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

建筑设计方案评价

1.1、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要求和准则

建筑设计:是指用户对功能的要求,具体确定建筑形式、结构形式、建筑物的空间和平面布置以及建筑群体组合的设计。

(一)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要求

(1)适用和经济的统一。建筑设计必须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设方针,它是评价设计方案的基本准则。

(2).美观和经济的统一。

(3).要有可比性。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使用、经济和美观方面的比较时,要注意方案

的可比性。

(4).突出主要指标。

(二)建筑设计的技术原则

城市住宅和公共建筑设计应遵循的技术经济原则是:

(1).严格执行国家设计规范;

(2).执行国家有关的建设标准;

(3).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4).合理利用土地;

(5).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保证方便生活,方便工作;

(6).正确处理使用、辅助、交通三大部分关系,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组合,优化设计;

(7).正确处理装修构造和选择设备标准;

(8).满足卫生、防火、日照、通风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9).正确选择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工程质量。

1.2、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

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目的:是采用科学方法,按照工程项目经济效果评价原则,用一个或一组主要指标对设计方案的项目功能、造价、工期和设备、材料、人工消耗等方面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从而择优确定技术经济效果好的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是以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基础和依据的。评价指标体系按建筑功能指标和社会资源消耗指标两大类划分,每一大类指标再进一步分为相应的分指标。在两大类评价指标中,建筑功能类指标大多数是不可计量的指标(定性指标),

评价时可做出评分标准,由专家评出分值,一般以分值高者为优;社会资源消耗类指标基

本为可计量指标(定量指标)。评价时可计算出数值大小,一般以小者为优。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有:计算费用法,多因素评分优选法。

(一)计算费用法

最小费用法有两个评价指标:C年和C总。C年表示设计方案在投资回收期内平均每年的年成本,包括投资成本和年运营成本;C总表示设计方案在投资回收期内的总成本。

对多方案进行分析对比时,采用的计算费用法较简便。其数学表达式为:

C年=K×E+V

C总=K+V×t

式中,C年—年计算费用;C总—项目总计算费用;K—总投资额;V—年运营成本;t—投资回收期;E—投资效果系数(它是投资回收期的倒数)

例8、某建设项目有3个设计方案,其已知条件是:

方案1:投资总额K1=2000万元,年运营成本V1=400万元;

方案2:投资总额K2=2200万元,年运营成本V2=350万元;方案3:投资总额K2=2400万元,年运营成本V2=300万元;标准回收期t为5年,投资效果系数E=0.2,优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解:方案1:C年=K1×E+V1=2000×0.2+400=800万元

C总=K1+V1×t=2000+400×5=4000万元

同理可求得方案2的C年=790万元,C总=3950万元。方案3的C年=780万元,

C总=3900万元。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见,方案3的计算费用最低,所以方案3是最佳方案。

(二)多因素评分优选法

多因素评分优选法,就是对需要进行分析评价的设计方案设定若干个评价指标和按其重要程度分配权重,然后按评价标准给各指标打分,将各项指标所得分数与权重相乘并汇总,便得出各设计方案的评价总分,以获总分高者为最佳方案的办法。但关键是要正确地确定权重,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S——设计方案的总分;Si——某方案在某评价指标的评分;

Wi——某评价指标的权重;i——评价指标数,i=1、2、3……。

1.3、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

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包

括建筑功能指标和社会资源消耗指标两大部分,主要参考指标如下:

(一)平面指标

平面指标用以评价平面布置的紧凑性和合理性。

1.平面系数K1=居住面积/建筑面积(%);

2.平面系数K2=居住面积/有效面积(%);

3.平面系数K3=辅助面积/有效面积(%);

4.平面系数K4=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二)建筑周长指标

这一指标是墙长与建筑面积之比例。

1.单元周长指标=单元周长/建筑面积(m/m2);

2.建筑周长指标=建筑周长/健筑面积(m/m2)。

(三)建筑体积指标

这一指标是房屋体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例,是评价层高的指标。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m3/m2)

(四)人均、户均造价指标

这一指标是总造价与总人数及总户数之比例。

(1).人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居住总人数(元/人);

(2).户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总户数(元/户)。

(五)面积定额指标

面积定额指标用于控制设计面积,每户建筑面积一般应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制定控制指标。

(1).人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2).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3).人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4).人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5).户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总户数(m2/户);

(6).户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总户数(m2/户);

(7).户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总户数(m2/户);

(8).户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总户数(m2/户);

(9).户均面宽指标=建筑物长度/总户数(m/户)。

以上指标中,有效面积指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指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指建筑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建筑面积指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层高2.2米以下不计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包括屋顶及地下室体积。

