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 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是根据GB1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和GB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分为以下9个类别:

第一类——爆炸品,

第二类——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五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第七类——放射性物质,

第八类——腐蚀性物质,

第九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对于那些具有多种危险属性的化学品,一般按照“择重入列”的原则进行分类,即按照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属性进行分类。在“类别”下面又细分有“项别”。

一、爆炸品 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并产生高压冲击波(发生爆炸)对周围物体造成破坏的化学品。又分为6各项别,其爆炸危险性依序降低。1、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雷管、炸药、苦味酸、硝化甘油等。

2、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燃烧弹、催泪弹等。3、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非起爆导火索、点火引信、苦胺酸钠等。4、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安全导火索、爆炸式铆钉等。5、有整体爆炸危险但非常不敏感物质 本项包括有整体爆炸危险性,但非常不敏感以致在正常运输条件下引发或由燃烧转为爆炸的可能性很小的物质。6、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 本项包括仅含有极端不敏感起爆物质、并且其意外引发爆炸或传播的概率可忽略不计的物品。但是该项物品的危险仅限于单个物品的爆炸。

其危害:人有生命危险和物体被破坏。对这类危险品,只有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 一旦发生爆炸,是无法扑救的。对于扑救爆炸品火灾,禁用酸碱灭火器,切忌用沙土覆盖,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可用水或其他灭火器灭火,施救人员应配备防毒面具。

二、气体 指在50度时,蒸气压力大于300KPa 的物质。20度在101.3KPa 标准压力下完全是气态的物质。本类包括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和冷冻液化气体、一种或多种气体与一种或多种其它类别物质的蒸气的混合物、充有气体的物品和烟雾剂。本类根据气体在运输中的主要危险性分为3项。1、易燃气体如压缩或液化的乙胺、一氧化碳、甲烷等。2、非易燃无毒气体如窒息性气体(氮气)、氧化性气体(氧气 )或不属于其他项别的气体。3、毒性气体 如液氯、液氨等,对人类健康有较强的危害性。

其危害性:1、易燃易爆。2、流动扩散。3、受热膨胀、气压升高。4、易产生或聚集静电。5、腐蚀毒害。6、窒息。7、氧化。

事故处理:发生泄漏时,阀门松动漏气应立即拧紧;如无法关闭时,可将气瓶浸如冷水中;液化气体容器破裂时,应将裂口部位朝上。气瓶着火时,应尽快将气瓶移出火场,若搬运不及,应向钢瓶浇洒大量冷水冷却钢瓶降温,或将钢瓶投入水中使之冷却,以防钢瓶高温引起爆炸,同时将周围气瓶和可燃物搬离现场。扑救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焰,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灭火、扑救有毒气体或处理气瓶泄漏时,应戴防毒面具或站在上风处和钢瓶侧面。

三、易燃液体 指1、闭杯实验闪点小于等于60.5度、易于燃烧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如汽油、乙醛、丙酮、苯、甲醇、环乙烷、氯苯、苯甲醚、乙烯防腐漆等,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2、液态退敏爆炸品。

其危害:1、易燃。2、爆炸。3、热膨胀。4、流动扩散。5、易产生或聚集静电。

6、有毒。

事故处理:1、容器渗漏时,应及时移至安全通风处更换包装。渗出的液体可用干砂土等物覆盖后扫除干净。2、能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时,无论比重大小,可用雾状水、泡沫、干粉或大量水进行扑救,但应注意液体被冲散而扩大着火范围,水柱不得直接冲在易燃液体上。水一方面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同时减少易燃液体的挥发,达到灭火的目的。3、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时,若在容器内,可用水降低容器的温度和压力。当液体已经溢出时,如该液体相对密度小,不能用水灭火;如相对密度大,可以用水来隔绝空气灭火,但水层必须有一定的厚度。对于密度比水小又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时,可选用泡沫或干粉灭火剂灭火;火势不大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4、扑救具有毒性、麻醉性和腐蚀性的易燃液体的火灾,施救人员应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并尽可能地站在上风处。发现中毒人员,应立即移至空气流通处,并送医院救治。

四、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1、易燃固体,如硫磺、赛璐珞、红磷、硝化纤维,樟脑和乙醇的混合物等。2、易于自燃的物质,如黄磷、三乙基铝等。3、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如金属钠、氢化钙等。 其危害:1、易燃固体 :易燃、爆炸、本身或其燃烧产物有毒或腐蚀性、遇湿易燃、自燃。2、自燃物品: 遇空气自燃、遇湿易燃易爆、积热自燃、毒害腐蚀。

