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的农民特点

目 录

内容提要 „„„„„„„„„„„„„„„„„„„„„„„„„„„„„„„„„„ 1 关键词 „„„„„„„„„„„„„„„„„„„„„„„„„„„„„„„„„„„ 1 绪论 „„„„„„„„„„„„„„„„„„„„„„„„„„„„„„„„„„„„ 1

一、鲁迅小说中农民生活的普遍特点。„„„„„„„„„„„„„„„„„„„„„„ 1

二、《阿Q正传》中的阿Q精神胜利法及阿Q性格与闰土性格的比较和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根源。„„„„„„„„„„„„„„„„„„„„„„„„„„„„„„„„„„„ 1

三、《祝福》中祥林嫂的特点及封建制度对她的毒害。„„„„„„„„„„„„„„„„ 3

四、少年闰土。„„„„„„„„„„„„„„„„„„„„„„„„„„„„„„„„ 4

五、《离婚》中的爱姑形象。„„„„„„„„„„„„„„„„„„„„„„„„„„ 6

六、鲁迅对旧社会农民悲惨命运的同情与批判及通过鲁迅小说农民的特点的写作,让我们认识了改变当时旧社会的方向。„„„„„„„„„„„„„„„„„„„„„„„„„„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7

浅谈鲁迅小说的农民特点

张帮龙

内容提要:鲁迅小说中,闰土、阿Q、祥林嫂等人物特点,不仅描写了封建势力统治下农民与妇女生活上的贫困,而且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鲁迅不仅同情农民与妇女的疾苦,而且还揭示了他们的愚昧与麻木,揭示了造成他们痛苦的根源。要想改变他们的命运,就要推翻封建社会制度,在今天,就要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关键词:鲁迅小说 农民形象 封建制度 小康社会

绪论

自“五四”运动以来,文学大众化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方向,这明显地表现在作品内容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创作精神。在文学革命运动的前期,以工农大众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已经有一些著名的创作是以劳动大众特别是以农民为其主人公了。鲁迅的“阿Q正传”、“故乡”、“祝福”、“社戏”和“风波”等描写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作品,便是其中鲁迅农民题材的小说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农民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农民的落后、麻木和不觉悟 。

一、鲁迅小说中农民生活的普遍特点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特点普遍没有文化,受封建思想毒害很深,他们有严格等级思想、尊卑观念,有封建贞操观,有对革命的害怕和疑惑,甚至反对,有对其不幸命运的不抗争,愚昧而麻木。他的农村题材的小说有《阿Q正传》、《祝福》、《故乡》、《社戏》、《离婚》等,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特点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在这长长的农民特点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 Q ,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有背负着生活重担,忧郁的闰土,有思想顽固的九斤老太„„。对他们的描写,鲁迅多是撷取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断片,或所谓“半生事迹”,或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年后的种种切切。这样人们也就可以从他们身上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农民生活的历史,看到鲁迅对造成他们灾难的社会根源的探索。在这些人物形象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是《阿Q正传》主人公阿Q、《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

二、《阿Q正传》中的阿Q精神胜利法及阿Q性格与闰土性格的比较和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根源。

1

《阿Q正传》共九章,前三章主要表现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是一个生活在江南小镇上的农村流浪汉,没有土地和家庭,也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和籍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却不敢正视现实,常常以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自我陶醉或妄自尊大等形式,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阿Q的形象生动地说明,精神胜利法并不仅仅存在于没落的统治阶级身上,受统治阶级思想影响,在被统治者的精神中也有普遍的严重的存在,是一种人类普遍的共同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形象。从第四章后,阿Q的性格有了进一步发展,到第七章阿Q已经萌发了革命的意识。阿Q的革命是对精神胜利法的反叛,是农民从愚昧走向觉醒的开始,也是阿Q性格复杂的表现和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阿Q的革命又是一种想拿点东西式的“自发”革命,一种改朝换代式的革命。阿Q在社会动荡时期的变化,在更深层面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揭示了中国国民性的缺陷和弊端。第九章“大团圆”,则表明了鲁迅对辛亥革命和国民性的失望。阿Q被抓被杀,给了精神胜利法一个最后的表演机会,而看客们没有听到戏文的遗憾,则深刻而沉重地表现了人们的麻木和愚昧,表现了辛亥革命以后社会仍然死寂和黑暗的现实。

