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1--13课练习题

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建立隋朝的杨坚,是北朝时哪个朝廷的外戚?( )

A.西魏 B.东魏 C、北周 D.北齐

3、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

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隋炀帝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 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5、下面各项制度,隋朝创立的是( )

A 中央集权制 B行省制 C 郡县制 D 三省六部制

6、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

A、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

7、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下列反映它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 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B、 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C、 陆运粮食比水运粮食速度快,费用小。

D、 商人运送大量漕粮进京,主要依靠大运河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8、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D.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

9、唐朝沿习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负责执行的是哪一个部门( )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尚书省

10、“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 )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强调“存百姓”思想

11、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12、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 《开皇律》 B 《隋律》 C 《唐律疏议》 D 《宋律》

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13、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古代帝王是 (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4、"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的不同点是 ( )

A、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稳定 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

15、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16、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时候创造的?( )

①耧车 ②水排 ③曲辕犁 ④筒车 ⑤翻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 D.③④

17、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18、谁统治时期,人口增长,边疆巩固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到来奠定基础。( )

A.唐高宗 B 唐中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19、下列各项制度中,为隋朝创立的有:①郡县制 ②均田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科举制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形象地刻画出了下列哪一科考试的难度( )

A:秀才科 B:明经科 C:进士科 D:明算科

21、下面有关唐朝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博大宏放出现的原因是:国运鼎盛,政局安定,制度创新。

B、 唐朝不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C、 体现了唐太宗“车轨同八荒,书文混四方”的追求。

D、 整个社会激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22、下列描述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 李白激昂奔放,自我肯定的精神境界

B、 表现出盛唐无所羁束和激昂豪迈的精神风貌

C、 李白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复杂感情

D、 唐代社会不重视人才的现象非常突出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23、“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朝和某一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

A.维吾尔族 B.藏族C.彝族 D.白族

24、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25、唐玄宗时期,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崔致远

26、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到非洲、欧洲的国家是 ( )

A.天竺 B.波斯 C.大食(阿拉伯) D.东罗马

27、唐朝的对外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不包括( )

A:开明的民族政策 B:中华文化的昌盛 C:对外开放的政策 D:社会经济的繁荣

28、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

A《徐霞客游记》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D 《史记》

29、唐朝都城长安的建筑布局对周边邻国的城市建筑与都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是( )

A:贵族居住区 B:娱乐区C:居民住宅区 D:商业区

第7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30、雕版印刷术的主要作用是( )

A 促进了《金刚经》的流传 B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C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D 促进了雕刻艺术的发展

31、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 )

A.东汉 B.三国 C.隋末 D.唐末

32、恩格斯曾经说“:在14世纪初,( )从( )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 )

A、火药 阿拉伯 B造纸术 以色列 C 指南针 阿拉伯 D 印刷术 以色列

第8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

3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

A、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白居易

34、“环境造就人”如此话,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造就了李白?以下不正确是( )

A、 盛唐帝国那种大一统的局面,以及多元与开放的社会

B、 自由与解放社会环境。

C、 超凡创造力,博大雄伟气魄的时代精神

D、 专制黑暗、沉闷的社会环境。

35、下列有关艺术宝库莫高窟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莫高窟座落在甘肃西部的敦煌 B.其中十分之六七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C.洞窟四壁刻满了浮雕佛像 D.洞窟中还有形象生动的塑像

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36、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 C 消除了民族矛盾 D 加速了北宋灭亡

37、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

A.市舶使 B.宣政院 C.榷场 D.十三行

38、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

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

39、“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反映的是北宋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

A西夏 B辽 C女真 D南宋

40、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 )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41、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42、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女真统治者 B匈奴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党项统治者

43、岳飞抗金取得的重大胜利有( )

①东京保卫战 ②收复建康 ③郾城之城 ④黄天荡之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4、金朝改革旧俗根本原因是( )

