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感悟清华大学

一、复习计划

简介:本科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报考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初试成绩:英语一68、政治70、数学一134、838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142、总分414。考研途中很幸运地得到许多学长、学姐和战友们的帮助,之前以及此后我也将延续这种考研人精神,尽力帮助学弟学妹们。

总体时间安排:2013年3月决定考研清华,3、4、5月复习,6月期末考试,7月专业实习,8、9、10、11、12月复习,2014年1月4、5日初试,2月24日出初试成绩,3月10、11日复试,11日晚上出结果,3月25日网上公布拟录取名单,6月9日收到调档函和政审表,7月3日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一)数学

1、参考书目

李永乐复习全书+陈文灯复习全书+李永乐历年真题试卷版+李永乐400题+陈文灯十年真题点评+李永乐决胜冲刺6+2+李永乐超越135+合工大超越考研五套题

2、复习计划

3月初—5月底:陈文灯复习全书高数部分+李永乐复习全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部分 8月初—9月底:李永乐复习全书高数部分+李永乐历年真题试卷版+基础知识总结

10月初—11月底:李永乐400题+李永乐复习全书重点+李永乐历年真题试卷版难题+李永乐决胜冲刺6+2

12月初—元月初:陈文灯十年真题点评+李永乐超越135+李永乐400题和冲刺6+2总结+合工大超越考研五套题

3、经验感悟

3月份开始数学复习,一直坚持到最后。没有看课本,也没有做李永乐基础过关660题,直接看的复习全书。3月份高数看的是陈文灯复习全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看的是李永乐复习全书,8月份又将李永乐高数部分看完并总结了三门数学基础知识。两本复习全书各有千秋,李永乐的依考纲、重基础、值得信赖,陈文灯的灵动、飘渺、可以参考。暑假之后做了李永乐历年真题试卷版、李永乐400题,11月份开始做李永乐决胜冲刺6+2,期间复习全书始终没有放下。400题题型比较老,难度和计算量远远超过了真题所需的时间,不过涉及知识点很全面,可作为查缺补漏,决胜冲刺6+2介于400题和真题之间,可以试着考前模拟。12月分看了陈文灯十年真题点评,之后花了一个星期看完了李永乐超越135,并做了400题和6+2总结。考前10天买了合工大超越考研五套题,这分试卷是最接近真题的,题型也比较新,可作为冲刺检测卷。

数学复习贯穿始终,多少数学王者最后败在数学上的大有人在,因而切忌眼高手低,勤于动手才是硬道理。看了不一定懂,懂了不一定会做,会做不一定对,对了不一定得分,得分不一定过单科线,过了单科线不一定进复试,进了复试不一定预录取。种种不确定性,还是别再盲目自信了。

(二)英语

1、参考书目

新东方单词书(红色顺序版)+长难句+张剑英语阅读150篇+新东方历年真题详解(适合学术)+新东方阅读理解精读100篇+贺惠军英语阅读满分技巧+张剑历年真题解析+张剑最后预测5套题+红宝书最后冲刺3套题+张剑热点作文冲刺50篇

