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综述

作者:高飞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年10期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6国元首2001年6月15日宣布成立的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该组织成员国面积3018.9 3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的3/5;人口14.55亿,占世界的1/4。中国和俄罗斯是联合国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更使上海合作组织具有了与生俱来的影响力。

  上海合作组织由“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发展而来,其进程最早起始于1989年11月中国和原苏联关于裁减边境地区军事力量和保持边境安宁的谈判。10多年来,经历了中 苏谈判、中俄哈吉塔的五国两方谈判、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和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几 个主要阶段(注:按照时间跨度,大致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过程划分为1991~1995年 延续中苏边境谈判、1996~1997年建立军事互信关系、1998~2000年走向地区安全合作 、2000~2001年建立新型地区合作组织4个阶段。参见许涛、季志业主编《上海合作组 织——新安全观与新机制》,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这个过程一直以维护中亚安全 作为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以边界、边境地区谈判和联手打击“三股势力”为推动力, 并经历了九一一事件和美国军事力量直接进驻中亚等因素的影响,其所倡导的新型安全 观、国家关系和地区合作模式,成为冷战后新安全观理论和实践的典型代表之一,受到 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一 研究成果概况

  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两类。由于上海合作组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发展的渐进性,如果仅把该组织2001年6月正式成立以后的进程作为研究对象,那么无论是对把握它的性质、功能、影响因素,还是了解它不同发展阶 段的特点和背景,都是有局限性的。所以,“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以及中俄哈吉塔 乌之间的边界和边境地区谈判也成为学者们研究上海合作组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目前,国外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还没有出现专著,主要的研究成果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学术论文和相关专著,如季北慈《上海五国:抗拒美对亚洲的影响》(注:[美]季北慈(Bates Gill,Shanghai Five:An Attempt to Counter US Influence in Asia,Newsweek Korea,May 2001)系美国著名的新生代中国问题专家,著有大量涉及中国问题 的著作和论文。),弗瑞德里克·斯塔尔《美国、阿富汗和中亚》(注:[美]斯塔尔(Frederic Starr,The United States,Afghanistan and Central Asia,http://eurasia .nias.ku.dk/activities/publications/niasnytt/2002—2/untied)系美国霍普金斯大 学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胡曼·佩马尼《虎视中亚》(注:[美]胡曼·佩马尼著,王振 西主译:《虎视中亚》,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以及《构筑安全:原苏联欧亚国家 的亚地区合作》(注:Building Security in the new states of Eurasia:subregional cooperation in former Soviet space,Renata Dawn&Oleksandr Pavliuk ,Armonk New York:M.E.Sharpe,2000.),《中亚安全的国际新背景》(注:Central Asian Security:the new international context,Roy Allison & Lena Jonson,London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1.),哈萨克斯坦卡·托卡耶夫《中亚之鹰的外交战略》(注:[ 哈]卡·托卡耶夫著,塞力克·纳雷索夫译:《中亚之鹰的外交战略》,新华出版社200 2年中文版。)和《哈萨克斯坦:从中亚到世界》(注:[哈]卡·托卡耶夫著,塞力克· 纳雷索夫译:《哈萨克斯坦:从中亚到世界》,新华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瑞兹宛 ·赛伯《美国在中亚和高加索(1992~2003)》(注:Rizwan Zeb,USA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1992~2003),Regional Studies,2004,volume 1.),费欧那·希尔 《高加索和中亚》(注:Fiona Hill,The Caucasus and Central Asia,Brookings Policy Brief,May 2001.)。二是新闻媒体,如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 《时代》、《新闻周刊》,英国《金融时报》,日本《朝日新闻》、俄罗斯《独立报》 、《消息报》,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全景报》等。这些新闻媒体除对上海合作组 织的发展动态进行新闻报道外,还安排有关官员和专家学者发表谈话或撰写专栏文章, 有的新闻媒体还组织学者进行研讨,研究者多具有政府背景,其领域多集中在对上海合 作组织的动向、国际和地缘政治基础、内外利益关系、发展前景等进行政策性、时论性 分析,一般不作为规范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内容。三是国外一些基金会杂志、学术期刊的 研究,如美国《外交》、《国家利益》、《外交政策》、《华盛顿季刊》、《布鲁金斯 评论》和《兰德评论》,俄罗斯《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和《国际生活》,瑞典《中亚 与高加索研究》、伊朗《中亚与高加索评论杂志》以及土耳其《欧亚研究》等。

