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5期
煤矿机械
Ⅷ.29N0.5
1竺!!星g趔丛堡M丝bi旦旦翌竺:!!!!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方法
冯如鹤1”。冯密罗1,孔金生1
(1.郑州大学,郑州45000l;2.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
摘要:介绍了基于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方法,该方法采用单片机检测这一变化率,实现了短路检测和保护,解决了短路故障电流波形变化与其他故障电流波形变化的区分问题以及干扰电流波形突变与短路电流波形突变的识别问题,通过开发的新型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电流变化率;单片机;短路检测保护;煤电钻
中图分类号:rIMl3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Cr794(2008)05加171奶田妇治d
on嘶nt&舭}of砌岷勋一耐”,FENG加一IIl01,KOING腼一岫1
Cl硪llge0fShort—circllit
n恤ction
M]et]hods
(1.孙en耐跏u试v商t)r,压朗毋跏4姗01。(】lim;2.Pin因dirl铲Ilan
At,s1.1麓l=t:IntI谢ueed
basedon出eelectrice“rr蛐tIrxlus时Prl稚ssiollal氏㈨【冒In击nlIe,Pi赠dir妇46700l,Qi越)la董eofchange’sshoftcircuite】谢mtion
prok贮tionnlem—
od,thisⅡlethode】洲ne
usestllen幻ncditIlicinte印:atedcircuittoe】【anlinetllisrateofchaIl鼬,realizedt|leshortcircuittoandtoprotect,hassolved山ec11]嗍t
wave】j姗chan簧es’discri瑚匠Ila_tion
shortnDublecuHentwavef0朋chaIlgetIleIeco擘口itionquestionwhichchan#叫suddenlvwithot}lerf.amtcuⅡ℃ntcmestionasweUast}leinterference
pI面ksuddenchan蜀e粕dtlleshort—circuitcuⅡempr商1e,tllroughttllede、,elopmentnewooalelec仃ic
driU∞mtIlesis1哟w(盯ds:cIllI哪船teplDtective
device,h鹅coH6nned“s
metllodvdIidityandt}leaccu瑚Icv.
ofdla理筘;single—cIlip耐cm00mpIIter;sI斌一ciIcuit
d弛ecti∞pIoIe(五on;00日l函lli珥;
0前言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方法是利用线
000006一L4
一L10(调用启动子程序)
一IJ6
一L11(调用停止子程序)一璐
一L06(调用瓦斯演示子程序)5制作电气控制板
渠票瓣替誓磊篓翳
在制作的综采工作面模型中,使用的控制元件
启系正反lF反
正反动统向向向向向向有P优主机和扩展单元,使用的电气元件有滤波
停剑到到到到到止位位{口位
位位
器、220v/12v变压器,8个输出中间继电器12V、语图2可编程控制器端口接线
音电路板等,把这些元件组装成一块电气控制板,安4应用程序设计
装在模型中。
根据综采工作面模型中设备的运行顺序和控制综采工作面模型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方法,利用顺序控制设计法和控制电路图转换设计具有控制系统简单,控制范围大,控制功能强,控制法,编制出综采工作面模型的应用程序,经过反复调可靠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试和修改,编制的应用程序满足控制要求。设计编当综采工作面模型在开机演示的过程中,在可制的主程序如下:
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下,综采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行,控一C0(设定时钟为ls)
制过程简单直观,配合语音提示和优美的轻音乐,伴b
随着工作人员生动的讲演,使学员在愉快和轻松的一口P16(P|6口输入为0执行下一条指令)
环境中学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安全和技术方面的000知识。
005
参考文献:
一口P7(P7口输人为。执行下一条指令)
[1]宫淑贞.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高钦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与设计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000出版社.006
作者简介:黎云山(1960一),黑龙江鸡西人,1985年毕业于黑龙一IJ05(调用机组正反转子程序)
江省鸡西矿务局工学院电气化、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在鸡西矿业集团杏花煤矿从事机电工作.
