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这段文字运用了( )描写手法。(2分)
7、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2分)
①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A 、“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急。( )
B 、“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 ②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
A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人很多。( )
B 、这句话是说天安门广场成了海洋,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
(二)课外阅读。(11分)
盖房子的故事
有三个盖房子的人,每人盖一间房。
第一个边盖边骂:“妈的,老子累得满头大汗却让别人来住,我凭什么认真? ”于是胡乱地盖,把乱糟糟的牢骚也砌了进去,硬是把那间房盖得像座坟墓。
第二个默默地干着,心想:“我既然拿了工钱,就理应好好地干。”于是,他认真地干,砌墙的
时候,也把自己的责任心小心翼翼地砌了进去,那间房盖得挺结实。
第三个的心情则极像一首明亮的诗,他一边挥汗如雨地砌着墙,一边想:“等这里住上了人,房前种了花草,屋后垂着绿枝,那该多美! ”于是,他越干越有劲,那间房不仅盖得结实无比,而且盖得美不胜收——他把自己金灿灿的幸福感全砌进去了。
至于结果——才过了三年,第一间房就被列为“危房”,拆了。第二间房挺结实,住在里头的人也挺安全。再看第三间,屋后结满了金灿灿的果实。屋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的笑声,高墙上还爬满了美丽的花枝,远远地看着,就像一个笼罩在花丛中的美丽的童话。
再一打听才知道,第一个人未老先衰,早就什么也干不动了;第二个则身子骨硬朗,仍然干着老本行。第三个呢,因为深刻理解创造的意义,早已成为名扬天下的建筑大师了!
1、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及词语。(3分)
美不胜.收: 未老先衰.:
2、盖房时,三个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3分) 3、最后,这三个人的结果怎样?(3分)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2分) A、造房子要把房基打牢。 B、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充满热情,有创造性地去做。 C、要想成功,就必须从盖房子做起。 九、习作。(30分) 在我们的生活中,父亲的爱无时不在,只不过与母爱的 表现方式不一样罢了。那么,你心中的父爱是什么样的? 题目:以“父爱”为题 要求:1、字数在400左右。 2、用一两个具体的事例说明父爱,并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完整。
6、这段文字运用了( )描写手法。(2分)
7、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2分)
①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A 、“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急。( )
B 、“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 ②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
A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人很多。( )
B 、这句话是说天安门广场成了海洋,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
(二)课外阅读。(11分)
盖房子的故事
有三个盖房子的人,每人盖一间房。
第一个边盖边骂:“妈的,老子累得满头大汗却让别人来住,我凭什么认真? ”于是胡乱地盖,把乱糟糟的牢骚也砌了进去,硬是把那间房盖得像座坟墓。
第二个默默地干着,心想:“我既然拿了工钱,就理应好好地干。”于是,他认真地干,砌墙的
时候,也把自己的责任心小心翼翼地砌了进去,那间房盖得挺结实。
第三个的心情则极像一首明亮的诗,他一边挥汗如雨地砌着墙,一边想:“等这里住上了人,房前种了花草,屋后垂着绿枝,那该多美! ”于是,他越干越有劲,那间房不仅盖得结实无比,而且盖得美不胜收——他把自己金灿灿的幸福感全砌进去了。
至于结果——才过了三年,第一间房就被列为“危房”,拆了。第二间房挺结实,住在里头的人也挺安全。再看第三间,屋后结满了金灿灿的果实。屋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的笑声,高墙上还爬满了美丽的花枝,远远地看着,就像一个笼罩在花丛中的美丽的童话。
再一打听才知道,第一个人未老先衰,早就什么也干不动了;第二个则身子骨硬朗,仍然干着老本行。第三个呢,因为深刻理解创造的意义,早已成为名扬天下的建筑大师了!
1、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及词语。(3分)
美不胜.收: 未老先衰.:
2、盖房时,三个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3分) 3、最后,这三个人的结果怎样?(3分)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2分) A、造房子要把房基打牢。 B、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充满热情,有创造性地去做。 C、要想成功,就必须从盖房子做起。 九、习作。(30分) 在我们的生活中,父亲的爱无时不在,只不过与母爱的 表现方式不一样罢了。那么,你心中的父爱是什么样的? 题目:以“父爱”为题 要求:1、字数在400左右。 2、用一两个具体的事例说明父爱,并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