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留侯论

苏轼 留侯论

题解关键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散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以文为诗;以诗为词;开创豪放词境;欧苏、三苏、苏黄、苏辛;《东坡七集》。

内容提示

本文是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上《进论》之一。全文围绕一个“忍”字,结合历史事实,论证了张良之所以能够帮助刘邦建立丰功伟业,就在于他能够“忍小忿而就大谋”。

文章首句正面提出论点:古来豪杰之士都有过人之节,其重点在于能为了远大理想抱负而“忍”。紧接着用桥上老人授书给张良的故事进行推论。以前多认为张良辅佐刘邦的计谋来自神授,苏轼扫除了黄石公授书的神异只随文章笔势带出,用“且其意不在书”一句,呼应前文,使受书句有了着落,又转折文意,引出对黄石公折辱张良真正用意的探讨,使文章回到“忍”的范围来,深入一层进行议论。苏轼指出,当时的形势不适宜贸然出击,而应该忍耐等待时机,张良却以一人之力逞于一击之间,这是贬抑张良;又说“千金之子”不值得和盗贼死拼,张良身怀盖世之才,反而使用莽夫一般的计谋,这又是在贬抑张良。至此,黄石公折辱张良以培养他的忍耐定力的真正用意就自然道出,透彻地阐发了“其意不在书”的分论点。接下来用楚王伐郑、勾践灭吴、楚汉战争、稳定天下等历史实例作为例证,最后以感叹张良外貌与志气不相称结束,呼应开头,余意不尽。

全文借旧案翻出新意,气势浑浩,议论滔滔,引用史实若即若离,忽放忽收,始终紧扣中心论点,无论立意、布局、论证均能翻新出奇。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公讳轼,姓苏氏,字子瞻,一字和仲。世家眉山,曾大父讳杲,赠太子太保。妣宋氏,追封昌国太夫人。大父讳序,赠太子太傅。妣史氏,追封嘉国太夫人。考讳洵,赠太子太师。妣程氏,追封成国太夫人。公亦奋厉有当世志。

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为,子固,文忠门下士也,乃置公第二。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通判杭州。

自杭徙知密州。

自密徙徐。

徙知湖州,以表谢上。言事者擿其语以为谤,遣官逮赴御史狱。既付狱吏,必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上终怜之,促具狱,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公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绍圣元年,知英州。寻复降一官,未至,复以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惠州。居三年,大臣以流窜者为未足也,四年,复以琼州别驾安置昌化。元符三年,大赦,北还。

慎无哭泣以怛化。”问以后事,不答,湛然而逝,实七月丁亥也。 色彩,推论是秦代有卓识的隐者有意对张良进行教育指导,这个解释独具慧眼而较为合理。老人让张良纳履一事, 建中靖国元年六月,请老,以本官致仕,遂以不起。未终旬日,独以诸子侍侧,曰:“吾生无恶,死必不坠。

林语堂《苏东坡传》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见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能多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