一口PC(PC口输入为0执行下一条指令)
收稿日期:2007.11.10
一17l一
vd.29No.5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方法——冯如鹤,等
2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
首先解决2个关键性问题:
第29卷第5期
路或用电设备发生短路时,线路电流发生突变的原
理,采用单片机检测这一变化率。当电流变化率超过规定值时,单片机发出指令,切断供电电源。此方法的特点是检测参数为线路电流变化率,检测参数与线路电流大小无关、与电压电流相位角无关、与供电线路参数无关,短路保护动作迅速,灵敏度高,工作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1
(1)区分短路故障电流波形变化与其他故障电流波形变化的差别。由于供电系统多呈感性负载,短路故障电流波形变化与其他故障电流波形变化的差别,使用常规方法在某些线路参数的情况下不易区分。
(2)干扰电流波形突变与短路电流波形突变的识别。由于本项目是利用短路电流波形突然变化进行故障识别,电流突变是识别的要素,在供电系统中常常存在着各种干扰,如电动机的启动、大型设备的起停、变频调速、系统操作等,这些干扰在很多情况下会影响检测点的电流波形,且干扰电流波形一般情况下也是呈突变形式,使检测产生错误识别。
干扰电流突变与短路电流突变的识别,采用软滤波和硬滤波2种方法解决:
①软滤波就是根据干扰信号的特点,一般是无规律的短时几个窄脉冲的特点,设计单片机滤波程序,在O.1瞄内连续检测10~20次电流变化率,将干扰电流突变排除。当检测到的多次变化率都超过正常值时,认为是发生了短路故障,发出执行信号。
短路电流变化率分析与短路检测供电网络中,正常时线路电流
i。=Lsin(“+护一9)
系统发生短路故障,电流由原来的负载电流增大为短路电流i。,其值由短路回路的微分方程确定
£等+尼。=乩siIl(“+口)
式(1)为一阶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解为f.=ipe+i单=,岬sin(∽+口一妒。)+[,Ⅲ×sin(口一P)一,p。sin(口一9。)]e一定
(1)
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随时问按正弦规律变化
i。=,。。sin(∞f+9—9。)
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
i印=[,msin(口一9)一,嘲sin(日一尹。)]e一《
短路回路阻抗角
通过试验,选择了在0.1嬲内连续检测10次
电流变化率的最佳连续检测次数方案。
②硬滤波就是在供电主回路设置阻容滤波电路,滤除干扰杂波。3实例分析
供电系统变压器容量4l【vA,电缆截面积6
以
尹-2黜‰百
可以看出:短路电流由2部分组成: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msin(“+口一P。);非周期分量。短路电
流将会产生一个冲击,这个冲击电流会产生阶跃突
变,其波形变化率等将会很大,如图l所示。
竺L很大
甜,长度L=300m、控制额定电压127V,功率1.5
kw煤电钻一台,功率因数c∞9=0.83,如图2所示。
df\
√K
\t/
滁I篇纨A~A’/、一
}拶够够渺V
图1短路电流暂态过程波形
i
芝
根据电流变化率检测装置对线路进行时事监测。单片机对采样电流进行运算,在未发生短路故障时,电流变化率较小,保护装置不动作;当线路电
,|:
0
\/■\f
图2短路电流波形
t杉~尊.
/Ⅳ. ̄、\、
流的变化率半超过设定值时,认为电路短路,发出
U‘
系统正常运行的状态下负荷电流
i。=,。siIl(“+口一9。)=8.2sin(“+口一妒。)系统在末端短路时,系统阻抗最大,短路电流最小,保护应可靠地动作,设在t。时刻系统发生短路,短路电流
指令切断电源。为了避免对故障现象进行错误判断,程序设计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检测若干次。如果每次检测的电流变化率均大于设定值,即判断为短路故障。
一172—
第29卷第5期基于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方法——冯如鹤,等Vd.29№.5
过接口电路控制执行元件,达到快速判断故障的目的。4结语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方法与现有短路检测技术相比,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思路和理论基础。利用本技术,可根据被保护设备及线路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不同的电气保护产品。
为了验证电流变化率短路检测保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根据煤矿电气设备的特点,开发了zBz一4.O/660(380)z型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此产品的短路保护分为短路闭锁和短路断电2种保护,此保护采用单片机技术,应用改进的快速断电技术和载频保护技术,使用新型的固态继电器器件;短路闭锁采用载频保护技术,保护距离可达到300m以上;短路断电采用电流变化率保护技术,变压器一次、二次侧均设置熔断器作短路的后备保护。当煤电钻运行过程中,由三相电流互感器将检测到的电流信号经刖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送给CPU,cPU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若电钻出现短路故障,cPU发出指令,直流固态继电器断开变压器中
s,即可以认为
性点,切断负荷供电电源。
利用此开发的新型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检验了电流变化率短路检测保护技术在电气设备现场的工作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久和.井下短路电流快速检测的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以1):16一17.
[2]王宾,祝龙记.基于凌阳16位单片机的矿用电机相敏保护的实现[J].煤矿机械,2005,26(8):115一117.
[3]郭强,张玉献.榴敏和远端短路保护装置在井下的应用[J].安徽科技,2004(11).
