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课堂新常规
——备课常规——
一、制订教学计划
1.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初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和配套的教师用书,了解本学期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树立“大语文”课程意识,结合学生实际,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包括:①班级情况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习惯等;②本册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③提高本班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④后20%学生的学业帮扶措施;⑤安排教学进度,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教学具体安排,包括课外阅读、语文活动、习作安排等内容。学期教学计划学期开学后两周内上交。
2. 制定习作教学专题计划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习作水平制定学期习作教学专题计划,内容有:①本学期习作教学的总体要求、习作重点和教学措施;②以表格形式列出学期课内外习作训练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习作教学计划附在学期教学计划后。
3. 制定课外阅读、语文活动计划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实际制定学期语文活动计划,内容有:①本学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要求和交流形式;②本学期开展的语文活动,以表格形式呈现具体内容。课外阅读、语文活动计划附在学期教学计划后。
二、设计课时教学方案
具体课文的备课,要先做好以下工作:一读教材,了解单元学习目标,读懂课文,读出自己的感觉,理清思路,品读语言并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二做练习,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和课堂作业的要求,理解编者的意图,并先做一做;三查资料,关于课文的有关参考资料,如作者、写作背景、拓展材料等;四想过程,了解各层次学生学习本课的学情基础,关键学习活动等。在此基础上,编写课时教学方案。
1.确定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课时目标要明确具体,关注语文学科核心能力培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渗透。
(2)突出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能力,突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2.设计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考虑学生学习学习的心理逻辑,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文学语文。具体要求:
(1)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突出年段学习目标,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重点,根据年段目标与教材特点,联系学情,落实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等不同层级的目标。
(2)根据学情确定重点指导内容。预测学生学习课文的的兴趣点或情感触发点,选准教学的切入点,突出重点,注重主问题与关键学习活动设计,有对难点突破的设计,预设学生的学习反应和引导方案。
(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突出语文实践活动,设计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4)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型。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尝试在第三学段开展“1+X”群文阅读教学改革。
(5)具体课型备课要求参见上课常规。
3. 设计作业和板书。根据学习活动的过程和需要,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板书设计体现本课教与学的思路和学生参与活动的可操作性。板书设计可以参考《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精选》(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编)。
三、其他
1.提前备课,认真写好教学方案,教龄五年内(含五年)教师和第一次使用本册教材的教师必须写详案。精品教案还要包括课文解读、设计理念、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等,每学期至少一篇,逐步积累自己的优秀教案作品(教学设计格式参考附件1)。
2.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至少集体备课两次。集体备课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但应以个人思考为基础,不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
3.教学反思篇数不少于备课数的20%,一学期上交一个详细的教学反思课例。备课情况具体检查方式由各县(市、区)、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上课常规——
一、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明确、合理。目标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中高年级教学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应用的实际效果,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2. 根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小学1-2年级重点关注学生正确掌握拼音、笔顺、握笔姿势等基础内容;3-4年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略读,乐于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5-6年级重点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3.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调控有序,反馈评价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
4.教学思路清晰。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预设问题。环节简化,板块清晰。教学方法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特点与基本方法,体现启发性、灵活性与操作性。不出现知识性错误。
5.教学过程体现“以学为主”。让学生有较充裕的学的过程,突出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一学段要保证每节课的写字时间不少于10分钟,其他年段每天的语文课至少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写字。阅读课上每位学生每节课读书时间总量不少10分钟,读书方式多样。根据学情合理安排学生自主研读探究或合作交流。能根据年段特点合理安排课堂练习。
6.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习方法的习得。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关注全员参与。重视对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指导,调动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8.注重教学生成。充分发挥师生双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节奏和教学设计。
