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发展研究

606心 理 科 学 2001年 第24卷 第5期              

儿童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发展研究

周 榕  黄希庭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重庆,400715)

1 引言

  有研究表明, 时间概念是隐喻性表征的, 即时间概念是由别的语义域概念投射映现于时间而形成的, 如“时间是金钱”“, 时间是流淌的小溪”, 前者将金钱投射于时间从而赋予时间的有价性, 后者将小溪映现于时间, 使时间具有了动体的属性。时间概念的所有属性都是这样隐喻性地建构的, 因为不使用隐喻就难以表述时间。有研究发现, 人们主要是使用11个范畴概念(空间、有价物、状态、易逝物、效应、改变者、检验者、动体、媒介、人、主宰—被主宰) 来喻指时间的, 这

11个概念隐喻构成了时间概念的语义域懂, 最后一句话都是一个时间隐喻, 但句子不完整, 即缺少喻体词, 要求被试根据故事内容说出一个自己认为最适当的词来完成该故事, 如:

小明学习非常努力, 他总是抓紧一切时间认真学习, 因他知道时间非常宝贵, 就象

213 程序

一样。

对初一和小学五六年级被试, 将故事制成问卷, 集体施测。完成故事的时间没有限制, 分钟左右完成。, , 录音机录下其回。对个别, , 直。

214 得分标准

, 之所以说“, 我们有“。

, 又是时间价值和观念的动力载体。弄清儿童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发展情况对于了解时间认知和思维特点以及时间价值观的形成等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研究拟从儿童产出时间隐喻的情况来考查儿童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使用不同概念域来喻指时间的先后次序。

两位西南师大教师独立评定被试给出的隐喻的适当性, 记分标准和例子见表1。两人评定分数的Spearman 相关系数为0189(P

3 结果与分析

311 儿童时间隐喻产出能力总的发展趋势

由于2分是用作衡量是否具有能用另一语义域概念来喻指时间的基本能力的起点分数, 我们首先统计了各组被试在所有故事中得2分以上的总人次和百分率, 结果见表2。  用非参数检验中的克—瓦氏方差分析, 发现各年级组的

基本时间隐喻能力的发展存在显著差异,x 2(6) =106. 79, P

0. 001。用非参数检验中的秩和检验考查性别差异, 发现男

2 方法

211 被试

随机从西南师大附属小学一至六年级和附属中学初一年级各选出20人, 共140人, 男女对半。各组被试平均年龄为713、813、914、1013、1113、1212、1311岁。

212 材料

女儿童在对时间的基本隐喻能力上无显著差异,Z =0. 149,P

=0. 88>0. 05。

基于已有研究得出的11个时间概念隐喻, 编写11个有关时间的小故事, 各体现一个概念隐喻。故事尽可能简单易

标准

不能给出任何词, 或给出的词在意义上和句法

上都完全不符合该故事的情况。

所给的词只是本义性的描述, 没有喻体词。能用另一语义域概念的词来喻指时间, 在意义上基本讲得通, 但不是很符合该故事的语境。能用另一语义域概念的词来喻指时间, 在意义上较适当贴切。

能用另一语义域概念的词来喻指时间, 在意义上十分适当准确。

记分

0分1分2分3分

对各年级男女被试组产出时间隐喻的平均成绩进行统计, 结果见表3。

例子

小梅以前认为姐姐不喜欢自己, 可后来几年时间里的许多事情证明姐姐事实上很爱自己, 。时间是宽广的, 无尽头的, 。小明学习非常努力, 他总是抓紧一切时间认真学习, 因他知道时间非常宝贵, 。

时间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联接在一起, 。

同学们正在听老师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不知不觉就到下课时间了, 同学们都说时间过得真快, 样。

表1 记分的标准和例子

4分

第5期             周榕等:儿童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发展研究

表2 小学及初一各年级组被试产出时间隐喻得分在2分以上的人次和百分率

年级

男女总人次百分率

一年级[1**********]

二年级[1**********]

三年级[1**********]0

四年级[1**********]1

五年级[1**********]0

六年级[1**********]27

初一[1**********]154

607

表3 各年级男女被试组产出时间隐喻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年级

男女总平均分

一年级0191(0173) 1100(0167) 0196(67)

二年级1161(0168) 1105(0161) 1133(69)

