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诗词的文脉

延续诗词的文脉 胡妍妍

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通”和“化”。中华民族文脉绵延,我们于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辩证。反叛的、变革的、创新的一派,实际上并未脱离传统的静水流深的给养,反过来,它的反叛、变革与创新又被巨大的传统所吸纳、包容,成为传统的新质。一部中华诗词史,几乎就是这样不断裹挟着前进的历史,千江有水千江月,它不因变迁而耗损,却能从一切创造性的变革中增益光辉。

②这样的一条诗词文脉,对用汉语写作的人来说,是迟早要回溯、迟早要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打出来的历史存在;对普通人来说,却是悄然涵养一生,“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场。文学艺术从来不只是外在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赋予,人们读诗、谈诗、教孩子背诗,并不只是为了寻章摘句、舞文弄墨,很多时候是在借诗词出入经史、概括情事、教化人伦。从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到暮年的“却道天凉好个秋”,古典诗词曾经内化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之中,随人生境遇而远近隐显,有时像是亲切、顺手的乡物家什,张口即来,有时又像是一个隐秘而顽固的 文化磁场﹣﹣多少人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被残破斑驳的碑刻中一句清雅隽蔚的诗文击中,甚至唤起了对从未经历过的历史的回忆。这就是文化的认同,它清晰地让你看到自己迢递以系的传统。

③延续诗词的文脉,除却孜孜不倦的训诂考据,靠的就是这样一种普遍的日常的亲切可感的阅读。诗是“采风”的产物,口耳相传的诗词曾经让大地上歌声如风,温润徐徐,而今,这风却被现实推到了远山青黛的那一侧,越来越远,我们正在失落那种生活在“无意的浸淫里”的日子。朱自清先生说:“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己的情感。因为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着想, 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节制自己和替人着想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说是人在模仿诗。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也只该是这个意思。”

④在诗教陶冶之中,是现实向诗意看齐,是人在模仿诗而不是相反。经由读古典诗词,人将自己投射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思乡怀人、历史咏古,无关乎己却又让自己反复感念,同理心将我提升到一个超越了“我”的地方,从而能更开阔地看待历史,也能更历史地看待此间的世界。这也是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的道理所在。你得能举一反三,能同情同理,从已知理解未知,从过去读出未来,如此才能一起谈论诗。这是诗的门槛,也是诗的情怀。对现代人心灵上的脂肪来说,是需要吹一吹这来自古典的清瘦的风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刪改)

大师何以诞生 李海默

①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能不能诞生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大师? 乐观者言,只是时间问题,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自然会诞生。悲观者言,现今与中西学术传统的原典路径皆割裂太深,隔阂太巨,无以为继。笔者苦思此“问题”,发现其中有一大悖论,此悖论不解决,这个“问题”终究是个伪问题。

②首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今中国需要大师? 在笔者看来,呼唤“大师”的焦灼来源于公众与社会的一种普遍认知:中国已经如此发达,学术文化领域“大师”的缺失是明显不合理与不匹配的,这让中国丢脸,因此迫切需要大师。这么想本无可厚非,但呼唤和吁求如此的强烈,乃至人们不再去关注另一个更加切要的问题:怎样的社会机制才是孕育大师的温床?

③1957年,以赛亚·伯林在其题为“苏俄文化”的论文中写道:“他们觉得伟大的民族必须拥有重量级的教授、杰出的艺术家和充分的文化装饰。因此他们给予那些行业的最高从业者很高的薪水,但又难以摆脱一种难以抑制的威吓后者的冲动,或一种敲打、欺负、公开羞辱后者的诱惑,当后者稍微表现出某种独立或希望保护自身尊严的迹象时,就迫使后者记住身上拴着的锁链。”这是当年苏联知识分子的处境。社会需要的是作为“符号”意义存在的大师,最好能够拥有一切中西文化的荣誉头衔,而一旦拥有,社会希望他如何自处呢? 自然是以永远保持这一“符号”的中立态度而存在,做社会的“大师”,而不是大师自身成长轨迹里不断嬗变的那个具体的人。我们这个社会已渐渐不知究竟何为真正的大师,而只需要一些合乎公众心愿的大师“符号”。 ④既然如此,那么反复诘问开篇那个问题,难道不是构成一种内在的悖论吗? 只有那种深切浸润在学术传统中,并能结合世道人心做新的发掘与变革,引领风气迁转,却又“但开风气不为师”的人物,才可能是真正的大师。真正的大师降临,往往让侪辈与后来者发出“世间原未有斯人”的感叹。真正的大师往往期待用新知为社会做些什么,大师与社会互相“熟悉”,而我们所呼唤的“大师”却定格在一个静止的形象中,作为中国崛起的一个佐证。

