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工作的通知
2011-3-4
公司所属各单位:
为有效控制安全风险,发现并掌握安全规律,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按照公司领导及HSE 管
理体系控制要求,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危害辨识的范围
覆盖公司所有的生产与业务活动;所有作业环节;所有的岗位;所有的设备设施;所有进入作业现场
人员的活动,其中包括:外力、供应商、用户领料人员、参观访问人员等。
二、辨识及评价的依据
1、法律法规、标准、公司相关文件和管理规定、操作规程;
2、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害因素;
3、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
4、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5、定量评价(LEC 法)
三、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负责组织、指导、落实公司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工作,监督检查各单位风险
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组 长:薛世明
组 员:赵彦惠 马建军 张双俊 方荣权 胡晓斌 穆 鑫 孙大雷 张彦杰 张延东
联系人:方荣权 电话:5984807
四、时间安排:
2011年3月4日开始至年底,分四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3月4日至4月15日,为岗位危害因素调查阶段。各单位以中队、班组为基本单元,对每个岗位生产作业活动进行分解、分析,指导岗位员工广泛开展危害因素调查,对辨识出的危害因素进行整
理、补充,完善管理措施,评价风险等级。
第二阶段:3月15日至4月15日,为集中推进阶段,与第一阶段工作交叉进行。安全质量环保科将深入到公司所属各单位,与各单位共同召开座谈研讨会和危害因素辨识会,对前期工作进行评估并集中辨识,细致分析,反复讨论,力求找全每个部位、每个作业过程存在的各类危害因素,对重点部位、关键作
业环节进行重点分析,找准、找全危害因素,提高辨识质量,把危害因素辨识工作向广度、深度推进。
第三阶段:4月15日至4月29日,为汇总分析阶段。公司对各单位上报的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形成公司《危害因素清单》和《重大风险清单》,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报请公司主管领
导审批。
第四阶段:5月1日至年底,为完善补充阶段。各单位及时将生产过程中新产生、发现的危害因素补
充到《危害因素清单》中,动态更新,持续完善管理措施,使安全风险受控。
五、具体要求:
1、高度重视。危害因素辨识是今年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
推进,保证危害因素辨识的深度和广度。
2、有组织、有计划推进。各单位要制定本单位风险辨识评价工作方案,有计划地推进此项工作。大队级单位应抽调熟悉本单位管理的人员、技术人员及有经验的岗位工人组成风险评价小组,负责安排、指导、落实本单位风险辨识评价工作;中队或班组应由生产骨干组成辨识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岗位风险辨识
与初始评价。
3、遵循“分开调查,广泛识别”的原则。各单位要以中队、班组为基本单元,发动全体员工广泛识别岗位风险,对所有作业活动、设备设施、人员以及作业环节存在的危害因素,从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良;管理欠缺;使用的物料存在的危害等五个方面进行辨识,最大限度识
别出本单位的风险。
4、遵循“客观评价,集中评审”的原则。客观评价是指中队或班组对辨识出的危害因素制定具体控制措施,本着实事求是,高度负责的原则,客观评价风险等级,并填写风险评价表。集中评审是指公司风险评价小组会同各单位风险评价小组对中队或班组上报的风险评价表分析汇总,对风险等级初评结果及控制措施的适宜性、合理性进行评审,形成本单位的《危害因素清单》,其中较为严重和亟待采取措施进行
控制的风险,应列入本单位《重大风险清单》。
5、遵循“有效预防,分级控制”的原则。所有风险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控制,由大队、中队、班组层层监督执行,使控制措施能够得以有效落实。控制措施的制定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与本单位所具备的资源条件、技术能力和人员状况相适应,确保其实施的可能
性和可行性。重大风险要重点监控,已构成事故隐患的,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有关规定执行。
6、遵循“动态管理,定期更新”的原则。各单位每年至少应组织一次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活动,危害及
环境因素适时更新。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或作业环节、作业场所、作业环境等发生变化,以及法律法规和
其他要求更新时,应及时进行危害因素辩识与风险评价,并补充到危害因素清单中。
7、遵循“岗位风险人人皆知”的原则。识别出的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要发放到相关的中队、班组和操
作岗位,并对岗位员工开展培训,做到人人熟知岗位风险,熟知控制措施。
8、请各单位于2011年4月15日前上报《危害因素清单》、《重大风险清单》、《HSE 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审批表》(见附件),由本单位领导签字,并附电子稿。为了便于汇总,请各单位不要更改表格格 式。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附件: 1、危害因素调查表 表一(岗位员工使用) 2、危害因素评价表 表二(中队或班组使用) 3、危害因素清单 表三(大队级单位使用) 4、重大风险清单 表四(大队级单位使用) 5、HSE 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审批表(封面) 6、危害因素辨识指导手册 7、危害因素辨识示例 安全质量环保科