3、遇湿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遇水易燃、遇氧化剂或酸着火爆炸、有毒或腐蚀。 安全处理:1、对撒漏的物品,应谨慎收集妥善处理。如撒漏的黄磷应立即浸入水中;硝化纤维要用水润湿;金属钠、钾应浸入煤油或液体石蜡中;电石、保险粉等遇湿易燃物品撒漏,收集后另放安全处,不得放回原货件中。2、易燃固体、自燃物品一般都可用水和泡沫灭火剂扑救,如散装硫磺、赛璐珞、燃烧时可用大量的水进行灭火。但是,当遇湿易燃物品(镁粉、铝粉、铝铁溶剂、金属有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着火时,严禁用水、酸碱灭火剂、泡沫灭火剂以及二氧化碳灭火剂,避免增加其危险,只能用干砂、干粉灭火。对本类物品的火灾扑救,应有防毒措施。未完待续

五、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1、氧化性物质,如氯酸铵、高锰酸钾、双氧水以及其他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都属于氧化性物质。2、有机过氧化物 ,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其危害:1、氧化性物质 具有火灾、爆炸(接触有机物、易燃物)、中毒和腐蚀等。2、有机过氧化物 具有爆炸、火灾、中毒和腐蚀等。

安全处理:1、撒漏时,应扫除干净;在用水冲洗。收集的撒漏物品,不得倒入原货件内。2、过氧化物着火时,不能用水扑救;氧化剂用水灭火时,要防止水溶液流至易燃、易爆物品处。扑救有机过氧化物火灾时应特别注意爆炸的危险。

六、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1、毒性物质 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农药、天然毒素、有毒重金属及其化合物。2、感染性物质 如生物制品、诊断样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与生物体、携带病菌病毒的其他媒介、病毒蛋白等。

其危害:有毒品可使人中毒身亡,有的毒品与其他物质反应可释放出有毒的气体或烟雾或发生爆炸,有许多有毒品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安全处理:1、固态有毒品撒漏时,应谨慎收集;液态有毒品渗漏时,可先用沙土、锯末等物吸收,妥善处理,被毒品污染的机具、车辆及仓库地面,应进行洗刷除污。2、发生火灾时,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有毒品飞溅伤人。对遇谁能发生危险反应的毒害品如金属铊、锑粉、铍粉、氟化铅等,不能用水灭火。对无机氰化物如氰化钾、氰化钠、氰化亚铜等,不能用酸碱灭火,以免产生剧毒氰化氢气体。3、处理撒漏毒害品和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或防护面具,施救人员要站在上风处。发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要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处。

七、放射性物质 如硝酸钍、夜光粉、铀、等。由于我们几乎接触不到这类物质,就不做介绍了。

八、腐蚀性物质 如硫酸、硝酸、盐酸、等酸性腐蚀品;氢氧化钠、硫化钡等碱性腐蚀品;以及甲醛溶液、苯酚钠等其他腐蚀品。

其危害:具有腐蚀性、有毒性、有些具有自燃和易燃性及爆炸性。

安全处理:1、发现液体酸性腐蚀品撒漏应及时撒上干沙土,清理干净后,再用水冲洗污染处;大量酸液溢漏时,可用石灰水中和。2、腐蚀品着火时,不可用柱状高压水,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以防腐蚀液体飞溅伤人;对遇水发生剧烈反应有可能引起燃烧、爆炸或放出有毒气体的腐蚀品,禁止用水灭火,可用干沙土、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等扑救。火灾现场的强酸,应尽力抢救,以防高温爆炸,酸液飞溅;无法抢救搬离火灾现场时,可用大量水浇洒降温。3、灭火时人站在上风口,扑救人员要注意防腐蚀、防毒气,必须穿戴防毒用品。遇有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九、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具有其它类别未包括的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危害环境物质、高温物质,经过基因修改的微生物或组织等。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是根据GB1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和GB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分为以下9个类别:

第一类——爆炸品,

第二类——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五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第七类——放射性物质,

第八类——腐蚀性物质,

第九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对于那些具有多种危险属性的化学品,一般按照“择重入列”的原则进行分类,即按照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属性进行分类。在“类别”下面又细分有“项别”。

一、爆炸品 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并产生高压冲击波(发生爆炸)对周围物体造成破坏的化学品。又分为6各项别,其爆炸危险性依序降低。1、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雷管、炸药、苦味酸、硝化甘油等。

2、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燃烧弹、催泪弹等。3、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非起爆导火索、点火引信、苦胺酸钠等。4、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安全导火索、爆炸式铆钉等。5、有整体爆炸危险但非常不敏感物质 本项包括有整体爆炸危险性,但非常不敏感以致在正常运输条件下引发或由燃烧转为爆炸的可能性很小的物质。6、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 本项包括仅含有极端不敏感起爆物质、并且其意外引发爆炸或传播的概率可忽略不计的物品。但是该项物品的危险仅限于单个物品的爆炸。

