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创新研究]课题

《体育教学创新研究》课题

中期评估工作报告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给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而使体育教学创新的研究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那么,体育教学创新究竟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创新,成了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带着这个问题,本课题组立足于创新这一基本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从而确立了以“快乐体育”、“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等教学理念为本课题的理论指导,从教学方式、评价体系、体育课与体锻课的内在联系等几方面着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下面就整个研究过程作一个全面的汇报。

一、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课题组成员:

(一) 研究对象:

体育教学主要由教师和学生两个载体组成。因此,体育教学创新研究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材内容的合理配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切实可行、评价体系的合理有效等几方面着手进行创新研究;

(二) 研究内容:

1、 确立课题的理论依据; 2、 体育课和体锻课的内在联系; 3、 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 4、 确立新的教学方法; 5、 确立新的评价体系;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体育教学改革、体育课程纲要、素质教育等有关书籍和杂志,运用教

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来理解课题;

2、专家访谈法:向我校课题组专家和我区体育界四位体育高级教师咨询、求教有关体育教学方

面的问题;

3、问卷调查法:向我校02级、03级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

有效率为100%;

4、座谈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天一中学40名学生,分成四批进行座批,向学生了解对体育课的

认识,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对项目的设置及对老师的上课有何要求等;

5、实验法:随机抽取高二年级中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在上课的态度、出勤率、表现、教学效果等几方面进行综合比较;

6、归纳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从而确立本课题研究方向。

(四)课题组成员:

二、课题前期研究进程汇报:

(一)确立理论框架: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方向。

1、根据新大纲精神,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把新大纲的基本理念概括起来可以理解为:①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意识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主过程,确保“健康第一”落到实处;②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与体育锻炼的前提。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2、确立“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战略思想。现代体育教学的整体战略思想为: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身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从而体现出题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精修一、二项终身项目;

3、确立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为主导”新的教学理念。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经验总结和心得。

(二)进行调查研究,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随机调查,整理数据。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研究者发现有许多教学现状已严重的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展开。带着这个问题,课题组根据存在的问题设置了调查问卷,进行了随机调查,从而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具体情况见附表)

(三)对体锻课进行改革。本课题组针对体锻课场地少、学生人数多,场面比较混乱这种

现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主要是因为体锻课的形式主要是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项目而进行活动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项目的形成;另外,体锻课是体育课所授项目消化的大舞台,充分利用好体锻课,也是进行体育教学创新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按照项目进行分类,每几个老师一组分管一个项目,组织起班级对抗赛,宿舍对抗赛,教师与学生对抗赛的形式,让学生有组织的进行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体锻课的形式也显得丰富多彩。

(四)确立体育课新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为必修课40%,选课60%。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学校

的实际,将60%的选修内容确定为每一年一个球类项目,通过选修的形式,进行分班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利用这一形式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练习热情,并且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系统练习,从而为终身体育项目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40%的必修课内容则根据大纲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穿插其中进行教学,从而做到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确立体育课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摒弃千篇一律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并

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构建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实施师生共同参与的合作学习,组织不同观点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探讨的氛围中自主的去学习。

本课题组成员分成两组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教学。对照班主要采用常规教学,实验班主

要采用分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实施师生共同参与的合作学习,构建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主要体现在:准备部分打破由老师统一带领徒手操的形式,由学生自编,轮流带领的形式。基本部分将教学内容设置为不同的进度让学生自主选择。结束部分的形式同准备部分。

(六)确立体育课新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要系统、科学、打破传统的技能评价单一模式,可建立学生档案,根据学生的实

际从学生学习的热情、上课的表现,进步的幅度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价,要使每个同学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调动学习的热情。

三、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收获:

1、确立了以新大纲精神并结合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为课题的

理论指导;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体育教学现状和学生现状,确立课题的研究方向和主要需要解决的问

题;

3、通过对体锻课进行的改革,学生练习热情高涨,活动形式多样,秩序井然; 4、确立了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各取所需,学生的专项技术能力大幅度提高,技战术涵养

也有所提升;

5、经过新的教学方法尝试后,学生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得到改善,学

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体育教学创新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精神、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体育教学创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要从思想上、观念上,结合实际情况,在新标准及大纲的指引下进行创新教学,从而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②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③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④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⑤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从而真正做到创新。

四、课题前期研究的不足及下一步计划:

在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完善,还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课题研究下一步计划:

1、根据课题组的总结和学生反馈的意见进行改进,力求使实验班的教学形式在全校得到推

广;

2、体锻课的组织形式力求细致,从而做到每个学生各取所需;

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育内容与评价体系要协调发展,从而形成稳定而科学的教学评价体

系;

4、评价体系的具体定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制定得完善、科学,可操作性强。

附表: 背景资料:

性别:A、男 B、女 年级:A、高一 B 、高二 C、高三

问卷调查、座谈会内容: 1、你喜欢上体育课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D、不知道

2、你喜欢体育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D、不知道

3、你喜欢哪些体育项目? A、球类

B、田径

C、体操

D、武术

4、你喜欢那些球类项目?

