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行读]阅读偶得|节气中的花木雅趣--[节气手帖]阅读随感

书籍介绍书名:《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

作者:蔓玫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江出版传媒

内容简介:是一本对二十四节气不同植物变化的植物笔记。记录美的,自然的,触手可及又好像并不那么了解的事物。比如花朵,水彩画,从前的诗词典故,每个节气容易操作的食谱和手工艺等等。作者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和水彩绘画技巧相结合,让这本这本植物笔记用手绘和优美的文字,讲述关于植物的时光故事。

忘记是怎么知道这本书的了,大抵是因为近岁自己对花木节气之类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之故吧。有古人的诸如:《花镜》、《瓶史·瓶花谱》之类,亦有今人所书的一些,甚至经常是一本还未读完甚至是还没有来得及读,就又入了一本新的,故而真正读完的却是寥寥。这些书籍多是江南人所写,大抵只有江南人才能在四季的轮回中看到那么多美丽的花花草草,也只有江南人才会有那样的雅兴去研究那些植物,并且将它们以生动的语言去记录下来。然这本《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虽不是一气呵成地读下来的,但经了这一年二十四节气的轮回也算把它读完了。原因首先是这本书是按照节气写的,故而我阅读也是每个节气到来的时候就去翻看对应的节气,就那样几页,花费不了多少时间,读得悠然和亲切;更何况除了文字里面还有那么多精美的插图呢!我自诩是喜欢读文字的,但不知是不是因着读图时代的影响,也对这种文字不算很多、且有精美插图的书籍很是喜欢。

丙申年已去,伴随着我走过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的便是这本书,以及这本书中所描摹得花花草草。如今,要迎来新的四季流转、十二个月的轮回、二十四节气的循环了,我便想着把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写下来,算作是给自己的纪念,是对作者的感谢,也是给朋友们的分享吧。

形式精美,内容丰富  如今出书,大抵比先时容易得多,故粗制滥造者颇多,作为一个对书籍装帧多少有些要求的人,看到这样一本制作精美的书便十分欣喜。翻开一看,里面的内容更是十分丰富的,感觉像是一部气节花木的小百科。

首先封面的设计就非常新奇,封面和封底是用一张纸做成的,如果把这张纸打开,连着书脊一起看,便是个七彩圈组成的、圆形的二十四节气图,圆圈的中间是一些花叶,圆圈外标注着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封面和封底连为一体,像一个小小的礼品盒将一本书包裹了起来,内封底还是一张可以取下来的明信片,若用它寄给远方的朋友,便是一份温存的祝福与绵绵的情谊。

封面和封底很美,书中所画的那些花木都是作者的手绘,另有一些配在插图旁边的文字亦是作者手写。那么美的画、那么娟秀的字让我不禁要自责自己小时候不曾认真学画、好好练习,故现在只有羡慕他人的份儿了。《节气手帖》内文

  再则,书里对一些植物的知识介绍既有科普的专业性(这大抵和作者的植物学硕士的学术支撑有关),同时又兼具欣赏上的美感,还有一些实用方面的拓展。关于这一点,便是下面要仔细去说的了。

节气中的花朵  《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一书在春夏秋冬下对应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又有两到三篇内容,基本就是介绍两到三种植物,比如在“春”这个季节之下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这六个节气,而这六个节气又会分别介绍两种植物。立春为梅花和迎春,雨水为油菜花、二月兰和玉兰,惊蛰是堇菜、桃花和樱花,春分是海棠、杏花、梨花和琼花,清明是柳枝、杜鹃和桐花,谷雨是牡丹、含笑(包括白兰花)、紫藤和楝花。其实,对每个季节、每种节气所开的花能有比较到位和详细的介绍,还配上精美的插图已经算是内容丰富了,但此书并不仅仅限于此,还有其他一些丰富的科普内容。

