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胜军张乐天
教育学术月刊 2011年01期
教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教育概念的指称与涵义随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并非一个不证自明的概念。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语境中,“农村职业教育”应予重新认识和解读。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传统释义
(一)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在农村”的职业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迅速恢复经济秩序和建立工业体系,我国采取了“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农村支援城市、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并通过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土地、户籍制度设计,在20世纪50年代即形成了典型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
通常“农村”是指以县镇为中心的县域。在二元社会结构中,国家对农村教育(包括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实行的是“地方办学”、“群众办学”政策。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是正规的职业学校,一般由县、乡(镇)政府举办或由乡镇群众集资举办,如农业中学、农村职业初(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等。这些职业学校一般只在本县域内招生,毕业生由政府统一进行指令性分配或调配。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是一种与城市职业教育相对应的、在农村举办的教育。
(二)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的、封闭性的、功能单一的职业教育
在二元社会结构中,受制于农村社会落后的发展水平与不合理的办学体制,农村职业教育在观念层面和事实层面都是一种低层次的、封闭性的、功能单一的职业教育。所谓“层次低”、“封闭性”是指农村职业教育一直定位在初等、中等教育层次,在学制上既没有与其相贯通、可转换的相应层次的普通教育,也没有与其相接续、可上延的高等职业教育。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低层次的、单向道的、终结性教育。所谓“功能单一”是指传统农村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视,而作为“教育”应有的个体身心发展功能和社会政治文化功能,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挥。这种功能的单一性使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长期被视为普通教育的一种“补充教育”,只能在小规模、低层次、低水平上徘徊,成为名副其实的低质的、落后的“二流教育”。
(三)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安农”、“留农”人才的职业教育
农村教育是培养“安农”、“留农”抑或是“离土”、“离农”的人才?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得到较好回答的问题。作为农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职业教育,自然也面临这同一难题。在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中,由于缺乏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农村人才只能靠农村自己培养。在这种情形下,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社会培养“安农”、“留农”的人才的确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或许这也正是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称其为“农村职业教育”的缘由与“特色”之所在。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给予重新定位和思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代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既需要“安农”、“留农”型人才,也需要“离农”、“离土”型人才。如果狭隘地理解农村职业教育,依旧把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局限于“安农”、“留农”型人才,尤其是局限于传统的农业型人才,势必事与愿违,有碍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段相当长时期内的工作重点。因此,认识和解读“农村职业教育”,应紧扣时代脉搏,以新农村建设为新语境。
要在新农村建设的新语境中重新认识和解读农村职业教育,首先要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我们可以从发展农村经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建设新型农村文化等方面来认识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要义。
(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两大着力点: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二是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首先,就农业而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流通体制等多方面改革,以杂优水稻技术为主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在逐步应用和推广,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依然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难以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现代化在本质上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它表现为通过“科教兴农”,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很低,尚需大力发展;其次,就农村产业结构而言,虽然近一二十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以及农业在三类产业中所占比重都在不断下降,非农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但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价值链条短等,依旧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新农村建设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新农村建设热切呼唤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首先,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村人才。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79年(城市为10年),在15-64岁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为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7.72%,全国还约有8500万文盲和半文盲。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高达85%以上的农民不具备专业技能,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民仅占0.7%,农村劳动者素质低下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其次,农村城镇化建设呼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它要求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要顺利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就必须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具备在城镇就业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固然要靠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但加强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
(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相比较,农村文化建设就显得严重滞后。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乏力、文化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文化管理工作缺位、文化生活贫乏等,导致了农村社会在精神和文化层面出现了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铺张浪费陋习盛行、社会诚信缺失、黄赌毒屡禁不止等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建设应与政治经济建设同步推进。农村文化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和农村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教育农民,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民,培养具有现代意识与进取精神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能具有持久的推动力,农村社会才能得以和谐、健康地发展。
三、“农村职业教育”新解
面对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和期待,我们需要对农村职业教育予以重新认识和解读,让农村职业教育富有时代感,承担起新的历史责任。
(一)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大职业教育”,涵盖一切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职业教育
在传统语境中,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个与城市职业教育相对应的区位概念,它是指依靠农村力量、在农村举办、为农村发展服务的一种职业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本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在农村举办的职业教育才能为农村服务。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时期,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正被逐步解构,“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彻底打破地域界限,把农村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寄予厚望,需要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如果把农村职业教育仅仅理解为发生在农村的职业教育,那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这种殷切期待就会幻灭。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语境中,我们应把农村职业教育解读为“一切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职业教育”,它既可以发生在农村,也可以发生在城市。这种“大农村职业教育”观能真正体现全社会对农村发展的真切关怀,把农村发展看做全民族的事业,而不是狭隘地把它仅仅视为“农村人自己的事”。
(二)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做出正确的、适时的回应。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是农村社会从贫穷、落后、封闭向富裕、文明、开放转变的过程,即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语境中,农村职业教育应被解读为一种服务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
