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的发展

• 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

• 国家政策 商人(交易主体) 交通

• 市场(交易场所) 货币(媒介)

• 商品(内容)

古代商业发展状况

•隋唐时期为何商业能得到发展?

•原因:

•经济: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交通:京杭大运河开凿,对外交通发达

•政治:国家统一、交流频繁

古代商业发展概况

•宋:空前繁荣

•两宋时期为什么如此繁荣?(重农抑商下商业发展的原因)

•原因:①农业、手工业为商业提供物质基础。(经济)•②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政策)

•③纸币交子(货币)的出现促进商业繁荣。(金融)

•④水陆交通便利,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交通)

•⑤指南针广泛运用航海

二、城 市 的 发 展

坊市界限、地域范围、时间限定、管理、职能变化的原因:生产力、商品经济和城市发展;政府政策调整

三、我国古代城市的类型和特点:

1、我国古代城市的类型

•周秦到唐代以政治功能为主的城市

唐代的长安、洛阳

•汉唐宋出现处在对外贸易交通要道的城市

丝绸之路沿线沿海港口城市

•明清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

(宋)汴京、松江、景德镇、佛山、汉

2、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从城市功能看:从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到以经济功能为主。

(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出现晓市、夜市。

(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

五、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

草市等形成与发展;

2、商业城市发达: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不

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市。

3、对外贸易发达:一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

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

4、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

5、货币种类丰富:北宋时期的纸币等;

6、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

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

7、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

地位地下。

重点深化

六、制约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1)社会政治局面是否稳定。

(2)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程度。

(3)政府政策。

(4)内外交通。

七、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

1、对经济: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古代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对思想:促进明清时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3、对社会结构:促进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

4、对文艺:促进与市民阶层相适应的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如宋词、风俗画、话本、说书、南戏、明清小说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的发展

• 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

• 国家政策 商人(交易主体) 交通

• 市场(交易场所) 货币(媒介)

• 商品(内容)

古代商业发展状况

•隋唐时期为何商业能得到发展?

•原因:

•经济: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交通:京杭大运河开凿,对外交通发达

•政治:国家统一、交流频繁

古代商业发展概况

•宋:空前繁荣

•两宋时期为什么如此繁荣?(重农抑商下商业发展的原因)

•原因:①农业、手工业为商业提供物质基础。(经济)•②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政策)

•③纸币交子(货币)的出现促进商业繁荣。(金融)

•④水陆交通便利,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交通)

•⑤指南针广泛运用航海

二、城 市 的 发 展

坊市界限、地域范围、时间限定、管理、职能变化的原因:生产力、商品经济和城市发展;政府政策调整

三、我国古代城市的类型和特点:

1、我国古代城市的类型

•周秦到唐代以政治功能为主的城市

唐代的长安、洛阳

•汉唐宋出现处在对外贸易交通要道的城市

丝绸之路沿线沿海港口城市

•明清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

(宋)汴京、松江、景德镇、佛山、汉

2、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从城市功能看:从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到以经济功能为主。

(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出现晓市、夜市。

(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

五、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

草市等形成与发展;

2、商业城市发达: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不

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市。

3、对外贸易发达:一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

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

4、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

5、货币种类丰富:北宋时期的纸币等;

6、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

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

7、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

地位地下。

重点深化

六、制约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1)社会政治局面是否稳定。

(2)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程度。

(3)政府政策。

(4)内外交通。

七、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

1、对经济: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古代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对思想:促进明清时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3、对社会结构:促进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

4、对文艺:促进与市民阶层相适应的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如宋词、风俗画、话本、说书、南戏、明清小说等。


相关内容

  • 古代的商业与城市
  • 商业:从先秦大商到明清商帮 城市: 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商路:从大漠驼铃到南海云帆 政策:从重农抑商到闭关锁国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 ,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大街的繁华地段,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 ...

  •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A201501
  •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A)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学测要求]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理解"重农抑商".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 ...

  •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叙永一中 章浩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了解各朝代文人对当时商业发展的客观性描述: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 ...

  •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主题解析和内容分析 文章发布人:李长福 文章发布时间:2010-8-22 10:26:55 分类:必修2 作者:李长福 文载<中学历史报>2008年第3期 一.主题解析 1.专题设置依据 今天的中国是由昨天发展而来,要了解当今中国的国情,就必须了解 ...

  • 论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及表现
  • 论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及表现 易浪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产技术的进步,世界商品物欲横流,令人目不暇接,取得的这些功劳是离不开广告的宣传与传播的. 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未来广告的发展,我们就简单地研究一下中国的古代商业广告. 随着城邦的形成.城市国家的发展和城市商业的繁荣,商业广告首先在 ...

  • 中国古代史上的一般规律
  • 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原因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我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四次大统一的局面,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及一些局部地区的统一,其出现的原因有其规律可循: 1.社会生产力的 ...

  • 田中中国古代商业和重农抑商政策doc
  • 中国古代商业和重农抑商政策 [课标要求]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备考指要] 1.关于城镇化进程问题,注意联系近代中国 ...

  • 专题10.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和赋税制度的演变
  • [新课标专题十]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和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qu ...

  • 高二历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与小农经济复习学案
  • 高二历史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与小农经济复习学案 一. 主干梳理 (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 (1)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 的国家.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并将其逐渐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