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绿色优势做强做大绿色经济

  摘 要:绿色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闽北作为福建北部的一道绿色屏障,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环境优势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生态宜居、富民强市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城市,建设绿色新区,保护绿色生态,走出一条具有南平特色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道路。   关键词:绿色资源 绿色发展 绿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2)12-0010-02   一、闽北发展绿色经济的优势   1.生态优势——自然界赋予闽北人民的宝贵财富   闽北地处福建省北部、闽江之源,2011年被环境保护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1.4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是全国最高的地区之一,具有世界同纬度带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 原生性森林系统,以世界生物之窗闻名于世。2008年,建溪水域、富屯溪和闽江南平段水域功能达标率为100%。   2.资源优势——自然赋予闽北的发展优势   闽北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素有“绿色金库”之称,木材总蓄积量1.15亿立方米,占全省的30%,同时又是全国毛竹主要产区,全市活立木蓄积量1.34亿立方米。建瓯、顺昌、武夷山是“中国竹子之乡”,建瓯、建阳、政和是“中国锥栗之乡”,顺昌是“中国杉木之乡”。水力资源丰富。闽北境内溪河纵横,流域面积在4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条,人均拥有水资源8900平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3倍。   3.政策优势——闽北绿色发展的政策保障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11年3月,批复同意《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2011年3月,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武夷新区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项目布局、产业扶持、用地用电、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国家扶持老区、苏区发展人力度加大。南平有5个原中央苏区县和3 个革命老区县。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为南平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加快转变方式,争创新一轮竞争优势提供了空间。   二、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市上下要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是对发展路径进行新探索,本质上就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绿色是根本,发展是主题,特点是可持续,绿色与发展二者是相统一的。二要破除重生产、轻营销的旧观念。绿色发展必将对原有的价值体系,传统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冲击,要坚持创新引领,逐步构建新的发展体系和柜架。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三要破除“资源无限”的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统一控制,合理开发,坚决制止掠夺式开发资源的方式,加快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四是引入绿色GDP的理念。建立发展风险控制体系,将环境与资源代价核算因子纳入现有的GDP核算体系,形成“绿色GDP”的核算体系,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2.构建有利于发展生态优势的产业结构,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以新兴工业的涵绿。首先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技术装备更新、工业优化和新产品开发,着力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按照绿色发展的导向,打造食品加工、林产加工、旅游3个千亿产业集群和酿造、肉鸡、电线电缆、铝加工等百亿产业链,其次,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闽北作为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是发展生态主导型生物工程,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的首选之地,重点发展生物工程,光电、软件创意、新材料、新能源等无污染绿色新兴产业。再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依托南平优质的绿色食品资源,支持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做大做强,力争到2016年实现绿色食品千亿元产业的目标。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生态农业增绿。大力发展笋竹业,茶业、畜禽、无公害蔬菜、名特优水果等高效、绿色产业。在保护好闽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和非木质利用产业。鼓励农民充分利用生态公益林林地资源,进行立体种养开发,在林下套种珍贵树、中药材、食用菌和在林相好的区域进行适度生态养殖等,让农业生产为闽北增添更多的绿色。三是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业,用生态旅游养绿。充分发挥武夷山“双世遗”优势,加快引进一批大型旅游综合体和养生度假康复医疗等项目。要加大景区保护、整合资源、完善服务体系、构建大武夷旅游格局、打造大武夷旅游经济圈。以武夷新区为集散中心,武夷新区除了有绿色生态优势外,还有秀美的风光、浓厚的文化底蕴,著名理学家朱熹在这里“琴书五十载”此外,还有古老的闽越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的茶文化。依托原生性森林系统,选择一批资源特色明显、开发潜力大的区域,打造亲近自然、拥抱健康、体验曼妙的“天然氧吧”等休闲场所,发展“森林人家”生态休闲旅游。推动全市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真正实现旅游养绿。   3.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生态产业链   要提升生产理念,增长产业链条,拓宽产业面,在资源循环利用中做到物尽其用,吃光榨尽,建立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高效利用。圣农发展之路就是循环经济正被越来越多闽北企业接受的最好例证。在圣农集团,从鸡毛到鸡粪鸡肠都是宝,把鸡身上能开发的东西全部开发出来,实现企业无废弃物,既保护了生态,又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要加快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及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链接技术等,提高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力,为绿色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态功能作用。   一是保护森林资源、完善生态系统。以生态保护和提高林分质量为主,大力封山育林,调整针阔结构,诱导混交林的形成,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实施果材林富民工程,积极发展工业原料林;适度发展种苗花卉业;适度开发林下资源,积极培育食用菌、中药材人工栽培、野生动物驯养等林业特色产业。二是 加强江河流域中上游生态林建设技术研究和推广。重点解决流域中上游生态林建设技术问题和水土流失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技术研究与推广,提高防御特大洪灾能力。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研究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提高与结构调整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次生天然阔叶林、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

