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困生转化"三部曲"

  【摘要】本文论述了农村留守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确定小目标;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我要成功”的动机。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学困生转化 三部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46-02   在我国教育界,学困生通常是指要达到课程标准还存在一定困难,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不求上进,经常违纪的学生。在农村,由于父母都外出打工,没有时间和能力关注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这些留守的孩子成为学困生的概率要比普通的孩子大得多。现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学困生数量比较多,关注他们的学业情况与身心成长,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与品德素质,是农村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在工作中,我接触了不少学困生,我发现,年级越高,学困生越多,如何在学困生出现的早期把他们转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在转化学困生方面,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工作体会,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我的做法是施行“三部曲”。   一、确定小目标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能力。但是这并不是全部,当一个人有能力没目标,不知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结果肯定会一事无成,所以确定目标很重要。我经常给学困生讲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夺冠的故事:“山田本一夺得了马拉松比赛的世界冠军,不是因为他有多么过人的本领,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我成功是因为我会确定目标,我的目标不是最后的终点站,而是比赛路上的小标志――有时是一栋漂亮的房子,有时是一家商店,有时可能是路上见到的印象深刻的酒吧……小目标定好之后,我就把它记牢,比赛一开始,我奋力冲向第一个目标,完成目标任务!轮到第二个、第三个……长长的路程就这样轻松地跑完了。山田本一的话让你我想到了什么呢?人生需要不断地确定目标,并且为之一直努力,那么你的大目标就一定会实现!”讲这个例子,旨在让学困生对当前自己有没有确定目标进行反思,促使他们树立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一点,无论是对其当前的学业,还是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改变学困生在学校里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状态,我告诉他们:“把我们的学习目标化整为零,把三年后要考重点高中的大目标转换成小目标,比如每天完成作业、背诵十个英语单词,每次月考考到自己预定的分数目标等,用一个个小的胜利赢得学业的大胜利。”他们取得小小的进步,我都及时给予肯定。半个学期下来,班上几名学困生学习成绩进步明显,每一个单科成绩都有进步,有的学生六科主科总分甚至提高了200多分,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班级整体成绩也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二、创造成功的机会   我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留守学生参加各项活动,获得“成功”。2012年入学的韦晓琼(化名)同学很孤僻,对老师怀有厌烦和轻视的心理,跟同学也合不来,她总觉得有事告诉老师也没用,更不会主动找同学帮忙,只是闷在自己的世界里,谁也不理。她以前的班主任告诉我,这名女生问题很多,这跟她的身世有关――原来她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广东打工,带着她的姐姐和弟弟在外面读书,她从小生长在舅舅家里。她平时缺少父母的关爱,又极想引起父母的关注。她进入青春期后,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通过封闭自己来表达她心里的不满。当时她对父母、前任班主任的教育和帮助毫不领情,对学习一度失去兴趣,成绩一落千丈,成为了一名留守儿童学困生。我了解她的情况后,耐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每周安排一节自习课的时间跟她聊一聊生活和学习,让她了解自己的心理成长规律,教她换位思考,理解父母。