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新体验8年级物理(下)人教版答案

Page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Page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检测单”答案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第1课时 电 压

1. 电源 伏特 U 2. (1) 3.8×105 380 (2) 0.22

2.2×105 3. 1.5 220 4. 0~0.6A 0.02A 0.5A 0~15V 0.5V 4V 5. 0.3 铜 6. 试触 负 7. 电压 电流 8. C 9. C 10. C 11. A 12. A 13. 如图所示

第13题

14. 如图甲、乙所示

乙 第4题

第2课时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 0~15 0~3 3 2. 4 4 3. 不正确 拧下其中一只灯泡,看另一只灯泡是否发光,若发光,则两灯是并联的,否则就是串联 4. ① 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种类有关;② 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距离有关;③ 水果电池电压与两极插入水果的深度有关;④ 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大小有关(任选两个即可) 5. C

6. C 7. 如图所示

第7题

8. (1) 如图所示 (2) 测量L1、L2两端的总电压 (3) 如下表所示

(4) 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应不同;实验次数太少,应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第8题

第3课时 电 阻

1.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 R 欧姆 Ω 2. (1) 7×105 700 (2) 8×10-3 8×10-6 3. 导体本身 电流 4. 长度 温度 横截面积 5. A 6. A 7. >

11. D 12. C 13. (1) 长度 (2) A (3) 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14. (1) 开关 (2) 灯泡的亮度

(3) 乙 灯泡能保护电路

第4课时 变 阻 器

1. 长度 B、C(或B、D) 2. A 3. A 左 4. 导线定值电阻 5. D 6. B 7. A 8. A 9. (1) 3 A、B 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为 2A (2) 如图所示 (3) 串

1

第9题

第5课时 “电压 电阻”复习

1.

第8题

9. 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电压一定,电流越大,电阻越小 粗细相同,长度相同 10. (1) 铜 (2) 试触 (3) 如图所示 (4) 0.6 (5) 水果电池的电压与金属种类的关系(或与水果种类的关系;或与水果成熟度的关系;或与金属片插入水果深度的关系

)

第10题

第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课时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

两端电压的关系 1. (1) 1 (2) 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3) B 2. 错误 没有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3. C 4. C 5. (1) 如图所示

第5题

(2)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6. (1) A 灯两端电压越大,灯越亮 (2) ① 0~3 0~0.6 ②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③ 电阻R偏大(或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 (3) 向左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第2课时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

U1. 导体两端的电压 导体的电阻 欧姆定律 I=2. 20 0.3 3. 10 4. 电压一定R

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2.5 5. 30 30 6. C 7. D 8. C 9. 15Ω 0~0.6A 10. 15V 11. 5Ω

第3课时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二)

1. 180 2. 20 增大 3. 0.36 4. 5 0.2 5. C 6. A 7. 如图所示 把两个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各部分的电阻

第7题

8. 因为电阻R1、R2串联,所以U=U1+U2,因为U=IR,U1=I1R1,U2=I2R2,所以IR=I1R1+I2R2。因为I=I1=I2,所以R=R1+R2 9. (1) 6Ω (2) 6V 10. (1) 电流表的示数IU8VU9V=0.1A (2) 电路的总电阻R=90Ω R1的电阻R1=R-R2=90Ω-80R280ΩI0.1A

Ω=10Ω (3) R1的电压U1′=I′R1=0.3A×10Ω=3V,电压表的示数U2′=U-U1′=9V-3V=6V

第4课时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三)

1. 5 2∶3 2. 6 2.5 0.35 7∶5 3. 增大 减小 4. 1 小于 5. 变大 2 6. A 7. B 8. C 9. (1) 100Ω (2) 400℃ (3) 如图所示

第9题

第5课时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四)

1. >

0.6 3.3 6. 不变 变大 7. C 8. A 9. D 10. 由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可得:I=I1UU1U2111或R=RR+I2,又知:U=U1=U2,+ 11. (1) 6V RR1R2RR1R2R1+R2

(2) 4Ω (3) 0.6A

第6课时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 20 变大(或增大) 温度越高,灯丝的电阻越大(或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或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 (1) 断开 (2) 电流表接线柱接反了

(3) 左 (4) 0.26 9.6 3. (1) 如图所示 (2) 断开

B (3)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过大 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 (4) 8.3Ω 增大 温度升高

第3题

4. (1) a. 如图甲所示 b. 如图乙所示

第4题

(2) 7.5 (3) 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值,再测量几次(或移动滑片,再测量几次) 减小误差

第7课时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 断路 通路 短路 2. 不变 变小 3. ① 更换灯泡 ③ 检查加固 4. (1) 灯L短路 电阻R断路

--(2) 灯L短路 电阻R断路 5. B 6. A 7. A 8. (1) 4.55×103 V (2) 4.55×104

mA (3) 没有危险 (4) 不安全

第8课时 “欧姆定律”复习

UU1. 2. 3 2 3. 6 9 9 4. 不变 变小 II

不变 变大 5. 20 6 6. B 7. C 8. A 9. B 10. C 11. (1) 如图所示 (2) R1 相同 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 几个阻值不等的电阻

第11题

12. (1) 如图所示 (2) 最右(或B;或D) (3) C (4) 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

第12题

13. (1) 如图所示 (2) a. 闭合开关S,把S1与a接触,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下电压表示数为U;b. 保持滑片不动,闭合开关S,把S1与b接触,调节电阻箱R0,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读出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0 (3) R0 (4) 等效替代法

第13题

14. (1) R1两端的电压U1=12V,I=U12V=0.48A (2) 设滑动变阻器能够接入电路R125Ω

18V-ImaxR1的最小有效电阻为Rmin,有Rmin=Rmin=5Ω。滑动变阻器能够接入电路的Imax

18V-UmaxU最大有效电阻为Rmax,有Rmax=I=得:Rmax=125Ω,所以 5Ω≤R2≤125IR1

Ω

第八章 电 功 率

第1课时 电 能

1. 太阳(或光) 动 2. (1) 5.4×106 (2) 0.2 3. 42元 ① 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② 每消耗 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动1250r(答案合理即可) 4. 3512.0

3.6×105 不能 5. 125 2.5×105 6. C 7. D 8. B 9. B 10. C

11. (1) 2.7×106 J (2) 2250r

第2课时 电 功 率(一)

1. 800 该吸尘器每秒消耗电能800J 2. 电功率 电能 3. 2∶3 3∶2 4. 2.5 0.1 5. 30 6×104 1000 6. 3.6×105 300 7. B 8. A 9. A

10. C 11. 240h 12. (1) 秒表 (2) 100W

第3课时 电 功 率(二)

1. 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是220V 额定功率是25W

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或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等) 2. 1200

50 3. 0.82 机械 4. D 5. D 6. C 7. C 8. B 9. D 10. C 11. D 12. C 13. (1) 180J

(2) 1.5W

第4课时 电 功 率(三)