三年级215(0152) 2128(0161) 2139(56)

四年级2137(0140) 2142(0176) 2140(59)

五年级2154(0155) 2171(0135) 2163(45)

六年级2188(0137) 313(0124) 3109(37)

初一3169(0112) 3154(0121) 3162(18)

  注:括号内的数据为标准差

  用7(年级组) ×2(性别) 方差分析检验表明, 各年级组时间隐喻产出的发展主效应极其显著, F (6) 350. 001; ,F (1) =0. 11,P =0. ; F (6,126) =1. 77>Student 2Newman 2K euls , 3, 说明小学六, 基本上达到能相当准确适当地使用其它语义域概念来喻指时间的水平。

312 时间隐喻类型的发展趋势

11个故事里的隐喻分别涉及11类时间概念隐喻, 为考

出时间隐喻的成绩有显著差异, 小学一年级得分最低(M =

0. 96) , 二年级次之(M =1. 33) 。由于这两组被试的平均得

查时间隐喻类型的产出发展趋势, 对各种类型隐喻的产出平均分进行统计, 结果见表4。

  用11(隐喻类型) ×2(性别) 方差分析检验, 结果表明隐喻类型的主效应十分显著, F (10,1380) =53. 09, P 0105; 隐喻类型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 (1,138) =0. 03,P =0. 79>

0. 05。对隐喻类型差异的Student -Newman 2K euls 多重比较

分都显著低于2分, 可以说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整体上还不具备用别的语义域概念来隐喻性地表征时间的能力。这种能力到小学三年级才基本具备(M =2. 39) 。三、四、五年级间的时间隐喻产出没有显著差异(P =0. 87>0. 05) , 且得分都在215左右, 这表明儿童在这个阶段里的时间隐喻表征能力没有多大的发展。小学六年级学生产出时间隐喻的成绩

隐喻类型

平均分隐喻类型平均分

有价物2166空间3119

易逝物2174检验者1145

动体2192人3118

表明, 概念隐喻为“改变者”“、检验者”“、效应”的隐喻

改变者

1121状态2122

媒介2119

主宰与被主宰

2155

效应1149

表4 11类时间概念隐喻的产出平均分

的产出成绩间没有显著差异(P =0. 13>0. 05) , 但都显著低于其它类型的隐喻的成绩, 因而有理由认为基于这三类概念隐喻的言语隐喻是儿童发展最差最困难的隐喻。基于“人”和“空间”的言语隐喻, 其产出成绩间没有显著差异(P =0. 14

>0. 05) , 并都显著优于其它类型的隐喻, 且平均分都在3118

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而有研究发现这个“质变时期”在三四年级。要具有时间隐喻表征能力, 这首先要求儿童有一定的提象思维能力, 因为时间本身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儿童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具体事物或生动的表象联系着的, 因而可能他们对将另一语义域概念投射到时间这一概念的这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和心理表征还较困难。到小学三年级,

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显著提高, 这直接促进了儿童对时间的隐喻性的抽象思维表征能力的发展。但因儿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提象思维发展要经历较长的过程, 到六年级趋于成熟, 因而儿童对抽象的时间隐喻表征的能力到六年级才趋于完善。

要产出时间隐喻, 还必须要具有对不同事物的相似性特征的认知和抽取的能力, 因隐喻表征加工在本(转第609页)

以上, 这表明用“空间”和“人”这两种概念隐喻来喻指时间是儿童发展使用最好的隐喻类型, 或者说是儿童产出最早最容易的隐喻。其它类型的隐喻都介于中等发展状况。

4 讨论

  从表3可看出, 儿童时间隐喻能力总体上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但小学三年级是基本形成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重要时期, 到六年级这种能力趋于成熟。这可能与儿童思维发展特点、概念形成特点、类比推理特点等有关。儿童思维能力