2、复习计划

3月初—5月底:单词书1遍+长难句+张剑英语阅读150篇+阅读单词总结A

8月初—9月底:单词书1遍+新东方阅读理解精读100篇+新东方历年真题详解+新东方真题单词总结B

10月初—11月底:单词书1遍+贺惠军英语阅读满分技巧+张剑历年真题解析+张剑真题单词总结C

12月初—元月初:单词书1遍+张剑最后预测5套题+红宝书最后冲刺3套题+单词总结A 、

B 、C+张剑热点作文冲刺50篇+大作文模板总结

3、经验感悟

不是每个考六级的,都知道422的痛。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并不多,但可以保证的是每天都在看英语,不间断寻找感觉,力图恢复到高考之前。单词是基础,阅读是关键。得阅读者得天下,一点也不夸张。单词书前后背了四遍,自己总结的单词有3本,反复看了有10遍左右,基本上每天的任务完成之后有剩余时间的话都在看。阅读做了张剑和新东方之后,才逐渐找到一些感觉。还记得一开始做的那篇英语阅读,是一道猜词义的题,原文中的单词不认识,选项给出的四个词,三个不认识,感觉真的是要猜。就英语而言,对于真题要反复研习,真题上的阅读按照字词句仔细分析,总结题目及选项的规律性,早上可适当读一些或背诵一些句子、段落或篇章,因为其参考价值远远超过其他模拟题。对于英语模拟题,阅读素材、设问及选项与真题都有很大差别,不必深究。小作文注意格式,考前分类看几篇,大作文可背诵几篇不同类型的,再总结几篇模板。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可贯穿于其中适当重视,也可后期抽时间一一训练,总之太差了肯定不行。

英语复习,单词和阅读贯穿始终,重要的是保证其连续性。

(三)政治

1、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解析+任汝芬序列一要点精编+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冲刺8套卷+肖秀荣讲真题(2010年之前参考价值不大)+风中劲草冲刺背诵核心考点+任汝芬序列三形势与政策+文都冲刺模拟6套卷(参考价值不大)+任汝芬序列四最后4套题+启航20天20题+肖秀荣终极预测4套卷

2、复习计划

10.01—10.07:任汝芬强化班+任汝芬序列一要点精编

10.08—11月底:考试大纲解析+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讲真题+肖秀荣冲刺8套卷+风中劲草冲刺背诵核心考点

12月初—元月初:任汝芬序列三形势与政策+文都冲刺模拟6套卷+任汝芬序列四最后4套题+启航20天20题+肖秀荣终极预测4套卷

3、经验感悟

我有100%的信心可以预测政治考试不乏运气成分,但我却没有0.01%的信心预测这份运气会降落在我身上。政治如果不是非要90+,国庆之后开始复习完全没有问题。前期看看考纲、肖1000,中期看看风中劲草、肖8套,后期看看任三、20天20题、肖四任四,特别是肖秀荣终极预测4套卷,近年压中概率比较大,最好试着背背,然后自己总结一份大题预测。

政治复习,只要你的思想、心理和政治立场不偏,且符合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政治应该不会成为瓶颈。

(四)838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

1、参考书目

材料科学基础(田民波,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刘智恩,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试题汇编02—06、07—09(范群成、田民波)+材料科学基础学习辅导(范群成、

田民波)+物理化学上、下册及学习指导(傅献彩,南京大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陆佩文,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化学(清华大学)

2、复习计划

3月初—5月底:材料科学基础(田民波,清华大学)+物理化学上、下册及学习指导(傅献彩,南京大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陆佩文,武汉理工大学)

8月初—9月底:材科基真题02—13+材科、物化及无机材科基础知识总结

10月初—11月底:物化真题97—13+材料化学(清华大学)+材科、物化及无机材科课本重点知识

12月初—元月初:材科基真题02—13+物化真题97—13+材料科学基础(刘智恩,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大材科基考研真题02—13+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科大材科基考研真题

3、经验感悟

复习专业课时,第一遍最好将所有推荐书目认真看一遍,提高专业课素养,也使自己在之后接触真题时可以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第二遍结合真题,突出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复习相关书目、相关章节,有侧重做相关题目。

再者,对于这几门专业课,全部认真看完一遍已经很难能可贵了,全部看懂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每次看一遍专业课书本或相关知识点,能有新收获、新认识、新看法、新观点、新思维、新视野,已经很难能可贵了,而且这也足够了。逐步理解的深化也就是懂与不懂之间的过渡,如何衡量在于自己能否应用得当,对待类似问题能否考虑周到。

专业课复习,应以深化理解为主,决不可心存侥幸,不然是过的了初试也过不了复试。

二、常见问题

前段时间,很多同学问过我有关考研方面的问题,我现在把几个常见问题汇总如下,纯属个人观点。

1. 为什么考研?

专业需要?工作难找?混个学位?跟风随流?情感纠葛?家庭所迫?社会压力?人生追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莫如人艰不拆,许自己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2. 报什么学校?

