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看不顺眼」的人

如何对待「看不顺眼」的人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然教法师 发布时间:2012-2-1 0:35:28 繁體版 人是不可以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的,既然要和其他人打交道,就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顺缘更多的是逆缘,因为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背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和处事方法,不可能什么事情都随顺自己的意见。既然是这样,那末看着不顺眼的人就在身边出现了。

我们先分析一下,自己看着“不顺眼”的人是绝对就有自性的“不顺眼”吗?也就是说“不顺眼”有自性吗?显而易见,自己看着“不顺眼的人”其实他身边也有很多好朋友,也有很多关心爱护喜欢他的人。也就是说他不是绝对的就是“不顺眼”。之所以我们看他不顺眼,是因为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按着自己的标准去看待评价别人。原来衡量别人尺子是自己设定的。既然别人的性格固定的,我们不容易去改变,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衡量别人的尺子”。

首先认识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并且这个佛性在佛不增,在凡不减,即有佛性皆当做佛。不敢生轻视佛的心。比如常不轻菩萨,恒常不轻视他人,修尊重行的菩萨,出自《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在此经中,释迦牟尼佛讲了如下故事:在无量阿僧只劫以前,有一位佛叫威音王如来,其寿命和正法住世时间非常久远,在像法时期,傲慢的比丘势力很大,这时有一位菩萨比丘,谦虚恭敬,每逢见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为如何,都恭敬礼拜,并向他们说:“我非常尊敬你们,不敢有所轻视,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都行菩萨道,将来都要成佛。”这位菩萨比丘不但读诵经典,而且身体力行礼拜恭敬,甚至远远地看到四众,都要走过去施礼赞叹。四众中有心不洁净、嗔恨心重的人,不但对此不屑一顾,而且破口大骂:“你这个无智比丘来自何方?口中自言‘我不轻视你们’,还来给我们授记,说我们将来成佛,我们用不着你这种虚妄的授记。”

像这样被呵斥辱骂,这位比丘也不生嗔恚,多年继续如此修行,有时众人用木棒打他,用瓦石投他,他在躲避时仍然高声说:“我不敢轻视你们,你们将来都要成佛。”因为他常这么说,所以傲慢的出家、在家众都叫他“常不轻”。这位比丘临命终时,在虚空中听到威音王佛说《法华经》,由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得清净,并广为四众讲经说法,以前打骂的人无不信服,都前来顺从听法受教。由于他遇到无数佛,受持读诵《法华经》,并广为四众解说,所以最后成佛。这位常不轻菩萨不是别人,正是释迦牟尼佛自己。

其次深信因果。世上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一切现成都是如是因如是果,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学佛的人首先就要深信因果。当看到不顺眼的人在自己身边出现,马上要生起惭愧心,肯定是自己前世没有在他面前种下好的因,或者脑害了对方。不然为什么他身上的错误都被我看到了,脑乱自己的清净心,为什么他不让别人生烦恼,确让我生烦恼。如此的观想后,就好好的在佛菩萨面前忏悔自己前世所做的业,忏悔就得安乐。

还要珍惜缘分。人与人之间能够在一起是无量劫修来的缘分,无论是善缘还是恶缘,都是前生自己和别人结下的。善缘要好好珍惜,再续前缘,互相成就,互相护持。恶缘也要好好珍惜,好好忏悔,不要错过化解的机会,否则这个冤仇得不到解决会生生世世跟随着自己。俗话说:十年修的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就是同乘一车,同坐一船,下车谁都不认识谁,那都要在一起修十年的时间才能感应到,何况大家从四面八方聚会在一起工作、生活、学习。

最后要时时刻刻保持菩提心,不令缺失。舍利弗初发菩提心时,有位天人想考验他,就变成路边一位青年,对舍利弗说:“我家里的母亲需要眼珠做药引。”舍利弗觉得自己既然是发菩提心的人,就把眼睛挖出来给他。对方说:“您怎么那样急性,您挖错眼睛了,我要左眼,您不该挖右眼给我。”舍利弗听完后,又把另一只眼睛挖给他。对方拿起两颗眼珠,说:“怎么那么臭?您是个修行人,怎么眼睛还那么臭。”就把眼睛扔到地上,用脚践踏后,转身就走。舍利弗就想:“菩提心真不容易发呀!还不如自求解脱算了。”如果后来不是天人点化,舍利弗就从菩萨道退转了。何况我们凡夫?如果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菩提心更容易丢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常言道:劝人出世易,事到临头难。虽然想要帮助众生,但是对方不一定会接受,甚至可能让人难堪。