第5期             孙宝志等:大学生需要理论的二十年追踪研究炼身体和友谊等和服从需要(Need for obey ) 包括遵守纪律、劳动与卫生和师生感情。这三类需要的相对强度, 由强至弱依次为:成才需要、成长需要和服从需要。成长需要是大学生的最基本需要, 只有满足了大学生成长需要, 其他需要才能得到更好的满足; 成才需要是大学生特有的需要, 也是大学生表现最为强烈的需要; 服从需要贯穿于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需要之中,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法律和规范的约束, 成长过程中也同样受到学校教育规范的制约, 同时, 服从需要又高于成长需要和成才需要, 我们建立的是法制社会, 提倡的依法治国, 当劳动成为人类第一需要时, 就是我们要建立的理想社会。这三类需要中又包含很多次级需要, 而次级需要的相对强度又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成才需要的专业学习、追求真理、荣誉与自尊和道德修养分列第四、第八、第一、第三位; 成长需要充裕物质、艺术欣赏与娱乐、爱情、锻炼身体和友谊分列第五、第九、第七、第六和第二位。第三类需要同时存在,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例如:如果过于追求属于成长需要的充裕物质和爱情, 必将影响对成才需要的满足, 这也正解释了第一共性因子中充裕物质和爱情的负向作用4. 3 4. 3. 1 关注成才, 成才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 在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同时, 人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满足, 因此, 对更高层次的属于自我实现范畴的荣誉与自尊的需要增强。同时也说明, 大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得到社会承认的重视程度大大超出以往任何年代。4. 3. 2 注重成长 大学生在关注成才的同时, 也注重对成长这一基本需要的满足。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 人民生活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 更充分证实了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间的矛盾。在个人目

(接第607页) 质上讲就是对两个不同范畴的事物的相似性

609

标上追求经济上的富裕, 相信自己的价值, 是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一个突出特点。4. 3. 3 兼顾服从 对劳动与卫生, 对遵守纪律是需要强制实施的社会需要, 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是矛盾统一体。师生感情属社会支持范畴, 随着科技发展, 社会进展, 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社会支持的网络较以前密集化、复杂化, 形式多样化, 因此, 对单一的师生情感的需要下降, 正符合社会支持的发展过程。在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 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增强。

大学生的需要的满足程度, 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才培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把握好大学生需要层次的规律, 掌握大学生需要理论, 必将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四有人才为宗旨的高等教育改革起推动作用。

5 参考文献

1 . . 2 . . 4. . 心理科学通讯,

1986:6

6 黄希庭. 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调查. 心理科学通讯,1987:67 朱文彬.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心理科学, 1995; 18:188—189

8 凌文辁1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1心理学报,1999年7月342—347

9 杨雄, 黄希庭1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1心理科

学,1999;22:484-48710 Shikha Sharma :Motivationchoo @fis. utoronto. ca 11 Joubert , Charles , E. self 2esteemand social desizability in rela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retrospective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faizness and

disciplinary practices. Psychological Report ,1991;69(1) :115-12012 Venables. W. N. . Ripley ,B. D. . Modern Applied Statistics with S 2

Plus springer 2Verlag. New Y ork ,Inc. 1994

的判断或类比推理。有研究发现儿童这种类比推理能力是

随儿童掌握比较复杂的知识经验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因而小学儿童类比推理发展存在着年龄阶段性, 类比推理能力主要在儿童中期开始形成并于青春期前趋于成熟, 如此经历了一个从本义思维模式向抽象的隐喻思维的转化过程。类比推理能力与隐喻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本研究发现的三四年级儿童开始具有基本的时间隐喻能力并在六年级趋于完善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时间隐喻类型的产出发展趋势看, 儿童最早是用空间概念和拟人手法来表征时间的, 最晚是使用“改变者”、“效应”“、检验者”等概念来喻指时间。儿童最早用“空间”概念喻指时间这进一步证明了空间是时间的原型概念的观点。儿童开始时常把时间和空间等同起来, 这在我们的一项早期研究结果中得到证明。此外, 刺激的某些空间特点影响人对刺激的持续性知觉的kappa 效应和刺激的持续性的知觉影响对刺激的某些空间特点的判断的tau 效应, 都表明了时空的依赖性。儿童使用空间概念来表征时间当然就是最方便最容易因而也是最早的方式。儿童较早使用拟人手法来喻指时间可能

与儿童的生活经历和有限的范畴知识有关。有限的生活经历使儿童还没有具备广博的范畴知识和抽象表征能力, 还没有广泛的语义域的概念作为时间隐喻的基础。另外,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 这在某种程度上还体现了隐喻的人本原则, 即“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最初对时间等抽象事物的不可捉摸和茫然无知, 人类便常常从自身开始来认识世界, 把自己当作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和参照, 把自己的本性和特点移加到这些现象之上。这种拟人隐喻因而是最早的本体隐喻形式。儿童较早产出这种拟人时间隐喻也就是很自然的了。儿童较晚使用“改变者”、“效应”、“检验者”等概念来喻指时间, 这可能与这些概念有较高的抽象性有关。