通常来说,报考时会有“三跨”之说,即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跨的越多难度相对来说也越大。报考时,尽量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和前辈资源,再结合自己的实力、梦想与兴趣以及自己以后的发展确定自己的心仪院校,并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为之倾注心血。

如果四年前的你在填报志愿时,茫然晕乎地、或者高考失利、抑或父母之言进了你所在的大学,学习了目前的专业,那么此刻的你更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即便完全混过来,而且又决定选择考研,那就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下自己的专业,确定自己的报考学校。毕竟青春不算长,也就那么长。

3. 英语四六级没过,考研英语能不能过单科线?

有种说法,英语四级不过,考研英语过不了单科线,英语六级不过,考研英语过不了60。但一方面根据大多数人的观点,大家普遍认为考研英语出题思路与四六级很有差异;另一方面,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多数都是纯裸考的,而考研英语大多数都是经过复习的,因而此种情况下,两种考试的结果并不具有可比性。六级422,大家都懂得。考研英语68不算高,但对于绝大数学校绝大多数非外语专业都可以过单科线了。学英语基础固然很重要,但点点滴滴的渐变积累式的进步更适合基础不好的同学。

4. 要不要报辅导班?

我报了任汝芬政治国庆强化班,两个原因:一是政治之前没有复习,不知道水有多深;二是想迅速找到政治复习重点,给其他科腾出更多时间。在这辅导班问题上,大多数前辈都持反对意见,而我建议因人而异。对于辅导班有两点看法:一辅导班之间并没有太大差异,

都是以赚钱为目的,学习的效果更在于个人;二有些人自己单独看书的效率低,喜欢有人督促,对于这类人,报个辅导班,与身边的人一起学习、相互督促,也有老师的指导,可能效果会更好。

5. 初试多少分算稳?

没有人敢保证初试多少分能确定被录取,但一定是多多宜善。考研不是达标型测试,而是选拔性考试。每个学校初试和复试所占的比例不一样,复试线只是第一道门槛,而且往年的复试线也只能用来参考。在前面一片未知的时候,尽量做好当下,把初试考高才是首要任务,毕竟初试分高才是硬道理。

6. 复试有没有歧视?复试看重什么?

不可否认,对于某些学校,复试可能只是一个程序,只需要走一遍形式。但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复试还是不容忽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初试结束达到复试线之后,复试歧视问题就不得不考虑。对于复试歧视有三点看法:一是本科院校歧视,一般分为985、211和其他一本、二本、三本、大专学校,大多数学校官方是不赞同院校歧视的,当然也只是官方不赞同,而这一点我们改变不了;二是学科专业歧视,对于转专业的跨考生来说,这一点不得不思考,而这一点如果我们选择了也改变不了;三是复试老师歧视,这是所有考生都应该关注的焦点,尽管学校方面不赞同,但作为复试的老师们来说,从情感上他们就潜意识地有所选择了,但在这一点上,也是每个人通过展现自己可能扭转老师们看法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让老师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在歧视这方面,一些硬性歧视改变不了,但可以改善一些软性歧视,做到尽人事,听天命。

至于第二个问题,我也咨询过很多学长学姐,大家都是各抒己见,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点:初试分数、个人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及专业思维能力)、科研经历、英语水平、本科学校。如果说初试如攻城,那么复试则如攻心。兵书有书:“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

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乐观、自信、实事求是地展现自己,为自己的研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漫漫考研路

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髓之所在。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是否选择考研,是否坚持下去,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存在,决断权在于你个人。在这一点上你是自由的,否则也是心不在焉。

考研不同于高考,它是你自己第一次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而努力。任何时候你厌烦了、疲倦了、放弃了,你都可以走出图书馆或自习室,没有人可以用任何方式去拦阻你。方法、效率、节奏、心态、信息,全都要自己掌握,这种看不见的软实力将会伴随你一路。你也没有固定的伙伴,一路上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检测,你所能做的只是看书、做题。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可能也不了解竞争者的复习状况,日复一日,越发推移,越显迷茫,越不知所措。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驱动自己的是不是最初的梦想?冰封王座不倒,绝不放下自己手中的苏鲁定长矛!

