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的教学方案
一、概述
1. 学习内容:《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第二辑。
2. 所需课时为1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3. 《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第二辑,详细记述了十位知识型、创新型、专家型的新时代工人代表:“创新楷模”王洪军、“工人发明家”代旭升、“蓝领专家”孔祥瑞、“专家型技术工人”窦铁成、“机电大王”杨杰、“车工多面手”张全民、“高空养路人”赵大坪、“航标灯王”郑启湘、“航天数控英才”苗俭、“纺机维修专家”刘生友。通过认真学习楷模事迹,激发学生爱岗敬业、岗位成才和技能成才的热情和信心。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中,通过讨论、分析、认知等,掌握高技能人才成长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勤学苦练的职业意识,激发学生职业情感、爱岗敬业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2010级电子商务高技(2)班的学生。学生通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已经接触到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比较强,小组合作意识也很强,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基本了解岗位成才、技能成才的重要性,但对具体的途径和方法认识很模糊,缺乏深入的了解,有的学生还没有完全确定职业发展的目标,行动计划和措施不具体,比较空洞,缺乏行动力。因此,教学活动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引导学生向楷模学习,确立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 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职业情感,激发学生爱岗敬业、岗位成才、技能成才的热情,引导学生结合本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2.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通过榜样的教育,激发的职业情感,调动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 (2)多媒体教学:展示本节教学所需的教学辅助资料;
(3)课堂讨论:师生、生生之间就教学内容进行真诚地沟通,在合作讨论的氛
围中帮助学生找到个人与榜样、现实与理想职业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制定出完善自我的具体措施;
(4)行为引导教学法: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任务驱动式教学:创设任务情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 本节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实施的; 2. 《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第二辑; 3. 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网络资源课件;
4. 《自我完善措施表》; 5. 《小组学习反馈表》; 6. 《校内外实践计划表》。
六、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将围绕着主题“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树立远大职业理想”进行,设计两个情景任务:一个是“学榜样,找差距”,另一个是“学榜样,树理想”,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学榜样,找差距
(二)学榜样,树理想
七、总结与评价
教学总结和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具体有《自我完善措施表》、《小组学习反馈表》、《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倡议书》等。 (一)自我完善措施表:详细记录学生的个人认知情况,自己与榜样之间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距,通过阅读楷模成才事迹,制定自我完善的具体计划。
自我完善措施表
班级: 姓名:
学号: 专业:
(二)小组学习反馈表:用于记录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情况,考核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能力。反馈表由小组成员讨论,并结合教师的课堂观察,进行综合评定。
(三)“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倡议书”:按照教学要求,学生需要写作一份倡议书,用于评价、考核学生学习楷模成才事迹的基本情况,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信心。
关于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的教学方案
一、概述
1. 学习内容:《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第二辑。
2. 所需课时为1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3. 《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第二辑,详细记述了十位知识型、创新型、专家型的新时代工人代表:“创新楷模”王洪军、“工人发明家”代旭升、“蓝领专家”孔祥瑞、“专家型技术工人”窦铁成、“机电大王”杨杰、“车工多面手”张全民、“高空养路人”赵大坪、“航标灯王”郑启湘、“航天数控英才”苗俭、“纺机维修专家”刘生友。通过认真学习楷模事迹,激发学生爱岗敬业、岗位成才和技能成才的热情和信心。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中,通过讨论、分析、认知等,掌握高技能人才成长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勤学苦练的职业意识,激发学生职业情感、爱岗敬业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2010级电子商务高技(2)班的学生。学生通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已经接触到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比较强,小组合作意识也很强,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基本了解岗位成才、技能成才的重要性,但对具体的途径和方法认识很模糊,缺乏深入的了解,有的学生还没有完全确定职业发展的目标,行动计划和措施不具体,比较空洞,缺乏行动力。因此,教学活动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引导学生向楷模学习,确立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 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职业情感,激发学生爱岗敬业、岗位成才、技能成才的热情,引导学生结合本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2.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通过榜样的教育,激发的职业情感,调动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 (2)多媒体教学:展示本节教学所需的教学辅助资料;
(3)课堂讨论:师生、生生之间就教学内容进行真诚地沟通,在合作讨论的氛
围中帮助学生找到个人与榜样、现实与理想职业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制定出完善自我的具体措施;
(4)行为引导教学法: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任务驱动式教学:创设任务情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 本节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实施的; 2. 《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第二辑; 3. 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网络资源课件;
4. 《自我完善措施表》; 5. 《小组学习反馈表》; 6. 《校内外实践计划表》。
六、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将围绕着主题“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树立远大职业理想”进行,设计两个情景任务:一个是“学榜样,找差距”,另一个是“学榜样,树理想”,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学榜样,找差距
(二)学榜样,树理想
七、总结与评价
教学总结和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具体有《自我完善措施表》、《小组学习反馈表》、《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倡议书》等。 (一)自我完善措施表:详细记录学生的个人认知情况,自己与榜样之间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距,通过阅读楷模成才事迹,制定自我完善的具体计划。
自我完善措施表
班级: 姓名:
学号: 专业:
(二)小组学习反馈表:用于记录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情况,考核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能力。反馈表由小组成员讨论,并结合教师的课堂观察,进行综合评定。
(三)“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倡议书”:按照教学要求,学生需要写作一份倡议书,用于评价、考核学生学习楷模成才事迹的基本情况,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