[志siIl(口一妒)一志siII(口一
9。)Je一乏
屯“一k
2而孝斋咖㈨枷吖J+
6一电缆的电阻尺=1.45
Q,忽略电感;最不
s,妒。=900,口
利的情况下:系统时间常数t=0.05
i。=揣sin(“+口一9。)+[志×sill(口一驴)揣sin(毋一妒。)]e一躲=22l
=00,汪o.01s,则短路电流的冲击值
’
‘B=—7==三;=sln【“+∥一95)+L—7==二吾=×√1.45。+0 ̄/1.452+0
A
系统电流波形见图2,短路电流的电流变化率
譬远远大于其他电流的变化率。
时间△£趋近于无穷小时,可以认为
丛一些
△t—df
即
警=艘玺
实际系统中取△f=0.000
△i。
01
瓦2面
为使保护可靠,取系统末端短路电流i。=100
A,△t=0.00001
di。
s,代入i。=,。siIl(以一9),算出各
时间的电流值,以此为依据编写程序。
当9>900,即电流处于正半周的下降段短路时,正常的电流瞬时值减小,如此时短路,短路电流会突然增大,更有利于对电流变化率的检测与区别。
以上是电流的正半周短路的波形分析,电流的负半周可以采用全波整流的方式把负半周波形以横轴镜像处理后,按同样方法处理即可。
根据以上实例分析,用单片机技术检测电流,计算出故障状态下短路电流的变化率,以此数据为依据开发单片机程序,设计单片机电路,单片机输出通
作者简介:冯如鹤(1965一),女,河南襄城人,毕业予焦作矿院,
研究方向:控制工程,煤矿电气设备与控制,电子信箱:鼬e@126.
钾神蝴唧蝴鼎帮艚啪神州喜∞饼罅鼎嘲啪。伊钾神帮帮鼎帮帮钟神帮嘲神0饼钾和。常鼎e钟钟即ee弦e饼钾神啪神蝴帮帮稚钾神嘲净∞∞“,e,●
收稿日期:200r7.11.12
无轨胶轮辅助运输系统在并工矿井应用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济宁三号煤矿现有无轨运输车辆19辆,其中国外进口15辆(912x支架搬运车3辆、MK3s多用途车6辆、990D60车4辆)、国产车4辆(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常州研究所生产的WCQ3型2辆、太原矿山机械厂生产的自卸车2辆)。
为了适应无轨运输的要求,对井下东、西、北三翼的主要辅助运输巷道底板进行了混凝土固化处理近万m;为完成有轨和无轨之间的转换,在井底车场设置了材料换装硐室和矸石换装硐室;为方便车辆的检修与管理,设置了胶轮车检修硐室、加油硐室、存放硐室;引进了机车定位调度指挥系统,在井底车场和辅助运输巷安设了机车监测装置和方向指示灯,使调度人员随时掌握车辆的具体位置,也使驾驶人员借助指示灯避免车辆堵塞。
李剑峰供稿
一173~
.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方法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冯如鹤, 冯密罗, 孔金生, FENG Ru-he, FENG Mi-luo, KONG Jin-sheng
冯如鹤,FENG Ru-he(郑州大学,郑州,450001;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 , 冯密罗,孔金生,FENG Mi-luo,KONG Jin-sheng(郑州大学,郑州,450001)煤矿机械
COAL MINE MACHINERY2008,29(5)0次
参考文献(3条)
1. 王久和 井下短路电流快速检测的研究 2002(1)
2. 王宾. 祝龙记 基于凌阳16位单片机的矿用电机相敏保护的实现[期刊论文]-煤矿机械 2005(8)3. 郭强. 张玉献 相敏和远端短路保护装置在井下的应用[期刊论文]-安徽科技 2004(11)
相似文献(5条)
1.学位论文 王洹 基于单片机的中频电源系统实现--脉宽调制技术研究 2000
课题针对磨床专用中频变频器的具体要求,采用INTEL公司的十六位单片机80C196MC 作为主控单元,使用MCS 96系列的汇编语言编程,实现一个输出2KHz的中频正弦脉宽调制的变频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中频变频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驱动砂轮类恒转矩负载情况下最佳工作点的寻找策略,指出以直流母线最小电流和最小电流变化率作为寻优目标的合理性.在调制策略上作者尝试着使用了随机脉冲位置脉宽调制抑制载波附近高幅值的谐波.变步器在工作点采用同步调制策略,作者对变频器采用正弦脉宽调制注入三次谐波制策略时,输出线电流和相电压的波形和频谱进行了分析比较.
2.学位论文 苗立江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的研究 2005
本文所设计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是通过采用充氢闸流管作为主回路放电开关,与其它半导体开关器件相比它能够耐受更高的电压,可以承受大的电压电流变化率,工作可靠.充氢闸流管在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发生器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本文为闸流管设计了良好的触发电路,对其性能进行深入挖掘,对放电主回路进行了优化,减小了回路电感,使发生器产生符合要求的快速上升沿脉冲群.在发生器设计中,采用单片机控制系统对充电电压进行采集、转换和处理,然后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同时还设计了与上位机的接口电路用来实现计算机智能控制.为了降低发生器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电源效率,本文采用开关电源取代以往的线性电源.针对开关电源易产生较强电磁干扰的缺点,采用吸收变压器抑制高频逆变器产生的电磁辐射,并且通过对高频逆变器等效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证明了这一措施确实大大减小了电磁辐射.用改进的滤波器抑制共模、差模信号的传播干扰,设计新型的光耦隔离触发电路以提高电路的整体抗干扰能力.以上措施从整体上提高了电源的电磁兼容性,使它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可以稳定运行.