  国内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成果,较有影响的是许涛、季志业主编的《上海合作组织——新安全观与新机制》。该书以安全合作这一上海合作组织得以产生和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主线,梳理和分析了苏联解体后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通过历史的笔触和大量的新鲜资料,全面描述了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并从安全理论角度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新机制和新安全观,是关于上海合作组织的第一本专著。此外 ,在研究俄罗斯、中亚地区政治经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美俄大国关系以及国际机 制理论、合作论、非传统安全论等领域的专著和论文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对上 海合作组织的研究和评价,这类研究成果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专著包括郑羽、李建民主 编的《独联体十年》、孙壮志《中亚新格局与地区安全》、李大光《中国安全抉择—— 构筑21世纪的国家安全体系》等。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还包括大量的学术论文,主要 集中在《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现代国际关系》、《俄罗斯研究》、《国际问题观 察》、《国际展望》、《国际政治研究》和《战略与管理》等国际政治理论期刊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内外的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政策研究和政府部门,举办了多次有关上海合作组织及中亚安全形势的国际或国内学术交流研讨会,形成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的有益补充。例如,2001年4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在上海举行“上海五国与中亚安全与合作国际研讨会”;2003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举行“上海合作组织的定位及发展方向”专题研讨会;北京 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甘肃省国际友好联合会、中国社 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等曾多次联合举办中亚学术研讨会;2004年3月,俄罗 斯战略研究中心、哈萨克斯坦当代政治国际研究所和德国卢森堡基金会共同举办“中亚 安全与外部势力的利益”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等。

  二 对当前研究状况的评析

  (一)就总体状况而言,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国内外学者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表现在对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作用、发展过程和前景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对推动和制约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因素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概括,对上海合作组织产生后带来的对地缘政治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冲击和影响作了具体而细致的分析,对九一一事件、美伊战争等重大事件对上海合作组织造成的冲击和应对发展态势进行了及时和深入的研讨分析。但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缺乏学术专著;二是缺少理论研究,大量研究处于对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国际政治实践的观察、描述和判断等表象层面;三是研究角度相对单一,其中以安全领域的研究最为突出,缺少跨学科和跨领域研究;四是研究的客观性、学术性和政策性尚未得到有机融合,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具体实践部门和学术研究部门之间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割裂。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在于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时间较短,组织内设结构尚不健全,组织功能尚未得到全面和有效发挥,影响力相对有限。甚至有学者认为,在正式获得成员国立法部门的法律确认和成立专门常设机构并发挥应有功能之前,上海合作组织还不能称为典型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只能说是一种制度安排。而且,该组织仍处于发展变化过程当中,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和作用力难以预料,变数很多,“尘埃未定”,更多学者的态度是观察多于研究。而且,在大量活动处于幕后,资料并不对外公开的前提下,即便是有兴趣的探索者,也受到了资料匮乏的条件限制,只能通过有关声明、宣言和协定等公开文件来进行研究。

  (二)就研究内容而言,描述、阐释和评价构成了当前研究的主流。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和描述,从中探求上海合作组织建立的背景和原因,并尝试对其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二是对上海合作组织已产生的影响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在这方面,国际政治背景、地缘政治背景、大国战略以及成员国之间的博弈关系成为了重要切入点,涉及的领域也随之显得较为宽泛,除安全问题之外,大量涉足国际格局、国家战略、国家利益乃至经济、文化等方面。三是部分学者也开始探索现有国际关系理论可能对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发展和未来进行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尝试将上海合作组织纳入到国际机制论、合作论和新安全论等国际关系理论分析框架之下,寻求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这种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设性成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对国际关系理论自身梳理不够,缺乏对国际关系理论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之间的适用性这一前提条件进行考察,致使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落差,似乎表现出了理论运用上的混乱和层次不一,有的则表现出了简单化的“硬套”倾向。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适用领域、层次、范围和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之间的对接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简单化处理,二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外部环境、内部矛盾运动的因素和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较为复杂、多变,难以进行有效的理论抽象,容易造成同质变量在不同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下的混用和模棱两可。

  (三)就研究主体而言,主力军是带有政府决策支持背景的基金会和研究机构。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总统战 略研究所、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以及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所、霍普金斯大学中亚 高加索研究学院等。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这些部门具有决策支持的目标和 背景,与上海合作组织操作者有直接联系,获取资料相对便利。同时,一些高等院校、 新闻媒体中的国际政治问题专家也对上海合作组织问题十分关注,并从各自学术领域和 角度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宏观和战略角度审 视上海合作组织的定位,利用国际政治理论框架和方法对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进行 理论评估和预测分析,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的重要力量。此外,各种关于中亚政治、 经济和安全形势的学术或政策性研讨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上海合作组织,为该组织 的具体发展道路以及推动或限制其发展的各种复杂利益关系提供了大量有价值、有见地 的新鲜观点。