在写梅花的这一节中,作者分类介绍了绿萼、宫粉、江梅、美人、朱砂、黄香这几个品种,并且每种都配上了插图;在迎春这一节中则向读者介绍了如何分迎春花、云南黄馨和连翘,当然插图也是不能少的。在堇菜这一节中则介绍了堇菜属之下的几个种类,有三色堇,还有紫堇属下面的斑叶堇菜、戟叶堇菜、早开堇菜和紫花地丁,仍旧同时配有插图;樱花这一节中介绍了多种樱花:寒绯樱、关山樱、御衣黄樱、染井吉野樱、尾叶樱、河津樱、郁金,并同样配有插图;在海棠这一节中也是介绍了多种海棠:北美海棠、垂丝海棠、湖北海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西府海棠,并配有插图;在杏花、梨花那一节之后,则总结了蔷薇科花木的辨别法,包括杏、桃、梅、李、樱、海棠、晚樱、梨,插图也是不能少的……作者笔下的樱花

  虽然因为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故这些内容看下来并不是就能完全记住这些花的分类或者区别,但终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去翻看和查找,次数多了,自然也就记住了、学会了。很佩服作者不仅仅了解那么多的花木植物,可以把它们写出来,还能够将它们如此形象的画出来。如今市面上教授手绘的书不少,亦有单独教画花朵的,但这种图文并茂的植物科普类书籍却比较鲜见,更何况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富有雅趣的内容呢。

花馔之雅  其实,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书中介绍的那些花馔,这亦是我近岁很感兴趣的一个领域。此前自然也看过一些相关的书籍有所涉及,其中还有些是古人所写,读那些文字、想象着花馔的样子与味道就有垂涎之感。而这本《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虽然也是闻、尝不到味道的,但至少可以看到花馔的美图,还有作者附上的详细的制作步骤。

在玉兰花一节中介绍了用玉兰花花瓣做的炸面糊;在堇菜这一节中介绍了糖渍堇菜;樱花这一节是我最喜欢的,介绍了樱花抹茶蛋糕、樱花冰淇淋、樱花慕斯、樱果子、樱饼、樱花茶,还有腌渍樱花;柳枝这一节介绍了柳芽煎饼;藤萝这一节介绍了藤萝饼;樱桃那一节介绍了樱桃酱;茉莉这一节中介绍了如何自制茉莉花茶;桂花这一节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介绍了怎样做木樨蒸;菊花这一节也介绍了如何食用菊花;木芙蓉这一节介绍了怎样做“雪霁羹”……

这其中的一些是古人的发明创造,比如“雪霁羹”在《山家清供》中就有记载,然作者却用简明的语言将其做法介绍了出来,还配上了精美的插图。而所介绍的这些方法,虽然我到现在都没有尝试过,但看着介绍觉得是不难上手的。只是,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城市,想找到安全的、可食用的花朵原料却是很有难度的,故而只能看着作者的这本书“望梅止渴”了。希望有一日自己也可以风雅起来,找到可食用的花朵原料,尝试着做这本书中所教授的做花馔的方法。

手工之趣  上面那一节中所说的花馔美味已经让人难忘,而之所以说这本《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像是一本节气花木的小百科,除了有科普方面的知识,有美食花馔的介绍,还有用花朵树叶做的一些手工制品。

石榴一节介绍了石榴染;栀子花这一节介绍了水培栀子花的方法;木槿这一节介绍了如何用木槿叶洗头;凤仙花这一节介绍了怎样用凤仙花染指甲;石竹这一节介绍了如何做干燥花;山茶花这一节介绍了怎样做冬日的叶脉书签;腊梅这一节介绍了如何能留住腊梅的香味,而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其他有芳香的花朵……《节气手帖》

    其实,小时候我们也是会用花朵树叶做一些手工制品的,虽然没有书中所写的那么丰富,但也颇有自己动手的趣味。如今,妈妈每年深秋还会给小朋友做叶画,小时候我也是做过叶子画的。亦记得高中时代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卖韩国文具礼品的小店里买到过叶脉书签,虽然自己并没有动手做过,如今也是难觅踪影了,但它们曾经在我的书页中静静地安睡过。而用凤仙花染指甲,那不仅仅是母亲辈的记忆,甚至连姥姥都会记得这样的方法,只是如今的我们都有了各种缤纷炫目的指甲油,再也不用凤仙花这样的土方法了。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儿时用大自然的恩赐做的一些手工艺品不仅仅环保,还成为了我们难忘的记忆,远比如今的一些高级玩具带给我们的满足感要大。可现在还能去做那些东西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了。

