6A ,而电动势为3V ,因此总电阻应略大于5Ω,而电源内阻约为1Ω,因此定值电阻R 0的阻值应选5Ω,即可保证电流不超过量程,也保证电流不太小,两块电流表读数准确.


相关内容

  • 2014届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12.5
  • §12.5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2014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2.考查n次独立重复试验及二项分布的概念:3.考查利用二项分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利用互斥事件.事件的独立性对事件进行分解是计算复杂事件概率的关键,复习时要注意体会总结:2.掌握 ...

  • 2017司法考试经验汇总计划安排
  • 排序按照我的每一轮复习顺序. 1. 民法 (推荐讲师:钟秀勇) 第一轮复习:2013年三校强化班·钟秀勇:2014年厚大.海天等机构先修班(债法.侵权责任法.知识产权法)·钟秀勇 -- 因没有讲义,我将听的课件都誊写下来整理了一本笔记. 第二轮复习:2014年厚大系统强化·钟秀勇 -- 讲义为< ...

  • 零基础+在职+三月,多快好省过司考 --我的非典型司考历程及心得
  • 引子:分数不高,但以我的情况能考成这样,已经算上天眷顾.很多经历心得想与后人分享,才有了这篇经验帖.想看干货的,直接找最后的第五部分,前面都是本大叔的啰嗦,但其实对大家备考是有帮助的.我经历的迷茫.郁闷.挫折,你都会碰到,各位朋友可以对照自己的情况,计划准备考试的时间及方式方法吧. 一.基本情况 先 ...

  • 司考经验精华整理
  • Part 1 认识司考 司法考试一般是每年9月中旬考试,分为两天.上午是8:30开考,下午是2:00开考.司法考试总共分为四卷,即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一是综合知识,包括理论法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宪法.法制史.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三国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经济法( ...

  • 天津大学光电子学基础考研真题
  • 天津大学光电子学基础考研真题-考研资料-笔记讲义 在天津大学光电子学基础复习中,资料.真题及讲义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同学,特别是跨专业考生,在复习中没办法掌握重点,所以走了很多弯路.而考研资料和讲义就可以让考生们在复习中迅速找到重点范围,掌握复习技巧.另外.真题可以让考生掌握近几年的出题方向,测试自己 ...

  • 人教版物理第一轮复习:欧姆定律(第七章内容)
  • 第七章 欧姆定律 一.复习要点 (一).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方法: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2.原理: R ...

  •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经验
  • 心系法大,以梦为马 -- 二战上岸经验谈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个感伤的季节.看着朋友圈里各种毕业照和毕业感言,思绪仿佛被带回一年前,猛然发现,已经离开校园一周年了.一年前的我,正如同现在的你一样,迷茫而懵懂,二战的这一年,我经历了独自租房备考的孤独,经历了酷暑和严寒的考验,经历过如浮萍漂泊般的不安 ...

  •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格式
  •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更是温故知新.提高能力的关键.高三一轮复习课教学,是教师把学生高一.高二掌握的零散知识,通过总结提高,再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进而形成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一节好的复习课要做到:既 ...

  • 非法本6个月427过司考的3点经验
  • 非法本,金融专业的,就大二上过一节金融法学选修课,6个月过司考,成绩427(120,95,90,122) 任何考试问通过的人,他们都会说不太难,问没过的人,似乎那就是永远也过不去的坎!所以不要问司法难不难这种问题了! 一.司考复习概况 想考司法大概是2013年11月吧,但是那时候就查了下大概,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