3.学位论文 翟小社 Rogowski线圈电流互感器的研制 2002
该文在考察了国内外电流互感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流互感器,该互感器具有正常电流的测量和短路故障时的保护功能,并且预留了与上位机的通讯路口,接受上位机的指令并向上传送电网的电流参数.该文重点对影响Rogowski线圈测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了线圈的稳态测量误差以及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暂态时间响应特性,论证了罗氏线圈作为传感器单元所具有的优良特性.针对电磁干扰,制作了线圈屏蔽罩并进行了模拟测试,初步检验了屏蔽罩的屏蔽效果.为更好地实现短路电流的保护,该文针对Rogowski线圈测量电流的特点,结合对短路电流变化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变化率判断短路发生的新型判据,并通过模拟实验对本文理论部分进行了初步的验证.结合正常电流测量和短路保护的要求,该文设计并实际制作了硬件电路,为单片机系统编制了功能软件,最后通过整体的实验测试,其结果满足对电网电流的测量和短路保护的要求.
4.学位论文 吴炳超 中压配电网无功补偿及大功率晶闸管阀的保护、控制和在线监测 2003
在中压配电网中,无功功率补偿是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网损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由于传统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存在投入时冲击电流大、投切时间长、切除时易产生操作过电压、在控制环节上不能做到分相补偿和动态补偿等问题,使电压质量、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操作的灵活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对中压配电网中无功补偿及TSC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对TSC的主接线方式进行了选择,并针对电压过高,晶闸管需要串联和并联提出了大功率晶闸管阀的均压、均流措施,设计了过电压、过电流以及电压、电流变化率等保护电路。本文还设计了晶闸管阀电压过零触发电路和光电隔离触发电路,能在晶闸管阀两端电压为零的时候产生触发脉冲,该脉冲再通过光纤隔离触发晶闸管阀,并且该触发脉冲达到了强触发脉冲的要求,能多路分配后使多个晶闸管同时触发导通。 本文研制了无功补偿和大功率晶闸管阀的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以晶闸管阀为投切执行元件,以80C320单片机为控制芯片,能根据线路无功缺额,控制晶闸管阀,进行分相动态补偿,基本上解决了传统无功补偿存在的问题。本文为了实现对晶闸管阀的工况进行在线监测设计了电源电压过低检测电路、电压变化率du/dt检测电路、晶闸管阀导通检测等电路,单片机根据这些检测电路的回报信号的时序,判断晶闸管阀是否故障,若发生故障,分析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了晶闸管阀位于高电位,难以进行故障预防和故障分析的问题。 本装置在低压下做了电容器组投切实验、光电隔离过零触发实验、无暂态投切实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5.学位论文 董恩源 基于电子操动的快速直流断路器的研究 2004
为了实现直流的短路开断,本文采用电流转移原理,提出了断路器的新型结构,即应用一个机构同步操作连在一个杠杆上的两个真空灭弧室,实现了主电路分闸与转移电流投入的同步操作,不但动作迅速、工作可靠,同时满足了在要求的开距下投入转移电流,投入时间精确.为直流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本研究的电流转移是在主、次两个灭弧室中完成的.在主灭弧室上并联一个由预充电的电容器和电感组成的电流转移回路,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主灭弧室分断,同时,次灭弧室关合,使转移回路接入系统中,在电容器、电感与主灭弧室电弧间形成振荡电流.此电流叠加到故障电流上,强迫其过零,从而为主灭弧室提供良好的开断机会.本文把电流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短路故障发生,主灭弧室分闸;2.次灭弧室关合,转移电流投入,并强迫故障电流过零;3.过零后,主灭弧室中电弧熄灭,系统对转移电容充电.给出了每个阶段的数学表达式,分别对它们进行了电路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对线路电感对电容残压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快速开断剩余电流的方法.在直流真空断路器系统设计中,本文首先提出了电子操动的概念,并以永磁操动机构为例分析了电子操动的精度和可靠度.直流真空断路器的控制和故障数据的采集、判断是由单片机智能测控系统来完成的,采用电流瞬时值(△I)和电流变化率(di/dt)相结合进行比较的办法,判断出故障的发生,并输出指令对断路器进行精确地控制.针对直流断路器的特殊需求,本文对两种快速操动机构进行了磁场分析和设计.对永磁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数学建模,给出了状态微分方程组的求解,应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仿真计算是可信的,可以指导永磁机构的设计.同时,应用电弧模型进行了转移过程中的最佳开距分析和触头最低初分速度设计.最后,本研究利用LC振荡回路模拟直流短路故障,对新型直流断路器样机进行了开断实验,最大实验电流达到20kA.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应用电流转移原理的直流断路器,首先要保证分断时间与投入反电流的时间配合精确;其次,要保证在分断时,转移电流足够大,使得电弧电流充分过零,可增加转移回路电容器的充电电压值或增加电容量,以保证一定的冗余系数(K>1.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mkjx200805069.aspx