创作时间

嘉祐二年(1057)参加进士考试,苏轼、苏辙兄弟联袂登第;不久,母亲

去世,父子三人返乡守丧。三年后,三人再次入京。苏轼、苏辙参加了嘉祐六年

(1061)的制科考试。考试前,苏轼呈上了50篇策论文章,其中“进策”25篇,

“进论”25篇,后者评论历史人物,本文即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

制科考试的结果,苏轼入制科三等,实际是一等,因为一、二等其实是虚设,

北宋以来,入三等的也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

张良简介

张良(?~公元前186),秦末汉初军事谋略家。字子房。其先本韩人,祖

父、父为韩五世相。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挟亡国之恨,偕刺客以铁椎击始

皇于博浪沙(今河南中牟境),误中副车。改名换姓,逃匿于下邳(今江苏邳州南)。

传说遇黄石公,得姜太公兵法。与项羽叔父项伯为友。秦二世二年(前208)一月,

以众百余人从刘邦。六月,说项梁立原韩公子成为韩王,并以司徒职同韩王成率

千余人收取韩国故地,与秦军周旋于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州)。三年四月,

随刘邦南下,建议克宛城(今南阳)后再西进,不致腹背受敌。九月,献疑兵之计

夺峣关(今陕西商州西北)。灭秦后,劝刘邦以天下为重,勿贪财色之乐。继而通

过项伯缓解刘项矛盾,从容斡旋于鸿门宴,使刘邦免遭杀身之祸。复以财物贿赂项

伯,为刘邦请得汉中地。汉王元年(前206),归韩,屡次麻痹项羽,为刘邦军事

行动遮饰。二年十月,因韩王成已被项羽杀害,乃秘密至关中投刘邦。楚汉战争

的转折关头,首先明确提出拉拢英布、联络彭越、倚重韩信,共同抗楚的作战方

略。继而竭力反对立六国后人,防止分散力量。又力劝刘邦立韩信为齐王,避免

激起内部事变。鸿沟议和后,谏刘邦乘项羽依约退兵之机追击楚军,勿纵虎归山。

又说刘邦以重爵封赏韩信、彭越,使二人继续效力,合兵围歼楚军。汉兴论功,封留侯。深得刘邦赞赏,被誉为

主题思想

本文是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上《进论》之一。全文围绕一个“忍”字,结合历史事实,论证了张良之所以能够帮助刘邦建立丰功伟业,就在于他能够“忍小忿而就大谋”。

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一、吕祖谦《古文关键》卷二

格制好。„„先说忍与不忍之规模,方说子房受书之事,其意在不忍,此老人所以深惜,命以仆妾之役,使之忍不(小)耻就大谋,故其后辅佐高祖,亦使忍之有成。„„一篇纲目在“忍”字。

二、具体分析

文章开头鲜明地提出,古来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处,其重点在于能为了远大理想抱负而“忍”。紧接着用桥上老人授书给张良的故事进行推论。以前多认为张良辅佐刘邦的计谋来自神授,苏轼扫除了黄石公授书的神异色彩,推论是秦代有卓识的隐者有意对张良进行教育指导,这个解释独具慧眼而较为合理。老人让张良纳履一事,只随文章笔势带出,用“且其意不在书”一句,呼应前文,使受书句有了着落,又转折文意,引出对黄石公折辱张良真正用意的探讨,使文章回到“忍”的范围来,深入一层进行议论。苏轼指出,当时的形势不适宜贸然出击,而应该忍耐等待时机,张良却以一人之力逞于一击之间,这是贬抑张良;又说“千金之子”不值得和盗贼死拼,张良身怀盖世之才,反而使用莽夫一般的计谋,这又是在贬抑张良。至此,黄石公折辱张良以培养他的忍耐定力的真正用意就自然道出,透彻地阐发了“其意不在书”的分论点。

第四段正面分析张良的“忍”功。先举郑襄公袒身迎接楚庄王、勾践入吴作奴仆两件史实作铺垫,再转到张良能忍,以见出桥上老人的深意,也写出张良的转折变化。

第五段紧承上文,指出张良从不能忍转到能忍之后在刘邦建立功业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先说明刘邦胜利的原因在于能忍,项羽失败是因为不能忍;接着指明

刘邦的正确决策乃出于张良;再举韩信欲自立为王一事,证明张良的作用。 结尾,笔锋又转,引用司马迁对张良的评论,突出张良的非凡之处,呼应开头,而使余意不尽。

三、结论

全文围绕“忍”字生发议论,借旧案翻出新意,气势浑浩,议论滔滔,引用史实若即若离,叙事议论或虚或实,忽放忽收,而始终紧扣中心论点,无论立意、布局、论证均能翻新出奇。

难点讨论

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能忍不能忍只是成败的因素之一,并非唯一因素。苏轼为了强调张良的决策之功而把原因仅仅归结为能忍与不能忍的个人性格、气质,虽然言之成理,但终不免有失偏颇。

(1)苏轼《留侯论》是围绕谁来展开论述的? (单项)

A.张良 B.黄石公 C.刘邦

D.项羽

(2)苏轼《留侯论》的中心论点是(单项)

A.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C.忍小忿而就大谋

B.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D.黄石公意不在书

(3)苏轼散文的基本风格是(单项)

A.汪洋淡泊 B.纵横驰骋 C.慷慨负气

D.行云流水

(4)有人评论古代的一篇文章说:“一意反覆到底,中间生枝生叶,愈出愈奇。”所评文章是 (单项)

A.苏轼《留侯论》

C.王粲《登楼赋》

B.韩愈《进学解》 D.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5)苏轼《留侯论》结尾引用司马迁评论张良的话的用意是(单项)

A.随便说说 B.说明司马迁同意苏轼自己的观点 C.司马迁也能忍而成就《史记》,再次证明“忍”的重要性 D.突出张良的非凡之处,呼应开头,而使余意不尽。

(1)苏轼《留侯论》重点论述的历史人物是

(2)苏轼《留侯论》主要依据的历史事实出自《

(3)文学史上“欧苏”并称,所着眼的文学体裁是

(4)苏轼把写散文的方法引入诗歌的创作中,通常称为“

(5)明代刘宪章《留侯洞》诗说:“破产酬韩又辅刘,只因能忍报君仇。”最早提出类似观点的是苏轼的《

(1)张良

(2)史记

(3)散文(或“古文”)

