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之策略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分析高校辅导员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旨在为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策略研究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合理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大学阶段形成较为牢固而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付诸努力方向,将会影响个人今后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正处于知识、能力、精力等旺盛时期,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关键的时期,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在大学生活的实际管理者,其工作特点和优势是其他任何思想教育无法比拟的。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的分析,试图寻找高校辅导员在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新途径。   一、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主体意识淡薄、目标缺失   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在上高中时都是埋头读书,为上大学这个目标而付出十多年的努力,考上大学后应该选择什么专业?怎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考虑很少。因此,上了大学后学习和生活比较宽松、舒适、惬意,自然就没有要努力的学习目标,也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规划,整天不知道该干什么,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意识不强,下课后就没有什么事可做了。同时,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出现了偏差,追求的不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爱好,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和价值观;考虑自身专业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他们进入大学后,迷失了方向,为什么上大学?学习什么?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对自己的专业和今后的职业发展不清楚,学业与就业的关系更不清楚;自我目标的缺失,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建立切实的生活目标,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生活态度,说起来气宇轩昂,行动起来浮躁懒散。   2、职业规划过于理想、不切实际   高校扩招使大学生人数一下子增加很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还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什么都比别人强,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考虑的是社会应该对我怎么样,过于理想化地期望自己毕业以后的工资待遇要高,感觉自己很了不起,应该坐到主管或经理的位置,倾向于到大城市、大公司求得好的工作岗位,愿意清闲享受,不愿意从艰苦的基层工作做起,致使就业道路狭窄。   3、职业规划随大流、缺乏主见   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他们以天真的眼光看社会,对社会形势认识不清,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有的学生一味地听从父母的安排,有的盲目跟风从众,缺乏主见和自己的思想,显得无所适从,也不考虑自己的专业和方向是否与所求职岗位相符,完全不考虑能否在这个职业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作用。   4、大学生自身对职业规划的认识错位   有的大学生错误地认为,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这是最常见的认识错位。职业规划与大学学业不相关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时的另一认识错位,等等。其实, 大学是一个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精神基地, 绝不能孤立地把职业规划单纯理解为找工作,而注重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却忽略了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国外有很多职业指导机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已经非常深入,本身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起步就晚,尤其是大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根本不考虑职业发展和规划,认为职业规划与大学学业联系不大,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认识。   5、高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特别是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实施方面,政策支持不够,落实不力,或进展较慢。他们往往认为职业规划是大学生个人的事,学校只负责发布信息和推荐单位就可以了;片面的认为职业规划是大学生毕业以后个人发展的事,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在涉及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经费投入、关注程度和措施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如师资队伍方面,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老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规划训练, 对职业规划实际情况并不了解, 或缺乏理论研究,或缺乏实战经验,不能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进行有效指导和引导。   二、辅导员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更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理想的人选,因此,建议从以下途径开展好此项工作:   1、将职业规划融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辅导员的工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辅导员要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融入到日常学生工作中,这有助于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侧重点的教育,大学一年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家庭、个人思维方式等;大学二年级,辅导员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方向,在准确地对自己和环境做出评价后,可以基本确定自己未来有可能实现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拓宽专业学习方向,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大学三年级,通过学校层面可以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或校企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实习,多接触社会。另外,通过校方就业指导部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招聘会,让学生提前感受就业市场;大学四年级,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的目标并选定职业发展的路线后,辅导员指导学生制订行动计划及落实具体行动措施,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为学生提供就业心理调适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等等。   2、突出辅导员的引导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身边最熟悉最信赖的朋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有直接的责任和义务。辅导员可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因为学生与辅导员接触密切,从辅导员那里可以最先得到就业咨询和信息,同时辅导员还承担着基层就业管理工作,如各项统计、表格、就业协议书等材料,都是辅导员的日常性工作。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及早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通过主题班会宣讲当前社会的形势与政策,社会的需求及专业的发展方向,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地引导。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认清自身优势和劣势,权衡比较,这样才能制订符合个人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再者就是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技巧,除了安排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以外,还要组织学生讨论,如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制作求职材料、应聘技巧等,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认识,并能在实践中有成功的体验。   3、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和发展平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比如,组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大学生创业大赛、角色扮演、模拟求职现场等,这是学生对职业角色的一次实践尝试;另外,辅导员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前感受社会,目前高校实施的社会实践活动有青年志愿者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假期兼职、顶岗实习、各种社团活动等,这些都是学生从事实践锻炼的好机会。   4、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构建激励机制   高校要在辅导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中构建激励机制,这样有利于辅导员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学校要从举办校园文化和校园活动中给学生提供成长和成才的机会,如,校园环境文明和谐;各项教学设施和后勤服务比较到位,服务质量高;教师敬业育人,学生勤奋向上;聘请资深教授和就业指导专家搞讲座;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和活动,获得的证书给予表彰奖励,营造激励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作,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全方位、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毕业生职业规划和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之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辅导员工作浅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6).   [2]高燕,黄春燕.高校辅导员在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引导作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3]游红伟.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辅导员的引导作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4]冯峰.浅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6).   作者简介:   石贺年,男,(1981年1月――),周口淮阳人,助教,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德育。