1.4、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

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经济评价,主要是考察设计方案是否保证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使用土地和空间的经济、合理和有效性。评价时应考虑:人口与建筑密度、建筑群体的布置、建筑层数和间距、公共建筑、小区道路、管网、绿地的布局等,常用几项密度指标来衡量。居住区的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1).居住区用地,指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2).容积率=地上建筑总面积/居住区用地总面积(%);

(3).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基底面积(层);

(4).高层住宅比例=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总建筑面积(%);

(5).中高层住宅比例=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总建筑面积(%):

(6).人口毛密度=居住人口数量/住区用地面积(人/公顷);

(7).人口净密度=居住人口数量/住宅用地面积(人/公顷);

(8).住宅建筑套密度(毛)=住宅建筑套数/居住区用地面积(套/公顷);

(9).住宅建筑套密度(净)=住宅建筑套数/住宅用地面积(套/公顷);

(10).住宅面积毛密度=住宅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m2/公顷);

(11).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面积/住宅用地面积(m2/公顷);

(12).建筑面积毛密度=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m2/公顷);

(13).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14).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

(15).拆建比=新建建筑总面积/原有建筑总面积;

(16).土地开发费=前期工程投资/住宅区用地面积(万元/公顷);

(17).住宅单方综合造价=建设总投资/住宅建筑面积(元/m2)。其中,前期工程投资包括征地、拆迁、各种补偿、平整土地、敷设外部市政管线设备和道路工程等各项费用。

建设总投资包括土地开发费用,居住区用地内的各类建筑、道路、市政管线、绿化等各项工程建设投资及必要的管理费用。

1.5、公共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活动场所,公共建筑类型繁多,功能各异,但技术经济指标是有一定共同性的。评价时应考虑建筑空间布局、建筑造型、功能分布、人员流线及交通组织、自然通风、采光、照明、空调、结构、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按公共建筑的特点,评价指标包括满足社会需求和社会资源消耗两大部分,主要参考指标有以下几项:

(1).建筑物占地面积(m2);

(2).建筑面积(m2);

(3).使用面积(m2);

(4).有效面积(m2);

(5).结构面积(m2);

(6).建筑体积(m3):

(7).总投资(万元);

(8).单位面积投资=总投资健筑面积(元/m2);

(9).建筑密度(%);

(10).单位面积能源消耗(kW/m2);

(11).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12).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13).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14).有效面积的体积系数=建筑体积/有效面积(%);

(15).单位体积的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体积(%);

(16).人(床、座)均建筑面积[m2/人(床、座)];

(17).人(床、座)均使用面积[m2(床、座)];

(18).人(床、座)均有效面积[m2/人(床、座)]。

例9、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适用和经济的统一

B、美观和经济的统一

C、要有可比性

D、突出次要指标

答案:D

例10、不属于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有:()

A、计算费用法

B、最小费用法

C、多因素评分优选法

D、单因素评分优选法

答案:D

(三)建筑体积指标

这一指标是房屋体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例,是评价层高的指标。

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m3/m2)

(四)人均、户均造价指标

这一指标是总造价与总人数及总户数之比例。

(1)人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居住总人数(元/人);(2)户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总户数(元/户)。

(五)面积定额指标

面积定额指标用于控制设计面积,每户建筑面积一般应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制定控制指标。

(1)人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2)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3)人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4)人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5)户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总户数(m2/户);

(6)户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总户数(m2/户);

(7)户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总户数(m2/户);

(8)户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总户数(m2/户);

(9)户均面宽指标=建筑物长度/总户数(m/户)。

以上指标中,有效面积指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指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指建筑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建筑面积指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层高2.2米以下不计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包括屋顶及地下室体积。

建筑设计方案评价

1.1、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要求和准则

建筑设计:是指用户对功能的要求,具体确定建筑形式、结构形式、建筑物的空间和平面布置以及建筑群体组合的设计。

(一)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要求

(1)适用和经济的统一。建筑设计必须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设方针,它是评价设计方案的基本准则。

(2).美观和经济的统一。

(3).要有可比性。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使用、经济和美观方面的比较时,要注意方案

的可比性。

(4).突出主要指标。

(二)建筑设计的技术原则

城市住宅和公共建筑设计应遵循的技术经济原则是:

(1).严格执行国家设计规范;

(2).执行国家有关的建设标准;

(3).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4).合理利用土地;

(5).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保证方便生活,方便工作;

(6).正确处理使用、辅助、交通三大部分关系,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组合,优化设计;

(7).正确处理装修构造和选择设备标准;

(8).满足卫生、防火、日照、通风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9).正确选择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工程质量。

1.2、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

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目的:是采用科学方法,按照工程项目经济效果评价原则,用一个或一组主要指标对设计方案的项目功能、造价、工期和设备、材料、人工消耗等方面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从而择优确定技术经济效果好的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是以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基础和依据的。评价指标体系按建筑功能指标和社会资源消耗指标两大类划分,每一大类指标再进一步分为相应的分指标。在两大类评价指标中,建筑功能类指标大多数是不可计量的指标(定性指标),