阿Q三十多岁,是个平平常常的农民,质朴、愚蠢,有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生活在偏僻落后但阶级对立森严的未庄,赵太爷、地保、一些闲汉都拿他作为压榨、嘲弄的对象:打他、侮辱他、剥夺他可怜的财物。阿Q也曾对欺压他的人进行反击:“口讷的便骂,气力小的便打”,但总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逐渐形成了他精神胜利的处世哲学。本来,阿Q这样的社会地位,旧社会秩序的任何变动,对他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他却深恶“造反”,笃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宗法观念,和天命、正名、“男女之大防”、“排斥异端”等封建思想。阿Q的社会地位虽然和圣贤相去甚远,其思想却是“样样合于圣贤经传”。和闰土、爱姑、祥林嫂们比较起来,阿Q经历复杂,见过世面:他进过城,做过偷儿,见过杀革命党,在白举人家当过仆人,特别是幸运地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大革命。在革命浪潮冲击未庄的时候,赵太爷和未庄的人众,都在事出突然,没有思想准备而呈现一片慌乱。阿Q看到欺压他的人在这事变面前害怕和恐惧,感到快意起来,于是心潮澎湃,原是深恶“造反”的阿Q,现在对革命向往了。他大步跨过长街,高声嚷道:“造反了!造反了!”对于阿Q在革命高潮中的这种想法和行为,应该如何认识和评价呢?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要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阿Q这个压在生活底层的农民,象一棵压在大石下的弱草。在看到那些作威作福欺压他的人们大祸临头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情舒畅,并本能的燃起了复仇的意识,决心要惩治这些在他头上作恶的人们:“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这些想法都真实地表现了一个被压迫的农民,在革命风浪中对旧社会愤怒的心理状态。其 2

实,阿Q在想到“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和呼喊“造反了”的时候,革命的风声刚刚传来,他和革命实际上还没有接触,革命也没有给他灌输任何新的认识和信念。他要“造反”的那些念头,是对革命到来时一些现象的自发反映,心中约略有些不平,酒醉之余,心情飘飘然的时候嚷嚷的。所以才“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了。”很显然,这些呼喊都是毫无根据的自我陶醉。事实上他在回到土谷祠后对革命的种种幻想,向假洋鬼子恳求参加革命,以及受审讯时表现的那种“奴隶性”,„。都能看出他还是浑浑噩噩,和闰土及其他农民伙伴一样,是在“铁屋子”里沉睡的老中国的儿女,是沉默的中国人的灵魂。鲁迅焦虑的正是他的沉睡而不“觉醒”。被叛处死刑画押的时候,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还为画圆不圆苦恼着。直到他被游街示众,拉上刑场杀头了,仍然在呼叫:“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他多么麻木,有什么“觉醒”之可言呢?

阿Q的性格形成过程和原因在《故乡》的闰土身上得到了补充和体现。闰土少年时代是那么智慧、勇敢,心胸开朗,说起海边农村的事来,无论是田里看瓜、刺猹或海滩上捉跳鱼、拣贝壳,无不滔滔不绝,娓娓动听。但是闰土在兵、匪、官、绅的重重压榨下,曾几何时,他便变成了一个精神麻木的人。闰土这一普通农民的形象,在过去的农村里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封建制度所规定的阶级界限和尊卑观念,已经深深地生根在他的身上,形成他的不可动摇的生活准则。在无可逃脱的处境中,他又把对生活的希望,寄托于鬼神迷信,这就更加深了人物的悲剧。阿Q和闰土性格不同,但他们所遭受的封建剥削和压迫是一样的,精神上受到的奴役是一样的,即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根源是一样的,那就是封建制度。

三、《祝福》中祥林嫂的特点及封建制度对她的毒害

在《祝福》这篇小说中,通过写祥林嫂的故事,表现了农村妇女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无论怎样反抗也无法逃脱的悲惨命运。小说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详详略略达十次之多,但主要的描写有四次。通过对祥林嫂外部形象色彩的描写,突出了祥林嫂的基本形象。表现了她精神上的变化,写出了她悲惨的一生。第一次,是对刚从婆婆家逃到鲁四老爷家的祥林嫂进行肖像描写:“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作品运用的“白”、“乌”、“蓝”、“月白”、“青黄”这些颜色,都属于冷色,给人以深沉的感觉,头上扎着“白头绳”,身上穿的“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她刚刚死了丈夫,显示了她命运的悲惨,“脸色青黄”,说明她深受压迫,生活艰难;惟独她的两颊还是“红”的,说明这时的祥林嫂虽然受了折磨,但还没有完全丧失青春的活力,对生活还没有失去信心。第二次,是对祥林嫂再次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时的肖像描写:“她 3

