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石鼓文]必须走一程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为石鼓、秦篆的先声。内容主要是介绍秦国国君游猎的10首四言诗,亦称“猎碣”。

字行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收而下行时逐步向下舒展。其势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古茂雄秀,冠绝古今,上乘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

《石鼓文》对书坛的影响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格的。

墨池学院特邀 张剑锋老师,通过对《石鼓文》的研习,可以加强篆书书写的书写性和流畅性,使文字更加书法化。

张剑锋,字淬百,号简斋,优秀中共党员。1985年生, 2005年考入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书法系,获美术学(书法方向)、文学双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运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就职于山西书法院,任党支部书记兼创作展览部主任,荣获山西省文化厅第十六届“群文之星”称号,山西省书法家协会2014年年度贡献奖。接受山西省文化厅委派,2013年赴乌兰巴托举办书法展,2014年与台湾书画家进行笔会交流。策划诸如“山西省第十二、三、四届”书法临摹展等大型展览多次。

发表有论文《新出土唐代张信墓志研究》、《河西简牍书风概述及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清代中后期篆书刍议》等。出版有《何应辉师生书法邀请展作品集》(副主编),《经典与流变——韩少辉临》(副主编),《三嵕庙修缮碑记》字帖(执行主编),《翰墨三晋—首届山西艺术节书法篆刻展览集》、《人说山西好风光—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览集》(副主编)。

作品主要获奖入展情况:

全国第二届“沙孟海”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首届“沈商文化杯”书画展获奖提名;

全国中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

全国第三届隶书展;

全国第七届新人新作展;

中国书坛第三届“兰亭雅集”42人展;

全国首届“长江杯”书法篆刻展;

全国“巴山夜雨”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二届“永乐宫”书画展;

文化部“青春芬芳——全国文化系统青年书法美术作品展”;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专业组二等奖;

张剑锋作品

浑稚典雅隽秀峻逸

——张剑锋书法速写

戊子之秋,我由鲁求学于晋后,开始关注并参加省里的各项展览活动,求学三年中每每在省内的各大展览中都能看到张剑锋之名,常于展览和作品集中观其篆隶之书,无不浑厚朴实直追秦汉。庚寅之秋,我由巴蜀绵州返晋与剑锋兄同场竞技,得以一睹真颜。而后,我们同入山西省金石书道研究所(山西书法院)成为职业书法工作者,我们也由“对手”变为同事、艺友、兄弟。实乃吾之幸矣!时至今日,与剑锋兄相交已近三载。三年来,与兄同居一室切磋书艺、协同工作相交甚欢。

于书之事,剑锋兄刻苦、聪慧。他少时习书,初入门径,后考入太原师范学院书法专业研书之技,悟书之道;大学期间就拜三晋名家韩少辉先生门下,专研篆隶之书。在韩少辉先生的谆谆教导下,不满数载便能参透篆隶之形神,而频频在省内夺魁,在全国崭露头角。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多次入“兰亭42人”展、“长江杯”等全国性重量级书法展览,可谓春风得意。然时人,多有浮夸、贪图虚名而得意忘形者。剑锋兄心怀定力,非但“得意”而未“忘形”,反而以此为基沉浸于传统经典,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矣。

剑锋兄书法各体兼能,尤以篆隶书最为精擅。其隶书于《乙瑛》、《礼器》、《张迁》、《曹全》、《鲜于璜》等经典汉碑用功尤深。书之创作在泥古化古,承传经典而能自出新意。剑锋隶书将自己所学之汉碑融汇其中,《乙瑛》之端严宽厚、《礼器》之瘦劲雄健、《张迁》之方整稚拙、《曹全》之隽秀峻逸、《鲜于璜》之浑朴苍劲融入自己的隶书创作中,形成了笔法谨严,笔势沉着,锋芒含蓄;结体浑厚宽博、拙巧并存;笔力遒劲,严整丰腴;形态凝重端庄,于朴实中见生机,灵巧处显精神,自然生动的汉隶气象。