⑤1971年汉娜·阿伦特发表《纪念马丁·海德格尔的八十华诞》,描述了她那一代人对海德格尔的仰慕:“关于海德格尔的传说很简单:思想又复活了; 人们认为已死的昔日的文化瑰宝又获得了言说,人们发现这些瑰宝所呈现的完全不是先前认为的那样无足轻重。终于有了这样一位教师; 人们也许能够从他那里学会思考。”“真正的大师”恐怕就是这个气派,生当衰世能激荡风雷,唤醒“万马”,生逢盛世则洞悉世运,扭转乾坤。

⑥大师何以诞生? 他总是诞生在那些渐渐明白何为真正的大师的时代与社会,世代盛衰不是决定性的条件,关键或许更在于整个社会充满对人性的理解与对知识的尊重。

延续诗词的文脉 胡妍妍

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通”和“化”。中华民族文脉绵延,我们于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辩证。反叛的、变革的、创新的一派,实际上并未脱离传统的静水流深的给养,反过来,它的反叛、变革与创新又被巨大的传统所吸纳、包容,成为传统的新质。一部中华诗词史,几乎就是这样不断裹挟着前进的历史,千江有水千江月,它不因变迁而耗损,却能从一切创造性的变革中增益光辉。

②这样的一条诗词文脉,对用汉语写作的人来说,是迟早要回溯、迟早要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打出来的历史存在;对普通人来说,却是悄然涵养一生,“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场。文学艺术从来不只是外在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赋予,人们读诗、谈诗、教孩子背诗,并不只是为了寻章摘句、舞文弄墨,很多时候是在借诗词出入经史、概括情事、教化人伦。从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到暮年的“却道天凉好个秋”,古典诗词曾经内化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之中,随人生境遇而远近隐显,有时像是亲切、顺手的乡物家什,张口即来,有时又像是一个隐秘而顽固的 文化磁场﹣﹣多少人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被残破斑驳的碑刻中一句清雅隽蔚的诗文击中,甚至唤起了对从未经历过的历史的回忆。这就是文化的认同,它清晰地让你看到自己迢递以系的传统。

③延续诗词的文脉,除却孜孜不倦的训诂考据,靠的就是这样一种普遍的日常的亲切可感的阅读。诗是“采风”的产物,口耳相传的诗词曾经让大地上歌声如风,温润徐徐,而今,这风却被现实推到了远山青黛的那一侧,越来越远,我们正在失落那种生活在“无意的浸淫里”的日子。朱自清先生说:“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己的情感。因为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着想, 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节制自己和替人着想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说是人在模仿诗。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也只该是这个意思。”

④在诗教陶冶之中,是现实向诗意看齐,是人在模仿诗而不是相反。经由读古典诗词,人将自己投射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思乡怀人、历史咏古,无关乎己却又让自己反复感念,同理心将我提升到一个超越了“我”的地方,从而能更开阔地看待历史,也能更历史地看待此间的世界。这也是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的道理所在。你得能举一反三,能同情同理,从已知理解未知,从过去读出未来,如此才能一起谈论诗。这是诗的门槛,也是诗的情怀。对现代人心灵上的脂肪来说,是需要吹一吹这来自古典的清瘦的风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刪改)

大师何以诞生 李海默

①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能不能诞生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大师? 乐观者言,只是时间问题,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自然会诞生。悲观者言,现今与中西学术传统的原典路径皆割裂太深,隔阂太巨,无以为继。笔者苦思此“问题”,发现其中有一大悖论,此悖论不解决,这个“问题”终究是个伪问题。

②首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今中国需要大师? 在笔者看来,呼唤“大师”的焦灼来源于公众与社会的一种普遍认知:中国已经如此发达,学术文化领域“大师”的缺失是明显不合理与不匹配的,这让中国丢脸,因此迫切需要大师。这么想本无可厚非,但呼唤和吁求如此的强烈,乃至人们不再去关注另一个更加切要的问题:怎样的社会机制才是孕育大师的温床?