9.灵活运用教学技能。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准确,速度恰当,教态自然,有亲和力,板书合理,书写规范,能根据教学实际正确熟练地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信息技术媒体。
10.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主动,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能力、方法与语言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相应发展。
二、具体课型要求
1. 拼音教学
(1)汉语拼音教学讲求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
(2)充分用好课文情景图和语境歌,在拼读和读准上下功夫。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常用音节,正确抄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不听写,不默写,不给汉字注音。一年级下册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不默写。采取多种方法化解拼音教学的难点,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主动性和自豪感。
(3)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学时间确保一个半月,倡导在识字、阅读、生活中不断巩固汉语拼音。不提倡汉语拼音教学一结束就进行“拼音过关”测试,建议在学期中期进行。把学习拼音和读儿歌、读韵文、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结合起来,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巩固形式要多样。
(4)对汉语拼音字母和音节写法的掌握应循序渐进。开始只要求认读,能写的可以鼓励。不要花大量的时间用来抄写。
(5)拼音部分出现的汉字只要求认识,能认读,了解词的大概意思即可。通过多种形式,多次出现,让学生整体认记,一般不分析字形结构,不要求抄写或默写。
2. 识字、写字教学
(1)准确把握现行教材中“生字表一”“生字表二”的不同要求,对只要求认的字词不提出写的要求。
(2)识字教学要注重让学生在游戏、表演、比赛等活动中,在语境和情境中识字。不过早要求单个生字认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阅读和查字典等来认识生字,多采用趣味活动等方式来复现生字。
(3)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感受汉字之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组词一般要求写常用词,避免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脱离、一味求多的现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并把识字和学习词语、理解课文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提高主动识字的愿望。
(4)注重写字指导,要写的字应注意音、形、义的联系,引导学生读田字格中的字,不必过细分析字形,难写的字教师要范写,加强对汉字的审美指导。保证写字时间,对难写的字要做针对性的范写指导,有展示和讲评的环节。
(5)充分利用田字格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来帮助书写。一次抄写生字的字数和遍数不宜太多,一般每个字写3遍左右,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写字姿势要正确,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注重面批指导,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和成功感。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质量。
3. 阅读教学
(1)教学目标明确、恰当、简洁。教材处理能根据语文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重视朗读背诵等基本训练,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1-2年级以学习朗读、识字、积累语言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3-4年级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内容,丰富语言积累,掌握阅读方法为主,5-6年级注意篇章整体阅读,品读重点段落,基本理解作品内涵。
(2)教学过程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突出学生学的活动。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上作精要点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3)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凸现语文本体。注重朗读、积累、诵读、静心默读、圈点批注、品词品句、背诵、复述等方式,引导学生积累和内化语言。第一学段保证朗读和写字的指导,第二学段注意默读静思和发表见解的引导,第三学段保证学生阅读批注和课堂练笔的时间。
(4)关注学情,注重课堂有效生成。掌握学情,激励全体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全程参与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5)结合学段特点进行阅读策略、学习方法等指导,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相应发展。
4. 习作(写话)教学
(1)根据各学段习作目标,把握目标序列,明确指导重点。1-2年级训练学生文字表达意思清楚、通顺规范。3-4年级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积累的语言素材,注重写作的条理性。5-6年级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构建文章框架,做到较为熟练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
(2)习作内容要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减少学生习作束缚。加强随文练笔,强化有序表达,灵活进行模仿训练。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激发写作兴趣,丰富习作形式。
(3)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唤醒生活体验,让学生乐于动笔,易于动笔,有充裕的习作时间,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
(4)丰富习作讲评形式,注重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交流和评价,在讲评中突出对习作的具体指导。一学期至少有一次对学生的作文面批。
(5)多鼓励,增强学生习作自信心。多用宽容、激励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写话,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敢于交流、自行修改的习作习惯和能力。
5. 口语交际教学
(1)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符合学生实际,明确、合理、可操作性强。
(2)口语交际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具有可交流性,使学生有话说。
(3)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想说、敢说,培养学生的交际礼仪和习惯。
(4)教师具有较高的语言敏感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