习隶不通篆,终不得隶之根本。剑锋兄明其道,晓此理,所以于篆书训练不曾一日怠慢。他的篆书创作直取商周钟鼎之文,用笔浑圆,笔势纵敛有度,结字谨严,呈现出肃穆、古雅,质朴巧拙的高古之风。近年来,他又以秦汉《峄山刻石》、《袁安碑》、《新莽嘉量》等经典篆书为日课,锤炼线质,自有所悟。篆书创作,无古文字学之功者,多不敢为之,而剑锋兄对古文字之学多有兴趣,明造字之理,所作篆书自有新意,而又字字合乎篆法,无随意臆造之弊。

中国之学乃为通学。书法作为中国文化之核心,必须具备经、史、子、集之修养,方能融会贯通、格调高古。然时下书坛,仅凭书之技而成一时之名者众矣。剑锋兄还未至而立之年,若自此习书之余,深入传统文之典籍,不断提高修为,必将成一世之名矣!

冉令江(山西书法院理论研究部主任、书法硕士)

开课安排

第一节 起收笔等基本笔画分析

2017年10月14日 19:00

笔法解析与示范

起、收笔技法讲解与动作分解

基本笔画的写法与示范

“三分半笔”解析

代表字形临摹示范(讲述+视频演示)

第二节 介绍《石鼓文》特点

2017年10月21日 19:00

《石鼓文》的结构特点、字形特点、笔法特点

《石鼓文》篆法解析

解析篆书笔画顺序关系

临摹示范(讲述+视频演示)

全文释读第一个鼓(讲述+图片)

第三节 临摹到创作

2017年10月28日 19:00

字法、结构规律分析

疏密关系和空间分割分析

相同笔画、部首以及相同字形处理分析

创临结合示范(讲述+视频演示)

全文释读第二个鼓(讲述+图片)

详情见海报上

第一节课 一元试听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为石鼓、秦篆的先声。内容主要是介绍秦国国君游猎的10首四言诗,亦称“猎碣”。

字行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收而下行时逐步向下舒展。其势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古茂雄秀,冠绝古今,上乘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

《石鼓文》对书坛的影响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格的。

墨池学院特邀 张剑锋老师,通过对《石鼓文》的研习,可以加强篆书书写的书写性和流畅性,使文字更加书法化。

张剑锋,字淬百,号简斋,优秀中共党员。1985年生, 2005年考入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书法系,获美术学(书法方向)、文学双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运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就职于山西书法院,任党支部书记兼创作展览部主任,荣获山西省文化厅第十六届“群文之星”称号,山西省书法家协会2014年年度贡献奖。接受山西省文化厅委派,2013年赴乌兰巴托举办书法展,2014年与台湾书画家进行笔会交流。策划诸如“山西省第十二、三、四届”书法临摹展等大型展览多次。

发表有论文《新出土唐代张信墓志研究》、《河西简牍书风概述及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清代中后期篆书刍议》等。出版有《何应辉师生书法邀请展作品集》(副主编),《经典与流变——韩少辉临》(副主编),《三嵕庙修缮碑记》字帖(执行主编),《翰墨三晋—首届山西艺术节书法篆刻展览集》、《人说山西好风光—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览集》(副主编)。

作品主要获奖入展情况:

全国第二届“沙孟海”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首届“沈商文化杯”书画展获奖提名;

全国中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

全国第三届隶书展;

全国第七届新人新作展;

中国书坛第三届“兰亭雅集”42人展;

全国首届“长江杯”书法篆刻展;

全国“巴山夜雨”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二届“永乐宫”书画展;

文化部“青春芬芳——全国文化系统青年书法美术作品展”;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专业组二等奖;