下载时间:2010年1月10日
第29卷第5期
煤矿机械
Ⅷ.29N0.5
1竺!!星g趔丛堡M丝bi旦旦翌竺:!!!!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方法
冯如鹤1”。冯密罗1,孔金生1
(1.郑州大学,郑州45000l;2.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
摘要:介绍了基于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方法,该方法采用单片机检测这一变化率,实现了短路检测和保护,解决了短路故障电流波形变化与其他故障电流波形变化的区分问题以及干扰电流波形突变与短路电流波形突变的识别问题,通过开发的新型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电流变化率;单片机;短路检测保护;煤电钻
中图分类号:rIMl3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Cr794(2008)05加171奶田妇治d
on嘶nt&舭}of砌岷勋一耐”,FENG加一IIl01,KOING腼一岫1
Cl硪llge0fShort—circllit
n恤ction
M]et]hods
(1.孙en耐跏u试v商t)r,压朗毋跏4姗01。(】lim;2.Pin因dirl铲Ilan
At,s1.1麓l=t:IntI谢ueed
basedon出eelectrice“rr蛐tIrxlus时Prl稚ssiollal氏㈨【冒In击nlIe,Pi赠dir妇46700l,Qi越)la董eofchange’sshoftcircuite】谢mtion
prok贮tionnlem—
od,thisⅡlethode】洲ne
usestllen幻ncditIlicinte印:atedcircuittoe】【anlinetllisrateofchaIl鼬,realizedt|leshortcircuittoandtoprotect,hassolved山ec11]嗍t
wave】j姗chan簧es’discri瑚匠Ila_tion
shortnDublecuHentwavef0朋chaIlgetIleIeco擘口itionquestionwhichchan#叫suddenlvwithot}lerf.amtcuⅡ℃ntcmestionasweUast}leinterference
pI面ksuddenchan蜀e粕dtlleshort—circuitcuⅡempr商1e,tllroughttllede、,elopmentnewooalelec仃ic
driU∞mtIlesis1哟w(盯ds:cIllI哪船teplDtective
device,h鹅coH6nned“s
metllodvdIidityandt}leaccu瑚Icv.
ofdla理筘;single—cIlip耐cm00mpIIter;sI斌一ciIcuit
d弛ecti∞pIoIe(五on;00日l函lli珥;
0前言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方法是利用线
000006一L4
一L10(调用启动子程序)
一IJ6
一L11(调用停止子程序)一璐
一L06(调用瓦斯演示子程序)5制作电气控制板
渠票瓣替誓磊篓翳
在制作的综采工作面模型中,使用的控制元件
启系正反lF反
正反动统向向向向向向有P优主机和扩展单元,使用的电气元件有滤波
停剑到到到到到止位位{口位
位位
器、220v/12v变压器,8个输出中间继电器12V、语图2可编程控制器端口接线
音电路板等,把这些元件组装成一块电气控制板,安4应用程序设计
装在模型中。
根据综采工作面模型中设备的运行顺序和控制综采工作面模型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方法,利用顺序控制设计法和控制电路图转换设计具有控制系统简单,控制范围大,控制功能强,控制法,编制出综采工作面模型的应用程序,经过反复调可靠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试和修改,编制的应用程序满足控制要求。设计编当综采工作面模型在开机演示的过程中,在可制的主程序如下:
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下,综采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行,控一C0(设定时钟为ls)
制过程简单直观,配合语音提示和优美的轻音乐,伴b
随着工作人员生动的讲演,使学员在愉快和轻松的一口P16(P|6口输入为0执行下一条指令)
环境中学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安全和技术方面的000知识。
005
参考文献:
一口P7(P7口输人为。执行下一条指令)
[1]宫淑贞.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高钦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与设计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000出版社.006
作者简介:黎云山(1960一),黑龙江鸡西人,1985年毕业于黑龙一IJ05(调用机组正反转子程序)
江省鸡西矿务局工学院电气化、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在鸡西矿业集团杏花煤矿从事机电工作.