(5)形成多角度的交流互动,通过插话、提问、评议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
6. 语文综合性学习
(1)体现活动性。通过活动整合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让学生亲历过程,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2)体现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3)体现开放性。开放学习的时间、空间、内容、形式、评价等,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和社会资源,充实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
——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
一、作业布置
1. 作业内容
(1)教师是作业设计的主体。课后习题和课堂作业本上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内完成,课外练习可以由教师精选或师生共同选择合适的内容,不随意使用教辅资料。书面作业力求少而精。课外作业要紧扣学段要求和教材内容做精心设计,具有典型性、实践性、情趣性、开放性、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有基本型作业、拓展型作业、创造型作业、准备型作业等不同类型。不布置机械抄写、枯燥乏味和题海苦练的作业。要配合教学开展有益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参
观、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作业内容可参考《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设计精选》一书(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编)。
(2)让课外阅读成为最重要的作业。要让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最重要的作业,根据年段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爱阅读”活动。小学1-2年级精选适宜的启蒙读物,采用诵读、讲述和背诵等形式重点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推荐不同文体的单篇短文、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推荐并配备中、长
篇文章及适宜的多体裁文学名著,在阅读的基础上强化习作、语文活动等综合性作业,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各校要逐步建立本校课外阅读阶梯书目。
2.作业的形式
作业形式要多样,从作业的时间角度考虑,可以安排即时作业和长时性专题作业相结合;从作业承担者角度考虑,可以安排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作业等不同的作业;从作业兴趣角度分析,可以考虑把传统的单一性作业方式和趣味性、多样化作业相结合等。
二、作业批改与辅导
1.作业指导。指导学生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书写整洁、独立思考、及时检查、订正错误的习惯。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应有明确要求,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书写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养成少用或尽量不用橡皮的习惯。
2. 作业批改。教师应对学生语文作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作必要的监控,培养按时保质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批改要认真、及时。批改方式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重点作业精批细改。根据实际情况对个别学生的作业情况做到面批和针对性的辅导。所有作业均需进行书写与作业质量的等级评价。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分别给以教育帮助和指导。(见附件2:作业内容及批改参考要求)
3.作业讲评。作业本有发必收,有收必改。认真做好作业讲评,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对学生作业中有创见的解答或典型错误,要做好摘录,作为教学资源备用。
——评价常规——
一、评价内容与形式
1. 评价内容
质量测评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1-2年级不进行期末试题式纸笔测验,以学校进行语文学习项目的过程评价为主,对拼音、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外阅读、作业展评等学习项目进行等级评定(参考附件3《温州市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学业质量项目评价方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3-6年级对书写、朗读背诵、课外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作业展评等
项目进行过程性考查评定,期末测试以基础积累、阅读理解、习作表达等书面测试项目为主,也可以根据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和年级教材重点进行专题项目测试。
2. 评价形式
质量测评要加强针对性,采取口试与笔试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
生评与师评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重视学生平时学习表现的考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师生对话等方式,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并纳入学期总评。根据需要,也可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和测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可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成果。
二、命题要求
质量测评的笔试命题要注意试题的科学性,试题内容包括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试卷题量和难度适宜,要符合课标、教材的要求,不出现怪题、偏题,期末测验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85~0.9。校内阶段性检测应由本校教师命题,期末测试可采用上级有关教研部门提供的抽测试题。
三、分析与反馈
对学生的测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寻求对策,改进教学。要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和总结规律,不能用对答案的方法代替讲评。每学期写出一份学生学习质量分析报告,对教与学作出恰当评价,并提出学习改进的意见。
通知公告录入:obzxzzh 责任编辑:obzxzzh 上一个通知公告: 瓯北中心小学改卷老师名单
下一个通知公告: 温州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试行)
【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通知公告温州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常规
温州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常规
温州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试
瓯北中心小学班容班貌评比要
瓯北中心小学班容班貌评比要
瓯北中心小学班容班貌评比要
瓯北中心小学班容班貌评比要
发表评论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1 2 3 4 5 没有任何评论