关于开展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工作的通知
2011-3-4
公司所属各单位:
为有效控制安全风险,发现并掌握安全规律,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按照公司领导及HSE 管
理体系控制要求,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危害辨识的范围
覆盖公司所有的生产与业务活动;所有作业环节;所有的岗位;所有的设备设施;所有进入作业现场
人员的活动,其中包括:外力、供应商、用户领料人员、参观访问人员等。
二、辨识及评价的依据
1、法律法规、标准、公司相关文件和管理规定、操作规程;
2、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害因素;
3、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
4、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5、定量评价(LEC 法)
三、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负责组织、指导、落实公司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工作,监督检查各单位风险
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组 长:薛世明
组 员:赵彦惠 马建军 张双俊 方荣权 胡晓斌 穆 鑫 孙大雷 张彦杰 张延东
联系人:方荣权 电话:5984807
四、时间安排:
2011年3月4日开始至年底,分四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3月4日至4月15日,为岗位危害因素调查阶段。各单位以中队、班组为基本单元,对每个岗位生产作业活动进行分解、分析,指导岗位员工广泛开展危害因素调查,对辨识出的危害因素进行整
理、补充,完善管理措施,评价风险等级。
第二阶段:3月15日至4月15日,为集中推进阶段,与第一阶段工作交叉进行。安全质量环保科将深入到公司所属各单位,与各单位共同召开座谈研讨会和危害因素辨识会,对前期工作进行评估并集中辨识,细致分析,反复讨论,力求找全每个部位、每个作业过程存在的各类危害因素,对重点部位、关键作
业环节进行重点分析,找准、找全危害因素,提高辨识质量,把危害因素辨识工作向广度、深度推进。
第三阶段:4月15日至4月29日,为汇总分析阶段。公司对各单位上报的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形成公司《危害因素清单》和《重大风险清单》,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报请公司主管领
导审批。
第四阶段:5月1日至年底,为完善补充阶段。各单位及时将生产过程中新产生、发现的危害因素补
充到《危害因素清单》中,动态更新,持续完善管理措施,使安全风险受控。
五、具体要求:
1、高度重视。危害因素辨识是今年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
推进,保证危害因素辨识的深度和广度。
2、有组织、有计划推进。各单位要制定本单位风险辨识评价工作方案,有计划地推进此项工作。大队级单位应抽调熟悉本单位管理的人员、技术人员及有经验的岗位工人组成风险评价小组,负责安排、指导、落实本单位风险辨识评价工作;中队或班组应由生产骨干组成辨识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岗位风险辨识
与初始评价。
3、遵循“分开调查,广泛识别”的原则。各单位要以中队、班组为基本单元,发动全体员工广泛识别岗位风险,对所有作业活动、设备设施、人员以及作业环节存在的危害因素,从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良;管理欠缺;使用的物料存在的危害等五个方面进行辨识,最大限度识
别出本单位的风险。
4、遵循“客观评价,集中评审”的原则。客观评价是指中队或班组对辨识出的危害因素制定具体控制措施,本着实事求是,高度负责的原则,客观评价风险等级,并填写风险评价表。集中评审是指公司风险评价小组会同各单位风险评价小组对中队或班组上报的风险评价表分析汇总,对风险等级初评结果及控制措施的适宜性、合理性进行评审,形成本单位的《危害因素清单》,其中较为严重和亟待采取措施进行
控制的风险,应列入本单位《重大风险清单》。
5、遵循“有效预防,分级控制”的原则。所有风险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控制,由大队、中队、班组层层监督执行,使控制措施能够得以有效落实。控制措施的制定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与本单位所具备的资源条件、技术能力和人员状况相适应,确保其实施的可能
性和可行性。重大风险要重点监控,已构成事故隐患的,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有关规定执行。
6、遵循“动态管理,定期更新”的原则。各单位每年至少应组织一次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活动,危害及
环境因素适时更新。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或作业环节、作业场所、作业环境等发生变化,以及法律法规和
其他要求更新时,应及时进行危害因素辩识与风险评价,并补充到危害因素清单中。
7、遵循“岗位风险人人皆知”的原则。识别出的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要发放到相关的中队、班组和操
作岗位,并对岗位员工开展培训,做到人人熟知岗位风险,熟知控制措施。
8、请各单位于2011年4月15日前上报《危害因素清单》、《重大风险清单》、《HSE 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审批表》(见附件),由本单位领导签字,并附电子稿。为了便于汇总,请各单位不要更改表格格 式。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附件: 1、危害因素调查表 表一(岗位员工使用) 2、危害因素评价表 表二(中队或班组使用) 3、危害因素清单 表三(大队级单位使用) 4、重大风险清单 表四(大队级单位使用) 5、HSE 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审批表(封面) 6、危害因素辨识指导手册 7、危害因素辨识示例 安全质量环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