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已经消失了血色”。这里不再用“红色”,而是用“血色”,除了说明色彩,还包含有活的生命,说明祥林嫂身上仅有的一点活力已经消失了,揭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次是对祥林嫂遭受四婶最后一次不准她拿祭具后的肖像描写。这次的描写与前两次完全不同,写祥林嫂“象是受了炮烙似地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着”。是从动作上,特别是从脸色上、神态上去揭示祥林嫂心灵所受到的打击和痛楚。第四次,是对祥林嫂倒下前的肖像描写:“五年前的花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失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这段描写十分深刻地反映了祥林嫂的悲剧已经发展到最后,她已经消失了生命的活力。从以上四次描写中,特别是对祥林嫂的脸色变化的描写,由“红的”、“消失了血色”到“灰黑”,直到“黄中带黑”,运用十分恰当的色彩语言,一步步从脸色的变化上显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发展,以及性格和精神的变化。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面对人们的嘲弄、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顽强而不容易被摧垮的人,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不但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反而被吞噬被毁灭了。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出于自发的,而且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为了反对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她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沼中进行挣扎进行反抗的。这决定了她不仅逃不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苦海,而且最终只能走向死亡的深渊。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不过,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当然也更不懂得,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只能推翻这造成人们人生悲剧的万恶的封建制度。

四、少年闰土

我们不知道阿 Q 童年是怎样生活过来的,但闰土少年时代的生活风貌,却被写的生动具体,有生有色。他是那么智慧、勇敢,心胸开朗,说起海边农村的事来,无论是田里看瓜、刺猹或海滩上捉跳鱼、拣贝壳,无不滔滔不绝,娓娓动听。那个诗书门第的迅哥听了情不由 4

已的惊叹道: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从《故乡》里这个活跃在瓜田海滩上,健壮、活泼,见多识广,口齿伶俐的闰土,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社戏》中摇着航船生气勃勃,敢于闯荡的双喜、阿发、桂生„„,这群农民的孩子和闰土一样,虽然小小的年纪,却都有适应农村生活的本领,他们除了放牛、撑船、钓虾外,“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两三个还是弄潮好手”。劳动生活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丰富了他们的智慧,而且他们都有着劳动人民传统的淳朴、厚道和热情。长年生活在这偏僻的海边小村上的农民,十之有九都不识字,不懂得那么多的圣贤经传。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乐,虽然年纪相仿,“但论起行辈至少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一村老老小小,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俩个词来”。村里的农民们,都是慷慨好客,友爱热情,一家有客人,都是大家的小朋友们在田野里放牛、钓虾,钓的虾都是小客人。这些农民的孩子,千方百计地劝说大人,让他们摇着船带小客人去看戏,并尽心地照料途中的安全。看戏回来的航程中,偷罗汉豆吃是《社戏》最引人兴趣的场面。因为煮豆是要请客吃的,所以阿发兴奋地说:“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这样淳朴、厚道的思想,在“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地旧社会里,象一粒光明的火种,使人心明眼亮,看到生活地未来和希望。这种高尚的品质,并不是阿发、双喜们独有的,在闰土身上也看到它的闪光。闰土邀请迅哥夏天到他海边的乡下管西瓜时,在士大夫家庭生长的迅哥,冲口而出地问道: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这虽然是两句漫不经心的平常对话,却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在不同阶级的年龄相仿的两个不经事的孩子,思想有多么大的差异。我们把迅哥、闰土的谈话和阿发让“偷”自己的罗汉豆联系起来,就清楚地看到,劳动人民艰苦的生活,培养了友爱无私的品德,在他们中间一直保持着淳厚的风习,几千年来和有产者的自私庸俗相对抗并且战胜了它。作家满怀热情地称赞了农民的孩子闰土,而那个书香门第出身的小少爷迅哥,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长大,象温室晨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他虽是死背了些经传,地现实生活中却表现得无知无识,胆小怕事;怕牛,不会钓虾,更不要说撑船了。可是,迅哥还能和那些农民的孩子们合得来,哥弟相称地玩在一起。在阶级森严的社会里,他们为什么能哥弟相称并如此亲昵呢?二十年后的闰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晕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们的身心,还没有受到那些陈旧“规矩”的严重残害。鲁迅描写了这些农村孩子健康的身体和美丽的心灵,也写了他们安宁的牧歌般的生活环境。他反复咏叹闰土活动的海边沙地上,种着一望无 5

际的碧绿的西瓜,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社戏》的夜航中,江南的夜色描绘得同样迷人。