张剑锋作品

浑稚典雅隽秀峻逸

——张剑锋书法速写

戊子之秋,我由鲁求学于晋后,开始关注并参加省里的各项展览活动,求学三年中每每在省内的各大展览中都能看到张剑锋之名,常于展览和作品集中观其篆隶之书,无不浑厚朴实直追秦汉。庚寅之秋,我由巴蜀绵州返晋与剑锋兄同场竞技,得以一睹真颜。而后,我们同入山西省金石书道研究所(山西书法院)成为职业书法工作者,我们也由“对手”变为同事、艺友、兄弟。实乃吾之幸矣!时至今日,与剑锋兄相交已近三载。三年来,与兄同居一室切磋书艺、协同工作相交甚欢。

于书之事,剑锋兄刻苦、聪慧。他少时习书,初入门径,后考入太原师范学院书法专业研书之技,悟书之道;大学期间就拜三晋名家韩少辉先生门下,专研篆隶之书。在韩少辉先生的谆谆教导下,不满数载便能参透篆隶之形神,而频频在省内夺魁,在全国崭露头角。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多次入“兰亭42人”展、“长江杯”等全国性重量级书法展览,可谓春风得意。然时人,多有浮夸、贪图虚名而得意忘形者。剑锋兄心怀定力,非但“得意”而未“忘形”,反而以此为基沉浸于传统经典,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矣。

剑锋兄书法各体兼能,尤以篆隶书最为精擅。其隶书于《乙瑛》、《礼器》、《张迁》、《曹全》、《鲜于璜》等经典汉碑用功尤深。书之创作在泥古化古,承传经典而能自出新意。剑锋隶书将自己所学之汉碑融汇其中,《乙瑛》之端严宽厚、《礼器》之瘦劲雄健、《张迁》之方整稚拙、《曹全》之隽秀峻逸、《鲜于璜》之浑朴苍劲融入自己的隶书创作中,形成了笔法谨严,笔势沉着,锋芒含蓄;结体浑厚宽博、拙巧并存;笔力遒劲,严整丰腴;形态凝重端庄,于朴实中见生机,灵巧处显精神,自然生动的汉隶气象。

习隶不通篆,终不得隶之根本。剑锋兄明其道,晓此理,所以于篆书训练不曾一日怠慢。他的篆书创作直取商周钟鼎之文,用笔浑圆,笔势纵敛有度,结字谨严,呈现出肃穆、古雅,质朴巧拙的高古之风。近年来,他又以秦汉《峄山刻石》、《袁安碑》、《新莽嘉量》等经典篆书为日课,锤炼线质,自有所悟。篆书创作,无古文字学之功者,多不敢为之,而剑锋兄对古文字之学多有兴趣,明造字之理,所作篆书自有新意,而又字字合乎篆法,无随意臆造之弊。

中国之学乃为通学。书法作为中国文化之核心,必须具备经、史、子、集之修养,方能融会贯通、格调高古。然时下书坛,仅凭书之技而成一时之名者众矣。剑锋兄还未至而立之年,若自此习书之余,深入传统文之典籍,不断提高修为,必将成一世之名矣!

冉令江(山西书法院理论研究部主任、书法硕士)

开课安排

第一节 起收笔等基本笔画分析

2017年10月14日 19:00

笔法解析与示范

起、收笔技法讲解与动作分解

基本笔画的写法与示范

“三分半笔”解析

代表字形临摹示范(讲述+视频演示)

第二节 介绍《石鼓文》特点

2017年10月21日 19:00

《石鼓文》的结构特点、字形特点、笔法特点

《石鼓文》篆法解析

解析篆书笔画顺序关系

临摹示范(讲述+视频演示)

全文释读第一个鼓(讲述+图片)

第三节 临摹到创作

2017年10月28日 19:00

字法、结构规律分析

疏密关系和空间分割分析

相同笔画、部首以及相同字形处理分析

创临结合示范(讲述+视频演示)

全文释读第二个鼓(讲述+图片)

详情见海报上

第一节课 一元试听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


相关内容

  • [优秀作文]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 "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叶圣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合肥四姐妹,指的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以及张充和.若我是男子,能在四姐妹中选择一位,最想娶的不是最有名气的三姐兆和,而是小妹充和. 在不知道充和的存在之前,我以为闺秀这种生物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绝迹了. ...