  摘 要:绿色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闽北作为福建北部的一道绿色屏障,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环境优势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生态宜居、富民强市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城市,建设绿色新区,保护绿色生态,走出一条具有南平特色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道路。   关键词:绿色资源 绿色发展 绿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2)12-0010-02   一、闽北发展绿色经济的优势   1.生态优势——自然界赋予闽北人民的宝贵财富   闽北地处福建省北部、闽江之源,2011年被环境保护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1.4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是全国最高的地区之一,具有世界同纬度带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 原生性森林系统,以世界生物之窗闻名于世。2008年,建溪水域、富屯溪和闽江南平段水域功能达标率为100%。   2.资源优势——自然赋予闽北的发展优势   闽北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素有“绿色金库”之称,木材总蓄积量1.15亿立方米,占全省的30%,同时又是全国毛竹主要产区,全市活立木蓄积量1.34亿立方米。建瓯、顺昌、武夷山是“中国竹子之乡”,建瓯、建阳、政和是“中国锥栗之乡”,顺昌是“中国杉木之乡”。水力资源丰富。闽北境内溪河纵横,流域面积在4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条,人均拥有水资源8900平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3倍。   3.政策优势——闽北绿色发展的政策保障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11年3月,批复同意《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2011年3月,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武夷新区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项目布局、产业扶持、用地用电、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国家扶持老区、苏区发展人力度加大。南平有5个原中央苏区县和3 个革命老区县。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为南平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加快转变方式,争创新一轮竞争优势提供了空间。   二、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市上下要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是对发展路径进行新探索,本质上就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绿色是根本,发展是主题,特点是可持续,绿色与发展二者是相统一的。二要破除重生产、轻营销的旧观念。绿色发展必将对原有的价值体系,传统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冲击,要坚持创新引领,逐步构建新的发展体系和柜架。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三要破除“资源无限”的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统一控制,合理开发,坚决制止掠夺式开发资源的方式,加快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四是引入绿色GDP的理念。建立发展风险控制体系,将环境与资源代价核算因子纳入现有的GDP核算体系,形成“绿色GDP”的核算体系,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2.构建有利于发展生态优势的产业结构,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以新兴工业的涵绿。首先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技术装备更新、工业优化和新产品开发,着力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按照绿色发展的导向,打造食品加工、林产加工、旅游3个千亿产业集群和酿造、肉鸡、电线电缆、铝加工等百亿产业链,其次,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闽北作为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是发展生态主导型生物工程,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的首选之地,重点发展生物工程,光电、软件创意、新材料、新能源等无污染绿色新兴产业。再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依托南平优质的绿色食品资源,支持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做大做强,力争到2016年实现绿色食品千亿元产业的目标。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生态农业增绿。大力发展笋竹业,茶业、畜禽、无公害蔬菜、名特优水果等高效、绿色产业。在保护好闽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和非木质利用产业。鼓励农民充分利用生态公益林林地资源,进行立体种养开发,在林下套种珍贵树、中药材、食用菌和在林相好的区域进行适度生态养殖等,让农业生产为闽北增添更多的绿色。三是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业,用生态旅游养绿。充分发挥武夷山“双世遗”优势,加快引进一批大型旅游综合体和养生度假康复医疗等项目。要加大景区保护、整合资源、完善服务体系、构建大武夷旅游格局、打造大武夷旅游经济圈。以武夷新区为集散中心,武夷新区除了有绿色生态优势外,还有秀美的风光、浓厚的文化底蕴,著名理学家朱熹在这里“琴书五十载”此外,还有古老的闽越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的茶文化。依托原生性森林系统,选择一批资源特色明显、开发潜力大的区域,打造亲近自然、拥抱健康、体验曼妙的“天然氧吧”等休闲场所,发展“森林人家”生态休闲旅游。推动全市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真正实现旅游养绿。   3.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生态产业链   要提升生产理念,增长产业链条,拓宽产业面,在资源循环利用中做到物尽其用,吃光榨尽,建立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高效利用。圣农发展之路就是循环经济正被越来越多闽北企业接受的最好例证。在圣农集团,从鸡毛到鸡粪鸡肠都是宝,把鸡身上能开发的东西全部开发出来,实现企业无废弃物,既保护了生态,又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要加快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及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链接技术等,提高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力,为绿色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态功能作用。   一是保护森林资源、完善生态系统。以生态保护和提高林分质量为主,大力封山育林,调整针阔结构,诱导混交林的形成,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实施果材林富民工程,积极发展工业原料林;适度发展种苗花卉业;适度开发林下资源,积极培育食用菌、中药材人工栽培、野生动物驯养等林业特色产业。二是 加强江河流域中上游生态林建设技术研究和推广。重点解决流域中上游生态林建设技术问题和水土流失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技术研究与推广,提高防御特大洪灾能力。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研究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提高与结构调整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次生天然阔叶林、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