A、篮球 B、足球 C、排球 D、羽毛球

5、你喜欢什么样的上课形式?

A、按部就班 B、教学比赛 C、选修 D、放羊式 6、你认为体育理论课重要吗?

A、重要 B、一般 C、不重要 D、不知道 7、如果你会垫排球,你对排球项目感兴趣吗?

A、有兴趣 B、一般 C、没有兴趣 D、不知道 8、如果你会打篮球,你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怎么样?

A、好 B、一般 C、较差 D、差 9、你最擅长的篮球技术是什么?

A、控球 B、投篮命中率 C、球性 D、传球 10、你认为自己最不擅长的篮球技术是什么?

A、控球、 B、投篮命中率 C、球性 D、传球 11、你喜欢什么样的体锻课活动形式?

A、随便玩玩 B、有组织的比赛 C、聊天 D、做作业 12、你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满意吗?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D、不知道 13、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A、传统 B、师生共同参与 14、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学形式?

A、传统 B、分班教学 15、你认为现有的评价体系合理吗?

A、合理 B、一般 C、不合理 D、不知道

一、数据统计及结果,见表一、表二(注:第9题女生答,第10、11、12题男生答)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男生120名,女生80名,高二100人,高三100人)

(表一)

(表二)

二、 数据整理分析: 由表2的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① 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

② 女生会垫排球,却对排球项目设有兴趣;男生会投篮,却不会运球, 篮

球技术较以往学生差;

③ “放羊”式教学已成了中学体育教学的主旋律; ④ 学生较倾向于有组织的体锻课活动形式; ⑤ 现有的教学形式已不为学生所接受;

⑥ 现有的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已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项目的兴趣是关键。因此说,解决以上几个普遍存在的教学现状问题成了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

《体育教学创新研究》课题

中期评估工作报告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给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而使体育教学创新的研究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那么,体育教学创新究竟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创新,成了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带着这个问题,本课题组立足于创新这一基本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从而确立了以“快乐体育”、“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等教学理念为本课题的理论指导,从教学方式、评价体系、体育课与体锻课的内在联系等几方面着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下面就整个研究过程作一个全面的汇报。

一、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课题组成员:

(一) 研究对象:

体育教学主要由教师和学生两个载体组成。因此,体育教学创新研究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材内容的合理配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切实可行、评价体系的合理有效等几方面着手进行创新研究;

(二) 研究内容:

1、 确立课题的理论依据; 2、 体育课和体锻课的内在联系; 3、 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 4、 确立新的教学方法; 5、 确立新的评价体系;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体育教学改革、体育课程纲要、素质教育等有关书籍和杂志,运用教

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来理解课题;

2、专家访谈法:向我校课题组专家和我区体育界四位体育高级教师咨询、求教有关体育教学方

面的问题;

3、问卷调查法:向我校02级、03级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

有效率为100%;

4、座谈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天一中学40名学生,分成四批进行座批,向学生了解对体育课的

认识,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对项目的设置及对老师的上课有何要求等;

5、实验法:随机抽取高二年级中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在上课的态度、出勤率、表现、教学效果等几方面进行综合比较;

6、归纳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从而确立本课题研究方向。

(四)课题组成员:

二、课题前期研究进程汇报:

(一)确立理论框架: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方向。

1、根据新大纲精神,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把新大纲的基本理念概括起来可以理解为:①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意识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主过程,确保“健康第一”落到实处;②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与体育锻炼的前提。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2、确立“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战略思想。现代体育教学的整体战略思想为: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身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从而体现出题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精修一、二项终身项目;

3、确立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为主导”新的教学理念。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经验总结和心得。

(二)进行调查研究,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随机调查,整理数据。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研究者发现有许多教学现状已严重的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展开。带着这个问题,课题组根据存在的问题设置了调查问卷,进行了随机调查,从而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具体情况见附表)

(三)对体锻课进行改革。本课题组针对体锻课场地少、学生人数多,场面比较混乱这种

现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主要是因为体锻课的形式主要是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项目而进行活动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项目的形成;另外,体锻课是体育课所授项目消化的大舞台,充分利用好体锻课,也是进行体育教学创新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按照项目进行分类,每几个老师一组分管一个项目,组织起班级对抗赛,宿舍对抗赛,教师与学生对抗赛的形式,让学生有组织的进行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体锻课的形式也显得丰富多彩。

(四)确立体育课新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为必修课40%,选课60%。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学校

的实际,将60%的选修内容确定为每一年一个球类项目,通过选修的形式,进行分班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利用这一形式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练习热情,并且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系统练习,从而为终身体育项目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40%的必修课内容则根据大纲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穿插其中进行教学,从而做到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确立体育课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摒弃千篇一律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并

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构建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实施师生共同参与的合作学习,组织不同观点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探讨的氛围中自主的去学习。

本课题组成员分成两组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教学。对照班主要采用常规教学,实验班主