(4)以文为诗

(5)留侯论

苏轼 留侯论

题解关键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散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以文为诗;以诗为词;开创豪放词境;欧苏、三苏、苏黄、苏辛;《东坡七集》。

内容提示

本文是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上《进论》之一。全文围绕一个“忍”字,结合历史事实,论证了张良之所以能够帮助刘邦建立丰功伟业,就在于他能够“忍小忿而就大谋”。

文章首句正面提出论点:古来豪杰之士都有过人之节,其重点在于能为了远大理想抱负而“忍”。紧接着用桥上老人授书给张良的故事进行推论。以前多认为张良辅佐刘邦的计谋来自神授,苏轼扫除了黄石公授书的神异只随文章笔势带出,用“且其意不在书”一句,呼应前文,使受书句有了着落,又转折文意,引出对黄石公折辱张良真正用意的探讨,使文章回到“忍”的范围来,深入一层进行议论。苏轼指出,当时的形势不适宜贸然出击,而应该忍耐等待时机,张良却以一人之力逞于一击之间,这是贬抑张良;又说“千金之子”不值得和盗贼死拼,张良身怀盖世之才,反而使用莽夫一般的计谋,这又是在贬抑张良。至此,黄石公折辱张良以培养他的忍耐定力的真正用意就自然道出,透彻地阐发了“其意不在书”的分论点。接下来用楚王伐郑、勾践灭吴、楚汉战争、稳定天下等历史实例作为例证,最后以感叹张良外貌与志气不相称结束,呼应开头,余意不尽。

全文借旧案翻出新意,气势浑浩,议论滔滔,引用史实若即若离,忽放忽收,始终紧扣中心论点,无论立意、布局、论证均能翻新出奇。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公讳轼,姓苏氏,字子瞻,一字和仲。世家眉山,曾大父讳杲,赠太子太保。妣宋氏,追封昌国太夫人。大父讳序,赠太子太傅。妣史氏,追封嘉国太夫人。考讳洵,赠太子太师。妣程氏,追封成国太夫人。公亦奋厉有当世志。

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为,子固,文忠门下士也,乃置公第二。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通判杭州。

自杭徙知密州。

自密徙徐。

徙知湖州,以表谢上。言事者擿其语以为谤,遣官逮赴御史狱。既付狱吏,必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上终怜之,促具狱,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公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绍圣元年,知英州。寻复降一官,未至,复以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惠州。居三年,大臣以流窜者为未足也,四年,复以琼州别驾安置昌化。元符三年,大赦,北还。

慎无哭泣以怛化。”问以后事,不答,湛然而逝,实七月丁亥也。 色彩,推论是秦代有卓识的隐者有意对张良进行教育指导,这个解释独具慧眼而较为合理。老人让张良纳履一事, 建中靖国元年六月,请老,以本官致仕,遂以不起。未终旬日,独以诸子侍侧,曰:“吾生无恶,死必不坠。

林语堂《苏东坡传》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见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能多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

