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永靖县移民小学 崔对红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

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能力目标: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通过生活实例、实践、观察、分析,理解什

么是“循环”,进而理解什么是循环小数。

教法与学法: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

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

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循环小数”正是一个能

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

中,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注重师

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循环

1、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

师:你们最喜欢星期几?为什么?

生:星期六、星期天。

师:为什么?

生:星期六、星期天不用上课。

师:星期一、星期二、一直到星期日,一个挨一个按一

定的顺序出现,我们把它叫做“依次”,(教师板书:依次。)

一个星期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重复出现”,

(板书:重复出现)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完整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说说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依次不断的重

复出现的”的现象。

学生举例后教师小结:生活中象这种“ 依次不断重复

出现”的现象很多,我们把这种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现象,

(板书:循环)

2、认识生活中的循环小数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课

1、认识循环小数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出示32÷6和2.7÷11

两个除法算式请同学们分组计算。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除不尽。

师:除了除不尽外你们还发现什么没有?

生:商不断的重复出现。

师:为什么商会重复不断的出现呢?

生:因为它们的余数会重复出现,所以商也会重复出现。 师:32÷6的商怎么表示?

生:商用5.333……表示。

师:5.333……会一直重复出现什么?里面会有多少个3呢? “……”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商是从第几位开始重复出现的?(板书:从第一位开始)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表示出2.7÷11商。

师:0.24545……会一直重复出现什么?里面会有多少个45呢)那么这样的商怎么来表示呢?

2、小练习。 能说出省略号表示的意思吗?

2÷9=0.222…… 5÷12=0.4166……

9÷55=0.16363……

3、概括:像这些小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谁能说一说,循环小数都有哪些特征? (注意引导

学生概括意义时候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对照课本上的概念,你们概括的还有哪些地方不全面?概括出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4、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第28页。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①什么是循环小数?你觉得重点词语有哪些?

②什么是循环节?

③怎样简便写出循环小数?

④怎样读循环小数?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哪些不是?为什么?

8.252525 0.2020202…… 21.327327……

1.548845458…… 12.4916916…… 9.03 3.1415926…… 0.9999……

师: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为什么?

师:根据上面小数的特点,你能将这些小数进行分类吗?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师:像3.1415926…… 1.548845458…… 小数与循环小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尽管无限,但不满足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称他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又统称为无限小数。像9.03 8.252525 小数位数是有限的,我们称他是有限小数。

2、对于循环小数,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取它的近似值。像2.7÷11 = 0.24545……

(1)这道题的商保留两位小数,近似值( )

(2)商保留三位小数,近似值是( )。

(3)商保留四位小数,近似值是( )。

3、比一比:

(1)0.37676…… 与 0.376376……哪个更大?

(2)0.37676……与 0.376376……小数位数第10位各是几?第30位呢?第100位呢?

5、动脑筋:

循环小数0.48536536……的小数部分第60位上的数是几?第100位上的数呢?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第30页的第3题、第4题。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崔对红

(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学生架起知识迁移的桥梁 。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课开始,我用两道“找规律,再填空”的练习题,以及学生身边的循环现象为导入点,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从而说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循环”含义,从而为进一步探究“循环小数”的意义及写法架起桥梁 。

(二)关注学生发展——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学习不应是简单个体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主体对自己感兴趣的且是现实的生活性主题的探究与发展的过程。在新课中,我首先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计算大枣和核桃的单价,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中的问题,通过让学生笔算、计算器验证,不断地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等学习方式充分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

(三)关注学生实际应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内化

从认识的过程来说,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的事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巩固概念则是识记概念和保持概念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概念的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完新知后,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力求做到人人学有必须的数学,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第一题是基本题,是通过从数字乐园中,找循环小数。第二题综合题,通过根据实际情况,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最后一道是发展题,一方面让学生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永靖县移民小学 崔对红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

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能力目标: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通过生活实例、实践、观察、分析,理解什

么是“循环”,进而理解什么是循环小数。

教法与学法: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

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

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循环小数”正是一个能

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

中,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注重师

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循环

1、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

师:你们最喜欢星期几?为什么?

生:星期六、星期天。

师:为什么?

生:星期六、星期天不用上课。

师:星期一、星期二、一直到星期日,一个挨一个按一

定的顺序出现,我们把它叫做“依次”,(教师板书:依次。)

一个星期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重复出现”,

(板书:重复出现)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完整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说说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依次不断的重

复出现的”的现象。

学生举例后教师小结:生活中象这种“ 依次不断重复

出现”的现象很多,我们把这种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现象,

(板书:循环)

2、认识生活中的循环小数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课

1、认识循环小数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出示32÷6和2.7÷11

两个除法算式请同学们分组计算。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除不尽。

师:除了除不尽外你们还发现什么没有?