5 结论

  (1) 儿童时间隐喻能力具有随年龄增长的发展趋势, 但一二年级儿童总体上还不具备用别的语义域概念来喻指时间的能力,

这种能力在三四年级基本形成, 到六年级趋于成熟。

(2) 男女儿童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发展没有显著差异。(3) 儿童对时间的不同隐喻有发展先后次序, 拟人手法和空间隐喻是儿童最早掌握的。

606心 理 科 学 2001年 第24卷 第5期              

儿童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发展研究

周 榕  黄希庭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重庆,400715)

1 引言

  有研究表明, 时间概念是隐喻性表征的, 即时间概念是由别的语义域概念投射映现于时间而形成的, 如“时间是金钱”“, 时间是流淌的小溪”, 前者将金钱投射于时间从而赋予时间的有价性, 后者将小溪映现于时间, 使时间具有了动体的属性。时间概念的所有属性都是这样隐喻性地建构的, 因为不使用隐喻就难以表述时间。有研究发现, 人们主要是使用11个范畴概念(空间、有价物、状态、易逝物、效应、改变者、检验者、动体、媒介、人、主宰—被主宰) 来喻指时间的, 这

11个概念隐喻构成了时间概念的语义域懂, 最后一句话都是一个时间隐喻, 但句子不完整, 即缺少喻体词, 要求被试根据故事内容说出一个自己认为最适当的词来完成该故事, 如:

小明学习非常努力, 他总是抓紧一切时间认真学习, 因他知道时间非常宝贵, 就象

213 程序

一样。

对初一和小学五六年级被试, 将故事制成问卷, 集体施测。完成故事的时间没有限制, 分钟左右完成。, , 录音机录下其回。对个别, , 直。

214 得分标准

, 之所以说“, 我们有“。

, 又是时间价值和观念的动力载体。弄清儿童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发展情况对于了解时间认知和思维特点以及时间价值观的形成等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研究拟从儿童产出时间隐喻的情况来考查儿童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使用不同概念域来喻指时间的先后次序。

两位西南师大教师独立评定被试给出的隐喻的适当性, 记分标准和例子见表1。两人评定分数的Spearman 相关系数为0189(P

3 结果与分析

311 儿童时间隐喻产出能力总的发展趋势

由于2分是用作衡量是否具有能用另一语义域概念来喻指时间的基本能力的起点分数, 我们首先统计了各组被试在所有故事中得2分以上的总人次和百分率, 结果见表2。  用非参数检验中的克—瓦氏方差分析, 发现各年级组的

基本时间隐喻能力的发展存在显著差异,x 2(6) =106. 79, P

0. 001。用非参数检验中的秩和检验考查性别差异, 发现男

2 方法

211 被试

随机从西南师大附属小学一至六年级和附属中学初一年级各选出20人, 共140人, 男女对半。各组被试平均年龄为713、813、914、1013、1113、1212、1311岁。

212 材料

女儿童在对时间的基本隐喻能力上无显著差异,Z =0. 149,P

=0. 88>0. 05。

基于已有研究得出的11个时间概念隐喻, 编写11个有关时间的小故事, 各体现一个概念隐喻。故事尽可能简单易

标准

不能给出任何词, 或给出的词在意义上和句法

上都完全不符合该故事的情况。

所给的词只是本义性的描述, 没有喻体词。能用另一语义域概念的词来喻指时间, 在意义上基本讲得通, 但不是很符合该故事的语境。能用另一语义域概念的词来喻指时间, 在意义上较适当贴切。

能用另一语义域概念的词来喻指时间, 在意义上十分适当准确。

记分

0分1分2分3分

对各年级男女被试组产出时间隐喻的平均成绩进行统计, 结果见表3。

例子

小梅以前认为姐姐不喜欢自己, 可后来几年时间里的许多事情证明姐姐事实上很爱自己, 。时间是宽广的, 无尽头的, 。小明学习非常努力, 他总是抓紧一切时间认真学习, 因他知道时间非常宝贵, 。

