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坠龙事件" 神秘生物有鳞长角

在中国,龙是一种未知的生物,也一直是传说中的生物,从来没有人见过。不过,松花江曾经传出“坠龙事件”,村民在沙滩上发现一个黑色巨型动物,算起来有10几公尺长,颈比身子细,头略呈方形,前额长了扁铲状的角,脸形和画作中的龙差不多,还有4个爪子。

这段往事被刊登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1989年12月《中外书摘》第3卷第4期的《人间奇事》专栏里,题目为《我所看到的黑龙》,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对山奶牛场退休干部任先生口述,杜尔伯特博物馆任先生整理。

文章描述,事发于1944年8月,27岁的任先生与父亲去捕鱼,一早他们的船只到了牡丹江(松花江某段的旧称)南岸(当时这里归肇源县管辖),忽然发现陈家围子村后方聚集了许多人。船靠岸后,他们向一位民众打听,民众小声地说“黑龙江里的黑龙落到沙滩上了”。

一到这消息,任先生与父亲觉得兴奋又紧张,跑着到人群围观处,发现一个黑色的巨型动物卧在沙滩上,身长大约10几公尺,颈比身子细,头像刚出生的小牛脑袋那么大,略呈方形,上宽下窄,没有杈角,前额上长了一个扁铲形状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约10公分。

另外,它的脸形和画作中的龙差不多,长着7、8根长须子,又粗又硬,嘴形又扁又宽,有30多公分长。而4个爪子深深插入沙子里,小腿比年轻人的胳臂还粗,后腿以后的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细,但很长,有8、9公尺。它全身是鳞,脊背的鳞是铁青色,肚皮和爪上的鳞是粉白色。

1934年,辽宁省营口市也曾经发生“坠龙”事件。

营口老人接受访问,讲述当时看到龙骨的场景。

文章指出,陈家围子只有20几户人家,总共60多人,但在场却有300多人,原来附近的好几个村的人全来了。陈家围子代理村长不许大家叫这个动物为“龙”,只能称“水虫”;他说,水虫是前一天晚上出现的,他组织村民搭起棚子,挑水往水虫身上浇。

看了2个多小时,任先生与父亲恋恋不舍地上了船。在船上,他们与其他渔民还议论不停,有人认为这个动物一定是黑龙江里的黑龙,“你没看它通身都是黑色的吗?”

当天下午下起了大雨,到夜晚变成了暴雨。第二天一早,任殿元一行人再搭船直奔陈家围子村,但“黑龙”已不见踪迹,只剩一条深沟,沙子里还留有浓烈的腥味。据当地人指出,“水虫”是半夜走的,怎么走的,会不会像飞机那样行进一段距离后鳞甲张开、腾空飞起来了呢?飞又是飞到哪去了,谁也不知道。

任先生说,再后来与父亲到陈家围子村捕鱼时,听当地人悄悄地讲,日本人封锁这消息,不准大家到处乱讲。

据悉,任先生于1994年3月初辞世,而《中外书摘》刊登文章的同时,还发表了任青春写给编辑部的一封信。任青春说,他很早就听过父亲讲述这件事,一开始也怀疑真实性,后来去肇源县出差,住在一家旅社内,同屋的一位老人和他闲聊时谈及此事,经过和父亲讲的完全一样。

为了考证真实性,以《上海滩》杂志社编辑马先生为代表的一些人,在1992年委托任青春给任先生看了许多种类的恐龙、鳄鱼的图片,结果任先生对异齿龙的图片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他认为如果把这个动物背上的帆状物去掉,有几分像自己见到的“黑龙”。

马先生1994年亲自到肇源县调查,找到一位目击过“掉龙”事件的妇人,但她所说的事件与任先生所说之事的时间、地点不同。在被访问的数十人中,有不少老人证实松花江南岸确实发生过“掉龙”事件,而且确实发生在伪满时期,也确有代理村长这个人。