一口PC(PC口输入为0执行下一条指令)
收稿日期:2007.11.10
一17l一
vd.29No.5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方法——冯如鹤,等
2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
首先解决2个关键性问题:
第29卷第5期
路或用电设备发生短路时,线路电流发生突变的原
理,采用单片机检测这一变化率。当电流变化率超过规定值时,单片机发出指令,切断供电电源。此方法的特点是检测参数为线路电流变化率,检测参数与线路电流大小无关、与电压电流相位角无关、与供电线路参数无关,短路保护动作迅速,灵敏度高,工作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1
(1)区分短路故障电流波形变化与其他故障电流波形变化的差别。由于供电系统多呈感性负载,短路故障电流波形变化与其他故障电流波形变化的差别,使用常规方法在某些线路参数的情况下不易区分。
(2)干扰电流波形突变与短路电流波形突变的识别。由于本项目是利用短路电流波形突然变化进行故障识别,电流突变是识别的要素,在供电系统中常常存在着各种干扰,如电动机的启动、大型设备的起停、变频调速、系统操作等,这些干扰在很多情况下会影响检测点的电流波形,且干扰电流波形一般情况下也是呈突变形式,使检测产生错误识别。
干扰电流突变与短路电流突变的识别,采用软滤波和硬滤波2种方法解决:
①软滤波就是根据干扰信号的特点,一般是无规律的短时几个窄脉冲的特点,设计单片机滤波程序,在O.1瞄内连续检测10~20次电流变化率,将干扰电流突变排除。当检测到的多次变化率都超过正常值时,认为是发生了短路故障,发出执行信号。
短路电流变化率分析与短路检测供电网络中,正常时线路电流
i。=Lsin(“+护一9)
系统发生短路故障,电流由原来的负载电流增大为短路电流i。,其值由短路回路的微分方程确定
£等+尼。=乩siIl(“+口)
式(1)为一阶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解为f.=ipe+i单=,岬sin(∽+口一妒。)+[,Ⅲ×sin(口一P)一,p。sin(口一9。)]e一定
(1)
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随时问按正弦规律变化
i。=,。。sin(∞f+9—9。)
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
i印=[,msin(口一9)一,嘲sin(日一尹。)]e一《
短路回路阻抗角
通过试验,选择了在0.1嬲内连续检测10次
电流变化率的最佳连续检测次数方案。
②硬滤波就是在供电主回路设置阻容滤波电路,滤除干扰杂波。3实例分析
供电系统变压器容量4l【vA,电缆截面积6
以
尹-2黜‰百
可以看出:短路电流由2部分组成: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msin(“+口一P。);非周期分量。短路电
流将会产生一个冲击,这个冲击电流会产生阶跃突
变,其波形变化率等将会很大,如图l所示。
竺L很大
甜,长度L=300m、控制额定电压127V,功率1.5
kw煤电钻一台,功率因数c∞9=0.83,如图2所示。
df\
√K
\t/
滁I篇纨A~A’/、一
}拶够够渺V
图1短路电流暂态过程波形
i
芝
根据电流变化率检测装置对线路进行时事监测。单片机对采样电流进行运算,在未发生短路故障时,电流变化率较小,保护装置不动作;当线路电
,|:
0
\/■\f
图2短路电流波形
t杉~尊.
/Ⅳ. ̄、\、
流的变化率半超过设定值时,认为电路短路,发出
U‘
系统正常运行的状态下负荷电流
i。=,。siIl(“+口一9。)=8.2sin(“+口一妒。)系统在末端短路时,系统阻抗最大,短路电流最小,保护应可靠地动作,设在t。时刻系统发生短路,短路电流
指令切断电源。为了避免对故障现象进行错误判断,程序设计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检测若干次。如果每次检测的电流变化率均大于设定值,即判断为短路故障。
一172—
第29卷第5期基于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方法——冯如鹤,等Vd.29№.5
过接口电路控制执行元件,达到快速判断故障的目的。4结语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方法与现有短路检测技术相比,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思路和理论基础。利用本技术,可根据被保护设备及线路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不同的电气保护产品。
为了验证电流变化率短路检测保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根据煤矿电气设备的特点,开发了zBz一4.O/660(380)z型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此产品的短路保护分为短路闭锁和短路断电2种保护,此保护采用单片机技术,应用改进的快速断电技术和载频保护技术,使用新型的固态继电器器件;短路闭锁采用载频保护技术,保护距离可达到300m以上;短路断电采用电流变化率保护技术,变压器一次、二次侧均设置熔断器作短路的后备保护。当煤电钻运行过程中,由三相电流互感器将检测到的电流信号经刖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送给CPU,cPU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若电钻出现短路故障,cPU发出指令,直流固态继电器断开变压器中
s,即可以认为
性点,切断负荷供电电源。
利用此开发的新型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检验了电流变化率短路检测保护技术在电气设备现场的工作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久和.井下短路电流快速检测的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以1):16一17.
[2]王宾,祝龙记.基于凌阳16位单片机的矿用电机相敏保护的实现[J].煤矿机械,2005,26(8):115一117.
[3]郭强,张玉献.榴敏和远端短路保护装置在井下的应用[J].安徽科技,2004(11).