A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与管理 B金旧俗已不适用,应当完全抛弃

C金统治者认识到旧俗的弊端 D百姓开始反对旧俗

45、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错误的是( )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46、“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 )

A.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种植占城稻取得的成果

B.南宋时,水田增加,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C.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取得的成效

D.唐朝时,太湖流域的丰收景象

47、“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 )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

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 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48、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郑和七下西洋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49、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的墓碑的重要港口是( )

A.广州 B.泉州 C.明州 D.福州

50、《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哪个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 ( )

A.东京 B.杭州 C.广州 D.景德镇

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51、工商业者的子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允许做官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A.唐朝 B.宋朝 C.隋朝 D.明朝

52、宋朝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是( )

A.马球 B.赛马 C.蹴鞠 D.秋千

53、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原因,下列不正确是( )

A.多数农民不能够维持温饱生活。 B.雕版印刷的普及

C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 D、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54、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55、宋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你知道城市居民主体是谁么?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A、 市民中的官僚、商人、雇工成为城市主体。

B、 宋朝政府将非农业人户编定为坊郭户,单独管理,他们是城市主体。

C、 居住在城市非农业人户成为城市主体。

D、 知识分子和雇工成为城市主体。

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建立隋朝的杨坚,是北朝时哪个朝廷的外戚?( )

A.西魏 B.东魏 C、北周 D.北齐

3、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

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隋炀帝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 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5、下面各项制度,隋朝创立的是( )

A 中央集权制 B行省制 C 郡县制 D 三省六部制

6、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

A、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

7、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下列反映它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 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B、 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C、 陆运粮食比水运粮食速度快,费用小。

D、 商人运送大量漕粮进京,主要依靠大运河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8、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D.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

9、唐朝沿习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负责执行的是哪一个部门( )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尚书省

10、“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 )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强调“存百姓”思想

11、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12、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 《开皇律》 B 《隋律》 C 《唐律疏议》 D 《宋律》

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13、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古代帝王是 (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4、"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的不同点是 ( )

A、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稳定 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

15、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16、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时候创造的?( )

①耧车 ②水排 ③曲辕犁 ④筒车 ⑤翻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 D.③④

17、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18、谁统治时期,人口增长,边疆巩固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到来奠定基础。( )

A.唐高宗 B 唐中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19、下列各项制度中,为隋朝创立的有:①郡县制 ②均田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科举制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形象地刻画出了下列哪一科考试的难度( )

A:秀才科 B:明经科 C:进士科 D:明算科

21、下面有关唐朝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博大宏放出现的原因是:国运鼎盛,政局安定,制度创新。

B、 唐朝不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C、 体现了唐太宗“车轨同八荒,书文混四方”的追求。

D、 整个社会激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22、下列描述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 李白激昂奔放,自我肯定的精神境界

B、 表现出盛唐无所羁束和激昂豪迈的精神风貌

C、 李白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复杂感情

D、 唐代社会不重视人才的现象非常突出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23、“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朝和某一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

A.维吾尔族 B.藏族C.彝族 D.白族

24、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25、唐玄宗时期,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崔致远

26、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到非洲、欧洲的国家是 ( )

A.天竺 B.波斯 C.大食(阿拉伯) D.东罗马

27、唐朝的对外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不包括( )

A:开明的民族政策 B:中华文化的昌盛 C:对外开放的政策 D:社会经济的繁荣

28、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

A《徐霞客游记》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D 《史记》

29、唐朝都城长安的建筑布局对周边邻国的城市建筑与都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是( )

A:贵族居住区 B:娱乐区C:居民住宅区 D:商业区

第7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30、雕版印刷术的主要作用是( )

A 促进了《金刚经》的流传 B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C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D 促进了雕刻艺术的发展

31、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 )

A.东汉 B.三国 C.隋末 D.唐末

32、恩格斯曾经说“:在14世纪初,( )从( )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 )

A、火药 阿拉伯 B造纸术 以色列 C 指南针 阿拉伯 D 印刷术 以色列

第8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

3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

A、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白居易

34、“环境造就人”如此话,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造就了李白?以下不正确是( )