  三 主要研究领域和观点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上海合作组织是“欧亚大陆一个崭新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是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愿意同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组织进行开放性对话”,“成为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榜样”(注:《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集体会见记者》,载《人民日报》2001年6月16日。),“必将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注:《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采访》,2001年6月15日。)。有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解决边界问题为宗旨的原“上海五国”机制已发展成一个涵盖政治、安全、经济领域的真正的区域多边合作组织,具有开放性、非结盟性等特点(注:参见《顺应时代潮流,弘扬“上海精神”:上海合作组织文献选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同时,也有观点认为,上海合作组织已发展成为一个“军事政治集团”。例如,英《金融时报》和美《纽约时报》称,“上海五国”已由解决边界争端的机制发展成军事和政治集团,并带有一定结盟色彩(注:参见《书报简讯》2003年5月27日。)。有的媒体将上海合作组织称为“东方北约”(注:《“东方北约”及其在当前形势下的意义》,载[法]《欧洲日报》2001年6月19日。);还有媒体称“上海合作组织表明俄罗斯、中国和4个中亚国家团结一致反对美国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立场”,已成为“反导弹防御系统的堡垒”(注:[美]《华尔街时报》2001年6月15日。)。英国路透社发表评论认为,中俄以及中亚四国是为了“对付伊斯兰好战势力并促进邻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而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注:路透社上海2001年6月15日电。)。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成立后,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上海合作组织将推动地区和国际格局发生深刻演变。《世界日报》等国外媒体称,中国是政治和经济大国,俄是军事大国,新组织的出现将使整个国际战略格局出现调整。俄罗斯学者称,冷战后,中亚成为最能显现大国战略竞争和渗透的缓冲区之一,新组织的成立将使中亚地区力量对比出现变化,将对未来中亚安全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注:《书报简讯》2003年5月27日。)。俄塔斯社称,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进一步推动各国探索新型国家关系的合作模式,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值得世界其他国家借鉴。不少舆论 认为,新组织将进一步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成为两国抗衡美国的主要场所。 新加坡《海峡时报》、日本时事社、英国《金融时报》和《印度教徒报》称,中、俄将 一个较为松散的论坛转变成准协约组织,并将峰会议题由单纯的地区问题扩大至涉及其 核心利益的问题,利用该机制强化多极世界的理念。美联社称,尽管打击分离主义势力仍是新组织的核心宗旨,但六国元首一致同意增加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俄塔社和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乌兹别克斯坦的加入使该组织更加完整,将把以互相理解信任和伙伴关系为特征的“上海精神”扩大至中亚国家关系中,乌的加入也将使一些实际地区安全问题获得解决,从而构筑维护该地区安全的新框架。但也有部分新闻媒体指出了上海合作组织背后的大国关系。日本《朝日新闻》称,新组织加强军事合作的倾向明显是为 抵消美在亚太的影响,将美排挤出中亚:中国在美导弹防御计划和台湾问题上避免同美 发生直接冲突,更多寻求通过多边组织牵制美国。部分舆论还认为,美以前并未注意“ 上海五国”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给美国敲了警钟,美国今后将考虑如何与该组 织打交道。但由于新组织并不具有军事战略性质,中、俄也不具备结盟抗美的条件和准 备,美将密切注视该组织的发展,不会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

  (三)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有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国城市来命名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是中国抓住历史机遇,积极促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并适时主导创建地区性国际机制的新举措(注:门洪华:《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页。)。不仅为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捍卫国家安全,改善中国西部地区的安全状况和地缘政治环境,扩大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战略活动空间提供了支持,同时还为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的安全、经贸和文化等合作提供了交流平台,意味着中国对周边国家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体现出中国开始承担起大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应付责任,发挥自己大国作用(注:叶自成:《中国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几点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所进行的具体实践,对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注:《人民日报》2001年6月16日。)。舆论认为,中国是推动“上海五国”机制出现重大转折的主要因素,反映出中国国际安全战略的调整动向。自江泽民主席在“上海五国”峰会上提出加强该机制合作的四点建议以来,中国努力将该机制发展成正式的地区合作组织。除了着眼确保该地区安全、寻求稳定石油资源、为西部开发改善环境外,中国有以下考虑:一是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对自身安全的危机感上升;二是中国安全观出现转变,认识到多边安全机制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三是逐步发现在多极化进程中需要地区组织的有力依托。《联合早报》称,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中国在区域合作问题上态度的调整,是中国参与和主导亚太区域一体化的开始。美《世界日报》和《联合报》称,由于顾及俄罗斯的反应,以前中国在中亚问题上低调行事;新组织成立后,中国可名正言顺地通过该组织发挥影响。新组织的作用和职能大多体现了中国的想法和需要,今后中国在发展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安全和经济合作方面会采取更大动作。