1. 0.028 180 2. 6 10.8 3. > 乙 4. (1) 6

(2) 0.875 (3) 5.25 5. D 6. A 7. C 8. (1) 12Ω (2) 48W (3) 432000J 9. (1) 20Ω

2UL2(4V)(2) 216J 10. (1) RL==4Ω (2) 设电路中的电流为I,则由欧姆定律得:PL4W

I(RL+R0)=U即I(4Ω+R0)=6V ①,由题意可得:I2R0=2W ②,由①②两式得I=0.5A,

PL4WR0=8Ω 或I=1A,R0=2Ω,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L==1A,由于灯泡未正常发UL4V

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0.5A,R0=8Ω (3) 灯泡L的实际功率P实=I2RL=(0.5A)2×4Ω=1W

第5课时 电 功 率(四)

U2UL2(6 V)1. (1) 由P=得:RL=12 Ω (2) 当S1、S2闭合,P滑到最右端时,RPL3 W

R和L并联。因为L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电压U=UL=6 V (3) 当 S1闭合、S2断开时,P

UU6 V滑到最左端,L和R串联。I==0.25 A,PL=I2R=(0.25 A)2×12 ΩR总RL+R12 Ω+12 Ω

=0.75 W 2. (1) 当滑片P在B端时,由图可知电源电压与小灯泡额定电压相等,均为6 V,对应的电流为1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L=ULIL=6 V×1 A=6 W (2) 当滑片P在A端时,由图可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 V,电流I小=0.5 A。由于R与L串联,则电阻丝两端电压

U丝4.5 VU丝=6 V-1.5 V=4.5 V。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丝AB的电阻R==9 Ω (3) 灯泡I小0.5 A

U22消耗的功率P=IRL=RL,将U=6 V、R1=2.5 Ω、P=3.2 W代入上式中,解得:RL+R1

1.5 VRL=1.25 Ω或5 Ω。由图可知,灯泡连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L最小==3 Ω,所以RL=0.5 A

5 Ω 3. (1) 设变阻器从某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R0两端电压分别为U1和U1′。依题意得:U=U1+8 V ①,U=U1′+6 V ②。由①②可解得:U1′-U1=2 V,即电压变化量为2 V 2

(2) 依题意得:U=8 V+IR0 ③,U=6 V+I′R0 ④。由③④解得:U=12 V,R0=10 Ω,即ΔP=P0′-P0=I′2R0-I2R0=(0.6 A)2×10 Ω-(0.4 A)2×10 Ω=2 W 4. (1) 当滑片P滑至中点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R=IR=0.4 A×3 Ω=1.2 V,则小灯泡L两端的实际电压UL=U总-UR=4.5 V-1.2 V=3.3 V (2) 小灯泡L消耗的实际功率PL=ULI=3.3 V×0.4 A=

1.32 W (3) 由题可知,当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最大,额定电压最小时,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最

1.2 W大,则小灯泡的最大额定电流I最大=0.55 A。因为I最大=0.55 A<0.6 A,所以U最小2.2 V

电流表接入的是0~0.6 A的量程,则由电流表的示数可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I额=0.3 A

第6课时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 C 2. D 3. C 4. (1) 如图所示

P最大

第4题

(2) 灯丝断路(或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3) B 2.5 (4) 0.75 5. (1) ①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② 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错 (2)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位于最大阻值处 (3) 2.5 0.34 0.85 6. (1) 如图所示 (2) 电压表 B ③ ②

第6题

第7课时 电 与 热(一)

1. 电流 电阻 通电时间 控制变量 2. 少 多 3. 1∶1 1∶4 4.

7. 5 000 50 8. C 9. B 10. D 11. C 12. B 13. (1) I1=U6 V=0.6 A,I2=IR110 Ω

U6 V-I1=1 A-0.6 A=0.4 A,R2===15 Ω (2) 当开关S接2时,电阻R1被短路,电压I20.4 A

U2(6 V)表的示数为零。Q2=t=60 s=144 J R215 Ω

第8课时 电 与 热(二)

1. 1∶1 4∶1 2. 40 2.4×104 3. C 4. D 5. B 6. B 7. C 8. (1) 小杰正确,小施不正确。因为P=I2R是线圈的发热功率,而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热能,

2所以利用P=IR来计算电动机所消耗的电功率是不正确的 (2) Q=I2Rt

(3) W机=W电-Q=UIt-I2Rt 9. (1)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中点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1U6VU2=R2=0.6A×10Ω=6V,U=U2+U1=6V+6V=12V,R1=10Ω (2) 当滑2I0.6A2

2U2(12V)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电热器最大发热功率Q=W=t=×600s=8640J (3) R110Ω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电热器发热功率最小,I′=U

R2+R1=12V20Ω+10Ω=0.4A,P1

=I′2R1=(0.4A)2×10Ω=1.6W第9课时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 (1) 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或过载) (2) 短路 2. 焦耳 熔点 3. 电阻 电流 甚至引起火灾 4. 6×105 多 5. 电功率 电流 减小 6. D 7. C 8. C 9. B 10. C 11. 原因一:整个小区停电 证实方法:观察小区其他家庭是否有电 原因二:家里用电功率过大(或某处电路短路),导致保险丝熔断(或空气开关跳闸) 证实方法:查看保险丝是否完好(或空气开关是否跳闸) 12. 原因:家庭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过多(或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造成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使通过电路的电流过大,根据焦耳定律(或Q=I2Rt)可知,导线中产生热量过多,引燃电线外面的绝缘皮 建议: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不能太多(或不能同时使用大功率的用电器;或把电线换成更粗的) 13. (1) 每消耗1kW·h电能,表盘转动2500r 931.6 (2) 可以

P额=UI=220V×10A=2200W,P实=150W+1500W=1650W,因为1650W

第10课时 生活用电常识

1. 试电笔 电能表 熔断器 2. 并 220 3. 乙 36 4.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挑开电线) 5. A 6. D 7. B 8. C 9. B 10. AD 11. 如图所示

第11题

第11课时 “电功率”复习

1. 5

2. 8 灯丝先升华后凝华,使玻璃泡发黑影响了透光性(或灯丝升华,电阻变大,电功率变小) 3. 熔断 金属外壳 4. 10 40 5. (1) 闭合 (2) 锅内温度未达到103 ℃ 6. 火 D 7. 2 0.875 8. A 9. D 10. ACD 11. 如图所示

第11题

12. (1) 如图所示

第12题

(2) 0.5 0.75 (3) 电压表 13. (1) 500 (2) 2.3A (3) ① 900W ② 电饼铛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或电饼铛两端的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

第九章 电 与 磁

第1课时 磁 现 象

1. 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 中国 司南 磁勺 勺柄 3. 打电话用的IC卡、电冰箱门上的密封条、指南针等(任选两个即可) 4. B 5. B 6. D 7. B 8. B 9. B

10. A 11. 如图所示

第11题

第2课时 磁 场

1. 回形针掉落 什么物质可以阻断磁场 2. 弱 P

3. D 4. C 5. A 6. C 7. B 8. C 9. 如图所示

第9题

10. 如图所示

第10题

第3课时 电 生 磁

1.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2. N S 3. N 负 4. 磁场 排斥 5. A 6. D 7. A 8. B 9~12. 如图所示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4课时 电 磁 铁

1. 电流的有无 电流的大小 电流的方向 2. 磁效应 切断电源 3. S 增加 4. 电流 电流 乙 5. 变大 变大 6. B 7. C 8. (1) 甲、乙 (2) 乙、丙 (3) 丁 电流相同时 9. 如图所示

第9题

第5课时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1. L1 2. 吸引 弹簧 3. 强 2 4. B 5. D 6. D 7. A 8. 如图所示

第8题

第6课时 电 动 机(一)

1. (1) 灯泡内的钨丝为什么会晃动(或灯泡内的钨丝晃动的原因是什么) (4) 磁铁对通电的钨丝有力的作用(或钨丝通电后产生了磁场,和磁铁磁场相互作用而晃动) 2. (1) 电流

(2) 磁场 3.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或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4. 乙 平衡 5.