我告诉她在青春期出现心理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推荐她阅读《青春期女孩的生理心理全解读》《写给青春期女孩的书》等图书,让她在学习中成长。同时,我与多位科任老师沟通合作,经过一年多的帮扶教育,她走过了这一段逆反期,学会理解父母,自律能力增强,对自己的情绪能有效控制了,成绩稳步上升。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2013年我校举办“美丽横县・美丽乡村・美丽校园”演讲比赛,同学们推荐她作为参赛的备选人员,为了她的成长,我选择让她作为选手参赛。我和她一起准备演讲稿,陪她一起朗读稿子,表扬和鼓励她的进步。最终她也不负众望,勇夺一等奖,为班级注入一股向前冲的正能量。为此,我在班上大力表扬她,她第一次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动力。第二件事是在2013年秋季学期元旦晚会前,班里因为要准备文艺晚会的小节目,是一个情景剧,我悄悄地通过她的小学教师了解到她以前是班里的文艺骨干,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佯装不知这一点。我在班级里公开“招聘”演员,她和许多同学一起过来报名,但是她最终没有选角色,而是悄悄地告诉我,她要当“导演”。从人员选择、内容编排、出场顺序到每天排练时间的控制,都是她安排,我则在她背后观察与支持她。最终节目在学校文艺晚会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她也成了节目里没有露脸的幕后“明星”。成功的喜悦让她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同学们关注的目光让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她不再像以前一样带着厌烦、戒备心理去跟别人相处。当父母把她接到广东去过节时,她还特地打电话告诉我,说很想念家里的舅舅、舅妈、老师和同学,很快就会回来。成长起来的她,如今成为一名成绩稳定、有文艺特长的优秀生了。   三、激发“我要成功”的动机   “我要成功”是更高层次的追求,是学生在老师的臂弯里探出头来自己的尝试。在这十几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最得意的学生不是成绩最好、表现最突出的,而是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W生。我班有一名男生,一直都酷爱打篮球,球技也不错,我在他七年级时就想推荐他到学校篮球队去,但是他一直犹豫不决,可能是因为家庭的原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是农村低保户,母亲是一位智障人士),他比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按同学们的话说是“木头人”。我看到这种情况,没有直接找他谈话,而是利用学校开运动会的机会,发动学生“鼓动”他报名,创造机会让他发挥特长,他也很有实力,没让大家失望,成功拿下三个第一名(有一项是团体4×100米),这很大地提高了他的自信心,跟同学们相处时变得自信大方,也有了一些共同的话题,不再那么自卑了。后来学校又举办了班际篮球赛,我私下找他谈话,肯定他的能力,要求他主动报名,而不是由班主任指定人选。在比赛中,他是“三分远投”“擦板球”“带球过人”样样出色,为班级赢得了比赛,成为班里的篮球明星。连续一年多的时间,我和其他科任老师暗中帮助,让他不断取得成功。他在学习和体育训练中的态度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看到他意气风发、自信的脸,我知道,教育成功了。记得有人说过:“学生不仅是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来感知世界的。”当学生带着高涨的热情主动学习、参与各项活动时,他会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发现的喜悦与创造的快乐,所以,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的主动成长创造条件。   总的来说,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们要有爱心、耐心,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理解、爱护留守儿童学困生,察觉出他们在言语、非言语特征方面的变化,关心他们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内心困惑等感受,并表达出真诚的理解。另外,要对心理辅导工作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不急躁,不急于求成,正确地处理他们出现的问题,不轻易放弃。教师只要真心地对待他们,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尊重,最后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责编 秦越霞)

