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学课后主观题(部分)

1、 现代地籍的含义是什么?

现代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的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述

2、 地籍信息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哪六个基本问题?

1、“是谁的”:指土地及其附着物与权属主之间的法律关系

2、“在哪里”: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空间位置,一般用做表与地籍编号进行描述

3、“有多少”: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量的描述

4、“在什么时候”: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的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发生时间

5、“为什么”: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存在依据于相关说明

6、“怎么样”: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过程说明和依据

3、 现代地籍的功能

1、地理性功能 2、经济功能 3、产权保护功能

4、土地利用管理功能 5、决策功能 6、管理功能

4、 试述地籍的分类

按地籍的用途分: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

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初始地籍、日常地籍

按城乡的不同特点分:城镇地籍、农村地籍

5、 地籍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原则是什么?

地籍调查的目的是为维护土地制度、保护土地产权、制定土地政策和合理利用土地等提供基础资料。

地籍调查的内容:不同种类的地籍的调查内容都有所区别,但是都以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调查为核心,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利用情况等其他要素都是地籍调查的基笨内容

地籍调查的原则:一、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相关的法律的原则

二、实事求是原则 三、符合地籍管理原则 四、符合多用途原则

6、 地籍测量的含义与内容是什么?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情况等。

具体内容有:1、地籍控制测量 2、界线测量 3、地籍图测绘 4、面积测算

5、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 6、根据土地整理、开发、规划的要求进行相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7、 地籍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1)各级行政境界 2)地籍区与地籍子区界 3)宗地界址点与界址线 4)地籍号注记

5)宗地坐落 6)土地利用分类代码注记 7)土地权属主名称 8)土地等级

1、 试述我国土地权属的性质及其权属单位。

土地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力,包括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土地继承权等多项权利,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思想意识等密切相关,是国家经济结构和社会安定的基础。

我国土地权属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乡、村集体经济组织;②依法直接从国家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③使用集体土地进行非农建设的单位和个人;④跨地区国有工程设施一般以业务主管机关为土地登记单位。

2、 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有哪几种?如何确认土地权属?

1) 文件确认:根据权属主所出示并被现行法律所认可的文件来确定土地使用权或所有权的归属

2) 惯用确认:主要针对若干年以来没有争议的惯用土地边界进行确认,为了防止出现错误,需要遵从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二:注意四邻认可,指界签字;三:不违背现行法规。

3) 协商确认:当确权所需文件不详,或认识不一致时,本着团结互谅的精神,由各方协商,对土地全是进行认定。

4) 仲裁确认:在有争议而不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双方都能出事相关文件并又互不相让的情况下,应充分听取土地权属各方的申述,实事求是的、合理的进行裁决。

3、 简述地块和宗地的概念及其划分原则。

地块是可辨认的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它的特征: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空间位置是固定的,边界是相对明确的,同类属性可以是某一种属性,也可以是某一类属性的集合)

地块根据不同的目的确定同类属性的含义,根据不同属性进行划分。

宗地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宗地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权利、利用、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宗地根据有权利上的同一性进行划分

4、论述土地权属界址、边界系统和边界类型。

土地权属界址是指相邻宗地之间的分界线,或称宗地的边界线,包括界址线、界址点和界标。

边界系统:就是人们或政府管理机构,通常以某种方式所承认的界址存在形式。一般由普通边界和法律边界组成。

边界类型:根据土地划分的方法,形成三种边界:行政边界、宗地边界、地块边界

1) 行政边界:一般由各级政府部门划定,包括省界、县界、市界等

2) 宗地边界:根据宗地划分方法二划分出的地块边界

3) 地块边界: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根据地块的含义划分出的地块的边界

5、简述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和基本程序

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内容:土地的权属状况、土地的位置、土地的行政区划界线、对城镇国有土地,调查土地的利用状况和土地级别。

土地权属调查程序:1)拟定调查计划 2)物质方面准备 3)调查底图选择 4)街道和街坊的划分 5)发放通知书 6)土地权属资料的手机、分析和处理 7)实地调查 8)资料整理

6、 土地权属调查中,违约指界如何处理?