C 6. C 7. B 8. C 9. C

第7课时 电 动 机(二)

1. 磁体 线圈 电刷 换向器 2. 两 平衡位置 3. C 4. A 5. D 6. B 7. B 8.

A 9. (1) 改变电流方向 改变磁场方向 (2) 接线柱接触不良

磁铁的磁性不够强 (3) 滑动变阻器 如图所示

第9题

10. 如图甲、乙所示

第10题

第8课时 磁 生 电

1. 电磁感应 机械 2. 发电 线圈abcd 3. 法拉第 甲 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 发电机 4. 右 运动方向 交流电 5. D 6. A 7. A 8. C 9. D

10. A

第9课时 “电与磁”复习

1. 磁 地磁场 2. 顺时针 增强 3. (1) 下 (2) 下 (3) 上 4. (1) 浮力 (2) 电流的磁效应 5. 排斥 长 6. 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 磁场方向 7. D 8. BC 9. B 10. C 11. C 12. D 13~15. 如图所示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6. (1) 与导体中电流大小有关 (2) 磁场对通电的导体才有作用力,电流有大小之分,力有大小之分,所以猜测二者有关 17. (1) 电流表指针的摆动 (2) 无 将ab沿水平方向运动 (3) 将ab沿水平方向以一定速度运动,再将ab沿水平方向以不同的速度运动,观察比较电流表指针摆幅大小 18. (1) A

(2) ① 自动开关 ② 如图所示 (3) 0.3 (4) 900Ω

第18题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第1课时 现代顺风耳——电话

1. 话筒 听筒 变化的电流 声音 2. 深圳 北京

北京 3. 电子计算机 来电显示 遇忙回叫 三方通话 缩位拨号 转移呼叫 4. D

n(n-1)5. A 6. D 7. ACD 8. C 9. 如图甲、乙所示 10. 如图所示

2

第9题

第10题

第2课时 电磁波的海洋

1. 3×108 短 2. 100 红外线 3. 电磁 0.5 1.3 4. 电磁波 吸收 5. B 6. D 7. B 8. D 9. C 10. C 11. (1) 能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2) 不能 能 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建筑物或电梯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12. 40~37.5m

第3课时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 电磁 相同 3×108 2. 发射 载波发生器 话筒 调制器和放大器 发射天线 3. 音频 视频 射频 4. A 5. A 6. D 7. D 8. BC 9. B 10. (1) 发射 接收 (2) 不能 (3) 振荡器 检波器 (4) 手机发射的电磁波被飞机上的仪器接收后,会影响飞机的正常飞行,易引发事故

第4课时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 卫星通信(或微波通信) 光纤通信 2. 激光 光纤 保密性好 3. 微波 4. 电磁波 3×108 5. 全反射 6. Wangxiaoya server.com.cn China

中国 7. 0.01 8. D 9. B 10. A 11. C 12. B

13. A 14. C 15. C 16. D 17. 可以向全球互联网用户发送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快速发布新闻,网上购物,通过网络打IP电话,视频会议等(任选两条即可)

第5课时 “信息的传递”复习

1. 电 电磁波 2. 高 介质 3. 3 120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4. 反射 5. 并 电磁波 电 6.B 7. D 8. A 9. A 10. C 11.B 12. AC 13. D

14. 306m(中波) 33m(短波) 3.14(微波)

“检测卷”答案

第六章检测卷

一、 1. C 2. D 3. D 4. B 5. B 6. A 7. C 8. A 9. B 10. B

二、 11. 220 1.5 12. 变小 变大 13. 较大 试触 14. > = = 15. 0.3 220 16. 小 A、B

17. L1 3.6

三、 18. 如图所示 19. 如图所示

第18题

第19题

四、 20. (1) A、D (2) A、C (3) A、B 21. (1) ① 都接了滑动变阻器的上接线柱 ② 都接了滑动变阻器的下接线柱 (2) 将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接A点,选任一上接线柱接B点(图略) (3) ① 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没有断开 ②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22. (1) 如图所示 (2) 先选用0~15V量程试测,如果示数小于3V,再改用0~3V量程测量 (3)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4) 测量数据次数偏少

第22题

23. 并联 串联 串联 并联

第七章检测卷

一、 1. D 2. A 3. C 4. C 5. B 6. C 7. A 8. D 9. D 10. B

二、 11. 20 20 12. 1∶1 3∶1 13. 串 20 14. 120 0.5 小 15. 15 30 16. b 1 12 2

三、 17. (1) 如图所示

第17题

(2) 电阻断路 (3)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更换电阻,继续实验 18. (1) 如图甲所示 (2) ① 10 ② 温度 (3) ① 如图乙所示

第18题

② (ⅰ)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为零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 (ⅱ) 将滑动变阻

U-U00 U0

四、 19. (1) 由图乙可知,当电流表示数为5A时,I2=5A,R2两端的电压U2=10V,

U10V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2==2Ω (2) 当电流为2.5A时,R2两端电压为12.5V,I25A器的滑片调至阻值最大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0 ③

U2′12.5VU2″0V则R2′==5Ω;当电流为 15A 时,R2两端电压为0V,则R2″=0I2′2.5AI2″15A

Ω,所以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5Ω≥R2≥0Ω (3) 当电流为2.5A时,有:U=U1+U2′=2.5R1+12.5,当电流为15A时,有:U=U1′+U2″=15R1+0,两式联立求解可得:R1=1Ω,U=15V 20. (1) 10Ω (2) 20Ω (3) 20Ω

第八章检测卷

一、 1. C 2. C 3. A 4. A 5. A 6. C 7. D 8. B 9. C 10. D

二、 11. 电阻 电流和通电时间 12. 65.2 4400 13. 插头 灯泡 14. 0.5 10 11

2.5 15. 变大

变大 变小

三、 16. 如图所示

第16题

17. (1) 通电时间 (2) 多 少 (3) 长 18. (1) 右端 (2) 如图甲所示

第18题

(3) 0.48 2.88 (4) 分压,能够完成对灯泡额定功率的测量 (5) 如图乙所示

四、 19. (1) 由图象可知:I额=0.3 A,P额=U额I额=2.5 V×0.3 A=0.75 W (2) 当滑片

UUL1 V在R0的b端时,R0=10 Ω,UL=1 V,IL=0.2 A。由I=RL=5 Ω (3) I′RIL0.2 A

P8000W=IL=0.2 A,U=I′R总=I′(R0+RL)=0.2 A×(10 Ω+5 Ω)=3 V 20. (1) I0=≈U0220V

36.4A (2) 不能直接连入原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烧坏导线、烧坏熔丝、烧坏电能表、

