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好老师
陈辛庄中小——杨富春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说心里话,今天站在这里,我有点惴惴不安。屈指算来,我走上三尺讲台20多年,今天在各位同事面前可能有点老生常谈,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新《规范》从六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明确要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简而言之,也就是一句话: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说得再通俗些,就是德才兼备。
首先说德,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爱,责任,奉献。 要我说,这三个方面爱最重要。你看,《规范》里六条有三条都是有关爱的。对咱们来说,只要你是从心里爱这些孩子们,你能不敬业吗?而敬业,不就是爱国吗?
我们看这个“爱”字,上面是手,下面是友,中间就是我们张开的翅膀。对待学生,我们要手把手地教,在心里把他们当作朋友,时刻爱护着他们。
因为有爱,所以我们不知疲倦地歌唱,因为有爱,所以我们不计回报地耕耘。
校长的一句话让我如醍醐灌顶:“只有有心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心的学生。”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只有懂爱的老师才能教出懂爱的学生。”
我听过一个关于郝老师的故事。一个新疆小孩偷东西被人抓住,拳头像雨点一样地向他砸来,路人纷纷侧目,但骂声“活该”就离开了。这一幕正好被郝老师碰见,她急步上前,一把将瑟瑟发抖的孩子搂在怀里:“跟我回家吧,我管你!”那人的愤怒一下子融化在郝老师那母亲般的目光里,高举的手臂怔在了那。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呀,对于一个失足的陌生的孩子,郝老师都能如此,更不要对待自己的学生。如果我们都能发自内心的去爱每一个孩子,哪怕他学习不那么好,甚至有点调皮,那我们还会有那么多不必要的烦恼吗?
责任,是纤夫脊背上深深勒入的绳索,它在无声地提醒着我们自己的使命。
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将一个国家的兴衰刻入了自己忧郁的目光,这是身为人臣的责任;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将三千弟子的前途嵌入了自己柔软的心房,这是身为人师的责任。因为责任,他成了万世师者的楷模。
选择了责任,就选择了敬业。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谈到:“敬业与乐业是人生的不二法门。”敬,是一种对工作积极的态度。惟有敬业,才能成业。
选择了敬业,也就意味着奉献。
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爱岗敬业的老师。就拿我们办公室的老师来说吧:韩学书老师每次上课都精心准备,一丝不苟。
我跟她开玩笑地说:“又没外人,糊弄糊弄算了。”可他沉思了一下,淡淡地说:“糊弄了别人,糊弄不了自己呀。”
再说“才”。
要让学生成才,老师自己先要成才。一个有才的老师,他能把死书讲活;一个没才的老师,却能把活书讲死。遇上有才的老师,是学生一生的幸运。
如何成为一名有才的老师?最好的办法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惟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就是“毁人不倦”。
有人总是在忙忙碌碌,却从来跳不出教材教参的圈子。我又何尝不是这样?一到图书馆,就想把所有的好书都读完,可真的借出来了,又常常没时间看。是真的没时间看?说实在的还是自己思想上懒惰的原因所致。
还是静下心来,不断的充实自己,做一个常教常新的儒雅先生,一个永远不落伍的学者教师。无论什么时候,《规范》再怎么变,我们都可以无愧的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做到了!
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好老师
陈辛庄中小
杨富春
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好老师
陈辛庄中小——杨富春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说心里话,今天站在这里,我有点惴惴不安。屈指算来,我走上三尺讲台20多年,今天在各位同事面前可能有点老生常谈,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新《规范》从六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明确要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简而言之,也就是一句话: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说得再通俗些,就是德才兼备。
首先说德,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爱,责任,奉献。 要我说,这三个方面爱最重要。你看,《规范》里六条有三条都是有关爱的。对咱们来说,只要你是从心里爱这些孩子们,你能不敬业吗?而敬业,不就是爱国吗?
我们看这个“爱”字,上面是手,下面是友,中间就是我们张开的翅膀。对待学生,我们要手把手地教,在心里把他们当作朋友,时刻爱护着他们。
因为有爱,所以我们不知疲倦地歌唱,因为有爱,所以我们不计回报地耕耘。
校长的一句话让我如醍醐灌顶:“只有有心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心的学生。”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只有懂爱的老师才能教出懂爱的学生。”
我听过一个关于郝老师的故事。一个新疆小孩偷东西被人抓住,拳头像雨点一样地向他砸来,路人纷纷侧目,但骂声“活该”就离开了。这一幕正好被郝老师碰见,她急步上前,一把将瑟瑟发抖的孩子搂在怀里:“跟我回家吧,我管你!”那人的愤怒一下子融化在郝老师那母亲般的目光里,高举的手臂怔在了那。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呀,对于一个失足的陌生的孩子,郝老师都能如此,更不要对待自己的学生。如果我们都能发自内心的去爱每一个孩子,哪怕他学习不那么好,甚至有点调皮,那我们还会有那么多不必要的烦恼吗?
责任,是纤夫脊背上深深勒入的绳索,它在无声地提醒着我们自己的使命。
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将一个国家的兴衰刻入了自己忧郁的目光,这是身为人臣的责任;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将三千弟子的前途嵌入了自己柔软的心房,这是身为人师的责任。因为责任,他成了万世师者的楷模。
选择了责任,就选择了敬业。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谈到:“敬业与乐业是人生的不二法门。”敬,是一种对工作积极的态度。惟有敬业,才能成业。
选择了敬业,也就意味着奉献。
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爱岗敬业的老师。就拿我们办公室的老师来说吧:韩学书老师每次上课都精心准备,一丝不苟。
我跟她开玩笑地说:“又没外人,糊弄糊弄算了。”可他沉思了一下,淡淡地说:“糊弄了别人,糊弄不了自己呀。”
再说“才”。
要让学生成才,老师自己先要成才。一个有才的老师,他能把死书讲活;一个没才的老师,却能把活书讲死。遇上有才的老师,是学生一生的幸运。
如何成为一名有才的老师?最好的办法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惟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就是“毁人不倦”。
有人总是在忙忙碌碌,却从来跳不出教材教参的圈子。我又何尝不是这样?一到图书馆,就想把所有的好书都读完,可真的借出来了,又常常没时间看。是真的没时间看?说实在的还是自己思想上懒惰的原因所致。
还是静下心来,不断的充实自己,做一个常教常新的儒雅先生,一个永远不落伍的学者教师。无论什么时候,《规范》再怎么变,我们都可以无愧的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做到了!
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好老师
陈辛庄中小
杨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