喜欢这样一个人: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喜欢这样一篇文章:成功的秘诀。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在这个时期,一位艺术大师给了我一个极大的教训。这教训初看似乎是无足轻重的小小际遇而已,事实上却是我一生写作生活的转捩点。这一天所得的教训,比我在学校里多年的用功还有益处。从此以后,知道一切人类的工作如要完善而有价值,应当是怎样做法的。一个人可以这样完全忘记时间、空间与整个世界,这个认识,使我受到空前绝后的感动。这一小时,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聚精会神;集中

所有的力量以完成不论大小的一件工作;把我们容易分散、容易旁骛的意志贯注在小小的一点上。我悟到遗忘一切其他事物,集中意志以求工作完美的这种热忱,就是我过去所缺乏的。除了工作,好像自己都不存在,这是成功的秘诀。我现在知道,舍此以外便无神妙的方法了。

拿破仑曾经说过,进行战争的原则也和实施围攻的原则一样,火力必须集中在一个点上(一个地段上) ,而且必须打开一个缺口,一旦敌人的稳定被破坏,尔后的任务就是把它彻底击溃。相应地,既然选择了考研,必须要找出限制自己的短木板,攻坚克难,而不能让其成为马格努森式的施压点。没有经历过,一切都只是概念,真正经历过之后,你就什么都清晰了。既然选择了考研,就不要轻易地、盲目地批评或指责他人,更不要以之后的心态审视你当前的努力,选择了就认真对待、努力提高、有所突破。20岁那年买得起10岁那年买不起的玩具,又有什么意义呢?30岁的时候看看20岁的自己,感觉自己不就是个冷笑话吗?以现在的状态审视当年高考前的你,会不会感到当年的自己也有一点可笑与幼稚。

物格而后知至。正所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认真”二字,难也不难,只是做下去还是混过去。Not see the hope to struggle,but for a chance。有些事不试试怎么知道结果,有些事既然决定了也别问那么多为什么。往前走,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TI2 DotA2西雅图国际邀请赛败者组Ehome vs Orange见证了tiny 从小小到山岭巨人的成长。游戏中有这么一句话,新手仰仗后期,老手操作后期,高手打造后期。一如我们的生活中,平庸者怨天尤人,平凡者循规蹈矩,只有那些卓尔不群、敢想敢做的人,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也只有这样,当我们垂垂老去之时,依然能够面对我们的后辈,自信而又自豪的叙述自己的故事。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一、复习计划

简介:本科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报考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初试成绩:英语一68、政治70、数学一134、838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142、总分414。考研途中很幸运地得到许多学长、学姐和战友们的帮助,之前以及此后我也将延续这种考研人精神,尽力帮助学弟学妹们。

总体时间安排:2013年3月决定考研清华,3、4、5月复习,6月期末考试,7月专业实习,8、9、10、11、12月复习,2014年1月4、5日初试,2月24日出初试成绩,3月10、11日复试,11日晚上出结果,3月25日网上公布拟录取名单,6月9日收到调档函和政审表,7月3日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一)数学

1、参考书目

李永乐复习全书+陈文灯复习全书+李永乐历年真题试卷版+李永乐400题+陈文灯十年真题点评+李永乐决胜冲刺6+2+李永乐超越135+合工大超越考研五套题

2、复习计划

3月初—5月底:陈文灯复习全书高数部分+李永乐复习全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部分 8月初—9月底:李永乐复习全书高数部分+李永乐历年真题试卷版+基础知识总结

10月初—11月底:李永乐400题+李永乐复习全书重点+李永乐历年真题试卷版难题+李永乐决胜冲刺6+2

12月初—元月初:陈文灯十年真题点评+李永乐超越135+李永乐400题和冲刺6+2总结+合工大超越考研五套题

3、经验感悟

3月份开始数学复习,一直坚持到最后。没有看课本,也没有做李永乐基础过关660题,直接看的复习全书。3月份高数看的是陈文灯复习全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看的是李永乐复习全书,8月份又将李永乐高数部分看完并总结了三门数学基础知识。两本复习全书各有千秋,李永乐的依考纲、重基础、值得信赖,陈文灯的灵动、飘渺、可以参考。暑假之后做了李永乐历年真题试卷版、李永乐400题,11月份开始做李永乐决胜冲刺6+2,期间复习全书始终没有放下。400题题型比较老,难度和计算量远远超过了真题所需的时间,不过涉及知识点很全面,可作为查缺补漏,决胜冲刺6+2介于400题和真题之间,可以试着考前模拟。12月分看了陈文灯十年真题点评,之后花了一个星期看完了李永乐超越135,并做了400题和6+2总结。考前10天买了合工大超越考研五套题,这分试卷是最接近真题的,题型也比较新,可作为冲刺检测卷。