  (四)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前景。有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英《简氏防务周刊》称,新组织议事日程积极、务实,由于亚洲尚未出现其他类似机制,新组织对该地区一些国家极具吸引力;俄罗斯《劳动报》称,机制的扩大将进一步活跃成员国间的关系,为今后加强地区安全和经济合作创造了条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媒体称,确立的总理会晤机制将为各成员国开展经济和安全合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 也有部分西方舆论指出了上海合作组织今后将面临的机制性问题。《世界日报》和美国 之音称,随着该组织成员和职能的扩大,成员国之间利益差距将日益凸显,加之彼此意 识形态和经济实力各异,要进行密切合作存在较大难度,可能会影响该组织的有效性。 《金融时报》、法新社和BBC称,俄、中缺乏互信,在中亚地区互为经济竞争对手,俄 罗斯将阻挠中国在经济上涉足中亚,两国在对待塔利班问题上也存有分歧,上述因素日 趋突出,将对该组织的发展构成一定掣肘。《华尔街日报》和路透社称,中亚国家对中 国势力扩张心存戒备,上述国家对美经济援助和投资有较大依赖和兴趣,因此对中美争 执基本保持中立态度,中国要把中亚国家整合成稳定的安全伙伴并非易事,要主导中亚 事务尚面临障碍。日本《朝日新闻》称,如何对待巴基斯坦的加入是个棘手问题,以前 “上海五国”对巴加入持反对态度,但最近俄、哈出现不同声音,这有可能会引起内部 混乱。

  (五)上海合作组织的理论探索。目前,利用国际关系理论框架对上海合作组织进行分析的研究成果不多,已有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安全理论,二是机制理论。前者如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张文茹女士,通过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上海合作组织这一新型地区安全机制的研究,提出上海合作组织是“合作安全”模式的典范(注:张文茹:《上海合作组织:对全球化进程中地区安全机制的思考》,载《论文集》。);后者如中国人民大学耿海燕撰写的毕业论文《国际合作 理论评价:“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演变的启示》,利用国际合作理论的分析框架,对上 海合作组织发展过程进行了理论解释。

  四 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理论研究的期望

  理论是“组合事实的框架”,“认可和遴选事实的模式”,“加工知识原料的手段”;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抽象思维”,呈现出“选择、分类、排列、简化、推理、归纳、概括或综合的过程”(注:Charles McClelland,Theo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MacMillan Company,1956.)。长期以来,学术界在国际安全理论方面的探索存 在3点基本看法:一是从摩根索到罗伯特·杰维斯,从华尔兹到乔治·奎斯特,在国际 关系领域有着关于安全研究的理论分析传统;二是安全理论问题不会消失,其重要性将 与日俱增;三是从长远来看,安全政策必须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注:倪世雄等:《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6页。)。上海合作组织作为 冷战后立足于新安全观和多边安全合作基础之上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应该说包含着 颇具启发性的理论意义,蕴含着理论指导下的深刻实践,并可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的发展。但颇为遗憾的是,笔者在搜集上海合作组织研究成果和资料的过程中,一直未 发现这方面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提倡多边合作、政策协调和全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机制理论正在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中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一种应用性理论,其研究方法也更多地开始引入国际政治领域,并不断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国际机制理论现状呈现出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等研究方式的竞争和整合状态,几大派别纷纷从维护各自理论的价值核心出发,从有利于自身理论建构的角度,试图达到对国际 机制理论的完善和整合,使其在很多问题上的解释力存在很大差异。但其对上海合作组 织研究仍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对推动和深化研究者的思维具有重要的积 极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 个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因此, 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是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 学。而这对于思维的实际应用于经验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注:恩格斯:《自然辩 证法》,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2页。)所以,笔者期望在上海合作组 织研究中,能够引入适当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框架,从理论角度解释该组织得以建立的原 因,并利用理论一般具有的深刻、全面和严谨的特性,分析该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推 动或限制因素,从而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更为长远的战略视野,预测更多的方方 面面的矛盾冲突,并为防止和解决矛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办法。

作者:高飞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年10期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6国元首2001年6月15日宣布成立的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该组织成员国面积3018.9 3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的3/5;人口14.55亿,占世界的1/4。中国和俄罗斯是联合国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更使上海合作组织具有了与生俱来的影响力。

  上海合作组织由“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发展而来,其进程最早起始于1989年11月中国和原苏联关于裁减边境地区军事力量和保持边境安宁的谈判。10多年来,经历了中 苏谈判、中俄哈吉塔的五国两方谈判、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和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几 个主要阶段(注:按照时间跨度,大致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过程划分为1991~1995年 延续中苏边境谈判、1996~1997年建立军事互信关系、1998~2000年走向地区安全合作 、2000~2001年建立新型地区合作组织4个阶段。参见许涛、季志业主编《上海合作组 织——新安全观与新机制》,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这个过程一直以维护中亚安全 作为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以边界、边境地区谈判和联手打击“三股势力”为推动力, 并经历了九一一事件和美国军事力量直接进驻中亚等因素的影响,其所倡导的新型安全 观、国家关系和地区合作模式,成为冷战后新安全观理论和实践的典型代表之一,受到 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一 研究成果概况