时间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联接在一起, 。

同学们正在听老师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不知不觉就到下课时间了, 同学们都说时间过得真快, 样。

表1 记分的标准和例子

4分

第5期             周榕等:儿童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发展研究

表2 小学及初一各年级组被试产出时间隐喻得分在2分以上的人次和百分率

年级

男女总人次百分率

一年级[1**********]

二年级[1**********]

三年级[1**********]0

四年级[1**********]1

五年级[1**********]0

六年级[1**********]27

初一[1**********]154

607

表3 各年级男女被试组产出时间隐喻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年级

男女总平均分

一年级0191(0173) 1100(0167) 0196(67)

二年级1161(0168) 1105(0161) 1133(69)

三年级215(0152) 2128(0161) 2139(56)

四年级2137(0140) 2142(0176) 2140(59)

五年级2154(0155) 2171(0135) 2163(45)

六年级2188(0137) 313(0124) 3109(37)

初一3169(0112) 3154(0121) 3162(18)

  注:括号内的数据为标准差

  用7(年级组) ×2(性别) 方差分析检验表明, 各年级组时间隐喻产出的发展主效应极其显著, F (6) 350. 001; ,F (1) =0. 11,P =0. ; F (6,126) =1. 77>Student 2Newman 2K euls , 3, 说明小学六, 基本上达到能相当准确适当地使用其它语义域概念来喻指时间的水平。

312 时间隐喻类型的发展趋势

11个故事里的隐喻分别涉及11类时间概念隐喻, 为考

出时间隐喻的成绩有显著差异, 小学一年级得分最低(M =

0. 96) , 二年级次之(M =1. 33) 。由于这两组被试的平均得

查时间隐喻类型的产出发展趋势, 对各种类型隐喻的产出平均分进行统计, 结果见表4。

  用11(隐喻类型) ×2(性别) 方差分析检验, 结果表明隐喻类型的主效应十分显著, F (10,1380) =53. 09, P 0105; 隐喻类型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 (1,138) =0. 03,P =0. 79>

0. 05。对隐喻类型差异的Student -Newman 2K euls 多重比较

分都显著低于2分, 可以说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整体上还不具备用别的语义域概念来隐喻性地表征时间的能力。这种能力到小学三年级才基本具备(M =2. 39) 。三、四、五年级间的时间隐喻产出没有显著差异(P =0. 87>0. 05) , 且得分都在215左右, 这表明儿童在这个阶段里的时间隐喻表征能力没有多大的发展。小学六年级学生产出时间隐喻的成绩

隐喻类型

平均分隐喻类型平均分

有价物2166空间3119

易逝物2174检验者1145

动体2192人3118

表明, 概念隐喻为“改变者”“、检验者”“、效应”的隐喻

改变者

1121状态2122

媒介2119

主宰与被主宰

2155

效应1149

表4 11类时间概念隐喻的产出平均分

的产出成绩间没有显著差异(P =0. 13>0. 05) , 但都显著低于其它类型的隐喻的成绩, 因而有理由认为基于这三类概念隐喻的言语隐喻是儿童发展最差最困难的隐喻。基于“人”和“空间”的言语隐喻, 其产出成绩间没有显著差异(P =0. 14

>0. 05) , 并都显著优于其它类型的隐喻, 且平均分都在3118

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而有研究发现这个“质变时期”在三四年级。要具有时间隐喻表征能力, 这首先要求儿童有一定的提象思维能力, 因为时间本身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儿童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具体事物或生动的表象联系着的, 因而可能他们对将另一语义域概念投射到时间这一概念的这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和心理表征还较困难。到小学三年级,

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显著提高, 这直接促进了儿童对时间的隐喻性的抽象思维表征能力的发展。但因儿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提象思维发展要经历较长的过程, 到六年级趋于成熟, 因而儿童对抽象的时间隐喻表征的能力到六年级才趋于完善。

要产出时间隐喻, 还必须要具有对不同事物的相似性特征的认知和抽取的能力, 因隐喻表征加工在本(转第609页)

以上, 这表明用“空间”和“人”这两种概念隐喻来喻指时间是儿童发展使用最好的隐喻类型, 或者说是儿童产出最早最容易的隐喻。其它类型的隐喻都介于中等发展状况。

4 讨论

  从表3可看出, 儿童时间隐喻能力总体上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但小学三年级是基本形成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重要时期, 到六年级这种能力趋于成熟。这可能与儿童思维发展特点、概念形成特点、类比推理特点等有关。儿童思维能力