数学复习贯穿始终,多少数学王者最后败在数学上的大有人在,因而切忌眼高手低,勤于动手才是硬道理。看了不一定懂,懂了不一定会做,会做不一定对,对了不一定得分,得分不一定过单科线,过了单科线不一定进复试,进了复试不一定预录取。种种不确定性,还是别再盲目自信了。

(二)英语

1、参考书目

新东方单词书(红色顺序版)+长难句+张剑英语阅读150篇+新东方历年真题详解(适合学术)+新东方阅读理解精读100篇+贺惠军英语阅读满分技巧+张剑历年真题解析+张剑最后预测5套题+红宝书最后冲刺3套题+张剑热点作文冲刺50篇

2、复习计划

3月初—5月底:单词书1遍+长难句+张剑英语阅读150篇+阅读单词总结A

8月初—9月底:单词书1遍+新东方阅读理解精读100篇+新东方历年真题详解+新东方真题单词总结B

10月初—11月底:单词书1遍+贺惠军英语阅读满分技巧+张剑历年真题解析+张剑真题单词总结C

12月初—元月初:单词书1遍+张剑最后预测5套题+红宝书最后冲刺3套题+单词总结A 、

B 、C+张剑热点作文冲刺50篇+大作文模板总结

3、经验感悟

不是每个考六级的,都知道422的痛。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并不多,但可以保证的是每天都在看英语,不间断寻找感觉,力图恢复到高考之前。单词是基础,阅读是关键。得阅读者得天下,一点也不夸张。单词书前后背了四遍,自己总结的单词有3本,反复看了有10遍左右,基本上每天的任务完成之后有剩余时间的话都在看。阅读做了张剑和新东方之后,才逐渐找到一些感觉。还记得一开始做的那篇英语阅读,是一道猜词义的题,原文中的单词不认识,选项给出的四个词,三个不认识,感觉真的是要猜。就英语而言,对于真题要反复研习,真题上的阅读按照字词句仔细分析,总结题目及选项的规律性,早上可适当读一些或背诵一些句子、段落或篇章,因为其参考价值远远超过其他模拟题。对于英语模拟题,阅读素材、设问及选项与真题都有很大差别,不必深究。小作文注意格式,考前分类看几篇,大作文可背诵几篇不同类型的,再总结几篇模板。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可贯穿于其中适当重视,也可后期抽时间一一训练,总之太差了肯定不行。

英语复习,单词和阅读贯穿始终,重要的是保证其连续性。

(三)政治

1、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解析+任汝芬序列一要点精编+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冲刺8套卷+肖秀荣讲真题(2010年之前参考价值不大)+风中劲草冲刺背诵核心考点+任汝芬序列三形势与政策+文都冲刺模拟6套卷(参考价值不大)+任汝芬序列四最后4套题+启航20天20题+肖秀荣终极预测4套卷

2、复习计划

10.01—10.07:任汝芬强化班+任汝芬序列一要点精编

10.08—11月底:考试大纲解析+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讲真题+肖秀荣冲刺8套卷+风中劲草冲刺背诵核心考点

12月初—元月初:任汝芬序列三形势与政策+文都冲刺模拟6套卷+任汝芬序列四最后4套题+启航20天20题+肖秀荣终极预测4套卷

3、经验感悟

我有100%的信心可以预测政治考试不乏运气成分,但我却没有0.01%的信心预测这份运气会降落在我身上。政治如果不是非要90+,国庆之后开始复习完全没有问题。前期看看考纲、肖1000,中期看看风中劲草、肖8套,后期看看任三、20天20题、肖四任四,特别是肖秀荣终极预测4套卷,近年压中概率比较大,最好试着背背,然后自己总结一份大题预测。