  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两类。由于上海合作组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发展的渐进性,如果仅把该组织2001年6月正式成立以后的进程作为研究对象,那么无论是对把握它的性质、功能、影响因素,还是了解它不同发展阶 段的特点和背景,都是有局限性的。所以,“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以及中俄哈吉塔 乌之间的边界和边境地区谈判也成为学者们研究上海合作组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目前,国外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还没有出现专著,主要的研究成果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学术论文和相关专著,如季北慈《上海五国:抗拒美对亚洲的影响》(注:[美]季北慈(Bates Gill,Shanghai Five:An Attempt to Counter US Influence in Asia,Newsweek Korea,May 2001)系美国著名的新生代中国问题专家,著有大量涉及中国问题 的著作和论文。),弗瑞德里克·斯塔尔《美国、阿富汗和中亚》(注:[美]斯塔尔(Frederic Starr,The United States,Afghanistan and Central Asia,http://eurasia .nias.ku.dk/activities/publications/niasnytt/2002—2/untied)系美国霍普金斯大 学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胡曼·佩马尼《虎视中亚》(注:[美]胡曼·佩马尼著,王振 西主译:《虎视中亚》,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以及《构筑安全:原苏联欧亚国家 的亚地区合作》(注:Building Security in the new states of Eurasia:subregional cooperation in former Soviet space,Renata Dawn&Oleksandr Pavliuk ,Armonk New York:M.E.Sharpe,2000.),《中亚安全的国际新背景》(注:Central Asian Security:the new international context,Roy Allison & Lena Jonson,London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1.),哈萨克斯坦卡·托卡耶夫《中亚之鹰的外交战略》(注:[ 哈]卡·托卡耶夫著,塞力克·纳雷索夫译:《中亚之鹰的外交战略》,新华出版社200 2年中文版。)和《哈萨克斯坦:从中亚到世界》(注:[哈]卡·托卡耶夫著,塞力克· 纳雷索夫译:《哈萨克斯坦:从中亚到世界》,新华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瑞兹宛 ·赛伯《美国在中亚和高加索(1992~2003)》(注:Rizwan Zeb,USA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1992~2003),Regional Studies,2004,volume 1.),费欧那·希尔 《高加索和中亚》(注:Fiona Hill,The Caucasus and Central Asia,Brookings Policy Brief,May 2001.)。二是新闻媒体,如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 《时代》、《新闻周刊》,英国《金融时报》,日本《朝日新闻》、俄罗斯《独立报》 、《消息报》,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全景报》等。这些新闻媒体除对上海合作组 织的发展动态进行新闻报道外,还安排有关官员和专家学者发表谈话或撰写专栏文章, 有的新闻媒体还组织学者进行研讨,研究者多具有政府背景,其领域多集中在对上海合 作组织的动向、国际和地缘政治基础、内外利益关系、发展前景等进行政策性、时论性 分析,一般不作为规范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内容。三是国外一些基金会杂志、学术期刊的 研究,如美国《外交》、《国家利益》、《外交政策》、《华盛顿季刊》、《布鲁金斯 评论》和《兰德评论》,俄罗斯《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和《国际生活》,瑞典《中亚 与高加索研究》、伊朗《中亚与高加索评论杂志》以及土耳其《欧亚研究》等。

  国内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成果,较有影响的是许涛、季志业主编的《上海合作组织——新安全观与新机制》。该书以安全合作这一上海合作组织得以产生和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主线,梳理和分析了苏联解体后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通过历史的笔触和大量的新鲜资料,全面描述了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并从安全理论角度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新机制和新安全观,是关于上海合作组织的第一本专著。此外 ,在研究俄罗斯、中亚地区政治经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美俄大国关系以及国际机 制理论、合作论、非传统安全论等领域的专著和论文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对上 海合作组织的研究和评价,这类研究成果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专著包括郑羽、李建民主 编的《独联体十年》、孙壮志《中亚新格局与地区安全》、李大光《中国安全抉择—— 构筑21世纪的国家安全体系》等。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还包括大量的学术论文,主要 集中在《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现代国际关系》、《俄罗斯研究》、《国际问题观 察》、《国际展望》、《国际政治研究》和《战略与管理》等国际政治理论期刊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内外的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政策研究和政府部门,举办了多次有关上海合作组织及中亚安全形势的国际或国内学术交流研讨会,形成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的有益补充。例如,2001年4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在上海举行“上海五国与中亚安全与合作国际研讨会”;2003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举行“上海合作组织的定位及发展方向”专题研讨会;北京 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甘肃省国际友好联合会、中国社 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等曾多次联合举办中亚学术研讨会;2004年3月,俄罗 斯战略研究中心、哈萨克斯坦当代政治国际研究所和德国卢森堡基金会共同举办“中亚 安全与外部势力的利益”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等。