首先,服务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在传统语境中,农村职业教育被视为一种静态的、终结性的、技能型教育,仅仅服务于经济目的,培养的是工具性的低层次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只是类型上的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要表现出职业性,促进更多的农村人更好地就业,而且要与普通教育相沟通,与高等教育相衔接,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其次,服务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教育内容。新农村建设要发展现代农业,要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低耗能、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非农产业。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不但要扩大专业设置面,而且要不断丰富和更新课程内容,使受教育者能够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再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全民性,必然要求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育、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突破农村职业教育在资源、时间和空间上的种种限制,让农村职业教育得以惠及全体农村人。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语境中,农村职业教育不应被视为一种教育观念和手段落后、教育内容陈旧的低水平教育,而应与时俱进,真正成为服务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现代职业教育。
(三)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发展多样化的职业教育”
在传统语境中,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县、乡(镇)政府举办的正规职业学校教育,非正规的职业培训既没有市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新农村建设要发展农村经济、大规模转移农村人口、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势必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这种多样化的发展表现为:
1.办学主体的多元化。除政府继续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外,行业、企业、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应积极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行,从法律上保障了社会力量举办教育事业的合法性,农村职业教育应呈现出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2.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典型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和严重的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农村地区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典型的办学模式有“学校本位”、“校企联合”、“校乡联合”、“校校联合”、“集团化办学”等几种。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同农村地区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办学模式发展职业教育。像江浙等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可能比较适合,而在乡镇企业并不发达的一些中西部农村地区,或许“学校本位”、“校乡联合”、“校校联合”更为适切。
3.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居民,尤其是作为农村生产主力军的农民。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依靠和培养新型农民的过程。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以农民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农民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农村职业教育就不能仅仅依靠正规的农村职业学校,也不能主要采用正规学校教育的那种办学形式,必须大力发展各种非正规的、办学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各种职业培训可以依托行业、企业、学校、中介组织和事业单位,学制可长可短,可以全日制,也可以工读交替、半工半读,因时、因地制宜,以方便农民群众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多种职业培训需求,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乡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企业在岗职工技术提高和转岗培训等等,这些培训都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灵活多样。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语境中,农村职业教育应被重新认识和解读为:一种突破区位概念的“大职业教育”,一种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一种具有创新精神的、充满活力的、“发展多样化的职业教育”。
作者介绍:张胜军,男,教育学博士,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政策(江苏常州 213001);张乐天,男,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农村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政策(江苏南京 210097)。
作者:张胜军张乐天
教育学术月刊 2011年01期
教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教育概念的指称与涵义随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并非一个不证自明的概念。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语境中,“农村职业教育”应予重新认识和解读。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传统释义
(一)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在农村”的职业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迅速恢复经济秩序和建立工业体系,我国采取了“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农村支援城市、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并通过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土地、户籍制度设计,在20世纪50年代即形成了典型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
通常“农村”是指以县镇为中心的县域。在二元社会结构中,国家对农村教育(包括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实行的是“地方办学”、“群众办学”政策。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是正规的职业学校,一般由县、乡(镇)政府举办或由乡镇群众集资举办,如农业中学、农村职业初(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等。这些职业学校一般只在本县域内招生,毕业生由政府统一进行指令性分配或调配。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是一种与城市职业教育相对应的、在农村举办的教育。
(二)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的、封闭性的、功能单一的职业教育
在二元社会结构中,受制于农村社会落后的发展水平与不合理的办学体制,农村职业教育在观念层面和事实层面都是一种低层次的、封闭性的、功能单一的职业教育。所谓“层次低”、“封闭性”是指农村职业教育一直定位在初等、中等教育层次,在学制上既没有与其相贯通、可转换的相应层次的普通教育,也没有与其相接续、可上延的高等职业教育。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低层次的、单向道的、终结性教育。所谓“功能单一”是指传统农村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视,而作为“教育”应有的个体身心发展功能和社会政治文化功能,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挥。这种功能的单一性使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长期被视为普通教育的一种“补充教育”,只能在小规模、低层次、低水平上徘徊,成为名副其实的低质的、落后的“二流教育”。
(三)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安农”、“留农”人才的职业教育
农村教育是培养“安农”、“留农”抑或是“离土”、“离农”的人才?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得到较好回答的问题。作为农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职业教育,自然也面临这同一难题。在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中,由于缺乏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农村人才只能靠农村自己培养。在这种情形下,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社会培养“安农”、“留农”的人才的确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或许这也正是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称其为“农村职业教育”的缘由与“特色”之所在。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给予重新定位和思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代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既需要“安农”、“留农”型人才,也需要“离农”、“离土”型人才。如果狭隘地理解农村职业教育,依旧把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局限于“安农”、“留农”型人才,尤其是局限于传统的农业型人才,势必事与愿违,有碍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段相当长时期内的工作重点。因此,认识和解读“农村职业教育”,应紧扣时代脉搏,以新农村建设为新语境。
要在新农村建设的新语境中重新认识和解读农村职业教育,首先要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我们可以从发展农村经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建设新型农村文化等方面来认识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要义。