五、《离婚》中的爱姑形象。

《离婚》中的爱姑是一个泼辣的农村妇女,娘家又有依靠,父兄都听她的,然而同样也无法摆脱悲剧命运。丈夫要离弃她,她就整整闹了三年,最后对方不得不请出“和知县老爷换帖”的七大人来调停。作为辛亥革命之后的农村青年妇女,她多少受过一些辛亥革命反封建的影响,所以不像祥林嫂、单四嫂那样任人摆布,但又没文化,没见过世面。她以为欺压她的只是个别的人,认定丈夫“小畜生”和公公“老畜生”是她的对头,却不知道她的真正的对头是封建制度,是她的肉眼所看不见的一种势力。尽管她有充分心理准备,一向无所畏惧,可在七大人的装腔作势面前,也“不由得越加局促不安起来了,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表面上,她一再虚张声势,大声要求七大人给自己做主,可是,七大人让仆人给自己装鼻烟的一声“来„„兮”,就使她的精神防线崩溃。她的反抗是强烈的,但失败也是惨重的。辛亥革命没能将反封建斗争进行到底,她的这种反抗性格得不到保护,自然也就不会有胜利的可能。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七大人,并不像爱姑所幻想的那样知书识理,讲公道话,会同情她支持她,而是仍然要维护“公婆说走就得走”的封建礼法、封建秩序,他凭借自己的权势、地位,几个动作、几句话就把爱姑压服了。

爱姑的思想远没有摆脱封建统治思想的钳制,她的反封建还是很不自觉很不彻底的。在她面前,没有一条可以独立自主的生活出路,她还不能不依赖丈夫而生存。她闹了三年,为了不被“撇掉”也就是为了不被休回娘家去。最后的结果离婚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婚,而是以离婚为名,行休妻之实。而被休掉的妇女,则是连寡妇也不如。

爱姑在离婚悲剧中暴露她的许多弱点。她对封建势力的认识狭隘、幼稚、糊涂,对封建统治者迷信、幻想、敬畏,使她始终无法摆脱奴隶人格。离婚是她的悲剧,而失败了还不认识自己的敌人,还对他存着敬畏,更加深了她的悲剧性。她理直气壮而来,服服贴贴而去的表现,让人们看到封建阶级权威、封建传统观念是怎样根深蒂固的钳制着被压迫者的头脑!

六、鲁迅对旧社会农民悲惨命运的同情与批判及通过鲁迅小说农民的特点的写作,让我们认识了改变当时旧社会的方向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和《祝福》对那些不觉醒的群众,既痛心于他们精神的麻木,又同情他们的悲惨命运,严肃的批判与含泪的温情融为一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人道主义角度批判了世态炎凉、人情冷酷。

鲁迅笔下描写的农民特点,使人们懂得了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阿Q的不幸遭 6

遇还在于资产阶级没有发动群众,在于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要使革命成功,必须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才能够取得胜利。要彻底改变农民的贫穷落后现状,要使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就不能与封建势力妥协,不能用改良的办法,唯有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广大的劳动人民才能够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鲁迅的小说起到了对人们思想的疗效作用,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出路,指明了方向。

结论

所以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问题是农民的教育问题,在中小学生进行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成年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任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就是要突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经济和社会统筹发展,归根结底,就是把思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来,建设和谐奋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全编》,漓江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2]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篇书系:鲁迅诗文名篇》,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读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版

[4]刘泰隆主编:《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问答丛书:现代文学》,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2月第3版

7

目 录

内容提要 „„„„„„„„„„„„„„„„„„„„„„„„„„„„„„„„„„ 1 关键词 „„„„„„„„„„„„„„„„„„„„„„„„„„„„„„„„„„„ 1 绪论 „„„„„„„„„„„„„„„„„„„„„„„„„„„„„„„„„„„„ 1

一、鲁迅小说中农民生活的普遍特点。„„„„„„„„„„„„„„„„„„„„„„ 1

二、《阿Q正传》中的阿Q精神胜利法及阿Q性格与闰土性格的比较和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根源。„„„„„„„„„„„„„„„„„„„„„„„„„„„„„„„„„„„ 1

三、《祝福》中祥林嫂的特点及封建制度对她的毒害。„„„„„„„„„„„„„„„„ 3

四、少年闰土。„„„„„„„„„„„„„„„„„„„„„„„„„„„„„„„„ 4

五、《离婚》中的爱姑形象。„„„„„„„„„„„„„„„„„„„„„„„„„„ 6

六、鲁迅对旧社会农民悲惨命运的同情与批判及通过鲁迅小说农民的特点的写作,让我们认识了改变当时旧社会的方向。„„„„„„„„„„„„„„„„„„„„„„„„„„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7