温州市课堂新常规
——备课常规——
一、制订教学计划
1.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初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和配套的教师用书,了解本学期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树立“大语文”课程意识,结合学生实际,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包括:①班级情况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习惯等;②本册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③提高本班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④后20%学生的学业帮扶措施;⑤安排教学进度,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教学具体安排,包括课外阅读、语文活动、习作安排等内容。学期教学计划学期开学后两周内上交。
2. 制定习作教学专题计划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习作水平制定学期习作教学专题计划,内容有:①本学期习作教学的总体要求、习作重点和教学措施;②以表格形式列出学期课内外习作训练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习作教学计划附在学期教学计划后。
3. 制定课外阅读、语文活动计划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实际制定学期语文活动计划,内容有:①本学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要求和交流形式;②本学期开展的语文活动,以表格形式呈现具体内容。课外阅读、语文活动计划附在学期教学计划后。
二、设计课时教学方案
具体课文的备课,要先做好以下工作:一读教材,了解单元学习目标,读懂课文,读出自己的感觉,理清思路,品读语言并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二做练习,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和课堂作业的要求,理解编者的意图,并先做一做;三查资料,关于课文的有关参考资料,如作者、写作背景、拓展材料等;四想过程,了解各层次学生学习本课的学情基础,关键学习活动等。在此基础上,编写课时教学方案。
1.确定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课时目标要明确具体,关注语文学科核心能力培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渗透。
(2)突出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能力,突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2.设计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考虑学生学习学习的心理逻辑,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文学语文。具体要求:
(1)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突出年段学习目标,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重点,根据年段目标与教材特点,联系学情,落实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等不同层级的目标。
(2)根据学情确定重点指导内容。预测学生学习课文的的兴趣点或情感触发点,选准教学的切入点,突出重点,注重主问题与关键学习活动设计,有对难点突破的设计,预设学生的学习反应和引导方案。
(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突出语文实践活动,设计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4)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型。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尝试在第三学段开展“1+X”群文阅读教学改革。
(5)具体课型备课要求参见上课常规。
3. 设计作业和板书。根据学习活动的过程和需要,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板书设计体现本课教与学的思路和学生参与活动的可操作性。板书设计可以参考《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精选》(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编)。
三、其他
1.提前备课,认真写好教学方案,教龄五年内(含五年)教师和第一次使用本册教材的教师必须写详案。精品教案还要包括课文解读、设计理念、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等,每学期至少一篇,逐步积累自己的优秀教案作品(教学设计格式参考附件1)。
2.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至少集体备课两次。集体备课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但应以个人思考为基础,不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
3.教学反思篇数不少于备课数的20%,一学期上交一个详细的教学反思课例。备课情况具体检查方式由各县(市、区)、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上课常规——
一、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明确、合理。目标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中高年级教学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应用的实际效果,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2. 根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小学1-2年级重点关注学生正确掌握拼音、笔顺、握笔姿势等基础内容;3-4年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略读,乐于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5-6年级重点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3.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调控有序,反馈评价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
4.教学思路清晰。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预设问题。环节简化,板块清晰。教学方法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特点与基本方法,体现启发性、灵活性与操作性。不出现知识性错误。
5.教学过程体现“以学为主”。让学生有较充裕的学的过程,突出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一学段要保证每节课的写字时间不少于10分钟,其他年段每天的语文课至少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写字。阅读课上每位学生每节课读书时间总量不少10分钟,读书方式多样。根据学情合理安排学生自主研读探究或合作交流。能根据年段特点合理安排课堂练习。
6.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习方法的习得。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关注全员参与。重视对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指导,调动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8.注重教学生成。充分发挥师生双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节奏和教学设计。
