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立国之道

美国的历史虽然只有200多年,但是这200多年的历史,基本上是由100多天所决定的,这便是1787年在费城举行的制宪会议。这场持续了127天的会议,乃是美国的立国之本、立国之道。《民主的奇迹》一书便是“以小说的笔法生动地再现了那历史场景”。最近此书在大陆出版,资中筠在撰写的推荐中说,“个性各异的人物和尖锐对立的政见,最后居然求同存异于一部宪法中,书名‘奇迹’绝非夸大。”

按照书中所述,其实1787年费城制宪并非毕其功于一役,而是经过了漫长的酝酿。早在1639年,就已经有了《康涅狄格基本法》,在此基础上有了1677年的《西新泽西基本法》,然后是1754年的《奥尔巴尼联盟计划》,加上独立革命期间各种方案,政府体制经历过各种试验;一直到了《巴黎和约》签订四年之后,美国人终于尝试进行国家大实验。这便是费城制宪的由来。

为了写作此书,作者鲍恩翻阅了马克思·法兰德编纂的《1787年联邦制宪会议记录汇编》,其中搜集了当时制宪会议的发言记录,以及大量富有详细细节的会后信件和谈话记载,除此之外,作者还广泛翻阅了当时的报纸、代表的日记、代表与友人之间的信件及谈话的记载,在这些基础上运用叙述体的笔法还原历史现场,既好读又不失历史真实。

与其他国家的历史进程不同,美国的建国,比英国的光荣革命走得更远,也远比法国革命、俄国革命、中国革命更为平稳。《民主的细节》作者刘瑜在谈到此书时,曾以独立战争和这场制宪会议作比较。刘瑜指出,如果说独立战争是场革命的话,立宪会议本质是反革命,因为独立战争释放了各种能量,立宪会议把这种能量往回收缩:而法国革命、中国革命却与此不同,革命的能量如同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便无法关闭。

也正是因为如此,此书的意义得以凸显。作者指出,立宪会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正是各方妥协、达成共识的结果,大会曾经争吵不休而差点解体,且各州之间争执根深蒂固,余波延续了好些年,但是在关键性问题——各州在政府中的席次问题上,各方进行了多方的角力,最后方才达成一致。

另外一个明显有别于“革命”的例证则在于,各州之间并没有大肆地在谈判桌上以武力为筹码,而是尽力协商,比如各州在政府席次问题上,一度提出各州相等席位的议案。威尔逊对此表示同意,同时发问:“小州到底为什么要怕大州?”威尔逊进而指出:“世界上只有两种政府,一种做得太多而欺压,一种却做得太少而软弱。”但是埃尔斯沃斯却反对威尔逊的这一看法,他认为小州一定要拥有抵制大州的权力,各方吵得不可开交。

而有意思的是,《民主的奇迹》也为变革时代的中国提出了启示,当时参加立宪会议的都是上层社会,为何要立宪,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指出,当时美国不指定宪法也可以发展下去,但精英阶层怕地方势力掌权以后,搞“多数人暴政”,所以当时各州普遍的做法是废除债务,议会通过立法宣布,以前的欠债一笔勾销,这也正是这些精英阶层害怕的事,因此他们通过制定宪法明确禁止“欠债不还”,而通过宪法保障私有财产,这是此宪法的一个重要侧面。

而这部宪法,其实也深刻影响了中国,早在上世纪30年代,张君劢就发表了《立国之道》讨论中国的制宪问题,而他所主持制定的1946年宪法,基本上是按照费城制宪的蓝本制定的。张君劢后来被称为“宪法之父”,其实言过其实,早年的张君劢曾经服膺德国道路,甚至一度对俄国革命赞誉有加,等到30年代革命甚嚣尘上之际,张君劢抽身而出,对美国宪法大加赞赏,事实也证明,德国式的道路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俄国革命的道路最终演变为苏联的解体,而在费城制宪的道路上,美国不仅仅挺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且在冷战中战胜了苏联,至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一切都归功于1787年的制宪会议,“民主的奇迹”,绝不仅仅只是夸张而已。

美国的历史虽然只有200多年,但是这200多年的历史,基本上是由100多天所决定的,这便是1787年在费城举行的制宪会议。这场持续了127天的会议,乃是美国的立国之本、立国之道。《民主的奇迹》一书便是“以小说的笔法生动地再现了那历史场景”。最近此书在大陆出版,资中筠在撰写的推荐中说,“个性各异的人物和尖锐对立的政见,最后居然求同存异于一部宪法中,书名‘奇迹’绝非夸大。”

按照书中所述,其实1787年费城制宪并非毕其功于一役,而是经过了漫长的酝酿。早在1639年,就已经有了《康涅狄格基本法》,在此基础上有了1677年的《西新泽西基本法》,然后是1754年的《奥尔巴尼联盟计划》,加上独立革命期间各种方案,政府体制经历过各种试验;一直到了《巴黎和约》签订四年之后,美国人终于尝试进行国家大实验。这便是费城制宪的由来。

为了写作此书,作者鲍恩翻阅了马克思·法兰德编纂的《1787年联邦制宪会议记录汇编》,其中搜集了当时制宪会议的发言记录,以及大量富有详细细节的会后信件和谈话记载,除此之外,作者还广泛翻阅了当时的报纸、代表的日记、代表与友人之间的信件及谈话的记载,在这些基础上运用叙述体的笔法还原历史现场,既好读又不失历史真实。