浅谈鲁迅小说的农民特点

张帮龙

内容提要:鲁迅小说中,闰土、阿Q、祥林嫂等人物特点,不仅描写了封建势力统治下农民与妇女生活上的贫困,而且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鲁迅不仅同情农民与妇女的疾苦,而且还揭示了他们的愚昧与麻木,揭示了造成他们痛苦的根源。要想改变他们的命运,就要推翻封建社会制度,在今天,就要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关键词:鲁迅小说 农民形象 封建制度 小康社会

绪论

自“五四”运动以来,文学大众化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方向,这明显地表现在作品内容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创作精神。在文学革命运动的前期,以工农大众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已经有一些著名的创作是以劳动大众特别是以农民为其主人公了。鲁迅的“阿Q正传”、“故乡”、“祝福”、“社戏”和“风波”等描写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作品,便是其中鲁迅农民题材的小说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农民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农民的落后、麻木和不觉悟 。

一、鲁迅小说中农民生活的普遍特点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特点普遍没有文化,受封建思想毒害很深,他们有严格等级思想、尊卑观念,有封建贞操观,有对革命的害怕和疑惑,甚至反对,有对其不幸命运的不抗争,愚昧而麻木。他的农村题材的小说有《阿Q正传》、《祝福》、《故乡》、《社戏》、《离婚》等,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特点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在这长长的农民特点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 Q ,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有背负着生活重担,忧郁的闰土,有思想顽固的九斤老太„„。对他们的描写,鲁迅多是撷取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断片,或所谓“半生事迹”,或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年后的种种切切。这样人们也就可以从他们身上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农民生活的历史,看到鲁迅对造成他们灾难的社会根源的探索。在这些人物形象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是《阿Q正传》主人公阿Q、《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

二、《阿Q正传》中的阿Q精神胜利法及阿Q性格与闰土性格的比较和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根源。

1

《阿Q正传》共九章,前三章主要表现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是一个生活在江南小镇上的农村流浪汉,没有土地和家庭,也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和籍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却不敢正视现实,常常以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自我陶醉或妄自尊大等形式,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阿Q的形象生动地说明,精神胜利法并不仅仅存在于没落的统治阶级身上,受统治阶级思想影响,在被统治者的精神中也有普遍的严重的存在,是一种人类普遍的共同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形象。从第四章后,阿Q的性格有了进一步发展,到第七章阿Q已经萌发了革命的意识。阿Q的革命是对精神胜利法的反叛,是农民从愚昧走向觉醒的开始,也是阿Q性格复杂的表现和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阿Q的革命又是一种想拿点东西式的“自发”革命,一种改朝换代式的革命。阿Q在社会动荡时期的变化,在更深层面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揭示了中国国民性的缺陷和弊端。第九章“大团圆”,则表明了鲁迅对辛亥革命和国民性的失望。阿Q被抓被杀,给了精神胜利法一个最后的表演机会,而看客们没有听到戏文的遗憾,则深刻而沉重地表现了人们的麻木和愚昧,表现了辛亥革命以后社会仍然死寂和黑暗的现实。

阿Q三十多岁,是个平平常常的农民,质朴、愚蠢,有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生活在偏僻落后但阶级对立森严的未庄,赵太爷、地保、一些闲汉都拿他作为压榨、嘲弄的对象:打他、侮辱他、剥夺他可怜的财物。阿Q也曾对欺压他的人进行反击:“口讷的便骂,气力小的便打”,但总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逐渐形成了他精神胜利的处世哲学。本来,阿Q这样的社会地位,旧社会秩序的任何变动,对他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他却深恶“造反”,笃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宗法观念,和天命、正名、“男女之大防”、“排斥异端”等封建思想。阿Q的社会地位虽然和圣贤相去甚远,其思想却是“样样合于圣贤经传”。和闰土、爱姑、祥林嫂们比较起来,阿Q经历复杂,见过世面:他进过城,做过偷儿,见过杀革命党,在白举人家当过仆人,特别是幸运地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大革命。在革命浪潮冲击未庄的时候,赵太爷和未庄的人众,都在事出突然,没有思想准备而呈现一片慌乱。阿Q看到欺压他的人在这事变面前害怕和恐惧,感到快意起来,于是心潮澎湃,原是深恶“造反”的阿Q,现在对革命向往了。他大步跨过长街,高声嚷道:“造反了!造反了!”对于阿Q在革命高潮中的这种想法和行为,应该如何认识和评价呢?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要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阿Q这个压在生活底层的农民,象一棵压在大石下的弱草。在看到那些作威作福欺压他的人们大祸临头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情舒畅,并本能的燃起了复仇的意识,决心要惩治这些在他头上作恶的人们:“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这些想法都真实地表现了一个被压迫的农民,在革命风浪中对旧社会愤怒的心理状态。其 2