政治复习,只要你的思想、心理和政治立场不偏,且符合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政治应该不会成为瓶颈。

(四)838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

1、参考书目

材料科学基础(田民波,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刘智恩,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试题汇编02—06、07—09(范群成、田民波)+材料科学基础学习辅导(范群成、

田民波)+物理化学上、下册及学习指导(傅献彩,南京大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陆佩文,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化学(清华大学)

2、复习计划

3月初—5月底:材料科学基础(田民波,清华大学)+物理化学上、下册及学习指导(傅献彩,南京大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陆佩文,武汉理工大学)

8月初—9月底:材科基真题02—13+材科、物化及无机材科基础知识总结

10月初—11月底:物化真题97—13+材料化学(清华大学)+材科、物化及无机材科课本重点知识

12月初—元月初:材科基真题02—13+物化真题97—13+材料科学基础(刘智恩,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大材科基考研真题02—13+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科大材科基考研真题

3、经验感悟

复习专业课时,第一遍最好将所有推荐书目认真看一遍,提高专业课素养,也使自己在之后接触真题时可以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第二遍结合真题,突出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复习相关书目、相关章节,有侧重做相关题目。

再者,对于这几门专业课,全部认真看完一遍已经很难能可贵了,全部看懂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每次看一遍专业课书本或相关知识点,能有新收获、新认识、新看法、新观点、新思维、新视野,已经很难能可贵了,而且这也足够了。逐步理解的深化也就是懂与不懂之间的过渡,如何衡量在于自己能否应用得当,对待类似问题能否考虑周到。

专业课复习,应以深化理解为主,决不可心存侥幸,不然是过的了初试也过不了复试。

二、常见问题

前段时间,很多同学问过我有关考研方面的问题,我现在把几个常见问题汇总如下,纯属个人观点。

1. 为什么考研?

专业需要?工作难找?混个学位?跟风随流?情感纠葛?家庭所迫?社会压力?人生追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莫如人艰不拆,许自己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2. 报什么学校?

通常来说,报考时会有“三跨”之说,即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跨的越多难度相对来说也越大。报考时,尽量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和前辈资源,再结合自己的实力、梦想与兴趣以及自己以后的发展确定自己的心仪院校,并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为之倾注心血。

如果四年前的你在填报志愿时,茫然晕乎地、或者高考失利、抑或父母之言进了你所在的大学,学习了目前的专业,那么此刻的你更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即便完全混过来,而且又决定选择考研,那就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下自己的专业,确定自己的报考学校。毕竟青春不算长,也就那么长。

3. 英语四六级没过,考研英语能不能过单科线?

有种说法,英语四级不过,考研英语过不了单科线,英语六级不过,考研英语过不了60。但一方面根据大多数人的观点,大家普遍认为考研英语出题思路与四六级很有差异;另一方面,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多数都是纯裸考的,而考研英语大多数都是经过复习的,因而此种情况下,两种考试的结果并不具有可比性。六级422,大家都懂得。考研英语68不算高,但对于绝大数学校绝大多数非外语专业都可以过单科线了。学英语基础固然很重要,但点点滴滴的渐变积累式的进步更适合基础不好的同学。

4. 要不要报辅导班?

我报了任汝芬政治国庆强化班,两个原因:一是政治之前没有复习,不知道水有多深;二是想迅速找到政治复习重点,给其他科腾出更多时间。在这辅导班问题上,大多数前辈都持反对意见,而我建议因人而异。对于辅导班有两点看法:一辅导班之间并没有太大差异,

都是以赚钱为目的,学习的效果更在于个人;二有些人自己单独看书的效率低,喜欢有人督促,对于这类人,报个辅导班,与身边的人一起学习、相互督促,也有老师的指导,可能效果会更好。

5. 初试多少分算稳?