其危害:人有生命危险和物体被破坏。对这类危险品,只有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 一旦发生爆炸,是无法扑救的。对于扑救爆炸品火灾,禁用酸碱灭火器,切忌用沙土覆盖,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可用水或其他灭火器灭火,施救人员应配备防毒面具。

二、气体 指在50度时,蒸气压力大于300KPa 的物质。20度在101.3KPa 标准压力下完全是气态的物质。本类包括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和冷冻液化气体、一种或多种气体与一种或多种其它类别物质的蒸气的混合物、充有气体的物品和烟雾剂。本类根据气体在运输中的主要危险性分为3项。1、易燃气体如压缩或液化的乙胺、一氧化碳、甲烷等。2、非易燃无毒气体如窒息性气体(氮气)、氧化性气体(氧气 )或不属于其他项别的气体。3、毒性气体 如液氯、液氨等,对人类健康有较强的危害性。

其危害性:1、易燃易爆。2、流动扩散。3、受热膨胀、气压升高。4、易产生或聚集静电。5、腐蚀毒害。6、窒息。7、氧化。

事故处理:发生泄漏时,阀门松动漏气应立即拧紧;如无法关闭时,可将气瓶浸如冷水中;液化气体容器破裂时,应将裂口部位朝上。气瓶着火时,应尽快将气瓶移出火场,若搬运不及,应向钢瓶浇洒大量冷水冷却钢瓶降温,或将钢瓶投入水中使之冷却,以防钢瓶高温引起爆炸,同时将周围气瓶和可燃物搬离现场。扑救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焰,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灭火、扑救有毒气体或处理气瓶泄漏时,应戴防毒面具或站在上风处和钢瓶侧面。

三、易燃液体 指1、闭杯实验闪点小于等于60.5度、易于燃烧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如汽油、乙醛、丙酮、苯、甲醇、环乙烷、氯苯、苯甲醚、乙烯防腐漆等,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2、液态退敏爆炸品。

其危害:1、易燃。2、爆炸。3、热膨胀。4、流动扩散。5、易产生或聚集静电。

6、有毒。

事故处理:1、容器渗漏时,应及时移至安全通风处更换包装。渗出的液体可用干砂土等物覆盖后扫除干净。2、能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时,无论比重大小,可用雾状水、泡沫、干粉或大量水进行扑救,但应注意液体被冲散而扩大着火范围,水柱不得直接冲在易燃液体上。水一方面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同时减少易燃液体的挥发,达到灭火的目的。3、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时,若在容器内,可用水降低容器的温度和压力。当液体已经溢出时,如该液体相对密度小,不能用水灭火;如相对密度大,可以用水来隔绝空气灭火,但水层必须有一定的厚度。对于密度比水小又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时,可选用泡沫或干粉灭火剂灭火;火势不大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4、扑救具有毒性、麻醉性和腐蚀性的易燃液体的火灾,施救人员应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并尽可能地站在上风处。发现中毒人员,应立即移至空气流通处,并送医院救治。

四、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1、易燃固体,如硫磺、赛璐珞、红磷、硝化纤维,樟脑和乙醇的混合物等。2、易于自燃的物质,如黄磷、三乙基铝等。3、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如金属钠、氢化钙等。 其危害:1、易燃固体 :易燃、爆炸、本身或其燃烧产物有毒或腐蚀性、遇湿易燃、自燃。2、自燃物品: 遇空气自燃、遇湿易燃易爆、积热自燃、毒害腐蚀。

3、遇湿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遇水易燃、遇氧化剂或酸着火爆炸、有毒或腐蚀。 安全处理:1、对撒漏的物品,应谨慎收集妥善处理。如撒漏的黄磷应立即浸入水中;硝化纤维要用水润湿;金属钠、钾应浸入煤油或液体石蜡中;电石、保险粉等遇湿易燃物品撒漏,收集后另放安全处,不得放回原货件中。2、易燃固体、自燃物品一般都可用水和泡沫灭火剂扑救,如散装硫磺、赛璐珞、燃烧时可用大量的水进行灭火。但是,当遇湿易燃物品(镁粉、铝粉、铝铁溶剂、金属有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着火时,严禁用水、酸碱灭火剂、泡沫灭火剂以及二氧化碳灭火剂,避免增加其危险,只能用干砂、干粉灭火。对本类物品的火灾扑救,应有防毒措施。未完待续

五、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1、氧化性物质,如氯酸铵、高锰酸钾、双氧水以及其他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都属于氧化性物质。2、有机过氧化物 ,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其危害:1、氧化性物质 具有火灾、爆炸(接触有机物、易燃物)、中毒和腐蚀等。2、有机过氧化物 具有爆炸、火灾、中毒和腐蚀等。