③1957年,以赛亚·伯林在其题为“苏俄文化”的论文中写道:“他们觉得伟大的民族必须拥有重量级的教授、杰出的艺术家和充分的文化装饰。因此他们给予那些行业的最高从业者很高的薪水,但又难以摆脱一种难以抑制的威吓后者的冲动,或一种敲打、欺负、公开羞辱后者的诱惑,当后者稍微表现出某种独立或希望保护自身尊严的迹象时,就迫使后者记住身上拴着的锁链。”这是当年苏联知识分子的处境。社会需要的是作为“符号”意义存在的大师,最好能够拥有一切中西文化的荣誉头衔,而一旦拥有,社会希望他如何自处呢? 自然是以永远保持这一“符号”的中立态度而存在,做社会的“大师”,而不是大师自身成长轨迹里不断嬗变的那个具体的人。我们这个社会已渐渐不知究竟何为真正的大师,而只需要一些合乎公众心愿的大师“符号”。 ④既然如此,那么反复诘问开篇那个问题,难道不是构成一种内在的悖论吗? 只有那种深切浸润在学术传统中,并能结合世道人心做新的发掘与变革,引领风气迁转,却又“但开风气不为师”的人物,才可能是真正的大师。真正的大师降临,往往让侪辈与后来者发出“世间原未有斯人”的感叹。真正的大师往往期待用新知为社会做些什么,大师与社会互相“熟悉”,而我们所呼唤的“大师”却定格在一个静止的形象中,作为中国崛起的一个佐证。

⑤1971年汉娜·阿伦特发表《纪念马丁·海德格尔的八十华诞》,描述了她那一代人对海德格尔的仰慕:“关于海德格尔的传说很简单:思想又复活了; 人们认为已死的昔日的文化瑰宝又获得了言说,人们发现这些瑰宝所呈现的完全不是先前认为的那样无足轻重。终于有了这样一位教师; 人们也许能够从他那里学会思考。”“真正的大师”恐怕就是这个气派,生当衰世能激荡风雷,唤醒“万马”,生逢盛世则洞悉世运,扭转乾坤。

⑥大师何以诞生? 他总是诞生在那些渐渐明白何为真正的大师的时代与社会,世代盛衰不是决定性的条件,关键或许更在于整个社会充满对人性的理解与对知识的尊重。


相关内容

  • 2016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卷]及答案
  • 2016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 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 ...

  •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读后感
  •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读后感 最近看了英国史蒂文·蒂耶斯德尔的<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本书研究的对象是历史街区,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振兴案例的分析,将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予以综合考虑,对历史街区复兴的难题进行了探讨,对我国现阶段进行的旧城改造有很重要的意义. 许多城市的文 ...

  • 天心阁历史街区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
  • 1 天心阁历史街区概况 1.1 历史沿革 天心阁雄踞长沙城南古城墙垣之上,既是长沙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城长沙的缩影."天心阁"一名始自清乾隆年间.据星象观点,认为地脉隆起,为文运昌隆之祥兆,于是在城楼建"天心"与"文昌"二阁以应之.后因只留存 ...

  • 中国文脉第一街!底蕴厚重 传承2000年中国历史文化古老街道
  • 北京国子监街已经有700年的历史了.可它却延续了2000年的中国文脉!国子监街也叫"成贤街"2008年全国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中,当之无愧的成为榜首! 走进国子监街,最醒目的就是这彩绘牌坊了.这里共有四座牌坊,是北京唯一保留完整的牌坊街. 国子监街形成于元代初年,远超南锣鼓巷.烟袋斜街了. ...

  • 读[中国文脉]有感
  • 读<中国文脉>有感 车窗外是绵延的山脉,高低起伏,各有其态.遍布竹海的高山少不了几许裸露的山脊,却也不觉突兀,黄褐色的土壤与竹的墨绿相衬,颇有几分相映成趣的味道.这,或许便是一种脉吧?一种自然的脉,有起有落,或有断裂,却依然浑然一体.这,又多像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文脉>中所提到 ...

  • 建筑与城市设计论文
  • 贵阳地区城市住宅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土建学院 彭琰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 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 ...

  • 青岛历史文化建筑
  • 青岛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开发 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一个城市的文脉.而能够书写城市名片,荷载城市精神.灵魂和文脉的,正是那些沿着历史轨迹从远处走来,至今依然在老街小巷旁对人们诉说着昔日文化和故事的老建筑.旧日的建筑,却在展示着不旧的精神,同时也在为新的时代精 ...

  • [田野·休闲农业]造最有趣的休闲农庄,你必须知道...
  •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国内休闲农业园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极为迅速,为追求短暂的经济效益,国内许多休闲农业园现存的经不起时间推敲. 如何创造特色,正如Rudofsky Bernard提出,特色本来并不需要设计师创造,在没有设计师的时代里,地球的每个角落.每寸土地上都有自己的地域风格和特色.设计 ...

  • 国家文物局:建设工程选址尽可能避开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 国家文物局:建设工程选址尽可能避开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2017-02-11 13:55:14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记者 施雨岑)我国目前存有大量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也被称作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