马先生是古籍、古生物爱好者,为了研究龙,10几年间查阅了大量资料,做了大量的调查。他认为,龙是一种曾经存在过、被人们神化了的珍稀动物。

在许多小说杂记、诗词曲赋中,龙的形象无所不在,但人们主观地认定龙是一个神话,就不会认真看待这些文字。然而,人们信赖的史书《左传》曾提到舜帝赐为自己养龙的人姓董,名为豢龙氏,意思是养龙的人,而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记载夏代有专门养龙的人,名为御龙氏。

在中国,龙是一种未知的生物,也一直是传说中的生物,从来没有人见过。不过,松花江曾经传出“坠龙事件”,村民在沙滩上发现一个黑色巨型动物,算起来有10几公尺长,颈比身子细,头略呈方形,前额长了扁铲状的角,脸形和画作中的龙差不多,还有4个爪子。

这段往事被刊登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1989年12月《中外书摘》第3卷第4期的《人间奇事》专栏里,题目为《我所看到的黑龙》,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对山奶牛场退休干部任先生口述,杜尔伯特博物馆任先生整理。

文章描述,事发于1944年8月,27岁的任先生与父亲去捕鱼,一早他们的船只到了牡丹江(松花江某段的旧称)南岸(当时这里归肇源县管辖),忽然发现陈家围子村后方聚集了许多人。船靠岸后,他们向一位民众打听,民众小声地说“黑龙江里的黑龙落到沙滩上了”。

一到这消息,任先生与父亲觉得兴奋又紧张,跑着到人群围观处,发现一个黑色的巨型动物卧在沙滩上,身长大约10几公尺,颈比身子细,头像刚出生的小牛脑袋那么大,略呈方形,上宽下窄,没有杈角,前额上长了一个扁铲形状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约10公分。

另外,它的脸形和画作中的龙差不多,长着7、8根长须子,又粗又硬,嘴形又扁又宽,有30多公分长。而4个爪子深深插入沙子里,小腿比年轻人的胳臂还粗,后腿以后的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细,但很长,有8、9公尺。它全身是鳞,脊背的鳞是铁青色,肚皮和爪上的鳞是粉白色。

1934年,辽宁省营口市也曾经发生“坠龙”事件。

营口老人接受访问,讲述当时看到龙骨的场景。

文章指出,陈家围子只有20几户人家,总共60多人,但在场却有300多人,原来附近的好几个村的人全来了。陈家围子代理村长不许大家叫这个动物为“龙”,只能称“水虫”;他说,水虫是前一天晚上出现的,他组织村民搭起棚子,挑水往水虫身上浇。

看了2个多小时,任先生与父亲恋恋不舍地上了船。在船上,他们与其他渔民还议论不停,有人认为这个动物一定是黑龙江里的黑龙,“你没看它通身都是黑色的吗?”

当天下午下起了大雨,到夜晚变成了暴雨。第二天一早,任殿元一行人再搭船直奔陈家围子村,但“黑龙”已不见踪迹,只剩一条深沟,沙子里还留有浓烈的腥味。据当地人指出,“水虫”是半夜走的,怎么走的,会不会像飞机那样行进一段距离后鳞甲张开、腾空飞起来了呢?飞又是飞到哪去了,谁也不知道。

任先生说,再后来与父亲到陈家围子村捕鱼时,听当地人悄悄地讲,日本人封锁这消息,不准大家到处乱讲。

据悉,任先生于1994年3月初辞世,而《中外书摘》刊登文章的同时,还发表了任青春写给编辑部的一封信。任青春说,他很早就听过父亲讲述这件事,一开始也怀疑真实性,后来去肇源县出差,住在一家旅社内,同屋的一位老人和他闲聊时谈及此事,经过和父亲讲的完全一样。