A、 盛唐帝国那种大一统的局面,以及多元与开放的社会

B、 自由与解放社会环境。

C、 超凡创造力,博大雄伟气魄的时代精神

D、 专制黑暗、沉闷的社会环境。

35、下列有关艺术宝库莫高窟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莫高窟座落在甘肃西部的敦煌 B.其中十分之六七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C.洞窟四壁刻满了浮雕佛像 D.洞窟中还有形象生动的塑像

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36、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 C 消除了民族矛盾 D 加速了北宋灭亡

37、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

A.市舶使 B.宣政院 C.榷场 D.十三行

38、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

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

39、“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反映的是北宋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

A西夏 B辽 C女真 D南宋

40、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 )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41、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42、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女真统治者 B匈奴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党项统治者

43、岳飞抗金取得的重大胜利有( )

①东京保卫战 ②收复建康 ③郾城之城 ④黄天荡之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4、金朝改革旧俗根本原因是( )

A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与管理 B金旧俗已不适用,应当完全抛弃

C金统治者认识到旧俗的弊端 D百姓开始反对旧俗

45、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错误的是( )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46、“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 )

A.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种植占城稻取得的成果

B.南宋时,水田增加,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C.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取得的成效

D.唐朝时,太湖流域的丰收景象

47、“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 )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

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 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48、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郑和七下西洋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49、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的墓碑的重要港口是( )

A.广州 B.泉州 C.明州 D.福州

50、《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哪个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 ( )

A.东京 B.杭州 C.广州 D.景德镇

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51、工商业者的子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允许做官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A.唐朝 B.宋朝 C.隋朝 D.明朝

52、宋朝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是( )

A.马球 B.赛马 C.蹴鞠 D.秋千

53、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原因,下列不正确是( )

A.多数农民不能够维持温饱生活。 B.雕版印刷的普及

C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 D、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54、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55、宋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你知道城市居民主体是谁么?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A、 市民中的官僚、商人、雇工成为城市主体。

B、 宋朝政府将非农业人户编定为坊郭户,单独管理,他们是城市主体。

C、 居住在城市非农业人户成为城市主体。

D、 知识分子和雇工成为城市主体。


相关内容

  • 八年级下册古诗赤壁赏析练习题
  • 八年级下册古诗<赤壁>赏析练习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折戟沉沙铁未销: . 3.诗中小中见大,评论东吴命运(借咏叹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抑郁不得志,怀才不遇) 的句子是: . 4. 朝诗人 借<赤壁>这首诗抒发了自己 的感慨. 5.杜牧的<赤 ...

  • 2017新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 新岳麓版2017年七年级下册历教学计划 新龙场中学 宋应贵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继续任教七年级3个班历史,七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 合作技巧及自 ...

  • 2016年长江作业本同步练习册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精英家教网
  • 载 X 下一页 >> 目录查找(点击展开或折叠章节目录)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收藏练习册 < ...

  • 2013教学计划
  •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我县"高效课堂"和我校"先学后教"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教务处工作计划为依据,加强课堂教学,有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与所在科组的教科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 ...

  • 七年级历史下册1-7课练习题
  • 2016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试题检测 班级: 姓名: 组别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题卡内,每小题2分,20个小题,共40分) 1.他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他勤勉治国,锐意革新,缔造"开皇之治",开启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他是: A.唐 ...

  • (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 (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第一课 别把尊严丢了 第一课时 尊重自己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2.尊严不是一时的得失,更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你是否把自己当做大写的人. 教学过程 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都不愿失去尊严,人格尊严是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的精 神根基,没有了它,人只剩下空空的躯 ...

  • 八年级历史下册练习题
  • 八年级历史下册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A.7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25日 2. ...

  • 2013年初中各学科说课课题_2
  • 初中生物学科说课课题 1.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 2.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3.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4.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

  • 负数的初步认识
  •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生活情境中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