第5期             孙宝志等:大学生需要理论的二十年追踪研究炼身体和友谊等和服从需要(Need for obey ) 包括遵守纪律、劳动与卫生和师生感情。这三类需要的相对强度, 由强至弱依次为:成才需要、成长需要和服从需要。成长需要是大学生的最基本需要, 只有满足了大学生成长需要, 其他需要才能得到更好的满足; 成才需要是大学生特有的需要, 也是大学生表现最为强烈的需要; 服从需要贯穿于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需要之中,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法律和规范的约束, 成长过程中也同样受到学校教育规范的制约, 同时, 服从需要又高于成长需要和成才需要, 我们建立的是法制社会, 提倡的依法治国, 当劳动成为人类第一需要时, 就是我们要建立的理想社会。这三类需要中又包含很多次级需要, 而次级需要的相对强度又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成才需要的专业学习、追求真理、荣誉与自尊和道德修养分列第四、第八、第一、第三位; 成长需要充裕物质、艺术欣赏与娱乐、爱情、锻炼身体和友谊分列第五、第九、第七、第六和第二位。第三类需要同时存在,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例如:如果过于追求属于成长需要的充裕物质和爱情, 必将影响对成才需要的满足, 这也正解释了第一共性因子中充裕物质和爱情的负向作用4. 3 4. 3. 1 关注成才, 成才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 在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同时, 人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满足, 因此, 对更高层次的属于自我实现范畴的荣誉与自尊的需要增强。同时也说明, 大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得到社会承认的重视程度大大超出以往任何年代。4. 3. 2 注重成长 大学生在关注成才的同时, 也注重对成长这一基本需要的满足。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 人民生活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 更充分证实了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间的矛盾。在个人目

(接第607页) 质上讲就是对两个不同范畴的事物的相似性

609

标上追求经济上的富裕, 相信自己的价值, 是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一个突出特点。4. 3. 3 兼顾服从 对劳动与卫生, 对遵守纪律是需要强制实施的社会需要, 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是矛盾统一体。师生感情属社会支持范畴, 随着科技发展, 社会进展, 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社会支持的网络较以前密集化、复杂化, 形式多样化, 因此, 对单一的师生情感的需要下降, 正符合社会支持的发展过程。在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 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增强。

大学生的需要的满足程度, 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才培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把握好大学生需要层次的规律, 掌握大学生需要理论, 必将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四有人才为宗旨的高等教育改革起推动作用。

5 参考文献

1 . . 2 . . 4. . 心理科学通讯,

1986:6

6 黄希庭. 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调查. 心理科学通讯,1987:67 朱文彬.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心理科学, 1995; 18:188—189

8 凌文辁1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1心理学报,1999年7月342—347

9 杨雄, 黄希庭1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1心理科

学,1999;22:484-48710 Shikha Sharma :Motivationchoo @fis. utoronto. ca 11 Joubert , Charles , E. self 2esteemand social desizability in rela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retrospective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faizness and

disciplinary practices. Psychological Report ,1991;69(1) :115-12012 Venables. W. N. . Ripley ,B. D. . Modern Applied Statistics with S 2

Plus springer 2Verlag. New Y ork ,Inc. 1994

的判断或类比推理。有研究发现儿童这种类比推理能力是

随儿童掌握比较复杂的知识经验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因而小学儿童类比推理发展存在着年龄阶段性, 类比推理能力主要在儿童中期开始形成并于青春期前趋于成熟, 如此经历了一个从本义思维模式向抽象的隐喻思维的转化过程。类比推理能力与隐喻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本研究发现的三四年级儿童开始具有基本的时间隐喻能力并在六年级趋于完善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时间隐喻类型的产出发展趋势看, 儿童最早是用空间概念和拟人手法来表征时间的, 最晚是使用“改变者”、“效应”“、检验者”等概念来喻指时间。儿童最早用“空间”概念喻指时间这进一步证明了空间是时间的原型概念的观点。儿童开始时常把时间和空间等同起来, 这在我们的一项早期研究结果中得到证明。此外, 刺激的某些空间特点影响人对刺激的持续性知觉的kappa 效应和刺激的持续性的知觉影响对刺激的某些空间特点的判断的tau 效应, 都表明了时空的依赖性。儿童使用空间概念来表征时间当然就是最方便最容易因而也是最早的方式。儿童较早使用拟人手法来喻指时间可能