生:商不断的重复出现。

师:为什么商会重复不断的出现呢?

生:因为它们的余数会重复出现,所以商也会重复出现。 师:32÷6的商怎么表示?

生:商用5.333……表示。

师:5.333……会一直重复出现什么?里面会有多少个3呢? “……”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商是从第几位开始重复出现的?(板书:从第一位开始)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表示出2.7÷11商。

师:0.24545……会一直重复出现什么?里面会有多少个45呢)那么这样的商怎么来表示呢?

2、小练习。 能说出省略号表示的意思吗?

2÷9=0.222…… 5÷12=0.4166……

9÷55=0.16363……

3、概括:像这些小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谁能说一说,循环小数都有哪些特征? (注意引导

学生概括意义时候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对照课本上的概念,你们概括的还有哪些地方不全面?概括出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4、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第28页。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①什么是循环小数?你觉得重点词语有哪些?

②什么是循环节?

③怎样简便写出循环小数?

④怎样读循环小数?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哪些不是?为什么?

8.252525 0.2020202…… 21.327327……

1.548845458…… 12.4916916…… 9.03 3.1415926…… 0.9999……

师: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为什么?

师:根据上面小数的特点,你能将这些小数进行分类吗?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师:像3.1415926…… 1.548845458…… 小数与循环小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尽管无限,但不满足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称他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又统称为无限小数。像9.03 8.252525 小数位数是有限的,我们称他是有限小数。

2、对于循环小数,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取它的近似值。像2.7÷11 = 0.24545……

(1)这道题的商保留两位小数,近似值( )

(2)商保留三位小数,近似值是( )。

(3)商保留四位小数,近似值是( )。

3、比一比:

(1)0.37676…… 与 0.376376……哪个更大?

(2)0.37676……与 0.376376……小数位数第10位各是几?第30位呢?第100位呢?

5、动脑筋:

循环小数0.48536536……的小数部分第60位上的数是几?第100位上的数呢?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第30页的第3题、第4题。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崔对红

(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学生架起知识迁移的桥梁 。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课开始,我用两道“找规律,再填空”的练习题,以及学生身边的循环现象为导入点,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从而说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循环”含义,从而为进一步探究“循环小数”的意义及写法架起桥梁 。

(二)关注学生发展——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学习不应是简单个体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主体对自己感兴趣的且是现实的生活性主题的探究与发展的过程。在新课中,我首先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计算大枣和核桃的单价,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中的问题,通过让学生笔算、计算器验证,不断地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等学习方式充分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

(三)关注学生实际应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内化

从认识的过程来说,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的事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巩固概念则是识记概念和保持概念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概念的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完新知后,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力求做到人人学有必须的数学,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第一题是基本题,是通过从数字乐园中,找循环小数。第二题综合题,通过根据实际情况,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最后一道是发展题,一方面让学生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说课稿
  • 可能性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的内容. 一.说教材 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性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性的规律的数学分支.标准将"概 ...

  • 从小学到高中各科电子课本(人教版)
  • 人教版新教材各年级各学科电子课本 内含有现行和新课标的两种课本,附有新课程标准解读.教学设计.教师参考用书.课件以及图像影音资料. 小学数学电子课本(1-6年级)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全册...447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全册...3774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全册...3 ...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角的分类和画法
  •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角的分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两把折扇的实物素材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 ...

  • 2015年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解读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以下简称实验教材)经修订后形成的一套新教材.实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 ...

  • 小学一年级数学乐园教学设计2[人教版]
  • <数学乐园>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塑料碗筷每人一副. 弹珠每人10个.练习口算纸每人1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 目标确定 (1)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

  • 小学语文电子课本
  • 首页 小升初 课程信息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超常儿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数学网 互动:小升初论坛 竞赛考级 作文投稿 e度访谈 杯赛:华杯赛 迎春杯 学而思杯 走美杯 希望杯 重点中学: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实验中学 更多 新闻资讯 名校资讯 占坑 简历 专家 面试 ...

  • 590-福建教育音像出版社
  • 福 建 教 育 音 像 出 版 社 小学音像教材部分产品目录(代订单) 2011年3月 福建教育音像出版社部分小学音像教材内容简介 我社成立于1988年,建社20多年来立足福建.面向全国, 出版发行了一系列适于中小学幼儿园使用的质优价廉的音像教材,受到了各地师生们的欢迎.现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 ...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执教:岐岭中心小学 陈晓莹 教学内容:本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 七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第104页<沏茶问题>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 ...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教育技术 课改动态 科研论文 学科教学 教学管理 资源推荐 政策标准 实验教学 电化教育 远程教育 教材培训 校长培训 教师自考 语言文字 农村成教 职教招生 职教教研 电大教育 栏 目 树 形 导 航 没有公告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