(220V)2U2U引起火灾、空气开关跳闸(任选一条即可) (3) ① R2=6.05Ω,I==P08000WR1+R2

≈27.3A,实际电压U2=IR2=27.3A×6Ω=163.8V ② W=UIt=220V×27.3A×2Ω+6.05Ω

3600s≈2.162×107 J

期中检测卷

一、 1. A 2. A 3. B 4. A 5. C 6. A 7. C 8. D 9. A 10. C 11. D 12. A

二、 13. 8635.5 2200 6×104 14. 1∶5 V2 15. 铜 镍铬合金 16. 半导体

1.98×105 17. 17160 光 18. 6 12 19. 乙 806.7 乙 2∶3 20. 0 6 20 21. 20 10

三、 22. 如图所示 23. 如图所示

220V

第22题

第23题

24. (1) A、B(或B、A) 1∶2(或2∶1) (2) A、C(或D、E) (3) 不合理。要使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则要使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将不同金属丝接入电路M、N之间,M、N两端的电压不能保持不变 25. (1) 如图所示 (2) 不一定 换用两个不同的灯泡 (3) 12 (4) 不会

第25题

26. (1) B (2) 如图所示

第26题

(3) C (4) 电压 (5) 电阻R处断路 27. (1) 10 不合适 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实验误差大 (3) 如图所示

第27题

(4) 2.5 0.75 (5) A 定值电阻阻值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或灯泡的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

28. (1) 方法一:第28题 方法二:

(2) 2 14

2第28题 UL2(8V)PL4四、 29. (1) 小灯泡L的电阻RL===16Ω (2) 灯泡电流IL2=PL4WUL8

=0.5A,通过R0的电流I0=I-IL=2A-0.5A=1.5A (3) R0消耗的功率P=ULI0=8V×1.5A=12W 30. (1) 6V (2) 0.2A 2V (3) 3.6W

第九章检测卷

一、 1. A 2. D 3. B 4. A 5. D 6. D 7. C 8. C 9. B 10. B

二、 11. 地磁场 南 12. 奥斯特 电烙铁 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通断电来控制 13. S 北 1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左 左 右 15.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或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或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将磁铁倒置(或对调电池两极;或改变磁场方向;或改变电流方向)

三、 16. 如图所示 17.如图所示

第16题

第17题

18. (1) 磁场 (2) 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有关 (3) 检测磁场的存在 (4) B 19. (1) 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2) 电流大小相等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3) N 移动变阻器滑片,比较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变化 20. (1) 错 丙 (2) ① 在磁场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② 在导体运动方向相同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3) 机械 21. (1) 65 减小 增大 (2) B A (3) S (4) 电流等于 50 mA

U3V时,继电器的衔铁刚好被吸合,警铃报警。此时控制电路总电阻R总==60 Ω,热I0.05A

敏电阻R=R总-R0=30 Ω,由图乙可知,此时T=80℃,所以,当温度T≥80℃时,警铃报警

第十章检测卷

一、 1. D 2. B 3. D 4. C 5. D 6. A 7. D 8. C 9. C 10. D 11. D 12. D

二、 13. 声音 天线 14. 迅速变化 电磁波 能传播电磁波 不能传声 15. 变大 变小 16. 黑暗 电磁波 17. 电子邮件 Xingxing dongbu.com.cn

中国 18. 250 1.2×106 19. 相同点:① 都能在空气中传播;② 都能反射;③ 都能传递信息和能量;④ 都是一种波(任选一条即可) 不同点:① 光可以在真空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② 声音和光的传播速度不同;③ 光是电磁波,声音不是电磁波(任选一条即可)

三、 20. (1) C (2) 3×108 具有 (3) 三 (4) 对

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21. (1) 长 (2) 可见光 (3) 3×108 属于 (4) 可见光的波长比原子大得多 22. (1) 微波的性质更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同时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存在衰减等。因此,人们在用微波传输信息时,需每隔一定距离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2) 由于月球离我们太远,不但传输信号延迟时间太长,信号衰减也较严重,失真厉害,而且如果用月球做中继站,两个通信信号必须同时见到月球。用通信卫星做微波中继站,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3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不但通信质量高,而且覆盖范围广,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 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等

期末检测卷

一、 1. D 2. D 3. B 4. C 5. B 6. D 7. A 8. C 9. B 10. B 11. C 12. D

二、 13. 火 并 不高于36 14. 控制变量法 材料

15. 电压表 电流表 16. 横截面积 电阻 17. 2200 200 18. (1) 电流 (2) 电流的热效应

(3) 导线不会发热,不会引起火灾 19. 220 0.49 20. 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纸外 21. 电磁感应 东西 22. 线圈中电流方向(或对调磁铁的N、S极) 机械 23. 9.6 15 24. 0.48 19.2

三、 25~27. 如图所示

第25题

第26题

第27题

28. (1) 如图所示 (2) b 9 (3) 小灯泡处断路 (4) 2.5 P=

UI

第28题

29. (1) 电流 (2) 电阻 温度计示数 30. (1) 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2) 增加 大 (3) 甲 线圈匝数越多 31. (1) 不能 (2) 向右(或向左、或斜向上、或斜向下) 电磁感应 发电机 (3) 改变铜棒运动方向 改变磁场方向

U16V四、 32. (1) I1=I-I1=0.8A-0.5A=0.3A,R1=20Ω,W1=U1I1t=6V×0.3AI10.3A

(6V)2×600s=1080J (2) RL=12Ω,当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左端时,P1=3W;当滑3WP额U2额

U26V2

动变阻器滑到最右端时,P2=U灯I灯=I灯R灯=R灯=12Ω+12Ω×12Ω=0.75W,RL+R22

所以小灯泡的功率范围是0.75~3W 33. (1) 乙电路更符合实际情况

U2(220 V)(2) P总=P电热丝+P冷,所以P电热丝=P总-P冷=460 W-20 W=440 W,R=P440 W

4=110 Ω,Q=P电热丝t=440 W×60 s=2.64×10 J 34. (1) 并

(2) 0.5 12 (3) 2.5 (4) 开关 B 2

Page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Page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检测单”答案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第1课时 电 压

1. 电源 伏特 U 2. (1) 3.8×105 380 (2) 0.22

2.2×105 3. 1.5 220 4. 0~0.6A 0.02A 0.5A 0~15V 0.5V 4V 5. 0.3 铜 6. 试触 负 7. 电压 电流 8. C 9. C 10. C 11. A 12. A 13. 如图所示

第13题

14. 如图甲、乙所示

乙 第4题

第2课时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 0~15 0~3 3 2. 4 4 3. 不正确 拧下其中一只灯泡,看另一只灯泡是否发光,若发光,则两灯是并联的,否则就是串联 4. ① 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种类有关;② 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距离有关;③ 水果电池电压与两极插入水果的深度有关;④ 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大小有关(任选两个即可) 5. C

6. C 7. 如图所示

第7题

8. (1) 如图所示 (2) 测量L1、L2两端的总电压 (3) 如下表所示

(4) 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应不同;实验次数太少,应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第8题

第3课时 电 阻

1.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 R 欧姆 Ω 2. (1) 7×105 700 (2) 8×10-3 8×10-6 3. 导体本身 电流 4. 长度 温度 横截面积 5. A 6. A 7. >

11. D 12. C 13. (1) 长度 (2) A (3) 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14. (1) 开关 (2) 灯泡的亮度

(3) 乙 灯泡能保护电路

第4课时 变 阻 器

1. 长度 B、C(或B、D) 2. A 3. A 左 4. 导线定值电阻 5. D 6. B 7. A 8. A 9. (1) 3 A、B 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为 2A (2) 如图所示 (3) 串

1

第9题

第5课时 “电压 电阻”复习

1.