要采用分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实施师生共同参与的合作学习,构建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主要体现在:准备部分打破由老师统一带领徒手操的形式,由学生自编,轮流带领的形式。基本部分将教学内容设置为不同的进度让学生自主选择。结束部分的形式同准备部分。

(六)确立体育课新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要系统、科学、打破传统的技能评价单一模式,可建立学生档案,根据学生的实

际从学生学习的热情、上课的表现,进步的幅度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价,要使每个同学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调动学习的热情。

三、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收获:

1、确立了以新大纲精神并结合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为课题的

理论指导;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体育教学现状和学生现状,确立课题的研究方向和主要需要解决的问

题;

3、通过对体锻课进行的改革,学生练习热情高涨,活动形式多样,秩序井然; 4、确立了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各取所需,学生的专项技术能力大幅度提高,技战术涵养

也有所提升;

5、经过新的教学方法尝试后,学生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得到改善,学

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体育教学创新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精神、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体育教学创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要从思想上、观念上,结合实际情况,在新标准及大纲的指引下进行创新教学,从而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②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③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④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⑤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从而真正做到创新。

四、课题前期研究的不足及下一步计划:

在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完善,还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课题研究下一步计划:

1、根据课题组的总结和学生反馈的意见进行改进,力求使实验班的教学形式在全校得到推

广;

2、体锻课的组织形式力求细致,从而做到每个学生各取所需;

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育内容与评价体系要协调发展,从而形成稳定而科学的教学评价体

系;

4、评价体系的具体定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制定得完善、科学,可操作性强。

附表: 背景资料:

性别:A、男 B、女 年级:A、高一 B 、高二 C、高三

问卷调查、座谈会内容: 1、你喜欢上体育课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D、不知道

2、你喜欢体育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D、不知道

3、你喜欢哪些体育项目? A、球类

B、田径

C、体操

D、武术

4、你喜欢那些球类项目?

A、篮球 B、足球 C、排球 D、羽毛球

5、你喜欢什么样的上课形式?

A、按部就班 B、教学比赛 C、选修 D、放羊式 6、你认为体育理论课重要吗?

A、重要 B、一般 C、不重要 D、不知道 7、如果你会垫排球,你对排球项目感兴趣吗?

A、有兴趣 B、一般 C、没有兴趣 D、不知道 8、如果你会打篮球,你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怎么样?

A、好 B、一般 C、较差 D、差 9、你最擅长的篮球技术是什么?

A、控球 B、投篮命中率 C、球性 D、传球 10、你认为自己最不擅长的篮球技术是什么?

A、控球、 B、投篮命中率 C、球性 D、传球 11、你喜欢什么样的体锻课活动形式?

A、随便玩玩 B、有组织的比赛 C、聊天 D、做作业 12、你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满意吗?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D、不知道 13、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A、传统 B、师生共同参与 14、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学形式?

A、传统 B、分班教学 15、你认为现有的评价体系合理吗?

A、合理 B、一般 C、不合理 D、不知道

一、数据统计及结果,见表一、表二(注:第9题女生答,第10、11、12题男生答)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男生120名,女生80名,高二100人,高三100人)

(表一)

(表二)

二、 数据整理分析: 由表2的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① 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

② 女生会垫排球,却对排球项目设有兴趣;男生会投篮,却不会运球, 篮

球技术较以往学生差;

③ “放羊”式教学已成了中学体育教学的主旋律; ④ 学生较倾向于有组织的体锻课活动形式; ⑤ 现有的教学形式已不为学生所接受;

⑥ 现有的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已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项目的兴趣是关键。因此说,解决以上几个普遍存在的教学现状问题成了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关内容

  •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 吴国栋 一.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江泽 ...

  • "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 "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结题报告 根据<关于在"十五"期间开展教育课题研究的通知>精神,2001年6月---2004年7月,蓟县教研室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q ...

  •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
  • 课题名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 1.选题依据 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1种立体交互的有机结合研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着10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 ...

  • 创新作文教学研究
  • "创新作文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中语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子课题 "表达真情实感与创新写作教学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2009年6月,我校根据"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q ...

  • 学校创新教育课题阶段总结
  • “链接”创新教育,“刷新”学校形象 ——湖北省“十五”重点课题初中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 阶段性总结会汇报材料 --县---中学课题组 我校“初中创新教育教学研究与实验 "课题,是xx年底申报,xx年1月正式启动的,至今已走过了两年半的研究历程。在市教科院和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回顾这两年多的研究,应该说, ...

  • 农村中学音乐理论教学方法创新课题
  • <农村中学音乐理论教学方法创新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国家<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音乐课是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具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对于陶冶情操, 培养创新精神和 ...

  • 关于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
  • 转发<关于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1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院属各相关部门: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申报工作已开始启动,现将<关于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通 ...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 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 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 拓展知识视野. 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 ...

  • 课题研究工作措施
  • 东姚镇一中课题研究活动计划具体措施 教育科研创新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渗透.作用于学校全部工作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加强教育科研创新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学校坚持从细从严,追求实效,勇于创新,积极开拓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