[志siIl(口一妒)一志siII(口一
9。)Je一乏
屯“一k
2而孝斋咖㈨枷吖J+
6一电缆的电阻尺=1.45
Q,忽略电感;最不
s,妒。=900,口
利的情况下:系统时间常数t=0.05
i。=揣sin(“+口一9。)+[志×sill(口一驴)揣sin(毋一妒。)]e一躲=22l
=00,汪o.01s,则短路电流的冲击值
’
‘B=—7==三;=sln【“+∥一95)+L—7==二吾=×√1.45。+0 ̄/1.452+0
A
系统电流波形见图2,短路电流的电流变化率
譬远远大于其他电流的变化率。
时间△£趋近于无穷小时,可以认为
丛一些
△t—df
即
警=艘玺
实际系统中取△f=0.000
△i。
01
瓦2面
为使保护可靠,取系统末端短路电流i。=100
A,△t=0.00001
di。
s,代入i。=,。siIl(以一9),算出各
时间的电流值,以此为依据编写程序。
当9>900,即电流处于正半周的下降段短路时,正常的电流瞬时值减小,如此时短路,短路电流会突然增大,更有利于对电流变化率的检测与区别。
以上是电流的正半周短路的波形分析,电流的负半周可以采用全波整流的方式把负半周波形以横轴镜像处理后,按同样方法处理即可。
根据以上实例分析,用单片机技术检测电流,计算出故障状态下短路电流的变化率,以此数据为依据开发单片机程序,设计单片机电路,单片机输出通
作者简介:冯如鹤(1965一),女,河南襄城人,毕业予焦作矿院,
研究方向:控制工程,煤矿电气设备与控制,电子信箱:鼬e@126.
钾神蝴唧蝴鼎帮艚啪神州喜∞饼罅鼎嘲啪。伊钾神帮帮鼎帮帮钟神帮嘲神0饼钾和。常鼎e钟钟即ee弦e饼钾神啪神蝴帮帮稚钾神嘲净∞∞“,e,●
收稿日期:200r7.11.12
无轨胶轮辅助运输系统在并工矿井应用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济宁三号煤矿现有无轨运输车辆19辆,其中国外进口15辆(912x支架搬运车3辆、MK3s多用途车6辆、990D60车4辆)、国产车4辆(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常州研究所生产的WCQ3型2辆、太原矿山机械厂生产的自卸车2辆)。
为了适应无轨运输的要求,对井下东、西、北三翼的主要辅助运输巷道底板进行了混凝土固化处理近万m;为完成有轨和无轨之间的转换,在井底车场设置了材料换装硐室和矸石换装硐室;为方便车辆的检修与管理,设置了胶轮车检修硐室、加油硐室、存放硐室;引进了机车定位调度指挥系统,在井底车场和辅助运输巷安设了机车监测装置和方向指示灯,使调度人员随时掌握车辆的具体位置,也使驾驶人员借助指示灯避免车辆堵塞。
李剑峰供稿
一173~
.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短路检测保护方法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冯如鹤, 冯密罗, 孔金生, FENG Ru-he, FENG Mi-luo, KONG Jin-sheng
冯如鹤,FENG Ru-he(郑州大学,郑州,450001;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 , 冯密罗,孔金生,FENG Mi-luo,KONG Jin-sheng(郑州大学,郑州,450001)煤矿机械
COAL MINE MACHINERY2008,29(5)0次
参考文献(3条)
1. 王久和 井下短路电流快速检测的研究 2002(1)
2. 王宾. 祝龙记 基于凌阳16位单片机的矿用电机相敏保护的实现[期刊论文]-煤矿机械 2005(8)3. 郭强. 张玉献 相敏和远端短路保护装置在井下的应用[期刊论文]-安徽科技 2004(11)
相似文献(5条)
1.学位论文 王洹 基于单片机的中频电源系统实现--脉宽调制技术研究 2000
课题针对磨床专用中频变频器的具体要求,采用INTEL公司的十六位单片机80C196MC 作为主控单元,使用MCS 96系列的汇编语言编程,实现一个输出2KHz的中频正弦脉宽调制的变频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中频变频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驱动砂轮类恒转矩负载情况下最佳工作点的寻找策略,指出以直流母线最小电流和最小电流变化率作为寻优目标的合理性.在调制策略上作者尝试着使用了随机脉冲位置脉宽调制抑制载波附近高幅值的谐波.变步器在工作点采用同步调制策略,作者对变频器采用正弦脉宽调制注入三次谐波制策略时,输出线电流和相电压的波形和频谱进行了分析比较.
2.学位论文 苗立江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的研究 2005
本文所设计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是通过采用充氢闸流管作为主回路放电开关,与其它半导体开关器件相比它能够耐受更高的电压,可以承受大的电压电流变化率,工作可靠.充氢闸流管在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发生器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本文为闸流管设计了良好的触发电路,对其性能进行深入挖掘,对放电主回路进行了优化,减小了回路电感,使发生器产生符合要求的快速上升沿脉冲群.在发生器设计中,采用单片机控制系统对充电电压进行采集、转换和处理,然后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同时还设计了与上位机的接口电路用来实现计算机智能控制.为了降低发生器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电源效率,本文采用开关电源取代以往的线性电源.针对开关电源易产生较强电磁干扰的缺点,采用吸收变压器抑制高频逆变器产生的电磁辐射,并且通过对高频逆变器等效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证明了这一措施确实大大减小了电磁辐射.用改进的滤波器抑制共模、差模信号的传播干扰,设计新型的光耦隔离触发电路以提高电路的整体抗干扰能力.以上措施从整体上提高了电源的电磁兼容性,使它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可以稳定运行.