评价时可做出评分标准,由专家评出分值,一般以分值高者为优;社会资源消耗类指标基

本为可计量指标(定量指标)。评价时可计算出数值大小,一般以小者为优。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有:计算费用法,多因素评分优选法。

(一)计算费用法

最小费用法有两个评价指标:C年和C总。C年表示设计方案在投资回收期内平均每年的年成本,包括投资成本和年运营成本;C总表示设计方案在投资回收期内的总成本。

对多方案进行分析对比时,采用的计算费用法较简便。其数学表达式为:

C年=K×E+V

C总=K+V×t

式中,C年—年计算费用;C总—项目总计算费用;K—总投资额;V—年运营成本;t—投资回收期;E—投资效果系数(它是投资回收期的倒数)

例8、某建设项目有3个设计方案,其已知条件是:

方案1:投资总额K1=2000万元,年运营成本V1=400万元;

方案2:投资总额K2=2200万元,年运营成本V2=350万元;方案3:投资总额K2=2400万元,年运营成本V2=300万元;标准回收期t为5年,投资效果系数E=0.2,优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解:方案1:C年=K1×E+V1=2000×0.2+400=800万元

C总=K1+V1×t=2000+400×5=4000万元

同理可求得方案2的C年=790万元,C总=3950万元。方案3的C年=780万元,

C总=3900万元。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见,方案3的计算费用最低,所以方案3是最佳方案。

(二)多因素评分优选法

多因素评分优选法,就是对需要进行分析评价的设计方案设定若干个评价指标和按其重要程度分配权重,然后按评价标准给各指标打分,将各项指标所得分数与权重相乘并汇总,便得出各设计方案的评价总分,以获总分高者为最佳方案的办法。但关键是要正确地确定权重,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S——设计方案的总分;Si——某方案在某评价指标的评分;

Wi——某评价指标的权重;i——评价指标数,i=1、2、3……。

1.3、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

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包

括建筑功能指标和社会资源消耗指标两大部分,主要参考指标如下:

(一)平面指标

平面指标用以评价平面布置的紧凑性和合理性。

1.平面系数K1=居住面积/建筑面积(%);

2.平面系数K2=居住面积/有效面积(%);

3.平面系数K3=辅助面积/有效面积(%);

4.平面系数K4=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二)建筑周长指标

这一指标是墙长与建筑面积之比例。

1.单元周长指标=单元周长/建筑面积(m/m2);

2.建筑周长指标=建筑周长/健筑面积(m/m2)。

(三)建筑体积指标

这一指标是房屋体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例,是评价层高的指标。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m3/m2)

(四)人均、户均造价指标

这一指标是总造价与总人数及总户数之比例。

(1).人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居住总人数(元/人);

(2).户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总户数(元/户)。

(五)面积定额指标

面积定额指标用于控制设计面积,每户建筑面积一般应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制定控制指标。

(1).人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2).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3).人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4).人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5).户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总户数(m2/户);

(6).户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总户数(m2/户);

(7).户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总户数(m2/户);

(8).户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总户数(m2/户);

(9).户均面宽指标=建筑物长度/总户数(m/户)。

以上指标中,有效面积指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指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指建筑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建筑面积指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层高2.2米以下不计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包括屋顶及地下室体积。

1.4、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

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经济评价,主要是考察设计方案是否保证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使用土地和空间的经济、合理和有效性。评价时应考虑:人口与建筑密度、建筑群体的布置、建筑层数和间距、公共建筑、小区道路、管网、绿地的布局等,常用几项密度指标来衡量。居住区的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1).居住区用地,指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2).容积率=地上建筑总面积/居住区用地总面积(%);

(3).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基底面积(层);

(4).高层住宅比例=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总建筑面积(%);

(5).中高层住宅比例=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总建筑面积(%):

(6).人口毛密度=居住人口数量/住区用地面积(人/公顷);

(7).人口净密度=居住人口数量/住宅用地面积(人/公顷);

(8).住宅建筑套密度(毛)=住宅建筑套数/居住区用地面积(套/公顷);

(9).住宅建筑套密度(净)=住宅建筑套数/住宅用地面积(套/公顷);

(10).住宅面积毛密度=住宅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m2/公顷);

(11).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面积/住宅用地面积(m2/公顷);

(12).建筑面积毛密度=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m2/公顷);

(13).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14).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

(15).拆建比=新建建筑总面积/原有建筑总面积;

(16).土地开发费=前期工程投资/住宅区用地面积(万元/公顷);

(17).住宅单方综合造价=建设总投资/住宅建筑面积(元/m2)。其中,前期工程投资包括征地、拆迁、各种补偿、平整土地、敷设外部市政管线设备和道路工程等各项费用。