对于违约缺席指界(只找到这个)

1) 如一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以另一方指定的界址线为准确定

2) 如双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由调查员一句有关图件和文件,结合实地现状决定

3) 确定界址线后的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的业主,并在用地现场公告,如有异议的,必须在结果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重新确界的申请,并负责重新确界的费用,逾期不申请,确界自动生效。

9、 简述界址调查的指界方法。

界址调查的指界是指确认被调查的被调查宗地的界址范围及其界址点、线的具体位置。现场指界必须由宗地及相邻宗地指界人到场共同指界。若由单位法人达标指界,则出示法人代表证明书。当法人代表不能亲自出席指界时,应由委托代表指界,并出示委托书和身份证明。由多个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并出示委托书和身份证明。

10、么是飞地、争议地、间隙地

争议地是指有争议的地块,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权属主都不能提供有效的确权文件,却同时提出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地块。间隙地是指无土地使用权属住的空置地块。飞地是指镶嵌在另一个土地所有权地块中的土地所有权地块

1.试述常用的土地分类体系。

1)土地自然分类体系:又称土地类型分类体系,它主要依据土地自然特性差异分类

2)土地评价分类系统:又称土地生产潜力分类系统,它主要依据土地的经济特性,如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等进行分类。

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的综合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及经济特性)进行分类

2.试述我过现行土地分类原则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只找得到这个)

为了使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科学、合理、易于掌握,并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统一性、科学性、实用性。

3.试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原则

目的:1)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服务。 2)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3)为建立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4)为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内容:1)查清辖区内每一块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量算地类面积。 2)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 3)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村土地利用现状图。 4)调查、总结、分析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 2)全面调查的原则。 3)一查多用的原则。 4)运用科学的方法。 5)以改进土地利用,加强土地管理为基本宗旨。 6)以“地块”为单位进行调查。

1、 现代地籍的含义是什么?

现代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的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述

2、 地籍信息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哪六个基本问题?

1、“是谁的”:指土地及其附着物与权属主之间的法律关系

2、“在哪里”: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空间位置,一般用做表与地籍编号进行描述

3、“有多少”: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量的描述

4、“在什么时候”: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的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发生时间

5、“为什么”: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存在依据于相关说明

6、“怎么样”: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过程说明和依据

3、 现代地籍的功能

1、地理性功能 2、经济功能 3、产权保护功能

4、土地利用管理功能 5、决策功能 6、管理功能

4、 试述地籍的分类

按地籍的用途分: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

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初始地籍、日常地籍

按城乡的不同特点分:城镇地籍、农村地籍

5、 地籍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原则是什么?

地籍调查的目的是为维护土地制度、保护土地产权、制定土地政策和合理利用土地等提供基础资料。

地籍调查的内容:不同种类的地籍的调查内容都有所区别,但是都以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调查为核心,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利用情况等其他要素都是地籍调查的基笨内容

地籍调查的原则:一、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相关的法律的原则

二、实事求是原则 三、符合地籍管理原则 四、符合多用途原则

6、 地籍测量的含义与内容是什么?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情况等。

具体内容有:1、地籍控制测量 2、界线测量 3、地籍图测绘 4、面积测算

5、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 6、根据土地整理、开发、规划的要求进行相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7、 地籍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1)各级行政境界 2)地籍区与地籍子区界 3)宗地界址点与界址线 4)地籍号注记

5)宗地坐落 6)土地利用分类代码注记 7)土地权属主名称 8)土地等级

1、 试述我国土地权属的性质及其权属单位。

土地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力,包括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土地继承权等多项权利,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思想意识等密切相关,是国家经济结构和社会安定的基础。

我国土地权属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乡、村集体经济组织;②依法直接从国家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③使用集体土地进行非农建设的单位和个人;④跨地区国有工程设施一般以业务主管机关为土地登记单位。

2、 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有哪几种?如何确认土地权属?

1) 文件确认:根据权属主所出示并被现行法律所认可的文件来确定土地使用权或所有权的归属

2) 惯用确认:主要针对若干年以来没有争议的惯用土地边界进行确认,为了防止出现错误,需要遵从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二:注意四邻认可,指界签字;三:不违背现行法规。

3) 协商确认:当确权所需文件不详,或认识不一致时,本着团结互谅的精神,由各方协商,对土地全是进行认定。

4) 仲裁确认:在有争议而不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双方都能出事相关文件并又互不相让的情况下,应充分听取土地权属各方的申述,实事求是的、合理的进行裁决。

3、 简述地块和宗地的概念及其划分原则。

地块是可辨认的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它的特征: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空间位置是固定的,边界是相对明确的,同类属性可以是某一种属性,也可以是某一类属性的集合)

地块根据不同的目的确定同类属性的含义,根据不同属性进行划分。

宗地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宗地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权利、利用、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宗地根据有权利上的同一性进行划分