第8题

9. 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电压一定,电流越大,电阻越小 粗细相同,长度相同 10. (1) 铜 (2) 试触 (3) 如图所示 (4) 0.6 (5) 水果电池的电压与金属种类的关系(或与水果种类的关系;或与水果成熟度的关系;或与金属片插入水果深度的关系

)

第10题

第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课时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

两端电压的关系 1. (1) 1 (2) 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3) B 2. 错误 没有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3. C 4. C 5. (1) 如图所示

第5题

(2)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6. (1) A 灯两端电压越大,灯越亮 (2) ① 0~3 0~0.6 ②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③ 电阻R偏大(或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 (3) 向左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第2课时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

U1. 导体两端的电压 导体的电阻 欧姆定律 I=2. 20 0.3 3. 10 4. 电压一定R

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2.5 5. 30 30 6. C 7. D 8. C 9. 15Ω 0~0.6A 10. 15V 11. 5Ω

第3课时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二)

1. 180 2. 20 增大 3. 0.36 4. 5 0.2 5. C 6. A 7. 如图所示 把两个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各部分的电阻

第7题

8. 因为电阻R1、R2串联,所以U=U1+U2,因为U=IR,U1=I1R1,U2=I2R2,所以IR=I1R1+I2R2。因为I=I1=I2,所以R=R1+R2 9. (1) 6Ω (2) 6V 10. (1) 电流表的示数IU8VU9V=0.1A (2) 电路的总电阻R=90Ω R1的电阻R1=R-R2=90Ω-80R280ΩI0.1A

Ω=10Ω (3) R1的电压U1′=I′R1=0.3A×10Ω=3V,电压表的示数U2′=U-U1′=9V-3V=6V

第4课时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三)

1. 5 2∶3 2. 6 2.5 0.35 7∶5 3. 增大 减小 4. 1 小于 5. 变大 2 6. A 7. B 8. C 9. (1) 100Ω (2) 400℃ (3) 如图所示

第9题

第5课时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四)

1. >

0.6 3.3 6. 不变 变大 7. C 8. A 9. D 10. 由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可得:I=I1UU1U2111或R=RR+I2,又知:U=U1=U2,+ 11. (1) 6V RR1R2RR1R2R1+R2

(2) 4Ω (3) 0.6A

第6课时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 20 变大(或增大) 温度越高,灯丝的电阻越大(或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或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 (1) 断开 (2) 电流表接线柱接反了

(3) 左 (4) 0.26 9.6 3. (1) 如图所示 (2) 断开

B (3)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过大 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 (4) 8.3Ω 增大 温度升高

第3题

4. (1) a. 如图甲所示 b. 如图乙所示

第4题

(2) 7.5 (3) 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值,再测量几次(或移动滑片,再测量几次) 减小误差

第7课时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 断路 通路 短路 2. 不变 变小 3. ① 更换灯泡 ③ 检查加固 4. (1) 灯L短路 电阻R断路

--(2) 灯L短路 电阻R断路 5. B 6. A 7. A 8. (1) 4.55×103 V (2) 4.55×104

mA (3) 没有危险 (4) 不安全

第8课时 “欧姆定律”复习

UU1. 2. 3 2 3. 6 9 9 4. 不变 变小 II

不变 变大 5. 20 6 6. B 7. C 8. A 9. B 10. C 11. (1) 如图所示 (2) R1 相同 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 几个阻值不等的电阻

第11题

12. (1) 如图所示 (2) 最右(或B;或D) (3) C (4) 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

第12题

13. (1) 如图所示 (2) a. 闭合开关S,把S1与a接触,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下电压表示数为U;b. 保持滑片不动,闭合开关S,把S1与b接触,调节电阻箱R0,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读出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0 (3) R0 (4) 等效替代法

第13题

14. (1) R1两端的电压U1=12V,I=U12V=0.48A (2) 设滑动变阻器能够接入电路R125Ω

18V-ImaxR1的最小有效电阻为Rmin,有Rmin=Rmin=5Ω。滑动变阻器能够接入电路的Imax

18V-UmaxU最大有效电阻为Rmax,有Rmax=I=得:Rmax=125Ω,所以 5Ω≤R2≤125IR1

Ω

第八章 电 功 率

第1课时 电 能

1. 太阳(或光) 动 2. (1) 5.4×106 (2) 0.2 3. 42元 ① 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② 每消耗 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动1250r(答案合理即可) 4. 3512.0

3.6×105 不能 5. 125 2.5×105 6. C 7. D 8. B 9. B 10. C

11. (1) 2.7×106 J (2) 2250r

第2课时 电 功 率(一)

1. 800 该吸尘器每秒消耗电能800J 2. 电功率 电能 3. 2∶3 3∶2 4. 2.5 0.1 5. 30 6×104 1000 6. 3.6×105 300 7. B 8. A 9. A

10. C 11. 240h 12. (1) 秒表 (2) 100W

第3课时 电 功 率(二)

1. 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是220V 额定功率是25W

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或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等) 2. 1200

50 3. 0.82 机械 4. D 5. D 6. C 7. C 8. B 9. D 10. C 11. D 12. C 13. (1) 180J

(2) 1.5W

第4课时 电 功 率(三)

1. 0.028 180 2. 6 10.8 3. > 乙 4. (1) 6

(2) 0.875 (3) 5.25 5. D 6. A 7. C 8. (1) 12Ω (2) 48W (3) 432000J 9. (1) 20Ω

2UL2(4V)(2) 216J 10. (1) RL==4Ω (2) 设电路中的电流为I,则由欧姆定律得:PL4W

I(RL+R0)=U即I(4Ω+R0)=6V ①,由题意可得:I2R0=2W ②,由①②两式得I=0.5A,

PL4WR0=8Ω 或I=1A,R0=2Ω,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L==1A,由于灯泡未正常发UL4V

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0.5A,R0=8Ω (3) 灯泡L的实际功率P实=I2RL=(0.5A)2×4Ω=1W

第5课时 电 功 率(四)

U2UL2(6 V)1. (1) 由P=得:RL=12 Ω (2) 当S1、S2闭合,P滑到最右端时,RPL3 W

R和L并联。因为L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电压U=UL=6 V (3) 当 S1闭合、S2断开时,P

UU6 V滑到最左端,L和R串联。I==0.25 A,PL=I2R=(0.25 A)2×12 ΩR总RL+R12 Ω+12 Ω

=0.75 W 2. (1) 当滑片P在B端时,由图可知电源电压与小灯泡额定电压相等,均为6 V,对应的电流为1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L=ULIL=6 V×1 A=6 W (2) 当滑片P在A端时,由图可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 V,电流I小=0.5 A。由于R与L串联,则电阻丝两端电压