虽然还没有尝试作者在书中写到的那些利用花叶去做的手工制品,但对照着作者画出来的各种花,跟着妈妈学做了一些纱花。虽然不算精致,但却是让人感到愉悦的过程。尤其是到了快要过年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动手给一些亲友做这样的花,亲友看到皆是赞不绝口;亦仿佛回到了刚上初中那年的寒假,那时候流行做的是用包装的缎带做风铃,也是和妈妈一起做了很多,有自家留着的,也有很多送给亲友的。在做手工的时候,我觉得时光仿佛真的变得缓慢而凝滞,帮我留下了这样美好的记忆:我和妈妈围坐在书桌前,桌上堆满了要做手工的各种材料,然后我们通过各自的“魔法”,把它们变成不一样的花花叶叶。在北方这样缺少花朵的冬季,将做好的花枝插在瓶中,亦是一种雅趣。那些花朵,似乎就提前将春光带给了我。

如今,当我们匆匆地行走于都市中,除了看到树发芽了,花朵绽放了,会惊喜于春天的到来;看到树叶黄了,会意识到秋天来了之外,似乎没有什么让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跟随着四季的、二十四节气的脚步去感受大自然的种种变化,以及它所给予我们的各种恩赐——视觉上的、嗅觉上的、味觉上的……甚至我有时候都觉得自己的那些感官已经变得越来越麻木了。幸而,还有这本名叫《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的书,还有很多与之相类似的书,让我们哪怕被钢筋水泥隔绝却依然可以感受大自然,至少会去向往,至少不会忘记,至少会去寻觅。想来,若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作者亦会觉得欣慰吧。

一年这样的匆匆走过,我知道这不过就是我生命中很平常、很普通的一年;新的一年已经悄悄到来,我知道那是又一个轮回,终究也会过去。但我希望自己可以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感受这一年四季的流转、二十四节气的变化,看花开花谢,品美食花馔,做手工玩意……如此,便是不曾辜负,便是好好珍惜,便是岁月静好吧。

(本文文字为作者原创,转载请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书籍介绍书名:《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

作者:蔓玫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江出版传媒

内容简介:是一本对二十四节气不同植物变化的植物笔记。记录美的,自然的,触手可及又好像并不那么了解的事物。比如花朵,水彩画,从前的诗词典故,每个节气容易操作的食谱和手工艺等等。作者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和水彩绘画技巧相结合,让这本这本植物笔记用手绘和优美的文字,讲述关于植物的时光故事。

忘记是怎么知道这本书的了,大抵是因为近岁自己对花木节气之类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之故吧。有古人的诸如:《花镜》、《瓶史·瓶花谱》之类,亦有今人所书的一些,甚至经常是一本还未读完甚至是还没有来得及读,就又入了一本新的,故而真正读完的却是寥寥。这些书籍多是江南人所写,大抵只有江南人才能在四季的轮回中看到那么多美丽的花花草草,也只有江南人才会有那样的雅兴去研究那些植物,并且将它们以生动的语言去记录下来。然这本《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虽不是一气呵成地读下来的,但经了这一年二十四节气的轮回也算把它读完了。原因首先是这本书是按照节气写的,故而我阅读也是每个节气到来的时候就去翻看对应的节气,就那样几页,花费不了多少时间,读得悠然和亲切;更何况除了文字里面还有那么多精美的插图呢!我自诩是喜欢读文字的,但不知是不是因着读图时代的影响,也对这种文字不算很多、且有精美插图的书籍很是喜欢。

丙申年已去,伴随着我走过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的便是这本书,以及这本书中所描摹得花花草草。如今,要迎来新的四季流转、十二个月的轮回、二十四节气的循环了,我便想着把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写下来,算作是给自己的纪念,是对作者的感谢,也是给朋友们的分享吧。