  二 对当前研究状况的评析

  (一)就总体状况而言,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国内外学者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表现在对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作用、发展过程和前景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对推动和制约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因素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概括,对上海合作组织产生后带来的对地缘政治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冲击和影响作了具体而细致的分析,对九一一事件、美伊战争等重大事件对上海合作组织造成的冲击和应对发展态势进行了及时和深入的研讨分析。但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缺乏学术专著;二是缺少理论研究,大量研究处于对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国际政治实践的观察、描述和判断等表象层面;三是研究角度相对单一,其中以安全领域的研究最为突出,缺少跨学科和跨领域研究;四是研究的客观性、学术性和政策性尚未得到有机融合,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具体实践部门和学术研究部门之间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割裂。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在于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时间较短,组织内设结构尚不健全,组织功能尚未得到全面和有效发挥,影响力相对有限。甚至有学者认为,在正式获得成员国立法部门的法律确认和成立专门常设机构并发挥应有功能之前,上海合作组织还不能称为典型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只能说是一种制度安排。而且,该组织仍处于发展变化过程当中,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和作用力难以预料,变数很多,“尘埃未定”,更多学者的态度是观察多于研究。而且,在大量活动处于幕后,资料并不对外公开的前提下,即便是有兴趣的探索者,也受到了资料匮乏的条件限制,只能通过有关声明、宣言和协定等公开文件来进行研究。

  (二)就研究内容而言,描述、阐释和评价构成了当前研究的主流。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和描述,从中探求上海合作组织建立的背景和原因,并尝试对其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二是对上海合作组织已产生的影响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在这方面,国际政治背景、地缘政治背景、大国战略以及成员国之间的博弈关系成为了重要切入点,涉及的领域也随之显得较为宽泛,除安全问题之外,大量涉足国际格局、国家战略、国家利益乃至经济、文化等方面。三是部分学者也开始探索现有国际关系理论可能对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发展和未来进行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尝试将上海合作组织纳入到国际机制论、合作论和新安全论等国际关系理论分析框架之下,寻求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这种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设性成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对国际关系理论自身梳理不够,缺乏对国际关系理论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之间的适用性这一前提条件进行考察,致使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落差,似乎表现出了理论运用上的混乱和层次不一,有的则表现出了简单化的“硬套”倾向。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适用领域、层次、范围和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之间的对接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简单化处理,二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外部环境、内部矛盾运动的因素和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较为复杂、多变,难以进行有效的理论抽象,容易造成同质变量在不同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下的混用和模棱两可。

  (三)就研究主体而言,主力军是带有政府决策支持背景的基金会和研究机构。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总统战 略研究所、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以及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所、霍普金斯大学中亚 高加索研究学院等。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这些部门具有决策支持的目标和 背景,与上海合作组织操作者有直接联系,获取资料相对便利。同时,一些高等院校、 新闻媒体中的国际政治问题专家也对上海合作组织问题十分关注,并从各自学术领域和 角度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宏观和战略角度审 视上海合作组织的定位,利用国际政治理论框架和方法对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进行 理论评估和预测分析,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的重要力量。此外,各种关于中亚政治、 经济和安全形势的学术或政策性研讨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上海合作组织,为该组织 的具体发展道路以及推动或限制其发展的各种复杂利益关系提供了大量有价值、有见地 的新鲜观点。

  三 主要研究领域和观点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上海合作组织是“欧亚大陆一个崭新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是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愿意同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组织进行开放性对话”,“成为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榜样”(注:《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集体会见记者》,载《人民日报》2001年6月16日。),“必将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注:《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采访》,2001年6月15日。)。有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解决边界问题为宗旨的原“上海五国”机制已发展成一个涵盖政治、安全、经济领域的真正的区域多边合作组织,具有开放性、非结盟性等特点(注:参见《顺应时代潮流,弘扬“上海精神”:上海合作组织文献选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同时,也有观点认为,上海合作组织已发展成为一个“军事政治集团”。例如,英《金融时报》和美《纽约时报》称,“上海五国”已由解决边界争端的机制发展成军事和政治集团,并带有一定结盟色彩(注:参见《书报简讯》2003年5月27日。)。有的媒体将上海合作组织称为“东方北约”(注:《“东方北约”及其在当前形势下的意义》,载[法]《欧洲日报》2001年6月19日。);还有媒体称“上海合作组织表明俄罗斯、中国和4个中亚国家团结一致反对美国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立场”,已成为“反导弹防御系统的堡垒”(注:[美]《华尔街时报》2001年6月15日。)。英国路透社发表评论认为,中俄以及中亚四国是为了“对付伊斯兰好战势力并促进邻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而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注:路透社上海2001年6月15日电。)。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成立后,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上海合作组织将推动地区和国际格局发生深刻演变。《世界日报》等国外媒体称,中国是政治和经济大国,俄是军事大国,新组织的出现将使整个国际战略格局出现调整。俄罗斯学者称,冷战后,中亚成为最能显现大国战略竞争和渗透的缓冲区之一,新组织的成立将使中亚地区力量对比出现变化,将对未来中亚安全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注:《书报简讯》2003年5月27日。)。俄塔斯社称,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进一步推动各国探索新型国家关系的合作模式,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值得世界其他国家借鉴。不少舆论 认为,新组织将进一步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成为两国抗衡美国的主要场所。 新加坡《海峡时报》、日本时事社、英国《金融时报》和《印度教徒报》称,中、俄将 一个较为松散的论坛转变成准协约组织,并将峰会议题由单纯的地区问题扩大至涉及其 核心利益的问题,利用该机制强化多极世界的理念。美联社称,尽管打击分离主义势力仍是新组织的核心宗旨,但六国元首一致同意增加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俄塔社和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乌兹别克斯坦的加入使该组织更加完整,将把以互相理解信任和伙伴关系为特征的“上海精神”扩大至中亚国家关系中,乌的加入也将使一些实际地区安全问题获得解决,从而构筑维护该地区安全的新框架。但也有部分新闻媒体指出了上海合作组织背后的大国关系。日本《朝日新闻》称,新组织加强军事合作的倾向明显是为 抵消美在亚太的影响,将美排挤出中亚:中国在美导弹防御计划和台湾问题上避免同美 发生直接冲突,更多寻求通过多边组织牵制美国。部分舆论还认为,美以前并未注意“ 上海五国”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给美国敲了警钟,美国今后将考虑如何与该组 织打交道。但由于新组织并不具有军事战略性质,中、俄也不具备结盟抗美的条件和准 备,美将密切注视该组织的发展,不会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