实,阿Q在想到“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和呼喊“造反了”的时候,革命的风声刚刚传来,他和革命实际上还没有接触,革命也没有给他灌输任何新的认识和信念。他要“造反”的那些念头,是对革命到来时一些现象的自发反映,心中约略有些不平,酒醉之余,心情飘飘然的时候嚷嚷的。所以才“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了。”很显然,这些呼喊都是毫无根据的自我陶醉。事实上他在回到土谷祠后对革命的种种幻想,向假洋鬼子恳求参加革命,以及受审讯时表现的那种“奴隶性”,„。都能看出他还是浑浑噩噩,和闰土及其他农民伙伴一样,是在“铁屋子”里沉睡的老中国的儿女,是沉默的中国人的灵魂。鲁迅焦虑的正是他的沉睡而不“觉醒”。被叛处死刑画押的时候,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还为画圆不圆苦恼着。直到他被游街示众,拉上刑场杀头了,仍然在呼叫:“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他多么麻木,有什么“觉醒”之可言呢?

阿Q的性格形成过程和原因在《故乡》的闰土身上得到了补充和体现。闰土少年时代是那么智慧、勇敢,心胸开朗,说起海边农村的事来,无论是田里看瓜、刺猹或海滩上捉跳鱼、拣贝壳,无不滔滔不绝,娓娓动听。但是闰土在兵、匪、官、绅的重重压榨下,曾几何时,他便变成了一个精神麻木的人。闰土这一普通农民的形象,在过去的农村里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封建制度所规定的阶级界限和尊卑观念,已经深深地生根在他的身上,形成他的不可动摇的生活准则。在无可逃脱的处境中,他又把对生活的希望,寄托于鬼神迷信,这就更加深了人物的悲剧。阿Q和闰土性格不同,但他们所遭受的封建剥削和压迫是一样的,精神上受到的奴役是一样的,即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根源是一样的,那就是封建制度。

三、《祝福》中祥林嫂的特点及封建制度对她的毒害

在《祝福》这篇小说中,通过写祥林嫂的故事,表现了农村妇女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无论怎样反抗也无法逃脱的悲惨命运。小说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详详略略达十次之多,但主要的描写有四次。通过对祥林嫂外部形象色彩的描写,突出了祥林嫂的基本形象。表现了她精神上的变化,写出了她悲惨的一生。第一次,是对刚从婆婆家逃到鲁四老爷家的祥林嫂进行肖像描写:“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作品运用的“白”、“乌”、“蓝”、“月白”、“青黄”这些颜色,都属于冷色,给人以深沉的感觉,头上扎着“白头绳”,身上穿的“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她刚刚死了丈夫,显示了她命运的悲惨,“脸色青黄”,说明她深受压迫,生活艰难;惟独她的两颊还是“红”的,说明这时的祥林嫂虽然受了折磨,但还没有完全丧失青春的活力,对生活还没有失去信心。第二次,是对祥林嫂再次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时的肖像描写:“她 3

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已经消失了血色”。这里不再用“红色”,而是用“血色”,除了说明色彩,还包含有活的生命,说明祥林嫂身上仅有的一点活力已经消失了,揭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次是对祥林嫂遭受四婶最后一次不准她拿祭具后的肖像描写。这次的描写与前两次完全不同,写祥林嫂“象是受了炮烙似地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着”。是从动作上,特别是从脸色上、神态上去揭示祥林嫂心灵所受到的打击和痛楚。第四次,是对祥林嫂倒下前的肖像描写:“五年前的花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失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这段描写十分深刻地反映了祥林嫂的悲剧已经发展到最后,她已经消失了生命的活力。从以上四次描写中,特别是对祥林嫂的脸色变化的描写,由“红的”、“消失了血色”到“灰黑”,直到“黄中带黑”,运用十分恰当的色彩语言,一步步从脸色的变化上显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发展,以及性格和精神的变化。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面对人们的嘲弄、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顽强而不容易被摧垮的人,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不但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反而被吞噬被毁灭了。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出于自发的,而且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为了反对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她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沼中进行挣扎进行反抗的。这决定了她不仅逃不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苦海,而且最终只能走向死亡的深渊。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不过,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当然也更不懂得,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只能推翻这造成人们人生悲剧的万恶的封建制度。