面对这种因缘,自己是否能够忍受?此时更要发菩提心,更要维持菩提心,更要慈悲一切众生。《梵网经》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要在一切众生面前生起慈悲心来,虽然对方不是善缘,自己看着对方不顺眼,但还是要慈悲对方,对方才是我们慈悲的对象,对方才是我们用功的下手处,不然只关心顺因缘的人,那慈悲心就不是真的。《弟子规》中讲: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要想到不顺眼的人更可怜,他所做不善必定感恶果,作为学佛的人应该可怜他,感化他,教导他,而不是抛弃他,因为佛室门中不舍一个众生。

学佛的整个过程无非就是降伏其心的过程,这是个贯穿始终的方法,离此无别路。降服自己不平的心、不清净的心、差别心、分别心、嗔恨心、愚痴心。把

心按住在道上,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惟我一人实是凡夫。相信眼前就没有看着不顺眼的人了,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保持心安则众生安。

如何对待「看不顺眼」的人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然教法师 发布时间:2012-2-1 0:35:28 繁體版 人是不可以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的,既然要和其他人打交道,就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顺缘更多的是逆缘,因为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背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和处事方法,不可能什么事情都随顺自己的意见。既然是这样,那末看着不顺眼的人就在身边出现了。

我们先分析一下,自己看着“不顺眼”的人是绝对就有自性的“不顺眼”吗?也就是说“不顺眼”有自性吗?显而易见,自己看着“不顺眼的人”其实他身边也有很多好朋友,也有很多关心爱护喜欢他的人。也就是说他不是绝对的就是“不顺眼”。之所以我们看他不顺眼,是因为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按着自己的标准去看待评价别人。原来衡量别人尺子是自己设定的。既然别人的性格固定的,我们不容易去改变,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衡量别人的尺子”。

首先认识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并且这个佛性在佛不增,在凡不减,即有佛性皆当做佛。不敢生轻视佛的心。比如常不轻菩萨,恒常不轻视他人,修尊重行的菩萨,出自《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在此经中,释迦牟尼佛讲了如下故事:在无量阿僧只劫以前,有一位佛叫威音王如来,其寿命和正法住世时间非常久远,在像法时期,傲慢的比丘势力很大,这时有一位菩萨比丘,谦虚恭敬,每逢见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为如何,都恭敬礼拜,并向他们说:“我非常尊敬你们,不敢有所轻视,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都行菩萨道,将来都要成佛。”这位菩萨比丘不但读诵经典,而且身体力行礼拜恭敬,甚至远远地看到四众,都要走过去施礼赞叹。四众中有心不洁净、嗔恨心重的人,不但对此不屑一顾,而且破口大骂:“你这个无智比丘来自何方?口中自言‘我不轻视你们’,还来给我们授记,说我们将来成佛,我们用不着你这种虚妄的授记。”

像这样被呵斥辱骂,这位比丘也不生嗔恚,多年继续如此修行,有时众人用木棒打他,用瓦石投他,他在躲避时仍然高声说:“我不敢轻视你们,你们将来都要成佛。”因为他常这么说,所以傲慢的出家、在家众都叫他“常不轻”。这位比丘临命终时,在虚空中听到威音王佛说《法华经》,由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得清净,并广为四众讲经说法,以前打骂的人无不信服,都前来顺从听法受教。由于他遇到无数佛,受持读诵《法华经》,并广为四众解说,所以最后成佛。这位常不轻菩萨不是别人,正是释迦牟尼佛自己。

其次深信因果。世上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一切现成都是如是因如是果,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学佛的人首先就要深信因果。当看到不顺眼的人在自己身边出现,马上要生起惭愧心,肯定是自己前世没有在他面前种下好的因,或者脑害了对方。不然为什么他身上的错误都被我看到了,脑乱自己的清净心,为什么他不让别人生烦恼,确让我生烦恼。如此的观想后,就好好的在佛菩萨面前忏悔自己前世所做的业,忏悔就得安乐。

还要珍惜缘分。人与人之间能够在一起是无量劫修来的缘分,无论是善缘还是恶缘,都是前生自己和别人结下的。善缘要好好珍惜,再续前缘,互相成就,互相护持。恶缘也要好好珍惜,好好忏悔,不要错过化解的机会,否则这个冤仇得不到解决会生生世世跟随着自己。俗话说:十年修的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就是同乘一车,同坐一船,下车谁都不认识谁,那都要在一起修十年的时间才能感应到,何况大家从四面八方聚会在一起工作、生活、学习。