与儿童的生活经历和有限的范畴知识有关。有限的生活经历使儿童还没有具备广博的范畴知识和抽象表征能力, 还没有广泛的语义域的概念作为时间隐喻的基础。另外,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 这在某种程度上还体现了隐喻的人本原则, 即“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最初对时间等抽象事物的不可捉摸和茫然无知, 人类便常常从自身开始来认识世界, 把自己当作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和参照, 把自己的本性和特点移加到这些现象之上。这种拟人隐喻因而是最早的本体隐喻形式。儿童较早产出这种拟人时间隐喻也就是很自然的了。儿童较晚使用“改变者”、“效应”、“检验者”等概念来喻指时间, 这可能与这些概念有较高的抽象性有关。

5 结论

  (1) 儿童时间隐喻能力具有随年龄增长的发展趋势, 但一二年级儿童总体上还不具备用别的语义域概念来喻指时间的能力,

这种能力在三四年级基本形成, 到六年级趋于成熟。

(2) 男女儿童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发展没有显著差异。(3) 儿童对时间的不同隐喻有发展先后次序, 拟人手法和空间隐喻是儿童最早掌握的。


相关内容

  • 知识可视化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新观点
  • 知识可视化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新观点--访瑞士知识可视化研究开拓者马丁·爱普教授 2015-06-29 MOOC 本文由<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授权转载 作者:本刊特约记者赵慧臣.王淑艳 编者按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如何有效应用知识可视化优化教学过程,成为图像时代教学面临的重要挑战.瑞士卢加诺 ...

  • 认知词汇语义学的主要理论及其运用
  • 2009年第3期总第148期 外语学刊 FOREIGNLANGUAGERESEARCH 2009,No.3SerialNo.148 认知词汇语义学的主要理论及其运用 周启强 谢晓明 (湖南科技大学,湘潭411201;华中师范大学,武汉430079) 提 要:词汇语义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组 ...

  • 道德隐喻下的"山.水"境界
  • 摘 要:具有多重身份的郭熙,在营造山水视界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一位儒者的社会道德观与价值认同:作为官员的郭熙,如何将儒者的文化态度.取向融进山水的表象空间里:作为画家的郭熙,如何把山水画训练中的养成因素渐进为一种生命的关怀.本文以读解<林泉高致>文本为分析的基础,探讨郭熙如何将山水.道德. ...

  • 社会表征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社会表征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对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社会心理学探索>的解读 管健 2012-8-17 16:59:53 来源:<社会学研究>(京)2009年4期第228-242页 [作者简介]管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了莫斯科维奇的社 ...

  • 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
  • 心理学报 2011, Vol. 43, No.5, 589−598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1.00589 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 叶浩生 (广州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 广州510006) * 摘 要 具身认 ...

  • 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2011.5
  • 心理学报 2011, Vol. 43, No.5, 589−598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1.00589 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 叶浩生 (广州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 广州510006) 摘 要 具身认知 ...

  •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维果茨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摘要 维果茨基理论为社会建构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建构论从维果茨基思想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从多方面丰富发展了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思想.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沿袭了维果茨基的反叛精神,继承并发展了维果茨基倡导的认识论和发展观,借鉴了维果茨基提出的工具论和方法论,对现代心理学的基本预设进行了根本性动摇 ...

  • 隐喻为什么可能
  • 2008年5月第29卷第3期 外语教学 ForeignLanguageEducation May.2008Vol.29No.3 ! ! ! ! " 专栏:修辞研究的新进路 !!!!!!!!!!!!!!!!!" !!!! " 栏目主持人:徐盛桓(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战 ...

  • 论文-语境论世界观
  • 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 论 文 题 目: 语境论世界观 语境论世界观 摘 要:国内一些学者对语境论世界观这一领域的研究只是处于较表层的研究,还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国外的学者虽然越来越关注语境论,但更多关注的是语境论的科学观.语境论的实在观和语境论的真理观.科学哲学的科学方法论语言哲学的分析方法及其语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