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进校园实施方案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在义务教育阶段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校文化底蕴、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育局党委经研究决定从本学期开始,系统地组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进校园活动。为保证该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和系统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经典诵读学习活动,使中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怀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三、具体内容
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诵读,将学生长期置于诵读经典的氛围之中,使之受到传统道德和价值
观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各年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语文教材的基础上,七、年级以学习传统的蒙学教材为主;八年级以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篇为主,使其具备一定的国学基础,增强学生学习古文经典的兴趣,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个阶段:所有学生学习《弟子规》
第二个阶段:分年级诵读国学经典读本。
七年级——《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
八年级——《笠翁对韵》《大学》等
四、基本原则
1、示范性原则: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学习国学经典,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修养自身为本,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2、力行性原则:对《弟子规》的内容,重点落在师生“力行”,学习时要联系学校师生实际,对应弟子规内容,制定出品德、礼仪、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校规班规,师生共同遵守,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
3、自主性原则: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安排学习计划,除统一读本外,至今广为传诵的古代诗词、散文名篇也可适量纳入计划。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诵读指定的篇目,要求正
确朗读,熟读成诵,除弟子规外对其他经典内容不要求理解。但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悟,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诵读更多的篇目,并给予相应的积极评价。
4、激励性原则:以鼓励、激励为主,承认学生在记忆、思维、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不搞“一刀切”,对学习经典确有困难的学生不做过高要求,注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
五、基本方法
国学经典的学习以诵读为主,多种形式结合,学习过程中教师适度讲解,注意引导学生自学自悟并身体力行。
1、每日一读。每天定时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的诵读、学习。
2、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学习。
3、师生同读。老师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一是为学生做出表率,同读同悟,教学相长;二是为学生解疑释惑,扶助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增进师生关系。
4、适度讲解。学生以自学自悟为主,对文意和词句教师可适度讲解。教师根据学生兴趣进行必要引导,对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典故可以进行简介,或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对经典读的正确、流利,直至成诵,即
可视为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作明确、具体的要求。
学习国学经典要融入学校其他德育活动中,要与读书、书法、绘画、歌咏、板报、辩论、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切忌一成不变,枯燥乏味。
六、成果评价
1、对学生个体学习的成果评价:学校要制定相关评价制度,通过比赛、验收等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对各学校学习的成果评价:对这项工作的评估将纳入牧牛中学办学水平评估体系,每学年组织一次全面评估。另外每年组织一次“学习经典”比赛,通过诵读、演讲等活动激发师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牧牛中学成立“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2、课程保障
(1)本校要将学习国学经典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与校本课程合用课时,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
(2)利用文科课堂进行一分钟经典记忆。
3、教研保障
本校要把学习国学经典作为校本教研的内容之一,组织教师对经典原著进行研究,对原文理解有歧义的的部分进行研究,对教法学法进行研究,以增强教师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研究能力。
4、活动保障
我校要围绕学习国学经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经典的魅力;教育局每年组织一次“学习经典”比赛,通过诵读、演讲等活动激发师生学习的积极性。
国学经典进校园实施方案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在义务教育阶段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校文化底蕴、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育局党委经研究决定从本学期开始,系统地组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进校园活动。为保证该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和系统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经典诵读学习活动,使中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怀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三、具体内容
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诵读,将学生长期置于诵读经典的氛围之中,使之受到传统道德和价值
观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各年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语文教材的基础上,七、年级以学习传统的蒙学教材为主;八年级以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篇为主,使其具备一定的国学基础,增强学生学习古文经典的兴趣,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个阶段:所有学生学习《弟子规》
第二个阶段:分年级诵读国学经典读本。
七年级——《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
八年级——《笠翁对韵》《大学》等
四、基本原则
1、示范性原则: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学习国学经典,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修养自身为本,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2、力行性原则:对《弟子规》的内容,重点落在师生“力行”,学习时要联系学校师生实际,对应弟子规内容,制定出品德、礼仪、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校规班规,师生共同遵守,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
3、自主性原则: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安排学习计划,除统一读本外,至今广为传诵的古代诗词、散文名篇也可适量纳入计划。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诵读指定的篇目,要求正
确朗读,熟读成诵,除弟子规外对其他经典内容不要求理解。但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悟,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诵读更多的篇目,并给予相应的积极评价。
4、激励性原则:以鼓励、激励为主,承认学生在记忆、思维、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不搞“一刀切”,对学习经典确有困难的学生不做过高要求,注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
五、基本方法
国学经典的学习以诵读为主,多种形式结合,学习过程中教师适度讲解,注意引导学生自学自悟并身体力行。
1、每日一读。每天定时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的诵读、学习。
2、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学习。
3、师生同读。老师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一是为学生做出表率,同读同悟,教学相长;二是为学生解疑释惑,扶助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增进师生关系。
4、适度讲解。学生以自学自悟为主,对文意和词句教师可适度讲解。教师根据学生兴趣进行必要引导,对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典故可以进行简介,或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对经典读的正确、流利,直至成诵,即
可视为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作明确、具体的要求。
学习国学经典要融入学校其他德育活动中,要与读书、书法、绘画、歌咏、板报、辩论、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切忌一成不变,枯燥乏味。
六、成果评价
1、对学生个体学习的成果评价:学校要制定相关评价制度,通过比赛、验收等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对各学校学习的成果评价:对这项工作的评估将纳入牧牛中学办学水平评估体系,每学年组织一次全面评估。另外每年组织一次“学习经典”比赛,通过诵读、演讲等活动激发师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牧牛中学成立“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2、课程保障
(1)本校要将学习国学经典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与校本课程合用课时,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
(2)利用文科课堂进行一分钟经典记忆。
3、教研保障
本校要把学习国学经典作为校本教研的内容之一,组织教师对经典原著进行研究,对原文理解有歧义的的部分进行研究,对教法学法进行研究,以增强教师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研究能力。
4、活动保障
我校要围绕学习国学经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经典的魅力;教育局每年组织一次“学习经典”比赛,通过诵读、演讲等活动激发师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