没有人敢保证初试多少分能确定被录取,但一定是多多宜善。考研不是达标型测试,而是选拔性考试。每个学校初试和复试所占的比例不一样,复试线只是第一道门槛,而且往年的复试线也只能用来参考。在前面一片未知的时候,尽量做好当下,把初试考高才是首要任务,毕竟初试分高才是硬道理。

6. 复试有没有歧视?复试看重什么?

不可否认,对于某些学校,复试可能只是一个程序,只需要走一遍形式。但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复试还是不容忽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初试结束达到复试线之后,复试歧视问题就不得不考虑。对于复试歧视有三点看法:一是本科院校歧视,一般分为985、211和其他一本、二本、三本、大专学校,大多数学校官方是不赞同院校歧视的,当然也只是官方不赞同,而这一点我们改变不了;二是学科专业歧视,对于转专业的跨考生来说,这一点不得不思考,而这一点如果我们选择了也改变不了;三是复试老师歧视,这是所有考生都应该关注的焦点,尽管学校方面不赞同,但作为复试的老师们来说,从情感上他们就潜意识地有所选择了,但在这一点上,也是每个人通过展现自己可能扭转老师们看法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让老师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在歧视这方面,一些硬性歧视改变不了,但可以改善一些软性歧视,做到尽人事,听天命。

至于第二个问题,我也咨询过很多学长学姐,大家都是各抒己见,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点:初试分数、个人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及专业思维能力)、科研经历、英语水平、本科学校。如果说初试如攻城,那么复试则如攻心。兵书有书:“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

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乐观、自信、实事求是地展现自己,为自己的研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漫漫考研路

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髓之所在。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是否选择考研,是否坚持下去,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存在,决断权在于你个人。在这一点上你是自由的,否则也是心不在焉。

考研不同于高考,它是你自己第一次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而努力。任何时候你厌烦了、疲倦了、放弃了,你都可以走出图书馆或自习室,没有人可以用任何方式去拦阻你。方法、效率、节奏、心态、信息,全都要自己掌握,这种看不见的软实力将会伴随你一路。你也没有固定的伙伴,一路上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检测,你所能做的只是看书、做题。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可能也不了解竞争者的复习状况,日复一日,越发推移,越显迷茫,越不知所措。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驱动自己的是不是最初的梦想?冰封王座不倒,绝不放下自己手中的苏鲁定长矛!

喜欢这样一个人: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喜欢这样一篇文章:成功的秘诀。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在这个时期,一位艺术大师给了我一个极大的教训。这教训初看似乎是无足轻重的小小际遇而已,事实上却是我一生写作生活的转捩点。这一天所得的教训,比我在学校里多年的用功还有益处。从此以后,知道一切人类的工作如要完善而有价值,应当是怎样做法的。一个人可以这样完全忘记时间、空间与整个世界,这个认识,使我受到空前绝后的感动。这一小时,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聚精会神;集中

所有的力量以完成不论大小的一件工作;把我们容易分散、容易旁骛的意志贯注在小小的一点上。我悟到遗忘一切其他事物,集中意志以求工作完美的这种热忱,就是我过去所缺乏的。除了工作,好像自己都不存在,这是成功的秘诀。我现在知道,舍此以外便无神妙的方法了。

拿破仑曾经说过,进行战争的原则也和实施围攻的原则一样,火力必须集中在一个点上(一个地段上) ,而且必须打开一个缺口,一旦敌人的稳定被破坏,尔后的任务就是把它彻底击溃。相应地,既然选择了考研,必须要找出限制自己的短木板,攻坚克难,而不能让其成为马格努森式的施压点。没有经历过,一切都只是概念,真正经历过之后,你就什么都清晰了。既然选择了考研,就不要轻易地、盲目地批评或指责他人,更不要以之后的心态审视你当前的努力,选择了就认真对待、努力提高、有所突破。20岁那年买得起10岁那年买不起的玩具,又有什么意义呢?30岁的时候看看20岁的自己,感觉自己不就是个冷笑话吗?以现在的状态审视当年高考前的你,会不会感到当年的自己也有一点可笑与幼稚。