建设总投资包括土地开发费用,居住区用地内的各类建筑、道路、市政管线、绿化等各项工程建设投资及必要的管理费用。

1.5、公共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活动场所,公共建筑类型繁多,功能各异,但技术经济指标是有一定共同性的。评价时应考虑建筑空间布局、建筑造型、功能分布、人员流线及交通组织、自然通风、采光、照明、空调、结构、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按公共建筑的特点,评价指标包括满足社会需求和社会资源消耗两大部分,主要参考指标有以下几项:

(1).建筑物占地面积(m2);

(2).建筑面积(m2);

(3).使用面积(m2);

(4).有效面积(m2);

(5).结构面积(m2);

(6).建筑体积(m3):

(7).总投资(万元);

(8).单位面积投资=总投资健筑面积(元/m2);

(9).建筑密度(%);

(10).单位面积能源消耗(kW/m2);

(11).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12).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13).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14).有效面积的体积系数=建筑体积/有效面积(%);

(15).单位体积的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体积(%);

(16).人(床、座)均建筑面积[m2/人(床、座)];

(17).人(床、座)均使用面积[m2(床、座)];

(18).人(床、座)均有效面积[m2/人(床、座)]。

例9、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适用和经济的统一

B、美观和经济的统一

C、要有可比性

D、突出次要指标

答案:D

例10、不属于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有:()

A、计算费用法

B、最小费用法

C、多因素评分优选法

D、单因素评分优选法

答案:D

(三)建筑体积指标

这一指标是房屋体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例,是评价层高的指标。

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m3/m2)

(四)人均、户均造价指标

这一指标是总造价与总人数及总户数之比例。

(1)人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居住总人数(元/人);(2)户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总户数(元/户)。

(五)面积定额指标

面积定额指标用于控制设计面积,每户建筑面积一般应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制定控制指标。

(1)人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2)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3)人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4)人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5)户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总户数(m2/户);

(6)户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总户数(m2/户);

(7)户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总户数(m2/户);

(8)户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总户数(m2/户);

(9)户均面宽指标=建筑物长度/总户数(m/户)。

以上指标中,有效面积指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指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指建筑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建筑面积指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层高2.2米以下不计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包括屋顶及地下室体积。


相关内容

  • 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学生档案袋设计
  • 作者:孙凤舞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4年07期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36(2014)04-0026-04 20世纪70年代,随着"理解范式课程范式"的兴起,质性课程评价被日益推崇.档案袋评价(Portfolio)是质性课程评价 ...

  • 基于源头减量化绿色施工模式的施工方案效果评价
  • 摘要: 绿色施工方案的优选是当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绿色可持续以及增强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途径.主要介绍了源头减量化施工模式的内涵和实施意义,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造了绿色施工方案评价模型,以屋面隔热保温找坡工程施工方案选择为例,对此实例的四个施工方案进行了评价验证.结果表明 ...

  • 机械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十七章 机械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17-1 机械总体方案设计 一.机械总体方案设计的目的 机械总体方案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查研究进行机械产品规划.确定设计任务.明确设计要求和条件,在此基础上寻求问题的解法及原理方案构思,进行功能原理设计,拟定机械功能原理方案,选择机构类型,得出一组可行的机械系统 ...

  • 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5.1方案的构思方法(3)教学设计
  • 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一.方案的构思方法--方案的比较和权衡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第3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设计分析与方案构思方法".此基础上,本课时学习&quo ...

  • 对学生宿舍设计方案的评价
  • 对学生宿舍设计方案的评价 摘要 本文主要从经济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对学生宿舍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评价,旨在建 立一个能够对学生宿舍设计方案做出合理评价的数学模型,为选择学生宿舍设计方案提供一个实用的方法. 经济性方面:我们从成本与收费平衡的角度对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对评价结果 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人均 ...

  • 对宿舍方案的评价二种方法
  •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 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对学生宿舍设计方案的评价 项目主持人: 于树民 系部名称: 建筑工程系 指导教师: 周玮 E-mail: [email protected] 完 成 日 期: 2015 年2月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3月制 对学生宿舍设计方案的评价 摘要:本文研 ...

  • 深圳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指引
  • 深圳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指引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Shenzhen (试行)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二○一三年一月 目 录 1 2 3 4 范围......... ...

  • 绿色产品设计方案评价流程研究
  • 绿色产品设计方案评价流程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绿色产品设计的概念.属性.程序.核心思想及原则,并结合绿色产品的评价准则及评价指标来对绿色产品设计方案的评价流程进行研究,提出了将一次性检验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流程,从而使得终结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动态寻优过程有机结合,以达到设计方案的最优 ...

  •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编写要求
  •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编写要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编写要求 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