为了考证真实性,以《上海滩》杂志社编辑马先生为代表的一些人,在1992年委托任青春给任先生看了许多种类的恐龙、鳄鱼的图片,结果任先生对异齿龙的图片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他认为如果把这个动物背上的帆状物去掉,有几分像自己见到的“黑龙”。

马先生1994年亲自到肇源县调查,找到一位目击过“掉龙”事件的妇人,但她所说的事件与任先生所说之事的时间、地点不同。在被访问的数十人中,有不少老人证实松花江南岸确实发生过“掉龙”事件,而且确实发生在伪满时期,也确有代理村长这个人。

马先生是古籍、古生物爱好者,为了研究龙,10几年间查阅了大量资料,做了大量的调查。他认为,龙是一种曾经存在过、被人们神化了的珍稀动物。

在许多小说杂记、诗词曲赋中,龙的形象无所不在,但人们主观地认定龙是一个神话,就不会认真看待这些文字。然而,人们信赖的史书《左传》曾提到舜帝赐为自己养龙的人姓董,名为豢龙氏,意思是养龙的人,而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记载夏代有专门养龙的人,名为御龙氏。


相关内容

  • 中国近代奇异事件
  • 云南:高黎贡山原始森林有个"迷人胡",人在岸边大声讲话就会下雨,声音越大,雨下得越大 1324年:福建记录活最长寿的人陈俊,生于881年死于1324年,享年443岁 1626年:北京城被不明原因的大爆炸夷为平地,死伤不计其数,数百年来一直没解开谜团 1782年:河北省南皮县一船夫 ...

  • [中国旅游]贵州省旅游景点大全
  • 贵州省属于云贵高原的一部分,是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贵州省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奇特多彩,就是一个天然公园.贵州全省总面积17.6万平方公里,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 ...

  • 长白山导游词
  • 长白山在吉林省东南部,一部分在朝鲜境内.山的最高峰海拔2749米.长白山山高地寒,山上终年积雪,草木不生,望之借白,故名长白山. 巍巍长白山,不仅以其雄伟壮观的景色闻名中外,更由于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一望无际的林海以及栖息其间的珍禽异兽,使它于1980年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从长白山山麓 ...

  • 吉林市长白山三日游导游词
  • 吉林市长白山三日游导游词 长白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参加本次的长白之旅.本次的长白之旅共计三天的行程,全程由我负责担任导游.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大家可以叫我小*,也可以称呼我*导,您觉得哪个顺耳就叫哪个,总之大家随意啦.希望大家在这三天里能够积极地跟我配合,愿咱们一起共渡一个美好而又 ...

  • 海南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 六枝特区政府督查室 牟素贞 黎族歌舞表演 鹿回头公园 黎族集体婚礼 2005年11月,特区组织部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副科级干部培训班,从政治思想.政策法规.经济建设.领导管理.开拓视野等方面组织理论授课,同时,为使参加培训的学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特区提出的"农业稳 ...

  • 长白山天池
  • 长白山天池 中国最深的湖泊--长白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是松花江之源.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高,水面海拔达2150米,所以被称为"天池".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 ...

  • 环保知识竞赛题以及答案
  • 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D ) A地球日 B节水日 C爱鸟日 D世界环境日 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所后,逐步形成PH A盐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氟烃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 ...

  • 松花江上的紧急打捞
  • 7 2 月 B日.松花江吉林市区段出现大量蓝色桶.摄影, 王秀琴 松花江上的紧急打捞 与其说 ,这场松 花江保卫 战是 为了避免可能造成的水质污染 ,不如说 ,是 为了安抚 松花江流域公众对 " 化工"的恐惧 交 l 到这 个 战场 . 工 .7 2 月 8日,他起床的时候 ,正 ...

  • 中国环境风险预警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卷 第1期2009年10月环 境 监 控 与 预 警 Envir on mentalMonit oring and Forewarning Vol . 1, No . 1Oct ober 2009 ・环境预警・ 中国环境风险预警现状及发展趋势 毕 军, 曲常胜, 黄 蕾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