安全处理:1、撒漏时,应扫除干净;在用水冲洗。收集的撒漏物品,不得倒入原货件内。2、过氧化物着火时,不能用水扑救;氧化剂用水灭火时,要防止水溶液流至易燃、易爆物品处。扑救有机过氧化物火灾时应特别注意爆炸的危险。

六、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1、毒性物质 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农药、天然毒素、有毒重金属及其化合物。2、感染性物质 如生物制品、诊断样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与生物体、携带病菌病毒的其他媒介、病毒蛋白等。

其危害:有毒品可使人中毒身亡,有的毒品与其他物质反应可释放出有毒的气体或烟雾或发生爆炸,有许多有毒品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安全处理:1、固态有毒品撒漏时,应谨慎收集;液态有毒品渗漏时,可先用沙土、锯末等物吸收,妥善处理,被毒品污染的机具、车辆及仓库地面,应进行洗刷除污。2、发生火灾时,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有毒品飞溅伤人。对遇谁能发生危险反应的毒害品如金属铊、锑粉、铍粉、氟化铅等,不能用水灭火。对无机氰化物如氰化钾、氰化钠、氰化亚铜等,不能用酸碱灭火,以免产生剧毒氰化氢气体。3、处理撒漏毒害品和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或防护面具,施救人员要站在上风处。发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要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处。

七、放射性物质 如硝酸钍、夜光粉、铀、等。由于我们几乎接触不到这类物质,就不做介绍了。

八、腐蚀性物质 如硫酸、硝酸、盐酸、等酸性腐蚀品;氢氧化钠、硫化钡等碱性腐蚀品;以及甲醛溶液、苯酚钠等其他腐蚀品。

其危害:具有腐蚀性、有毒性、有些具有自燃和易燃性及爆炸性。

安全处理:1、发现液体酸性腐蚀品撒漏应及时撒上干沙土,清理干净后,再用水冲洗污染处;大量酸液溢漏时,可用石灰水中和。2、腐蚀品着火时,不可用柱状高压水,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以防腐蚀液体飞溅伤人;对遇水发生剧烈反应有可能引起燃烧、爆炸或放出有毒气体的腐蚀品,禁止用水灭火,可用干沙土、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等扑救。火灾现场的强酸,应尽力抢救,以防高温爆炸,酸液飞溅;无法抢救搬离火灾现场时,可用大量水浇洒降温。3、灭火时人站在上风口,扑救人员要注意防腐蚀、防毒气,必须穿戴防毒用品。遇有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九、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具有其它类别未包括的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危害环境物质、高温物质,经过基因修改的微生物或组织等。


相关内容

  •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危险品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 2.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爆炸品指不受外界条件 ...

  • 在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同志们: 今天上午,市局党组书记.局长谭庆功同志就危险化学品监管工作作了重要讲话,润前科长传达了有关文件,金沂蒙集团安全总监崔德文同志和临沂海天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高文同志分别就自动化控制与安全联锁技术作了典型发言,下午,我们参观了金沂蒙集团危险工艺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安全联锁技术应用现场.这次会议 ...

  •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92
  •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09-28, 发布1993-07-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还对1074种常用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危险性类别.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也适用于其他化学 ...

  • 危险化学品课件
  • 第一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第一节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化学品是指各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都属于化学品.(据美国化学文摘登录,目前全世界已有的化学品多达700万种,其中已做为商品上市的有10万余种,经常使用的有7万多种,现在每年全世界新出现化学品有1000多种). 危 ...

  • 国际危险品及危险品包装标记
  • 国际危险品及危险品包装标记 1 GHS 制度 全称为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lling of Chemicals),简称GHS.2002 年12 月,经联合国正式出版,因其封面为紫色, G ...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
  • 目录 图书信息图书简介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 编辑本段图书信息 书 名: 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1]? 作 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版 次:2008-04 开 本:16开 ISBN号:[1**********]68 定 价:8元 编辑本段图书简介 根据原 ...

  • 药厂生产安全管理-任务三
  • 任务三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及分类 (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定义: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害及腐蚀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危险化学品名录> (二)危险化学品分类 2008版<危险化学品名录>收载了377 ...

  • SDS-醇酸树脂-CN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醇酸树脂REXIN DP001 按照GB/T 16483.GB/T 17519编制 修订日期:2014-02-13 SDS 编号:Solvent-SDS-CN 最初编制:2014-01-08 版 本: 2014–01 第1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产品代码: 化学品中文 ...

  • 危险品运输应急预案
  • 运输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 一.前言 危险化学品在运输途中若发生交通事故或泄漏事故,会引起燃烧.爆炸.腐蚀等严重的灾害,为提高本公司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最的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安生产法>和<道路危 ...

  •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分类: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 第1类 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 ,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 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