相关内容

  • 绿色营销案例
  • 绿色营销案例: 长白山农业区域的绿色营销 一.长白山区农产品绿色营销的环境条件 农产品实现绿色营销.生态营销首先应具备绿色产品的生长环境.生产条件.生产技术,从而确定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生产基地.相对于全国其他发达省来说,吉林省具有开发绿色农业产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农业资源.产 ...

  • 发展绿色经济doc
  • 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城市 --对忠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初探 忠县拔山镇人民政府 何 叶 摘要:世界经济正逐步迈向绿色化进程 ,绿色产业标识新的经济增长点,绿色产品象征市场的新宠 ,绿色消费诠释世纪的生活理念,绿色企业代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导模式.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形势,重庆的发展必须从可持 ...

  • 东北绿色先进智能制造集群项目可行性报告
  • 第一部分 综述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重任,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不仅决定了其它产业竞争力 ...

  • 会展场馆绿色经营与管理的对策研究
  • 报名序号: 27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专 业: 会展管理专业 地 市: 石家庄 工作单位: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论文题目: 我国会展场馆绿色 经营与管理的对策研究 作 者: 马亨泰 指导教师: 刘颖 完成日期: 2015 年 8 月 12 日 目录 摘 要················ ...

  • 物流论文成都地区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与对策
  • 成都地区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与对策 成都地区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与对策 一.成都地区物流现状 成都位于川西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孕育了发达的陆路.空路交通网,由于当地物流行业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有规模的.规范的物流市场.企业各自为政的现状造成了物流企业盲目扩张,极大的浪费了资源,廉价的一 ...

  • 马霖汽车营销毕业论文
  • 毕 业 论 文题目:新世纪营销主旋律--营销创新所在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吉林大学 汽车营销 马霖 许允2012年9月10日汽车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目录 摘 要 ............................................................... ...

  • 抓住机遇发挥优势
  • 抓住机遇 发挥优势 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 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粤北韶关市西部南岭山脉南麓,县内山清水秀, 生态环境优越,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充分发挥山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加快山区经济发展,2002年,我县认真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 利用优势发展绿色可循环经济
  • 作为辽宁省政协港澳委员,冼纬中委员非常关心辽宁的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冼纬中委员表示,一年多以来,辽宁省政府在整治辽河流域方面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通过关停整治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生态治理工程等三大攻坚战,全省关停417家造纸企业,彻底关闭269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造纸企业,建成99座污水处理 ...

  • 川陕革命老区后发的资源优势与潜力
  • 摘 要:川陕革命老区作为典型的后发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快,但发展的潜力与优势明显.从资源环境上看,川陕革命老区是国家未来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接续区,是国家极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富集区,是联结南北旅游资源的景观走廊,具备成为国家未来低碳经济示范区的优势条件. 关键词:川陕革命老区:资源:优势:潜力 中图分类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