物格而后知至。正所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认真”二字,难也不难,只是做下去还是混过去。Not see the hope to struggle,but for a chance。有些事不试试怎么知道结果,有些事既然决定了也别问那么多为什么。往前走,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TI2 DotA2西雅图国际邀请赛败者组Ehome vs Orange见证了tiny 从小小到山岭巨人的成长。游戏中有这么一句话,新手仰仗后期,老手操作后期,高手打造后期。一如我们的生活中,平庸者怨天尤人,平凡者循规蹈矩,只有那些卓尔不群、敢想敢做的人,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也只有这样,当我们垂垂老去之时,依然能够面对我们的后辈,自信而又自豪的叙述自己的故事。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相关内容

  • 08届毕业生的大学人生感悟:自己的路还要自己选择
  • 08届毕业生的大学人生感悟:自己的路还要自己选择 各位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我是一名即将离开咱们美丽的大学校园的毕业生.毕业在即,回想起大学四年的生活,感慨颇多.我是有感慨就想表达的人,向年长的人表达我的感慨不如向学弟学妹你们说说,因为这样可能会对你们有一点益处. 因为我想说的话很多,所以篇幅比较长 ...

  • 大学四年的感悟
  • 大学之书 三年前的那个仲秋,带着年轻人的热情,携着乡亲们的期盼我踏上南下的征途,火车站的另一端是一片新的天地--我的大学生活.现在仍然记得在大一刚开学看到的一句关于大学四年生活的描述:如果用鲁迅作品来表达大学四年,大一叫<彷徨>.大二叫<呐喊>.大三叫<朝花夕拾> ...

  • 考研的理由与感悟
  • 二.他日若遂凌云志 敢笑考研不丈夫 三.不考研有时连个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四.主要是想看看考研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东西 没办法 好奇心向来很大 五.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劝.有些事情我们想简单了,所以一门心思,所以我们成功了,有些事情我们想复杂了,所以我们瞻前顾后,所以我们失败了! 六.我不希望我这辈子的学 ...

  • 分享:考研失败后的体会感悟
  • 分享:考研失败后的体会感悟 想哭,想藏起来一个人偷偷哭. 大家都会说没事,就只是一个考试嘛,没什么大不了.道理我都懂,可是想到自己把花了最多精力去学的科目考砸了多少会 觉得内心苦涩吧,毕竟一年多的努力.我知道考不好没什么大不了,所以我都笑着告诉身边的人没事啦,不行就去找工作嘛!可是当考试结束看到一个 ...

  • 一位毕业生的大学感悟
  • 一个大学生写的生活感悟,很真实,感触颇深! 引导语:这一年,你大一,开始了你的大学生涯,有资有色的大学生生涯憧憬着你,慢慢的,你成长了,大四了,回头看看之前走过的路,发现你懂得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一个大学生写的生活感悟,看看吧!感触很深! 1:初二的时候,张国荣从高楼跳下.冬天梅艳芳也离去,大二下学 ...

  • 英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
  • 英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英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在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学生已经与时代接轨赋予了全新的含义,背负着更多的责任,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更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树立了人生目标,更将理想具体化,指明了奋斗与前进的方向,让我们的人生,不再虚度.以下是外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生 ...

  •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档案
  •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职业生涯管理> 课程期末试题 教 师: 王斯年 姓 名: 毛琼瑾 学 号: 2008101970 院 部: 工商管理学院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年 级: 2008级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档案 要求:格式内容安排如下,交电子版,打印出来,下周二前交 一. 你 ...

  • 学习生活体会和感悟
  • 回想自己的求学生涯已经将近15年了,读了15年的书,想到仍然还要读几年的书,心里面却不免有一种惆怅和恐惧,但一想到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终于上了大学,在大学里面深造心里面不知不觉又欢快起来了.然而欢快之中时常会有些惭愧和内疚,在高中阶段老师对我报以很大的期望希望我能考上名牌大学,然而在高考战场上我发挥不 ...

  •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基础知识点行政领导概述
  •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基础知识点 行政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涵义 领导:"领"是统领.带领.率领,"导"是教导.指导.引导,领导就是就选择一个方向,确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规则,集合一个群体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共同工作. 二.领导的基本功能 简述领导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