形式精美,内容丰富  如今出书,大抵比先时容易得多,故粗制滥造者颇多,作为一个对书籍装帧多少有些要求的人,看到这样一本制作精美的书便十分欣喜。翻开一看,里面的内容更是十分丰富的,感觉像是一部气节花木的小百科。

首先封面的设计就非常新奇,封面和封底是用一张纸做成的,如果把这张纸打开,连着书脊一起看,便是个七彩圈组成的、圆形的二十四节气图,圆圈的中间是一些花叶,圆圈外标注着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封面和封底连为一体,像一个小小的礼品盒将一本书包裹了起来,内封底还是一张可以取下来的明信片,若用它寄给远方的朋友,便是一份温存的祝福与绵绵的情谊。

封面和封底很美,书中所画的那些花木都是作者的手绘,另有一些配在插图旁边的文字亦是作者手写。那么美的画、那么娟秀的字让我不禁要自责自己小时候不曾认真学画、好好练习,故现在只有羡慕他人的份儿了。《节气手帖》内文

  再则,书里对一些植物的知识介绍既有科普的专业性(这大抵和作者的植物学硕士的学术支撑有关),同时又兼具欣赏上的美感,还有一些实用方面的拓展。关于这一点,便是下面要仔细去说的了。

节气中的花朵  《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一书在春夏秋冬下对应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又有两到三篇内容,基本就是介绍两到三种植物,比如在“春”这个季节之下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这六个节气,而这六个节气又会分别介绍两种植物。立春为梅花和迎春,雨水为油菜花、二月兰和玉兰,惊蛰是堇菜、桃花和樱花,春分是海棠、杏花、梨花和琼花,清明是柳枝、杜鹃和桐花,谷雨是牡丹、含笑(包括白兰花)、紫藤和楝花。其实,对每个季节、每种节气所开的花能有比较到位和详细的介绍,还配上精美的插图已经算是内容丰富了,但此书并不仅仅限于此,还有其他一些丰富的科普内容。

在写梅花的这一节中,作者分类介绍了绿萼、宫粉、江梅、美人、朱砂、黄香这几个品种,并且每种都配上了插图;在迎春这一节中则向读者介绍了如何分迎春花、云南黄馨和连翘,当然插图也是不能少的。在堇菜这一节中则介绍了堇菜属之下的几个种类,有三色堇,还有紫堇属下面的斑叶堇菜、戟叶堇菜、早开堇菜和紫花地丁,仍旧同时配有插图;樱花这一节中介绍了多种樱花:寒绯樱、关山樱、御衣黄樱、染井吉野樱、尾叶樱、河津樱、郁金,并同样配有插图;在海棠这一节中也是介绍了多种海棠:北美海棠、垂丝海棠、湖北海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西府海棠,并配有插图;在杏花、梨花那一节之后,则总结了蔷薇科花木的辨别法,包括杏、桃、梅、李、樱、海棠、晚樱、梨,插图也是不能少的……作者笔下的樱花

  虽然因为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故这些内容看下来并不是就能完全记住这些花的分类或者区别,但终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去翻看和查找,次数多了,自然也就记住了、学会了。很佩服作者不仅仅了解那么多的花木植物,可以把它们写出来,还能够将它们如此形象的画出来。如今市面上教授手绘的书不少,亦有单独教画花朵的,但这种图文并茂的植物科普类书籍却比较鲜见,更何况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富有雅趣的内容呢。

花馔之雅  其实,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书中介绍的那些花馔,这亦是我近岁很感兴趣的一个领域。此前自然也看过一些相关的书籍有所涉及,其中还有些是古人所写,读那些文字、想象着花馔的样子与味道就有垂涎之感。而这本《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虽然也是闻、尝不到味道的,但至少可以看到花馔的美图,还有作者附上的详细的制作步骤。