创作时间

嘉祐二年(1057)参加进士考试,苏轼、苏辙兄弟联袂登第;不久,母亲

去世,父子三人返乡守丧。三年后,三人再次入京。苏轼、苏辙参加了嘉祐六年

(1061)的制科考试。考试前,苏轼呈上了50篇策论文章,其中“进策”25篇,

“进论”25篇,后者评论历史人物,本文即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

制科考试的结果,苏轼入制科三等,实际是一等,因为一、二等其实是虚设,

北宋以来,入三等的也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

张良简介

张良(?~公元前186),秦末汉初军事谋略家。字子房。其先本韩人,祖

父、父为韩五世相。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挟亡国之恨,偕刺客以铁椎击始

皇于博浪沙(今河南中牟境),误中副车。改名换姓,逃匿于下邳(今江苏邳州南)。

传说遇黄石公,得姜太公兵法。与项羽叔父项伯为友。秦二世二年(前208)一月,

以众百余人从刘邦。六月,说项梁立原韩公子成为韩王,并以司徒职同韩王成率

千余人收取韩国故地,与秦军周旋于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州)。三年四月,

随刘邦南下,建议克宛城(今南阳)后再西进,不致腹背受敌。九月,献疑兵之计

夺峣关(今陕西商州西北)。灭秦后,劝刘邦以天下为重,勿贪财色之乐。继而通

过项伯缓解刘项矛盾,从容斡旋于鸿门宴,使刘邦免遭杀身之祸。复以财物贿赂项

伯,为刘邦请得汉中地。汉王元年(前206),归韩,屡次麻痹项羽,为刘邦军事

行动遮饰。二年十月,因韩王成已被项羽杀害,乃秘密至关中投刘邦。楚汉战争

的转折关头,首先明确提出拉拢英布、联络彭越、倚重韩信,共同抗楚的作战方

略。继而竭力反对立六国后人,防止分散力量。又力劝刘邦立韩信为齐王,避免

激起内部事变。鸿沟议和后,谏刘邦乘项羽依约退兵之机追击楚军,勿纵虎归山。

又说刘邦以重爵封赏韩信、彭越,使二人继续效力,合兵围歼楚军。汉兴论功,封留侯。深得刘邦赞赏,被誉为

主题思想

本文是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上《进论》之一。全文围绕一个“忍”字,结合历史事实,论证了张良之所以能够帮助刘邦建立丰功伟业,就在于他能够“忍小忿而就大谋”。

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一、吕祖谦《古文关键》卷二

格制好。„„先说忍与不忍之规模,方说子房受书之事,其意在不忍,此老人所以深惜,命以仆妾之役,使之忍不(小)耻就大谋,故其后辅佐高祖,亦使忍之有成。„„一篇纲目在“忍”字。

二、具体分析

文章开头鲜明地提出,古来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处,其重点在于能为了远大理想抱负而“忍”。紧接着用桥上老人授书给张良的故事进行推论。以前多认为张良辅佐刘邦的计谋来自神授,苏轼扫除了黄石公授书的神异色彩,推论是秦代有卓识的隐者有意对张良进行教育指导,这个解释独具慧眼而较为合理。老人让张良纳履一事,只随文章笔势带出,用“且其意不在书”一句,呼应前文,使受书句有了着落,又转折文意,引出对黄石公折辱张良真正用意的探讨,使文章回到“忍”的范围来,深入一层进行议论。苏轼指出,当时的形势不适宜贸然出击,而应该忍耐等待时机,张良却以一人之力逞于一击之间,这是贬抑张良;又说“千金之子”不值得和盗贼死拼,张良身怀盖世之才,反而使用莽夫一般的计谋,这又是在贬抑张良。至此,黄石公折辱张良以培养他的忍耐定力的真正用意就自然道出,透彻地阐发了“其意不在书”的分论点。

第四段正面分析张良的“忍”功。先举郑襄公袒身迎接楚庄王、勾践入吴作奴仆两件史实作铺垫,再转到张良能忍,以见出桥上老人的深意,也写出张良的转折变化。

第五段紧承上文,指出张良从不能忍转到能忍之后在刘邦建立功业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先说明刘邦胜利的原因在于能忍,项羽失败是因为不能忍;接着指明

刘邦的正确决策乃出于张良;再举韩信欲自立为王一事,证明张良的作用。 结尾,笔锋又转,引用司马迁对张良的评论,突出张良的非凡之处,呼应开头,而使余意不尽。

三、结论

全文围绕“忍”字生发议论,借旧案翻出新意,气势浑浩,议论滔滔,引用史实若即若离,叙事议论或虚或实,忽放忽收,而始终紧扣中心论点,无论立意、布局、论证均能翻新出奇。

难点讨论

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能忍不能忍只是成败的因素之一,并非唯一因素。苏轼为了强调张良的决策之功而把原因仅仅归结为能忍与不能忍的个人性格、气质,虽然言之成理,但终不免有失偏颇。

(1)苏轼《留侯论》是围绕谁来展开论述的? (单项)

A.张良 B.黄石公 C.刘邦

D.项羽

(2)苏轼《留侯论》的中心论点是(单项)

A.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C.忍小忿而就大谋

B.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D.黄石公意不在书

(3)苏轼散文的基本风格是(单项)

A.汪洋淡泊 B.纵横驰骋 C.慷慨负气

D.行云流水

(4)有人评论古代的一篇文章说:“一意反覆到底,中间生枝生叶,愈出愈奇。”所评文章是 (单项)

A.苏轼《留侯论》

C.王粲《登楼赋》

B.韩愈《进学解》 D.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5)苏轼《留侯论》结尾引用司马迁评论张良的话的用意是(单项)