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分析高校辅导员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旨在为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策略研究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合理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大学阶段形成较为牢固而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付诸努力方向,将会影响个人今后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正处于知识、能力、精力等旺盛时期,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关键的时期,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在大学生活的实际管理者,其工作特点和优势是其他任何思想教育无法比拟的。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的分析,试图寻找高校辅导员在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新途径。   一、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主体意识淡薄、目标缺失   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在上高中时都是埋头读书,为上大学这个目标而付出十多年的努力,考上大学后应该选择什么专业?怎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考虑很少。因此,上了大学后学习和生活比较宽松、舒适、惬意,自然就没有要努力的学习目标,也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规划,整天不知道该干什么,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意识不强,下课后就没有什么事可做了。同时,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出现了偏差,追求的不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爱好,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和价值观;考虑自身专业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他们进入大学后,迷失了方向,为什么上大学?学习什么?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对自己的专业和今后的职业发展不清楚,学业与就业的关系更不清楚;自我目标的缺失,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建立切实的生活目标,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生活态度,说起来气宇轩昂,行动起来浮躁懒散。   2、职业规划过于理想、不切实际   高校扩招使大学生人数一下子增加很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还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什么都比别人强,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考虑的是社会应该对我怎么样,过于理想化地期望自己毕业以后的工资待遇要高,感觉自己很了不起,应该坐到主管或经理的位置,倾向于到大城市、大公司求得好的工作岗位,愿意清闲享受,不愿意从艰苦的基层工作做起,致使就业道路狭窄。   3、职业规划随大流、缺乏主见   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他们以天真的眼光看社会,对社会形势认识不清,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有的学生一味地听从父母的安排,有的盲目跟风从众,缺乏主见和自己的思想,显得无所适从,也不考虑自己的专业和方向是否与所求职岗位相符,完全不考虑能否在这个职业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作用。   4、大学生自身对职业规划的认识错位   有的大学生错误地认为,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这是最常见的认识错位。职业规划与大学学业不相关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时的另一认识错位,等等。其实, 大学是一个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精神基地, 绝不能孤立地把职业规划单纯理解为找工作,而注重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却忽略了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国外有很多职业指导机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已经非常深入,本身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起步就晚,尤其是大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根本不考虑职业发展和规划,认为职业规划与大学学业联系不大,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认识。   5、高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特别是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实施方面,政策支持不够,落实不力,或进展较慢。他们往往认为职业规划是大学生个人的事,学校只负责发布信息和推荐单位就可以了;片面的认为职业规划是大学生毕业以后个人发展的事,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在涉及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经费投入、关注程度和措施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如师资队伍方面,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老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规划训练, 对职业规划实际情况并不了解, 或缺乏理论研究,或缺乏实战经验,不能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进行有效指导和引导。   二、辅导员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更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理想的人选,因此,建议从以下途径开展好此项工作:   1、将职业规划融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辅导员的工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辅导员要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融入到日常学生工作中,这有助于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侧重点的教育,大学一年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家庭、个人思维方式等;大学二年级,辅导员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方向,在准确地对自己和环境做出评价后,可以基本确定自己未来有可能实现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拓宽专业学习方向,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大学三年级,通过学校层面可以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或校企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实习,多接触社会。另外,通过校方就业指导部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招聘会,让学生提前感受就业市场;大学四年级,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的目标并选定职业发展的路线后,辅导员指导学生制订行动计划及落实具体行动措施,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为学生提供就业心理调适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等等。   2、突出辅导员的引导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身边最熟悉最信赖的朋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有直接的责任和义务。辅导员可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因为学生与辅导员接触密切,从辅导员那里可以最先得到就业咨询和信息,同时辅导员还承担着基层就业管理工作,如各项统计、表格、就业协议书等材料,都是辅导员的日常性工作。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及早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通过主题班会宣讲当前社会的形势与政策,社会的需求及专业的发展方向,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地引导。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认清自身优势和劣势,权衡比较,这样才能制订符合个人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再者就是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技巧,除了安排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以外,还要组织学生讨论,如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制作求职材料、应聘技巧等,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认识,并能在实践中有成功的体验。   3、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和发展平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比如,组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大学生创业大赛、角色扮演、模拟求职现场等,这是学生对职业角色的一次实践尝试;另外,辅导员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前感受社会,目前高校实施的社会实践活动有青年志愿者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假期兼职、顶岗实习、各种社团活动等,这些都是学生从事实践锻炼的好机会。   4、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构建激励机制   高校要在辅导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中构建激励机制,这样有利于辅导员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学校要从举办校园文化和校园活动中给学生提供成长和成才的机会,如,校园环境文明和谐;各项教学设施和后勤服务比较到位,服务质量高;教师敬业育人,学生勤奋向上;聘请资深教授和就业指导专家搞讲座;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和活动,获得的证书给予表彰奖励,营造激励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作,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全方位、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毕业生职业规划和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之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辅导员工作浅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6).   [2]高燕,黄春燕.高校辅导员在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引导作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3]游红伟.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辅导员的引导作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4]冯峰.浅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6).   作者简介:   石贺年,男,(1981年1月――),周口淮阳人,助教,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德育。