在玉兰花一节中介绍了用玉兰花花瓣做的炸面糊;在堇菜这一节中介绍了糖渍堇菜;樱花这一节是我最喜欢的,介绍了樱花抹茶蛋糕、樱花冰淇淋、樱花慕斯、樱果子、樱饼、樱花茶,还有腌渍樱花;柳枝这一节介绍了柳芽煎饼;藤萝这一节介绍了藤萝饼;樱桃那一节介绍了樱桃酱;茉莉这一节中介绍了如何自制茉莉花茶;桂花这一节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介绍了怎样做木樨蒸;菊花这一节也介绍了如何食用菊花;木芙蓉这一节介绍了怎样做“雪霁羹”……

这其中的一些是古人的发明创造,比如“雪霁羹”在《山家清供》中就有记载,然作者却用简明的语言将其做法介绍了出来,还配上了精美的插图。而所介绍的这些方法,虽然我到现在都没有尝试过,但看着介绍觉得是不难上手的。只是,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城市,想找到安全的、可食用的花朵原料却是很有难度的,故而只能看着作者的这本书“望梅止渴”了。希望有一日自己也可以风雅起来,找到可食用的花朵原料,尝试着做这本书中所教授的做花馔的方法。

手工之趣  上面那一节中所说的花馔美味已经让人难忘,而之所以说这本《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像是一本节气花木的小百科,除了有科普方面的知识,有美食花馔的介绍,还有用花朵树叶做的一些手工制品。

石榴一节介绍了石榴染;栀子花这一节介绍了水培栀子花的方法;木槿这一节介绍了如何用木槿叶洗头;凤仙花这一节介绍了怎样用凤仙花染指甲;石竹这一节介绍了如何做干燥花;山茶花这一节介绍了怎样做冬日的叶脉书签;腊梅这一节介绍了如何能留住腊梅的香味,而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其他有芳香的花朵……《节气手帖》

    其实,小时候我们也是会用花朵树叶做一些手工制品的,虽然没有书中所写的那么丰富,但也颇有自己动手的趣味。如今,妈妈每年深秋还会给小朋友做叶画,小时候我也是做过叶子画的。亦记得高中时代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卖韩国文具礼品的小店里买到过叶脉书签,虽然自己并没有动手做过,如今也是难觅踪影了,但它们曾经在我的书页中静静地安睡过。而用凤仙花染指甲,那不仅仅是母亲辈的记忆,甚至连姥姥都会记得这样的方法,只是如今的我们都有了各种缤纷炫目的指甲油,再也不用凤仙花这样的土方法了。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儿时用大自然的恩赐做的一些手工艺品不仅仅环保,还成为了我们难忘的记忆,远比如今的一些高级玩具带给我们的满足感要大。可现在还能去做那些东西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了。

虽然还没有尝试作者在书中写到的那些利用花叶去做的手工制品,但对照着作者画出来的各种花,跟着妈妈学做了一些纱花。虽然不算精致,但却是让人感到愉悦的过程。尤其是到了快要过年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动手给一些亲友做这样的花,亲友看到皆是赞不绝口;亦仿佛回到了刚上初中那年的寒假,那时候流行做的是用包装的缎带做风铃,也是和妈妈一起做了很多,有自家留着的,也有很多送给亲友的。在做手工的时候,我觉得时光仿佛真的变得缓慢而凝滞,帮我留下了这样美好的记忆:我和妈妈围坐在书桌前,桌上堆满了要做手工的各种材料,然后我们通过各自的“魔法”,把它们变成不一样的花花叶叶。在北方这样缺少花朵的冬季,将做好的花枝插在瓶中,亦是一种雅趣。那些花朵,似乎就提前将春光带给了我。

如今,当我们匆匆地行走于都市中,除了看到树发芽了,花朵绽放了,会惊喜于春天的到来;看到树叶黄了,会意识到秋天来了之外,似乎没有什么让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跟随着四季的、二十四节气的脚步去感受大自然的种种变化,以及它所给予我们的各种恩赐——视觉上的、嗅觉上的、味觉上的……甚至我有时候都觉得自己的那些感官已经变得越来越麻木了。幸而,还有这本名叫《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的书,还有很多与之相类似的书,让我们哪怕被钢筋水泥隔绝却依然可以感受大自然,至少会去向往,至少不会忘记,至少会去寻觅。想来,若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作者亦会觉得欣慰吧。