U丝4.5 VU丝=6 V-1.5 V=4.5 V。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丝AB的电阻R==9 Ω (3) 灯泡I小0.5 A

U22消耗的功率P=IRL=RL,将U=6 V、R1=2.5 Ω、P=3.2 W代入上式中,解得:RL+R1

1.5 VRL=1.25 Ω或5 Ω。由图可知,灯泡连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L最小==3 Ω,所以RL=0.5 A

5 Ω 3. (1) 设变阻器从某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R0两端电压分别为U1和U1′。依题意得:U=U1+8 V ①,U=U1′+6 V ②。由①②可解得:U1′-U1=2 V,即电压变化量为2 V 2

(2) 依题意得:U=8 V+IR0 ③,U=6 V+I′R0 ④。由③④解得:U=12 V,R0=10 Ω,即ΔP=P0′-P0=I′2R0-I2R0=(0.6 A)2×10 Ω-(0.4 A)2×10 Ω=2 W 4. (1) 当滑片P滑至中点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R=IR=0.4 A×3 Ω=1.2 V,则小灯泡L两端的实际电压UL=U总-UR=4.5 V-1.2 V=3.3 V (2) 小灯泡L消耗的实际功率PL=ULI=3.3 V×0.4 A=

1.32 W (3) 由题可知,当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最大,额定电压最小时,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最

1.2 W大,则小灯泡的最大额定电流I最大=0.55 A。因为I最大=0.55 A<0.6 A,所以U最小2.2 V

电流表接入的是0~0.6 A的量程,则由电流表的示数可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I额=0.3 A

第6课时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 C 2. D 3. C 4. (1) 如图所示

P最大

第4题

(2) 灯丝断路(或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3) B 2.5 (4) 0.75 5. (1) ①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② 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错 (2)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位于最大阻值处 (3) 2.5 0.34 0.85 6. (1) 如图所示 (2) 电压表 B ③ ②

第6题

第7课时 电 与 热(一)

1. 电流 电阻 通电时间 控制变量 2. 少 多 3. 1∶1 1∶4 4.

7. 5 000 50 8. C 9. B 10. D 11. C 12. B 13. (1) I1=U6 V=0.6 A,I2=IR110 Ω

U6 V-I1=1 A-0.6 A=0.4 A,R2===15 Ω (2) 当开关S接2时,电阻R1被短路,电压I20.4 A

U2(6 V)表的示数为零。Q2=t=60 s=144 J R215 Ω

第8课时 电 与 热(二)

1. 1∶1 4∶1 2. 40 2.4×104 3. C 4. D 5. B 6. B 7. C 8. (1) 小杰正确,小施不正确。因为P=I2R是线圈的发热功率,而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热能,

2所以利用P=IR来计算电动机所消耗的电功率是不正确的 (2) Q=I2Rt

(3) W机=W电-Q=UIt-I2Rt 9. (1)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中点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1U6VU2=R2=0.6A×10Ω=6V,U=U2+U1=6V+6V=12V,R1=10Ω (2) 当滑2I0.6A2

2U2(12V)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电热器最大发热功率Q=W=t=×600s=8640J (3) R110Ω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电热器发热功率最小,I′=U

R2+R1=12V20Ω+10Ω=0.4A,P1

=I′2R1=(0.4A)2×10Ω=1.6W第9课时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 (1) 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或过载) (2) 短路 2. 焦耳 熔点 3. 电阻 电流 甚至引起火灾 4. 6×105 多 5. 电功率 电流 减小 6. D 7. C 8. C 9. B 10. C 11. 原因一:整个小区停电 证实方法:观察小区其他家庭是否有电 原因二:家里用电功率过大(或某处电路短路),导致保险丝熔断(或空气开关跳闸) 证实方法:查看保险丝是否完好(或空气开关是否跳闸) 12. 原因:家庭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过多(或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造成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使通过电路的电流过大,根据焦耳定律(或Q=I2Rt)可知,导线中产生热量过多,引燃电线外面的绝缘皮 建议: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不能太多(或不能同时使用大功率的用电器;或把电线换成更粗的) 13. (1) 每消耗1kW·h电能,表盘转动2500r 931.6 (2) 可以

P额=UI=220V×10A=2200W,P实=150W+1500W=1650W,因为1650W

第10课时 生活用电常识

1. 试电笔 电能表 熔断器 2. 并 220 3. 乙 36 4.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挑开电线) 5. A 6. D 7. B 8. C 9. B 10. AD 11. 如图所示

第11题

第11课时 “电功率”复习

1. 5

2. 8 灯丝先升华后凝华,使玻璃泡发黑影响了透光性(或灯丝升华,电阻变大,电功率变小) 3. 熔断 金属外壳 4. 10 40 5. (1) 闭合 (2) 锅内温度未达到103 ℃ 6. 火 D 7. 2 0.875 8. A 9. D 10. ACD 11. 如图所示

第11题

12. (1) 如图所示

第12题

(2) 0.5 0.75 (3) 电压表 13. (1) 500 (2) 2.3A (3) ① 900W ② 电饼铛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或电饼铛两端的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

第九章 电 与 磁

第1课时 磁 现 象

1. 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 中国 司南 磁勺 勺柄 3. 打电话用的IC卡、电冰箱门上的密封条、指南针等(任选两个即可) 4. B 5. B 6. D 7. B 8. B 9. B

10. A 11. 如图所示

第11题

第2课时 磁 场

1. 回形针掉落 什么物质可以阻断磁场 2. 弱 P

3. D 4. C 5. A 6. C 7. B 8. C 9. 如图所示

第9题

10. 如图所示

第10题

第3课时 电 生 磁

1.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2. N S 3. N 负 4. 磁场 排斥 5. A 6. D 7. A 8. B 9~12. 如图所示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4课时 电 磁 铁

1. 电流的有无 电流的大小 电流的方向 2. 磁效应 切断电源 3. S 增加 4. 电流 电流 乙 5. 变大 变大 6. B 7. C 8. (1) 甲、乙 (2) 乙、丙 (3) 丁 电流相同时 9. 如图所示

第9题

第5课时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1. L1 2. 吸引 弹簧 3. 强 2 4. B 5. D 6. D 7. A 8. 如图所示

第8题

第6课时 电 动 机(一)

1. (1) 灯泡内的钨丝为什么会晃动(或灯泡内的钨丝晃动的原因是什么) (4) 磁铁对通电的钨丝有力的作用(或钨丝通电后产生了磁场,和磁铁磁场相互作用而晃动) 2. (1) 电流

(2) 磁场 3.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或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4. 乙 平衡 5.

C 6. C 7. B 8. C 9. C

第7课时 电 动 机(二)

1. 磁体 线圈 电刷 换向器 2. 两 平衡位置 3. C 4. A 5. D 6. B 7. B 8.