  【摘要】本文论述了农村留守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确定小目标;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我要成功”的动机。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学困生转化 三部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46-02   在我国教育界,学困生通常是指要达到课程标准还存在一定困难,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不求上进,经常违纪的学生。在农村,由于父母都外出打工,没有时间和能力关注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这些留守的孩子成为学困生的概率要比普通的孩子大得多。现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学困生数量比较多,关注他们的学业情况与身心成长,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与品德素质,是农村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在工作中,我接触了不少学困生,我发现,年级越高,学困生越多,如何在学困生出现的早期把他们转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在转化学困生方面,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工作体会,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我的做法是施行“三部曲”。   一、确定小目标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能力。但是这并不是全部,当一个人有能力没目标,不知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结果肯定会一事无成,所以确定目标很重要。我经常给学困生讲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夺冠的故事:“山田本一夺得了马拉松比赛的世界冠军,不是因为他有多么过人的本领,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我成功是因为我会确定目标,我的目标不是最后的终点站,而是比赛路上的小标志――有时是一栋漂亮的房子,有时是一家商店,有时可能是路上见到的印象深刻的酒吧……小目标定好之后,我就把它记牢,比赛一开始,我奋力冲向第一个目标,完成目标任务!轮到第二个、第三个……长长的路程就这样轻松地跑完了。山田本一的话让你我想到了什么呢?人生需要不断地确定目标,并且为之一直努力,那么你的大目标就一定会实现!”讲这个例子,旨在让学困生对当前自己有没有确定目标进行反思,促使他们树立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一点,无论是对其当前的学业,还是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改变学困生在学校里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状态,我告诉他们:“把我们的学习目标化整为零,把三年后要考重点高中的大目标转换成小目标,比如每天完成作业、背诵十个英语单词,每次月考考到自己预定的分数目标等,用一个个小的胜利赢得学业的大胜利。”他们取得小小的进步,我都及时给予肯定。半个学期下来,班上几名学困生学习成绩进步明显,每一个单科成绩都有进步,有的学生六科主科总分甚至提高了200多分,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班级整体成绩也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二、创造成功的机会   我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留守学生参加各项活动,获得“成功”。2012年入学的韦晓琼(化名)同学很孤僻,对老师怀有厌烦和轻视的心理,跟同学也合不来,她总觉得有事告诉老师也没用,更不会主动找同学帮忙,只是闷在自己的世界里,谁也不理。她以前的班主任告诉我,这名女生问题很多,这跟她的身世有关――原来她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广东打工,带着她的姐姐和弟弟在外面读书,她从小生长在舅舅家里。她平时缺少父母的关爱,又极想引起父母的关注。她进入青春期后,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通过封闭自己来表达她心里的不满。当时她对父母、前任班主任的教育和帮助毫不领情,对学习一度失去兴趣,成绩一落千丈,成为了一名留守儿童学困生。我了解她的情况后,耐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每周安排一节自习课的时间跟她聊一聊生活和学习,让她了解自己的心理成长规律,教她换位思考,理解父母。我告诉她在青春期出现心理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推荐她阅读《青春期女孩的生理心理全解读》《写给青春期女孩的书》等图书,让她在学习中成长。同时,我与多位科任老师沟通合作,经过一年多的帮扶教育,她走过了这一段逆反期,学会理解父母,自律能力增强,对自己的情绪能有效控制了,成绩稳步上升。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2013年我校举办“美丽横县・美丽乡村・美丽校园”演讲比赛,同学们推荐她作为参赛的备选人员,为了她的成长,我选择让她作为选手参赛。我和她一起准备演讲稿,陪她一起朗读稿子,表扬和鼓励她的进步。最终她也不负众望,勇夺一等奖,为班级注入一股向前冲的正能量。为此,我在班上大力表扬她,她第一次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动力。第二件事是在2013年秋季学期元旦晚会前,班里因为要准备文艺晚会的小节目,是一个情景剧,我悄悄地通过她的小学教师了解到她以前是班里的文艺骨干,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佯装不知这一点。我在班级里公开“招聘”演员,她和许多同学一起过来报名,但是她最终没有选角色,而是悄悄地告诉我,她要当“导演”。从人员选择、内容编排、出场顺序到每天排练时间的控制,都是她安排,我则在她背后观察与支持她。最终节目在学校文艺晚会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她也成了节目里没有露脸的幕后“明星”。成功的喜悦让她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同学们关注的目光让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她不再像以前一样带着厌烦、戒备心理去跟别人相处。当父母把她接到广东去过节时,她还特地打电话告诉我,说很想念家里的舅舅、舅妈、老师和同学,很快就会回来。成长起来的她,如今成为一名成绩稳定、有文艺特长的优秀生了。   三、激发“我要成功”的动机   “我要成功”是更高层次的追求,是学生在老师的臂弯里探出头来自己的尝试。在这十几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最得意的学生不是成绩最好、表现最突出的,而是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W生。我班有一名男生,一直都酷爱打篮球,球技也不错,我在他七年级时就想推荐他到学校篮球队去,但是他一直犹豫不决,可能是因为家庭的原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是农村低保户,母亲是一位智障人士),他比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按同学们的话说是“木头人”。我看到这种情况,没有直接找他谈话,而是利用学校开运动会的机会,发动学生“鼓动”他报名,创造机会让他发挥特长,他也很有实力,没让大家失望,成功拿下三个第一名(有一项是团体4×100米),这很大地提高了他的自信心,跟同学们相处时变得自信大方,也有了一些共同的话题,不再那么自卑了。后来学校又举办了班际篮球赛,我私下找他谈话,肯定他的能力,要求他主动报名,而不是由班主任指定人选。在比赛中,他是“三分远投”“擦板球”“带球过人”样样出色,为班级赢得了比赛,成为班里的篮球明星。连续一年多的时间,我和其他科任老师暗中帮助,让他不断取得成功。他在学习和体育训练中的态度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看到他意气风发、自信的脸,我知道,教育成功了。记得有人说过:“学生不仅是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来感知世界的。”当学生带着高涨的热情主动学习、参与各项活动时,他会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发现的喜悦与创造的快乐,所以,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的主动成长创造条件。   总的来说,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们要有爱心、耐心,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理解、爱护留守儿童学困生,察觉出他们在言语、非言语特征方面的变化,关心他们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内心困惑等感受,并表达出真诚的理解。另外,要对心理辅导工作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不急躁,不急于求成,正确地处理他们出现的问题,不轻易放弃。教师只要真心地对待他们,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尊重,最后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责编 秦越霞)