9.灵活运用教学技能。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准确,速度恰当,教态自然,有亲和力,板书合理,书写规范,能根据教学实际正确熟练地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信息技术媒体。
10.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主动,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能力、方法与语言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相应发展。
二、具体课型要求
1. 拼音教学
(1)汉语拼音教学讲求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
(2)充分用好课文情景图和语境歌,在拼读和读准上下功夫。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常用音节,正确抄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不听写,不默写,不给汉字注音。一年级下册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不默写。采取多种方法化解拼音教学的难点,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主动性和自豪感。
(3)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学时间确保一个半月,倡导在识字、阅读、生活中不断巩固汉语拼音。不提倡汉语拼音教学一结束就进行“拼音过关”测试,建议在学期中期进行。把学习拼音和读儿歌、读韵文、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结合起来,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巩固形式要多样。
(4)对汉语拼音字母和音节写法的掌握应循序渐进。开始只要求认读,能写的可以鼓励。不要花大量的时间用来抄写。
(5)拼音部分出现的汉字只要求认识,能认读,了解词的大概意思即可。通过多种形式,多次出现,让学生整体认记,一般不分析字形结构,不要求抄写或默写。
2. 识字、写字教学
(1)准确把握现行教材中“生字表一”“生字表二”的不同要求,对只要求认的字词不提出写的要求。
(2)识字教学要注重让学生在游戏、表演、比赛等活动中,在语境和情境中识字。不过早要求单个生字认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阅读和查字典等来认识生字,多采用趣味活动等方式来复现生字。
(3)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感受汉字之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组词一般要求写常用词,避免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脱离、一味求多的现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并把识字和学习词语、理解课文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提高主动识字的愿望。
(4)注重写字指导,要写的字应注意音、形、义的联系,引导学生读田字格中的字,不必过细分析字形,难写的字教师要范写,加强对汉字的审美指导。保证写字时间,对难写的字要做针对性的范写指导,有展示和讲评的环节。
(5)充分利用田字格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来帮助书写。一次抄写生字的字数和遍数不宜太多,一般每个字写3遍左右,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写字姿势要正确,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注重面批指导,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和成功感。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质量。
3. 阅读教学
(1)教学目标明确、恰当、简洁。教材处理能根据语文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重视朗读背诵等基本训练,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1-2年级以学习朗读、识字、积累语言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3-4年级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内容,丰富语言积累,掌握阅读方法为主,5-6年级注意篇章整体阅读,品读重点段落,基本理解作品内涵。
(2)教学过程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突出学生学的活动。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上作精要点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3)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凸现语文本体。注重朗读、积累、诵读、静心默读、圈点批注、品词品句、背诵、复述等方式,引导学生积累和内化语言。第一学段保证朗读和写字的指导,第二学段注意默读静思和发表见解的引导,第三学段保证学生阅读批注和课堂练笔的时间。
(4)关注学情,注重课堂有效生成。掌握学情,激励全体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全程参与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5)结合学段特点进行阅读策略、学习方法等指导,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相应发展。
4. 习作(写话)教学
(1)根据各学段习作目标,把握目标序列,明确指导重点。1-2年级训练学生文字表达意思清楚、通顺规范。3-4年级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积累的语言素材,注重写作的条理性。5-6年级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构建文章框架,做到较为熟练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
(2)习作内容要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减少学生习作束缚。加强随文练笔,强化有序表达,灵活进行模仿训练。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激发写作兴趣,丰富习作形式。
(3)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唤醒生活体验,让学生乐于动笔,易于动笔,有充裕的习作时间,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
(4)丰富习作讲评形式,注重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交流和评价,在讲评中突出对习作的具体指导。一学期至少有一次对学生的作文面批。
(5)多鼓励,增强学生习作自信心。多用宽容、激励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写话,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敢于交流、自行修改的习作习惯和能力。
5. 口语交际教学
(1)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符合学生实际,明确、合理、可操作性强。
(2)口语交际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具有可交流性,使学生有话说。
(3)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想说、敢说,培养学生的交际礼仪和习惯。
(4)教师具有较高的语言敏感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
(5)形成多角度的交流互动,通过插话、提问、评议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