相关内容

  •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现状及规划策略
  • 摘要:高校辅导员从事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领头羊,因此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所以本文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的规划策略,其途径主要分为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学校搭建职业生 ...

  • 增强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策略分析
  • [摘 要]对大学生自信心研究进行概述,并分析影响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因素,提出增强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四个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自信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01-02 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大环境下,社会 ...

  • 高校辅导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_王英
  • TheoryResearch 学★★理★★论 高校辅导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 王 英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611130) 摘要:要落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辅导员作为教育的骨干力量,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结合辅导员工作 ...

  • 邮政局校园市场营销策划书2014模板
  • 邮政局校园市场营销策划书2014模板 一.产品介绍 xx年我局校园营销主要经营五大板块,各有侧重,其他项目可辅助开展,详细介绍如下. (一)招生商函 招生商函是我局为各院校量身定做的商业信函,目的在于提升院校的招生竞争力,是各类院校争取优质生员,扩大招生的又一重要渠道.此业务以邮资封为载体,可采用标 ...

  • 市邮政局校园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 函件业务是中国邮政的核心业务,是发展其他各项业务的基础,自国家开展“数据为翼,商函腾飞”数据库营销竞赛活动以来,各局都将商函业务作为邮政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市邮政局将xx年定为“函件业务发展年”,把函件业务列为全市邮政的重点业务,而校园市场营销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各行各业围绕“高考经济 ...

  • 关于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探讨
  • 关于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探讨 罗正业2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广州从化 510975 摘要: 就业指导课在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都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但就业指导课对民办高校的重要性则更有一番别样风情和意义.优质的就业指导课如果能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带来成功的创业率和高就业率,则抓好就业创业教育就变成了民办高 ...

  • 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理想图景
  • [摘要]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一直缺乏合理有效的参照标准,职业化理想图景有待建构.辅导员职业化内涵的正确理解是理想图景建构的基础,它是指辅导员职业运动.变化和发展至理想状态的历程.辅导员职业化的理想图景是职业伦理.职业地位.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标准等各方面理想状态的有机综合,总体上可以归纳为物 ...

  • 福州大学城五所高校创业教育现状调研
  • 福州大学城五所高校创业教育现状调研 [摘要] 通过对福州大学城5所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目前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坚持分层分类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环节指导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创业教育发展策略. [关键词] 福 ...

  • 2017年度省规划课题评审结果公示
  •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评审结果公示 序号编号12017CG0757722017CG0761632017CG0763142017CG0766352017CG0769562017CG0769972017CG0773382017CG0773992017CG[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