A.随便说说 B.说明司马迁同意苏轼自己的观点 C.司马迁也能忍而成就《史记》,再次证明“忍”的重要性 D.突出张良的非凡之处,呼应开头,而使余意不尽。

(1)苏轼《留侯论》重点论述的历史人物是

(2)苏轼《留侯论》主要依据的历史事实出自《

(3)文学史上“欧苏”并称,所着眼的文学体裁是

(4)苏轼把写散文的方法引入诗歌的创作中,通常称为“

(5)明代刘宪章《留侯洞》诗说:“破产酬韩又辅刘,只因能忍报君仇。”最早提出类似观点的是苏轼的《

(1)张良

(2)史记

(3)散文(或“古文”)

(4)以文为诗

(5)留侯论


相关内容

  • 苏轼的敌人
  • 5学术界6(双月刊) 总第129期,2008.2 ACADEMICSINCHINA No.2Mar.20081史实追踪2 苏轼的敌人 o莫砺锋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1摘 要2苏轼一生中树敌甚多,他的政敌不但包括整个新党,也有不少旧党中人. 事实上苏轼从未进入过旧党的权力中 ...

  • [苏轼信佛吗]苏轼祖籍在哪里
  • [苏轼信佛吗]苏轼祖籍在哪里 苏轼祖籍 苏轼的祖籍在河北栾城.根据<旧唐书>记载,苏轼的祖先苏味道是河北栾城人士.苏味道的一个儿子在四川眉县生活,后来便有了眉县苏氏.苏轼的父亲苏洵,以及弟弟苏辙都是眉县苏氏一族.所以,苏轼是唐代宰相苏味道的后裔,祖籍在河北栾城.苏东坡祖籍纪念馆 苏洵曾在 ...

  • 苏轼和王弗
  • 苏轼和王弗 王弗,一个叫多情才子垂泪的女人. 北宋年间,中岩有座书院,青神乡贡进士王方执教时,好友苏洵送他儿子苏轼到中岩书院读书.苏轼聪明好学,王方喜爱在心. 中岩下寺丹岩赤壁下,有绿水一泓,平静如半轮明月,相传为慈姥龙之宅.苏轼读书之余常临流观景,想入非非中不禁大叫:"好水岂能无鱼?&q ...

  • 活得有滋有味的苏轼--从苏轼作品看他的生活情趣
  • 活得有滋有味的苏轼 --从苏轼作品看他的生活情趣 陆蓉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江苏南通226006 摘要:苏轼不仅是个文豪.诗人.书画家.思想家,还是个崇尚个性,懂得和热爱生活的人.他的个人生活丰富多彩,喜好旅游,美食.艺术.健身等,这些都在他的诗文作品中可以找到踪迹.关键词:苏轼生活情趣[中图分类号 ...

  •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 一. 摘要 苏轼的生平.文学成就和创作思想.以及苏轼的 书法.绘画创作成就. 二. 问题的提出 在课本中,苏轼的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并且苏轼获得千古以来无数文人志士的好评.其文才同样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想深入了解苏轼,并探究出苏轼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 三. 课题研究目的 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关 ...

  • 男人当如苏子瞻
  • 公元1101年,65岁的苏轼在从荒蛮之地岭南应召回京途中凄然而逝,弟弟苏辙把他和在京西寺院里停放了10年的王闰之的灵柩一同安葬.苏轼终于实现了他在王闰之的祭文中所说的"惟有同穴"的誓言. 王闰之是苏轼的第二任夫人.在他的一生中,先后有三个女人,伴着他走过命运多舛,孤独坎坷.而苏轼 ...

  • 苏轼研究(苏轼的家庭生活,民间故事,苏轼大学设想等)
  • 1. 期中诗词赏析作业: 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江城子乃是苏轼豪放气概的代表作.作者当时虽已经是头发微白的老人,但是全 ...

  • 论苏轼和陶诗的意蕴
  • 摘要:苏轼一生著作卷帙浩繁,然而在逝前却只用"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总结其一生.人生在于体验,体验给我们思考的起点,同时又使我们关心生命意义超过关心生命本身,这就是苏轼和陶诗所传达出来的意蕴.� 关键词:苏轼;和陶诗;意蕴�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 苏轼的的诗词全集.诗集(3459首全)
  • 苏轼的诗词全集.诗集(3459首全) 查询到苏轼的古诗一共3459首! 281.<春宵>哲理诗 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282.<哨遍·为米折腰> 宋·苏轼 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概 ...

  • 苏轼的旷达精神及其特点
  •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8卷第1期2009年03月 JournalofChangshaTelecommunications andTechnologyVocationalCollege V01.8No.1 Mar.2009 苏轼的旷达精神及其特点 权梨舟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