一年这样的匆匆走过,我知道这不过就是我生命中很平常、很普通的一年;新的一年已经悄悄到来,我知道那是又一个轮回,终究也会过去。但我希望自己可以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感受这一年四季的流转、二十四节气的变化,看花开花谢,品美食花馔,做手工玩意……如此,便是不曾辜负,便是好好珍惜,便是岁月静好吧。

(本文文字为作者原创,转载请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相关内容

  • 鲁迅的经典语录
  • 鲁迅经典语录 ●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的。 ●古人说,不读书便成愚人,那自然也不错的。然而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 ● ...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盆景于庭院,不可或缺
  •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大抵都有一方诗意的庭院.庭院中鸟语花香,花红柳绿,于喧闹的尘世中独得一隅清幽,静观四时往复,神游天地之间.暜航 庭院如同一纸画卷:春来,莺飞草长,海棠庭院初过雨,春草池塘诗梦里,不必搜肠刮肚,下笔即是歌行:夏到,浮瓜沉李,庭院芭蕉碎绿阴,高山一曲寄瑶琴,三五好友小酌,何等惬意自在: ...

  • 鲁迅先生说过的话
  •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麽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已手制的偶像麽?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自已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一面 ...

  • [太行诗雨]红尘看破拈珠笑,坦腹东床梦已残.
  • 乘高铁 张栋(山东) 三千里路好河山,海上泉城半日还. 如若诗仙今尙在,不知微信作何颁. 瞻仰党的"一大"旧址观代表合影有感 张栋(山东) 合影庄严弥可珍,追求真理历艰辛. 曾经大浪淘沙后,叱咤风云数几人. 赞上海博物馆义务讲解员 张栋(山东) 家珍历数见修筠,娓娓言来耳目新. ...

  • 赏白瓷之雅趣阅读答案
  • 赏白瓷之雅趣 德化白瓷 马未都 ①偏安一隅的福建德化,地理位置优越,离港口近,便于海运,瓷器交易非常频繁.1998年东南亚出水的黑石号唐代沉船,60000件文物中就有3000多件德化白瓷,品质高贵,器型丰富,其中的经典作品反映了唐代白瓷的最高成就. ②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说,泉州港临近的德化,制瓷多 ...

  • 新春伊始 万象更新,莫负春光 ! 莫负梦想 !
  •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春暖花开 孙露 - 谁为我停留 新春伊始,请跟随工行广西分行小才女蒋骄清新的24节气美图,聆听岁月跳动的音符,感受季节变换的美妙,美好的2016,从春开始. 新春伊始,一切都是崭新的,勤劳的人们已经在路上,愿莫负春光,莫负梦想. 气温开始回 ...

  • 桃源拾韵//桃源邀众友,雨水洗新诗
  • 七律?雨水日信步乡间偶得 文/楚江棠 泥土芬芳景物鲜,畦畦嫩绿碧连天. 雨犹任性亭前织,燕自开心柳里穿. 风起长林频拂面,烟生茅舍欲笼川. 时人也识农家乐,笑指南坡一问田. 鹧鸪天?春雨 文/轻萝小字 点画初眉第一枝,卖花声里醒春思, 未分新碧东风巷,已就闲章白玉卮. 归燕子,湿罗衣.半添颜色半添诗 ...

  • 汽车驾驶的节油措施
  • 汽车驾驶的节油措施和技巧 随着世界能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的进一步消耗,能源供应告急的形势不断严峻,面对汽车时代的到来,各种燃油短缺和价格攀升的消息频传,节油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此,政府相继出台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重庆市公共机构节能办法>,节油的现实重要意义充分显现.对每一 ...

  •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时节的由来及习俗
  •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节气的到来,温度全面转凉.飒飒秋风至,袅袅炊烟香.白露节气全面摆脱高温的折磨,窜窗而入的阵阵凉风,在悠悠细雨的伴奏下带来一曲清幽. 翘首期盼的凉爽随着白露时节的到来而到来,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在这么一个凉爽气候的白露时节,人们都在进行些什么习俗活动呢?下面,快跟着小编一起去看一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