相关内容

  • 控辍保学措施
  • 高岳中心校控辍保学措施 (2012--2013学年度) 为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根据杜集区政府及杜集区教育局有关"控辍保学"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控辍保学措施. 1.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g ...

  • 将乐县教育局德育工作总结(县)
  • 将乐县教育局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我们肩负的责任.一年来,我局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 ...

  • 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爱岗敬业的标兵关爱学生的榜样
  • 爱岗敬业的标兵 关爱学生的榜样 高琼,女,1987年7月参加工作,任教于庐江县盛桥镇高老小学.2010年9月调入庐江县盛桥镇中心小学,2008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在农村小学,她一直从事小学语文及班主任工作.她默默地奉献,辛勤地耕耘,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她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师德高尚,真正树立&quo ...

  • "小学'学困生'典型个案研究"问卷调查报告
  • 一.概念界定及调查目的 小学"学困生"是指在小学学龄期儿童中智力基本正常,但由于环境.心理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学习能力或发展出现障碍的学生群体. 小学"学困生"的成因非常复杂,因此,我们试图从典型个案研究入手,通过调查分析.访谈等手段,了解小学&quo ...

  • 关于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的第二阶段效果总结
  • <数学教学学困生成因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的阶段效果总结 近年来,由于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出现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在这些独生子女身上,往往寄托了几代人的希望与梦想.孩子的教育成功了,这个家庭也就是成功的,社会也就会更好地发展:如果一个孩子的教育失败,那就意味着希望的破灭.同时,高速发展的 ...

  • 2012-2013学年度学区校领导述职报告
  • 随着“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新的xx学区中心校于xx年4月成立。xx学区分布铭传乡西部的11个村,服务人口2.3万人,现有小学5所,教学点2个,中心幼儿园1所;在校生约1000名,教师69名。 根据组织上的安排,本人自xx学区中心校成立之时起主持中心校工作,现对一年多来的 ...

  • 学生流失原因,及措施
  • 一.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较复杂,就我们这一带的农村初中而言,学生辍学情况大致包括下面几种类型: 1.厌学型 虽说教育部多次要求下面学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但农村初中由于受社会.家庭对学校的升学压力,表面上说搞素质教育,而实质上仍然进行的是以应付考试为主的文化知识教育.很多初中生 ...

  • 小学少先队工作汇报材料
  • 一.学校简介. xx县xx小学坐落在府城鼓楼广场东南角.她始建于50年代,是xx县唯一一所"xx省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验校".学校占地面积3085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57人,教职工46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运用科学发展,以&quo ...

  • 关于留守儿童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的转移,进城务工农民日益增加,他们留守在农村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也日益增加,已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成为一衷煺遍的社会现象.而这一现象的产生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从此缺失亲情的抚慰,形成了情感的空缺.[1]目前中国有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由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