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历年真题跨专业难度

一、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报考统计考试内容(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

育明教育宋老师分析:

1、本专业的报录比约在16:1-18:1(竞争比较激烈,每年的缺考率约在10%)

2、外语考试中考生可从英语一、俄、日、法任选一门

3、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社会学考研资料、考试经验、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叩叩:二四五九、六二二、四七七)

二、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社会学理论:

1、《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谢立中,北京大学出版社;

3、《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4、《社会学教程》,王思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社会研究方法:

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王汉生,北京大学出版社;

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3、《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郭志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分支理论:

1、《人口社会学》,佟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劳动社会学》,刘艾玉,北京大学出版社;

3、《群体过程》,RupertBrown,方文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城市社会学》,郑也夫,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考研资料、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电话: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

三、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复习笔记重点分享系列

一、

⒈组织运行都是投入和输出的过程。组织管理是对组织运行的过程的操纵与过程。

过程:决策→管理→监督与检验

①决策:科学、民主

②管理:常规、应变

③监督:组织内部;组织外部(最有力的是媒体监督)布劳将这种非正式群体称为非正式组织来的。

*⒊在组织社会学研究中,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结构构成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它们的存在反映出作为社会缩影的组织的复杂性及其实际特点。非正式群体的大量存在是中国组织的文化和制度特征。

⒋人们采用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等组织结构形式

第四节社会组织的管理

⒈在组织管理的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家长制,它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的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也是前资本主义阶段比较普遍的管理方式。①组织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组织的最上层,不向下分权

②最高领导人和管理者基本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

③管理行为有较大的随意性

④组织的领导人把组织当作自己的私人领地,不容他人干涉

⑤组织中缺乏严格的办事规则,没有明确规范,或者正式规定的组织规则形同虚设,组织中基本上是人治,“家天下”

⒊家长制消极作用:

①极大地抑制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不利于充分动员组织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②下属缺乏科学的办事规则,会造成对组织的伤害

③家长制培育奴性,压抑组织成员的创造精神,常常使得组织守旧,不适应外部多变的环境,也不利于组织的顺利发展

⒋家长制是一种落后的组织管理方式,它的存在与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有关。

它存在的条件:①组织规模狭小,内部分工不发达,组织中技术比较单一外部环境比较稳定②与最高领导人的努力有关③组织成员的臣民思想

二、古典管理理论:

⒈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出现了古典管理理论

代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行政理论、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⒉美国管理学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适用于企业管理设计,它推崇经济合理性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以工人的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被称为“泰罗制”科层制是韦伯根据纯粹的理想型观点提出的。

特征:

①组织内部有清楚的分工,而且每一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②职位分等,组织的职位之间形成自上而下的权威体系,下级接受上级的指挥

③行政管理人员是因具备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他们有专业资格

④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组织中的职务是他们的职业

⑤行政管理人员的升迁根据年资或政绩,取决于上司的评价

⑥组织内部有严格的、统一的纪律,下级接受上级的监督

⒋特点:①组织中有严格而缜密的规则②组织中成员都具有专业资格

③组织是以工作为核心的

5.科层制的功能:科层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理想型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这里的理想是指并非建立在对所有事实经验的概括之上,而是参照某些事实进行的主观构建的概念类型

⑴正功能:①保证其成员行为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管理方式

②能人结构紧密地连接与配合事本主义原则,共同保障了科层组织地有效运转,从而有效地达成既定目标,这也正是科层制的功能所在

⑵负功能:①严格的纪律、繁琐的规则使组织成员只照章办事,形成“官僚主义人格”

②由于组织按选用人员,从而产生“训练出来的无能”的现象③组织中严格的分层及明确的划分使上下级间沟通变得繁琐④事本主义原则影响成员积极性

6.科层制只有形式没有实质

韦伯的科层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性化理想模式,也成为分析西方社会和现代社会组织的概念模式,甚至它成为现代社会组织发展的理论模型。科层制为后来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

⒈20世纪2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梅奥在美国霍桑工厂做了实验,又称霍桑实验

a.他有下列发现:①工人是社会人②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③通过提高士气来提高效率

b.一项重要结论:社会因素是影响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决定因素

c.“社交人假设”改变了企业和组织的理念,后来又逐渐形成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后来的组织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a.它给群体成员以感情上的支持,给他们以安全感b.给群体成员以工作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⑵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组织的作用表现为:

a.当非正式群体并不是为了对抗组织的权威而出现时,它基本上是无害的,能提高工作效率

b.当非正式群体以反对正式组织为目标或它的目标与正式组织有矛盾时,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组织的运行就会产生干扰

⒊X理论-Y理论

⑴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

⑵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X 理论与Y 理论两种假设

四、组织文化:

⑴Z理论是美籍日裔学者威廉·大内提出的

⑵社会资本是20世纪80年代被广泛运用的概念,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将其发展为理论

四、北大社会学考研经验分享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谈

理论:

北大的理论题目不是太难,但它的特点是概论、理论和分支都考。各占50分。而且题目越来越灵活,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各门的学习策略如下:

概论:主要是王思斌的那本教程。重中之重,强调多重也不为过。这本书虽然简单,但是把理论和现实融合到了一起。这本书至少要精读十遍,最后达到的状态是看着目录能够把书基本背下来,真正的滚瓜烂熟!