A 9. (1) 改变电流方向 改变磁场方向 (2) 接线柱接触不良

磁铁的磁性不够强 (3) 滑动变阻器 如图所示

第9题

10. 如图甲、乙所示

第10题

第8课时 磁 生 电

1. 电磁感应 机械 2. 发电 线圈abcd 3. 法拉第 甲 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 发电机 4. 右 运动方向 交流电 5. D 6. A 7. A 8. C 9. D

10. A

第9课时 “电与磁”复习

1. 磁 地磁场 2. 顺时针 增强 3. (1) 下 (2) 下 (3) 上 4. (1) 浮力 (2) 电流的磁效应 5. 排斥 长 6. 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 磁场方向 7. D 8. BC 9. B 10. C 11. C 12. D 13~15. 如图所示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6. (1) 与导体中电流大小有关 (2) 磁场对通电的导体才有作用力,电流有大小之分,力有大小之分,所以猜测二者有关 17. (1) 电流表指针的摆动 (2) 无 将ab沿水平方向运动 (3) 将ab沿水平方向以一定速度运动,再将ab沿水平方向以不同的速度运动,观察比较电流表指针摆幅大小 18. (1) A

(2) ① 自动开关 ② 如图所示 (3) 0.3 (4) 900Ω

第18题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第1课时 现代顺风耳——电话

1. 话筒 听筒 变化的电流 声音 2. 深圳 北京

北京 3. 电子计算机 来电显示 遇忙回叫 三方通话 缩位拨号 转移呼叫 4. D

n(n-1)5. A 6. D 7. ACD 8. C 9. 如图甲、乙所示 10. 如图所示

2

第9题

第10题

第2课时 电磁波的海洋

1. 3×108 短 2. 100 红外线 3. 电磁 0.5 1.3 4. 电磁波 吸收 5. B 6. D 7. B 8. D 9. C 10. C 11. (1) 能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2) 不能 能 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建筑物或电梯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12. 40~37.5m

第3课时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 电磁 相同 3×108 2. 发射 载波发生器 话筒 调制器和放大器 发射天线 3. 音频 视频 射频 4. A 5. A 6. D 7. D 8. BC 9. B 10. (1) 发射 接收 (2) 不能 (3) 振荡器 检波器 (4) 手机发射的电磁波被飞机上的仪器接收后,会影响飞机的正常飞行,易引发事故

第4课时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 卫星通信(或微波通信) 光纤通信 2. 激光 光纤 保密性好 3. 微波 4. 电磁波 3×108 5. 全反射 6. Wangxiaoya server.com.cn China

中国 7. 0.01 8. D 9. B 10. A 11. C 12. B

13. A 14. C 15. C 16. D 17. 可以向全球互联网用户发送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快速发布新闻,网上购物,通过网络打IP电话,视频会议等(任选两条即可)

第5课时 “信息的传递”复习

1. 电 电磁波 2. 高 介质 3. 3 120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4. 反射 5. 并 电磁波 电 6.B 7. D 8. A 9. A 10. C 11.B 12. AC 13. D

14. 306m(中波) 33m(短波) 3.14(微波)

“检测卷”答案

第六章检测卷

一、 1. C 2. D 3. D 4. B 5. B 6. A 7. C 8. A 9. B 10. B

二、 11. 220 1.5 12. 变小 变大 13. 较大 试触 14. > = = 15. 0.3 220 16. 小 A、B

17. L1 3.6

三、 18. 如图所示 19. 如图所示

第18题

第19题

四、 20. (1) A、D (2) A、C (3) A、B 21. (1) ① 都接了滑动变阻器的上接线柱 ② 都接了滑动变阻器的下接线柱 (2) 将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接A点,选任一上接线柱接B点(图略) (3) ① 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没有断开 ②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22. (1) 如图所示 (2) 先选用0~15V量程试测,如果示数小于3V,再改用0~3V量程测量 (3)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4) 测量数据次数偏少

第22题

23. 并联 串联 串联 并联

第七章检测卷

一、 1. D 2. A 3. C 4. C 5. B 6. C 7. A 8. D 9. D 10. B

二、 11. 20 20 12. 1∶1 3∶1 13. 串 20 14. 120 0.5 小 15. 15 30 16. b 1 12 2

三、 17. (1) 如图所示

第17题

(2) 电阻断路 (3)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更换电阻,继续实验 18. (1) 如图甲所示 (2) ① 10 ② 温度 (3) ① 如图乙所示

第18题

② (ⅰ)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为零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 (ⅱ) 将滑动变阻

U-U00 U0

四、 19. (1) 由图乙可知,当电流表示数为5A时,I2=5A,R2两端的电压U2=10V,

U10V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2==2Ω (2) 当电流为2.5A时,R2两端电压为12.5V,I25A器的滑片调至阻值最大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0 ③

U2′12.5VU2″0V则R2′==5Ω;当电流为 15A 时,R2两端电压为0V,则R2″=0I2′2.5AI2″15A

Ω,所以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5Ω≥R2≥0Ω (3) 当电流为2.5A时,有:U=U1+U2′=2.5R1+12.5,当电流为15A时,有:U=U1′+U2″=15R1+0,两式联立求解可得:R1=1Ω,U=15V 20. (1) 10Ω (2) 20Ω (3) 20Ω

第八章检测卷

一、 1. C 2. C 3. A 4. A 5. A 6. C 7. D 8. B 9. C 10. D

二、 11. 电阻 电流和通电时间 12. 65.2 4400 13. 插头 灯泡 14. 0.5 10 11

2.5 15. 变大

变大 变小

三、 16. 如图所示

第16题

17. (1) 通电时间 (2) 多 少 (3) 长 18. (1) 右端 (2) 如图甲所示

第18题

(3) 0.48 2.88 (4) 分压,能够完成对灯泡额定功率的测量 (5) 如图乙所示

四、 19. (1) 由图象可知:I额=0.3 A,P额=U额I额=2.5 V×0.3 A=0.75 W (2) 当滑片

UUL1 V在R0的b端时,R0=10 Ω,UL=1 V,IL=0.2 A。由I=RL=5 Ω (3) I′RIL0.2 A

P8000W=IL=0.2 A,U=I′R总=I′(R0+RL)=0.2 A×(10 Ω+5 Ω)=3 V 20. (1) I0=≈U0220V

36.4A (2) 不能直接连入原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烧坏导线、烧坏熔丝、烧坏电能表、

(220V)2U2U引起火灾、空气开关跳闸(任选一条即可) (3) ① R2=6.05Ω,I==P08000WR1+R2

≈27.3A,实际电压U2=IR2=27.3A×6Ω=163.8V ② W=UIt=220V×27.3A×2Ω+6.05Ω

3600s≈2.162×107 J

期中检测卷

一、 1. A 2. A 3. B 4. A 5. C 6. A 7. C 8. D 9. A 10. C 11. D 12. A

二、 13. 8635.5 2200 6×104 14. 1∶5 V2 15. 铜 镍铬合金 16. 半导体

1.98×105 17. 17160 光 18. 6 12 19. 乙 806.7 乙 2∶3 20. 0 6 20 21. 20 10

三、 22. 如图所示 23. 如图所示

220V

第22题

第23题

24. (1) A、B(或B、A) 1∶2(或2∶1) (2) A、C(或D、E) (3) 不合理。要使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则要使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将不同金属丝接入电路M、N之间,M、N两端的电压不能保持不变 25. (1) 如图所示 (2) 不一定 换用两个不同的灯泡 (3) 12 (4) 不会