与其他国家的历史进程不同,美国的建国,比英国的光荣革命走得更远,也远比法国革命、俄国革命、中国革命更为平稳。《民主的细节》作者刘瑜在谈到此书时,曾以独立战争和这场制宪会议作比较。刘瑜指出,如果说独立战争是场革命的话,立宪会议本质是反革命,因为独立战争释放了各种能量,立宪会议把这种能量往回收缩:而法国革命、中国革命却与此不同,革命的能量如同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便无法关闭。

也正是因为如此,此书的意义得以凸显。作者指出,立宪会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正是各方妥协、达成共识的结果,大会曾经争吵不休而差点解体,且各州之间争执根深蒂固,余波延续了好些年,但是在关键性问题——各州在政府中的席次问题上,各方进行了多方的角力,最后方才达成一致。

另外一个明显有别于“革命”的例证则在于,各州之间并没有大肆地在谈判桌上以武力为筹码,而是尽力协商,比如各州在政府席次问题上,一度提出各州相等席位的议案。威尔逊对此表示同意,同时发问:“小州到底为什么要怕大州?”威尔逊进而指出:“世界上只有两种政府,一种做得太多而欺压,一种却做得太少而软弱。”但是埃尔斯沃斯却反对威尔逊的这一看法,他认为小州一定要拥有抵制大州的权力,各方吵得不可开交。

而有意思的是,《民主的奇迹》也为变革时代的中国提出了启示,当时参加立宪会议的都是上层社会,为何要立宪,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指出,当时美国不指定宪法也可以发展下去,但精英阶层怕地方势力掌权以后,搞“多数人暴政”,所以当时各州普遍的做法是废除债务,议会通过立法宣布,以前的欠债一笔勾销,这也正是这些精英阶层害怕的事,因此他们通过制定宪法明确禁止“欠债不还”,而通过宪法保障私有财产,这是此宪法的一个重要侧面。

而这部宪法,其实也深刻影响了中国,早在上世纪30年代,张君劢就发表了《立国之道》讨论中国的制宪问题,而他所主持制定的1946年宪法,基本上是按照费城制宪的蓝本制定的。张君劢后来被称为“宪法之父”,其实言过其实,早年的张君劢曾经服膺德国道路,甚至一度对俄国革命赞誉有加,等到30年代革命甚嚣尘上之际,张君劢抽身而出,对美国宪法大加赞赏,事实也证明,德国式的道路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俄国革命的道路最终演变为苏联的解体,而在费城制宪的道路上,美国不仅仅挺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且在冷战中战胜了苏联,至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一切都归功于1787年的制宪会议,“民主的奇迹”,绝不仅仅只是夸张而已。


相关内容

  • 文化立国战略
  • 关于把"文化立国"作为国家战略 一.问题引入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从国际的视野来看,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是一个经济大国.文化大国,但不是文化强国.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制造能力.贸易实力在世界上均名列前茅,硬实 ...

  • 净空法师:中国五千年立国不是靠物质,是靠吃苦耐劳的精神
  • 美国是靠经济在支撑着,经济一崩溃,国家就完了 小朋友他能够尽孝道,斯里兰卡的小孩,小学生早晨起来要跟父母请安,要拜父母,拜还要用手去摸父母的脚,这显示亲爱.到学校见到老师会拜老师,也用手去摸老师的脚.我们很感动,很受教育,没想到这个地方还保存着,这一种礼节在我们中国两百年前是这样的,中国小朋友都懂得 ...

  • 美利坚合众国建国方针的确立
  • 一.争论产生的根源 背景:反英独立战争是政治上的胜利,美国在经济方面还相当软弱. Alexander Hamilton(1757年 - 1804年)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也是宪法的起草人之一,他是财经专家,是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 Thomas Jefferson(1743-1826),是美国独立战 ...

  •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
  •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是指:.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日本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开始落后于欧美,而在传统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又面临着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开始确立"知识产权立国"的国策.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 时    期 上世纪90年代 文   ...

  •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 ...

  • [心胜]读后感
  • <心胜>读后感 最近,读了军旅作家金一南所写<心胜>一书,感受很深.这是一本描述勇气和必胜信念的书籍,这是一本激励人心强调精神的书籍."战胜对手有两次,第一次在内心中."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心胜"并非胜利的全部,却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 ...

  • _五月花号公约_和美国精神_许爱军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 年第 1 期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2 No.1 <五月花号公约>和美国精神 许爱军 (国际关系学院 英语系,北京 100091) <五月花号公约>[摘要] 是美国第 ...

  • 新型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_任立国
  • 石 油 炼 制 与 化 工 2009年5月 PETROLEUMPROCESSINGANDPETROCHEMICALS 第40卷第5期 新型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的 催化性能研究 任立国1,余济伟2,1,(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抚顺) 摘要 ,研究新,考察乙醇与油酸比.催化剂用量和 ...

  • 思想自由是立国的根本--张东荪思想自由原理
  • 浦汉昕 "思想自由是立国的根本",(注1)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著名哲学家张东荪先生如是说.这一命题将思想.自由和国家三个复杂概念相互关联,竟然一时都明白起来,它像几何定理一般真确,像物理公式一般简洁,何等精彩.这是一条建设现代社会的准则,理当称为张东荪思想自由原理. 然而这样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