最后要时时刻刻保持菩提心,不令缺失。舍利弗初发菩提心时,有位天人想考验他,就变成路边一位青年,对舍利弗说:“我家里的母亲需要眼珠做药引。”舍利弗觉得自己既然是发菩提心的人,就把眼睛挖出来给他。对方说:“您怎么那样急性,您挖错眼睛了,我要左眼,您不该挖右眼给我。”舍利弗听完后,又把另一只眼睛挖给他。对方拿起两颗眼珠,说:“怎么那么臭?您是个修行人,怎么眼睛还那么臭。”就把眼睛扔到地上,用脚践踏后,转身就走。舍利弗就想:“菩提心真不容易发呀!还不如自求解脱算了。”如果后来不是天人点化,舍利弗就从菩萨道退转了。何况我们凡夫?如果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菩提心更容易丢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常言道:劝人出世易,事到临头难。虽然想要帮助众生,但是对方不一定会接受,甚至可能让人难堪。

面对这种因缘,自己是否能够忍受?此时更要发菩提心,更要维持菩提心,更要慈悲一切众生。《梵网经》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要在一切众生面前生起慈悲心来,虽然对方不是善缘,自己看着对方不顺眼,但还是要慈悲对方,对方才是我们慈悲的对象,对方才是我们用功的下手处,不然只关心顺因缘的人,那慈悲心就不是真的。《弟子规》中讲: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要想到不顺眼的人更可怜,他所做不善必定感恶果,作为学佛的人应该可怜他,感化他,教导他,而不是抛弃他,因为佛室门中不舍一个众生。

学佛的整个过程无非就是降伏其心的过程,这是个贯穿始终的方法,离此无别路。降服自己不平的心、不清净的心、差别心、分别心、嗔恨心、愚痴心。把

心按住在道上,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惟我一人实是凡夫。相信眼前就没有看着不顺眼的人了,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保持心安则众生安。


相关内容

  • 谈谈12星座女都是怎样对待职场的
  • 谈谈12星座女都是怎样对待职场的 人的一生中有不少的机遇,也有不少的阻碍,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正因为有让你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才会在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中体验到不同的事件,随着城市生活的多样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强人,现在我们就来谈谈12星座女在职场的工作态度吧! 白羊座:不会让人看不起 出身不高的白羊女尤 ...

  • 看日本人如何认真对待小事(组图)
  • 2007-12-08 03:06:24 大 中 小 标签:旅行/见闻 站在东京塔上看日本或许看不到香港甚至上海那般华丽的轮廓.不知是谁说过,要比较日本城市与中国城市的区别就应该往下面看(看地面),往小了看(看不起眼儿的地方)...我明白他话中的意思就是要看-细节. 日本京都某报社门口,取报纸的老人正 ...

  • 与公司领导相处的艺术
  • 与公司领导相处的艺术 对于普通保安员来说,接触最多的应该是直接分管自己的班长或分队长,在工作中也会有与公司经理.中层管理干部打交道的机会.在与领导相处中,许多保安员都有类似的困惑:为什么我见到领导就拘谨?我有能力,可是领导为什么看不见?我想给领导提点建议,可不知道会不会得罪他„„ 如何吸引领导的注意 ...

  • 自尊教案1(2)
  • 初一政治第二周集体备课教案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一. 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第三节: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板书课题) 二. 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课件出示,学生朗读) 1.在掌握自尊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系.密不可分:充分认识到维护人格最重要. 2. ...

  • 有一种智慧叫做宽容101103
  • 论文题目:有一种智慧叫做宽容 类 别:班级管理 作者单位:湘潭县石鼓镇中心学校 作者姓名:阳良军.赵一琳 二0一0年十一月 有一种智慧叫做宽容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工作说到底就是一个爱的工作.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声色 ...

  • 妈妈更爱妹妹,她看不到我流泪!小学生催泪作文引二胎思考!
  • 2015-11-21 新概念育儿 有奖征稿新概念育儿向粉丝征集稿件,一经采用获得稿费100-300元,内容涉及育儿心得.妈咪健康.家庭情感.婆媳攻略.DIY创意,亲子出游.烘焙厨艺各方面均可,只要是原创作品就可以!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当下,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二孩 ...

  • 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劳动不分贵贱,各行各业的劳动都是光荣的. 2.懂得社会生活需要各种劳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为人民服务,都值得尊重. 情感 1.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怀有崇敬.热爱之情. 2.对从事又脏又累的劳动的人从内心产生敬意. 行为 ,对他们有礼貌.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以清洁工人时传 ...

  • 如何看待学生穿名牌现象
  • 议中学生的名牌消费现象 周丽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不断完善,消费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是多梦时节,是求美求新的狂热年龄,是对流行时尚反应最为敏感也最为剧烈的群体.因此,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中学生的消费状况也越来越受社 ...

  • 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
  • 1 2 3 4 情动之下"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劣迹,千古年来仍然令人发指.愤激至死的屈原,惨死风波的岳飞之所以成为令人扼腕的悲剧,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冲突,难道就没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君王疏远的原因吗?只因君王为情所障目,看不到有幸埋葬忠骨的青山,只瞥见白铁无辜铸成的佞臣!情之障目,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