理论:严格意义上的理论题目只有两道论述题,但是出什么大家谁都猜不到。今年考了科塞和布卢默,后现代已经连续两年没考,估计明年肯定会涉及。理论部分,古典、当代和后现代部分都要熟悉。学习和记忆还是主要以人物为主。北大的理论题目一般是就某个人的某个理论而言,没有像社科院的出的那么宏观(涉及到理论流派的比较)。参考书目就是贾春增的那本书(主要适合背诵),和谢立中的那本(比较散,自己须总结)。人物+理论+评价和意义。

分支:分支部分主要有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劳动社会学、和人口社会学。

家庭社会学不用再看了,已经2年没考,杨善华已经退休。分支的准备主要是八个字:“略读书目,精看论文。”每门的分支都会有几点反复考的,比如城市社会学的城市化和社区建设、农村社会学的农村改革和发展、劳动社会学的劳动制度和劳动关系、人口社会学的老龄化和流动人口问题(农民工问题是热点)。等等。论文主要看北大老师近几年的论文和这几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的论文和该学科的热点。比如农村社会学就看看贺雪峰的论文,如果遇到农村社会学的题目,答上他的观点的话,判卷老师一定耳目一新,知道你对这个圈子有了解,起到很大的加分效应。论文主要是方文(社心)、刘爱玉(劳动)、佟新(人口)、于长江(城市)等等。理论主要看看谢立中和李康的东西,李猛的就翻翻就行(猛哥已经去了哲学系)。另外新进了一个老师叫孙飞宇,此人是扬善华的得意弟子,专门研究现象学。所以现象学的大家也要有所了解。总是理论部分都要熟悉,做到滴水不漏,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以为考过的和非重点的不会考。

方法和统计

北大的方法90分,统计60分。方法有名词解释(自己总结总结背背就可以)。方法选择和判断改错(考得比较细)。这部分要参考其他学校的考试题目来练习提高。

简答和论述(考得比较宏观,涉及方法论层面,有的题目出的不清不楚有歧义)准备这一部分主要是把可能涉及到树上内容的都答上,研究设计和操作化之类的。方法论很重要,尤其是那个“科学环”,包含了理论建构和理论检验归纳和演绎。一定要多看多理解。许多题目譬如代表性的问题都可以从科学环上找出问题的源头和答案。另外就是总结老师的论文,郭志刚的有一篇关于什么满意度调查的论文就是10年的一道论述大题的原型。方法估计是郭志刚、邱泽奇和刘世定等出题。

统计部分最难的是那30分的选择,考得很细。譬如置信区间和置信度等等。今年就考了一个关于标准化后方差和均值的变化的题目。所以也一定要理解。卢老师那本书是重点。也可参考其他学校的统计题目练习提高。至于两道统计大题大家不用担心,考得不会太难。一般会考参数估计或假设检验(今年就考了双样本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主要给出图表自己会计算)、多元回归(自己会解释就可以)、样本量(10年出了成数样本量计算)、卡方检验(10年就出了变相的卡方检验,所以看书不仅要记公式,而且要知道原始公式的推导过程)至于什么非参数检验和概率什么的绝对不会考得。

一、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报考统计考试内容(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

育明教育宋老师分析:

1、本专业的报录比约在16:1-18:1(竞争比较激烈,每年的缺考率约在10%)

2、外语考试中考生可从英语一、俄、日、法任选一门

3、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社会学考研资料、考试经验、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叩叩:二四五九、六二二、四七七)

二、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社会学理论:

1、《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谢立中,北京大学出版社;

3、《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4、《社会学教程》,王思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社会研究方法:

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王汉生,北京大学出版社;

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3、《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郭志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分支理论:

1、《人口社会学》,佟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劳动社会学》,刘艾玉,北京大学出版社;

3、《群体过程》,RupertBrown,方文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城市社会学》,郑也夫,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考研资料、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电话: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