  (三)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有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国城市来命名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是中国抓住历史机遇,积极促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并适时主导创建地区性国际机制的新举措(注:门洪华:《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页。)。不仅为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捍卫国家安全,改善中国西部地区的安全状况和地缘政治环境,扩大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战略活动空间提供了支持,同时还为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的安全、经贸和文化等合作提供了交流平台,意味着中国对周边国家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体现出中国开始承担起大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应付责任,发挥自己大国作用(注:叶自成:《中国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几点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所进行的具体实践,对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注:《人民日报》2001年6月16日。)。舆论认为,中国是推动“上海五国”机制出现重大转折的主要因素,反映出中国国际安全战略的调整动向。自江泽民主席在“上海五国”峰会上提出加强该机制合作的四点建议以来,中国努力将该机制发展成正式的地区合作组织。除了着眼确保该地区安全、寻求稳定石油资源、为西部开发改善环境外,中国有以下考虑:一是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对自身安全的危机感上升;二是中国安全观出现转变,认识到多边安全机制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三是逐步发现在多极化进程中需要地区组织的有力依托。《联合早报》称,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中国在区域合作问题上态度的调整,是中国参与和主导亚太区域一体化的开始。美《世界日报》和《联合报》称,由于顾及俄罗斯的反应,以前中国在中亚问题上低调行事;新组织成立后,中国可名正言顺地通过该组织发挥影响。新组织的作用和职能大多体现了中国的想法和需要,今后中国在发展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安全和经济合作方面会采取更大动作。

  (四)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前景。有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英《简氏防务周刊》称,新组织议事日程积极、务实,由于亚洲尚未出现其他类似机制,新组织对该地区一些国家极具吸引力;俄罗斯《劳动报》称,机制的扩大将进一步活跃成员国间的关系,为今后加强地区安全和经济合作创造了条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媒体称,确立的总理会晤机制将为各成员国开展经济和安全合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 也有部分西方舆论指出了上海合作组织今后将面临的机制性问题。《世界日报》和美国 之音称,随着该组织成员和职能的扩大,成员国之间利益差距将日益凸显,加之彼此意 识形态和经济实力各异,要进行密切合作存在较大难度,可能会影响该组织的有效性。 《金融时报》、法新社和BBC称,俄、中缺乏互信,在中亚地区互为经济竞争对手,俄 罗斯将阻挠中国在经济上涉足中亚,两国在对待塔利班问题上也存有分歧,上述因素日 趋突出,将对该组织的发展构成一定掣肘。《华尔街日报》和路透社称,中亚国家对中 国势力扩张心存戒备,上述国家对美经济援助和投资有较大依赖和兴趣,因此对中美争 执基本保持中立态度,中国要把中亚国家整合成稳定的安全伙伴并非易事,要主导中亚 事务尚面临障碍。日本《朝日新闻》称,如何对待巴基斯坦的加入是个棘手问题,以前 “上海五国”对巴加入持反对态度,但最近俄、哈出现不同声音,这有可能会引起内部 混乱。

  (五)上海合作组织的理论探索。目前,利用国际关系理论框架对上海合作组织进行分析的研究成果不多,已有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安全理论,二是机制理论。前者如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张文茹女士,通过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上海合作组织这一新型地区安全机制的研究,提出上海合作组织是“合作安全”模式的典范(注:张文茹:《上海合作组织:对全球化进程中地区安全机制的思考》,载《论文集》。);后者如中国人民大学耿海燕撰写的毕业论文《国际合作 理论评价:“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演变的启示》,利用国际合作理论的分析框架,对上 海合作组织发展过程进行了理论解释。

