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人工气道患者正确吸痰

如何为人工气道患者正确吸痰

吸痰操作正确和安全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转归,而且也关系到其他所有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的措施是否有效。吸痰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护理操作,还需要护士具有专业的观察、系统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同时要求护士要建立循证护理的科学理念来获得最新、最可靠的科学依据支持。

1 吸痰时机

频繁吸痰可导致不必要的气管黏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pneumonia,VAP) 发生的机会; 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畅,通气量降低,甚至导致窒息。患者需要吸痰的指征有: 在病床旁听到或肺部听诊有痰鸣音时或导管口溢痰,清醒患者主动示意“吸痰”,出现频繁呛咳、发绀、血氧饱和度( SpO2) 下降,胸部物理治疗后,雾化吸入后,气囊放气前后,更换体位前后,呼吸机流量或压力曲线呈锯齿状振荡,排除呼吸机管路积水,定压控制呼吸时出现潮气量不足报警,定容控制呼吸时出现气道峰压升高报警等。 2 吸痰管的选择

吸痰管宜选用管壁光滑、软硬适中、多孔、透明、压力可控的硅胶管。建议成人和儿童使用的吸痰管的外径小于其使用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内径的50%,婴儿小于70%。吸痰管的型号用F 来标识,F 是管径的计量单位,1f ≈0. 333 mm。常见的型号有5 F、6 F、8 F、12 F、14 F、16 F、18 F、20 F 等。选择吸痰管型号的计算公式:吸痰管型号( F) =[人工气道套管内径( mm) - 2]× 2。

3 吸痰负压的选择

吸痰负压应尽可能小,以减少肺不张、缺氧和对气道黏膜的损伤。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标准成人吸痰压力为150 ~ 200 mm Hg ( 1 mm Hg = 0. 133 kPa)。美国呼吸治疗协会2004 年临床实践指南,提到成人适合的负压范围是13. 3 ~ 20. 0 kPa。 4 吸痰管插入的深度

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1 cm。此吸痰方式既可吸尽人工气道外气管深部的痰液,又可避免碰触气管分叉处隆突对气管黏膜造成的损伤,并且减少了刺激性咳嗽、痰痂堵塞及肺部感染,吸痰效果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1 cm 的位置,可通过测量胸骨上2 ~ 3 cm 处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末端的长度来判断。

5 非旋转式吸痰法

传统的吸痰法是常规旋转式吸痰,目的是彻底清除导管侧壁分泌物,以达到彻底吸痰的目的。有研究报道非旋转式吸痰法是安全有效的,对患者的心率、SpO2等影响小,可减轻患者吸痰的不适,吸痰过程中减少旋转动作,理论上讲,非旋转式吸痰法会影响吸痰效果,但研究表明旋转式吸痰与非旋转式吸痰的吸引效果无统计学差异。其原因是: ( 1) 常规旋转式吸痰法是针对老式吸痰管而制定的方法,因为老式吸痰管只在导管顶端有一个吸引孔,而目前临床使用的一次性吸痰管在距顶端开口不同长度、不同侧面增加了2 个吸引侧孔,即使不旋转吸痰管也不会影响清除导管侧壁的分泌物。( 2 ) 气管导管内径7 ~8 mm,吸痰管外径3. 5 ~ 4 mm,吸痰管在导管内吸痰时空隙2 mm,侧孔负压可直接作用至导管侧壁。( 3) 体外模拟实验表明,由于吸痰管柔软且有一定长度,吸痰过程中的旋转动作并不能使导管内吸痰管的前端旋转,非旋转式吸痰法减轻患者吸痰时认为旋转动作引起不适。

如何为人工气道患者正确吸痰

吸痰操作正确和安全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转归,而且也关系到其他所有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的措施是否有效。吸痰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护理操作,还需要护士具有专业的观察、系统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同时要求护士要建立循证护理的科学理念来获得最新、最可靠的科学依据支持。

1 吸痰时机

频繁吸痰可导致不必要的气管黏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pneumonia,VAP) 发生的机会; 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畅,通气量降低,甚至导致窒息。患者需要吸痰的指征有: 在病床旁听到或肺部听诊有痰鸣音时或导管口溢痰,清醒患者主动示意“吸痰”,出现频繁呛咳、发绀、血氧饱和度( SpO2) 下降,胸部物理治疗后,雾化吸入后,气囊放气前后,更换体位前后,呼吸机流量或压力曲线呈锯齿状振荡,排除呼吸机管路积水,定压控制呼吸时出现潮气量不足报警,定容控制呼吸时出现气道峰压升高报警等。 2 吸痰管的选择

吸痰管宜选用管壁光滑、软硬适中、多孔、透明、压力可控的硅胶管。建议成人和儿童使用的吸痰管的外径小于其使用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内径的50%,婴儿小于70%。吸痰管的型号用F 来标识,F 是管径的计量单位,1f ≈0. 333 mm。常见的型号有5 F、6 F、8 F、12 F、14 F、16 F、18 F、20 F 等。选择吸痰管型号的计算公式:吸痰管型号( F) =[人工气道套管内径( mm) - 2]× 2。