三、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复习笔记重点分享系列

一、

⒈组织运行都是投入和输出的过程。组织管理是对组织运行的过程的操纵与过程。

过程:决策→管理→监督与检验

①决策:科学、民主

②管理:常规、应变

③监督:组织内部;组织外部(最有力的是媒体监督)布劳将这种非正式群体称为非正式组织来的。

*⒊在组织社会学研究中,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结构构成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它们的存在反映出作为社会缩影的组织的复杂性及其实际特点。非正式群体的大量存在是中国组织的文化和制度特征。

⒋人们采用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等组织结构形式

第四节社会组织的管理

⒈在组织管理的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家长制,它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的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也是前资本主义阶段比较普遍的管理方式。①组织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组织的最上层,不向下分权

②最高领导人和管理者基本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

③管理行为有较大的随意性

④组织的领导人把组织当作自己的私人领地,不容他人干涉

⑤组织中缺乏严格的办事规则,没有明确规范,或者正式规定的组织规则形同虚设,组织中基本上是人治,“家天下”

⒊家长制消极作用:

①极大地抑制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不利于充分动员组织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②下属缺乏科学的办事规则,会造成对组织的伤害

③家长制培育奴性,压抑组织成员的创造精神,常常使得组织守旧,不适应外部多变的环境,也不利于组织的顺利发展

⒋家长制是一种落后的组织管理方式,它的存在与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有关。

它存在的条件:①组织规模狭小,内部分工不发达,组织中技术比较单一外部环境比较稳定②与最高领导人的努力有关③组织成员的臣民思想

二、古典管理理论:

⒈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出现了古典管理理论

代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行政理论、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⒉美国管理学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适用于企业管理设计,它推崇经济合理性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以工人的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被称为“泰罗制”科层制是韦伯根据纯粹的理想型观点提出的。

特征:

①组织内部有清楚的分工,而且每一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②职位分等,组织的职位之间形成自上而下的权威体系,下级接受上级的指挥

③行政管理人员是因具备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他们有专业资格

④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组织中的职务是他们的职业

⑤行政管理人员的升迁根据年资或政绩,取决于上司的评价

⑥组织内部有严格的、统一的纪律,下级接受上级的监督

⒋特点:①组织中有严格而缜密的规则②组织中成员都具有专业资格

③组织是以工作为核心的

5.科层制的功能:科层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理想型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这里的理想是指并非建立在对所有事实经验的概括之上,而是参照某些事实进行的主观构建的概念类型

⑴正功能:①保证其成员行为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管理方式

②能人结构紧密地连接与配合事本主义原则,共同保障了科层组织地有效运转,从而有效地达成既定目标,这也正是科层制的功能所在

⑵负功能:①严格的纪律、繁琐的规则使组织成员只照章办事,形成“官僚主义人格”

②由于组织按选用人员,从而产生“训练出来的无能”的现象③组织中严格的分层及明确的划分使上下级间沟通变得繁琐④事本主义原则影响成员积极性

6.科层制只有形式没有实质

韦伯的科层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性化理想模式,也成为分析西方社会和现代社会组织的概念模式,甚至它成为现代社会组织发展的理论模型。科层制为后来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

⒈20世纪2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梅奥在美国霍桑工厂做了实验,又称霍桑实验

a.他有下列发现:①工人是社会人②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③通过提高士气来提高效率

b.一项重要结论:社会因素是影响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决定因素

c.“社交人假设”改变了企业和组织的理念,后来又逐渐形成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后来的组织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a.它给群体成员以感情上的支持,给他们以安全感b.给群体成员以工作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⑵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组织的作用表现为:

a.当非正式群体并不是为了对抗组织的权威而出现时,它基本上是无害的,能提高工作效率

b.当非正式群体以反对正式组织为目标或它的目标与正式组织有矛盾时,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组织的运行就会产生干扰

⒊X理论-Y理论

⑴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

⑵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X 理论与Y 理论两种假设

四、组织文化:

⑴Z理论是美籍日裔学者威廉·大内提出的

⑵社会资本是20世纪80年代被广泛运用的概念,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将其发展为理论

四、北大社会学考研经验分享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谈

理论:

北大的理论题目不是太难,但它的特点是概论、理论和分支都考。各占50分。而且题目越来越灵活,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各门的学习策略如下:

概论:主要是王思斌的那本教程。重中之重,强调多重也不为过。这本书虽然简单,但是把理论和现实融合到了一起。这本书至少要精读十遍,最后达到的状态是看着目录能够把书基本背下来,真正的滚瓜烂熟!