四、少年闰土

我们不知道阿 Q 童年是怎样生活过来的,但闰土少年时代的生活风貌,却被写的生动具体,有生有色。他是那么智慧、勇敢,心胸开朗,说起海边农村的事来,无论是田里看瓜、刺猹或海滩上捉跳鱼、拣贝壳,无不滔滔不绝,娓娓动听。那个诗书门第的迅哥听了情不由 4

已的惊叹道: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从《故乡》里这个活跃在瓜田海滩上,健壮、活泼,见多识广,口齿伶俐的闰土,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社戏》中摇着航船生气勃勃,敢于闯荡的双喜、阿发、桂生„„,这群农民的孩子和闰土一样,虽然小小的年纪,却都有适应农村生活的本领,他们除了放牛、撑船、钓虾外,“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两三个还是弄潮好手”。劳动生活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丰富了他们的智慧,而且他们都有着劳动人民传统的淳朴、厚道和热情。长年生活在这偏僻的海边小村上的农民,十之有九都不识字,不懂得那么多的圣贤经传。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乐,虽然年纪相仿,“但论起行辈至少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一村老老小小,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俩个词来”。村里的农民们,都是慷慨好客,友爱热情,一家有客人,都是大家的小朋友们在田野里放牛、钓虾,钓的虾都是小客人。这些农民的孩子,千方百计地劝说大人,让他们摇着船带小客人去看戏,并尽心地照料途中的安全。看戏回来的航程中,偷罗汉豆吃是《社戏》最引人兴趣的场面。因为煮豆是要请客吃的,所以阿发兴奋地说:“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这样淳朴、厚道的思想,在“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地旧社会里,象一粒光明的火种,使人心明眼亮,看到生活地未来和希望。这种高尚的品质,并不是阿发、双喜们独有的,在闰土身上也看到它的闪光。闰土邀请迅哥夏天到他海边的乡下管西瓜时,在士大夫家庭生长的迅哥,冲口而出地问道: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这虽然是两句漫不经心的平常对话,却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在不同阶级的年龄相仿的两个不经事的孩子,思想有多么大的差异。我们把迅哥、闰土的谈话和阿发让“偷”自己的罗汉豆联系起来,就清楚地看到,劳动人民艰苦的生活,培养了友爱无私的品德,在他们中间一直保持着淳厚的风习,几千年来和有产者的自私庸俗相对抗并且战胜了它。作家满怀热情地称赞了农民的孩子闰土,而那个书香门第出身的小少爷迅哥,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长大,象温室晨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他虽是死背了些经传,地现实生活中却表现得无知无识,胆小怕事;怕牛,不会钓虾,更不要说撑船了。可是,迅哥还能和那些农民的孩子们合得来,哥弟相称地玩在一起。在阶级森严的社会里,他们为什么能哥弟相称并如此亲昵呢?二十年后的闰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晕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们的身心,还没有受到那些陈旧“规矩”的严重残害。鲁迅描写了这些农村孩子健康的身体和美丽的心灵,也写了他们安宁的牧歌般的生活环境。他反复咏叹闰土活动的海边沙地上,种着一望无 5

际的碧绿的西瓜,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社戏》的夜航中,江南的夜色描绘得同样迷人。

五、《离婚》中的爱姑形象。

《离婚》中的爱姑是一个泼辣的农村妇女,娘家又有依靠,父兄都听她的,然而同样也无法摆脱悲剧命运。丈夫要离弃她,她就整整闹了三年,最后对方不得不请出“和知县老爷换帖”的七大人来调停。作为辛亥革命之后的农村青年妇女,她多少受过一些辛亥革命反封建的影响,所以不像祥林嫂、单四嫂那样任人摆布,但又没文化,没见过世面。她以为欺压她的只是个别的人,认定丈夫“小畜生”和公公“老畜生”是她的对头,却不知道她的真正的对头是封建制度,是她的肉眼所看不见的一种势力。尽管她有充分心理准备,一向无所畏惧,可在七大人的装腔作势面前,也“不由得越加局促不安起来了,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表面上,她一再虚张声势,大声要求七大人给自己做主,可是,七大人让仆人给自己装鼻烟的一声“来„„兮”,就使她的精神防线崩溃。她的反抗是强烈的,但失败也是惨重的。辛亥革命没能将反封建斗争进行到底,她的这种反抗性格得不到保护,自然也就不会有胜利的可能。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七大人,并不像爱姑所幻想的那样知书识理,讲公道话,会同情她支持她,而是仍然要维护“公婆说走就得走”的封建礼法、封建秩序,他凭借自己的权势、地位,几个动作、几句话就把爱姑压服了。