3 吸痰负压的选择

吸痰负压应尽可能小,以减少肺不张、缺氧和对气道黏膜的损伤。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标准成人吸痰压力为150 ~ 200 mm Hg ( 1 mm Hg = 0. 133 kPa)。美国呼吸治疗协会2004 年临床实践指南,提到成人适合的负压范围是13. 3 ~ 20. 0 kPa。 4 吸痰管插入的深度

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1 cm。此吸痰方式既可吸尽人工气道外气管深部的痰液,又可避免碰触气管分叉处隆突对气管黏膜造成的损伤,并且减少了刺激性咳嗽、痰痂堵塞及肺部感染,吸痰效果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1 cm 的位置,可通过测量胸骨上2 ~ 3 cm 处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末端的长度来判断。

5 非旋转式吸痰法

传统的吸痰法是常规旋转式吸痰,目的是彻底清除导管侧壁分泌物,以达到彻底吸痰的目的。有研究报道非旋转式吸痰法是安全有效的,对患者的心率、SpO2等影响小,可减轻患者吸痰的不适,吸痰过程中减少旋转动作,理论上讲,非旋转式吸痰法会影响吸痰效果,但研究表明旋转式吸痰与非旋转式吸痰的吸引效果无统计学差异。其原因是: ( 1) 常规旋转式吸痰法是针对老式吸痰管而制定的方法,因为老式吸痰管只在导管顶端有一个吸引孔,而目前临床使用的一次性吸痰管在距顶端开口不同长度、不同侧面增加了2 个吸引侧孔,即使不旋转吸痰管也不会影响清除导管侧壁的分泌物。( 2 ) 气管导管内径7 ~8 mm,吸痰管外径3. 5 ~ 4 mm,吸痰管在导管内吸痰时空隙2 mm,侧孔负压可直接作用至导管侧壁。( 3) 体外模拟实验表明,由于吸痰管柔软且有一定长度,吸痰过程中的旋转动作并不能使导管内吸痰管的前端旋转,非旋转式吸痰法减轻患者吸痰时认为旋转动作引起不适。


相关内容

  • [病例]治疗挑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肺性脑病-代谢性碱中毒
  • 病例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代谢性碱中毒-应用肝素-机械通气(Ⅰ) 来源:小木虫论坛  作者: moai (站内联系TA)    发布: 2006-09-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代谢性碱中毒-应用肝素-机械通气(Ⅰ) 王辰 黄克武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72岁,于2000年12月25日入院.患者自 ...

  •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摘要 方法:对9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神经外科危重病人, 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研究90例病人护理后, 仅5例气管切开患者.3例气管插管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例因病情极其危重死亡,无一例管道脱落.堵塞或者意外拔管,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对神经外科危重病人采 ...

  • 人工气道的临床护理
  • [关键词] 人工气道:护理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人工气道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建立和使用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人工气道既是保证气道开放,防止气道不通畅或被阻塞的主要措施,也是患者和呼吸机连接的唯一途径.因此合理 .及时 .有效地建立人工气道,并妥善地护理,确保人工气道通畅成为护理探索 ...

  • 人工气道患者吸痰的管理
  • 人工气道吸痰的管理 1吸痰管的选择:根据气管导管的内径大小选用吸痰管,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成人一般选用12F-14F 号一次性硅胶管.若吸痰管过粗,产生的吸引负压过大,可造成肺内负压,而使肺泡陷闭,患者感到憋气.若过细则吸痰不畅.气管切开者长度约30cm ,气管插管者长度约40-50c ...

  • 麻醉三基问答题
  • Ⅲ 简答题 1.简述脑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功能. 答:正常脑循环有一种内在的调节功能,即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脑循环可调节其血管阻力而维持脑血流恒定,谓之自身调节.自身调节的限度约在平均动脉压50-150mmHg范围内.高于或低于这个限度,脑血流只随灌注压的高低而增减,二者呈线性关系. 2.神经 ...

  • 6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
  •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 引 言 重症医学是研究危重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危重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学科.器官功能支持是重症医学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机械通气从仅作为肺脏通气功能的支持治疗开始,经过多年来医学理论的发展及呼吸机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涉及气体交换.呼吸做 ...

  • 青岛市护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青岛市护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血液的功能是通过( )而实现的,血液是机体的( ),是机体的一种( ),具有( )功能和维持酸碱相对( )的功能. 2.食物中的淀粉和糖原需要消化成( )后才能被吸收,糖被吸收后主要进入( ),进入( )的很少. 3.巴比妥类药物治 ...

  • 2015年三季度护理三基理论考试急诊科考卷
  • 金坛市人民医院 2015年三季度护理三基考试卷(急重症护理组)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判断患者为心搏骤停后,实施基础生命支持的抢救程序是什么? ( ) A. A-B-C-D(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 B. C一A-B-D(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电 ...

  • 人工鼻在人工气道中应用的护理进展
  • [关键词] 人工鼻:作用机制:护理监测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2-0218-03 中图分类号:R 454.6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2.057 危重患者常需建立人工气道,对吸入气体进行人工加温.加湿,以保护呼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