理论:严格意义上的理论题目只有两道论述题,但是出什么大家谁都猜不到。今年考了科塞和布卢默,后现代已经连续两年没考,估计明年肯定会涉及。理论部分,古典、当代和后现代部分都要熟悉。学习和记忆还是主要以人物为主。北大的理论题目一般是就某个人的某个理论而言,没有像社科院的出的那么宏观(涉及到理论流派的比较)。参考书目就是贾春增的那本书(主要适合背诵),和谢立中的那本(比较散,自己须总结)。人物+理论+评价和意义。

分支:分支部分主要有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劳动社会学、和人口社会学。

家庭社会学不用再看了,已经2年没考,杨善华已经退休。分支的准备主要是八个字:“略读书目,精看论文。”每门的分支都会有几点反复考的,比如城市社会学的城市化和社区建设、农村社会学的农村改革和发展、劳动社会学的劳动制度和劳动关系、人口社会学的老龄化和流动人口问题(农民工问题是热点)。等等。论文主要看北大老师近几年的论文和这几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的论文和该学科的热点。比如农村社会学就看看贺雪峰的论文,如果遇到农村社会学的题目,答上他的观点的话,判卷老师一定耳目一新,知道你对这个圈子有了解,起到很大的加分效应。论文主要是方文(社心)、刘爱玉(劳动)、佟新(人口)、于长江(城市)等等。理论主要看看谢立中和李康的东西,李猛的就翻翻就行(猛哥已经去了哲学系)。另外新进了一个老师叫孙飞宇,此人是扬善华的得意弟子,专门研究现象学。所以现象学的大家也要有所了解。总是理论部分都要熟悉,做到滴水不漏,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以为考过的和非重点的不会考。

方法和统计

北大的方法90分,统计60分。方法有名词解释(自己总结总结背背就可以)。方法选择和判断改错(考得比较细)。这部分要参考其他学校的考试题目来练习提高。

简答和论述(考得比较宏观,涉及方法论层面,有的题目出的不清不楚有歧义)准备这一部分主要是把可能涉及到树上内容的都答上,研究设计和操作化之类的。方法论很重要,尤其是那个“科学环”,包含了理论建构和理论检验归纳和演绎。一定要多看多理解。许多题目譬如代表性的问题都可以从科学环上找出问题的源头和答案。另外就是总结老师的论文,郭志刚的有一篇关于什么满意度调查的论文就是10年的一道论述大题的原型。方法估计是郭志刚、邱泽奇和刘世定等出题。

统计部分最难的是那30分的选择,考得很细。譬如置信区间和置信度等等。今年就考了一个关于标准化后方差和均值的变化的题目。所以也一定要理解。卢老师那本书是重点。也可参考其他学校的统计题目练习提高。至于两道统计大题大家不用担心,考得不会太难。一般会考参数估计或假设检验(今年就考了双样本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主要给出图表自己会计算)、多元回归(自己会解释就可以)、样本量(10年出了成数样本量计算)、卡方检验(10年就出了变相的卡方检验,所以看书不仅要记公式,而且要知道原始公式的推导过程)至于什么非参数检验和概率什么的绝对不会考得。


相关内容

  •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考研真题 笔记资料[最新历年真题] 南师大学前教育考研真题
  •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考研真题 笔记资料[最新历年真题] 南师大学前 教育考研真题 (学长温馨提示:本篇文章最好看完,对你的考研复习一定会有帮助) 一.南师大助考学长团队考研寄语 1.成功,除了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良好心态,还需要坚持和毅力. 2.不忘最初梦想,不弃任何努力,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 ...

  • 2010年中山大学高等数学A考研真题精讲
  •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专业课的复习和 ...

  • 2013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2013年清华 ...

  •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
  •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2013年北京 ...

  • 2017年中央党校考博招生录取情况统计.招生人数分析.报考专业难度分析1
  • 最新喜报:育明考博2017年辅导中央党校普博考生人数23人,成功录取17人.中央党校考博.中央党校博士考试.考博英语.考博专业课复习经验.考博专业课备考指导,高分答题经验咨询育明教育. 考博辅导专业80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 ...

  • 北京建筑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费介绍
  • 北京建筑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费介 绍 2015年北京建筑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学费学费总额为2.4万元,学制为3年. 北京建筑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初试科目如下: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 3.社会工作原理 4.社会工作实务 北京建筑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难度 一.本文系 ...

  • 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历年复习心得体会
  • 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历年复习 心得体会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及天下 .凯程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一.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 (一)总结归纳知识 整理笔记对一个三凯程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报考院校近10年的真题找出最 ...

  • 人大国际商务硕士考研包括哪些教材
  • 人大国际商务硕士考研包括哪些教材 人大没有指定国际商务硕士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人大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国际商务> 查尔斯·希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商务> 韩玉军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贸易实务>黎孝 ...

  • 人大国际商务硕士就业怎么样?
  • 人大国际商务硕士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15%,就业率居于全国同类专业院校的首位. 人大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在跨国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