4、论述土地权属界址、边界系统和边界类型。

土地权属界址是指相邻宗地之间的分界线,或称宗地的边界线,包括界址线、界址点和界标。

边界系统:就是人们或政府管理机构,通常以某种方式所承认的界址存在形式。一般由普通边界和法律边界组成。

边界类型:根据土地划分的方法,形成三种边界:行政边界、宗地边界、地块边界

1) 行政边界:一般由各级政府部门划定,包括省界、县界、市界等

2) 宗地边界:根据宗地划分方法二划分出的地块边界

3) 地块边界: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根据地块的含义划分出的地块的边界

5、简述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和基本程序

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内容:土地的权属状况、土地的位置、土地的行政区划界线、对城镇国有土地,调查土地的利用状况和土地级别。

土地权属调查程序:1)拟定调查计划 2)物质方面准备 3)调查底图选择 4)街道和街坊的划分 5)发放通知书 6)土地权属资料的手机、分析和处理 7)实地调查 8)资料整理

6、 土地权属调查中,违约指界如何处理?

对于违约缺席指界(只找到这个)

1) 如一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以另一方指定的界址线为准确定

2) 如双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由调查员一句有关图件和文件,结合实地现状决定

3) 确定界址线后的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的业主,并在用地现场公告,如有异议的,必须在结果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重新确界的申请,并负责重新确界的费用,逾期不申请,确界自动生效。

9、 简述界址调查的指界方法。

界址调查的指界是指确认被调查的被调查宗地的界址范围及其界址点、线的具体位置。现场指界必须由宗地及相邻宗地指界人到场共同指界。若由单位法人达标指界,则出示法人代表证明书。当法人代表不能亲自出席指界时,应由委托代表指界,并出示委托书和身份证明。由多个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并出示委托书和身份证明。

10、么是飞地、争议地、间隙地

争议地是指有争议的地块,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权属主都不能提供有效的确权文件,却同时提出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地块。间隙地是指无土地使用权属住的空置地块。飞地是指镶嵌在另一个土地所有权地块中的土地所有权地块

1.试述常用的土地分类体系。

1)土地自然分类体系:又称土地类型分类体系,它主要依据土地自然特性差异分类

2)土地评价分类系统:又称土地生产潜力分类系统,它主要依据土地的经济特性,如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等进行分类。

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的综合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及经济特性)进行分类

2.试述我过现行土地分类原则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只找得到这个)

为了使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科学、合理、易于掌握,并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统一性、科学性、实用性。

3.试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原则

目的:1)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服务。 2)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3)为建立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4)为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内容:1)查清辖区内每一块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量算地类面积。 2)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 3)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村土地利用现状图。 4)调查、总结、分析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 2)全面调查的原则。 3)一查多用的原则。 4)运用科学的方法。 5)以改进土地利用,加强土地管理为基本宗旨。 6)以“地块”为单位进行调查。


相关内容

  • 网络文件地籍测量毕业设计论文
  • 目录 摘 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绪论 ...................................................... 3 第二章 地籍测量的内容 .............. ...

  • 地籍控制测量毕业设计
  • 地籍控制测量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1.1地籍调查 ............................................. 1 1.2项目概述 ................ ...

  • 测绘假期社会实践论文
  • 行业环境与个人发展 --2012-2013学年暑假就业见习实践论文 ***** ****** 二〇一三年八月十九日 目录 摘要...............................................................02 关键词.................. ...

  • 河北省---县地籍调查工作总结报告
  • 河北省**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地籍部分) 工作总结报告 河北省第三测绘院 二零一零年十月 目 录 1 区位.自然条件 .......................................... 2 2 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 ...

  • 地籍测量学总结
  • 第一章 绪论 现代(多用途)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具体含义: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 2.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 3.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 4.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得状况 ...

  • 地籍测量与房产测量
  • 地籍测量与房产测量  地形图与地籍图的差别? 地形图是图家基本图,属普通地图范畴.地形图较全面地反映了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关系.地籍图是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地籍图是描写土地及其附着物 ...

  • 地籍管理课程论文
  • XX学院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年级:成 绩: 指导教师: 批改时间: 地籍管理课程论文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

  • 村庄地籍调查工作报告
  • 肇东市地籍调查 工作报告 博宇测绘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零年四月 目 录 1 区位.自然条件 .......................................... 2 2 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 2 2.1主要任务 ...

  • 地籍调查题
  •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l. 地籍在我国历史悠久, 古代主要为政府登记土地作为( ) 的簿册. A. 征收田赋依据 B. 征税登记 C. 课税对象 D. 课税对象登记 答案:A 解释:地籍最初是为征税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