  • 唯美爱情句
  • 1.如若为你权倾天下,我愿自此丢盔弃甲. 2.他夺得帝王霸业君临天下,她等到坟头草立枯骨成沙 3.谁的眉眼念了谁的笑靥如花,谁的容颜乱了谁的家国天下,谁允了谁江河万里山川如画,谁弃了谁陌路红尘一丈天涯. 4.你不过我红尘陌路,我不过你笑忘成书 5.我三军齐发.扬鞭策马.万里扬沙.兵临城下,只为睹你笑 ...

  • 寻一份悠然与诗意,安放于人生
  • 找专业人才,上一览浙江英才 六月,如期而至,在悠然的时光长河里流转着季节的韵致.深呼吸,张开双臂拥抱天地间最柔和的风影,我心,安之若素. 尽管有时我依然感觉到孤独和寂寞静静地跟随着,不曾稍离,但我已渐渐懂得怎样让自己精彩快乐地活着,懂得怎样让自己从容优雅地老去. 谁都知道,人一旦降临红尘,便注定了成 ...

  • [优秀作文]此生若能安稳幸福谁又愿意颠沛流离
  • 云卷云舒--看倦鸟飞还:花开花谢--品人生百味:潮起潮落--叹世事无常: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不问尘世是与非,只愿求得一人心,百首不相离. 此生愿做个幸福的女子,牵着另一双手,无论风雨和日丽,今生一起走. --题记 <入世> 初入云霓.堕于凡尘.兜兜转转.人生几何.少年不识愁滋味 ...

  • 城南文化︱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 城南文化︱作业篇·<长相思> 长相思,词牌名.唐教坊曲. <古诗十九首>中有"客从远方来 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得此名.又名<双红豆>.<忆多娇>.后主李煜有词名<长相思令>.宋人林逋<长相思> ...

  • 诗影 | 一望无穷雪 天地已忘怀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到来,北国冰封,千山鸟绝,清冷悠然. 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此时节,阴气为盛,盛极而衰,阳气有所萌动,静候着冬雪后的复苏. <红楼梦>中 ...

  • 愉快电波注入 国庆短信祝福语
  • 美丽的早晨,灿烂的你,美好的生活在等你!美丽的天气,美好的你,美好情意滋润你!愉快的心情陪伴你!国庆快乐! 生命中的快乐,有谁愿意拒绝,有谁傻傻放弃,幸福其实就在手心,只要轻轻握紧,生活的阳光此生将如影随形!祝国庆快乐.假期愉快! 想约你出来,怕你没时间,想和你聊天,怕你讨厌,想给你打电话,怕你嫌手 ...

  • 感知幸福笑歩人生
  • 春暖花开的日子悄然远逝时,你是否还迷醉在左岸花开里.曾有多少浪漫的情怀,在倚窗听雨时黯然神伤.有多少不忘离去的脚步声,流连在你的心门外?凝望季节变更的风景,静心听一曲沾满琴韵的音乐,轻敲一段心灵的低语,在我入眠时,与你一梦翩翩.一路红尘,感谢有你,漫漫长路,拥有你不变的心. 因为深切的感知这份幸福, ...

  • 关于2014经典语录
  • 曾经、喜欢过明媚的阳光 喜欢淡淡忧伤的凉薄文字 说过、不再写忧伤的字眼 可是、如今要坚强给谁看 又一场雪飘落在凄凉的夜里,回忆在深夜里安静 思绪凌乱地结成一张网,越网越紧,直达心脏 一阵隐隐作痛之后,方才罢休 心总是在最痛时,复苏;爱总是在最深时,落下帷幕 徘徊在,孤独的十字路口 怀念我们拾忆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