(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两大着力点: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二是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首先,就农业而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流通体制等多方面改革,以杂优水稻技术为主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在逐步应用和推广,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依然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难以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现代化在本质上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它表现为通过“科教兴农”,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很低,尚需大力发展;其次,就农村产业结构而言,虽然近一二十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以及农业在三类产业中所占比重都在不断下降,非农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但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价值链条短等,依旧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新农村建设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新农村建设热切呼唤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首先,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村人才。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79年(城市为10年),在15-64岁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为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7.72%,全国还约有8500万文盲和半文盲。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高达85%以上的农民不具备专业技能,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民仅占0.7%,农村劳动者素质低下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其次,农村城镇化建设呼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它要求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要顺利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就必须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具备在城镇就业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固然要靠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但加强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
(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相比较,农村文化建设就显得严重滞后。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乏力、文化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文化管理工作缺位、文化生活贫乏等,导致了农村社会在精神和文化层面出现了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铺张浪费陋习盛行、社会诚信缺失、黄赌毒屡禁不止等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建设应与政治经济建设同步推进。农村文化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和农村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教育农民,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民,培养具有现代意识与进取精神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能具有持久的推动力,农村社会才能得以和谐、健康地发展。
三、“农村职业教育”新解
面对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和期待,我们需要对农村职业教育予以重新认识和解读,让农村职业教育富有时代感,承担起新的历史责任。
(一)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大职业教育”,涵盖一切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职业教育
在传统语境中,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个与城市职业教育相对应的区位概念,它是指依靠农村力量、在农村举办、为农村发展服务的一种职业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本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在农村举办的职业教育才能为农村服务。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时期,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正被逐步解构,“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彻底打破地域界限,把农村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寄予厚望,需要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如果把农村职业教育仅仅理解为发生在农村的职业教育,那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这种殷切期待就会幻灭。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语境中,我们应把农村职业教育解读为“一切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职业教育”,它既可以发生在农村,也可以发生在城市。这种“大农村职业教育”观能真正体现全社会对农村发展的真切关怀,把农村发展看做全民族的事业,而不是狭隘地把它仅仅视为“农村人自己的事”。
(二)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做出正确的、适时的回应。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是农村社会从贫穷、落后、封闭向富裕、文明、开放转变的过程,即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语境中,农村职业教育应被解读为一种服务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
首先,服务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在传统语境中,农村职业教育被视为一种静态的、终结性的、技能型教育,仅仅服务于经济目的,培养的是工具性的低层次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只是类型上的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要表现出职业性,促进更多的农村人更好地就业,而且要与普通教育相沟通,与高等教育相衔接,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其次,服务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教育内容。新农村建设要发展现代农业,要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低耗能、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非农产业。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不但要扩大专业设置面,而且要不断丰富和更新课程内容,使受教育者能够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再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全民性,必然要求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育、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突破农村职业教育在资源、时间和空间上的种种限制,让农村职业教育得以惠及全体农村人。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语境中,农村职业教育不应被视为一种教育观念和手段落后、教育内容陈旧的低水平教育,而应与时俱进,真正成为服务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现代职业教育。
(三)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发展多样化的职业教育”
在传统语境中,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县、乡(镇)政府举办的正规职业学校教育,非正规的职业培训既没有市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新农村建设要发展农村经济、大规模转移农村人口、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势必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这种多样化的发展表现为:
1.办学主体的多元化。除政府继续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外,行业、企业、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应积极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行,从法律上保障了社会力量举办教育事业的合法性,农村职业教育应呈现出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2.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典型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和严重的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农村地区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典型的办学模式有“学校本位”、“校企联合”、“校乡联合”、“校校联合”、“集团化办学”等几种。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同农村地区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办学模式发展职业教育。像江浙等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可能比较适合,而在乡镇企业并不发达的一些中西部农村地区,或许“学校本位”、“校乡联合”、“校校联合”更为适切。
3.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居民,尤其是作为农村生产主力军的农民。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依靠和培养新型农民的过程。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以农民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农民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农村职业教育就不能仅仅依靠正规的农村职业学校,也不能主要采用正规学校教育的那种办学形式,必须大力发展各种非正规的、办学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各种职业培训可以依托行业、企业、学校、中介组织和事业单位,学制可长可短,可以全日制,也可以工读交替、半工半读,因时、因地制宜,以方便农民群众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多种职业培训需求,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乡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企业在岗职工技术提高和转岗培训等等,这些培训都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灵活多样。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语境中,农村职业教育应被重新认识和解读为:一种突破区位概念的“大职业教育”,一种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一种具有创新精神的、充满活力的、“发展多样化的职业教育”。
作者介绍:张胜军,男,教育学博士,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政策(江苏常州 213001);张乐天,男,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农村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政策(江苏南京 21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