爱姑的思想远没有摆脱封建统治思想的钳制,她的反封建还是很不自觉很不彻底的。在她面前,没有一条可以独立自主的生活出路,她还不能不依赖丈夫而生存。她闹了三年,为了不被“撇掉”也就是为了不被休回娘家去。最后的结果离婚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婚,而是以离婚为名,行休妻之实。而被休掉的妇女,则是连寡妇也不如。

爱姑在离婚悲剧中暴露她的许多弱点。她对封建势力的认识狭隘、幼稚、糊涂,对封建统治者迷信、幻想、敬畏,使她始终无法摆脱奴隶人格。离婚是她的悲剧,而失败了还不认识自己的敌人,还对他存着敬畏,更加深了她的悲剧性。她理直气壮而来,服服贴贴而去的表现,让人们看到封建阶级权威、封建传统观念是怎样根深蒂固的钳制着被压迫者的头脑!

六、鲁迅对旧社会农民悲惨命运的同情与批判及通过鲁迅小说农民的特点的写作,让我们认识了改变当时旧社会的方向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和《祝福》对那些不觉醒的群众,既痛心于他们精神的麻木,又同情他们的悲惨命运,严肃的批判与含泪的温情融为一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人道主义角度批判了世态炎凉、人情冷酷。

鲁迅笔下描写的农民特点,使人们懂得了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阿Q的不幸遭 6

遇还在于资产阶级没有发动群众,在于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要使革命成功,必须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才能够取得胜利。要彻底改变农民的贫穷落后现状,要使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就不能与封建势力妥协,不能用改良的办法,唯有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广大的劳动人民才能够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鲁迅的小说起到了对人们思想的疗效作用,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出路,指明了方向。

结论

所以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问题是农民的教育问题,在中小学生进行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成年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任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就是要突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经济和社会统筹发展,归根结底,就是把思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来,建设和谐奋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全编》,漓江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2]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篇书系:鲁迅诗文名篇》,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读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版

[4]刘泰隆主编:《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问答丛书:现代文学》,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2月第3版

7


相关内容

  • 鲁迅小说杂文的创作特色
  • 论鲁迅小说杂文的创作特色 [摘要]: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称"文教思革". 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 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 改变国民精 ...

  •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浅析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浅析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 周聪 报名号:276 [内容摘要]鲁迅作为一个对中国现代小说和现代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一直以来鲁迅都是现代中国最创 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小说特点鲜明,能够很好的反映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情况.运用独特的艺术技巧来丰富小说, ...

  • 现代文学作品选
  • 赵树理的创作风格 1 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大胆创新 2 文学作品民俗化,大众化的倾向 3 民间艺术手法的运用,能反映现实生活问题 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是赵树理小说创作的一贯特色.四十年代由于他的小说对解放区农村生活的深刻开掘,真实反映了解放区农村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他的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建国后农村社会 ...

  • 第三章中国现当代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1.鲁迅
  •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 §1.鲁迅 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 1. 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 ...

  •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要点
  • 鲁迅(一)  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堪称中国的民族魂. 一.<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的手里开始并成熟) 1."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和小说模式 题材和眼光 1.1 从"启蒙主义&q ...

  • 5 故乡_教案
  • 5. 故 乡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如:黛.阴晦.祭祀.颧骨.愕然.鄙夷.嗤笑.寒噤.惘然. 隔膜等. 2.学习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3.抓住故乡人物的变化和景物的变化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理解鲁迅先生通过 小说所抒发的希望有新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 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教学难点 对主题的 ...

  • [少年闰土]教材解读
  • <少年闰土>教材解读 "深蓝的天空中„„"(配乐朗读这一段)这便是<少年闰土>最精彩的一段.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少年闰土>教材解读.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安排了精读课文<少年闰土> ...

  • 第一章鲁迅与[呐喊][彷徨]_3
  • 第一章 鲁迅与<呐喊><彷徨> 教学要求: 1.了解鲁迅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经历和"弃医从文"等几次重大变化对他创作的影响,以及他在杂文.散文.历史小说等多方面的成就. 2.掌握<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和鲁迅小说的主要特点. 3.重点 ...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题库
  •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填空题 1.1915年9月 陈独秀 主编的 <新青年>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文学革命开始于 1917 年,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 <文学改良刍议> 一文为标志. 3.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 &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