3.学位论文 翟小社 Rogowski线圈电流互感器的研制 2002
该文在考察了国内外电流互感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流互感器,该互感器具有正常电流的测量和短路故障时的保护功能,并且预留了与上位机的通讯路口,接受上位机的指令并向上传送电网的电流参数.该文重点对影响Rogowski线圈测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了线圈的稳态测量误差以及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暂态时间响应特性,论证了罗氏线圈作为传感器单元所具有的优良特性.针对电磁干扰,制作了线圈屏蔽罩并进行了模拟测试,初步检验了屏蔽罩的屏蔽效果.为更好地实现短路电流的保护,该文针对Rogowski线圈测量电流的特点,结合对短路电流变化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变化率判断短路发生的新型判据,并通过模拟实验对本文理论部分进行了初步的验证.结合正常电流测量和短路保护的要求,该文设计并实际制作了硬件电路,为单片机系统编制了功能软件,最后通过整体的实验测试,其结果满足对电网电流的测量和短路保护的要求.
4.学位论文 吴炳超 中压配电网无功补偿及大功率晶闸管阀的保护、控制和在线监测 2003
在中压配电网中,无功功率补偿是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网损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由于传统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存在投入时冲击电流大、投切时间长、切除时易产生操作过电压、在控制环节上不能做到分相补偿和动态补偿等问题,使电压质量、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操作的灵活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对中压配电网中无功补偿及TSC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对TSC的主接线方式进行了选择,并针对电压过高,晶闸管需要串联和并联提出了大功率晶闸管阀的均压、均流措施,设计了过电压、过电流以及电压、电流变化率等保护电路。本文还设计了晶闸管阀电压过零触发电路和光电隔离触发电路,能在晶闸管阀两端电压为零的时候产生触发脉冲,该脉冲再通过光纤隔离触发晶闸管阀,并且该触发脉冲达到了强触发脉冲的要求,能多路分配后使多个晶闸管同时触发导通。 本文研制了无功补偿和大功率晶闸管阀的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以晶闸管阀为投切执行元件,以80C320单片机为控制芯片,能根据线路无功缺额,控制晶闸管阀,进行分相动态补偿,基本上解决了传统无功补偿存在的问题。本文为了实现对晶闸管阀的工况进行在线监测设计了电源电压过低检测电路、电压变化率du/dt检测电路、晶闸管阀导通检测等电路,单片机根据这些检测电路的回报信号的时序,判断晶闸管阀是否故障,若发生故障,分析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了晶闸管阀位于高电位,难以进行故障预防和故障分析的问题。 本装置在低压下做了电容器组投切实验、光电隔离过零触发实验、无暂态投切实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5.学位论文 董恩源 基于电子操动的快速直流断路器的研究 2004
为了实现直流的短路开断,本文采用电流转移原理,提出了断路器的新型结构,即应用一个机构同步操作连在一个杠杆上的两个真空灭弧室,实现了主电路分闸与转移电流投入的同步操作,不但动作迅速、工作可靠,同时满足了在要求的开距下投入转移电流,投入时间精确.为直流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本研究的电流转移是在主、次两个灭弧室中完成的.在主灭弧室上并联一个由预充电的电容器和电感组成的电流转移回路,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主灭弧室分断,同时,次灭弧室关合,使转移回路接入系统中,在电容器、电感与主灭弧室电弧间形成振荡电流.此电流叠加到故障电流上,强迫其过零,从而为主灭弧室提供良好的开断机会.本文把电流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短路故障发生,主灭弧室分闸;2.次灭弧室关合,转移电流投入,并强迫故障电流过零;3.过零后,主灭弧室中电弧熄灭,系统对转移电容充电.给出了每个阶段的数学表达式,分别对它们进行了电路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对线路电感对电容残压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快速开断剩余电流的方法.在直流真空断路器系统设计中,本文首先提出了电子操动的概念,并以永磁操动机构为例分析了电子操动的精度和可靠度.直流真空断路器的控制和故障数据的采集、判断是由单片机智能测控系统来完成的,采用电流瞬时值(△I)和电流变化率(di/dt)相结合进行比较的办法,判断出故障的发生,并输出指令对断路器进行精确地控制.针对直流断路器的特殊需求,本文对两种快速操动机构进行了磁场分析和设计.对永磁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数学建模,给出了状态微分方程组的求解,应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仿真计算是可信的,可以指导永磁机构的设计.同时,应用电弧模型进行了转移过程中的最佳开距分析和触头最低初分速度设计.最后,本研究利用LC振荡回路模拟直流短路故障,对新型直流断路器样机进行了开断实验,最大实验电流达到20kA.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应用电流转移原理的直流断路器,首先要保证分断时间与投入反电流的时间配合精确;其次,要保证在分断时,转移电流足够大,使得电弧电流充分过零,可增加转移回路电容器的充电电压值或增加电容量,以保证一定的冗余系数(K>1.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mkjx200805069.aspx
下载时间:2010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