  四 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理论研究的期望

  理论是“组合事实的框架”,“认可和遴选事实的模式”,“加工知识原料的手段”;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抽象思维”,呈现出“选择、分类、排列、简化、推理、归纳、概括或综合的过程”(注:Charles McClelland,Theo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MacMillan Company,1956.)。长期以来,学术界在国际安全理论方面的探索存 在3点基本看法:一是从摩根索到罗伯特·杰维斯,从华尔兹到乔治·奎斯特,在国际 关系领域有着关于安全研究的理论分析传统;二是安全理论问题不会消失,其重要性将 与日俱增;三是从长远来看,安全政策必须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注:倪世雄等:《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6页。)。上海合作组织作为 冷战后立足于新安全观和多边安全合作基础之上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应该说包含着 颇具启发性的理论意义,蕴含着理论指导下的深刻实践,并可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的发展。但颇为遗憾的是,笔者在搜集上海合作组织研究成果和资料的过程中,一直未 发现这方面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提倡多边合作、政策协调和全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机制理论正在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中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一种应用性理论,其研究方法也更多地开始引入国际政治领域,并不断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国际机制理论现状呈现出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等研究方式的竞争和整合状态,几大派别纷纷从维护各自理论的价值核心出发,从有利于自身理论建构的角度,试图达到对国际 机制理论的完善和整合,使其在很多问题上的解释力存在很大差异。但其对上海合作组 织研究仍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对推动和深化研究者的思维具有重要的积 极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 个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因此, 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是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 学。而这对于思维的实际应用于经验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注:恩格斯:《自然辩 证法》,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2页。)所以,笔者期望在上海合作组 织研究中,能够引入适当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框架,从理论角度解释该组织得以建立的原 因,并利用理论一般具有的深刻、全面和严谨的特性,分析该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推 动或限制因素,从而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更为长远的战略视野,预测更多的方方 面面的矛盾冲突,并为防止和解决矛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办法。


相关内容

  • 区域一体化文献综述
  • 区域经济学原理课程作业 学 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学 号: [1**********] 姓 名: 杨俊杰 任课老师: 李君副教授 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内研究综述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尤其 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学者对该选题进行了 ...

  • 综述写作要义
  • 综述是指对特定问题在一定时期内作综合叙述的一种文体。综述从内容和范围上分类,常见的有会议综述、科技综述、社会问题综述、学术研究综述、问题研讨综述、大型活动综述等。综述的特点就在于“综”和“述”上,“综”即纵横汇集、全面系统、广而有序地概括反映所述对象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不同方面或个例的研究情况 ...

  • 文献综述模板
  •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完成日期: 级 会计学院 会计 班级: 会计1205 娄杨 学号: 2120122592 2015年8月25日 2015 年 8 月 对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综述 摘要:当参与者的信息并非完全时,将出现委托代理问题.在委托代理问题相关研究中,通常假定委托人较代理人占有更多其 ...

  • 营销渠道理论综述
  • No. 21, 20 10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Industry .. 2010年第 21期 ss Tr a d e 营销渠道理论综述 王佳佳 (同济大学,上海201804) 摘 要:在总结国内外关于渠道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西方营销渠道理论研究的不足,以及对国内深入研究渠道 ...

  • 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 g &Techn ology(Social Sciences ) 2003年9月 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 樊富珉, 张 翔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北京 1000 ...

  • 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研究综述
  • 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研究综述 摘 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量显著增加,大学生为解决就业压力过大的严峻社会问题,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与个人追求,不断向自主创业领域寻求突破.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受到了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和 ...

  • 十八大以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综述_徐阳
  • ■ 现代管理科学 ■ 2017 年第 8 期 作为一门目的在于有效指导政府公共管理实践的学 科 , 行政管理学研究对于深入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 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十八大以来 , 中国行政管 理学界继续深入对重大理论创新和热点问题的研究 , 研究 领域持续拓展 , 研究成果不断丰富 ...

  • 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1500字)
  • 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和格式 一:引言 1.规划. ⑴突出重点,推动全局.有所为,有所不为.塑造地区和学校个性,体现深度和高度. ⑵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2.规范.其涵义是运用教育科研方法论开展教育科研,以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率和水平.教育科研的规范化按时间要求包括: ⑴前期研究规范化 ① ...

  • 战略管理前沿问题综述
  • <经济师>2008年第2期 ●博士硕士论坛 摘 要:文章从战略和战略管理的概念谈起, 然后将东西方思想相结合的战略思想.以人为本的差异化管理.追求共赢的战略联盟概念及规避风险的战略风险管理思想进行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战略哲学 差异管理 战略联盟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