6. 语文综合性学习
(1)体现活动性。通过活动整合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让学生亲历过程,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2)体现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3)体现开放性。开放学习的时间、空间、内容、形式、评价等,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和社会资源,充实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
——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
一、作业布置
1. 作业内容
(1)教师是作业设计的主体。课后习题和课堂作业本上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内完成,课外练习可以由教师精选或师生共同选择合适的内容,不随意使用教辅资料。书面作业力求少而精。课外作业要紧扣学段要求和教材内容做精心设计,具有典型性、实践性、情趣性、开放性、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有基本型作业、拓展型作业、创造型作业、准备型作业等不同类型。不布置机械抄写、枯燥乏味和题海苦练的作业。要配合教学开展有益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参
观、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作业内容可参考《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设计精选》一书(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编)。
(2)让课外阅读成为最重要的作业。要让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最重要的作业,根据年段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爱阅读”活动。小学1-2年级精选适宜的启蒙读物,采用诵读、讲述和背诵等形式重点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推荐不同文体的单篇短文、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推荐并配备中、长
篇文章及适宜的多体裁文学名著,在阅读的基础上强化习作、语文活动等综合性作业,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各校要逐步建立本校课外阅读阶梯书目。
2.作业的形式
作业形式要多样,从作业的时间角度考虑,可以安排即时作业和长时性专题作业相结合;从作业承担者角度考虑,可以安排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作业等不同的作业;从作业兴趣角度分析,可以考虑把传统的单一性作业方式和趣味性、多样化作业相结合等。
二、作业批改与辅导
1.作业指导。指导学生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书写整洁、独立思考、及时检查、订正错误的习惯。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应有明确要求,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书写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养成少用或尽量不用橡皮的习惯。
2. 作业批改。教师应对学生语文作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作必要的监控,培养按时保质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批改要认真、及时。批改方式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重点作业精批细改。根据实际情况对个别学生的作业情况做到面批和针对性的辅导。所有作业均需进行书写与作业质量的等级评价。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分别给以教育帮助和指导。(见附件2:作业内容及批改参考要求)
3.作业讲评。作业本有发必收,有收必改。认真做好作业讲评,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对学生作业中有创见的解答或典型错误,要做好摘录,作为教学资源备用。
——评价常规——
一、评价内容与形式
1. 评价内容
质量测评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1-2年级不进行期末试题式纸笔测验,以学校进行语文学习项目的过程评价为主,对拼音、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外阅读、作业展评等学习项目进行等级评定(参考附件3《温州市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学业质量项目评价方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3-6年级对书写、朗读背诵、课外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作业展评等
项目进行过程性考查评定,期末测试以基础积累、阅读理解、习作表达等书面测试项目为主,也可以根据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和年级教材重点进行专题项目测试。
2. 评价形式
质量测评要加强针对性,采取口试与笔试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
生评与师评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重视学生平时学习表现的考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师生对话等方式,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并纳入学期总评。根据需要,也可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和测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可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成果。
二、命题要求
质量测评的笔试命题要注意试题的科学性,试题内容包括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试卷题量和难度适宜,要符合课标、教材的要求,不出现怪题、偏题,期末测验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85~0.9。校内阶段性检测应由本校教师命题,期末测试可采用上级有关教研部门提供的抽测试题。
三、分析与反馈
对学生的测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寻求对策,改进教学。要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和总结规律,不能用对答案的方法代替讲评。每学期写出一份学生学习质量分析报告,对教与学作出恰当评价,并提出学习改进的意见。
通知公告录入:obzxzzh 责任编辑:obzxzzh 上一个通知公告: 瓯北中心小学改卷老师名单
下一个通知公告: 温州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试行)
【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通知公告温州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常规
温州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常规
温州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试
瓯北中心小学班容班貌评比要
瓯北中心小学班容班貌评比要
瓯北中心小学班容班貌评比要
瓯北中心小学班容班貌评比要
发表评论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1 2 3 4 5 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