第25题

26. (1) B (2) 如图所示

第26题

(3) C (4) 电压 (5) 电阻R处断路 27. (1) 10 不合适 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实验误差大 (3) 如图所示

第27题

(4) 2.5 0.75 (5) A 定值电阻阻值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或灯泡的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

28. (1) 方法一:第28题 方法二:

(2) 2 14

2第28题 UL2(8V)PL4四、 29. (1) 小灯泡L的电阻RL===16Ω (2) 灯泡电流IL2=PL4WUL8

=0.5A,通过R0的电流I0=I-IL=2A-0.5A=1.5A (3) R0消耗的功率P=ULI0=8V×1.5A=12W 30. (1) 6V (2) 0.2A 2V (3) 3.6W

第九章检测卷

一、 1. A 2. D 3. B 4. A 5. D 6. D 7. C 8. C 9. B 10. B

二、 11. 地磁场 南 12. 奥斯特 电烙铁 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通断电来控制 13. S 北 1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左 左 右 15.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或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或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将磁铁倒置(或对调电池两极;或改变磁场方向;或改变电流方向)

三、 16. 如图所示 17.如图所示

第16题

第17题

18. (1) 磁场 (2) 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有关 (3) 检测磁场的存在 (4) B 19. (1) 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2) 电流大小相等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3) N 移动变阻器滑片,比较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变化 20. (1) 错 丙 (2) ① 在磁场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② 在导体运动方向相同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3) 机械 21. (1) 65 减小 增大 (2) B A (3) S (4) 电流等于 50 mA

U3V时,继电器的衔铁刚好被吸合,警铃报警。此时控制电路总电阻R总==60 Ω,热I0.05A

敏电阻R=R总-R0=30 Ω,由图乙可知,此时T=80℃,所以,当温度T≥80℃时,警铃报警

第十章检测卷

一、 1. D 2. B 3. D 4. C 5. D 6. A 7. D 8. C 9. C 10. D 11. D 12. D

二、 13. 声音 天线 14. 迅速变化 电磁波 能传播电磁波 不能传声 15. 变大 变小 16. 黑暗 电磁波 17. 电子邮件 Xingxing dongbu.com.cn

中国 18. 250 1.2×106 19. 相同点:① 都能在空气中传播;② 都能反射;③ 都能传递信息和能量;④ 都是一种波(任选一条即可) 不同点:① 光可以在真空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② 声音和光的传播速度不同;③ 光是电磁波,声音不是电磁波(任选一条即可)

三、 20. (1) C (2) 3×108 具有 (3) 三 (4) 对

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21. (1) 长 (2) 可见光 (3) 3×108 属于 (4) 可见光的波长比原子大得多 22. (1) 微波的性质更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同时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存在衰减等。因此,人们在用微波传输信息时,需每隔一定距离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2) 由于月球离我们太远,不但传输信号延迟时间太长,信号衰减也较严重,失真厉害,而且如果用月球做中继站,两个通信信号必须同时见到月球。用通信卫星做微波中继站,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3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不但通信质量高,而且覆盖范围广,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 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等

期末检测卷

一、 1. D 2. D 3. B 4. C 5. B 6. D 7. A 8. C 9. B 10. B 11. C 12. D

二、 13. 火 并 不高于36 14. 控制变量法 材料

15. 电压表 电流表 16. 横截面积 电阻 17. 2200 200 18. (1) 电流 (2) 电流的热效应

(3) 导线不会发热,不会引起火灾 19. 220 0.49 20. 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纸外 21. 电磁感应 东西 22. 线圈中电流方向(或对调磁铁的N、S极) 机械 23. 9.6 15 24. 0.48 19.2

三、 25~27. 如图所示

第25题

第26题

第27题

28. (1) 如图所示 (2) b 9 (3) 小灯泡处断路 (4) 2.5 P=

UI

第28题

29. (1) 电流 (2) 电阻 温度计示数 30. (1) 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2) 增加 大 (3) 甲 线圈匝数越多 31. (1) 不能 (2) 向右(或向左、或斜向上、或斜向下) 电磁感应 发电机 (3) 改变铜棒运动方向 改变磁场方向

U16V四、 32. (1) I1=I-I1=0.8A-0.5A=0.3A,R1=20Ω,W1=U1I1t=6V×0.3AI10.3A

(6V)2×600s=1080J (2) RL=12Ω,当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左端时,P1=3W;当滑3WP额U2额

U26V2

动变阻器滑到最右端时,P2=U灯I灯=I灯R灯=R灯=12Ω+12Ω×12Ω=0.75W,RL+R22

所以小灯泡的功率范围是0.75~3W 33. (1) 乙电路更符合实际情况

U2(220 V)(2) P总=P电热丝+P冷,所以P电热丝=P总-P冷=460 W-20 W=440 W,R=P440 W

4=110 Ω,Q=P电热丝t=440 W×60 s=2.64×10 J 34. (1) 并

(2) 0.5 12 (3) 2.5 (4) 开关 B 2


相关内容

  • 人教版九年级"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说课稿
  •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湖南省花垣县麻栗场中学的龙志敏,下面我将对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第一节投影第一课时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资源的应用进行说明,恳请指导.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教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 ...

  •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1)1
  • 中学物理教学资料 二.进一步完善图片设计在"新课题引入"中的功能! 在物理课教学中应突出物理知识的趣味性,旨在创造意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自觉学习.所以新教材中采用大量漫画式的插图来启发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图片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教学媒体,它具有 ...

  • 人教8上物理基础训练答案第三章
  • 使用前需读!:这份答案是2012年版的,可能大部分题目跟现在不一样了.但是课前预习都是差不多一样的.一些题号打乱了.另,选择题最好不要直接写, 经过思考后再看看答案.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 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参考答案 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 ...

  • 物态变化 全章教材分析
  • 全章概述 本章是初中物理人教版第四章内容,要构成板块上属于现象类集合板块,在知识内容上属于热学知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选取了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热现象内容进行讲解,与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相对应.全章共4节内容,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温度与温度计:第二部分是六类物态变化.全章共有想想做做5个,演示实验 ...

  •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和答案 精品
  •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和答案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我们知道声是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 答案:学生想出的办法只要能说明桌子是振动的就可以. 比如在桌子上竖立一支铅笔,当 ...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时分秒
  •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9-20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用估算解决问题.首先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体现口算方法多样化.接 ...

  •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窃读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并受到感染.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 ...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学设计
  • 科目 语文 课题与教学 内容 知 识 技 能 教 学 目 标 年级 五年级 1.草原 册数 课时安排 下册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从具体句子中体会到语言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 思维.想象能力. 1.通过不同形 ...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 C .在称量物体质量时,不能移动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 班级 姓名 分数D .在右盘加减砝码时,不必从最大的砝码开始 一. 填空题(1′×17=17′) 14.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铁块的密度,其实验步骤如下: 1.请根据下列物体的尺度大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原子.电子.生物体.太阳系.地球. ①在量筒 ...